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20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相适应并为其服务的政治上层建筑,是为实现资产阶级专政而推行的种种统治方式的总和。
它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官吏制度、选举制度、法律制度、决策制度等,其中,国家制度是核心。
我们只何在科学地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剖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特别是解剖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才能使我们更深刻更全面了解资本制度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1、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1)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是在封建社会末期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需要,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而建立起来的。
它随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与斗争的日益加剧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国家是一十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阶级专政的工具。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是资产阶级压迫和剥削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暴力机关。
这首先是由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决定的。
因为国家“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子镇乐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定之后,资产阶级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从而获得镇压和剥削无产阶级的政治工具,以维护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
其次,是由资本仁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主要矛盾决定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尽管资产阶级内部存在着不同阶层、集团,他们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相互之间不断地争夺政治权力,但在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对付无产阶级方面,他们又是一致的。
由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所造成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并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领域。
为了镇压无产阶级的反抗,维护资本的剥削与统治,资产阶级必然动用资本主义国家所固有的“特殊的公共权力”,来实现对整个社会的领导和管理,并强迫无产阶级服从于它的统治。
所以说“现代国家,不管它的形式如何,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的机器,资本家的国家,理想的总资本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下)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马克思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它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雇佣的劳动者创造的。
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要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就应该拿剩余价值和雇佣劳动者的可变资本相比,而不应该把它去同全部资本相比。
用公式表示:m'=m/v在该公式中,m'为剩余价值率,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
由于工人的必要劳动是用来生产劳动力价值或可变资本的价值的,而剩余劳动则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因此,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或者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二)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
(三)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主题: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2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第3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学习时间:2016年6月13日-6月19日内容:我们这周主要学习第四章,第2-3节的相关内容。
希望通过下面的内容能使同学们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一、学习要求1.掌握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2.掌握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二、主要内容(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1.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
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形成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的。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并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而是在封建社会后期发生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
(2)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像任何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而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建立在发达商品经济基础上、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
因此,本章主要分析: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一、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商品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
1、商品经济及其产生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产生的有用的产品。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
第二个也是决定性的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
3、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出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
4、商品价值的构成与创造5、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在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量,叫做商品的社会价值,而由各个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所形成的价值量,是商品的个别价值。
我们通常所说是商品价值都是指社会价值。
(2)商品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专门的学习和训练,一般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从事的劳动。
复杂劳动是指需要专门的学习和训练、掌握一定知识和技术才能从事的劳动。
少量的复杂劳动可以折合为多倍的简单劳动,因而复杂劳动是自乘的或倍加的简单劳动。
同样,少量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可以等于多倍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
(3)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这是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基本关系6、货币的本质和职能(简答)(1)货币的产生和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理论分析和比较马克思主义是现代人类思想史上的一道奇光,它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和科学的观点,揭示出了社会的本质和规律,开创出了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制度,通过对两种社会制度的理论分析和比较,可以更好地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和优缺点。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和特点社会主义制度是指以公有制为基础、以社会主义经济为主体、以无产阶级专政为政治保障的社会制度。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拥有生产资料,并通过集体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获得对生产资料的支配权,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化。
同时,通过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实现了对反动阶级的专政,保障了人民的利益和权利。
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个方面来看,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有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在经济方面,社会主义制度强调公有制,即生产资料的集体和国有化,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由公有制和劳动人民集体所有制组成,社会主义国家通过计划经济调控生产和分配,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与此相对,资本主义制度强调私有制,即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自由竞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则由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组成,供求关系通过市场博弈形成,资本家及生产企业在寻求利润的过程中会对劳动者大加剥削,而忽视了劳动者的权益。
其次,在政治方面,社会主义制度强调无产阶级专政、民主集中和国家计划。
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全民民主,实现政治权力的公有化,防止群众被统治和剥削。
此外,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国家计划管理,使社会资源得到更为公正的分配和合理的利用。
与此相对,资本主义制度强调个人自由、多党制和市场自由。
资本主义国家通常由资产阶级和其代表组成的政府控制,那些有雄厚资本和能力的人可以无限制地获取经济和政治权力,无法避免政府的腐败和削弱市场竞争的垄断行为。
最后,在文化方面,社会主义制度强调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科学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培养。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其根本经济利益,必然要建立与其经济制度相适应、并为其服务的政治制度,实现资产阶级对整个社会的阶级统治和治理。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就是资产阶级为实现其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和方法及各种相关制度的总和。
它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等,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1.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资本主义的国家是掌握基本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资本主义国家制度有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掌握基本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占据统治地位,而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处于受剥削和被统治的地位,这种基本的阶级关系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体是资产阶级专政,即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专政。
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凭借其所掌握的国家机器,包括政府、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实行强力统治。
无论哪个资本主义国家,其国体都是相同的,都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机构的构成形式。
政体是与国体相适应的,它为国体服务,体现资产阶级专政的要求。
但是,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经济发展状况、阶级力量对比、历史文化传统、国家制度沿革、民族地区特色等许多因素的差异,因而其政权机构的构成形式不尽相同,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形式。
(1)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是以君主(或国王、皇帝、天皇等)为国家的世袭元首、其所掌握的国家最高权力受国家宪法所制约的政权组织形式。
一般来说,君主立宪制存在于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的国家中,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互妥协、分享权力的产物。
君主立宪制分为议会君主制和二元君主制两种类型。
议会君主制是议会在国家政权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它既是立法机构,又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君主作为国家元首只有象征意义,并无实际权力,所谓“临朝而不理政”,其行动受议会所严格约束。
通过本周的学习,我对资本主义及其特点和本质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
资本主义社会有着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在其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受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保护,资本主义既受到其上层建筑经济层次的保护,也受到政治层次的保护,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阶级统治、巩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工具。
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私有制原则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支柱,政治制度的制定、权力的运用,都直接反映着统治阶级——资产阶级的意志,维护着资产阶级的利益。
资本主义国家对内利用手中的国家机器,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迫、控制,对外进行谈判、交易乃至战争,使社会生活被管控在统治阶级要求的范围内,而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的集中体现,是根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要求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这说明了其在运用各种政治手段和权力进行统治时,主要任务必然是使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不受破坏和伤害。
因而,其对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方面的进步性,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阶级统治、阶级压迫的工具性质,纵然有民主选举之名,国家权力仍然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无法摆脱其阶级、历史局限性,只是一种新的阶级剥削形势而已。
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反映统治阶级要求的思想观念总和,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据着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大多数人文社科理论学说,都属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和个人主义价值观作为核心思想贯彻其中。
它曾经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然而现如今,随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构成了资本主义国家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共同为巩固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它也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一样局限于阶级性、历史性。
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我们应该辩证看待。
资本主义不仅在长期发展中创造出了大量物质财富,也创造出了丰富的、以意识形态作为存在形式的精神成果,这些精神成果中,有许多文明进步的成分在,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理论观念,其对于推翻封建社会、反对宗教神学、推动资产阶级革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伪存真,加以借鉴参考并发扬为社会主义特色的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