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阴病辨证
- 格式:ppt
- 大小:2.83 MB
- 文档页数:87
少阴纲:少阴病,它的基本病机是真阳不足少阴病的特定脉象:微细脉(心跳无力)。
少阴病分少阴表证、和少阴本证两大类。
少阴表证的脉象,可以细分为少阴伤寒的微细浮紧脉,少阴中风的微细浮缓脉两类。
少阴本证的脉象,是微细沉弱脉。
少阴病往往真阳不足,从而影响到营血的运行,它的特定舌象,是舌质青黯或者紫黯,见到这样的舌象、脉象,就应该注意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
少阴病,多会出现精神萎靡,全身疲累,双眼无神。
面色青白或者晦暗无华,口唇紫绀。
问诊方面,询问有无恶寒发热,区别是恶寒,还是畏寒,以及发热轻重。
少阴病畏寒重且四肢发凉,无热,或者微发热。
有汗无汗。
少阴伤寒和少阴本证无汗,少阴中风有汗伴畏寒肢冷。
睡眠情况。
少阴病有个“但欲寐”,就是疲累想睡觉,但又睡不着,睡眠浅,容易醒。
有无咽痛。
少阴病有个特定症状,就是咽痛,但咽部颜色不会很红,就是说,有些郁热,但热不很重。
有无口渴,是否需水。
少阴有个“津亏而饮水自救”,喝水多,并且喜温热。
有无颈项胸背部位、腰腹部位、四肢部位冷痛,少阴的这个冷痛,得热能缓解。
二便情况,少阴病,大便溏泻不爽,尿频色白(清长),夜尿次数多。
女病人还要询问月经情况,包括月经周期、经期,月经量和颜色质地;带下情况。
假如病人只出现畏寒无汗,或者汗多恶风,头项痛,肢体骨节冷痛等体表症状,而没有尿频色白、大便溏薄、胸背部位冷痛等严重真阳不足的,可以判断为少阴表证出现以上罗列的这些症状的,基本是少阴本证。
无论少阴表证还是本证,都要具备脉微细、但欲寐这两点要求,少阴病才能成立。
少阴为什么不象阳明和太阴这两个病的里证那样,有明显的三焦分别呢?下焦是先天真阳之位,上焦是后天阳气之位。
少阴病,是真阳不足了。
真阳藏于下焦,发用于上焦。
师父比喻说,“下焦象电源,上焦,尤其是心脏,象电灯。
”因此,少阴本证上下焦症状都具备,不必像太阴、阳明那样去区分上中下三焦病位。
少阴病的治疗,属于治疗六法中的“不可汗、不可吐、不可下”法,即温法,表证也是温加微似汗。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原⽂及译⽂ 以下是店铺编辑为您整理的《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原⽂及译⽂,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www./guoxue/)查看。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原⽂ 作者:张仲景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病,欲吐不吐,⼼烦,但欲寐,五六⽇,⾃利⽽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救。
若⼩便⾊⽩者,少阴病形悉具。
⼩便⽩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故令⾊⽩也。
病⼈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复吐利。
少阴病,咳⽽下利谵语者,被⽕⽓劫故也,⼩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不可发汗。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
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少阴病脉紧,⾄七⼋⽇,⾃下利,脉暴微,⼿⾜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
虽烦下利,必⾃愈。
少阴病,下利,若利⾃⽌,恶寒⽽蜷卧,⼿⾜温者,可治。
少阴病,恶寒⽽蜷,时⾃烦,欲去⾐被者可治。
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少阴病欲解时,从⼦⾄寅上。
少阴病,吐利,⼿⾜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
脉不⾄者,灸少阴七壮。
少阴病,⼋九⽇,⼀⾝⼿⾜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也。
少阴病,但厥⽆汗,⽽强发之,必动其⾎,未知从何道出,或从⼝⿐,或从⽬出,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
少阴病,恶寒⾝蜷⽽利,⼿⾜逆冷者,不治。
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
少阴病,下利⽌⽽头眩,时时⾃冒者死。
少阴病,四逆恶寒⽽⾝蜷,脉不⾄,不烦⽽躁者,死。
少阴病,六七⽇,息⾼者,死。
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欲吐,⾄五六⽇,⾃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黄附⼦细⾟汤主之。
⿇黄附⼦细⾟汤⽅ ⿇黄⼆两(去节,⽢热) 细⾟⼆两(⾟热)附⼦⼀枚(炮,去⽪,破⼋⽚,⾟热) 右三味,以⽔⼀⽃,先煮⿇黄,减⼆升,去上沫,内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升,⽇三服。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原文】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619)【伤寒】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281)【词解】但欲寐:但欲,只想之意;寐,是睡。
但欲寐,指精神委靡不振,神志恍惚而呈似睡非睡的一种昏沉迷糊状态。
【要点】本条论述少阴病的脉证。
【今译】少阴病所表现的主要脉证,脉搏微细,精神委靡不振。
【释析】本条仅十二字,以“脉微细,但欲寐”一脉一症立论,代表了少阴病阴阳衰微,气血双亏的一类证型。
阳气衰微,无力鼓动血行,则脉微;阴血不足,脉道不充,则脉细。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阳气者,精则养神”,今阴阳俱虚,神失所养,则精神委靡不振,神志恍惚而呈似睡非睡状态,称为“但欲寐”。
此脉证反映了少阴病的本质,故以之作为少阴病的诊断依据,凡起病具有此脉症特点者,即可诊断为少阴病。
本条历来被注家称为少阴病的提纲,其一,首先剖析“脉微细”作为提纲,本篇在“少阴病”三字下,脉呈现:脉阴阳俱紧,脉细沉数,脉微而尺脉弱涩者,脉暴微、脉紧反去者,脉阳微阴浮者,脉不至者,脉微细沉,脉沉者,脉暴出者,脉微欲绝,脉弦迟者,脉微涩,少阴病诸多之脉象以“脉微细”统之,实难理解。
其二,“但欲寐”一症本篇提到两次,即本条与下条,多数注家认为心肾阳虚,神志恍惚,而紧接着下一条又提出“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如果真出现“但欲寐”的似睡非睡的情况,怎么又有“欲吐不欲,心烦”的自觉症状呢?其三,少阴病按照寒热分类,“脉微细、但欲寐”作为寒证不具体,热证又不包括,假若把少阴病作为虚寒证而称之为提纲,而少阴病又不尽虚寒证,如黄连阿胶汤证、猪肤汤证、猪苓汤证,均为少阴热证;少阴“三急下”急用大承气汤通泄邪热,实属少阴里实证治。
以上阐明“脉微细,但欲寐”远远不能概括少阴病的脉证,它只能作为少阴病证治的一类证型,而不能作为提纲。
标出此文字为提纲的目的意在表达“少阴病皆属心肾阴阳两虚”,从全篇论述看,心肾阴阳两虚不能概括少阴病,其余不讲,仅少阴“三急下”之证治,岂能用心肾阴阳两虚所能讲通?心肾阴阳两虚固然属于少阴病,但不能概括少阴病,这说明仲景本无提纲提法之意。
倪海厦讲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为少阴二脏,心脏有一条大动脉出来、一条大静脉血管回来心脏,从心脏到肾脏血脉是相交的,心和肾要通的时候是靠中间的脾胃,有一天脾脏有问题,太阴先受病,太阴病没好,如果脾脏没有好,让上下没有办法通利,血液循环就不是很好,因而造血的功能就不行了。
心本身血就不足了,心血不足的时候,血脉很弱很细很微,所以少阴证出来第一个脉是很微很细的,吸收营养功能不够的时候,会表现在我们精神上面,精神的来源,精神很好,代表血气很旺,讲话细细的有气无力,精神不够,就是神不足,就是「但欲寐」,少阴病完全是又阴又寒,一旦吸收食物营养不够,生成血的能量不够了,所有内脏的功能都因之缓下来了,等于没有蠕动,整个不动停滞,如果说太阴病没好,进入少阴证,人就很虚弱。
二九五:「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微脉是代表气很衰弱了,细脉代表血不够了,脉微细就是气血不足的状况,但欲寐,是少阴的主证。
例:脉微细,且下焦寒到小便无法自禁,没有办法控制一直往外流,因为都没有蠕动了,膀胱口都开着,人的水是经过肾阳气化出来的,所以尿有点黄,现在他小便是白的,所以要用大剂的附子下去,现在西医连尿失禁都治不好,因为不知寒热也。
二九六:「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
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太阴证的时候是自利不渴,太阴、少阴、厥阴都会下利,只是下利的程度有深浅,如果自利不渴,就知道病在太阴,寒湿在上焦,所以他不会渴,如果自利而渴者,是少阴,寒在下焦,下焦肾虚的时候,会一直在下利小便,虚,故引水自救,所以会有口渴,病人会想喝水,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颜色整个变成淡白色,就是标准的少阴证,为什么?因为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寒的观念就是根本没有温度了,根本不气化了,蠕动整个停摆,膀胱像一块死肉没有用,他的小便根本是漏出来的,中医有分寒热,西医就没有分寒热,西医只管发烧。
沈明宗是明朝末期著名的医学家,他所著的《伤寒六经辨证》是伤寒方面的重要专著之一。
该书提出了辨证施治的原则,强调在治疗伤寒病时,必须结合疾病的证候和病程,综合分析,从而确定治疗方案。
沈明宗在《伤寒六经辨证》中提出了六经辨证的理论,分别是:
1. 太阳病辨:太阳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配合头痛、身痛、恶寒等症状,辨证依据是表证。
治疗要以汗为主,并注重防止“表里不分”和“误伤正气”。
2. 少阳病辨:少阳病以黄疸为主要表现,配合胁痛、呕恶等症状,辨证依据是中证。
治疗时以清解少阳、利胆为主,兼顾导致少阳病的心理因素。
3. 足阳明病辨:足阳明病以里急后重、口渴等胃肠症状为主要表现,辨证依据为里证。
治疗时应以泻下为主,还应注意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
4. 少阴病辨:少阴病以高热、盗汗等肾证为主要表现,辨证依据为较深的里证。
治疗时主要以滋养阴液为主,兼顾调节
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
5. 太阴病辨:太阴病以腹痛、腹泻等寒证为主要表现,辨证依据为里寒证。
治疗时应以温里祛寒为主,还应注意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
6. 厥阴病辨:厥阴病以心悸、胁痛等心血证为主要表现,辨证依据为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的失调。
治疗时应以调节心理和生活方式为主,兼顾药物治疗。
倪海厦讲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为少阴二脏,心脏有一条大动脉出来、一条大静脉血管回来心脏,从心脏到肾脏血脉是相交的,心和肾要通的时候是靠中间的脾胃,有一天脾脏有问题,太阴先受病,太阴病没好,如果脾脏没有好,让上下没有办法通利,血液循环就不是很好,因而造血的功能就不行了。
心本身血就不足了,心血不足的时候,血脉很弱很细很微,所以少阴证出来第一个脉是很微很细的,吸收营养功能不够的时候,会表现在我们精神上面,精神的来源,精神很好,代表血气很旺,讲话细细的有气无力,精神不够,就是神不足,就是「但欲寐」,少阴病完全是又阴又寒,一旦吸收食物营养不够,生成血的能量不够了,所有内脏的功能都因之缓下来了,等于没有蠕动,整个不动停滞,如果说太阴病没好,进入少阴证,人就很虚弱。
二九五:「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微脉是代表气很衰弱了,细脉代表血不够了,脉微细就是气血不足的状况,但欲寐,是少阴的主证。
例:脉微细,且下焦寒到小便无法自禁,没有办法控制一直往外流,因为都没有蠕动了,膀胱口都开着,人的水是经过肾阳气化出来的,所以尿有点黄,现在他小便是白的,所以要用大剂的附子下去,现在西医连尿失禁都治不好,因为不知寒热也。
二九六:「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
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太阴证的时候是自利不渴,太阴、少阴、厥阴都会下利,只是下利的程度有深浅,如果自利不渴,就知道病在太阴,寒湿在上焦,所以他不会渴,如果自利而渴者,是少阴,寒在下焦,下焦肾虚的时候,会一直在下利小便,虚,故引水自救,所以会有口渴,病人会想喝水,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颜色整个变成淡白色,就是标准的少阴证,为什么?因为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寒的观念就是根本没有温度了,根本不气化了,蠕动整个停摆,膀胱像一块死肉没有用,他的小便根本是漏出来的,中医有分寒热,西医就没有分寒热,西医只管发烧。
少阴病少阴病⼀、少阴病的特征脉微细,但欲寐。
⼆、少阴病的病理说明当代谢功能的沉衰,达到相当⾼度时,体内热能和⾎液受此影响⽽⼤为减弱,脉微细即为其应,营养失调,⽽⼤脑⽪质,亦感有不能⾃持的现象,故但欲寐。
三、少阴病的治疗禁忌少阴病⽓虚,⾎少,为病根,汗、下、⽕攻均所当忌。
四、少阴病可有⼆死只有⼀⽣少阴病,阳息者死,阴脱者亦死,故死可有⼆因。
阳盛阴虚者,原可壮⽔以制⽕,于阳证可⽤此法,⽤于阴阳俱虚的少阴证,则反促其死。
阴虽虚,亦只有⽣阳复阴之⼀道,故⽣者只有⼀法。
五、少阴病的治疗原则少阴病虽与太阴病同是虚寒所致病,⽽以温性兴奋药,为治疗原则,不过太阴病之虚,仅限于胃肠,⽽少阴病之虚已关系于⽓⾎,病有轻重,法剂⾃亦不同,见于本篇者,计有以下数则:六、少阴病的⽅剂1.附⼦汤证:恶寒、体痛、⼼下痞硬、⼩便不利、⽽脉微细沉者。
⽅:炮附⼦⼆钱,茯苓三钱,⼈参⼆钱,⽩术四钱,芍药三钱。
2.真武汤证:⽅证见前,此从略。
3.通脉四逆汤证:为四逆汤证虚脱甚,⽽呕吐剧者。
⽅:炙⽢草三钱,⽣附⼦⼆钱,⼲姜四钱五分。
4.⽩通汤证:为少阴表证兼下利证,较四逆汤证,不急迫⽽脉微者。
⽅:葱⽩四茎,⼲姜⼀钱半,附⼦⼀钱半。
5.⽩通加猪胆汁汤证:⽩通汤证厥逆⽆脉、⼲呕、烦者。
⽅:即上⽅加猪胆汁⼀钱五分,⼈尿七钱五分。
原药⽔煎,去渣加猪胆汁、⼈尿和合相得,温服。
6.桃花汤证:脉微弱、腹疼下利、便脓⾎者。
⽅:⾚⽯脂⼋钱,⼲姜⼀钱,粳⽶⼀两。
⽔煎,另调⾚⽯脂末四钱,顿服,若⼀服愈,余勿服。
治验实例及有关论说:《成绩录》⽇:“⼀男⼦,两脚疼痛,不得屈伸,⼿⾜寒,腹挛急,⾷颇减,赢瘦尤甚,时时痔⾎,⼆三年,他⽆所苦,先⽣与附⼦汤,疼痛减,挛急缓,⾷亦进,能⾏步,惟有痔⾎,乃投黄连解毒散,⽽⽌。
”《古⽅便览》⽇:“⼀道,年三⼗六,请予诊治,⽇:贫道⼆⼗岁前后,患淋疾,三年愈后,诸证杂出,此后腰下冷,如在冰雪中,虽盛夏,须覆重絮,每发时⼼腹疗痛,⽽⼿⾜不得动,腰脊痛,痉⽽不得反侧,甚则不能息,⼜忽忽少⽓,终夜不安席,⼤抵每夜必发,且⾃幼即有痔瘘,每遇寒喧乃发,⾃幼患⾄今,经⼗四年矣。
少阴病症辨证六经辨证之一,中医诊断学术语。
是指外感伤寒病发展到后期,呈现全身性虚惫所见证候的概括。
病位主要在心、肾,有从阴寒化和从阳热化两种情况。
少阴病是外感伤寒病发展到后期,呈现全身性虚惫所见证候的概括。
六经辨证是张仲景在《内经》六经的基础上,结合外感病传变情况总结出来的六个辨证纲领,亦即外感病过程六个深浅阶段的综合证候,即太阳病辨证、阳明病辨证、少阳病辨证、太阴病辨证、少阴病辨证与厥阴病辨证。
六经彼此间是互相联系的,可以合病、并病、两感和互相传变,不能截然分开。
少阴病的性质是全身性虚寒证。
其辨证要点为“脉微细,但欲寐”。
由于阳气衰微,营血不足,所以脉细,出现精神极度衰惫,欲睡不得睡,似睡非睡昏沉迷糊状态。
病位主要在心、肾,有从阴寒化和从阳热化两种情况。
少阴,有阴气初生之意,其位置在太阴和厥阴之间,所以又有"少阴为枢"之称,有枢转阴气的作用。
少阴病是伤寒六经病变发展过程的后期,全身性阴阳衰惫所现证候的概括。
病位主要在心肾,临床以脉微细、但欲寐为主要脉症。
少阴发病,有直中和传经两种形式。
直中者,外邪直犯少阴;传经者,太阳、太阴之邪不解而传入。
其发病的根据是素体心肾阳虚,气血不足。
外感风寒之邪只是发病的条件。
少阴心肾,是人体生命的中枢,少阴为病,多为危笃重证。
少阴病的病理既可出现心阳肾阳之虚衰,又可有心阴、肾阴之耗伤。
故少阴病有从阴寒化、从阳热化两类证候。
少阴病提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
一、少阴病从阴寒化或少阴寒化证:少阴病证以阳衰阴盛为主,表现出心肾机能衰减,因此“脉微细,但欲寐”是本病提纲。
少阴病的形成,或来自传经之邪,或来自直中之邪,由于少阴属心肾两经,为水火之本,阴阳之根。
邪犯少阴,既可从阴化寒,又可以从阳化热。
若伏热在里,肾水被灼,还可出现阳明腑热证候。
但就“伤寒”而言,阳虚的寒证占主要地位。
少阴肾与太阳膀胱互为表里,一为水脏,一为水腑,对调节水的代谢有重要作用。
第六章少阴病辨证论治概论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讨论少阴病的临床表现、证候类型及其治疗方法。
少阴,即阴气较少之意。
人体之精气来源于津液而少于津液。
津液和及津液活动有关的脾肺属太阴,而精气及及精气活动有关的心肾属少阴,故称少阴为阴中之“小阴”。
少阴包括手、足少阴二经和心、肾两脏。
足少阴肾经,起于小指之下,循内踝之后,以上腨内,贯脊,属肾,络膀胱;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
由于经络的相互络属,使少阴及太阳构成了相互的紧密联系。
少阴的生理功能:手少阴心属火,主藏神,主血脉,为一身之主;足少阴肾属水,主藏精,主水液,为先天之本,所以少阴心肾对人体的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具体又表现于阴阳的运动,而肾阴肾阳又称真阴真阳,是五脏六腑阴阳之根本,故肾有“命门”之称。
心在上,肾位下,因同属少阴,关系十分密切。
心火下蛰于肾以暖肾水,使水不寒;肾水上济于心,以制心火,使火不亢,心肾交通,水火既济,相辅相成,维持人体阴阳平衡。
少阴和太阳里表互通,太阳主表,少阴主里,两者互依为用,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少阴病是以心肾虚衰、水火不交为主要病理变化的疾病。
其中,又以阳虚化寒的虚寒证为重点。
少阴病的发生,一是素体少阴阳虚或阴虚,复感外邪,邪气直犯少阴,内外合邪而发病。
二是病在他经失治、误治,损伤心肾阴阳从而转属少阴。
其中因太阳及少阴互为表里的关系,故太阳病最易转入少阴。
另外,太阴和少阴有子母关系,病变中常子盗母气,故太阴虚寒也易传入少阴,成为脾肾阳虚证等。
少阴病以心肾虚衰,水火不交为主要病机,以脉微细,但欲寐为主要脉症特点。
由于致病因素、感邪轻重及体质的不同,少阴病有阳虚化寒及阴虚化热的病理变化,故少阴病主要分为寒化证及热化证两大类。
寒化证以恶寒、踡卧、小便清长、手足厥冷、下利清谷、脉微等一派虚寒脉症为其特点。
热化证以心烦不寐,舌红少苔,脉象细数等一派阴虚火旺脉症为其特点。
少阴本身阴阳俱虚,当土燥水竭时,又能发生少阴三急下证。
★少陰病的含義:凡屬心腎虛衰而出現以脈微細,但欲寐為主要特徵者,即稱為少陰病。
·少陰者,小陰也,病至少陰,不但陽氣虛損,營陰亦不足。
常常呈現出全身機能衰減的狀態,抵抗疾病的能力明顯的下降。
·少陰病的性質:全身虛衰(心腎虛衰) ,病有寒化熱化之不同。
★少陰的生理病因病機:病因:傳經一失治、誤治。
直中一素體虛弱、邪氣直犯少陰。
病機: 心腎虛衰,水火俱損。
火不足,陰寒內盛一寒化證心腎虛衰水不足,陰虛火旺一熱化證(病因病機圖表):★治則扶陽(宜溫補)育陰(宜清熱)。
少陰病的治療離不開“回陽”、“存津”兩大宗旨。
但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實寒一溫經散寒:附子、吳榮英等。
實熱一瀉熱救陰:大承氣湯虛寒一溫陽散寒虛熱一養陰清熱:★治禁:發汗、攻下。
·少陰既屬心腎兩臟,其病變非陰虛即陽虛,非陰寒內盛即虛火上炎。
·故發汗、攻下均屬禁忌。
·★預後·少陰以陽熱為本,其病變以陽熱不足為主要病變,故少陰預後的好壞,關鍵在於陽氣的存亡。
··陰津的存亡也不可忽視。
陰陽互根,孤陽不生,孤陰不長。
三、少陰預後的好壞,全在陽氣與陰津的存亡·一、少陰寒化證· 【概述】少陰寒化證是邪入少陰,從陰化寒,而出現的寒性證候。
·寒化證根據其臨床表現不同,可劃分為以寒盛為主的時寒證和陽虛為主的虛寒證*兩類。
·寒化證是少陰病過程中比較多見的一種證型,其主要見症為無熱惡寒,脈微細,但欲寐,多為陽氣不足,病邪內入,從陰化寒,所以呈現全身性的虛寒證象。
·無熱惡寒一一一少陰陽氣衰微,陰寒獨盛。
·脈微細一一一陽虛不能鼓動血脈,陰虛不能充盈脈道。
但欲寐一一少陰陽氣衰微,神氣失養所致。
(一)實寒證四逆湯類證(1四逆湯證2通脈四逆湯3白通湯)【臨床表現】惡寒踡臥,下利清穀,四肢厥逆,脈微欲絕。
【證候分析】·下利清穀一一少陰本熱不足,陽熱不能溫煦中土,中土不暖則不能腐化水穀。
“少阴病”全面解读《伤寒论》中少阴治法25条,其中阳虚病从寒化的13条,阴虚病从热化的5条;阳郁不达的1条;客热咽痛症4条;刺灸法2条。
少阴是心肾水火两脏,病至少阴,多由气血阴阳不足,发病虽由寒邪伤人,见证则随人体虚实寒热所化不同而异;总之,阳虚病从寒化,阴虚病从热化。
少阴病以虚为主。
虚则当补,阳虚者补阳,阴虚者补阴。
少阴禁用汗、吐、下,唯兼表者不禁汗,里实者不忌下,客寒在上的当吐,为少阴之变法;标本缓急,在于临症细参。
1少阴寒化证共8方:一、少阴虚寒证,脉沉微迟弱,以四逆汤为主。
二、若阳气为阴邪所闭,下利脉微者,可用白通汤,本证亦兼虚阳格拒,白通汤服后拒药不受者,用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法(寒因寒用,反佐以治)。
三、若真寒假热,形成内真寒外假热,面色赤,身反不恶寒,脉微欲绝,急以通脉四逆法回阳挽救,重用干姜。
四、若肾阳不振,寒水为患,四肢沉重疼痛,下痢或有心悸头眩,用真武汤振肾阳,兼行寒水。
五、若少阴阳虚,背恶寒,脉沉,症以身疼骨节疼,肢寒为主,用附子汤固本御邪。
六、若脾肾阳虚,下利便脓血,脾气不约,不能统摄,下焦滑脱,以桃花汤温涩之。
七、若症以吐为重,烦躁,手足逆冷,需以温降阴浊法,用吴茱萸汤治疗。
八、若病兼发热恶寒(格阳者除外),发表温经,并兼表证的,为太少两感之致,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以上俱是少阴寒化证的治法。
2少阴热化证,为少阴变局,主证是心烦不得卧,育阴清热,泻火者,用黄连阿胶汤;若咳而呕渴,小便不利者,为阴虚,三焦水道不利,水热互结证,用猪苓汤渗利;两方俱是少阴阴虚,均可见红绛舌、细数脉,但治则用药不同。
3少阴三急下证,较阳明三急下尤剧。
急指腑气内结,并且真阴将枯,所以采用承气汤通腑,得下后再议滋阴培补。
少阴咽痛四方,亦是少阴热证,有兼阴虚、兼表证、客热在经、溃而生疮的之不同,示人育阴清热泻火,散风寒润喉之大法而已。
四逆散一症,是少阴阳郁,既无可下之热,亦无可补之寒,为少阴和解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