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思考
- 格式:pdf
- 大小:244.92 KB
- 文档页数:3
关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民主集中制建设的思考民主集中制作为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根本组织制度,也是党的根本领导制度,在90年的历史实践中经受了考验并不断发展完善。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
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坚持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不仅要求我们从理论上深化认识,更要求我们从实践中去深入研究和探索。
一、建党90周年看民主集中制的发展趋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于中国共产党处于国民党反动的白色恐怖之下和内战的武装斗争环境中,没有民主活动的条件,实行民主集中制而主要强调其中的集中制,这是必要的;党的八大对民主集中制作出的科学解释和倡导的向着民主的方面和民主制的转型,以及逐渐开展的党内民主实践,显示了民主集中制正确的发展趋势。
可惜的是,随着不久后1957年开展的反右斗争扩大化,这一趋势被打断了,由于民主集中制受到破坏,导致1966年发生了“文化大革命”。
党的八大以后党所实行的民主集中制,事实上等同于集中制;自1978年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在认识和实践民主集中制问题上把民主集中制重点转向民主和民主制;在现阶段,我们党肯定和强调民主集中制的实质是民主制,以着重推动党内民主的发展来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
2002年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了“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的最高命题。
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地提出了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
”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就是要努力在党内和全国人民内部造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局面,从而推进党的建设和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中国共产党90年的经验显示,特别是从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认识和运用民主集中制的不同情况与党内民主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中可以看出:什么时候对民主集中制中的民主制方面认识的多一点、深一点,党内民主就发展的好一点、顺一点。
关于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思考[摘要]:扩大和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使广大农民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问题。
本文从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现出的一些新情况和新特点着手,分析了当前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民主政治对策建议如何扩大和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使广大农民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问题。
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逐步形成了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体系,广大农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正在日益增强。
但是,一些地方在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中,依然还存在着重形式、轻实效,制度不健全、决策不民主等诸多问题。
这不仅与我国农村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因此,积极探讨和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切实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1998年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实施,使村民自治走上了法制化轨道,标志着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呈现出了一些新情况和新特点:一是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发挥了作用。
村民自治就是在党的领导下,按照宪法和村委会组织法的规定,村里的干部由村民自己来选,村里的事务由村民自己来管,村里的财务由村民自己来理,村里的事情由村民自己来办。
因此,实行村民自治,在政治上尊重了村民的民主权利,让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保证村民的民主权利得到有效的实现。
二是基层党组织民主管理的能力提高。
实行村民自治后,村级组织的工作职能和工作重点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把发扬民主、依法办事作为农村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手段。
上下之间,干群之间,逐渐由单向决定重大事项变为双向互动的关系,起到了化解矛盾,增加了解,消除误解,达到谅解的作用,密切了干群关系,这为农村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
关于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思考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此基础上,我认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改进。
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需要依法进行,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保障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行。
在建设方面,应重点加强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法律法规的研究和制定,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
要加大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让他们知法、懂法、守法,能够积极参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要推进农民自治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是农民自治组织,这是实现农民自治的重要途径。
在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时,应加强对农民自治组织的建设和培育,提高其组织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要鼓励和支持农民自治组织积极参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挥他们在农村治理中的作用。
要加强农民参与决策的渠道和机制。
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为此,应创造和完善农民参与决策的渠道和机制,让广大农民能够直接参与决策、监督和评议,使决策更加民主、科学和合理。
还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参与决策和管理的能力。
第四,要建立健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监督体系。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需要有效的监督机制来保证其有效进行。
在建设过程中,应建立健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监督体系,加强对农村基层政权的监督,确保权力行使的公正和透明。
要加强对农村干部的监督,提高他们服务农民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改进。
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思考需要从法律法规建设、农民自治组织建设、农民参与决策的渠道和机制以及监督体系等方面进行。
只有不断改进和创新,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稳步发展,为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的基础。
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对策思考摘要发展农村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但目前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为此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完善法律制度体系,加强文化建设。
关键词农村民主政治新农村建设政治文明中图分类号:d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4-217-02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是关键的环节。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发展基层民主”提到“必须作为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作重点推出”的高度。
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在肯定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成效的同时,其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党和政府要着眼于整体,着眼于根本,着眼于实际,对农村村民自治从经济上给予扶持,制度上给予规范,文化教育上给予引导。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夯实村民自治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政治生活的全过程。
农村基层民主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其发展水平是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推动着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与完善。
“一个国家越富裕,它准许民主的可能性就越大”。
①历史经验表明:贫穷的人一般无心过问政治。
没有一定的经济发展作为基础,农村的政治民主就很难取得进步。
(一)加大政策扶持一是确定农产品最低保证价。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城镇居民相差不大,而经济收入却相差甚远,伤害了农民的市场经济地位。
国家应考虑农产品的市场收购价格及平均利润,确定一个最低保护价,以避免“谷贱伤农”事件的发生。
二是要加大对农村的科技投入。
目前农民的科技知识不多,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在市场经济竞争中不占优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加大对农村的科技投入,聘请农业科技人员辅导农民从事生产经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大产出,才能更快的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激发农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热情。
当前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问题及其对策【摘要】:十七大报告把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切实的民主权利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并要求把它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农村基层民主是基层民主的重要内容。
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是党领导广大农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举,它对促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产生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村民自治; 党的领导; 法治建设一、当前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的问题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农村民主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村民自治制度不断完善,民主政治生活日渐丰富,农民生活明显改善。
但是当前我国农村民主建设中依然存在着大量制约民主发展的因素,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第一,民主的发展水平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民主化的程度、方式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制约了农民对民主的有序参与。
农村中大部分青壮年农民长年累月在外务工,对本村(本地)公共事务知之甚少,这就使得他们难以正常行使民主监督权利。
对他们而言,生计问题大于民主,他们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参与政治活动。
有的因回家参与选举经济成本高,甚至放弃了选举权。
另外,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也使”廉价贿选”有机可乘,在某些经济十分落后的地方,甚至花几块钱就能买到一张选票,”民主”荡然无存。
[1]第二,文化素质低和封建保守意识的影响。
一般而言,受教育程度与民主政治参与程度成正比,”政治能力随着教育水平和职业地位的升高而增长”。
[2]目前,我国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文盲、半文盲者居多,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寥寥无几,严重制约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诚如列宁所说:”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不识字就不可能有政治。
”由于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农民的民主意识淡薄,对民主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到位,因而也就无法正确履行自己的民主权利。
此外,我国农民受封建皇权主义、”官民相对”等意识的影响根深蒂固,面对各种违法乱纪现象,虽然强烈不满,但多采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息事宁人的态度或者干脆忍气吞声。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生动实践——临泽县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调查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做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是坚持和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制度,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实践。
临泽县紧紧抓住村“两委”换届的有利时机,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努力扩大了农村基层干部选任工作中的民主,使村“两委”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
全县村干部职数减少了20%,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由原来的44.5岁降到41.6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由67.3%提高到78.2%,“双强”型村干部占80%以上,有力推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通过换届,使村级班子在群众中的号召力明显增强;村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明显改进,为民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较好的维护,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形成了良好的谋事、干事和成事氛围,使全县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社会和谐进步。
“谁当村干部最合适,群众心里最清楚”选什么人、不选什么人,这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临泽县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明确提出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结合村“两委”换届,真正把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工作作风硬、办事能力强且能够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优秀人才选拔进村“两委”班子,做到不带组织意图、不带人选框子、公开透明选举。
特别是在村党组织的换届选举中,临泽县全面推行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党内选举的“两推一选”方式,改变了过去只有党员推荐的单一模式,使普通群众也能参与到党组织换届中来。
不管是村党组织正式候选人,还是村委会正式候选人的审定,都充分体现了群众意愿。
板桥镇东柳村党支部书记程明林在村上已经连续工作了20多个年头,今年再次全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他说:“我在村上干的时间长了,想借这次换届机会退下来,让其他有能力的年轻人干,但村上的一些党员群众执意让我继续当这个家”。
在这次村“两委”换届中,那些作风民主、公道正派、心系群众、为民办事、善于解决群众矛盾的村干部,老百姓都非常欢迎和赞同,不论是提名推荐,还是投票选举,党员群众的意见非常集中,参与热情也十分高涨,可谓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
简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内容提要:十五届三中全会和党的十七大报告重要论述,科学地阐述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重大意义,为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革,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二、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加强村民委员会建设三、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必然实行村务公开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伟大创造。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不仅是农村基层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于农村基层政治建设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十五届三中全会和党的十七大报告重要论述,科学地阐述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重大意义,为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革,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
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历史证明,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我国13亿人口,有8亿在农村。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切实保障亿万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是关系到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大现实课题。
充分认识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重大意义,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特征,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首要问题。
进入90年代至今,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农民群众不仅关注切身的物质利益,而且关注自己的民主权利,其参与决策、管理和监督农村事物的意识和要求日益增强。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讲话,谈到要进一步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时明确要求,“加强城乡基层单位的民主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事务、社会事务的权利和其它民主权利。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若干建议一、提高对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贯彻党的十五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贯彻省委依法治省的决定、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解决新形势下农村人民内部矛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措施,是实现农业和农村工作各项目标的重要保证。
在全(本文章属原创,复制发表必究法律责任)面推进农村改革,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农村工作中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也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江泽民同志最近强调,扩大农村基层民主,保证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也是充分发挥农民积极性、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确保农村长治久安的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法制知识的普及,广大农民的自主意识、民主意识普遍提高,要求参与村务管理、民主决定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大事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中央要求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正是顺应了农民群众的需要。
开展这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的创造性;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引导农村干部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正确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和党的政策,按章办事,做好工作;有利于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实现农(本文章属原创,复制发表必究法律责任)业和农村工作各项目标的必然要求。
当前农业和农村战线任务十分繁重。
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有利于增强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和号召力,把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凝聚到实现十五大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凝聚到实现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各项目标上来。
这对做好当前各项工作,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将发挥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对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世纪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一些方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工作开展得还不够得力,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这些地方的领导认识有偏差、不到位。
政管院思想政治教育 09级4班222009********* 李智灵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的一点思考摘要:民主政治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人民是主体,他们对国家管理的参与程度,以及对国家民主管理运行机制的监控程度是衡量民主政治建设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
因此,提高人民对国家管理的参与程度,健全人民对国家管理的监控机制,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维护和保障,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所在。
目前在新的形势下,国情世情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尤其是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要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要借鉴其他国家政治文明建设的有益成果,使我国的民主政建设积极、稳妥、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目前, 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但仍然存在不少制约因素。
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民主基层对策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结果。
自20 世纪70 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
目前, 各地区农村纷纷建立村民委员会, 实施村民自治。
与此同时, 三项制度( 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和村务公开制度) 和四个民主(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在农村得到了实施。
广大农民的民主意识由此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实践证明, 村民自治是在我国农村扩大基层民主的有效方式, 如何完善村民自治, 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 具有深远的意义。
1 基层民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 1 民主的发展水平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适应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 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之后, 人们才会关注到更高层次的需要。
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与启示何光中2008年第2期——政治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随州市委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较好地发挥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对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的建设的促进作用。
改革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推行“两票制”选举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党员享有的基本民主权利。
近年来,随州市委以“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为重点,探索出了以“四公开两票一承诺”为核心内容的“两票制”选举制度,增强了党内基层民主选举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实现了组织满意、党员公认和群众拥护的有机统一。
“四公开”即公开选任目标、公开任职条件、公开选任程序、公开选任结果,“两票”即在资格审查的基础上,由全体村民对候选对象先进行信任投票,按1∶2的比例取足村党支部委员预备候选人,再由党员大会直接差额选举产生村党支部班子和党支部书记,“一承诺”即当选后的村党支部书记当众承诺任期目标。
在2005年的村“两委”换届中,随州市采用“两票制”方式换届的村党组织达到了100%。
同时,随州还将“两票制”引入到发展党员、评议党员、推荐后备干部等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两票制”工作系列,为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开辟了广阔空间。
创新基层民主管理模式:推行“两会”制决策随着《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深入施行,怎样做到既强调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又提高村民自治的程度,一直是困扰基层组织建设的一大难题。
随州市委以建立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为目标,探索推行村务要事“两会制”决策制度,创新了基层民主管理模式,形成了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
“两会制”决策,就是按照“议题——预案——决议——实施——报告——评议”六个程序。
对村级重大事项,先由党员大会对村委会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的议题进行讨论形成预案,再由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表决,获得三分之二以上到会代表同意形成决议后,村务监督小组监督执行,最后由村“两委”联席会议向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报告实施情况并进行评议。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律0702 麦合默旦1必要性和重要性:二十多年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发展,切实保障了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有力地扩大了社会主义民主,在社会主义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七大明确强调,要把发展基层民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政治发展道路,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政治方面,基层群众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直接体现,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我们党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提升为我国政治制度的一项基本内容,顺应了时代的潮流,符合党心民心,必将对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经济方面,在广大农村,村民自治是农村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直接产物。
村民自治符合了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要求,能够极大的跳动生产积极性。
在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变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符合各种行政职能转移到社会的迫切要求。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典型特征是直接民主和自我管理。
人民群众直接选举居民委会和村民委员会,决定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务,反映自己的利益诉求,维护自身权益,直接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和工艺事业的管理。
这样一种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民主制度,已经可以充分跳动和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穿造粒,而且有利于人们根据本地实际进行政治建设,用民主的方式化解社会矛盾,融洽人际关系,建设幸福家园,创造美好未来。
2现实意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直接的,经常地接触城乡社会,是基层政权的基础,是党和国家联系城乡社会最直接,最广泛,最经常的基层组织,亦是国家法律法规在城乡贯彻实施的落脚点。
它既有深远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
(一)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性的工程。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党在基层执政地位的基础。
近几年来,京山县顺应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方向,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上探索出了切合实际、符合发展要求的新路子,效果十分显著。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解决。
一、我县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现状及特点(一)现状:第一,深化选举的民主程度,更加深入地落实广大党员和群众的选择权。
一是在群众性自治组织中全面推行“海推直选”。
坚持把村委会、社区居委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的选举,作为基层民主政治改革的突破口来抓。
早在1999年,我县就在全省率先在宋河镇鲍河村村委会换届时推行“海推直选”,正式候选人由全体选民直接推荐产生,村委会成员由全体选民直接、差额选举产生。
XX年、XX年两次村委会换届,全面推行了“海推直选”。
XX年,我县将村委会换届模式由农村向城镇社区进行延伸,在新市镇云杜社区进行了社区居委会成员“海推直选”试点。
在2010年2月份启动的第三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中,又全面推行了这一选举模式,顺利产生全县30个社区居委会新一届班子。
“海推直选”这一选举模式的全面广泛深入的推进,使广大群众的选举权得到了充分的落实。
二是在基层党组织中普遍进行“两推一选”。
XX年8月,我县又在在杨集镇进行了以“两推一选”镇党委书记和镇党委其他成员为主要内容的“杨集选举”,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反响。
以“杨集选举”为契机,乘势而上,分别在村党支部、社区党组织及乡镇党委换届选举中全面推行“两推一选”,广大党员群众参与民主选举的权利得到了有效保障。
三是在县直事业单位中试行领导班子成员“直选”。
借鉴村、镇民主选举的成功经验,将民主选举向县直事业单位拓展。
XX年4月,在县人民医院直接差额选举产生了院长、副院长。
XX年年12月,又分别在县中医院、县实验中学进行行政领导“直选”。
县直事业单位直选行政领导班子成员,实行了事业单位干部由委任制向选任制的突破,将我县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摘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确立为我国民主政治的四项制度之一,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切实保障农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权利,是关系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大现实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也随之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任务新要求。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通过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有效地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村务公开;基层组织;民主管理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192-02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确立为我国民主政治的四项制度之一,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切实保障农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权利,是关系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大现实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也随之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任务新要求。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涉及到一些农民切身利益的利益调整、利益协调更加突出,农村社会关系复杂化、矛盾多样化,传统的矛盾疏导机制与组织效用减弱,农村公共事务管理日益凸现出来。
通过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能够有效地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农村基层民主政建设治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轨迹(一)民主治理路径的初步自探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给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带来了新挑战,特别是在农村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到户以后,农民逐渐有了自己的经济支配权,在此情况下,很多乡镇基层政权和村级两委会面对日益发展的农村形势,出于社会治理的需要,有些地方自发地把农民组织起来,创立了村民委员会这一组织形式,而农民对民主的学习、理解和接受还有一个过程,所以,在相当长时间内,村民自治制度并没有承担起国家所期望的民主功能。
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是增强基层政权和自治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手段。
加强基层民主建设,能够很好地促进基层政权组织严格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不断提高基层干部依法决策、依法办事水平,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有助于完善基层自治组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项自治制度和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实行居民事务公开和村务公开,推进居民、村民自治组织和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目前还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1.政策不透明,缺少村民对话平台。
目前对涉及到农民自身利益的政策、文件在农村基层贯彻的面不广,普遍存在着不具体、不透明的现象,农民对政策的了解较大程度上局限于电视、报纸、广播或上访之中,尤其是出台的政策,还不能通过村级组织深入宣传到户,村民知之甚少。
由于群众对政策的不了解,加之有些村干部对政策一知半解,使有关政策得不到很好的贯彻落实。
2.制度"不贴肉",缺乏村民参与基础。
人们常说,一个村就是一个小社会。
在日常生活中村民常常会遇到一些国家法律、政策没有涉及、没有具体规定的事情,需要村里通过建章立制来解决。
村里制度虽多,但效果并不好。
主要是在村级制度建设中存在两个缺陷:一是缺乏针对性。
在有关制度制定中,村里是按照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的制度不加区别直接套用,而不是根据本村实际或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制定制度,以及保证执行制度的相关措施,使制度建设呈现自上而下、做样子的现象。
二是缺乏群众性。
目前各村所制定的村民自治章程与村规民约,多数是由村两委会参照有关样本设定的,未经全体村民上上下下反复酝酿,没有吸纳群众好的建议,并在全体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而是一个闭门抄袭之作,同一模式、一个脸谱,缺少本村个性特点。
正因为所制定的村民自治章程与村规民约缺少村民的参与,缺乏群众基础,所以它在贯彻实施中就得不到村民的认同,执行不力,约束力极差,难以成为村民在基层社会生活领域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村内重大事务处置的"小宪法"。
关于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思考我国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一直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的重要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首先,我认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在于发挥基层群众的主体作用。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需要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作用,他们应该成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参与者和决策者,在政治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参与权和决策权。
仅有权利而没有实际参与和决策权的民众往往会感到无所作为和被动,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其次,应该加强基层代表大会的建设。
基层代表大会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中民主参与和决策的形式。
在代表大会中,村民代表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将他们的意见传达给决策者,这是一个重要的途径,让民意能够充分体现出来,并得到有效处理。
同时,代表大会还能够协助政府和乡镇进行基层民主工作的引导和实施,实现政府和民众之间的良性互动。
再次,应该推进权力清单制度的建立。
权力清单制度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防止权力滥用的重要手段,可以将权力的行使范围和程序明确化。
通过权力清单制度,可以使决策者更加清晰、明确地了解到自己所掌握的权限,有效控制权力的行使,避免出现权力的滥用现象,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动员和调动广大民众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对政治过程的参与度。
最后,重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教育的开展。
在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开展基层民主政治教育,提高农民的政治素质和法制观念。
要让农民了解到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对于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所造成的积极影响。
只有通过开展基层民主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政治素质,才能使民主政治建设不断走向深入发展。
总之,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充分发挥民主机制的作用,发挥农村阶层积极性,推广农民自治,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基层代表大会的作用,确保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走向健康、有序、稳定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研究作者:黄观鸿来源:《社会治理》 2021年第6期黄观鸿 ** 黄观鸿,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副司长。
【摘要】基层民主是人民民主在基层最直接、最广泛、最生动的实践。
长期以来,党领导人民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形成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进入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民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更加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准确把握基层民主的本质内涵及其发展逻辑,不断改进工作方式。
同时,也要注意厘清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关键词】基层民主基层自治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的旗帜。
自成立之日起,党就以实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
1945年,毛泽东在与党外人士黄炎培谈话中,对如何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信心满满地表示,“我们已经找到一条新路,能踏出这个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
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窑洞对”。
共产党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三项基本政治制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亿万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在基层,人民群众通过以村(居)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群众自治、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直接选举县乡人大代表等形式,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人民当家做主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其根本就是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基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域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简述邓小平关于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思想摘要:基层民主是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和概括邓小平关于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思想对于我们在实践中继承和完善这项基本制度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基层民主;建设;思想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09)18-0020-02 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和重要保证,是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积极推动以村民自治、居民自治、职工民主管理为核心内容的基层政治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基层政治文明建设的思想理念,并在这些思想指导下形成了有效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
一、邓小平非常重视基层民主建设邓小平同志高度关注基层政治文明建设,十分重视推进基层政治民主化。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切实保障工人农民个人的民主权利,包括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不但应该使每个车间主任、生产队长对生产负责、想办法,而且一定要使每个工人农民都对生产负责任、想办法。
……当前最迫切的是扩大厂矿企业和生产队的自主权,使每一个工厂和生产队能够千方百计地发挥主动创造精神。
”1980年8月,他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特别是管理基层地方政权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利。
企事业单位要普遍成立职工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代表会议有权对本单位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做出决定,有权向上级建议罢免本单位的不称职的行政领导人员,并且逐步实行选举适当范围的领导人。
”后来,在《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致词》中,他重申企事业单位应当实行民主管理和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指出所有的企业必须毫不例外地实行民主管理,使集中领导和民主管理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