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4马克思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5
一、单选1.当前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8-361【08.10】A.实现共产主义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实现博爱平等D.实现平均分配2.“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8-342【12.4】A.原始社会的分配原则B.阶级社会的分配原则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3.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是在( )8-345【12.1】A.社会主义革命中实现的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的C.无产阶级专政建立后实现的D.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4.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是在()8-345【11.10】A.社会主义革命中实现的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的C.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实现的D.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5.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是指( )8-351【11.7】A.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B.过渡阶段和社会主义社会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D.共产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6.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 )8-351【11.4】A.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B.按劳分配C.按需分配D.市场经济体制7.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 )8-341【11.1】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B.人与人关系的高度和谐C.人的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D.自然生态环境的极大改善8.当前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 )【08.10】【10.10】【12.7】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彻底消灭“三大差别”C.彻底消灭剥削D.完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9.劳动不再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8-348【10.1】A.社会主义社会B.共产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信息社会10.当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是()8-361【09.7】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C .消灭等级制度和阶级差别D. 促使国家自行消亡11.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8-343【08.10】【10.4】【10.7】A.按劳分配B.按需分配C.按生产要素分配D.平均分配12.当代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8-361【10.10】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实现共产主义C.彻底消灭剥削D.国家自行消亡13.下列各项不.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是()8-343A.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C.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D.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14 劳动不再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8-348【13.1】A.社会主义社会B.共产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信息社会15 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8-341【13.4】【13.10】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B.剥削阶级的彻底消灭C.人们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D.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16.下列选项中属于共产主义社会显著特征的是()8-343【13.7】A.按生产要素分配B.各尽所能,按劳分配C.按能力大小分配D.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二、多选1.下列论断属于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展望的有()8-341【08.10】A.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阶级归于消灭,国家自行消亡C.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D.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2.共产主义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的有利条件有( )8-347【09.1】A.劳动成为解放人而非奴役人的手段B.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社会需要自由选择职业D.全民教育的普及使人们的潜能和爱好得到充分发挥3.下列各项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有()8-341【09.4】A.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第91 页(共92 页)C.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D.阶级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4.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是因为()8-356【09.7】A.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在实践中长期探索B.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是一个长期过程C.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共产主义需要更长的实践过程D.共产主义在全世界范围的实现是长期、曲折的过程5.下列各项,符合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有()8-345【10.1】A.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B.国家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C.国家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D.国家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自行消亡6.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是需要一定社会条件的,它( )8-349【11.1】A.只有在社会集体中才能实现B.要以社会物质文明的全面发展为支撑C.要以社会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为支撑D.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7.共产主义社会经济上的特征主要有( )8-341-344【11.4】A.生产资料的单一社会公有制B.对社会经济的计划管理与调节C.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D.生产力极大提高、物质财富极大丰富8.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们能够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是因为他们完全摆脱了()8-347【12.7】A.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束缚B.旧式分工的束缚C.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D.接受教育和训练的差别和限制9.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有( )8-347/348【12.4】A.完全摆脱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B.完全摆脱旧式分工的束缚C.完全摆脱仅仅作为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D.完全摆脱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10.下列各项属于同一种社会形态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的有( )6-265、8-351【12.1】A.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B.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社会和垄断资本主义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1.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之间的重大差别有()8-351【11.10】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公有制形式不同C.分配原则不同D.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不同12.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消灭()8-347【11.10】A.工农差别B.城乡差别C.行业差别D.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13.下列各项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有()8-340【13.1】A.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劳分配C.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D.阶级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14.马克思主义产生于()8-356【13.7】A.19 世纪20 年代B. 19 世纪40 年代15.共产主义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的有利条件有()8-347、348【13.10】A.人们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B.人们完全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C.人们完全摆脱了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D.人们完全摆脱了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
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德语: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当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社会学家、革命家,社会学三巨头之一,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广为人知的哲学思想为历史唯物主义,其最大的愿望是对于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当下学术界认为马克思最为重要的是实践哲学,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历史唯物观也需要在实践中得到证实。
通过长期的观察使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国家认识深刻,其作用在于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积累了巨大财富基础,即物质基础,而对于在生产中对于工人分工后的人的单向度生存表示反对,与其认为人需要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社会发展愿景背道而驰。
1、出生马克思于1818年公历5月5日生于德意志联邦普鲁士王国莱茵省(现属于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特里尔城一个律师家庭,他的祖父洛宾·列维(Rabbin Marc Levy)是一名犹太人律法学家,他的父亲是希尔舍·卡尔·马克思,同荷兰裔犹太女子罕丽·普列斯堡(Henriette Presborck)结婚,生育多名子女,但从一确定继承人的文件中发现,只有卡尔·马克思和三个女儿索非亚、爱米尔、路易莎存活。
2、求学生涯1830年10月,马克思进入特里尔中学,中学毕业后,进入波恩大学,18岁后转学到柏林大学学习法律,但他大部分的学习焦点却摆在哲学和历史上。
1840年,普鲁士新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即位,迫害自由主义民主人士,要求所有出版物都必须通过严格审查,大学失去学术自由,新国王任命的柏林大学教授F.W.von Shelling 将会审查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但马克思博士论文里哲学高过神学的立场不可能被反黑格尔的教授所接受,所以马克思将博士论文改寄给萨克森-魏玛-艾森纳赫大公国的耶拿大学(Jena)审查博士资格。
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考博真题
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学说史
1、论述马恩国家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2、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贡献
考试科目: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论《宣言》中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及当代意义
2、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解析:
人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博的专业课真题难度并不大,出题算得上中规中矩不会太偏。
但每年大部分考生的专业课成绩却只有60左右,另外有近1/3的考生专业课是不及格的。
所以即便是试题本身难度不大但想要答好、答到点上、答的有一定的深度并且贴合出题导师想要的答案也是比较困难的。
建议考生可以在专业课老师的带领下在进行“真题解析”和“模拟练习”这两个备考环节,学会解题答题把前几个阶段积累的知识内容转化为分数。
马克思简介马克思(Karl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是19世纪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经济学家。
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也被誉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
生平及学术背景马克思出生于德国的特里尔,他的父亲是一位律师,家庭背景较为富裕。
他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法律和哲学,并倾心于左翼的思想和革命主义。
马克思最初的学术背景是哲学,他受到黑格尔哲学的影响。
然而,他很快转向研究经济学和社会科学,并密切关注19世纪工业革命时代的社会问题。
马克思主要著作马克思与其合作伙伴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共同撰写了一系列重要的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8年发表的短篇政治宣言,阐述了共产主义的思想、原则和目标。
这个宣言被认为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重要文献,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一部巨著,也是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这本书分为三卷,全面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运作机制和对社会的影响。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和阶级斗争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矛盾和不合理之处。
马克思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和发展的。
它是一种以阶级斗争为基础的社会理论,旨在改变社会不平等和压迫的现象。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是历史唯物主义。
根据这个理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推动的。
马克思认为,这些矛盾会导致社会的革命和转变。
马克思主义还强调阶级斗争的重要性。
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着不同的阶级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些冲突是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对于世界历史和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成为许多国家的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在苏联、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被确立为官方意识形态,并在政府、教育和文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个人资料卡尔·马克思(1818-1883)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国际无产阶级的导师。
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一个犹太藉律师家庭。
1835-1841年,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法律。
1837年,开始钻研黑格尔哲学,并加入青年黑格尔派的“博士俱乐部”。
1841年大学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
1842年10月至1843年3月,任《莱茵报》主编。
1843年6月,和燕妮结婚。
同年秋,迁居巴黎,同卢格合办《德法年鉴》杂志。
这时发表的一些文章表明他已成为唯物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
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
1847年,同恩格斯一起邀参加正义者同盟,我将其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同年出席共产主义者同盟第第二次代表大会,受大会委托,同恩格斯一起起草了同盟纲领,这就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纳性文献《共产党宣言》。
《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后,受同盟中央委托,在巴黎筹建新的中央委员会,并当选为同盟主席。
4月,回德国参加革命。
1848年欧洲革命期间,在科伦创办《新莱茵报》。
革命失败后,流亡英国伦敦。
五、六十年代,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1867年发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三卷由恩格斯于1885、1894年整理出版。
1864年9月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成立后,被选为总委员会委员,兼任德国通讯书记。
他为国际起草了成立宣言、临时章程和历届代表大会的重要文件,是第一国际的实际领袖和灵魂。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期间,受第一国际总委员会委托,写了《法兰西内战》系统地总结了公社革命的经验教训,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晚年受和种疾病的折磨,仍致力于帮助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成长和人事理论研究。
1883年3月14日病逝于英国伦敦。
原理简介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2024年名词解释
马克思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理论家,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2024年这个特定的时间点上,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释马克思的概念和思想。
首先,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主要思想体系,它包括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阶级斗争的理论、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及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阶级矛盾和剥削,主张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其次,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也是他重要的贡献之一。
他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剥削工人的基础上的,剩余价值是资本家从工人剩余劳动中获取的利润。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将导致经济危机的不断发生,最终崩溃。
此外,马克思对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理论也非常重要。
他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经济基础的变化将推动社会的变革。
马克思认为历史上的社会发展是一种辩证的过程,通过阶级斗争和革命,社会将朝着更高级的形
态发展。
此外,马克思的思想对社会科学、哲学和文化领域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批判理论和对意识形态的分析为后来的社会学、政治学、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考框架。
总之,马克思的思想包含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经济学理论、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理论等多个方面。
在2024年,我们可以继续研究和探讨马克思的思想,以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代社会面临的问题。
马克思对人类的贡献卡尔·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
马克思从小勤奋好学,善于独立思考。
1846年初,他和恩格斯一起建立了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在工人中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847年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应邀参加了德国工人的秘密组织正义者同盟,并积极参加了同盟的改组工作。
在6月召开的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马克思担任了同盟布鲁塞尔区部和支部的领导人。
为了更广泛地团结和教育群众,马克思和恩格斯倡议成立了德意志工人协会。
1847年11月,马克思亲自出席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并受大会委托与恩格斯共同起草同盟的纲领。
这就是1848年2月正式发表的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在政治领域的贡献他创立了过渡时期学说,为无产阶级指明了获得彻底解放的道路。
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科学的揭示了社会的演变过程,资本主义社会在未来必将为共产主义社会所替代,而共产主义社会也将为更高的社会形式所替代。
目前工人阶级最大得历史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推翻资产阶级创造物质基础。
为了使资本主义社会进入向新社会过渡的无产阶级专政时期,无产阶级必须成为统治阶级。
无产阶级最不反对用和平的方式取得政权成为统治阶级。
但是如果资产阶级逼得无产阶级只能用暴力取得政权,此时无产阶级就只能用暴力革命夺取政权成为统治阶级。
根据这些,法国的巴黎公社以暴力的形式推翻了当时的资产阶级政府,虽然最终它失败了,但它为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提供了历史经验,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而后在俄国的十月革命中,列宁通过发展马克思主义,以暴力形式推翻了当时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自此无产阶级的地位开始以国家政权的形式确立,庄严地宣示着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诞生。
马克思第一章章节测试基本信息:[矩阵文本题] *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08.10】 [单选题] * 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正确答案)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2.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08.10】 [单选题] * 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正确答案)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08.10】 [单选题]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正确答案)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4.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
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08.10】 [单选题] *A.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C.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D.辨证的否定的原理(正确答案)5.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
这两大基本派别是()【09.1】 [单选题]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正确答案)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一元论和二元论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6.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09.1】 [单选题] *A.广延性B.持续性C.可知性D.客观实在性(正确答案)7.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09.1】 [单选题]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正确答案)D.质量互变规律8.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单选题] *A.认识客观规律B.制定周密计划C.依靠广大群众D.参加社会实践(正确答案)9.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09.4】 [单选题] * A.广延性B.存在性C.物质性(正确答案)D.可知性10.哲学的基本问题是()【09.4】【13.1】 [单选题]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11.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09.4】1-70 [单选题] *A.联系的B.精神的C.发展的D.实践的(正确答案)12.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09.4】1-71 [单选题] *A.质量互变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正确答案)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13.提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09.4】【13.1】1-75 [单选题] * A.否定之否定规律(正确答案)B.质量互变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14.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09.4】1-94 [单选题] *A.人可以创造规律B.人可以消灭规律C.人可以改变规律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正确答案)1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09.7】1-79 [单选题] *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B.世界是运动发展的C.世界是物质的(正确答案)D.世界是统一的1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09.7】【09.10】1-64 [单选题] *A.运动变化性B.客观实在性(正确答案)C.可知性D.广延性17.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09.7】【12.10】1-74 [单选题] *A.内容决定形式的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D.对立统一规律(正确答案)18.矛盾的基本属性有两个,一个是斗争性,另一个是()【09.7】1-75 [单选题] *A.同一性(正确答案)B.客观性C.普遍性D.特殊性19. 白菜、韭菜、芹菜、菠菜等与蔬菜的关系属于()【09.7】1-78 [单选题] *A.部分与整体的关系B.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正确答案)C.现象与本质的关系D.形式与内容的关系20.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按工程殴计图施工,建成大厦。
马克思简介马克思简介:马克思(Karl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德国哲学家、政治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和革命家,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奠基人之一。
他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影响深远。
马克思出生于德国特里尔市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他的父亲是一位律师,家境富裕。
马克思在家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并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攻读法律学和哲学。
在大学期间,他对哲学和历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马克思早年积极参与政治运动,他是一位热衷的民主运动支持者,追求社会变革。
他与费尔巴哈、恩格斯等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友谊为他日后的学术研究和政治活动奠定了基础。
1848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了《共产党宣言》,这是马克思最著名的著作之一,它阐述了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和目标。
马克思主张无产阶级的解放,认为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废除私有制,才能实现社会公平和人类解放。
马克思的另一部杰作是《资本论》,这是他对资本主义体系的批判和分析。
他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揭示了剥削和阶级斗争的本质。
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深刻影响了后来的社会科学研究,并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
马克思不仅关注经济问题,他还对历史和社会发展有着深入的思考。
他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社会的演变是由物质生产力的变革推动的。
他对历史的研究和对社会发展的预测,为后来的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
马克思一生中,面临了很多困难和挫折。
他多次被驱逐和监禁,但这并没有阻挡他对社会正义和解放的追求。
他的思想和理论为无数的革命者和社会主义者提供了指导,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于1883年去世,但他的思想并没有逝去,仍然活跃在人们的心中。
他被誉为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学说不仅影响了政治、经济和社会学领域,还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格局。
总结起来,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思想对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他的贡献不仅在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更在于提出了共产主义的理论,并为无数的革命者和社会主义者提供了理论指导。
马克思的生平简介卡尔·马克思(德语:Karl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早期在中国被译为麦喀士,是犹太裔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革命理论家、新闻从业员、历史学者、革命社会主义者。
马克思在经济学上的工作解释绝大多数工人和资本家间的关系,并且奠定后来诸多经济思想的基础。
马克思亦是社会学与社会科学的鼻祖之一,在卡尔·马克思的一生中出版过大量理论著作,其中最著名和具备超强影响力的两部作品分别有1848年发表的《*** 宣言》和1867年至1894年出版的《资本论》。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出生在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一个相对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
1835年10月就读于德国波恩大学和柏林洪堡大学期间的马克思,开始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观点产生兴趣。
大学毕业以后,马克思为科隆地区的一家持有激进观点的报纸供稿,与此同时,其自身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思想萌芽,开始渐渐成形。
1843年时马克思移居法国巴黎后,马克思继续在其他持有激进观点的相关报社,从事专栏写作;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马克思遇见了后来的重要朋友和支持者——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1849年,马克思遭流放后便与妻儿一起迁居到英国伦敦。
他到达伦敦后依然继续从事写作工作,同时也开始构建他关于社会经济活动的理论。
马克思还积极参与社会主义运动,并很快在第一国际中成为重要人物。
扩展资料:马克思主义概述马克思主义是近代最复杂和精深的学说之一。
学说的范围包括了政治、哲学、经济、社会等广泛的领域。
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任何其他主义所不能及的,也因为如此,这世界上存在着许多不一样版本的解释和陈述。
就如美国近代马克思主义学家达拉普(Hal Draper)所讲“在人类历史上,少有学说像马克思思想一样,被不一般的人为严重扭曲”。
除了马列主义以外,许多派别的学说都认为自派学说为马克思的正统继承。
如今,其中比较有影响力和主要的阵营包括:托洛茨基主义、斯大林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等。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一、单项选择题1.垄断的形成是( )A.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B.生产输出的结果;C.金融资本统治的结果;D.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结果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时期是( )A.18世纪末期;B.19世纪中期;C.19世纪末20世纪初;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3.垄断利润是( )A.资本家获得的超额利润;B.垄断组织获得的平均利润;C.垄断组织获得的一般利润;D.垄断组织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4.垄断价格形成的基础是()A.垄断统治;B.垄断利润;C.自由竞争;D.资本主义私有制5.垄断价格的形成和垄断利润的产生表明()A.价值规律不再起作用了; B.价值规律的作用受到了限制;C.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 D.价值规律的内容发生了变化6.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A.参与制;B.个人联合;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7.金融寡头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现的A.合作参与制;B.个人联合;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8.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优势、为主导的经济运动;B.发展中国家占优势、为主导的经济运动;C.对外开放国家占优势、为主导的经济运动;D.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运动9.资本主义积累过程发展的历史趋势是( )A.缓和并最终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B.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C.全世界同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D.全世界都进入资本主义制度10. 各种垄断组织虽然形式不同,但本质都是为了( )A.避免两败俱伤;B.联合起来共同发展;C.相互之间竞争;D.获取高额垄断利润11.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 )A.银行资本家;B.工业资本家;C.金融寡头;D.商业资本家12.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占垄断地位的资本是()A.产业资本;B.金融资本;C.银行资本;D.商业资本13.垄断资本在经济政治上统治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 )A.规定垄断价格;B.获取高额垄断利润;C.掌握国家政权;D.避免两败俱伤14.垄断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改变了( )A.内容变化;B.作用性质;C.作用形式;D.作用力度1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A.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B.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C.消除了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D.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垄断资本主义1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表明( )A.资本主义仍然具有强大的生产力;B.社会主义制度很快就要建立;C.私有制已经被公有制所代替;D.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最完备的物质准备1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A.可以完全克服;B.不可能克服;C.有可能克服;D.可以克服其大部分18.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与调节是代表着( )A.大垄断资本家的经济利益;B.中小资本家的经济利益;C.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D.全体劳动人民的共同利益19.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管理是( )A.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B.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D.使生产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的缓解20.资本输出的实质是( )A.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手段;B.发达国家带动其商品输出的手段;C.发达国与发展中国家的一种互助互利关系;D.金融资本掠夺、剥削和奴役其它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手段二、多项选择题1.垄断组织比较发达的一般形式有( )A.短期价格协定;B.卡特尔;C.辛迪加;D.托拉斯;E.康采恩2.垄断价格是( )A.资本家可以获得超额利润的价格;B. 由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构成的;C. 垄断组织凭其垄断地位规定的一种市场价格;D.保证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E.遵循“价格领头制”原则制定的3.垄断竞争是( )A.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B.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C.垄断组织与“局外企业”之间的竞争;D.“局外企业”之间的竞争;E.“局外企业”内部的竞争4.垄断利润来自()A.垄断企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B.通过高价出售消费品,把消费者的一部分收入转化为垄断利润;C.资产阶级国家对国民收入作有利于垄断资本家的再分配;D.通过向非垄断企业低价购买生产资料,占有它们的一部分利润;E.通过国际不等价交换,占有其他国家人民创造的一部分价值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A.资本主义矛盾发展的产物;B.私人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C.国家资本主义;D.社会主义最完备的物质基础;E.社会主义的入口6.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是由于()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具有复杂性和曲折性;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容纳生产力继续发展;C.资本主义已经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丰富的统治经验;D.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E.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完善需要一个历史过程7.经济全球化的内容主要包括( )A.商品全球化;B.货币全球化;C.生产全球化;D.贸易全球化;E.资本全球化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A.是产业资本国际化的必然要求;B.是垄断大资本对外扩张和掠夺的工具;C.成为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D.是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的需要;E.是资本输出的需要9.对于输出国来说,资本输出( )A.为过剩资本找到了出路,并带来巨额利润和利息;B.是输出国控制输入国的重要手段;C.是输出国扩大商品出口的主要手段;D.强化了金融资本在世界上的统治地位;E.使输出国成为食利国并导致输出国国内经济发展缓慢10.垄断条件下资本输出的必然性在于( )A.资本输出是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特征;B.资本输出使经济落后国家经济畸形化;C.垄断统治在国内出现大量过剩资本;D.经济落后国家是帝国主义国家的附庸;E.许多经济落后国家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三、辨析题1.垄断是在自由竞争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垄断统治形成后可以消除竞争。
马克思生平简介作者:未知文章来源:百度点击数:1632 更新时间:2009-9-26 17:38:35马克思生平简介卡尔•马克思(1818—1883年),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科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群众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
马克思,1818年5月5日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
父亲是一个持自由主义观点的律师,后当司法参事。
马克思在本城受中等教育。
1835年进波恩大学,次年10月转入柏林大学。
他学的是法学,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历史和哲学上。
在大学阶段,他参加了倾向进步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在政治上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坚决反对普鲁士封建专制制度。
1841年4月,马克思以题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区别》的论文,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
这时,他还站在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立场上。
1812年4月,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政治、商业和工业日报》(即《莱茵报》)撰稿。
同年10月,他迁居科伦,担任该报主编。
11月间,与恩格斯首次会见。
马克思在《莱茵报》发表一系列文章,痛斥普鲁士贵族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迫,坚决捍卫农民劳苦大众的利益。
1843年1月,普鲁士当局决定从4月份起封闭《莱茵报》。
股东们要求马克思将报纸办得温和一些,马克思断然拒绝,并于3月17日声明退出编辑部。
由于普鲁士政府的迫害,马克思在1813年10月移居法国巴黎。
他住在工人区,广泛接触工人群众,了解他们生活和斗争情况;同法国的民主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工人秘密组织的领袖以及德国流亡者的秘密团体“正义者同盟”的领导人建立密切联系;还时常出席法、德两国工人和手工业者的集会并发表演说。
与此同时,他研究了法国阶级斗争的历史、空想社会主义以及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并和黑格尔左派分子卢格合办了《德法年鉴》杂志。
1844年2月,马克思在该杂志创刊号上发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两篇文章,论述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许多重要原理。
大一下马克思知识点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
作为一名大一学生,了解和掌握马克思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历史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大一下学期的马克思知识点展开论述,对于每一知识点,我将以简洁、清晰的方式进行阐述。
1.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基本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了社会形态的更替。
而辩证唯物主义则关注事物的发展矛盾和变化,强调事物的质变和量变的统一。
通过这两个原理的运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历史和事物发展的规律。
2.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主义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剩余价值论是关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核心理论之一。
剩余价值指的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中超出其工资的部分,即由资本家占有的剩余部分。
这一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剥削的本质,以及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的对立与冲突。
3.阶级与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
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阶级的存在决定着阶级斗争的存在。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阶级斗争也日益激烈。
了解阶级与阶级斗争的基本原理,有助于我们认识社会现象,并为改变社会现状提供思考和行动的方向。
4.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旨在消除阶级剥削,实现劳动人民的解放和社会的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理论强调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试图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社会。
通过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的远大理想和未来发展方向。
5.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传播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国际性的思潮和运动。
自诞生以来,马克思主义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和影响了数以千计的人们。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传播和推广着马克思主义思想。
了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和影响,对于我们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简述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是由19世纪德国哲学家兼社会学家卡尔马克思提出的,是独立于具体历史条件和地域相关性的一种社会主义观点。
他首先强调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为一种剥削性制度,它会朝着一个反人类的社会发展,而他提出了社会主义制度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替代。
在马克思著作中,他重新诠释了政治经济学,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会导致分工增加而再次洗牌,并且会随着财富的分配不平衡而导致社会不稳定。
他的政治经济学中的另一个核心观点是,资本主义社会会导致某些重要的“社会技术”(包括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被困在旧体系中,而这些社会技术需要通过自然发展或社会变革来重新整合。
因此,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改革的核心焦点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上改善贫困状况,在大多数马克思主义教科书中,认为这种改善可以通过政治与社会的改革,及其他因素 (如科技革新,教育改革等)来实现,并且通常有相关的政策建议。
克思主义的实践也提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如何改革社会,以实现最大平等?”,即如何打破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实现社会公平,发展社会进步。
克思认为,马克思主义历史革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案,并且他也建议马克思主义政府采取劳工法案,建立正式的工人联合会,以及在经济和政治上反隐私和反剥削。
此外,马克思主义还强调了社会主义社会需要理想的哲学支撑,它认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最终成功取决于对共产主义哲学的理解,特别是关于集体所有制的理解,这表明财产的主人,社会的经济组织和政治的形式实际上是一个团体的权利,而不是个人的权利,也不是私人资本的权利。
同时,马克思主义还认为,在社会主义意义上,应该建立一个可以允许对特定问题的自由讨论和争论的社会,以此来减少宗教或其他意识形态的压制。
总之,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打破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实现社会公平,及其他目标的社会主义理论。
它揭示了资本主义贫困状况的根源,提出了社会改革方案,体现了共产主义哲学,并且追求自由讨论和争论的社会。
通过其丰富多彩的观点和理论,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观点和理论,它也为人民解放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领袖人物-马克思马克思马克思(Karl Marx,1818.5.5—1883.3.14),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奠基者,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和领袖。
著作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
学生时代1818年5月5日生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一个律师家庭。
1830年入特利尔中学。
在中学毕业时写的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初次阐述了道德和人生理想问题,认为选择职业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善”,并提出“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观点。
1835年进波恩大学攻读法学,第二年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但主要精力在研究历史和哲学。
1837年起研究黑格尔哲学,参加青年黑格尔派的“博士俱乐部”。
1841年初写成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文中称颂这两位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的思想,阐明哲学和生活的辩证统一原则,公开表明自己是同宗教誓不两立的无神论者。
同年4月15日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1842年10月任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报纸《莱茵报》编辑。
负责撰写有关各种社会和经济问题的社论,对政府的反动政策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抨击。
因《莱茵报》的革命民主主义倾向越来越鲜明,1843年4月1日被当局查封。
1843年5月,与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结婚。
开始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性研究,写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这部著作批判黑格尔对国家和法的唯心主义理论,认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即经济决定政治,在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中迈出了重大的一步。
1843年10月到巴黎,与卢格筹办《德法年鉴》杂志。
1844年2月在《德法年鉴》上发表《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章。
前一篇批判“政治解放”即资产阶级革命的局限性,主张“人的解放”即实现共产主义革命。
后一篇阐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认为无产阶级是惟一能够消灭剥削制度、实现人的解放的阶级,革命理论要和革命实践相结合,主张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尤其是“武器的批判”。
全国2009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
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
2.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广延性B.存在性
C.物质性D.可知性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联系的B.精神的
C.发展的D.实践的
5.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
A.质量互变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
6.提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A.否定之否定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D.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7.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A.人可以创造规律B.人可以消灭规律
C.人可以改变规律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唯物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
9.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1 全国2009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10.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
这件事说明()
A.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B.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1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地理环境B.人口因素
C.政治制度D.生产方式
12.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13.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A.唯一动力B.最终动力
C.根本动力D.直接动力
1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还因为()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能推动历史进步
C.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都是天然合理的
D.人民群众的活动是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
15.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6.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A.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B.价值规律
C.剩余价值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1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劳动力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
D.劳动过程和旧价值转移过程的统一
18.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2 全国2009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A.政党制度B.三权分立制度
C.国家制度D.选举制度
19.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
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
20.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I(v+m)>IIc B.I(v+m)=IIc
C.I(c+v+m)=Ic+IIc D.II(c+v+m)=I(v+m)+II(v+m)
2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把剩余价值看作是()
A.不变资本的产物B.可变资本的产物
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D.全部所费资本的产物
22.商业资本所获得的利润相当于()
A.平均利润B.超额利润
C.垄断利润D.企业利润
23.资本主义地租是()
A.农产品价值低于生产价格的差额B.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平均利润
C.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D.农业工人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
24.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
A.产业资本家B.商业资本家
C.大土地所有者D.金融寡头
25.资本输出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借贷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B.借贷资本和商品资本输出
C.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输出D.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
26.资本主义造就的埋葬自身的社会力量是()
A.无产阶级B.科学技术
C.巨大的社会财富D.社会化的生产力
27.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标志性著作是()
A.《资本论》B.《德意志意识形态》
C.《共产党宣言》D.《反杜林论》
28.在苏维埃俄国提出并领导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
A.列宁B.斯大林
C.布哈林D.托洛斯基
2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3 全国2009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C.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30.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
A.消灭等级制度,实现人人平等B.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C.消灭贫富悬殊,实行平均主义D.取消按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下列选项中,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的有()
A.民主社会主义B.科学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哲学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32.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
A.朴素唯物主久B.庸俗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3.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的积累引起质变这一哲学道理的有()
A.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B.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C.绳锯木断,水滴石穿D.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4.下列各项属于党的思想路线内容的有()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5.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C.产品的分配方式D.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36.货币的基本职能有()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
37.以机器设备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
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
C.固定资本D.流动资本
38.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政策手段有()
A.税收政策B.公开市场业务
C.再贴现利率政策D.最低准备金率政策
39.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合理性表现在()
4 全国2009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A.它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B.它认为资本主义必须要为一种更好的制度取代
C.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D.它认为无产阶段是埋葬资本主义的革命力量
40.下列各项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有()
A.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B.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C.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阶级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4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43.简述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44.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45.简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
47.试述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5 全国2009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