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发布稿)
- 格式:pdf
- 大小:915.25 KB
- 文档页数:40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是为了评估和管理污染场地所带来的风险而制定的指引。
该导则的目的是确保评估过程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以便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风险信息。
该技术导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评估目标:明确评估的目标是为了确定污染场地的风险水平,并确定相关的风险管理措施。
2. 评估范围:明确评估的范围,包括场地的物理属性、环境敏感区域的界定、土壤和地下水的信息收集等。
3. 风险评估方法:使用科学和技术手段,根据现有的数据和信息,对场地风险进行评估。
包括场地勘察和取样分析、环境质量标准的确定等。
4. 风险评估结果的解释和应用:将评估结果转化为决策所需的信息,包括对风险的描述、风险源的识别、评估目标的达成情况等。
5. 风险管理措施的制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包括土壤和地下水的修复、防护设施的建设等。
6. 评估的质量管理:确保评估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包括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评估方法的选择和应用等。
该技术导则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和规范污染场地风险评估的过程,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也能够在保护环境和人群健康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污染场地资源,并降低相关的环境风险。
总之,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是为了评估和管理污染场地风险而制定的指引。
它包括评估的目标、范围、方法、结果的解释和应用、风险管理措施的制定以及评估的质量管理等方面。
通过遵循该导则,可以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保护环境和人群健康。
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一、引言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是指通过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环境风险的潜在和实际状况,为企业制定环境风险管理和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本技术指南旨在提供浙江省企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步骤,以保障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二、技术指南内容1. 背景和目的:介绍企业环境风险评估的背景和目的,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企业责任。
2. 环境风险评估的基本概念:阐述环境风险评估的基本概念,包括风险、危害、暴露、脆弱性等,以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3. 环境风险评估步骤:3.1. 识别环境危害:识别企业活动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包括污染源、化学品排放、废物处理等。
3.2. 评估风险暴露途径:分析危害的暴露途径,确定可能受到影响的环境介质(土壤、水体、大气等)和敏感受体(人体、生态系统)。
3.3. 评估环境风险:综合评估环境危害和暴露途径,计算环境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并确定主要风险源和关键风险因素。
3.4. 风险管理和控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环境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包括源控制、工艺改进、应急预案等。
4. 环境风险评估的技术方法:介绍常用的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方法,例如风险矩阵法、剂量响应模型、环境影响评价等,以及适用于不同行业的特定评估方法。
5. 数据收集和监测:指导企业如何收集和监测与环境风险评估相关的数据,包括环境监测数据、企业运行数据和相关政策法规数据等。
6.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规范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的编制要求,包括报告结构、内容要点和格式,以便企业向相关部门和公众汇报评估结果。
7. 环境风险评估的监管和审核:介绍浙江省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管和审核机制,以确保企业环境风险评估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三、结论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提供了一套系统和科学的方法和步骤,帮助企业评估和管理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对环境带来的风险。
企业应按照指南要求,识别和评估环境风险,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以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是用于确定污染场地的安全性的重要技术。
它是一种系统评价污染场地发生环境污染及其危险影响的技术。
本导则旨在提供关于采用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的建议,以便改善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的效应。
首先,要考虑风险设定,即确定污染场地的风险水平和相关参数,以确定风险管理策略。
其次,应完成敏感性评估,即计算出污染场地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影响的程度。
第三,应考虑剂量反应模型,即确定生物体受到污染场地的潜在威胁。
最后,应结合作物和动植物模型,以确定污染场地对它们的潜在影响。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包括一系列定量和定性评估方法。
定量法是采用数据和模型来计算和估算污染场地的总体影响,以估计它们可能对人类和环境产生的影响程度。
定性方法则通过实地考察和采样分析,估计污染场地的污染情况,以估计污染场地可能产生的风险。
为了更好的开展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必须考虑多种因素,如气象条件,土壤和地下水特性,植物和动物群落,污染源组成和排放强度,环境条件的历史变化等。
此外,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还应采用有效的数据管理,可确保生态学家和技术人员能够有效获取,使用和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
总之,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和行政技能,可以有助于确定污染场地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风险。
只有通过了解风险,政府和企业才能承担风险,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以避免可能遇到的灾难性风险。
因此,充分采用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将是重要的措施之一。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1. 引言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用于评估污染场地的潜在风险,包括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风险。
本技术导则旨在提供一套权威的指导,以指导工作者进行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并确保评估结果准确、可靠。
2. 目的本技术导则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基于科学方法,评估污染场地的风险,并提供相关决策所需的信息。
3. 范围本技术导则适用于各类污染场地,包括工业区、加油站、废物处理厂等。
评估的对象包括土壤、地下水、大气和表面水体等。
4. 评估过程4.1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a. 收集相关污染场地的历史数据,包括地理、地质和水文数据。
b.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修正和清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2 风险识别:a. 识别潜在的污染源和传播途径。
b. 确定可能的暴露途径和受体。
4.3 暴露评估:a. 评估暴露途径,包括水口摄入、土壤吸入、空气吸入等。
b. 基于暴露路径和受体特征,确定暴露剂量。
4.4 敏感性分析:a. 考虑不同受体的敏感性差异,包括儿童、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
b. 考虑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并进行敏感性分析。
4.5 风险特征确定:a. 综合评估结果,确定污染场地的风险特征,包括程度、时间和空间分布等。
b. 判断风险特征是否满足国家和地区的风险接受标准。
4.6 风险管理:a. 基于风险评估结果,确定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包括污染治理、修复和监测等。
b. 定期监测和评估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5. 数据和模型的选择在进行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时,应选择合适的数据和模型,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来源可以包括历史数据、监测数据和实验数据等。
模型选择应基于实际情况和评估目标,可以使用土壤和水体传输模型、暴露模型和健康风险模型等。
6. 培训和认证评估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污染场地风险评估的原理和方法。
相关认证机构可以对评估人员进行认证,确保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污染地块修复治理效果评估技术规范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二○一七年七月目录1 项目背景 (1)2 工作简况 (2)2.1 任务来源 (2)2.2 标准起草单位和起草人 (2)2.3 起草小组的成立 (2)3 标准制订的基本原则 (3)4 标准内容的制订依据 (3)4.1 标准适用范围 (3)4.2 标准的特点与创新点 (3)4.3 标准的技术依据 (3)4.4 技术的框架确定 (4)4.5 资料整理与现场踏勘 (5)4.6 明确评估对象、范围和时间段 (5)4.7 制定效果评估工作方案 (5)4.8 现场采样与实验室检测 (11)4.9 治理修复效果评估方法的确定 (11)5 标准实施的社会环境效益与经济技术分析 (12)6 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 (13)7 标准实施建议 (13)7.1 与现行法律法规及其它相关标准的关系 (13)7.2 实施本标准的管理措施及建议 (13)1 项目背景随着我省实施“退二进三”政策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许多工业企业因搬迁、转产、停产或倒闭,在城市中心遗留、遗弃了大量的退役地块。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我省着力开展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提升工作,取得了瞩目的成效,截至2015年针对六大重点行业我省共整治完成企业5740家,其中关停企业2250家,搬迁入园企业1067家;针对特色污染行业整治完成企业3.6万余家,其中关停企业24813家。
这些污染企业的关停有力的遏制了我省环境恶化的趋势,但这些留存的工业地块由于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生产废料和副产品的无序堆放和倾倒弃置以及有害废水渗透,导致了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形成了各种类型的污染地块。
这些污染地块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城市土地资源,其也对周边居民的健康以及生态环境的安全构成着持续性的威胁,因此对这些污染地块开展治理修复工作已经成为了我省今后环保工作的重点。
污染地块的治理修复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调查评估、治理修复和修复验收三大过程,其中修复验收工作是该项工作的最终环节。
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
•【公布日期】2013.07.05
•【字号】浙环办函〔2013〕165号
•【施行日期】2013.07.0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市场规范管理
正文
关于印发《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的
通知
浙环办函〔2013〕165号各设区市环保局:
为推进企业环境风险评估工作,提高企业环境应急管理水平,夯实企业差别化环境风险管理基础,我厅组织编制了《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略):
1. 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
2.《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编制说明
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
2013年7月5日。
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导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企业环境风险评估越来越受到关注。
环境风险评估是指对企业运营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风险进行定量化评估的过程。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合法权益,浙江省制定了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以引导企业合理评估环境风险,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技术指南的背景和目的:技术指南的编制是为了规范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工作,提高环境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通过技术指南,企业可以系统地评估环境风险,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避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发生,保障公共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技术指南的内容和要求:1. 环境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评估结果应基于科学数据和分析方法,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全面性:评估应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公共安全等方面的风险,全面考虑可能产生的影响。
(3)综合性:评估应综合考虑企业的规模、技术水平、环境管理等因素,确保评估结果有效、适用。
2. 环境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指标:(1)风险识别:对潜在的环境风险进行识别和确认,包括环境污染物、生态敏感区域、重大事故等。
(2)风险评价:通过采集环境监测数据、调研、模拟等手段,评价环境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3)风险管理: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环境风险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建立风险管理档案。
3. 环境风险评估的实施要求:(1)合规性:评估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确保评估过程的合法合规性。
(2)透明性:评估过程和结果应对内对外透明,接受公众监督和参与,增加评估的针对性和可信度。
(3)可持续性:评估应考虑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三、技术指南的应用和推广:技术指南适用于浙江省各类企业,尤其是涉及环境风险较大的重点行业。
政府部门可通过宣传推广、培训教育等方式,提高企业对环境风险评估的认识和应用水平。
《污染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污染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编制组二一〇年一月〇项目名称:污染场地监测技术导则项目统一编号:1230承担单位: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等编制组主要成员:邵春岩、陈辉、张广鑫、孙俊、王鑫、陈刚等 标准所技术管理负责人:武婷标准处项目负责人:谷雪景目录1 项目背景 (1)1.1 任务来源 (1)1.2 场地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1)1.3 编制过程 (1)2 标准编制的必要性 (2)3 标准编制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 (2)3.1 基本原则 (3)3.2 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3)3.3 技术路线 (3)4 国内外相关标准研究 (5)4.1 国外场地监测相关标准概况 (5)4.2 国内与场地相关的监测标准概况 (5)5 主要技术内容解释 (7)5.1 适用范围 (7)5.2 术语和定义 (7)5.3 监测目的、原则、内容及工作程序 (7)5.4 监测计划 (8)5.5 采样点布设 (9)5.6 样品采集 (10)5.7 样品分析 (11)5.8 监测报告编制 (11)6 参考文献 (11)《污染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编制说明1项目背景1.1任务来源为进一步完善环保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科学确定环境基准,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了《“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规划》,其中标准名录包括编制《污染场地监测技术导则》,本标准是场地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场地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是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加强场地环境管理与监督,规范场地全过程管理各环节的环境监测,2009年环境保护部在《关于开展2009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09]221号)下达了制定《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的任务,项目统一编号为1230,项目承担单位为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与本标准同时开展编制工作的系列标准还有《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场地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污染场地挥发性有机物调查与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编制说明编制单位: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固体废物和化学品管理中心2015年3月目录1.必要性、目的、依据与技术路线1.1必要性场地以土地为主要载体,是人类生活、生产和建设等活动的必要基础。
由于土壤的特殊性质,污染物在其中迁移、转化和降解的速度十分缓慢,累积在土壤中的持久性污染物很难靠稀释作用和自净作用来消除,并且可能会在土壤中与其他物质发生作用,进而产生新的污染物。
因此,即使在场地上的生产建设活动终止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场地内还可能存在遗留的污染问题。
土壤污染的遗留问题对场地未来的规划、开发和利用会造成很多不利影响,特别是重污染的工矿企业等搬迁后遗留的场地,未经过场地环境评价和后续的修复治理,就直接用作人类密切频繁接触的用途,如住宅、公建、公园、农业用地等,极易造成对人类和动植物健康安全的危害。
为确保搬迁企业遗留场地再开发后居民的健康,原国家环保总局于2004年颁布了《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办〔2004〕47号)。
通知要求关闭或破产企业在结束原有生产活动,改变土地利用性质时应对场地土壤和地下水进行监测调查,对于受污染区域应制定土壤整治方案。
2006年,原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相关单位开展了《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和《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的起草编制工作,以为我国污染场地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撑,目前这些技术导则初稿编制工作已完成,正处于征求意见及报批阶段。
为了推进污染场地风险评估管理政策的落实,北京市环保局于2007年颁布了《场地环境评价导则》(试行),并于2009年对该导则进行相应修订,使其更符合北京的场地特征及人文现状,并更具有实操性。
但是,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现有导则推荐的评估方法过于保守。
在计算土壤或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健康风险时,现有导则主要基于土壤或地下水介质中的VOCs浓度,利用三相平衡及非饱和带迁移模型推算暴露点浓度,这种方法在国外已被公认过于保守,制定的修复目标过严,易导致场地过度修复,浪费不必要的修复资金。
污染场地挥发性有机物调查与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引言:挥发性有机物 (VOCs) 是一类易挥发、轻质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其他人类活动中广泛产生,是引起环境污染和健康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对于污染场地进行VOCs的调查与风险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技术导则,以指导如何进行污染场地VOCs调查与风险评估。
一、调查阶段:1. 收集场地信息:包括场地历史使用情况、可能的污染源和潜在污染物种类及数量等信息。
2. 采集土壤和水样品:选择代表性取样点,根据场地类型、土壤覆盖情况和深度等因素进行采样。
3. 采集室内空气样品:采集污染场地周围的室内空气样品,确定VOCs的扩散范围和影响程度。
4. 进行现场测量:使用可移动式VOCs检测仪器,对空气中的VOCs进行实时监测。
二、分析与评估阶段:1. VOCs分析: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 (HPLC) 或气相色谱仪 (GC) 等仪器对采集的样品进行VOCs分析,确定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
2. 风险评估:基于VOCs浓度和暴露路线等因素,评估VOCs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潜在风险。
可采用毒性等级划分法、暴露风险评估计算、健康风险特征值等方法进行风险评估。
4. 制定管理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适当的管理措施,包括污染源控制、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措施、监测与追踪等。
三、报告编制:1. 编制调查报告:将调查阶段和分析与评估阶段的结果整理成为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
2. 技术建议: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提出相关技术建议,包括修复污染场地、减少VOCs排放和防止继续污染等建议。
3. 监测计划: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关监测计划,包括定期监测污染场地和周边环境中的VOCs等。
结论:进行污染场地VOCs调查与风险评估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步骤。
本技术导则提供了一套指导性意见,帮助实施者有效地进行VOCs调查与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以减少潜在的风险。
然而,具体的调查与评估步骤和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操作,以获得准确、科学的结果。
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2023年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标题:浙江省2023年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一、前言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企业环境风险管理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江省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二○一二年七月目录1 项目背景 (1)1.1 任务来源 (1)1.2 标准起草单位和起草人 (1)1.3 工作过程 (1)2 标准制订的必要性 (2)3 标准制订的基本原则 (4)4 标准内容的制定依据 (4)4.1 标准适用范围 (4)4.2 标准的技术依据 (4)4.3 标准的框架确定 (5)4.4 术语与定义 (6)4.5 关于用地方式、暴露途径和敏感人群的规定 (6)4.6 关于风险评估模型的选定 (12)4.7 关于模型参数值的确定 (22)4.8 污染物性质参数及定值方法 (28)4.9 风险表征相关技术规定 (29)4.10 基于风险的修复限值 (30)5 标准实施的社会环境效益与经济技术分析 (31)6 标准实施建议 (32)6.1 与现行法律法规及其它相关标准的关系 (32)6.2 实施本标准的管理措施及建议 (32)附件一引用的标准规范清单 (33)1 项目背景1.1 任务来源为加强污染场地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土壤环境管理,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规范污染场地的风险评估技术要求,为贯彻党中央、环保部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指示,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部署开展一系列“811”环境保护行动的号召,配合《浙江省清洁土壤行动方案》的顺利实施,浙江省环保厅设立了《浙江省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编制研究》项目,由浙江省环境保护设计科学研究院承担课题研究工作。
在《浙江省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编制研究》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浙江省技术监督局下达了《浙江省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省地方标准的起草任务,已将《浙江省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的制订列入《2012年第二批浙江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浙质标发[2012]194号)。
1.2 标准起草单位和起草人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为《浙江省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省地方标准的起草单位,协作单位为浙江省固体废物监督管理中心。
浙江省环境保护厅 文件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浙江省财政厅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浙江省农业厅浙环发〔2013〕28号关于加强工业企业污染场地开发利用 监督管理的通知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为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清洁土壤行动方案>的通知》(浙政办发〔2011〕55号)的有关要求,规范污染企业搬迁后原址和其他可能受污染土地的开发利用行为,防控污染场地环境风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ZJSP15-2013-0005防治法》、《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及《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环发〔2012〕140号)的有关规定,现就我省工业企业污染场地开发利用监督管理工作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抓好污染场地开发利用监督管理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我省产业布局的优化调整,城市及周边地区的不少污染企业关停或搬迁后,其原址土地被再次开发利用,促进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但由于污染企业长期粗放的生产方式,导致各种有毒有害物质通过渗漏和排放等途径,在其原址和周边土壤中累积,形成污染场地。
这些污染场地如不经妥善治理修复,就被直接开发利用,特别是被用作商住、农用等非工业用途,将直接威胁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
因此,全面规范工业企业污染场地开发利用行为,积极推进场地风险评估和治理修复,既是防治土壤污染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全省集约用地的重要保障,更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必然要求。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进一步认识抓好工业企业污染场地开发利用监督管理的重要性,采取有力措施,推进污染场地治理修复,防控污染场地环境和健康风险,努力把我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明确污染场地开发利用的要求和责任主体(一)污染场地开发利用的基本要求。
根据《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污染场地的开发利用,应当实行环境风险评估和修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