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人、贡士、进士与连中三元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秀才、举⼈、贡⼠、进⼠、状元、榜眼、探花,这⼏位先后排名是什么?这个就是著名的科举制度了,那我们来简单说⼀下科举制度究竟是怎么样的。
随着秦朝的建⽴,庞⼤的帝国需要的是⼀个官僚⽂官团队来管理,那些这些官员是如何选拔起来的呢?⼤概前后产⽣了四种选拔⽅式,也代表着四个时期。
分别是夏商周的世官制,汉朝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还有隋唐宋元明清的科举制度。
世官制,也叫世卿世禄制,也就是官职是由贵族世袭的。
察举制,由官员推荐还有征召,主要标准就是德才,⽐如举孝廉。
九品中正制开始还会看德才,后来就主要看门第了,科举制度那就是完全看个⼈能⼒了。
我们现在主要来说⼀下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那我们来看看⼀个读书⼈是如何⼀步步成为进⼠,乃⾄状元,榜眼,探花的。
正式的科举考试是乡试、会试、殿试,想必⼤家有听过连中三元,这三元呢,就是这三场考试的第⼀名,其中乡试的第⼀名叫解元,会试的第⼀名叫会元,殿试的第⼀名叫状元。
历史上连中三元的⼈共有⼗七位,其中⽂状元⼗四位,武状元三位,可见连中三元是多么的困难。
其实在乡试之前还有⼀场考试,叫童试,⼤家可不要望⽂⽣义,认为这个是类似⼩学⼊学考试。
童试也⼀样分成三场考试,那就是县试,府试,院试。
我们知道明清的⾏政划分是按照省,府,县,也就是相当于咱们现在的省市县,这些考试的⼈叫童⽣,先是到县⾥考试,然后及格的⼈到府⾥考试,及格的⼈再到省⾥考试。
为什么叫院试呢,因为各省学政⼜叫提督学院,所以省⾥这场考试也叫做院试。
童⽣在童试⾥⾯⽐较优秀的⼈就获得⽣员的资格,我们俗称秀才,也就是说⼀般的读书⼈要经过童试的县市省级考试,优秀的⼈成为秀才。
乡试就是秀才参加的考试,由各省组织考试,三年⼀次,⼦、卯、午、⾣年⼋⽉开考,乡试考上了,就是举⼈了。
会试就是由六部之⼀的礼部来主持了,在乡试的第⼆年,丑、⾠、未、戌年⼆⽉开考,会试中榜的⼈叫贡⼠,这个贡⼠就是准进⼠了。
殿试由皇帝亲⾃主持,和会试同年三⽉,殿试主要是决定这些贡⼠的名次排序。
【常识】“古代科举制度”知识点一、古代科举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取缔过程开始阶段:隋炀帝杨广开创进士科,后逐步发展发展阶段:武则天时期,举行殿试,开创武举兴盛阶段:明清时期,制度完善,采取八股取试废止时期:1905年清朝末期废除科举制,推行现代学校教育二、古代科举制度的程序三、古代科举制度中连中三元三次考第一,解元(乡试)——会元(会试)——状元(殿试)四、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前三甲(三鼎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成三鼎甲。
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则同进士出身。
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
一、二、三甲通称进士。
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
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由于在殿试之后,皇帝召见新科进士时,状元位置居中,且稍前于榜眼、探花,如三角形的顶角位置,正好站在第一块御道石正中镌刻的巨鳖头部,独个踏占在鳌头之上,因此也就有了“独占鳌头”五、和科举制相关的成语金榜题名:使用黄色的纸对外公布公告。
(中进士)蟾宫折桂:蟾宫指代月官,传说月宫中有一只长三条腿的蟾蜍,因此称月宫为蟾宫。
去月官折桂花,很难办到,用蟾宫折桂指代科举考中。
现在在考试前吃桂花糕,就是为了取好彩头。
独占鳌头:相传皇宫宫殿之前刻着巨鳌,只有状元才有资格站在上面迎接榜单。
五子登科:源于窦禹钧。
窦禹钧居于燕山府,他有五子,都中科举。
相关的三字经“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后来成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禹钧五子一样获得科考成功。
名落孙山:书生孙山与同乡去考试,回来之后,乡人问他,自己家的孩子是否中举,孙山回答:中举名单最后一名是我孙山,你家孩子在我之外。
用委婉的方式告知没有中举。
【课后练习】1.古代科举考试最后在殿试中考取第二名被称为( )。
A.状元B.探花C.榜眼D.解元【答案】C。
解析: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2)会试,(3)殿试。
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连中三元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
意思是一个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传统寓意纹样用荔枝、桂圆和核桃各三枚表现,因这三种果实都为圆形,取其“圆”与“元”同音;亦有的用弓箭射准三个辟铜钱或三个元宝米表示。
寓意“连中三元”。
清代科举制度,分三级考试,中试者的第一名分别给以“解元”、“会元”、“状元”的头街,如应试举子在三级考试中,连取三个第一名,即所谓“连中三元”,这在封建社会是无上的荣宠。
文三元以清代为例,旧时科举考试全过程是从府、州、县基层开始,叫做童试。
赴考者叫做童生,考中之后叫秀才,第一名叫案首。
正式较高级别的国家考试叫做乡试,在省城进行,赴考人是各地的秀才,考中之后称举人,第一名是“解元”;再高一级是会试,在礼部举行,赴考者是举人,考中之后称贡士,第一名是“会元”,第二至五名是“经元”;殿试则在紫禁城的保和殿举行,皇帝亲自主持,赴考者是贡士,考中之后称进士,此殿试的第一名为“状元”。
在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共有18人三元及第,他们是文科15位,武三元3位。
文科唐朝:张又新、崔元翰;宋朝: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岩叟、冯京;金朝:孟宋献;辽代:王棠;元朝:王宗哲;明朝:黄观、商辂;清朝:钱棨、陈继昌。
武科明朝:尹凤,连中武科三元,官拜参将,辅俞大猷在福建、浙江沿海的抗倭战争中屡建战功。
今存南京“三元巷”以示纪念。
明朝:王名世连中武科三元,官授锦衣卫千户。
他博通经史,工诗善书,时人称其武艺、诗词、书法为“三绝”。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秉性刚介,不媚权贵,颇有直道君子之风。
清朝:王玉璧,连中武科三元。
此人在明末曾参加武秀才考试,射箭第一,号称“神射手”,故人们赞其为“武四元”。
他虽是武士出身,但手不释卷,文笔斐然,也有文武全才之誉。
黄观在明代的科举考试中取得了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六次第一,真可谓“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
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状元、榜眼、探花是什么关系呢
它们是古代科举考试下为通过者的名称。
通过县级别的考试称秀才,这时候就是有功名在身,可以不用参军,上公堂不用下跪。
通过了地方上省级别的考试-会试称举人。
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
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
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
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
通过了京师会试全国级别考试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
殿试后将贡士分为三甲,一、二、三甲通称进士。
其中一甲三名,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
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
乡试,相当与县级别的考试,过了就是生员(秀才),这时候就是有功名在身,可以不用参军,公堂不用下跪了。
举人就是通过了地方上的考试-会试,类似省级别。
可以有很多名,不是说第一名是举人,其他人就不是了。
贡士是进京赶考后由京城的官员审考,中了之后才叫的。
进士就是皇帝出面考试,中了的考生,一次大概有1-200多人。
进士第一名是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要游街的。
古代科举制度⽂学常识古代科举制度⽂学常识 科举是封建时代最⾼统治阶级收买⼠⼈为之服务的⼀种⼿段,汉代的察举也是同样的性质。
以下是⼩编整理的古代科举制度⽂学常识,欢迎阅读。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种形式。
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叫荐举。
由侯国、州郡的地⽅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有孝廉、贤良⽂学、茂才等。
《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
”《陈情表》:“前太守⾂逵,察⾂孝廉;后刺史⾂荣,举⾂秀才。
”(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级官僚或地⽅政府的官吏任⽤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之⼀。
孝廉是孝顺⽗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别居。
”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选拔官吏的⼀种制度。
由于采⽤分科取⼠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从隋代⾄明清,科举制实⾏了‘⼲三百多年。
《诗话⼆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句为题,规定⽂章格式为⼋股⽂,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员(秀才)资格,⽅能进⼊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叫⼊学考试。
应试者不分年龄⼤⼩都称童⽣。
《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史公”,这⾥就是指童⽣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录取史可法为⽣员(秀才),当时史可法⼆⼗岁。
《促织》“⾢有成名者,操童⼦业”,“操童⼦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试。
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状元、榜眼、探花是什么关系呢?夏日娱人 08-06 16:33245赞踩秀才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科目。
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
汉武帝改革选官制度,令地方官府考察和推举人才,即为察举。
元封四年(前107年),命公卿、诸州每年各举荐秀才一名,意为优秀人才。
东汉因避光武帝名讳,遂改称茂才。
三国曹魏时沿袭察举,复改称秀才。
至南北朝时,举荐秀才尤为重视。
隋代始行科举制,设秀才科。
唐初沿置此科,及第者称秀才。
后废秀才科,秀才遂作为一般读书人的泛称。
宋代为士子和应举者的统称。
明代曾一度采用荐举之法,亦有举秀才。
明清时期,秀才亦专用以称府、州、县学生员。
举人是本谓被荐举之人。
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
唐、宋时有进士科,凡应科目经有司贡举者,通谓之举人。
至明、清时,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亦称为大会状、大春元。
中国古代中央一级科举考试中试者之称。
原指古诸侯推荐给天子的士。
汉指郡国荐举的孝廉。
《后汉书·左雄传》:“郡国考廉,古之贡士。
”此称始见于《礼记·射义》:“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
”唐、宋时,以州(府)、县科举考试(乡贡、乡举)中试者称乡贡士。
明、清时,会试中试者统称贡士。
清制称会试考中者为贡士,再经殿试赐出身,乃为进士,但习惯上每于会试考中后即称进士。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
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
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
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
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明清时期状元、榜眼、探花则是科举考试中,殿试的第一、二、三名。
科举考试步骤考童生:这是第一步。
有的白身,即没有学位的人,到了70岁还在考童生。
考童生就是考秀才,要经过由知县主考的县考、由知府主考的府考和由省里学政主考的院考,取得秀才资格。
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科举是封建时代最高统治阶级收买士人为之服务的一种手段,汉代的察举也是同样的性质。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欢迎阅读。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
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
《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
《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科举各级考试第一级考试叫院试,考取的入府、州、县学,称为生员、秀才、童生,其中成绩好的享受国家的廪膳补助,称为廪生。
第二级考试叫乡试,每三年一次,秋季在各省城举行,凡本省秀才和监生均可考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第三级考试为会试,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在乡试后一年的春天,各省举人可以参加,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第四级考试为殿试,由皇帝主持,取中者统称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取三名,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明清科举考试流程表历朝科举制度一览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特别重视选拔人才,设立御史府,每年都取进士补充国家的人才库。
一次李世民私自去视察御史府,看到许多新考取的进士鱼贯而出,便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其实,关于人才选拔,各朝各代都有自己筛选的方法。
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
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
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
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
汉朝: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
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三国——两晋: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
晋、六朝时沿用此制。
唐朝: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
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
宋朝: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
宋代“重文轻武”,所以也很重视科举考试,但后期导致选官过冗过滥。
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三部曲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
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
参加乡试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
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
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
以上各种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
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
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
清代科举钦定榜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
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
殿试分三甲录取。
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
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4]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儒林院编修。
其余诸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选擅长文学书法的为庶吉士,其余分别授主事(各部职员)、知县等(实际上,要获得主事、知县等职,还须经过候选、候补,有终身不得官者)。
庶吉士在翰林院内特设的教习馆(亦名庶常馆)肄业三年期满举行“散馆”考试,成绩优良的分别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检讨(原来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编修、原来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检讨),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分发到各省任知县。
你认为中国古代的哪一项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最大我认为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最大。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其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创造。
它们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的伟大技术成果,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早在西汉时,我国劳动人民就已造纸。
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使纸很快被应用推广。
科举相关文化常识科举各级考试第一级考试叫院试,考取的入府、州、县学,称为生员、秀才、童生,其中成绩好的享受国家的廪膳补助,称为廪生。
第二级考试叫乡试,每三年一次,秋季在各省城举行,凡本省秀才和监生均可考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第三级考试为会试,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在乡试后一年的春天,各省举人可以参加,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第四级考试为殿试,由皇帝主持,取中者统称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取三名,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明清科举考试流程表历朝科举制度一览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特别重视选拔人才,设立御史府,每年都取进士补充国家的人才库。
一次李世民私自去视察御史府,看到许多新考取的进士鱼贯而出,便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其实,关于人才选拔,各朝各代都有自己筛选的方法。
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
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
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
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
汉朝: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
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三国——两晋:魏文帝时,陈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
晋、六朝时沿用此制。
唐朝: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
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
宋朝: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
宋代重文轻武,所以也很重视科举考试,但后期导致选官过冗过滥。
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
古代科举名衔称谓一览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
童生童生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
《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秀才秀才是古代中国对某些士大夫的称呼。
明清时,一般指通过了科举中院试的生员,属士大夫中的最基层。
秀才一名在隋朝科举开始以前已有。
在汉朝使用举察制时,由各州推举的民间人材称之为“秀才”。
隋朝开始开科取士,最初亦为取秀才。
到了唐朝初年,秀才是常科考试的一种。
但后来“秀才科”被废,秀才一词一度变成了读书人的泛称。
到了宋朝时,凡经过各地府试者,无论及第与否,都可以称为秀才。
故此当时有“不第秀才”之称。
秀才别称“茂才”。
本系优秀人才的通称。
汉代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
南北朝时,最重此科。
唐代初期,设秀才科,后来渐渐废去,仅作为对一般儒生的泛称。
明太祖曾采取荐举的方法,举秀才数十人,反以知府为官。
明、清两代,专门用来称府、州、县的学员。
习惯上也称为“相公”。
明清时通过院试的童生都被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算是有了“功名”,进入士大夫阶层;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
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禀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
生员获得“入学”的资格后,可以到官办的府、州、县学读书。
不过明清的入官学基本上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多少真正的知识传授。
入学后经过学政的选拔,便可以参加下一级乡试。
三元及第是什么意思“三元及第”的意思是: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
科举制度中分别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
“三元及第”出自清代李渔《笠翁对韵》:“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
”翻译:科举考试时,连中三元的人,肯定是才华横溢,就像千顷田野一般博大精深;在朝中官居一品,俸禄高达万斗粮食。
1、乡试:定义: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
唐宋时称“乡贡”、“解试”。
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凡本省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经科考、岁科、录遗合格者,均可应试。
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庆典加科为恩科,考期亦在八月。
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钦派。
中试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
中试之举人原则上即获得了选官的资格。
凡中试者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应试对象:乡试由天子钦命的主考官主持,凡属本省生员、贡生、监生(包括未仕者和官员未入流者)经科试合格,均准应试,原则上包括州府县学中经过科考名列第一、二等级的生员以及三等的前三名,但实际上凡经过科考,录科、录遗合格的考生均可以应试。
但有过失而罢黜的官吏、街头艺人、妓院之人、父母丧事未满三年的,均不准应试。
应试内容:乡试由朝廷选派翰林、内阁学士赴各省充任正副主考官,主持乡试,考试主要考《四书》、《五经》、策问、八股文等,各朝所试科目有所不同。
各省的学政是不能主持乡试的,学政负责主持院试,选拔秀才,并督察府、县的学官。
例定:八月初九为第一场,试以《论语》一文、《中庸》一文或《大学》一文、《孟子》一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义四首,初场的3道四书题每道都要写200字以上,4道经义题则需要写300字以上。
十二日为第二场,试以五经一道,并试诏、判、表、诰一道,议论文要求300字以上,以后又有变通。
古代的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分别能当什么官?科举考试,秀才、贡士是不授予官职的,秀才只取得入学、向上层次考试资格,贡士取得参加殿试资格。
举人部分可以出仕为官,但多是地方官;进士则全部出仕为官。
一、童生,古时的读书人,在科举考试第一关为童生试,取得参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的资格。
童生,在未考取生员(秀才)以上功名之前,俗称白衣;你看,《水浒传》中,梁山第一任寨主王伦,绰号“白衣秀士”,就是一个没有功名的文化人。
既使八十岁白发老翁,未考取生员(秀才),也是童生。
二、秀才:县试、府试、院试(省学政主持的考试),童生参加,录取者称为生员,始获得功名,俗称秀才。
生员分为廪生、增生、附生,廪生可获得政府膳食供给待遇,相当于今天的大学公费生;增加录取名额的增生、附加录取的附生则没有这个待遇,相当于今天大学扩招的自费生。
生员中选拔出优秀者,可以入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者称为贡生,为贡生中的优贡,相当于今天大学生保研;不同于恩贡、荫贡等凭特权进入国子监的贡生。
秀才只是取得入县、府学校学习,拔贡,及向上层次考试的资格,不能出仕为官,可免除差徭。
秀才向上考试不第,可搞教育办私塾、府州县衙为吏等谋生。
三、举人:乡试,省级举行考试,生员参加考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人们习称老爷,第一名称解元。
举人除取得向上层次的考试资格外,享有免除赋税徭役的特权待遇,因此,中举后,有些土财主会给好处,将土地、人口依附于中举者,以逃避赋税徭役。
举人不同于秀才,除取得向上层次考试的资格外,可以出仕为官了,多是府、县教学、主簿一类的八、九品级的佐官,亦有出任知县主官的,但是很少。
举人,相当于今天省级地方公开招考领导干部,录用为领导干部或后备干部。
举人,社会地位蛮高的。
所以,《儒林外史》中,穷秀才范进中举后,有人送房、送钱,原来嘲讽奚落的丈人顿时另眼相看,自己闻听中举竞然高兴的疯癫了!四、贡士:会试,中央政府礼部(主管外交、教育等事务)举行考试,举人参加考试,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不授官出仕,取得参加殿试资格。
举人、贡士、进士与连中三元举人、贡士、进士与连中三元(2009-06-17 17:23:16)举人、贡士、进士与连中三元武湖下畈小学王绍正举人、贡士、进士的名称,我们一般理解为科举时代学子应考获取的功名。
这大致不错,但严格地说,还不够准确。
那么它们到底有哪些涵义,和成语“连中三元”有何关系?我们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得从“科举”谈起。
所谓“科举”,是“设科举人”的简化,也说成“设科取士”,是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这一制度滥觞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延续至清,前后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隋炀帝虽昏庸暴虐,但他却做了两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好事:一是开凿京杭大运河,二就是设“进士科”选拔优秀人才,开创了科举制度的先河。
举人、贡士、进士三个名称历史悠久,在涵义上有一个从“广”到“狭”、从“泛称”到“专指”的流变过程。
简要介绍如下。
“举人”一词出自《左传·文公三年》:“君子是以知秦穆公之为君也,举人之周也。
”这里的“举人”是“举荐人才”的意思,与今天的涵义相去甚远。
直到东汉初年,举人才作为一种身份名称出现,指“被举荐的人”,但还是属泛称。
从明朝开始,它才专指乡试合格者。
这也是该词的通用义。
“贡士”一词出自《礼记·射义》:“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天子试之于射宫。
”大意是说“诸侯每年都要向天子进献方物,推荐人才,并由天子亲自考核评定被推荐人的才能”。
显而易见,这里的“贡士”是一个词组,其中的“贡”作“荐举”解,“人”指“人才”,与“举人”的初始义相近。
到明清两朝,贡士才专指“会试”登科者。
需补充说明的是,《礼记》中的“礼”指《仪礼》,属五经之一;“记”指记述或解释《仪礼》的文字,相当于今天的笔记,所以《礼记》一书主要是解释或阐发《仪礼》的要义。
今存东汉硕儒郑玄作注的《礼记》,说明该书成书时间不会晚于西汉。
“进士”这个名称也很古老,其涵义经历了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
《礼记·王制》曰:“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
连中三元-连中三元三元: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三元及第。
三元:科举制度称乡试。
会试。
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
会元。
状元。
合称“三元”。
接连在乡试。
会试。
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
称“三元及第”。
又称“连中三元”。
三元及第是科举制度下古代读书人渴望得到的最高荣誉。
中国古代所有读书人获得过这一称号者也寥寥无几。
中文名,三元及第。
意义,乡试。
会试。
殿试都是第一名。
时期,古代科举时代。
出处,清·李渔《笠翁对韵》。
定义。
三元及第:表示在科举考试中。
乡试。
会试。
殿试都取得第一名。
事实上。
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历经改革。
到明清时期形成了最为正规的科举程序。
以清朝为例。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
会试。
殿试三级。
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
又称为大比。
由于在秋季举行。
所以又称为秋闱。
要参加秋闱的人需要先通过童试。
参加童试的人称为“童生”。
通过考试后称为生员。
又称为庠生。
俗称秀才。
成为秀才才能参加乡试。
通过乡试后称为举人。
举人中的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
在礼部举行。
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
又称为春闱。
参加会试的是通过乡试的举人。
通过会试的称为贡士。
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
考策问。
参加殿试的是通过会试的贡士。
通过后称为进士。
殿试分三甲录取。
第一甲赐进士及第。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一甲录取三名。
第一名称状元。
第二名称榜眼。
第三名称探花。
在乡试。
会试。
殿试均取得第一名。
也就是连续考取解元。
会元。
状元。
被称为三元及第。
分类。
三元分别为:乡试的“解元”。
会试的“会元”。
殿试的“状元”出处:清·李渔《笠翁对韵》:“三元及第才千顷。
一品当朝禄万钟。
”。
历史人物。
历史上获此殊荣的只有15人。
崔元翰河北定州人白居易所撰唐张诚碑。
为其所画。
《唐书宰相世系表》。
《金石录》。
府选为解头。
及第为状头。
宏词为敕头。
时号武氏三头。
生卒不详。
史上记录其人其事甚少。
然此人确系“连中三元”。
异语春秋大家好,这里是每周三读书纪念册的第二个版块《异语春秋》,我是主播瑶琴。
古代“连中三元”的奇才戏曲中常常出现寒窗苦读的主人公“连中三元”的佳话。
其实,在古代的考生中,“连中三元”是非常罕见的。
什么是“连中三元”呢?许多人对此并不清楚或知之不详。
这得从古代科举考试制度说起。
科举考试是从府、州、县基层开始,叫做童试。
赴考者叫做童生,考中后叫秀才,第一名叫案首。
考秀才是初级考试,俗称“小考”。
乡试是正式科考的第一关。
按规定每三年一科。
遇上皇帝喜庆亦会下诏加开,称为“恩科”。
乡试在省城进行,考期在八月,分三场,又称“秋试”、“秋闱”。
各地秀才云集省城一争高低,考中之后称举人,中了举人便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举人的第一名是“解元”;再高一级是会试,因由礼部主持在春天举行,所以又称“礼部试”、“春试”、“春闱”、“礼闱”。
会试在京师举行,赴考者是举人,考中之后称贡士,会试的第一名是“会元”;会试揭榜后,被录取的贡生须于下月应殿试。
殿试又称御试、廷试,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
殿试在皇上的金銮殿举行,参加考试者是贡生,此考由皇帝亲自主持,考中以后一甲叫进士及第、二甲叫进士出身、三甲叫同进士出身。
殿试的第一名为“状元”。
一个考生只有在这三次大考中都得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三顶桂冠为同一人所摘取,才能称之为“连中三元”。
想想全国有多少人才在竞争,再有才华的考生也很难保证每考皆榜首啊,只要有一次考个第二,就不是“连中三元”了。
尽管非常之难,历史上仍有17名学子过关斩将而“连中三元”!他们是:唐朝的张又新、崔元翰;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寘、王若叟、冯京;金朝的孟宋献;元朝的王崇哲;明朝的黄观、商辂、王名世;清朝的钱檠、陈继昌和戴衢亨、王玉璧。
他们不愧是历代之俊彦,是奇才中的奇才!其中,王名世、王玉璧是两位“武三元”。
王名世是浙江永嘉人,在明万历年间连中武科三元,官授锦衣卫千户。
他博通经史,工诗善书,时人称其武艺、诗词、书法为“三绝”。
连中三元是什么意思,历史上都有谁得此殊荣,他们最终成就如何?科举制度始于隋唐,止于清末,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在这一制度中,连中三元者都是天才中的天才,也是古代读书人毕生之夙愿。
连中三元”是用于形容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情况,指某个考生参加考试过程中,在乡试、会试、殿试三次考试中均考得第一名,接连考得“解元”、“会元”、“状元”。
这种说法大致出现在宋代。
以清代为例,旧时科举考试全过程是从府、州、县基层开始,叫做童试。
赴考者叫做童生,考中之后叫秀才,第一名叫案首。
考得“秀才”之后,才算获得了参加正式考试的资格。
接下来,首先是参加每三年一次由省府主持举行的“乡试”,又称“秋闱”。
此考连考3场,每场3天。
乡试考中,称为“举人”。
“举人”便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中举者正式跨入士大夫阶层。
清代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段说的便是乡试中举的情形。
在“乡试”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中“举人”,则称为解元。
通过乡试的举人,次年三月参加在京师的“会试”和“殿试”。
会试由礼部在贡院举行,也称“春闱”,同样是连考3场,每场3天,由翰林或内阁大学士主考。
会试考中者,称为“贡士”,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贡士”可以参加接下来的四月份的“殿试”,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后一级,由皇帝亲自主持和出题,并定出名次,第一名称为状元。
自古言:“文不称第一,武不称第二。
”客观地说,要在文科考试中做到“连中三元”,确实相当难。
据史料记载,历代数下来,总共出现过17次“连中三元”的情形,另外还有2次武科举的“连中三元”。
事实证明,连中三元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就算仅仅考中状元都是千难万难的事,更不要提连中三元了。
科举考试始于从隋代,到清朝终止,在这1300多年科举史里,共产生文状元596名,武状元182名。
而能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蝉联第一,“连中三元”的,更是凤毛麟角,纵观历史,这样的人只有18位,其中文状元15人,武状元3人。
一、唐代三名1、崔元翰(729-795年),博陵安平(今河北定州)人,名鹏,字以行,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辛酉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及第十七人,崔元翰是中国第一个“连中三元”的人。
隋至清1300多年里只有17个人连中三元【状元·会元·解元】隋至清1300多年里只有17个人连中三元【状元·会元·解元】我们都知道,古代状元都是由皇上在大殿上钦点,都是些很厉害的角色,但状元还不是最厉害的角色,状元只是殿试的第一名。
最牛的莫过于连中三元,俗称三元及第。
也就说,考试者不仅在殿试考第一名,同时乡试、会试也同样考取第一名。
为什么要叫连中三元?我们先来看看古代(明朝)是怎么考试的:首先是院试,每三年有两次考试,考试地点在本地的府、县。
参加考试的叫童生,录取者叫秀才,第一名叫案首。
考取秀才之后,参加乡试,因在秋季举行,也叫“秋闱”,考试地点在各省的省城,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如果不幸落榜,不好意思,过三年再来。
录取者叫举人,我们熟悉的范进,就是因为通过了乡试,中了举人而疯掉的。
因为中了举人,就算之后的考试落榜,也有当官的可能。
比如某个职位因调离,或空缺了,就可以推荐举人填补上去,但是基本都是级别很低的官。
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
举人再去京城参加一次考试,也就是会试,也是每三年举行一次。
考试由礼部主持,录取者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明朝规定,一甲进士三人直接入翰林院,状元授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明朝的内阁成员基本上都是出自翰林院,如解缙、曹鼐、李东阳、严嵩、张居正等等都成为内阁首辅。
以至于明朝有“非翰林不入内阁”之说。
三次考试都考第一到底有多大难度?给个数据,自隋朝至清朝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中,只有十七人(含黄观)。
明朝近三百年历史只有两个人做到过这样的壮举,一位是黄观,一位是商辂。
很多史书都说明朝只有商辂一位连中三元,黄观并不算,因为他被朱棣除名了。
古代科举考试排名
科举制度始于隋唐时期。
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院试(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童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又称为库生,俗称秀才。
这是功名的起点。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2)会试(3)殿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
乡试取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
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
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
殿试分三甲录取。
第一甲踢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
以上各种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考试限定由四书五经命题,考生不能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最终成为科举考试的奴隶。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府县省城京城皇宫
考场
中者名称秀才、
相公、
生员、
举人贡士进士
第一名解元会员状元
榜眼第二名
探花第三名。
举人、贡士、进士与连中三元
举人、贡士、进士的名称,我们一般理解为科举时代学子应考获取的功名。
这大致不错,但严格地说,还不够准确。
那么它们到底有哪些涵义,和成语“连中三元”有何关系?我们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得从“科举”谈起。
所谓“科举”,是“设科举人”的简化,也说成“设科取士”,是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这一制度滥觞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延续至清,前后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隋炀帝虽昏庸暴虐,但他却做了两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好事:一是开凿京杭大运河,二就是设“进士科”选拔优秀人才,开创了科举制度的先河。
举人、贡士、进士三个名称历史悠久,在涵义上有一个从“广”到“狭”、从“泛称”到“专指”的流变过程。
简要介绍如下。
“举人”一词出自《左传·文公三年》:“君子是以知秦穆公之为君也,举人之周也。
”
这里的“举人”是“举荐人才”的意思,与今天的涵义相去甚远。
直到东汉初年,举人才作为一种身份名称出现,指“被举荐的人”,但还是属泛称。
从明朝开始,它才专指乡试合格者。
这也是该词的通用义。
“贡士”一词出自《礼记·射义》:“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天子试之于射宫。
”大意是说“诸侯每年都要向天子进献方物,推荐人才,并由天子亲自考核评定被推荐人的才能”。
显而易见,这里的“贡士”是一个词组,其中的“贡”作“荐举”解,“人”指“人才”,与“举人”的初始义相近。
到明清两朝,贡士才专指“会试”登科者。
需补充说明的是,《礼记》中的“礼”指《仪礼》,属五经之一;“记”指记述或解释《仪礼》的文字,相当于今天的笔记,所以《礼记》一书主要是解释或阐发《仪礼》的要义。
今存东汉硕儒郑玄作注的《礼记》,说明该书成书时间不会晚于西汉。
“进士”这个名称也很古老,其涵义经历了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
《礼记·王制》曰:“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
”这里的“进士”是指由大司乐考核评定并举荐给司马的“造士”(优秀人才),所以它最初的涵义是指可以进授爵禄的人。
到了隋代,进士又成为一种取士的科目——进士科。
唐宋两朝,沿袭隋制,进士虽属常设考试科目,但已有向“专名”化的趋势。
武皇帝就曾举行过一次“殿试”,并把高中者称为进士。
进士科门槛极高。
唐时流传着一句谚语:“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意思是说明经好考,三十岁考中就算年老;进士难考,五十岁考中就算年少。
而且考中者仅只具备做官的资格,并不实授官职;要想真正踏入仕途,还必须经过吏部的选拔考试。
尽管如此,高中者也如一步登天,极其显贵。
获得进士出身的人,既光宗耀祖,又名利双收,还为自己踏入仕途铺平了道路。
到了明清两代,“进士”才成为殿试高中者的专称。
那么举人、贡士、进士与成语“连中三元”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先来看《现汉》对连中三元的释义:“旧时指在乡试、会试、殿试中接连考取解元、会元、状元。
比喻在三次考试或比赛中连续得胜,或在一项比赛中连续三次取得成功。
”释义是该成语的本义。
而用解元、会元、状元各指获举人、贡士、进士第一名的人,是明清时的事情,所以这个词的形成不会早于明朝。
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用例就是出自明末凌濛初的《二刻拍案惊奇》一书。
释义是该成语的比喻义,也是新增义。
我们虽无法考证其比喻义的用法始于何时,但可以肯定,自清以前没有这种用法的书证。
其实,“连中三元”中的“连中”是“连续(接连)高中”的缩略语,而“三元”则特指“解元、会元、状元”。
《现汉》中新增了比喻义,谓考试或比赛中连续三次获胜,甚至泛指连续三次取得成功,都可称为“连中三元”。
这样释词,“连中”的“中”就没有“高中”义,而是从“高中”义引申为“取得成功”。
“三元”也失去了它特定的含义,其中的“三”
当“三次”解;“元”当“头”解,引申为“第一名”了。
既然如此,我们要准确理解连中三元的涵义,就必须知道什么叫解元、会元和状元。
下面就以清朝科举制度为例简要谈谈。
清朝科举基本沿袭明制,主要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个等级。
“童试”一年一次,具有童生资格的学子参加院试,考中者称“秀才”。
从乡试试开始,才算真正意义的科举考试,也与“连中三元”一词有关了。
首先是“乡试”。
属省一级考试,三年一次,在农历八月举行,所以又称“秋闱”。
秀才方有资格应考,考中者称“举人”。
中学课本中的《范进中举》便是写的乡试。
举人中的第一名称为“解元”。
其次是“会试”。
这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性考试,时间在乡试后的次年春天,所以又称“礼闱”或“春闱”。
举人方有资格应考,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其三是“殿试”。
这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所以又称“廷试”。
贡士才有资格参加殿试,考中者称进士,进士又分一、二、三甲。
一甲仅三名,第一名称为“状元”。
由此可知,“连中三元”便是连续高中解元、会元、状元者,这当然是难度极高的。
据专家考证,科举制度延续的一千多年间,获“连中三元”殊荣的仅十人(不含武状元)。
在现代汉语中,作为成语的“连中三元”,其词义已不限于科举而可广泛使用,这是约定俗成使然,也是汉语发展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