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问题分析 秦伟高
- 格式:pdf
- 大小:268.93 KB
- 文档页数:2
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及改进设计1. 引言地震是地球自然界常见的一种地壳运动形式,造成了许多严重的人身财产损失。
对于建筑结构而言,抗震性能是保障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对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和改进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方法,以及如何进行改进设计,以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
2. 抗震性能分析2.1 结构参数分析在进行抗震性能分析前,首先需要对建筑结构的结构参数进行分析。
包括结构质量,基础形式,结构材料等。
这些参数将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仔细考虑这些参数,确保结构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承受地震力的作用。
2.2 结构动力分析结构动力分析是抗震性能分析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数值模拟或物理试验等方法,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进行分析。
常用的方法包括有限元方法、动力弹塑性分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得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加速度等参数,从而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
2.3 结构强度分析在抗震性能分析中,结构的强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通过对结构强度进行分析,可以确定结构的承载能力,进而评估结构在地震发生时的稳定性。
强度分析涉及材料的强度、梁柱节点的强度等方面,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结构在地震中不发生破坏。
3. 改进设计3.1 结构刚度改进提高结构的刚度是改进抗震性能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采用加固材料、增加支撑、增加结构横向刚度等手段,增加结构的刚度,使其能够更好地抵抗地震力的作用。
这一改进设计方法在现有结构的加固和新结构的设计中都可以采用。
3.2 结构阻尼改进结构的阻尼是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能够吸收和耗散能量的能力。
通过增加结构的阻尼,可以减小地震作用对结构的影响,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常用的改进方法包括增加阻尼器、减震器等。
3.3 结构刚-柔组合设计刚-柔组合设计是结构抗震性能改进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在结构中引入柔性元件,如剪切墙、剪力楼层等,与原有的刚性结构相结合,使结构能够在地震中发挥更好的抗震性能。
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设计问题及策略刘超发布时间:2022-03-20T10:21:04.269Z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11月上作者:刘超[导读] 抗震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关键内容,它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等级要求。
刘超 32012119871201****摘要:抗震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关键内容,它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等级要求,对建筑结构的关键要点进行计算,确保技术参数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
在时代的发展下,建筑工程的高度和规模扩大的同时,对于抗震等级也有着更高的要求,需要在结构设计中注意它的荷载强度,减少外界作用力的影响。
抗震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涉及到的内容较多,有关人员需要做好结构设计上的标准管控。
本篇文章通过对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的类型进行阐述,分析抗震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探讨加强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设计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抗震结构;问题措施;引言抗震结构是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建筑结构的设计和施工中,它有着不同的等级要求,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概况以及地域环境特点进行前期的资料分析,为设计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
但是就现阶段来说,部分工程在抗震结构设计的工作中缺乏一定的针对性,没有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操作,与理论存在较大的差距,使得建筑的荷载抵抗力达不到预期的要求,有关人员需要就此进行具体的研究,围绕抗震结构设计展开探讨。
1、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设计的类型1.1框架抗震结构设计框架结构是抗震设计中的主要类型,它的结构牢固性较强,可以确保建筑物使用中的稳定性,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常见于当前的城市建筑工程。
框架结构设计在抗震等级上有着一定的标准要求,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它的质量规范,通过钢筋混凝土的方式对梁柱等结构体进行设计,组成骨架的方式,根据抗震上的需要,对它的墙体承重范畴进行计算,同时采用现场浇筑的方式将不同的结构体系整合到一起,确保建筑物的整体性。
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分析及优化设计抗震性能是评估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要素。
在地震频繁的地区,对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优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抗震性能分析和优化设计两个方面,对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进行详细探讨。
首先,抗震性能分析是评估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基础。
抗震性能分析可以通过静力分析、动力分析、模态分析等方法进行。
静力分析是一种简化的分析方法,适用于小型或简单结构。
动力分析则是一种更为精确的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模拟地震动力加载条件,准确计算结构的响应。
模态分析则可以得到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模态形式,从而更深入地了解结构的抗震性能。
通过抗震性能分析,可以评估结构的刚度、强度、耗能能力等抗震指标,进一步为优化设计打下基础。
其次,优化设计是提高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关键步骤。
优化设计旨在通过调整结构的几何形态、材料选择、构造方式等参数,使结构的抗震性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在进行优化设计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减震技术、加固技术、隔震技术等。
减震技术通过引入减震器、阻尼器等措施,降低结构的振动能量;加固技术则通过增加结构的强度或刚度,提升结构的抗震能力;隔震技术则是通过安装隔震层,在地震时隔绝地震波传递到上部结构,保护上部结构的完整性。
此外,材料的选取和使用也是优化设计的重要环节,采用高强度、高韧性的材料能够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在进行建筑抗震性能优化设计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地震载荷参数的准确估计。
地震载荷是指在地震作用下,结构所受到的外力。
准确估计地震载荷可以保证优化设计时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地震载荷的计算可以通过地震烈度、地震加速度谱等参数进行。
地震烈度是地震震级的体现,表示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
地震加速度谱则是描述地震动力学特性的函数,通过对实地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得到。
准确估计地震载荷有助于建筑结构的合理设计,提高抗震性能。
此外,在进行抗震性能分析与优化设计时,还需要注意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问题及解决策略论文(共4篇)第1篇: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探讨1、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1.1不够重视建筑抗震的问题近些年来,我国连续发生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地震,这些地震所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无可弥补的损失,造成该损失的大部分原因是我国已有的建筑物缺乏足够的抗震性能。
另外,还有一些建筑的设计人员不够重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性,在确定设计方案时不够重视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的合理性,导致设计方案中的抗震计内容被忽视,这种情况在一些改建,扩建工程中尤为普遍,在地震灾害来临时就会留下致命的隐患。
因此,这就要求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在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抗震规范的条款,根据该地区的自然条件来选择恰当的抗震级别和合理的抗震构造措施。
必须考虑怎样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从而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1.2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验证问题为了检验建筑抗震结构分析结果的合理性、有效性,目前可采用三种验证手段:第一进行建筑抗震模型试验;第二对建筑地震反应监测;第三对建筑震害研究。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试验是实践的一种近似体现。
与航天工程、机械工程领域相比,由于建筑结构体型庞大,几乎不可能完成足尺建筑结构的抗震加载试验,因此通常采用建筑抗震模型结构试验。
近几年,国际上陆续举办多次不同类型建筑抗震结构的盲测试验,以检验现有的各种抗震设计计算模型的模拟方法。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软件甚至采用同一软件所模拟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结果相互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说明我们目前的结构地震反应分析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此外,由于在已有的建筑安装监测设备数量很少或甚至没有,而地震灾害又具有极大的不可预测性,这也大大降低了利用地震反应监测检验抗震建筑结构设计的可行性。
1.3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意识问题现在不少的建筑结构设计人员不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缺乏足够的专业设计能力,导致设计出来的建筑物缺乏足够的抗震性能,留下一定的抗震安全隐患。
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分析作者:苏超俊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5年第10期摘要:在性能设计中核心的思路就是按照建筑的实际情况和客户需求,并参考国标设定建筑的抗震设防的目标,并按照结构的性能特性计算出结构所需要的基本参数,以此获得较好的抗震效果,同时结合经济性指标是项目达到安全和经济的双赢。
关键词:性能特性;抗震设计;抗震设防;防震目标一、基于性能特性研究的抗震设计理论概述1.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含义建筑设计中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理论形成于1992年,是由美国的学者最先提出的,随后经过理论的拓展和总结由美国的权威组织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和描述。
概括的说就是:基于性能的抗震理论以结构抗震的性能分析为理论基础,针对不同的抗震作用水准,将结构的抗震性能划分为不同的顶级,设计者根据结构的重要性和实际的用途和业主及使用者的特殊要求,采用合理的抗震性能目标和适应性结构抗震措施进行设计,使得建筑结构在各种水准地震的作用下形成的最终的破坏程度达到相应的标准,即满足业主或者行业标准的要求,通过对工程项目进行生命周期的费用效率分析,选择并确定一种安全可靠且符合经济合理化的优化平衡。
2.基于性能的抗震理论特征2.1 支持采用多级设防的目标,我现行的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基本抗震原则,主要的目标是确保人身安全,这时抗震的根本思路和目标,无法避免大型地震中的巨大经济损失。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理论提出了多级目标设计的理念,此种分级方式即考虑到了生命安全也从经济性上考虑,最大限度的降低业主和社会的损失,保证在其可承受的范围内,以此为基础更加注重非结构件和内部设施的保护,将经济效益的机制引入到了设计中,利用经济决策方式通过进行费用效率分析,在可靠和经济之间需求平衡,以确定最佳的抗震方案,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
2.2 扩展空间,体现设计的个性化。
现行的抗震设计主要是按照规范进行一成不变的设计,因此设计缺乏灵活性,结构设计者总是在被动的情况下进行进行设计,而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除了需要满足共性规范外,也更加注重个性设计的需求,增加了业主和设计人员的交流范围,在根据结构的用途和业主需求确定结构性能的目标后,设计人员就可以在此性能目标的基础上选择设计方法,采用相应的构造措施,而此种设计更加的灵活,对调的设计积极性和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的应用打开了方便之门,同时结构的抗震能力是在抗震性能的目标下形成的,也是的建筑的抗震能力可以预见。
建筑规划与设计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问题及设计对策于思(上海尤安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江苏南京,210012)摘要:文章分析了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问题;提出了提高建筑工程抗震结构设计的对策,包括合理选择建筑场地、合理选择材料和结构系统、遵守抗震结构设计规范。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抗震问题中图分类号:TU3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9344(2019)05-00源圆-01DOI :10.12203/j.xclxzs.1671-9344.201905031作者简介:于思(1988—),女,汉族,江苏宿迁人,助理工程师,学士。
研究方向:建筑设计。
建筑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还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使用性能。
本文通过对抗震问题及建筑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进行研究,从而为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的保障。
1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问题1.1场地选择地震发生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会对建筑物造成结构性的破坏[1],此时,为确保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须做好场地的选择工作,尽量避开易液化土、软弱场地土等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
1.2结构体系选择在进行建筑工程抗震设计过程中,要做好抗震结构体系的选择工作。
在建筑工程结构体系选择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建筑结构体系的选择要能够避免由于部分结构或构件出现破坏而对建筑整体结构造成比较大的破坏。
其次,建筑结构体系需要具备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路径和清晰明确的计算简图,在布置竖向建筑构件的过程中,尽可能确保在垂直重力荷载作用下竖向建筑构件的压应力水平均匀分布,同时明确建筑整体的抗侧力结构体系。
最后,建筑结构体系应该具备良好的强度和刚度,避免局部损坏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稳定性。
1.3建筑结构平面布置的对称性与规则性在布置建筑物的平面和立面过程中,要遵循抗震的基本理念,尽量选择规则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2]。
如果建筑结构的竖向不规则或平面不规则,最好选择空间结构进行模型计算。
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及其抗震性能研究一、现状分析建筑是人类生活、工作和活动的重要场所,其结构设计的质量和抗震性能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性。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密集度的增加,对建筑结构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目前,成为建筑工程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在现阶段,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传统建筑结构设计方式存在着结构不合理、材料浪费、耗能过大等问题。
传统建筑结构缺乏最优的结构布局设计,容易导致整体结构的不稳定性,加大了地震发生时房屋受损甚至倒塌的风险。
传统建筑结构缺乏对抗震性能的重视,没有考虑到地震发生时结构的抗震性能,因此抵御地震能力薄弱,容易受到地震灾害的破坏。
另外,建筑结构设计中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布局、节点的设计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优化。
二、存在问题1. 结构设计不合理:传统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许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导致整体结构的脆弱性增加,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2. 抗震性能薄弱:传统建筑结构缺乏对抗震性能的重视,没有考虑到地震发生时结构的抗震性能,容易受到地震灾害的破坏。
3. 结构材料浪费:传统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材料浪费的问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4. 耗能过大:传统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着能耗过大的问题,不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
三、对策建议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策建议:1. 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重结构的合理布局,采用新颖的结构形式和材料,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结构系统的优化设计和结构参数的精确调整,达到减少结构体积、减轻结构荷载的目的。
2. 加强抗震性能研究: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加强抗震性能的研究,考虑到地震发生时结构的抗震性能,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和技术,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
优化结构体系、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加强节点设计等都是提高抗震性能的有效措施。
3. 优化材料选择: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优化材料的选择,采用环保、节能的建筑材料,减少材料浪费和资源的消耗。
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问题分析摘要:随着当前的建筑工程结构建设项目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抗震设计是提升工程结构安全与稳定的有效措施,同时还可以延长建筑工程结构的使用寿命。
因此,为了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必须要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融入抗震设计。
而工程的设计人员也要加强对抗震设计的认识,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过程中,利用好抗震设计的理念,确保建筑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能够发挥真正的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建筑结构;性能;抗震设计;问题分析引言地震对建筑结构的破坏力较大,为此建筑的抗震性能设计必须符合现行安全规范。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供参考。
1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问题分析1.1抗震规范问题在实际开展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结合当地的实际地质情况。
比如,要对抗震设计中运用的材料进行等级上的划分。
通过不同强度特点的地震来分析材料的延续性。
通常情况下,往往需要运用比较小地震的最高强度来明确其所需要延性的相关要求。
总的来说,较低的延性材料要合理的运用在烈度低的地域。
同时,那些延性比较高的材料就应该合理运用在烈度高的地方。
但是,从当前的我国发展现状来看,在对地震的作用进行划分的过程中,并没有呈现出较细致的内容。
往往是将不同地区的地震归纳为同一个数据进行分析。
这样地震数据则失去了针对性和代表性。
与此同时,也会使得不同地震作用展现出一定的延性差异。
在出现较大地震的情况下,不能更好的满足抗震需求,使地震造成的损失很大。
1.2在进行抗震目标设定的过程中并不明确我国遵循的抗震目标归纳起来就是“在大震中不倒,中震可以修补,小震不坏”。
这样的情况下,就为抗震建筑的效果进行了重点规范。
但是,这样的目标并不能迎合我国当前高层建筑的发展态势,主要是源于其比较模糊和不科学。
这样的防设目标不是对所有建筑都适合,其涉及的范围比较小,严重影响了国际上的地震控制标准。
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问题分析摘要:现如今,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抗震设计非常重要,现在国家对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如何提高建筑结构性能及抗震设计是现在建筑方面专家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确定抗震性能目标、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混凝土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问题分析引言建筑结构的设计处理是比较关键的一个重要环节,结合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开展,注重抗震设计是比较基本的一个要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难度比较大,要求相对也比较高,需要结合不同需求进行详细分析,确保其能够体现出更强的适宜性。
为了更好提升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水平,基于性能进行抗震设计是比较有效的一个方式,其在当前的实际运用也确实表现出了一些明显优势,具备较强探讨价值。
1确定抗震性能目标现在国家非常重视房屋等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提高抗震性能是房屋建筑的主要目标,如何科学有效的解决房屋的抗震性能,提高房屋的建筑结构设计是解决抗震性能的有效方式。
建筑物的结构不同,对抗震能力是不同的,如何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提高其抗震性能。
根据其此设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建筑物在使用周期内所遭受的损失降低。
一般地,降低工程造价,就会增加建筑内部结构遭受破坏的可能性,从而增加后期工程的修复和维修费用,所以存在一个最小费用值。
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通常需要考虑建筑的设计性能,提高其设计的应用能力,把费用降低到最低标准。
由于发生地震以及后期维修费用的增加都具有不确定性,所以这笔费用也是可以变的。
因此,在进行项目投资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并将相对可靠的理论作为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基础。
抗震性能目标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建筑物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认真考虑,如何提升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减少损失。
2当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涉及的问题分析第一,地下部分: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建筑物上部的荷载应均匀分布与地下部分,这样可使其受力构件布置连续、规则、受力均匀;将平面布置复杂的平面以防震缝的形式划分为若干规则的平面;如果上部结构构件与地下结构构件对齐布置,可利用防震缝将与上部塔楼连接的地下部分与其它地下部分脱开;如果上下构件不是同一种结构形式则会形成转化构件,并应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同时还应注重转换层层高的控制,避免形成薄弱层。
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问题分析赵腾龙摘要:地震灾难的发生会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产生巨大的灾害。
因此建筑结构的设计者进行抗震设计是十分必须和重要的。
在对整个建筑结构进行抗震设计中,设计师们应结合建筑实情,采用相应的办法对建筑结构的整体抗震形象进行提高,从而可以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抗震设计;应用引言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是建筑物结构稳定性及安全性的重要体现,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抗震设计的重要,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做好建筑物场地的选择,加强过程中对当前区域地震情况的了解,提高抗震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
我国是地域大国,各个地区的特点及地质环境都有所不同,目前还没有一套统一的抗震设计标准及规范,这对于设计人员来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做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才能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1地震的危害及抗震设计要求1.1地震的危害地震是一种破坏性较大的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有着直接影响,剧烈的振动容易使建筑物随之发生剧烈振动,甚至产生建筑倒塌的现象。
随着城市人口的逐渐集中,建筑的抗震设计逐渐显示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1.2抗震设计的要求在抗震设计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抗震设计要求。
①避免软土、山丘、滑坡等“不寻常”的场地,且保证建筑的平面、立面等尽量匀称、规则。
②利用楼层、相关构建等元件的延展性,设置多个防线,最大程度上保证建筑的稳固性。
③建筑抗震性能的好坏与周边的环境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到周边环境对建筑抗震结构的影响。
2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2.1建筑抗震场地选择不合理建筑结构在设计有几点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首先就是对建筑抗震场地的选择,由于其对于建筑抗震的整体设计具有直接影响,如果选择不到位就会直接造成建筑整体抗震性能的下降,在地震灾害发生的时候,地表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振动活移动,对所在区域不同结构、不同性质的建筑物造成的损害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设计问题及策略研究发表时间:2019-08-07T14:36:54.18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9期作者:余益斌章大炜[导读] 工作人员在对高层建筑进行设计时,要对其结构设计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使设计更加符合人们的实际需要。
宁波市民用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宁波 315020摘要:抗震结构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工作,在目前的建筑设计中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目前部分地区的仿真结构设计依然没有进行更新和完善。
首先,是抗震结构设计没有深入分析国家行业的走势和日常数据,如果将一般建筑的要求应用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将会带来工程上的缺陷。
其次,抗震结构设计理念没有与时俱进,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案例抗震结构设计,给建筑抗震结构设计带来很多漏洞,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工程技术人员要充分应用先进的抗震设计理念,完善原有的结构设计准则,采取可靠性更强的抗震结构使建筑质量得到保障。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抗震结构设计;策略1抗震理念设计的理论概述1.1抗震理念设计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作用工作人员在对高层建筑进行设计时,要对其结构设计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使设计更加符合人们的实际需要。
结构设计往往蕴含着诸多方面的内容,建筑的施工人员需要对地震结构以及材料的性能具有充分的了解,使结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总之,在设计建筑物结构的过程中,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传统结构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错误进行弥补和改正。
1.2抗震理念设计的基本原则(1)结构的整体性。
保持结构具有的整体性是抗震设计之中的一项基础性的原则,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设计的时候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只有结构的整体性符合人们的实际期待,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建筑物抗震的效果,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
(2)结构的刚度。
由于受到地震所带来的影响,结构的刚度和结构的抗震性能往往不是单向传导,而是通过双向的方式进行传导的。
因此,对结构的刚度进行有效的确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试论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应用研究秦伟高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建设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剪力墙能够保障建筑质量,其结构应用于建筑中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
剪力墙极大的提升了建筑物抗震性能,为建筑的结构安全保障提供重要作用,因此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中大量应用剪力墙。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剪力墙;结构设计;应用引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整体经济建设发展迅速。
目前,我国许多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高建筑物的结构性能,常常采用剪力墙结构,为此,设计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剪力墙结构的设计,不断地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1剪力墙结构的定义剪力墙结构主要是指建筑房屋中通过钢筋混凝土代替梁柱,用于承载风负荷以及地震负荷等多种水平荷载,这种墙体可以有效控制结构的荷载。
剪力墙结构设计的目的在于保护建筑建筑,避免建筑在使用年限范围内受到不可抗外力,导致建筑使用寿命缩短。
也就是说,剪力墙结构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建筑结构的荷载能力以及稳定性。
就目前的建筑水平而言,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的建筑结构由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以及混合结构等结构形式。
和其他结构进行比较,剪力墙结构使用的钢材相对较少,而且具备更为优异的抗震性性能以及抗侧刚度,可以有效提升建筑的稳定性。
在剪力墙结构研究越来越深入的背景下,剪力墙结构的施工工艺越来越成熟。
2剪力墙结构的分类在进行剪力墙结构设计时,可以结合墙体是否需要开洞以及需要开洞的尺寸将剪力墙分成4个类型,分别是整体墙、小开口整体墙、连肢墙以及壁式框架。
(1)整体墙是指进行剪力墙结构设计时不需要进行开洞的墙体,或墙体开洞面积小于整个墙体面积的15%的墙体。
(2)小开口整体墙是指墙体开洞面积大于整体墙总面积的15%,但是洞口依然是比较小的墙体。
(3)连肢墙是剪力墙上开有一列或多列洞口,且洞口尺寸相对较大,此时剪力墙的受力通过洞口之间的连梁连在一起的一系列墙肢承受,故称连肢墙。
连肢墙的墙体开洞数量较多而且面积较大,因为墙体的洞口多且面积多,直接破坏了整个墙体的承载力,因此,为了避免墙体出现变形进而造成质量以及安全问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连梁约束墙巩固连肢墙的质量。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念与方法分析秦峰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有了很大进展,在建筑工程中,结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建筑结构设计是关乎整个建筑质量的关键所在,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能够提升建筑基础质量,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因此与人们工作、生活、娱乐、出行等息息相关的相关建筑工程质量就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对象。
伴随近年来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与之而来的是对建筑结构的伤害,尤其是地震带来的危害,因此本文将以抗震设计为建筑结构重点,寻求有效的设计方法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加强安全保障。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功能性引言当代建筑设计水平不断提升,建筑工程规模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节次鳞比地林立在城乡。
对于建筑物来说,建筑结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其设计水平对于建筑物安全与寿命具有直接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提升建筑物性能,在建筑设计环节,必须要强化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从而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1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时遵循的原则抗震设计时需要对建筑结构水平荷载进行充分考虑,控制结构内力避免发生形变,抗震单元布局规范,保持良好的整体性。
独立的抗震单元避免凹角或较长颈缩位置集中承受应力,电梯间及楼梯避免安放在凹角或端部,沿建筑高度均匀连续分布,在发生地震时,住宅不会因为刚性和弹塑性而发生较大形变,增强建筑整体稳定性。
建筑的刚性应当适宜,一般大地震后都有余震,过大的刚性可能导致建筑无法承受余震的破坏,刚性过小在余震作用下的损害会难以修复。
设计时对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刚性、延伸性、整体性进行多方衡量,尽可能设置多重抗震防护结构,以确保建筑良好的抗震性能。
2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2.1明确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概念的问题在对建筑结构的抗震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秉承的原则就是大震不倒(指连续倒塌)、中震可修、小震不裂。
发生地震的自然灾害所产生的破坏能量是不可估量的,及时在设计时使用了非常厚的钢筋混凝土墙,也会使得墙体吸收大量的地震产生的能量,使得整个结构更加容易受到损伤,这种形式走不通,就需要对建筑物进行大面积的位移变形从而抵消相对的能量,但是这种方法不利于人们的生活,这就需要我们实际的对建筑结构进行严格的分析,从而对建筑的关键部分进行人工的干预抗震的设计,将地震薄弱的位置进行不断的加强,从而使得建筑物整体结构的抗震能力进行加强。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分析摘要:在对超限高层建筑进行设计时要注重设计方法,对其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时要使用性能所要求的最基本的设计抗震方法,这样可以加强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性能的可靠性,同时还可以规避地震所造成的安全隐患,促进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方法的进步和发展。
在超限高层建筑当中的抗震设计要求与传统建筑的抗震设计不同,所以就必须对超高限层建筑的结构性能设计进行特别的分析和深入研究。
本文针对超高限层建筑的抗震结构的特点简要地说明了设计的基本方法、性能水平和建筑结构对抗震性能的标准和目标。
关键词: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性能抗震;设计分析导言:伴随着我国社会科技水平的进一步的提升,对于建筑结构所配套的相关设施的成本远远超出了其自身的成本,例如信息技术设备以及紧密仪器等。
而当前的只是一味的关注结构的抗震性已不能符合现阶段的设计需求,因此,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1抗震概念设计的意义概念设计主要是将理论以及实践相结合,通过设计思想当中将大量的实践经验相融合,进而构成概念设计的标准。
按照以上标准完成结构设计以及综合布局。
而超限高层结构非常的繁琐,如果出现地震的过程中属于不确定性特征,同时受到对结构认识不足状况的制约,以及施工材料与施工过程当中安装的变易性、模拟地震波的模糊性等方面的制约,造成了计算结构与具体状况存在的差异性非常的大。
因此,数值计算并不能有效的解决此问题。
2超限高层建筑的原则及注意事项2.1基本原则我国超限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应坚持基本的施工原则,确保施工目标顺利实现,其中,设计目标指的是根据震感强烈程度达到相应的设计标准,这不仅符合建筑施工需要,而且还能对超限高层建筑施工活动起到引导作用。
原则一:分阶段设计方法。
震感强弱影响建筑弹性,第一阶段主要对其进行弹性计算,同时,适当增加地震效应以及载荷力,根据建筑强度设计建筑结构。
此外,这一阶段还应控制弹性作用下的位置移动距离。
第二阶段主要分析建筑物倒塌几率,掌握建筑物在较大震源下的位置移动情况,并制定合理的解决对策。
住宅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的优化设计秦峰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人们对于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较复杂,在设计的时候不仅需要足够的专业知识,并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旦在设计过程中出现问题和遗漏,将会严重影响到整个高层住宅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且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本文重点研究了高层建筑住宅结构抗震设计,旨在优化结构抗震能力,提升建筑结构抗震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个建筑的质量水平。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优化设计引言近三十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高层建筑项目不断增加,这很好地解决了广大群众的居住和办公问题。
由于高层建筑可容纳人口多、设备集中、成本造价高,如果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不合理,一旦出现强震,就会造成严重的经损失,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由此可见,研究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和加固措施具有是否重要的意义。
1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抗震性能的设计是高层建筑设计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形状不是十分规则的高层建筑在设计起来更加困难。
在现代化城市当中大量的高层建筑设计中不论形状是否规则,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设计都应该是最先被设计人员所考虑的。
缺少了抗震性能的高层建筑在实际应用之中,安全性能极不稳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严重危害社会经济发展。
2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常见问题分析2.1建筑高度过建设规定我国各个地区对建筑物高度都有着明确的规定和限制,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施工建设,然而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和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建筑物高的情况,这也就造成高层建筑抵抗外能的能力下降,如果发生强烈地震,高建筑就容易在地震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和破坏,影响高层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
2.2抗震结构设计的精密性不足高层建筑结构中,影响抗震的因素很多,诸如结构设计的合理性、结构与连接点之间的受力均衡性等,建筑材料也会影响抗震情况。
浅谈基于性能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谢辛辛
【期刊名称】《科技创新与应用》
【年(卷),期】2012(000)012
【摘要】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是当前抗震设计领域的主要发展趋势。
本文详细阐述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基本概念、核心目标及主要内容,同时简要地介绍基于性能的抗震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总页数】2页(P10-11)
【作者】谢辛辛
【作者单位】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福建厦门361006【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352.11
【相关文献】
1.浅谈基于性能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2.浅谈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
3.基于性能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分析
4.基于性能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5.基于性能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问题分析发布时间:2022-01-06T06:50:27.232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第21期作者:张磊[导读] 地震灾害会对建筑物造成严重破坏张磊身份证号码: 23110219890422**** 摘要:地震灾害会对建筑物造成严重破坏。
为了保证建筑的整体性,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抗震设计需要从结构整体出发,保证抗震设计的有效性,在抗震设计中注意分析点和设计方法的合理性,保证建筑的抗震可靠性。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设计法1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概念抗震设计的重点是保证建筑在大震下不倒塌,在中震下可修复,在小震下不开裂。
合理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可以实现刚柔相济的功能。
建筑抗震设计应消耗地震能量,延缓薄弱部位的震害。
这与设计师的知识结构和实践经验有关。
设计人员不仅要结合计算数据,还要分析建筑所在区域的灾害数据,结合抗震设计经验,实现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保证建筑结构的合理性。
建筑的抗震设计也要求设计人员灵活运用基于抗震知识的设计方法,保证建筑结构的可靠性。
在建筑抗震设计中,需要考虑整体。
一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结构的水平荷载,控制结构的内应力,避免建筑结构变形,同时科学合理地布置抗震单元,保证布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
另一方面,对于独立抗震单元,需要避免独立抗震单元的凹角或缩口位置在设计时受到集中应力。
例如,在设计电梯或楼梯的位置时,应避免凹角和末端,这可以有效避免建筑物在地震中因外力而发生大变形,从而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
另外,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在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中,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刚度,避免建筑物刚度过大而承受不住余震的破坏力,同时也要避免刚度过小而在地震中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因此,在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中,需要对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刚度、延伸性和完整性进行综合测量,以确保建筑的抗震性能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2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点2.1选择施工现场。
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设计问题及策略在以往的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由于建筑的材料有限,所以我们所建造的一系列房屋抗震功能较弱,不能够更好地抵御地震这一地质灾害的出现,导致房屋坍塌,进而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所以地震这一自然灾害让广大居民倍感惶恐。
为了减少地震灾害所产生的实际影响,相关专业人士也做出了很多努力,然而地震这一自然灾害的出现不可避免,我们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措施可以阻止地震的出现。
因此,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形下,我们只能够采取预防的方式来保护广大居民的安全。
为了保障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让其更好地应对地震灾害,现代建筑工程也开始提高建筑要求,着重加强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
通过这一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地震灾害对建筑所产生的实质性影响,更好地满足广大居民的实质性需要。
由此,本文就针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要点进行分析。
标签:建筑结构;设计;抗震结构;设计问题;策略我国的国土范围内有很多地区是属于地震频发的地带。
地震的频繁发生对建筑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都会带来严重的威胁。
所以,设计师必须要充分考虑建筑工程结构的刚度、地基结构、规则性、水平和垂直布局的设计,要不断强化对建筑工程所在地点的地质条件、地理环境、地震频次与强度的分析和考量,以此来降低地震灾害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影响,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建筑结构的抗震性和稳定性。
1、建筑结构无法抗震的原因分析在进行地震预防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加强建筑结构的抗震性,从根源上减少地震,对广大居民所产生的实质影响,而在进行建筑抗震设计要点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也针对以往的建筑结构进行了分析,找到了建筑结构无法有效抗震的一些实质原因,在后续的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针对这些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找到适当的解决对策,保证建筑结构的抗震性更强。
第一点主要是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建筑施工人员以及当地居民的危急意识并不强烈,比如有些地区没有发生过较为明显的破坏性地震,所以一些居民开始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地震对自己当地的所产生的实质性影响并不大。
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几个问题丁炜摘要: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一直是结构设计中重点考虑的因素,并且随着建设结构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抗震设计也应该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保证建筑本身的结构性能。
在这种背景下,建筑结构设计师更注重抗震设计。
但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我们也发现现行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设计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明确问题的根源,才能在今后的设计工作中有效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
因此,本文对建筑结构给予性能抗震设计的几个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旨在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建筑结构;性能;抗震;设计1 引言在建筑行业中,建筑结构设计时十分重要的工作,并且设计成果对后续的项目推进起着指导作用。
因此,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结构本身的合理性,还需要结合当地地质环境,对地震的发生进行相应的预测,并在建筑结构中融入抗震结构,保证建筑的抗震性能达到相关技术要求以及实际需求的目的。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处置方案的选择需要以建筑本身结构特点以及当地自然环境为依托,这样才能保证结构的抗震性能。
2 建筑结构基于抗震性能设计的特点在针对建筑结构开展抗震性能设计工作时,要遵循“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的设计原则,但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仍然需要面对较大的挑战。
在以往,往往需要设计人员结合以往设计经验开展设计工作,但是由于很多设计经验没有形成成体系的设计思路,也没有足够的理论基础予以支撑,所以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影响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以及稳定性。
所以,需要总结前人设计经验,并将其进行梳理,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并明确设计工作的特点,进而为设计方法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持,并充分展现抗震设计模式的作用。
目前,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工作主要包括以下特点:2.1 明确性能水平明确建筑结构性能水平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首要工作,并且能够对抗震设计方案的选择起到指导意义。
否则,单纯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开展设计工作,或者依靠过往设计项目的经验选择抗震方案,往往会导致局部或者整体抗震性能水平达不到技术要求,并为结构埋下安全隐患。
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问题分析秦伟高
发表时间:2019-08-28T14:58:30.14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1期作者:秦伟高高庆马彦峰
[导读] 近年来,我国地震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我国受众人身财产安全以及国家公共财产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迅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建筑业在这几年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建筑的高度也在逐渐增加。
可以说,在人们的生活中,建筑涉及的种类众多,随处可见。
但是,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比如说在建筑过程中,没有详细的对建筑的抗震结构进行设计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抗震设计
引言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地质环境非常复杂。
地震是破坏性较强的自然灾害,不仅对社会基础设施、建筑工程有着很大的破坏性,还给受众日常工作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地震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我国受众人身财产安全以及国家公共财产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1建筑设计与建筑抗震设计之间的关系
当前,很多建筑项目的实施工都综合的考虑到了建筑的抗震性能,并采取了一些措施进行建筑抗震的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大的提高了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
建筑设计通常进行于项目施工的准备阶段,以便为工程的正式施工提供良好的参考。
在进行具体的设计时,为了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以及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设计人员要结合地质及场条件、环境因素等进行综合的考虑。
建筑设计是项目完成的重要环节,合理的建筑设计能保障建筑项目的顺利施工,并能保证建筑物有足够安全度抵御地震力对建筑物的破坏。
所以,在建筑设计中有效的融入抗震理念,将大大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给建筑物的稳定性提供最大的保障。
此外,建筑设计可以为抗震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将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能够让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更上一个层面。
通常来说,一旦制定了建筑的设计方案,后期就很难进行改动。
所以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先深入的分析建筑结构的构建设置和整体布局,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之后再对设计方案进行最终的确定。
这样做也能让建筑物在长期的使用中仍然保持良好的抗震性能。
2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问题分析
2.1工程结构体系问题
就现代建筑工程结构体系问题而言,主要可以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建筑工结构体系一定要从根本上规避制约工程整体稳定性的各类因素,这就要求工程设计师要全面考虑,着重考虑部分架构受损而影响到工程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第二,要想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工程设计师一定要和现场施工人员做好交接,这就要求工程设计师给出确定的计算简图和科学的地震能量传播渠道,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现场施工人员理解设计师的设计意图,从而更好地保证工程架构的整体抗震性能;第三,架构体系一定要具有能够满足实际使用需求的承载能力、强大的变形能力以及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
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务必要有效利用钢筋混凝土架构,积极利用钢筋混凝土强大的承载力、变形力以及能量传送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第四,工程结构体系一定要具备适宜的刚度和强度,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集中应力和塑性能力,从而全面规避因工程结构局部稳定性受到损坏而影响工程整体。
2.2地基选择问题
当前,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各种生活资源表现出日益紧缺的趋势。
部分房地产商在建筑过程中,只注重经济效益,没有按照建筑选址要求进行合理的建筑选址,没有详细的分析建筑周围地区的场地和环境,甚至根本没有考虑过是否适合建筑,有的建筑的选址在地震断裂带上,一旦发生地震将出现后果。
其实,我国也出台了一些文件来规范建筑的选址,比如要求房屋建设要尽量避免在地震多发区域,建筑基础要选择在地质均云的土层或岩层上。
3提高抗震设计的对策
3.1对建筑的平立面进行合理的布置
建筑物性能的优劣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房屋自身的建筑布局。
所以,房屋的抗震性能也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建筑布局以及结构设计得到加强。
这也就是说,如果抗震设计的要求没有很好的建筑布局配合,那么就算在精细的地震分析也无法发挥抗震设计的真正效果。
此外,为了能够充分体现建筑物的抗震效果,建筑物的宽度和高度必须符合相关的要求。
3.2重视抗震结构设计方式的选取,强化非结构位置构件抗震设计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我国各地区地质土质情况各不相同。
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因地质土质柔软、不稳定因素引发的工程结构不稳定问题频繁出现,因此,现代建筑工程结构抗震能力设计工作中,工程设计师一定要全面根据施工现场地质土质情况展开设计,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工程结构设计全面符合施工场地位置抗震能力的实际需求。
实际工程结构设计工作中,建筑工程抗震结构设计方式的选取,直接决定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利用选取强度较高、刚度较强的工程主体架构设计方式,可以从根本上降低工程结构弯曲变形的发生几率,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抗震能力。
这就要求工程结构设计师要仔细对抗震结构进行研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全面根据施工现场土质地质情况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从根本上确保抗震结构探究的全面性和非结构位置构件设计的有效性。
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非结构位置构件设计,设计师务必要针对容易发生风险隐患的短柱进行有效的设计处理,全面遵循整体性原则,着重强化短柱位置的抗震性能,从而从根本上强化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的抗震能力。
3.3合理计算建筑结构参数
通过分析近些年来的地震灾害现象,可以发现同一地震等级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房屋建筑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同的。
所以严格遵循地震设防标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来对房屋建筑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才能够使得所制定的抗震设计方案是科学的、有效的。
在对房屋建筑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合理计算房屋建筑结构参数,确保所计算出来的结构参数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最好是可以进行地震灾害模拟试验,参考地震灾害模拟试验的实验结果来展开结构参数的计算,一方面为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一方面提高房屋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确保所设计的房屋建筑拥有符合地震设防标准的抗震性能。
3.4建筑结构的具体选型
一般来说,选择建筑工程结构类型关乎到抗震设计,在设计中是不可或缺的内容,而且还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实际使用效果。
在建筑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结构类型的正确选择。
结合建筑物的具体使用要求以及结构特征进行仔细分析,通常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立面结构以及平面结构,在设计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较多的,必须要紧紧围绕结构的可靠性落实到位。
例如:选择结构类型时,既要简洁安全,防止繁琐复杂影响抗震效果,又要重视整体的和谐型,只有确保自身结构具有整体性的特征,才可以使抗震效果得到大大的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在实际生活中地震的发生不但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而就当前的科技而言,想要尽可能的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就必须将科学合理的抗震设计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去。
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充分的分析与了解抗震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对抗震设计的作用进行明确,并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加强两者的联系,认清当前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改进,以保证建筑业能够继续保持长期、繁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玉玺.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探索[J].科技展望,2015,06:24.
[2]孙作芹.分析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0:221.
[3]庄伟.分析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4:157.
[4]程新波.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