清代举人贡生和监生入仕初探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15
明清时期拔贡、恩贡、廪生、庠生、举人、秀才、进士、状元、榜眼有什么区别和相似之处呢?明清时期,国家每六年或十二年从优秀的生员(秀才)中选拔一批人才,到国子监深造,称拔贡生,毕业后,分配至全国各地任知县、州判等,到了清代中后期,因捐官候补的多如牛毛,几乎取消了拔贡。
恩贡,顾命思义,就是皇帝照顾功臣的子弟,赐贡生身份,享受国家干部待遇,也可以做官。
童生经过县府省三堂考试合格,才能取得生员功名,生员俗称秀才,秀才分县庠生和郡庠生,起码也相当于今天的985本科毕业生,庠生里面特别优秀者,国家会给予一定的钱米补助,相当于今天的助学金,称为食廪,也称廪膳生。
取得了庠生功名后,有一定的特权,国家免二人徭役,见了县令不跪,更重要的是拿到了乡试(省级公务员考试)的考试资格证。
乡试考中了称举人,享受国家科级以上干部待遇了!才算真正的出人头地了。
举人、贡生经省学政推荐,可以参加会试(国家县级干部选拔),路途经费由国家拔款,背上或船上插面旗"奉旨会试",连强盗都会敬而远之。
会试考中了称贡士,贡士选拔上了称进士。
进士分三等,第一等,一二三名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能立即任命七品八品的官。
第二等录取约二十至五十名,赐进士出身,一般授翰林院院庶吉士,待分配。
第三等录取约一百至二百名,赐同进士出身,进入国子监学习,待分配。
进士仕途起点都比较高,往往都能任命七品知县等,大学士六部尚书几乎都是进士身价。
考中了举人、贡生、贡士、进士,国家都会拔二十两银子,到其家乡祠堂建旗杆石树旗杆,以示对读书人的鼓励和恩宠。
不同之处在于选拔方式和待遇,拔贡、恩贡虽然也要考试却属于特招生,也就是现代说的保送,秀才、举人、进士等都属于科举一级一级选拔出来的,走的是普通流程。
庠生多指普通学生,也是秀才的意思,一般都在地方找工作或者继续参加科考。
廪生是考到第一名的童生,层次比秀才低一些,但也有相应的俸禄(跟奖学金、助学金差不多)。
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状元、榜眼、探花是什么关系呢
它们是古代科举考试下为通过者的名称。
通过县级别的考试称秀才,这时候就是有功名在身,可以不用参军,上公堂不用下跪。
通过了地方上省级别的考试-会试称举人。
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
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
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
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
通过了京师会试全国级别考试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
殿试后将贡士分为三甲,一、二、三甲通称进士。
其中一甲三名,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
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
乡试,相当与县级别的考试,过了就是生员(秀才),这时候就是有功名在身,可以不用参军,公堂不用下跪了。
举人就是通过了地方上的考试-会试,类似省级别。
可以有很多名,不是说第一名是举人,其他人就不是了。
贡士是进京赶考后由京城的官员审考,中了之后才叫的。
进士就是皇帝出面考试,中了的考生,一次大概有1-200多人。
进士第一名是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要游街的。
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状元、榜眼、探花的关系很多人都以为秀才很一般,但实际上,秀才的水平可真不一般。
以一位同学为例,该同学在小时候入学堂,和其他同学都坐在同一房间内学习,叫做“同窗”。
同学要在县里参加县试,通过县试的,再去州里参加府试。
通过府试以后,才能去参加省里的提督学政主持的院试。
即,一批学生,要通过县里的统考,能过线者,才参加市里的统考,通过之后,参加省里的教育官员举办的考试,过线者方能成为秀才。
通不过的,就叫童生。
有八十多岁的老童生,也有过了秀才考试却一直不能中举的,考到死都没考上。
一个乡镇上,考上秀才的并不多,大约一个村里几年会出一个。
难度不小,但上得起学,有点智商,努力一下,还是可以考上的。
最难的是接下来的,秀才考举人,那不是一般的难啊。
考中举人相当于考上了清北秀才考举人,就是我们常说的秋闱。
秋天考试,秀才们到本省(即本土、本乡)考场集中参加,所以也叫“乡试”。
考试下来,数千名秀才,能有几十个名额。
范进中举后为什么疯了?就是因为考举人太难了。
考上了举人,就算是成了爷。
一个普通的县里,数年可以出一个举人。
《白鹿原》中的朱举人,就是一个典型。
举人择优成为地方官员,如果不能成为本地高官,则至少也是县里的名流,县令有大事,举人都要被请出来参加。
举人们春天参加国考意图成为进士秋闱结束,张榜公布中举名单。
中举的举人,和往年的举人,可以选择参加来年春天举行的京城会试,又叫“春闱”。
各地举人去京城考试,数千名举人,录取几十个人,凡是录取的,就叫贡士。
贡士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即可赐进士。
基本上,只要是考上贡士,就算是进士,殿试主要是为了排名。
譬如二十三岁的张居正,中的是二甲第九名进士,授庶吉士。
考进士的难度,可以说是变态的。
进士可以做重要官员甚至京官。
进士前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
要说张居正变态,是真变态,太厉害了,二十三岁考中进士。
更变态的还有,比方说杨廷和,十二岁中举人,十九岁中进士。
古代科举制度——状元、进士、举人、贡生小识近年,修志、编谱成为乡镇村族中的一盛事。
在编写的过程中,有些人碰到古代科举制度中的状元、进士、举人、贡生等出身不甚明嘹,而出现了一些小纰漏,如把“明经进士”视为“进士”等。
这里借助《中国历代官制大词典》等工具书中查阅抄录出来做为答案。
现将有关状元、进士、举人、贡生的资料归纳成篇,提供给同行和读者,以兹参考。
状元状元,科举制度,指文科、武科殿试第一名,始见于唐。
初因应礼部试得中放榜,故称第一名为状头(元)。
宋朝定制。
太祖开宝八年(975)殿试,重定礼部合格举人名次,正式用以称得第一名者。
后历朝沿用,亦称殿。
明清文状元赐进士及第,授修撰。
武状元之制以崇祯四年(1631)取录王来聘始,授副总兵;清授一等侍卫。
进士进士,科举制度。
周始定为取士之去,取士可以进而士之意。
《礼记.王制》:“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日进士。
”郑玄注:“进士,可以授爵禄也。
”隋炀帝时始定为科目之名,亦用以称由此科目而取录者。
唐朝试诗、赋及时务第五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为甲第,策通四,帖过四以上为乙第,甲第从九品上,乙第从九品下。
众科之中,此科尤贵。
唐宋,凡应此科考试举人皆称进士,已登第则自称“前进士”。
辽、金元时,士人经地方考试选拔后,赴京会考,经礼部试取录后,再由皇帝殿试以定名次。
一甲授官六品,二甲正七品,三甲正八品。
辽前朝无契丹人试进士之制,后渐有应试登第者。
金朝则专设女直进士科。
元朝以蒙古、色目人为右傍,其试题较汉人、南人的左榜为易。
会试落第则称乡贡进士。
明清沿前制,举人需经殿试取录后方称进士,否则只称会试中式举人。
进士多入为翰林官。
一甲第一名为状元。
授修撰,第二、"三名分别为榜眼、探花,授编修。
二、三甲可考庶吉士、给事中、主事、中书、行人、太常博士、国子博士,或授地方府推官,州、县等官。
举人举人,选举制度。
其称始见于汉,因由各地官吏荐举,故名。
后俗称举人。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odern chinese M55XIANDAI YUWEN2009 .09情,以“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写人情态,以“保重将息”、“好去者,望前程万里”写人物语言,而人物的动作、语言所表现的感情极为明白显豁,故全曲的抒情写意直露不隐。
抒情写意缺少了写景,容易枯燥干瘪,缺少韵致,而此曲以人物的动作、语言相济,使之虽无景语,而生动活泼,韵味盎然。
五、化用前人的诗文,语言质朴自然,生动活泼,既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又富有典雅的艺术韵味,“文而不文,俗而不俗”,毫无雕琢的痕迹。
如[南吕]《四块玉·闲适》“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
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中的“南亩耕”是化用了陶渊明的“开荒南际,守拙归园田”、“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诗句。
又如[ 南吕] 《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中的“凭阑袖拂杨花雪”,就是暗用苏轼《水龙吟》咏杨花“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的词意。
再如[ 商调] 《梧叶儿·别情》“别离易,相见难,何处锁雕鞍。
春将去,人未还,这其间,殃及煞愁眉眼”中的“别离易,相见难,何处锁雕鞍”三句就是化用了李商隐《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的句意。
关汉卿散曲中化用人们习见的诗句,恰当妥帖,妙合无痕,既通俗晓畅易懂,流利自然,又为其曲增添了动人的文采和特殊的风姿。
六、引用通俗的典故,赋予作品丰富的内涵,使散曲文俗兼备,雅俗共赏。
使事用典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重要艺术方法,关汉卿散曲中也常用典,但他运用典故却别具一格。
他常常采用群众所熟悉的民间传说、故事。
如[ 南吕] 《四块玉·闲适》“槐阴午梦谁惊破。
离了利名声,钻入安乐窝,闲快活”中的“槐阴午梦”出自唐代李公佐的《奇南柯太守传》。
“安乐窝”指宋儒邵雍不愿作官,隐居南门山,名其居为“安乐窝”。
又如[ 南吕] 《四块玉·闲适》“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
古代科举制度——状元、进士、举人、贡生小识近年,修志、编谱成为乡镇村族中的一盛事。
在编写的过程中,有些人碰到古代科举制度中的状元、进士、举人、贡生等出身不甚明嘹,而出现了一些小纰漏,如把“明经进士”视为“进士”等。
这里借助《中国历代官制大词典》等工具书中查阅抄录出来做为答案。
现将有关状元、进士、举人、贡生的资料归纳成篇,提供给同行和读者,以兹参考。
状元状元,科举制度,指文科、武科殿试第一名,始见于唐。
初因应礼部试得中放榜,故称第一名为状头(元)。
宋朝定制。
太祖开宝八年(975)殿试,重定礼部合格举人名次,正式用以称得第一名者。
后历朝沿用,亦称殿。
明清文状元赐进士及第,授修撰。
武状元之制以崇祯四年(1631)取录王来聘始,授副总兵;清授一等侍卫。
进士进士,科举制度。
周始定为取士之去,取士可以进而士之意。
《礼记.王制》:“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日进士。
”郑玄注:“进士,可以授爵禄也。
”隋炀帝时始定为科目之名,亦用以称由此科目而取录者。
唐朝试诗、赋及时务第五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为甲第,策通四,帖过四以上为乙第,甲第从九品上,乙第从九品下。
众科之中,此科尤贵。
唐宋,凡应此科考试举人皆称进士,已登第则自称“前进士”。
辽、金元时,士人经地方考试选拔后,赴京会考,经礼部试取录后,再由皇帝殿试以定名次。
一甲授官六品,二甲正七品,三甲正八品。
辽前朝无契丹人试进士之制,后渐有应试登第者。
金朝则专设女直进士科。
元朝以蒙古、色目人为右傍,其试题较汉人、南人的左榜为易。
会试落第则称乡贡进士。
明清沿前制,举人需经殿试取录后方称进士,否则只称会试中式举人。
进士多入为翰林官。
一甲第一名为状元。
授修撰,第二、"三名分别为榜眼、探花,授编修。
二、三甲可考庶吉士、给事中、主事、中书、行人、太常博士、国子博士,或授地方府推官,州、县等官。
举人举人,选举制度。
其称始见于汉,因由各地官吏荐举,故名。
后俗称举人。
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Gongsheng and Jiansheng of Imperial College in the
Qing Dynasty
作者: 武刚[1]
作者机构: [1]淮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出版物刊名: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页码: 57-62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1期
主题词: 国子监;贡生;监生;生员
摘要:清代的国子监既是清王朝主管教育的行政机构,也是培养科举人才的最高学府。
作为教学机构,国子监所招收的学生以贡生和监生为主体,二者统称为"国子监生"。
清代国子监的监生和贡生既具有地方官学中生员的属性,可以参加乡试;又有不同于生员的权利,能够通过廷试等方式获取官职。
不过,清代的监生和贡生并不完全相同,二者在入学资格、入监后待遇及仕途前景等方面的诸多差异表明,贡生的政治地位高于监生,入仕后所获取的官职和升迁速度也非监生所能企及。
清代官员的出身和任用清代官员的出身有进士、举人、贡生、监生、荫生、生员、官学生、吏八项。
没有出身的满人叫“闲散”,汉人叫“俊秀”。
出身有正途和杂途(也称异途)的分别。
正途,指经过科举考试而录取的进士、举人(以上称为科甲)以及贡生、荫生和监生中的恩监、优监;由保举而得官的,也视同正途。
其他各项以及捐纳得官的,都叫杂途。
举人应会试三科都没有录取的(远省只须一次),可以到吏部注册,取得任为国子监监丞、翰林院待诏、知县、直隶州州同等官的资格。
并且在几科会试后,挑选会试三科以上而未取的举人举行“大挑”,由大臣面试,及格的一等任为知县,二等任为复设教谕、训导等官。
进士的一甲一名为状元,授官翰林院修撰,一甲二名为榜眼,三名为探花,授官翰林院编修。
在二甲.三甲里,再经过一次朝考(一甲三名也陪考),成绩优秀的派到翰林院学习,叫庶吉士;在下一科时(也就是三年后)举行“散馆”考试,可以留在翰林院任编修、检讨,也可以为主事、知县等官。
进士没有考中庶吉士的,也可以做主事、知县、府教授等官。
所不同的是:庶吉士做知县,可以带缺出京,叫做“老虎班”;非庶吉士的进士任为知县,叫做“榜下即用”,分发各省补用,不像庶吉士那样有优先权。
而且,庶吉士为主事,分部行走,可以随时补缺;非庶吉士的进士只能做额外主事,学习三年期满,才有真正的资格。
修撰、编修、检讨以及庶吉士,统称翰林。
考取庶吉士,叫点翰林。
科甲出身的人是非常希望做翰林的,因为做了翰林可以和皇帝经常接近,飞黄腾达的机会较多;而且主考、学政、御史,也多从翰林里考选。
由翰林而“开坊”,前途的希望是很大的。
贡生,有拔贡、恩贡、岁贡、优贡、副贡之别(还有例贡一种,是由于捐纳而来,不住正途之列)。
副贡是乡试的副榜,犹如备取生。
其余四种,皆从生员中选抜成绩优异和年资较深者充任。
其中拔贡十二年选一次为最难。
贡生应入国子监读书,但实际上只是取得做官的资格,经过考试,验看后,可以任为知县、教职以及佐杂等官。
《漫谈清代的国子监生》清代文人的仕途,一般是通过科举考试,凭自己的“满腹经纶”,由秀才经乡试而成为举人,由举人经会试而成为贡士,由贡士经殿试而成为进士,授为翰林,外放为官,飞黄腾达。
这是文人们最好的出路。
但是,还有一条出路,就是通过考试或捐纳,进入国子监,成为贡生或监生,然后授给官职。
这也是清代文人的出路之一。
贡监制度贯穿有清一代,国子监是清代最高学府,也是培养官僚后备人员的基地,因此有必要深究。
一、国子监生的生源“国子监生”是贡生和监生的统称,名目繁多,来源不一。
据《清史稿》,国子监常设的贡监生名色,贡生有六种: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例贡;监生有四种:恩监、荫监、优监、例监。
要了解贡监生的生源,首先须从清代生员的等级说起。
生员,即所谓“秀才”。
生员可分为三等,一等为廪膳生员,简称廪生,每年领取白银(即“廪饩银”)四两;二等为增广生员,简称增生;三等为附学生员,简称附生。
岁贡系由各省的府、州、县学及八旗官学,将资格最老的廪生,按享受廪饩银的年数为顺序依次“贡于王室”。
因为是一个挨着一个的选送上去,所以又有“挨贡”之称。
顺治二年(1645年),令各省推荐廪生入国子监深造,府学每年一名,州学三年二名,县学二年一名。
各种贡生皆由学政确定。
所谓学政,是管理一省教育的最高长官。
学政每确定一名岁贡(正贡),同时要确定两名陪贡,一正二陪。
正贡,即正式贡生;陪贡,即候补贡生。
实行“一正二陪”是为了保证岁贡生的质量,如正贡素质较差,文理欠佳,则从陪贡中选取岁贡。
两名陪贡也是不平等的,有一陪,有二陪。
如正贡不行,则取一陪,如一陪又不行,才取二陪。
岁贡是论资排辈,故多为年老衰朽者。
蒲松龄就是到七十一岁(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才成为贡生(岁贡)的。
恩贡生,顾名思义,是因皇帝加恩而获贡生资格者。
恩贡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当皇帝视察国子监时,陪同的圣贤后裔生员准作恩贡。
这种措施是尊孔崇儒政策的具体表现。
另一种恩贡生是指由皇帝下诏,令该年的岁贡作为恩贡,陪贡(一陪)作为正贡,实际上是将该年的岁贡名额加倍。
清代的官制(四)四官员的出身——正途和杂途官员的出身有进士、举人、贡生、监生、廕生、生员、官学生、吏八项。
没有出身的满人叫做“闲散”,汉人叫做“俊秀”。
出身有正途和杂途(也称异途)的分别。
正途,指经过科举考试而录取的进士、举人(以上称为科甲)以及员生、廕生和监生中的恩监、优监;有保举而得官的,也视同正途。
其他各项以及捐纳得官的,都叫做杂途。
举人应会试三科都没有录取的(远省只需一次),可以到吏部注册,取得任为国子监监丞、翰林院待诏、知县、直隶州州同等官的资格。
又在几科会试之后,拣选会试三科以上未取的举人举行“大挑”,由大臣面试,及格的一等任为知县,二等任为复设教谕、训导等官。
进士的一甲一名为状元,授官翰林院修撰,一甲二名为榜眼,三名为探花,授官翰林院编修。
中在二甲、三甲里,再应一次朝考(一甲三名也陪考),成绩好的派到翰林院学习,叫做庶吉士;在下一科时(就是三年后)举行“散馆”考试,可以留在翰林院任编修、检讨,也可以为主事、知县等官。
进士没有考中庶吉士的,也可以做主事、知县、府教授等官。
所不同的是:庶吉士做知县,可以带缺出京,叫做“老虎班”;非庶吉士的进士任为知县,叫做“榜下即用”,分发各省补用,不像庶吉士那样有优先权。
而且,庶吉士为主事,分部行走,可以随时补缺;非庶吉士的进士只能做额外主事,学习三年期满,再有真正的资格。
修撰、编修、检讨以及庶吉士,统叫做翰林。
考取了庶吉士,叫做点翰林。
科甲出身的人非常希望做翰林,因为做了翰林可以和皇帝经常接近,飞黄腾达的机会较多;而且主考、学政、御史,也多从翰林里考选。
由翰林而“开坊”,前途的希望是很大的。
贡生有拔贡、恩贡、岁贡、优贡、副贡之别(还有例贡一种,是由于捐纳而来,不在正途之列)。
副贡是乡试的副榜,犹如备取生。
其余四种,皆从生员中选拔成绩优异和年资较深的充任。
其中拔贡十二年选一次为最难。
贡生应入国子监读书,但实际只是取得做官的资格,经过考试、验看后,可以任为知县、教职以及佐杂等官。
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逐渐升级的清代科举究竟有多难科举制度,乃系古代中国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将这种科举取士的选拔制度予以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和完善,按照《清史稿·选举志》的说法,“有清一沿明制,二百馀年,虽有以他途进者,终不得与科第出身者相比”。
清朝时期,科甲出身的官员被称为“正途”出身,由此可见科举取士在清代官场占据的特殊地位和巨大份额。
所谓“学而优则仕”,清代读书人的终极梦想就是通过科技考试进入仕途,于官场施展政治抱负,赢得青史留名。
在诸多影视作品的演绎中,诸如秀才、举人、进士等科甲功名的出现概率极高,让我们傻傻分不清楚。
本文就以清朝时期的科甲制度为依据,对清代科甲制度的各级功名予以通俗说明。
清代科举考试情形童生就如同现今的招生考试一样,参加高考的学生除了需要通过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系统学习外,还需要一份明确的学籍证明。
清代科举考试也一样,并不是肚里有墨水就能随便参加各级科举考试,就好像游戏中的打怪升级一样,想要考取各级功名,进入仕途成为朝廷官员,你首先需要进入游戏,进入科举系统中。
童生,就是读书人具备科考资格的基本功名,需要通过县级行政单位主持的“县试”和府级行政单位主持的“府试”,才能拥有这一称号。
只有成为童生,才有资格进入更高等级的考试——院试,也就是各省学政主持的考试。
也就是说,凡是通过“县试”、“府试”两级考试的读书人,就具备了科举考试的资格,但不论年龄、职业、出身,只要未通过“院试”,你就永远都只是“童生”。
秀才“童生”经过一省学政主持的“院试”考核后,就会获得“秀才”功名,就成为了“生员”,也就正式拥有了科举学籍。
成为“秀才”以后,读书人的学习情况不再自由,会不定时地受到各级学官乃至一省学政的监督考核。
注意,成为“秀才”,拥有科举学籍以后,就拥有诸多朝廷赋予的特权,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能让读书人能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光大财神赖贤君------记光绪年间淄川籍曲周知县王希贤李祖炬清朝光绪年间,从淄川县到河北省曲周县去了一位任知县的王希贤,非常清廉亲民,政绩卓著,更是为财神李诡祖重修了庙宇。
他的事迹见于《曲周县志》、《淄川县志》等史志书籍中,被人津津乐道。
王希贤身世王希贤(1846---1903),生于道光晚年的淄川县正南乡龙家庄,现在的昆仑镇东龙角村。
经了解其后人,查阅《王氏家谱》,获悉由于王希贤的带动,其弟、子侄有功名者颇多,王氏家族在王希贤时代非常显赫。
在《王氏家谱》上载,王希贤谱名后记载:希贤,原名勤贤,字伯举,号东庄,清同治庚午并补丁卯科举人,大挑一等分发直隶,历署隆平、柏乡、鸡泽等县,特授曲周知县。
在曲四年,勤政爱民,除暴安良,曲人爱戴最深,事迹详见孙佩南先生所作墓志(该是墓表)。
在任候补直隶州,诰授奉政大夫,累赠中宪大夫。
少年壮志不言愁据《淄川县志》记载,王希贤系世家出身,少年时期就有出众的胆量和谋略。
16的时候,家乡淄川等地遭遇捻匪之乱,为祸非常,乡里提倡组织团练保家卫国,在青石关一带御敌。
按照乡约,王希贤的祖父和父亲都应该去当团丁,但祖、父年事已高,希贤主动代替祖、父,前去应征,没有丝毫的惧色。
清穆宗同治二年,土匪占据了淄川县城,希贤率领乡勇帮助官军挖壕沟,建营垒;匪患平定之后,官府论功行赏,希贤却主动推却,不受奖赏,励志为学。
功夫不负有心人,同治九年庚午并补丁卯科乡试,希贤考中了举人,这一年他25岁,风华正茂、前途无量。
可是接下来的会试,接连不顺,一连考了3、4次也没有考中,到庚辰年(1880)的时候命运才得以改观。
在1880年大挑选任官员时,他被挑中一等,以知县身份分发直隶(今河北),保举同知衔直隶州用。
何谓“大挑一等”?所谓大挑,是清代科举制度之一,从三科以上(原为四科,嘉庆五年改三科)会试不中的举人中挑取任职,在乾隆年间成为定制。
大挑时不考文章词赋,只是“面试”,根据相貌、应对选拔录用,意在使举人出身的人有较多的任用机会,属于清朝科举制度中的特科。
清代举人、贡生和监生入仕初探清代举人、贡生和监生入仕初探马镛摘要:清代的举人、贡生、监生人数众多,清统治者为他们进入仕途分别设立了拣选、截取、大挑、就职、考职等多项制度。
目前对举人、贡生和监生的入仕制度尚少研究,本文尝试探讨清代举人、贡生、监生入仕制度的推行,并根据对部分清人履历的统计,探讨这些制度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清代举人贡生监生入仕在清代,竞争官职者大大多于可供安排的职位,是一个常态。
原因在于,全国的官职是个常数,如乾隆三十年(1765年)时,全国“通计各省知县,共一千二百八十五缺。
”[1]而作为官员主要来源的进士、举人、贡生、监生,其总量则是个变数,随着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的进行,他们的人数必然越来越多。
虽然他们的就业有设私塾、执教书院、入幕等各种途径,但毕竟以入仕为最佳选择,所以形成千军万马争过入仕独木桥的局面,加剧了士人的竞争。
在科举人群中,举人、贡生和监生的人数众多,清统治者为他们进入仕途设立了多种制度,以缓解壅积。
目前对清代举人、贡生和监生的入仕问题尚少研究,未见有专门的论述。
本文尝试探讨清代举人、贡生和监生入仕制度的推行及其效果,以求教于方家。
一、举人的入仕途径清代举人人仕,主要有拣选、截取、大挑等途径:其一,拣选。
在顺治年间,就有对下第举人的拣选制度,顺治初“原定:举人会试下第后,愿就选者,考授推官、知县、通判等官。
”[2]随着举人数量的增多,顺治九年(1652年)改为举人“会试三科为限,以推官、知州、知县考用。
”[3]顺治十五年(1658年)改为:“旧例举人会试三科,乃准拣选,就教者不拘年分。
今将远省举人酌议仍旧,其余直隶近省举人,会试五科,方准拣选;会试三科,方准就教。
”[4]直到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吏部才恢复为:直隶等九省举人,会试三科不中,准其拣选知县。
一科不中,改就教职者,以州学正、县教谕补用。
[5]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又改为:“各省拣选举人,俱停其考试,远省一科,与近省五科者,照乡榜名次先后挨序,四科、三科者,照其科分先后。
清代的科举制度清代的科举制度魏光奇在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曾实行一千三百余年,至清代而臻于完备。
今天,全国各地仍保存有许多与清代科举制度有关的文物建筑,如北京的国子监及树立其中的清代进士题名碑,曾作为殿试场所的故宫太和殿和保和殿,散见于各地的举人、进士匾额、牌坊及学宫遗址,以及历史档案中保存的各种考试试卷、考试规则等等。
所有这些,均构成了我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文物建筑,如今已经成为静态的历史化石,为了将它们还原为一个个活生生的历史场面和过程,以飨导游和游人,我们就必须对清代科举制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一、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建立清代科举制度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所谓科举,也就是“分科举士”。
在中国历史上,选拔官吏成为一种有章可循的定制是在汉代。
西汉初年,大官僚的子弟和拥有十万资产的富人商人除外)可以到京师作皇帝的侍从,进而补授其他官职。
由于这种制度难以选拔真正优秀的人才,所以后来实行自下而上的推选制度,即察举制。
其办法是由各郡国及公卿向中央举荐有学问、有道德、有才华的各种人才,具体科目包括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等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由中央任命“贤有识鉴”的官员,兼任各郡的“中正”,负责察访与之同籍的各地士人,评列为九等,作为朝廷除授官职的依据。
由于各地的中正均为士族官僚贵族的成员,所以他们在评定士人品级时一般只重视出身门第而不重视才学,结果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情况,阻塞了普通士人入仕的渠道,也不利于统治阶级选拔人才。
作为选官制度,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都是建立在官员对于士人的主观性考察基础上的,必然缺乏公正。
到了隋唐,一种凭借客观性考试来选拔官吏的制度取代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这种制度就是科举制。
隋朝建立后,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在地方设立州、县学,其生徒可以“升进于朝”,参加秀才、明经科目的考试,由此而取得官职。
各州也可以保荐文章华美的士人,参加考试。
清朝贡生和监生
想弄明白贡生和监生,首先要知道国子监,国子监是清朝最高学府,最初想入监学习要求很严格,后期捐钱就可以入监学习。
所有在国子监学习的都称为监生,这是一个总称,根据入监前的不同身份,细分为:荫监、举监、贡监、例监。
监生身份有两大好处:无需参加科举就能做官,可以直接参加乡试考举人(不是监生需要先考秀才再考举人)。
前文提到的贡监,其实和贡生指的是同一群人,贡生是一个过渡性的叫法,当生员(秀才)通过不同途径获得进入国子监学习的资格后,就是贡生,当他们正式进入国子监后就变成了监生,具体说就是
贡监。
也就是说,贡生是监生的所有生源里的一支,下图细说了获得贡生资格的不同途径。
国子监的管理制度看上去是很合理的,首先根据学生的水平从低到高分班,成绩合格才能升到更高一级的班,最后需要完成一定数量的积分毕业。
清朝的科举制度士人的晋升之路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科举制度对于士人的晋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清朝,科举考试被视为评价士人才能的重要标准,参加科举考试是士人实现升官发家的主要途径。
本文将介绍清朝科举制度的基本流程,以及士人晋升的各个阶段和条件。
一、科举制度的基本流程清朝科举制度主要包括三个级别的考试,分别是乡试、会试和殿试。
首先是乡试,也称为省试,是最底层的考试。
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各省依据文武功名榜上的贡生人数,在乡试上选拔出一定数量的举人。
乡试主要考察士人的文学知识,包括经、史、子、集等科目。
通过乡试的举人称为举人出身。
乡试合格的举人可以参加会试,会试是由各省一级会试主考官组成的考试机构,每年举行,考试地点在首都。
会试主要考察士人的文学才能和政治见解。
会试合格的举人进入下一个阶段,即殿试。
殿试是清朝科举制度中的最终考试,也是最重要的考试。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选取一等、二等、三等三甲举人的名额。
殿试考察的是士人的综合素质和才能,包括文学、政治、礼仪等多个方面。
经过三个级别的考试,最终在殿试中脱颖而出的一甲状元将被封为进士。
进士是科举制度中最高的荣誉,也是晋升官员的基本条件。
二、士人的晋升之路在清朝,士人的晋升之路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进士出身、解元和贡士。
进士出身即是通过科举制度考中进士的士人,他们是具有一定政治地位和荣誉的士人阶层。
进士出身的士人具备了升官的基本条件,可以进入官场,担任官员职位。
然而,仅仅进士出身并不足以保证一定的官职。
士人需继续努力,通过一系列的选拔才能进一步晋升。
解元是指在乡试中考得第一名的士人,他们被认为是有才华和能力的士人,有更大的机会进入会试,并有望取得好成绩。
解元的称号使得他们在士人中具有一定的声望和地位,有利于他们的晋升之路。
贡士是指在乡试中名列前茅,但未能考取进士的士人。
贡士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素养和才智,也被视为有潜力的士人。
贡士可以继续参加科举考试,争取取得进士头衔,从而进一步晋升。
古今学历官衔级别对比【学历对比】白丁、童生、案首、监生、生员、禀生、贡生、举人、解元、进士、二甲、会员、探花、榜眼、状元;对照当前依次可能为:文盲、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院士……1.乡试(本科)考中的考生被称做“举人”,第一名为“解元”;2.会试(硕士)考中的考生被称做“贡生”,第一名为“会元”;3.殿试(博士)考中的考生被称做“进士”,第一名为“状元”或“殿元”。
4.连续考中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被称做“连中三元”。
【官衔级别对比】外县衙门:知县,正七品;县丞,正八品;训导,从八品;主簿,正九品;典吏,从九品。
对照当前依次可能为:县长、副县长、县长助理、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副主任科员。
外府衙门:知府,正四品;同知,正五品;通判,正六品;教授,正七品;巡检,从七品;经历,从八品。
对照当前依次可能为:市长(行署专员)、副市长(行署副专员)、市府秘书长、处长、副处级巡视员、正科级调研员。
京县衙门:京县,正六品;京丞,正七品;京训,正八品;京典,正八品。
可能为首都郊县,却也比外县衙门高一个级别,对照当前依次可能为:县长、副县长、乡镇长、街道办主任(行政村书记、主任)。
京府衙门:府尹,正三品;府丞,正四品;治中,正五品;京判,正六品;京经,正七品。
可能为首都所在区,由于处于京畿要地,对照当前依次可能为:区委书记(市委常委兼)、区长、区委常委、二委办主任、街道办主任。
六部衙门系统:尚书,正一品;侍郎,正二品;郎中,正五品;员外,从五品;主事,正六品;司库,正七品;司务,从七品。
对照当前依次可能为:部长、副部长、司局长、括号司局级、副司局长、正处长、副处长。
外省衙门:总督,正一品;巡抚,正二品,道台,正四品;对照当前依次可能为:省委书记、省长,副秘书长、厅长。
清朝时,一般总督管二个省的较多,如:二江总督、湖广总督等,和解放初期所设的华东、东北等区的书记略同。
内阁学士:太保;太师;太傅。
明清科举制度明清科举制度我精心:制度大全户籍科举合伙人存款保险公司管理员工管理仓库管理财务管理食堂管理绩效工资宿舍管理企业会计安全生产管理人民代表大会食品安全管理中小学教师职称清代的学校清承明制,科举必由学校,即只有各类学校的生徒才有资格参加乡试。
所以,要了解清代的科举制度,首先就要了解它的学校制度。
中国古代在孔子之前没有私学,教育机构皆为国立,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
春秋之前实行世官制度,贵族子弟入学校学习,学而优则仕。
战国以后,世袭身份制度逐渐打破,与此同时私学兴起,出身平民和破落贵族而经由私学成才的游士遍天下,成为各国选官的一个重要来源。
在汉代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下,选官也不由学校。
如前文所述,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实行,隋朝在地方建立了州、县学。
唐代在中央设立国子监,分为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六学,招收官员和普通民家子弟入学;与此同时,在京都和各地设立地方学校。
此外,还设有弘文馆、崇文馆等贵族子学校,专门招收皇族和高级官员的子弟入学。
宋、元皆有国学,其生徒也同隋唐一样,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生源。
清代文献中的学校,是指各类国立教育机构。
清代设有各类官学,京师设有国子监、宗学、觉罗学、八旗官学等。
各省设有府学、州学、县学。
除这些官学外,还有私人和地方社会创办的私塾、社学、义学和学院等教育机构。
所有这些官办和非官办的教育机构,构成了我们现代汉语中广义的学校。
兹分述如下: 私塾、社学、义学。
清代童子启蒙教育,除富人延聘家庭教师教授子弟外,公共教育机构为私塾。
私塾为私人、宗族或地方社会所办,延聘儒生担任教师。
私塾讲授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等识字和启蒙教材,程度高的也选讲《四书》《五经》。
社学和义学也属于启蒙教育机构,均起源于宋、元,一般为地方社会所创办。
明初曾下令民间五十家设立一所社学,延聘教师以教育民间子弟,后废弛。
清初复令每乡设置社学一所,择聘文行优秀者充当社师,官府免除其差徭,并酌给薪水。
秀才、举人、贡士、进士考中难度有多大,分别能当什么官?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在古代,读书人的出路只有一条——考科举,做官老爷。
能不能做成官老爷,那就要看你有没有本事通过科举考试了。
科举制度的缘起和发展科举考试起源于隋朝,发展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式微于元朝,辉煌于明清,结束于清朝。
从隋朝公元605年持续到到清朝公元1905年,主宰了1300多年来无数读书人的命运。
就像今天的高考一样,科举考试也是一座独木桥。
相对而言,通过了科举考试就能够有官老爷可做,其实惠和难度自然非今日之高考可比,也许比今天的博士考试还要难。
在没有科举制度以前,朝廷是怎么选派官员的呢?隋朝以前,汉朝采用的是“察举选官制度”,就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
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因为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因此产生了很多弊端。
比如一个人即使没有什么品德和才华,却很有可能因为和推荐者的关系而得到任用。
真正有能力有才华的人,由于缺少背景,往往隐居乡野,郁郁不得志。
由于找不到一种更加合理和公平的官员选拔方式,荐官制度一直持续到魏晋时期,演变成九品中正制,就是把官员划分为九个等级,分别由地方或者不同部门推荐人选。
杨坚建立隋朝,统一中国,到了隋炀帝杨广,公元587年敕令全国州府“岁贡三人”,应考“秀才”,这就是科举制度的雏形,后来增设“进士”和“明经”两项名目,沿袭千年。
相对于把隋朝给弄灭亡了,隋炀帝首创的科举制度对封建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就像今日之高考一样,科举制度自然也有一定的局限和弊端,但是因为它是在一定标准下实施人才选拔,更加公平合理,所以历朝历代,虽然皇帝换了,朝代换了,但是科举制度却一直延续下来,成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的一柄利器。
通过科举考试能做什么官?科举制度经过不断的发展,到了宋朝,几乎已经接近于完善。
一系列的考场规则出台,而且官方出版教材,确定一定范围内的考试范畴。
为了防止作弊,还发明了试卷糊名和锁院制度。
贡生、监生、廪生,同样是秀才,因等级而地位和收入大不同秀才是院试考中的读书人,秀才其实也有层级,不同层级的秀才地位有很大的差异。
《儒林外史》中有各种各样的读书人,严监生因吝啬而被人所熟知。
严监生一家都是读书人,他的哥哥是贡生,大舅哥分别是府和县的廪生,几个读书人的收入和地位差异还是很明显的。
不管是监生还是贡生,都是秀才。
范进这样的秀才过得穷巴巴的,让卖猪肉的岳父都看不起,而严监生则积累十万家财。
秀才的层次:附生、增生、廪生秀才要参加秀才的等级考试--岁试。
优秀者定为廪生,是可以有津贴的。
廪生有名额,府、州、县大概是40、30、20个,超过这个名额的称之为增生,如果廪生缺额增生可以补缺。
其他的秀才是附生。
廪生按现在来讲就是公费学生。
每年有4两津贴银子,不过这点银子并不是最重要的。
每个童生要参加考试,必须有廪保,就是廪生做保证人,一个童生要两个保人,一个是认保,自己找的,一个是派保,官方指定的。
当然都不是免费做保的,都要收费的。
认保廪生和派保廪生监生:中央官学学生广义上讲,贡生都是国子监的学生。
从狭义上讲,监生指贡生以外的国子监学生,包括优监、恩监、荫监、例监等。
优监是从增生、附生中选优入监。
恩监和荫监接近,一定品级的官员,准许送一子入监读书。
皇帝特许的是恩监;官员因公牺牲,儿子入监读书的叫做荫监。
例监只要花钱就能买到,不是秀才而欲应乡试,可以通过纳捐取得监生出身参加乡试。
《儒林外史》中的周进就是这样,买了监生的资格,参加乡试。
监生是没有资格做官的。
贡生:秀才中的战斗机所谓贡生,就是地方选拔出类拔萃的秀才进贡给朝廷以用。
名义上要进入国子监(中央最高官学)读书,实际上国子监在后期已经沦为形式,并没有实际开展教学。
贡生有做七品及以下品级官的资格。
贡生有五种: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
贡生和举人、进士一样被视为正途出身。
岁贡是由地方定期选送年资长久的廪生入国子监,府学一岁一人,州学三岁两贡,县学两岁一人。
清代举人贡生和监生入仕初探清代举人、贡生和监生入仕初探马镛摘要:清代的举人、贡生、监生人数众多,清统治者为他们进入仕途分别设立了拣选、截取、大挑、就职、考职等多项制度。
目前对举人、贡生和监生的入仕制度尚少研究,本文尝试探讨清代举人、贡生、监生入仕制度的推行,并根据对部分清人履历的统计,探讨这些制度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清代举人贡生监生入仕在清代,竞争官职者大大多于可供安排的职位,是一个常态。
原因在于,全国的官职是[1]个常数,如乾隆三十年(1765年)时,全国“通计各省知县,共一千二百八十五缺。
”而作为官员主要来源的进士、举人、贡生、监生,其总量则是个变数,随着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的进行,他们的人数必然越来越多。
虽然他们的就业有设私塾、执教书院、入幕等各种途径,但毕竟以入仕为最佳选择,所以形成千军万马争过入仕独木桥的局面,加剧了士人的竞争。
在科举人群中,举人、贡生和监生的人数众多,清统治者为他们进入仕途设立了多种制度,以缓解壅积。
目前对清代举人、贡生和监生的入仕问题尚少研究,未见有专门的论述。
本文尝试探讨清代举人、贡生和监生入仕制度的推行及其效果,以求教于方家。
一、举人的入仕途径清代举人人仕,主要有拣选、截取、大挑等途径:其一,拣选。
在顺治年间,就有对下第举人的拣选制度,顺治初“原定:举人会试下第[2]后,愿就选者,考授推官、知县、通判等官。
”随着举人数量的增多,顺治九年(1652年)改为举人“会试三科为[3]限,以推官、知州、知县考用。
”顺治十五年(1658年)改为:“旧例举人会试三科,乃准拣选,就教者不拘年分。
今将远省举人酌议仍旧,其余直隶近省举人,会试五科,方准拣选;[4]会试三科,方准就教。
”直到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吏部才恢复为:直隶等九省举人,[5]会试三科不中,准其拣选知县。
一科不中,改就教职者,以州学正、县教谕补用。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又改为:“各省拣选举人,俱停其考试,远省一科,与近省五科者,照乡榜名次先后挨序,四科、三科者,照其科分先后。
若科分相同,则照名次先后。
若名次相同,[6]则照省分次序,逐科分榜注册挨选。
嗣后一科与三科之人,俱照乡试名次为序。
”从此,对举人的拣选主要看科分和乡榜名次、省份的远近与次序,不再进行考试。
所谓远省、近省,以及省分次序,在《钦定大清会典》中有具体的规定:“汉举人以福建、湖南、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为远省,余为近省。
远省于会试一科后,近省于会试三科后,赴部拣选注册,除国子监监丞、博士、翰林院待诏、知县、直隶州州同,远省率早近省两科。
以科分名次为先后,名次同者,以顺天、江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浙江、江西、福建、[7]湖北、湖南、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之次为先后,入月选。
”举人经过吏部的拣选,年力精壮者以知县注册,年力就衰者以教职注册,此后还需在籍长期等候官职,许多人需等候十几年乃至二三十年之久。
许多举人等到获官时,已年力衰退。
如乾隆九年(1744年)吏部尚书讷亲奏言:“臣此次奉差外出,于经过州县询以地方事务,有尚能对者,竟有茫然不晓者,问其出身,多远科举人,或精力就衰,或见闻本陋,以该员等之材质观之,即使勉强供职,其于地方必多贻误。
盖远科举人需次常二十年,去拣选之日[8]已甚久。
”拣选最大的弊端也就在于此。
其二,截取。
所谓截取,就是朝廷划定一个范围,在此范围内的举人可以赴吏部登记候选。
雍正元年(1723年)题准:“现在截取丙戌科以前拣选举人,听其赴部照例铨选。
其余无论已未就拣选之员,除一科之外,行令直隶各省督抚,每于乡试事竣,会同主考官,将情愿就知县者传集,秉公验看,凡年力精壮、可以作县者,令督抚据实照依科分名次先后,汇[9]造总册,给文各员,赴部铨选。
”自乾隆七年(1742年)开始,一般每次截取三科:“远近[10]省举人知县,届应截取之时,每次截取三科,俟选用将完,再行具题截取。
”其三,举人大挑。
乾隆以后,举人数量庞大,候选时间漫长,经拣选和截取获官者很少,[11]故商衍鎏先生说:拣选“乾隆间仅成虚名,廷臣屡言举班壅滞,谋疏通之法。
”在这种背景下,清统治者对拣选制度加以改造,形成举人大挑制度。
乾隆十七年(1752年)八月乙卯,因皇太后六旬恩科,下诏拣选下第举人: 今岁万寿恩科,各省计偕云集,而中额所收,例有定数。
其下第举子中,有年力才具可以及时录用者,特予格外加恩,拣选引见,分别以知县试用,教职铨选,俾得早列仕版。
目今巡幸塞外,若俟回銮再行拣选,未免守候需时。
著在京总理事务王大臣,及协办大学士阿克敦、尚书舒赫德、刘统勋、孙嘉淦,于会试揭晓后,即行会同拣选,大省四十人,中省三十人,小省二十人,候朕回銮以次引见。
其年在七十以上,难以复图进取者,并著该部查明[12]具奏,候朕酌量加恩。
仍豫行晓谕各举子知之。
当时虽未有举人大挑之名,但这种在会试后汇集下第举人,派王大臣挑选,分别以知县试用和教职铨选的做法,则是大挑的基本内容。
因此乾隆十七年的挑选,被认为是清代实施举人大挑之始。
举人大挑之名,官方记载首次出现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
是年奏准:“本年大挑,[13]大省一百八十名,中省一百二十二名,小省七十六名。
”大挑最初是一种“格外之恩”,属偶而为之,但从乾隆中期开始逐渐制度化,至嘉庆初期,举人大挑逐渐形成一套较稳定的制度措施:大挑的时间: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始,每隔六年举行一次。
一直延续到嘉庆中期才出现延迟的现象。
大挑的对象:乾隆时期定为把近四科举人扣除不挑,自嘉庆五年(1800年)后,改为[14]扣除近三科举人不挑。
从此,大挑一直以近三科以上会试下第的举人为对象。
大挑的标准:以年龄和体貌为去取的主要标准。
由于参加大挑者都是多次会试下第的举人,年龄大多偏大,精力不济,所以大挑首重年龄和健康状况,其次则以相貌和言谈应对能力为挑选的重点。
据商衍鎏叙述,大挑合格者“须言语详明,于时事吏治能述其梗概,素有[15]研究者即挑取,所谓人文并选,身言之试也。
”这些大挑标准的设定,可能是为了适应入选者将要从事州县事务的实际需要。
大挑的任用:大挑入选者分为二等,一等者以知县试用,二等者以教职选用。
一等者除了知县以外,还有多项出路,可以借补州同、州判、县丞经历、盐库大使、河工等官。
道光、光绪年间大挑一等者也有被派去试用河工的。
大挑优于拣选、截取的地方,就在于大挑一等者可以直接分发各地试用,不必到吏部去候选,减少了等候的时间。
但由于各州县官职很有限,即使大挑一等人员也并非全都能立即分发试用,据吏部的规定:“大挑一等人员掣定省分后,按科分名次,将名次在前者先分发一半,给照赴省,其名次在后者,暂令回籍,吏部将各员姓名、籍贯、科分、名次知照各省,[16]俟大挑班补用一员(连前次大挑未补人员一并统计),该省即咨取一员。
”大挑试用后的甄别:大挑一等举人分发到各省,试用一年,须通过该省督抚对之进行的甄别,才能实授官职。
但督抚为图省事,或为取悦于众人,往往不详加甄别。
为此,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曾谕令各省督抚,将拣发举人详加甄别,其有实在难胜民社之任者,酌量改教、给衔。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再次下诏,要求各省督抚对大挑一等试用举人察其才具,严加甄别,“其人果能胜民社之责,自应补用知县。
而拘执无能,或年老者,即当[17]以佐杂、教职等官改补。
”大挑的人数:每次大挑的人数不等,乾隆中期人数最多,如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18]一等举人八百四十七名,二等举人一千一百五十一名。
两者相加近二千名。
光绪时被挑[19]取的人数已大为减少。
如光绪十五年(1889年)大挑,一等者仅三百六十三名。
其四,考取官学汉教习、内阁中书、国子监学正学录等。
1、考试官学汉教习。
清代为满族开设了多种官学,如宗学、觉罗学、八旗官学、景山官学、咸安宫官学等。
这些官学都教授满、汉语言文字和骑射,其中需用汉教习的,就从进士、举人等当中选取,尤注重录用举人。
嘉庆十七年(1812年)议准:“嗣后咸安宫官学汉教习九缺,仍照例兼用进士、举人。
至宗学汉教习八缺,觉罗学汉教习十五缺,景山学汉教[20]习十二缺,共计三十五缺,专用举人。
”上述汉教习的选用,从会试荐卷内挑补,还有通过考试录取的。
2、考试内阁中书。
内阁中书,是内阁从事撰拟、记载、翻译、缮写的官员。
清沿明制,在内阁中置中书若干名,为从七品,由举人考授,或由特赐。
进士经朝考后也可任内阁中书,但大多从举人中选拔。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议准:“向例考试中书,阅字与阅文并重。
惟本人书写迹涉嫌疑,嗣后即于会试荐卷中挑取,以四十名为额,再备取二十名。
主考同知贡举各官,将拟取之卷进呈,交与礼部,转交该衙门传集,随同新进士带领引见,恭候钦定,[21]交与吏部照例选用。
凡会试之年,倘内阁需人,即咨明礼部照例办理。
”乾隆五十五年(1790[22]年)开始,改为由吏部专场考试录用。
、考试国子监学正、学录。
国子监是清代的最高学府,同时也是管理教育的行政机构, 3学正、学录是国子监教学的低级官员。
乾隆初,该员缺也从会试下第的举人试卷中选取:“学正、学录由国子监先期咨明礼部,于会试墨卷内不分呈荐,仍令主考、同考各官校阅录取十数名,随同新进士引见记名,交与吏部,每遇一缺按名次先后传齐三人,带领引见补授。
”[23]到乾隆五十五年,与内阁中书一样改为通过考试录用。
二、贡生、监生的入仕途径贡生、监生的入仕,有朝考、考职、考试教习、考试誊录等多种途径:其一,拔贡、优贡朝考。
拔贡,沿明代选贡之制,从顺治元年(1644年)开始举行,顺天六人,直省府学二人,州县学各一人。
雍正五年(1727年)起,每六年举行一次。
乾隆七年(1742年),“帝以拔贡六年一举,人多缺少,妨举人铨选之路。
且生员优者,应科[24]举时,自可脱颖而出,不专藉选拔为进身。
改十二年一举。
遂为永制。
”拔贡朝考一、二等者,分别以知县与教职用。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定,朝考优等者兼用为七品小京官。
优贡始于顺治二年(1645年),是年“令直省不拘廪、增、附生,选文行兼优者,大学[25]二人、小学一人送监。
”由于只是选拔至国子监肄业,并不直接授职,所以其吸引力并不大。
同治二年(1863年)始议定,自甲子科开始,廷试优生,“考列一二等用知县、教职,[26]三等用训导。
”自此优贡生也可以通过朝考而任官了。
其二,岁贡就职。
清初有廷试岁贡生之制,廷试录取者可以任职。
康熙二十六(1687[27]年)年停止岁贡廷试,改为“其后但由学政挨序考准咨部,选授本省训导。
”其三,五贡就职。
清代贡生中,恩、拔、副、岁、优贡这五种贡生被称为“五贡”,属“正途”出身。
而捐纳贡生、监生(即例贡、例监)则属“异途”出身。
嘉庆以后,“凡朝[28]考未录之拔贡及恩、副、岁、优贡生,遇乡试年,得具呈就职、就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