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科举兴学堂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3
第11章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1.概述维新教育的发展过程和基本内容,它对中国教育近代化发展有何历史意义?答:洋务运动开始后,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以及近代工商业的产生和发展,中国思想界涌动着一股资产阶级启蒙思潮,即人们常说的早期改良主义思潮。
以及后来应用西方思想进行维新运动,并把这种思想指导实践改革活动的维新派,他们在对社会的改良过程中也触及到教育领域。
(1)维新教育的发展过程和基本内容维新教育的发展过程包括三个主要阶段,即早期改良派阶段、维新教育实践阶段以及维新变法时期,在每个阶段都独立提出自己的教育思想,并付诸实践。
其基本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早期改良派维新教育总的特点是渐次推进的,以薛福成、郑观应、马建忠等为代表的早期改良派在改革封建传统教育制度,培养新型人才上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实现整体改革方案,主张全面学习西方、改革科举制度、建立近代学制、倡导女子教育等。
○2维新教育实践维新派普遍认为改革教育、培养新式人才是实现变法维新的基础,因此,维新教育实践活动便成为维新运动的基本内容。
主要措施包括:兴办学堂,一类是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为培养维新骨干、传播维新思想而设立的学堂,另一类学堂是在办学类型与模式、招生对象、教学内容等某个或某些方面对洋务办学观念有所突破,领风气之先的学堂;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维新派还通过创办各种学会和发行报刊来宣传维新思想,主要有《万国公报》、《强学报》、《时务报》等。
○3维新变法运动维新变法针对教育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设立京师大学堂,对大学堂的性质、办学宗旨、课程、入学条件、学成出身、教习聘用、机构设置、经费筹措及使用都作了详细规定;废除八股考试、改革科举制度,设立经济特科,以选拔维新人才;讲求学习西学,普遍建立新式学堂,计划设立铁路、农务、茶务、蚕桑等实业学堂,广派人员出国游学游历,设立译书局和编译学堂,奖励开设报馆,开放言论,书籍、报纸免税等。
(2)维新教育的历史意义○1早期改良派的教育思想启蒙,导致甲午战争后维新教育思潮的一触即发,并迅速转化为维新教育运动。
废科举兴学堂:清末袁世凯何以成为教改急先锋2010-11-24 13:54 中国新闻网我要参与(5)袁世凯以出卖戊戌维新派、复辟帝制成为众所周知的反面人物。
近年来,一些学者运用大量史实论证了袁世凯在清末民初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对历史的前进“客观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P51)。
其经济思想和措施“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2](P83),特别是促进了民族工商业的较快发展[3](P116)。
也有人概略地提出“其教育观点是进步的”[4](P208),却未加以论证,连基本的史实也语焉不详。
其实袁世凯在清末,曾利用手中的权力议废科举、兴学储才,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近代教育思想,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笔者不揣浅陋,就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一袁世凯早年接受的是传统的文化教育,曾两度参加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
一怒之下,他烧毁所有的书籍,决心投笔从戎。
他说:“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岂能龌龊久困笔砚间。
”[5](卷一P4-7)1881年5月,袁世凯投身于淮军将领吴长庆幕下,在朝鲜“壬午兵变”中崭露头角.朝鲜国王要求清政府派他帮助朝鲜编练新军,“指授一切教练事宜”[6](P23)。
袁世凯受命后,“草创章制,编选壮丁”,延请在德国受过正规军事教育的王得功为教官。
经过月余的训练,这些士兵就“技艺娴熟,步伐整齐”[5](卷二P2)。
袁世凯也因此深感西方军事教育的先进性,萌发了改革中国传统军事教育的思想。
甲午战争期间,袁世凯随军帮办粮台,目睹了清军的腐败无能,认识到:“此次兵务,非患兵少,而患在不精,非患兵弱,而患在无术,其尤足患者,在于军制冗杂,事权分歧,纪律废弛”。
指出要改变这种情状况,必须“广设学校,精选生徒,延西人著名习武备者为之师,严加督课”,使将士学会枪炮用法,战阵指挥;同时选派年富力强的将士“出洋游历学习”[7](P218-219),提高将士素质。
1895年12月,袁世凯到达小站后,立即提出应以“设立学堂为练兵第一要义”,并着手建立了炮兵、步兵、骑兵、德文四所随营学堂,统称行营武备学堂,次年5月开学。
从改科举到废科举、兴学堂——近代中国的制度危机王宪明、俞益开(清华大学历史系)长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已有不少学者,其中包括国际著名学者宫崎市定、何炳棣、张仲礼、王德昭、艾尔曼等,从不同的角度对科举制进行过深入研究。
本文在参考借鉴已有研究论著的基础上,对晚清科举制的废除及其所反映的近代中国的制度危机做一粗浅探索。
晚清对科举制的批评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9世纪初到甲午战争前,晚清士人对科举制主要批评其无用无实、无标准,虚耗人的大好时光,败坏士人的道德等,在批评的同时又提出了整改的意见。
其中冯桂芬对于科举制度改革的建议值得重视。
他在《改科举议》中借别人酒后之口指责科举“意在败坏天下之人才,非欲造就天下之人才”。
又引用了顾炎武的话,“科场之法,欲其难,不欲其易”,进而指出科举考试的内容已经变得简单了,“至今日之时文,而易更极矣”,因此需要增加科目的难度,那么“中材以下,有度德量力之心,不能不知难而退,而觊幸之人少矣。
难则工拙可以众著,中材以上有实至名归之效,益愿其因难见巧,而奋勉之人多矣。
”进而,他提出了对科举改革的设想,“至于所谓难者,要不外功令中之经解、古学、策问三者而已。
宜以经解为第一场,凡考据在三代上者,皆是,而小学、算学附焉。
经学宜先汉而后宋,无他,宋空而汉实,宋易而汉难也。
以策论为第二场,史学为主,凡考据在三代以下者,皆是。
以古学为第三场,散文、骈体文、赋各体诗各一首。
三场各一主考而分校之。
又在《制洋器议》中,冯桂芬提出了鼓励奖励制器的办法。
“宜于通商各口拨款设船炮局,聘夷人数名,招内地善运思者从受其法,以授众匠。
工成,与夷制无辨者,赏给举人,一体会试;出夷制之上者,赏给进士,一体殿试;廪其匠倍蓰,勿令他适。
夫国家重科目,中于人心久矣,聪明智巧之士,穷老尽气销磨于时文、试贴、楷书无用之事,又劣得失无定数,而莫肯徙业者,以上之重之也。
今令分其半以从事于制器尚象之途,优则得,劣则失,划然一定,而仍可以得时文、试贴、楷书之赏,夫谁不乐闻?且其人有过人之禀,何不可以余力治文学、讲吏治,较之捐输所得,不犹愈乎?即较之时文、试贴、楷书所得,不犹愈乎?即如另议改定科举,而是科却可并行不悖。
清末新政中废止科举制的原因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1八股文对废除科举制的影响八股文作为一种文体形式真正形成于明代,在明清时期是最主要的考试文体,每篇八股文的结构大概包含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出题、后股、束股、落下几个部分。
其实就单从八股文的文体形式来讲,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著名学者张中行先生说:‘由技巧的讲究方面来看,至少我认为,在我们国产的诸文体中,高居第一位的应该是八股文,其次才是诗的七律之类’。
”从明代后期开始,对八股文的评价就非常严厉了,顾炎武认为八股文对知识分子的坑害相当于秦始皇焚书坑儒,甚至有过之。
更严重的是,甲午以后,“康(有为)谓辽、台之割,二百兆之赔,安南、缅甸之弃,轮船、铁路、矿务、商务之不兴,以及民之贫,国之弱,皆由八股害之。
”那么八股文作为考试的文体形式,有哪些弊端呢?第一,考生为了写出与八股文问题相同的文章,往往看固定的书籍,按固定的模式回答问题,这样考生根本无法发挥出自己的真是水平。
“八股文命题都需要出自‘四书’、‘五经’,而且答题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等程朱理学的观点作为依据,并模仿古人语气‘代圣人立言’,考生不能阐述自己的观点,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这是科举制最大的弊端。
”第二,在八股文这种固定的考试作答模式下,人们更多的是挖空心思钻研八股文这种考试文体,然后按照已经定型的范文模式去作答,没有变通,更谈不上创新,考生只能在既定的框架内答出僵化腐朽的答案,而对于选拔出来的人才而言,他们不会花心思思考政事,也不会有独到的政见,就算成为官员,也只是皇帝的奴仆。
第三,学子们为了考取功名,刻苦钻研八股文,而忽略了“四书”“五经”这些经典著作所蕴含的精髓,有可能有些学生穷尽一生也只是一个会写八股文的酸腐书生,而不会成为政治家、文学家,甚至不会成为一个真正有学识,有见地的学者。
理论精讲4-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记)【说在课前】大家课下一定要记得整理笔记,因为整本书的内容非常多,需要课上和下课相结合进行学习。
前三节课讲解了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以及人物,也讲到了教育的两大规律,即教育和社会的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
1.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1)遗传。
(2)环境。
(3)学校教育。
(4)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2.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观能动性,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校教育,为身心发展提供前提和可能的是遗传,把遗传提供的可能变为现实的是环境。
知识回顾1.一般来说,制约教育发展规模、速度和教育结构的根本性因素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B.政治经济制度C.人口数量和质量D.社会意识形态【解析】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口诀是“龟(规模)速(速度)构(结构)防(方法)守(手段)”。
【选A】2.李老师在教育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兴趣、爱好和特长,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不断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
李老师的这种做法适应了人身心发展的哪一特点?()A.顺序性B.阶段性C.连续性D.差异性【解析】2.个别差异性强调针对人不同的特点,进行有差别的教学,即因材施教。
【选D】【梳理】做题的时候要抓关键词。
1.互补性:体现在身身互补(比如盲人听力好)、身心互补(比如身残志坚)。
2.顺序性:强调人按照一定的顺序发展,“先……后……”,方向不可逆。
3.阶段性:强调某一个阶段有什么的特点。
4.个别差异性:比如有的人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强调的是“有的人……有的人……”,且是群体差异。
3.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解析】3.学校教育起的是主导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观能动性。
辨析题要把这两句话都写出来,才能得高分。
【错误】【答案汇总】1-3:A/D/错误第五节教育制度目录1.教育制度概述2.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3.我国学制沿革4.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解析】第五节讲解教育制度,今晚的内容不是很多。
晚清“废科举、兴学堂”的过程及其意义作者:路阳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2年第05期晚清教育改革是中国近现代史乃至中国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个多世纪前,清政府为维护自身风雨飘摇的统治地位,被迫实行一系列改革,其中“废科举、兴学堂”的教育改革就是走向近代化的重要举措之一。
一、科举制度与八股文的危害科举制始于隋朝。
隋文帝首先下诏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取士。
隋炀帝大业年间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应试者对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见解,科举制度从此正式诞生并沿用。
明成化年间,科举取士制度大为变更,不仅继承北宋改试经义之法,而且格式固定,据此形成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八部分组成的文体,即“八股文”。
清承明制,教育及应试重心都在八股文上。
这种死板的特殊文体使试子无自由发挥之余地,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思想及才华,造成举国人才匮乏的局面。
八股文使学子埋首故纸堆中,多不事科技,不知世界大势,误国误民,成为晚清一切危机的根源。
直到鸦片战争,此种腐朽的取士制度受到西方近代教育思潮的冲击。
无奈之下,清王朝实行教育改革。
二、晚清“废科举、兴学堂”的过程晚清“废科举、兴学堂”分为三个阶段,即洋务教育、戊戌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与清末新政时期的学制改革。
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开端。
洋务教育辛酉政变后,为适应“中外和好”的局面,从中央到地方的一些开明士大夫掀起以“自强”为目的希图御侮的洋务运动,洋务教育随之出炉。
1.兴办新式学堂。
“兴学堂”的教育改革为洋务教育的重要方针之一。
洋务学堂包括外语学堂、军事学堂、技术学堂。
其中,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即其时的外语学堂,福州船政学堂为最早的军事学堂,天津电报学堂为著名的技术学堂。
这些学堂均中西兼学,引入物理、数学、外语等西学,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方针。
这恰是其时科举与学堂并行的原因之一。
2.京师同文馆之争。
洋务运动使中国官僚分为洋务派与顽固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测验五摘要:一、前言二、专题测验五的题目与答案三、答案解析四、总结正文:【前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测验五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我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思想。
本次测验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从政治、经济到文化、社会,全面考察学生对近现代史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专题测验五的题目与答案】1.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
A.半殖民地半封建化B.殖民地C.封建化D.社会主义答案:A2.清末“新政”中推行的“废科举、兴学堂”的举措,其重要意义在于()。
A.培养新型知识分子B.加强中央集权C.推动地方自治D.发展国民经济答案:A3.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
A.民族解放运动B.民主运动C.社会主义运动D.无产阶级革命答案:A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土地改革,将土地分配给()。
A.地主B.富农C.中农D.贫农和雇农答案:D5.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其主要依据是()。
A.反动派内部矛盾重重B.人民力量的壮大C.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D.国际形势的有利因素答案:B【答案解析】对于本次测验的答案解析,可参考以下内容:1.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国家,丧失了部分主权,受到列强的控制和剥削。
2.清末“新政”中推行的“废科举、兴学堂”的举措,意味着中国开始培养新型知识分子,推动社会进步和现代化。
3.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民族解放运动,激发了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对中国近现代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土地改革,将土地分配给贫农和雇农,实现了土地制度的变革,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5.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其主要依据是人民力量的壮大,表明信心十足地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
【总结】通过本次测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和重要事件。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全面掌握近现代史的知识点,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从而更好地认识我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规律。
科举制的废止与科举学的兴起刘海峰(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关键词:科举制科举学废科举1905年废止科举是中国历史上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它是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关键环节,同时关系到中国帝制的终结、科举政治的转换、传统文化的衰弱和儒家经学的断裂。
科举制已经废止110年了,但作为一种考试制度和文化现象,它影响中国知识分子那么普遍又那么长久,却是历史的重大存在,很值得我们反思和研究。
一科举制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周期性,自宋代形成三年一科的定制之后,周而复始贯串各朝,以至于科举这种社会活动的出现,有点类似于日月和季节变化的自然现象。
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高宗开科取士诏便说:“国家设科取人,制爵待士,岁月等阴阳之信,法令如金石之坚。
”1到了清代,科举的稳定性和规律性更强,但因八国联军的入侵,却使一贯运行有序的科举制乱了套。
北京贡院被毁,致使1902、1903年的顺天乡试不得不借用在开封的河南贡院举行,而且连1903、1904年的会试也移到开封举行。
这在明清500多年的科举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借闱河南,一些科场制度也开始松动。
如因顺天乡试与河南乡试合并进行,无法应付众多的入场举子,结果乡试点名搜检入场制度出现松动,不按常规进行。
向来乡会试试卷都经过誊录后再校阅,但最后两科在开封举行的顺天乡试和会试竟然不再誊录,结果流传下来的只有墨卷而无朱卷。
2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以后,科举考试时间固定为三月会试,四月二十一日殿试。
因1904年会试地点在开封,考虑到中式贡士无法按时赶到北京,于是展期在五月二十一日举行殿试。
因为八国联军的入侵,向来正常运转的周期被打乱,考试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变化,考试场规出现松弛,这实际上预示着科举制的灭亡。
科举被废,主要而是因为它阻碍了新式学堂的兴办。
经过1901年的改革调整,废止了八股文、试帖诗、武举等,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文体可以说已经脱胎换骨了。
从清末最后两科的乡试、会试、殿试的试题来看,20世纪初中国科举制已经向近代文官考试制度转型。
清末新政中废止科举制的原因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1八股文对废除科举制的影响八股文作为一种文体形式真正形成于明代,在明清时期是最主要的考试文体,每篇八股文的结构大概包含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出题、后股、束股、落下几个部分。
其实就单从八股文的文体形式来讲,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著名学者张中行先生说:‘由技巧的讲究方面来看,至少我认为,在我们国产的诸文体中,高居第一位的应该是八股文,其次才是诗的七律之类’。
”从明代后期开始,对八股文的评价就非常严厉了,顾炎武认为八股文对知识分子的坑害相当于秦始皇焚书坑儒,甚至有过之。
更严重的是,甲午以后,“康(有为)谓辽、台之割,二百兆之赔,安南、缅甸之弃,轮船、铁路、矿务、商务之不兴,以及民之贫,国之弱,皆由八股害之。
”那么八股文作为考试的文体形式,有哪些弊端呢?第一,考生为了写出与八股文问题相同的文章,往往看固定的书籍,按固定的模式回答问题,这样考生根本无法发挥出自己的真是水平。
“八股文命题都需要出自‘四书’、‘五经’,而且答题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等程朱理学的观点作为依据,并模仿古人语气‘代圣人立言’,考生不能阐述自己的观点,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这是科举制最大的弊端。
”第二,在八股文这种固定的考试作答模式下,人们更多的是挖空心思钻研八股文这种考试文体,然后按照已经定型的范文模式去作答,没有变通,更谈不上创新,考生只能在既定的框架内答出僵化腐朽的答案,而对于选拔出来的人才而言,他们不会花心思思考政事,也不会有独到的政见,就算成为官员,也只是皇帝的奴仆。
第三,学子们为了考取功名,刻苦钻研八股文,而忽略了“四书”“五经”这些经典著作所蕴含的精髓,有可能有些学生穷尽一生也只是一个会写八股文的酸腐书生,而不会成为政治家、文学家,甚至不会成为一个真正有学识,有见地的学者。
近代“废科举\兴学堂”运动研究清末改革中,官员选拔制度作为政治制度变革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经历了重大的变革。
这场变革是以科举制度的废除和学堂选官制度的建立为主要特征的,是从传统的科举选官制度到近代文官制度的转型期,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同时,其实施过程中的所遭遇的挫折和反复也很值得我们今天的人认真思考,引以为戒。
标签:废除科举;学堂选官;选官制度改革选官制度既是统治者统治理念的体现,也是统治理念得以实现的保障。
作为传统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选官制度的目的在于为国家政权选拔德才以强化政治制度行政职能,其优劣直接关系到政治制度发展与国家兴衰,因此在历代都备受统治者的关注。
在清末大变局中,选官制度的变革和重建是整个政治变革中至关重要的一環,同时它也对晚清的时局变幻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堂选官制度的建立来探讨清末关于选官制度变革功过得失。
1科举变革的动议中国自隋代即创立科举制度,一千多年来形成了稳固的选官体制。
科举制度成了封建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成了知识分子入仕的主要途径。
但是随着近代以来清廷统治危机的日益严重,科举为主体的选官制度自身的弊端和面对变局的无措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从被怀疑诟病,修枝剪叶,直至彻底否定并取缔,科举制的衰败成了一个不受清王朝统治者意志为转移的过程。
早在1841年,两广总督祁贡就呈上《请推广文武科试疏》,于国门洞开之初即颇有远见地提出变革选官制度的动议。
祁贡认为当时的文武科考内容均有问题,“文不知经济,武不懂韬略”,“猝然有事之秋,所学非所用”。
因此建议变革考选之制,“文试第三场策问五道,请定为五门发题,即博通史鉴、精熟韬钤、制器通算、洞知阴阳占候,熟谙舆图情形;武试除默写武经外,请添问策一道,分韬略、技艺、火攻、水战四门”。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早期维新派冯桂芬、王韬、郑观应等人对变革以科举为主体的选官制度的问题也是一再提及。
如王韬建议取消八股时文,设置不同的科目以招纳不同类型的人才,特别是通晓舆图、格致、律例、辩论时事等实用科目的人才。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元朝废止科举制度降低儒家的地位篇一:废除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废除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清末新政时期,废除科举制度对清王朝的命运乃至近代中国的社会结构、教育制度、文化传承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它一方面结束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取士的历史,直接改变乱舞官僚体系的铨选内容和仕进渠道,引起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另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新式教育的发展,对传统文化造成巨大冲击,导致知识体系的更新和社会结构的变动,成为共和政治的铺垫。
”[1]西方学者将中国的科举制度说成是四大发明之外的“第五大发明”,可见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中所起的作用,下面从三个方面试述废除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1.废除科举制度对近代教育制度建立的影响中国自秦以来,“百代尤行秦法政”,中央集权制度一直持续2000多年,中央集权制度在王朝建立初期的确有整合社会资源、行政运行高效、维系社会稳定等作用,但其弊端也比较明显,其中由于其长期运行所形成的周期惯性以及体制内缺乏外部竞争压力所导致的封闭、腐朽等特性使得许多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科举制度的废除正是如此,操之过急而又未找到更为合适的选拔官员人才的替代性制度。
在清末新政的各项措施中,兴学堂、奖游学是清末新政取得明显成效的措施之一,清政府原来预期在1901年废除科举,而科举妨碍学堂的推进和开展是导致提前废除科举的直接原因之一,科举考试尽管在晚清尤其是在辛丑条约签订以后考试内容开始转向时务,四书五经的地位受到质疑,但四书五经仍然是考生作答、考官阅卷得分的主要参考依据,考生对于西方引进的科学技术以及经济、法律等实用学科由于考试不怎么考依然没有多大兴趣,在晚清的会试科考中,居然出现过将拿破仑解释为“拿着破烂轮子”这样的笑话,科场士子对世界名人国际局势尚且如此无知,更何况当时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平民百姓,早在1898年京师大学堂就已经开办,1903年清政府又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但科举的吸引力还是比新式学堂大的多,1903年末科乡试前夕,“大学堂两馆生已纷纷赴汴乡试,两馆所存学生不过三十余人,每日功课亦不认真,徒存大学堂外观而已。
哲学史学研究清末新政下科举废除的回应——以宜春毁学事件为视域罗添尹(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南充637009)摘要:清末新政期间一阵毁坏新式学堂的风潮向全国袭来,在各地教育、官府和普通大众之中形成了不同的影响。
在江西宜春,政府抽捐学税、会W蛊惑作乱、乡绅中饱私囊等事件激起社会各种矛盾,最终爆发了毁学运动。
反映在科举废除中,乡民与官府的冲{仍存,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体现了教育改革的曲折性。
关键词:清末新政科举废除宜春毁学1905年清廷发布谕令:“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財皿115)从此废除了在中国存在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虽然废除了,但是它在广大乡村社会中产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许多学者对科举废除的原因及影响做过分析研究,有了一定的成果。
例如废科举在教育史上有其地位,不仅促进近代新型知识分子产生,有学新知的叫但近年来学者们对科举停废后社会影响的研究停留在以为主,对个案研究较少陽以3)。
文过学一清科举废除后乡村的为个案研究,国及地史深分析,地乡村对科举停废的不应,从社会转型中教育的多%一、宜春毁学的缘由及兴起学发年(1909)。
在江西宜春,地响国停废科举,新学,在此,发了学即学堂的。
此成的社会影响颇大,各地。
(一)宜春毁学的缘由1909年后,国各地发生了学,学因,及广,在社会上形成了的影响,《》《大》《》《新》。
关史料及,以学爆发的原因为以:其一,为了废科举学学税引起的。
清在1905年废科举,加快建设新学堂,但由于清政府因各种赔款及内部腐败,财支出早已3。
在南京,“因库欵支3甚为焦灼,又值举办各项新,在需费无的欵,觉为难闻”,甚至地为了财担忧。
地方政府为了筹集经费,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在“县北乡月前因收抽学致起乡仇抗,会匪乘机从中煽惑,召集党类数千人城驻扎,必欲入城肆杀”叫在萍乡甚至加抽矿,“萍乡县安源煤矿向章,出媒一吨钱三十文,该县学,经费约计每年共有万余串之多”叫难怪在,人都发出“赣省杂捐名目繁多,几于无物不税,甚至捐上加捐,民不堪”之叹。
清末废科举的两难:废了有麻烦,不废又不行清末新政,还没有完成,就来了革命。
后来的中外史家将中国的辛亥革命视为“托克维尔假说”的最好例证:一个传统王朝,在改革过程中更容易引发革命。
而具体到当年的中国,最大的败笔,就是因为新政废科举。
综合史家之言,科举之废,导致王朝垮台,原因有二:其一,科举不仅是上升的阶梯,还是王朝与士人之间的纽带,一旦这个纽带断了,王朝出现危机,士子们就不帮忙了;其二,科举之废,导致大批士人失业,投奔革命。
清朝科举纽带废科举的同时,通过新政的改革,士人与朝廷直接的联系纽带又多了一条没错,科举是王朝与士人之间的纽带。
众多读书人通过进士、举人、生员,以及生员之外的众多参加过考试但没有考上的芸芸众生,构成了一个金字塔。
这个金字塔,就是引导士子归心朝廷热心功名的那个彀,即唐太宗说,“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的那个彀。
说成是纽带,也不离谱。
但是,废科举之时,操办此事的诸公并没有意识到科举实际上是一个选官考试制度,而且是当成教育体制的,所以,取代科举的学堂制度,实际上是将大学毕业生视为进士,中学毕业生视为举人,而小学毕业生看成秀才的。
大批的士子涌入新学堂,未必是追求新知,实际上是在追求便宜的功名。
科举之废,到武昌起义不到6年,从这个意义上讲,至少在士子的意中,武昌首义发生期间,这个纽带,并没有断掉,只是换了个样式。
况且,新政时期,由于新政的推行,士绅阶层与朝廷的联系实际上是加强,而非弱化了。
通过地方自治,士绅堂而皇之地有了制度性的管理地方事务的渠道。
而预备立宪过程中产生的咨议局和资政院,更是士绅和绅商们直接参与朝廷大政的场所。
在清朝历史上,士绅从来没有像新政时期那样,可以公开干预地方大员乃至朝廷的大政方针,抨击政府官员,决定政府预算。
所以,也可以说,在废科举的同时,通过新政的改革,士人与朝廷直接的联系纽带又多了一条。
退一万步说,科举不废,士人与朝廷的纽带不断,那么士人对朝廷就会一直忠诚下去,王朝就不会倒台。
张謇的诗句
(原创版)
目录
1.张謇的简介
2.张謇的诗句及其特点
3.张謇的诗句对后世的影响
正文
张謇,字季直,号啬庵,清朝末年著名政治家、教育家、改革家,他提出的“废科举、兴学堂”的主张,对我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除了在政治和教育领域的卓越成就外,张謇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他的诗句,既有对时局的忧患,也有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张謇的诗句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他的诗作以七言绝句为主,诗句优美,寓意深刻,既有激扬之志,又有婉约之韵。
在他的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时局的忧虑,对民生的关心,以及对理想和信念的坚守。
同时,张謇的诗句还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如山水之景、花鸟之态等,给人以美的享受。
张謇的诗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作在晚清诗坛具有很高的地位,被誉为“晚清诗坛的一颗璀璨明珠”。
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对当时
的文学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文学家、诗人都对张謇的诗句进行了研究和传承,从而使得他的诗歌艺术得以发扬光大。
总之,张謇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教育家,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他的诗句,既有对时局的忧患,也有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第1页共1页。
废科举兴学堂:清末袁世凯何以成为教改急先锋
2010-11-24 13:54 中国新闻网我要参与(5)
袁世凯以出卖戊戌维新派、复辟帝制成为众所周知的反面人物。
近年来,一些学者运用大量史实论证了袁世凯在清末民初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对历史的前进“客观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P51)。
其经济思想和措施“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
响”[2](P83),特别是促进了民族工商业的较快发展[3](P116)。
也有人概略地提出“其教育观点是进步的”[4](P208),却未加以论证,连基本的史实也语焉不详。
其实袁世凯在清末,曾利用手中的权力议废科举、兴学储才,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近代教育思想,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笔者不揣浅陋,就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一
袁世凯早年接受的是传统的文化教育,曾两度参加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
一怒之下,他烧毁所有的书籍,决心投笔从戎。
他说:“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岂能龌龊久困笔砚间。
”[5](卷一P4-7)1881年5月,袁世凯投身于淮军将领吴长庆幕下,在朝鲜“壬午兵变”中崭露头角.朝鲜国王要求清政府派他帮助朝鲜编练新军,“指授一切教练事
宜”[6](P23)。
袁世凯受命后,“草创章制,编选壮丁”,延请在德国受过正规军事教育的王得功为教官。
经过月余的训练,这些士兵就“技艺娴熟,步伐整齐”[5](卷二P2)。
袁世凯也因此深感西方军事教育的先进性,萌发了改革中国传统军事教育的思想。
甲午战争期间,袁世凯随军帮办粮台,目睹了清军的腐败无能,认识到:“此次兵务,非患兵少,而患在不精,非患兵弱,而患在无术,其尤足患者,在于军制冗杂,事权分歧,纪律废弛”。
指出要改变这种情状况,必须“广设学校,精选生徒,延西人著名习武备者为之师,严加督课”,使将士学会枪炮用法,战阵指挥;同时选派年富力强的将士“出洋游历学习”
[7](P218-219),提高将士素质。
1895年12月,袁世凯到达小站后,立即提出应以“设立学堂为练兵第一要义”,并着手建立了炮兵、步兵、骑兵、德文四所随营学堂,统称行营武备学堂,次年5月开学。
还每月从自己的薪金中拿出1/3(约白银200两)作为奖学金,以奖励品学兼优者[8](P38)。
6月,又开办了讲武堂,轮流抽调在职哨官和哨长“听讲行军攻守各法” [8](P88)。
袁世凯本人也悉心讲求西法,对军事训练中的每一个号令,“无不心摩手订” [8](P5),虚心向洋教习请教。
他还重用受过系统军事教育的人才,据不完全统计,袁世凯任命的第一批队以上38名军官中,武备学堂毕业生占27人,武备学生成为新建陆军的骨干力量。
在这些军官带领下,经过三四个月的训练,这支军队就显得“整肃精壮”,“较之淮、练各营壁垒一新” [9](卷一)。
俄、日等国武官到小站观操后,也“诧其军容之
盛”[10](P338)。
军事教育改革初见成效,给袁世凯极大的鼓舞。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前后,山东一时成为清王朝的政治中心,清廷和各省督抚的函电都由时任山东巡抚袁世凯转达。
“交涉案件沓来纷至,棘手异常,每拟选员分办,辄至无可任使”[11](P105),使袁世凯倍感培养具有近代知识人才的重要性。
指出只有“亟思变计,兴学储才”,使人材辈出,才是“图治根本”,把改革科举制度,兴办学堂,培养人才提到了治国根本的高度。
为此,他于1901年4月向朝廷复陈变法新政时,就提出了变科举的主张。
他认为: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上千年,几乎和整个封建制度连成一体,已呈“积重难返”之势。
如果骤然废止,必有“浮议挠之,锢习蔽之”,遭到社会的强烈反对。
建议旧科仍按期举行,“不必一旦全废”,只将“旧科中额,每次递减二成,实科递增二成,以六成为度”,使广大的士子了解朝廷废科举倾向,而且实科取中者也一体给予功名,从而引导广大士子“争自濯磨”,进入学堂读书,“皆渐勉为有用之材”。
当学堂渐多,成材的人增加,再将“旧科所留四成帖括中额概行废止,一并按照实科章程办理”,从而彻底废除科举制度。
显然,袁世凯考虑到了改革科举制度和社会承受能力的关系问题,主张在社会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逐渐废除科举制度,以实现科举“不废而自废”的目的,而不是“操切以图”[12](上册P271-272),从而有利于减轻改革给社会带来的不稳定因素。
袁世凯的主张得到了两江总督刘坤一和湖广总督张之洞两位重臣的热烈响应。
1901年6月,刘、张二人在第一次会奏变法事宜一折中提出了比袁世凯更为积极的废科举主张,即“分乡会试中额,以为学堂中所中举人进士之额”[13](卷二十七P23),逐渐递减科举,以期10年3科减尽。
在朝野上下,一片废科举的呼声中,清廷被迫作出些许让步,于1901年8月29日宣布:“著自明年为始”,乡会试“均不准用八股文程式”,而改试策论 [14](第一辑下册P129),终于在废科举的道路上重新迈出了一步。
但袁世凯对此并不满意,他认为,废八股改试策论,“究非实诣可比”。
一些人“泛览翻译之新书,或涉猎远近之报纸,亦能侈口而谈经济,挟策以干功名”,不仅考取者“没有实在学问”,而且“群相率为剽窃抄袭之学”,势必使许多人“不肯身入学堂,备历艰苦”,成为学校发展的严重障碍。
鉴此,他于1903年3月联合张之洞会奏递减科举而专注学堂。
在奏折中,他们强调指出:“科举一日不废,即学校一日不能大兴,学校不能大兴,将士子永远无实在之学问,国家永远无救时之人才,中国永远不能进于富强。
”建议尽快地废除科举制度,“俾天下士子,舍学堂一途,别无进身之阶”,体现了袁世凯等人要求废科举的强烈愿望。
但为了减轻改革的阻力,他们又提出“乡会试分三科减尽”,并为旧日举、贡、生员“宽筹”出路:建议让30岁以下“易于改业”的,进入学堂学习;30至50岁的,“可入仕学、师范速成两途”;50至60岁和30岁以上不能“入速成科”的,每科大挑或拣发一次,考中者“用为知县佐贰杂职”;60岁以上的,“酌给职衔”[13](卷二十九P7-9)。
日俄战争后,日俄两国由敌对走向联合,重新调整了在我国东北和朝鲜的势力范围,对中国构成了更为严重的威胁。
袁世凯又一次“主稿”请废科举,于1905年9月,“电商鄂督连衔”会奏[14](第二辑上册P116),称:目前“危迫情形,更甚曩日,竭力振作,实同一刻千金”,“如再迟之十年,甫停科举,学堂有迁延之势,人才非急切可成,又必须二十余年后,始得多士之用。
强邻环伺,岂能我待”。
只有毅然决然,先停科举,才能推广学校,“化民成俗,内定国势,外服强邻” [13](卷三十一P57)。
表现出袁世凯等人要求废科举以推广学校的急切心情。
从以上三个奏折可以看出,袁世凯废科举的思想,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就是把科举制度的废除作为推广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
在洋务运动中,由于“科举不废,荣途不出,士夫之家,聪颖子弟皆以入学为耻”,使得推行了多年的洋务运动成效不着 [14](第一辑上册
P603);维新运动中,康有为等人主张“俟学校尽开”之后,才徐废科举[14](第一辑下册
P78),使士人皆有观望之心,同样不利于学校教育的发展。
袁世凯在总结和吸取以前教育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力主尽快废除科举制度以推动学校教育的发展,从而有利于全国上下确见朝廷“裁减科举、归重学堂”的意向,使人人“争自濯磨,相率而入学堂,以求实在、有用之学”[15](P13)。
显然,这一主张更有利于推动改革的进程。
当然,科举制度的最终废除,还和袁世凯在清末政坛中纵横捭阖,地位显赫有关。
1901年11月,袁世凯调署直隶总督后,旋即参与政务处筹办新政,翌年即实授直督,兼任商务、路政、电报、练兵大臣等头衔,一时成了清廷唯一的畿辅重臣。
1904年前后,“朝有大政,每由军机处问诸北洋” [16](P468),以资取决。
而恰恰在此期间,袁世凯联合其它督抚请废科举。
虽然“朝士攻之尤力” [17](P6),但清政府还是认为袁世凯等人“所陈不为无见”,并于1905年10月下令自丙午科(1906年)始,所有乡会试及各省岁科考试一律废止,“其以前之举贡生员,分别量予出路” [12](下册P1191)。
从而使废科举这一几代人为之奋斗而未能完成的任务,终于在袁世凯等人的努力下,被废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