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问提高课堂效率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
小学语文课堂中,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
有效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的提问技巧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的提问方法和技巧,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和导向性。
教师在提问时应当明确问题的目的和方向,让学生思考的同时能够向期望的方向前进。
当教师希望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题时,可以问:“从这段课文中,你觉得作者想表达什么?”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引导他们对课文进行深入思考。
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
教师提问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提问应当具有启发性,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当学习一篇古诗时,教师可以提问:“你们觉得这首诗中有哪些诗句是最令你感动的?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他们对诗词的兴趣。
提问要具有激励性和鼓励性。
教师在提问时应当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感受到肯定和鼓励。
在学习一个生僻字时,教师可以问:“谁能够用这个生僻字造一个句子?”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进步,增强学习的动力。
提问要具有开放性和引导性。
教师在提问时应当尽量避免答案的单一化,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和表达机会。
在讨论一个故事情节时,教师可以问:“你觉得故事中的主人公还有其他的选择吗?你会怎么做?”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和思考,有利于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关键词】问题与方法、能力与习惯【摘要】合理设计课堂提问,追求多样、简洁、高效的提问方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方法,获得能力,形成自我探究与团队合作相结合的良好习惯,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正文】课堂提问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听讲的专注度,良好的设问环节还可以起到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万万,起点是一问。
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中明确指出:“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由此可见,语文课堂中的提问要能紧贴学生实际、力求高效,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一般来说,课堂提问要遵循以下几个环节:一、问题的提出1、指向性原则。
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里会有很多提问,设计的每一次提问都要有指向性。
例如导入时候的提问,要能与课文主题联系起来。
在教学《慈母情深》的时候,可以设计成:“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有关母爱的诗词?”有的学生会说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之类的内容;还可以设计成:“同学们,你们觉得谁是这个世界上最疼爱你、最伟大的人呢?大多数学生会第一时间想到“母亲”这个词。
上述两种提问都可以很顺利地引出课题《慈母情深》,由于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关联,很容易想学生想起自己母亲的关爱,学生无形中对“慈”这个关键字眼也有了自身的感悟。
由此可见无论设计成哪一种提问,只要具有鲜明的指向性,能让学生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都是属于比较有效的提问。
2、启发性原则。
提问是引出教学任务、完成教学目标的桥梁,要让学生能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从问题中受到启发,主动去思考,做到有所思、有所得,掌握方法,养成习惯,从而培养较高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的时候,为了表现对侵略者的仇恨,课文中用了一系列的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我把问题放在学生初次阅读课文里,问题是这样的:这个问题的设计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启发他们理解课文里对五位战士动作、语言和神态进行细致描写的作用,原来是为了表达对侵略者的仇恨和战士们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途径提问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尤其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老师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要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并非易事,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改进。
本文将围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途径展开讨论。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
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来引入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思考并回答问题。
这样的提问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投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2. 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思考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开放性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探索中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3. 注重提问技巧,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要注重提问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可以采用引导式提问、补充式提问等技巧,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思考并逐步完善自己的答案。
教师还可以通过反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促进他们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4. 倡导多元化回答方式,鼓励表达在数学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倡导多元化的回答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表达。
有些学生可能会通过口头回答问题,而有些学生可能更擅长通过图形、公式等方式进行表达。
教师要在提问中给予学生多种表达方式的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才能。
5. 鼓励同学互动,促进合作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来促进同学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可以布置一些合作性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解答。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6. 注重反馈,及时指导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为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可以考虑
以下几点措施:
1. 创设放松、积极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舒适、轻松的环境中
学习,会更加适合他们的学习。
可以通过采用游戏化的方法来提高
学生的参与度,避免使用过分严格的语言和行为。
2. 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
鼓励学生彼此间交流并参与到课堂活
动中来,例如小组讨论、集体破解问题等活动,这样不仅能够提高
学生的参与度,而且能够加强学生间的互动关系。
3. 准备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问题。
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
生层次,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彼此竞争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4. 成为一个良好的引导者。
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让学生自主学习,而
不是仅仅听教师的讲解。
5.激励学生进一步思考。
教师在提问时,要避免直接告诉学生
答案。
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提出自己的答案,让学生主
动探究和发现答案。
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总之,要提高课堂提问的效果,需要营造一个积极放松、互动、关注差异、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励学生探究的有利氛围。
课堂有效提问的技巧
课堂有效提问的技巧有很多,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技巧:
1.清晰明确的提问:确保问题具体、明确,让学生知道你希望他们做什么。
避免过于宽泛或模糊的问题,这可能会使学生感到困惑。
2.提问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通常比封闭性问题更有效,因为它们鼓励学生思考并给出个性化的答案。
3.等待学生的回答: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前,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思考。
这可以促进他们的思考过程,并提高答案的质量。
4.鼓励批判性思维: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让他们分析、评估和创造。
5.提问的层次性:设计的问题应具有层次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问题。
6.适时追问: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如发现答案不完整或需要进一步解释,可以适时追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7.反馈和评价: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表扬他们的努力和正确答案,同时指出不足之处。
8.考虑学生的水平:在设计问题时,应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以确保问题适合他们的能力范围。
9.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的问题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愿意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10.使用多种提问方式:除了直接提问外,还可以使用比较、分析和综合等多种提问方式,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些技巧有助于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不断实践和尝试,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课堂有效提问的技巧,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课堂提问的三种方法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参与和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教师来说,提问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工具,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促进课堂的互动和交流。
但是提问的方式和方法也是有讲究的,下面我们就来谈一下课堂提问的三种方法。
一、直接提问法直接提问法是指教师直接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
这种提问方式能够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并能有效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
直接提问法可以分为三种情况:1.开放式问题:开放式问题是指问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需要学生自行思考和拟定答案。
这种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的动力。
2.封闭式问题:封闭式问题是指问题有一个确定的答案,通常只需要学生给出答案即可。
这种问题能够检查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适合用于检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
3.追问式问题:追问式问题是指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再进一步追问,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巩固学习成果。
直接提问法的优点是能够迅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活跃度和参与度。
直接提问法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容易造成课堂氛围的紧张,可能使得学生害怕回答问题,导致课堂的交流不畅。
教师在使用直接提问法时需要灵活运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提问的方式和问题类型。
二、间接提问法间接提问法是指教师通过其他方式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通过故事、情景描述等方式引出问题。
这种提问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间接提问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情景式提问:通过给学生描述一个具体的场景或情景,让学生在想象中回答问题。
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具体地感受和理解问题,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2.故事式提问:通过讲述一个故事或者情节,让学生在故事中回答问题。
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增强问题的含义和深度。
提问,让课堂更高效提问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老师提问的技巧和方法对于课堂的效率和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提问的重要性入手,探讨如何通过提问让课堂更高效。
一、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交流方式,它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通过提问,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问还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态度,为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二、提问的技巧和方法1.问题的提出要清晰明了在提问时,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问题的表述要尽量清晰明了,避免语言模糊或者含混不清,以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问题的意思。
2.问题的设置要有针对性在选择提问的内容和方式时,老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和学习特点,设置不同类型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问题的引导要得当在提问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解决方向,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可以通过适当的提示和补充,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探索能力的培养。
4.问题的回馈要及时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老师应该给予及时的回馈和评价,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和指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可以借助学生的回答,引发更多的思考和讨论,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和形式。
1.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促进课堂的互动和交流在提问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3.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效果通过提问,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态度,为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发挥课堂提问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常规环节,提问的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些探索、思考、创造、表现的机会。
一节课的教学效率高低,往往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实施课堂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有效性;提问课堂提问于无疑处设问,开启智慧之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某一话题;引导学生如何思维,如何表达,如何交际;引导学生主动去学,理清思路,积极复习;有助于了解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的情况,了解学生对事物的看法、观点和意见;有助于学生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使用语言,将知识融会贯通,提升自身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课堂提问符合标准,就能发挥最大的效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来,师生互动,交流充分,气氛活跃,课堂质量也随之得以提高。
一、教师要关注提问的难度以及一节课中提问的次数对于课堂上的提问,教师需要把握其难度,既不能太易也不能太难。
问题太容易,则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问题太难则会使学生丧失信心,不仅使学生无法保持持久不息的探索心理,反而使提问失去价值。
因此,需要教师所创设的提问总能在不知不觉中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而后逐渐提高问题的难度。
教师要善于寻找学生的“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即在知识的“增长点”上布设悬念,在学生可能形成数学思想、价值观念、良好的生活方式等的原始生长点处设置问题。
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显而易见,“填鸭式”教学是不足取的。
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要根据问题的难度适当控制提问的等候时间,也就是说,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以提高学生回答的准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是提问有效性的前提条件,如果课堂上,师生之间和谐、平等,那么学生就会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认真思考问题,探寻结果,踊跃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课堂有效提问的意义和好处
1.激发学生兴趣:有效的提问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激起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引导学习方向:教师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问,能够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课程重点内容,帮助他们理解和把握知识框架结构。
3.检验学习效果:提问是检验学生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所学知识点,及时发现并弥补学生在认知上的盲点或误区。
4.培养思维能力:开放性、启发式的提问能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思考与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锻炼逻辑推理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5.活跃课堂氛围:提问能够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打破传统的单向灌输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实效性。
6.促进自主学习:当学生习惯于老师提问,并学会主动提出自己的问题时,这将有助于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自我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
7.反馈教学信息:教师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可以迅速获得关于教学方法和效果的反馈,以便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过程。
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很多老师都会在课堂上碰到这样的情况: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举手回答的学生寥寥无几,上课就像“挤牙膏”,经常出现“空气突然安静”的尴尬场景。
学生有的躲在课本后面,有的低着头专注自己的事情,还有的眼神空洞、精神涣散、一脸困惑和茫然。
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整体氛围低沉。
很多老师因为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无法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倍感苦恼。
那么,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也许是你在课堂上提问的方式出了错。
那么,究竟采用怎样的提问方式,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呢?一、提问要能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提问时,老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设计形式活泼、富有趣味的提问,尽量将知识点蕴含于趣味问题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思考问题,从而收获知识、掌握知识、巩固知识。
例如教学《灰雀》一文,我首先出示学生熟悉的麻雀图片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鸟吗?学生很快就能答出,它是什么样子的呢?谁来描述一下。
因为是学生经常看到的十分熟悉的鸟,学生十分有兴趣且非常积极。
接下来出示灰雀图片,提问学生:这又是什么鸟呢?谁来描述一下它的样子?最后导入新课并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灰雀样子的句子,学生兴趣盎然!二、提问要明确清晰。
教师要把问题交代清楚,必要时将一些问题口语化,让学生听清楚教师在问什么。
在一节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公开课上,老师提问:居里夫人是怎样做实验的?学生回答:为了提出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
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
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
学生答得很对,但这不是这位教师想提的问题的答案,于是她重复问这道问题,结果学生还是没有回答出她想要的答案。
听到后面,才知道这位教师想问的是:居里夫人是在怎样的环境里做实验的?她的意图是引出“烟熏火燎”这个词。
巧用提问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语文课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提问这一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本文将探讨如何巧用提问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一、提问是激发学生思考的有效手段提问是教师引导和激励学生思考的有效手段。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文章内容、语言表达、逻辑推理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让学生在思考中获得知识的收获。
通过提问,可以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引导和激励,使学生不断地思考、探索、发现和总结,从而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二、提问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途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水平。
通过提问,可以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语言表达、逻辑推理等方面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通过提问,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提问要突出问题的开放性和引导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由思考和讨论。
要注重问题的引导性,确保问题的质量和水平,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准确表达和合理推理,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和健康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语文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提出一系列连贯性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从表面认识到深层理解,从观察描摹到抽象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广度,促进他们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提高。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提出一些导向性和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抓住中心思想,理清关键逻辑,锤炼语言表达,形成良好的语文思维和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际水平。
课堂有效提问的技巧与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启发学生思维、检查学习成果的有效工具。
然而,并非每个提问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本文将探讨课堂有效提问的技巧与策略,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习。
一、确立清晰的目标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中提问还是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都需要明确的目标。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明确问题的目的是什么,是激发兴趣、促进思考还是检验知识掌握程度。
在提问前,教师应该思考问题的结构、形式和难度,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阶段和能力水平。
二、保持问题的挑战性和启发性有效的提问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刺激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过于简单和条条框框的问题容易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同时,提问也应该具有启发性,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帮助他们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应用能力。
三、多样化提问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提问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提问方式:1. 开放性问题:这类问题需要学生做出解释或给出自己的观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2. 小组讨论问题: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让他们理解不同观点和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3. 情景模拟问题:通过设计具体情景,激发学生的联想和应用能力,让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情况。
4. 追问问题: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通过追问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挖掘更深层次的知识和理解。
四、鼓励积极参与和多样化回答在提问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给予充分的思考时间和回答机会。
同时,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不同回答,鼓励多样化的观点和解决方法。
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五、及时给予反馈和引导教师在提问后,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并进行适当引导。
对于正确回答的学生,可以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错误回答或模糊回答的学生,可以给予指导和提示。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学生,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所在,并思考解决方法。
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效课堂提问是形成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对于完善备课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技能、检验教学效果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抓住“愤”“悱”之时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教学中,要先让学生形成“愤”“悱”的心理状态,然后抓住这一时机再去开导、指点他们。
怎么才能抓住这一时机呢?1、抓住“最近发展区”。
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问题。
2、做到目的明确。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明确的目的性,才能积极主动地思维,才能把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紧扣教学重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紧扣教学目的来提问,有的放矢,主次分明。
二、课堂提问要把握“度”1、提问应巧设“坡度”。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设计问题要根据学生思维特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学生借助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认识,引领学生思维不断向深处延伸。
2、提问应有适当的“高度”。
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太难太易的问题都会影响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
3、设计问题要有一定的“宽度”。
教师应该设计一些探究类的问题,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以便激活思维,更加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4、提问应选好“角度”。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最佳角度提出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三、有效提问要把握好“四性”思考性。
既让问题处于“最近发展区”中,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向心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一个或几个中心问题,其他所有的问题都要围绕这个中心问题来展开,这样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
针对性。
课堂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目标明确,或者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或者引导学生拓展教材资源,或者引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层次性。
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面相优中差各类不同学生,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梯度,由易到难,层层推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十大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1. 明确教学目标:在课前明确教学目标,并围绕目标展开教学活动。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资源、结合实际生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
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课堂环境,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应积极与学生沟通,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
4. 优化课堂时间管理:合理安排教学时间,避免课堂过于紧张或松散。
预留出适当的思考和讨论时间,让学生能够消化知识。
5. 注重课堂互动: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课堂活跃度。
通过互动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6. 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教材、教具、多媒体等,提高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7. 采用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水平,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8.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9. 及时反馈与调整: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根据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优化课堂教学。
10. 开展教学反思: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提高教
学质量。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方法应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浅论有效提问提高课堂效率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进行有效提问,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重要手段。
我们知道,好的课堂提问往往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善问”是一种艺术。
一、积极探索提问技巧,改进教学方法
在我们的常态课堂中,提问的典型表现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评价。
一切由教师决定着学生回答的“对”或“错”,其目的在于教师评价学生,而不是引发学生之间的讨论。
教师的提问也只是简单的回忆与描述信息,未提供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而且教师的问题是指向全班学生的,但是学生的回答仅仅是指向教师的,学生之间几乎没有交流。
这种由教师评价学生的反应,由教师掌控的课堂,忽视了对学生思维的拓展,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今天,我们提倡这样的提问方式:学生陈述—师生质疑—学生解释。
如,教师在巡视学生的解题过程中,发现了几种不同的解答,于是让几个学生将自己的解答写在黑板上,让同学们讨论自己同意哪一种,为什么?
这样在一种开放的课堂问题情境中,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彼此的想法,并期望学生解释与论证自己的思维过程,接受来自同伴与教师的质疑,学生不再仅仅是汇报自己的答案。
教学中,所有学生的想法,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可以通过讨论得以修正与改进。
这是一种面向全体的讨论。
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不断倾听他人的不同意见,进行交流展示,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真正
的课堂对话。
二、积极创设教学情境,促进有效提问
在课堂里,教师要通过高层次的问题,不断质疑学生,鼓励学生解释与论证,为学生的积极参与提供机会,推动师生、生生之间的数学推理、对话。
教师的提问不再是为了检验学生的知识,而是为了引导学生交流、修改、完善自己的想法,建立共享的数学思想。
1.教师要建立一个安全、开放的表达想法的问题情境
课堂中教师不是通过评价学生的回答,而是通过鼓励学生解释自己的思维过程探讨学生的不同想法,推动学生参与课堂的讨论,使学生内部的思维过程成为课堂共享的知识。
教师通过“有没有不同意见”“这种看法的依据是什么”“你如何看待同学的回答”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倾听他人的想法,并与自己的想法进行比较,通过班级同学之间的互动协商评价学生的回答,进而判断哪一种答案更合理,而不是通过教师来决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在这样的课堂问题情境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质疑与交流,成为构建知识的重要来源。
学生不会因为缺乏勇气而不愿意在全班展示自己的想法,也不会因为自己的想法得到了教师的肯定,就不再倾听其他同学的方法。
学生之间不同的想法相互碰撞,建立了智慧的共享。
2.运用学生的想法并将其作为课堂动态生成的资源
知识建构的观点强调,学生作为一个个鲜活的人体,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与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与复杂性,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生成性的动态
过程。
学生提出的问题、争论乃至错误的想法都是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这对于教师及班级的其他学生都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教师只有善于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教学才能充满智慧。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诗云:“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
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陶先生把“设问”的艺术给予了总结,赋予了生动有趣的概括,同时也给新时期的教师提出了一个更高要求:课堂教学中的“问”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欲。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青口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