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1.56 KB
- 文档页数:13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语文主题学习全册教案单元教学计划教材分析:本一单元以“名人故事”为主题,共有4篇文章——《邓稼先》《说和做》《回忆鲁迅先生》《孙权劝学》。
本单元主要讲述名人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名人风采,感受他们的崇高品质。
学习他们良好的习惯和治学的方法对于初中生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本单元主要学习精读的方法,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语句和段落,揣摩品味其含义,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
单元目标:1.掌握单元需要的重点词语。
2. 快速阅读,了解课文内容。
3. 概括文意,理清写作思路。
4. 把握关键词句和段落,揣摩品味其含义。
5. 通过人物事迹,学习人物身上的精神品质。
课型、课时及阅读安排:【单元导读、整体识字课】学习内容: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邓稼先》《说和做》《回忆鲁迅先生》《孙权劝学》学习目标:1.通读单元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2.认真学习生字词,积累文学常识知识;(第一课时)学习过程:●阅读单元提示,明确学习重点。
(5′)1.思想内容重点:杰出人物,即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决胜千里的军事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感受他们非凡的气质。
2.阅读方法重点:精读,揣摩品味,批注。
3.写作方法重点:细节描写。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0′)阅读要求:1.用你习惯的方式通读单元课文,时间约20分钟。
2.边读边标记段落序号;圈画生字词,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疑难。
3.阅读思考:四篇课文分别讲述了名人的哪些故事?阅读交流: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思考”,再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
①《邓稼先》:记叙了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邓稼先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等核武器所做的重大贡献。
②《说和做》:记叙了闻一多作为学者和民主战士的“说和做”。
③《回忆鲁迅先生》:回忆了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日常生活的细节。
④《孙权劝学》:叙述孙权劝说吕蒙学习的故事。
●整理字词和文学常识。
(10′)1.将本单元的字词工整地积累到字词积累本上,1音2词。
【导语】学习时集中精⼒,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是节省学习时间和提⾼学习效率的最为基本的⽅法。
搜集的《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课件教案》,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1.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课件教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教学⽬标 ⼀、整体感知课⽂,理清⽂章脉络; ⼆、体会作者在⽂章中表达的感情; 三、领会课⽂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学习课⽂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动地描写事物。
教学重点 1、要求学⽣掌握本⽂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法; 2、从语⾔⼊⼿理解课⽂中的写景和抒情; 教学难点 描写三味书屋的部分难在两点:1、是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困难;2、是有些难解的词语。
第⼀课时 ⼀、导⼊:鲁迅先⽣是我们⾮常熟悉的⼈,哪⼀位同学来介绍⼀下有关鲁迅的情况? ⼆、题解:《朝花⼣拾》是⼀部散⽂集,共收集了⼗篇⽂章,⼤部分都是作者回忆⾃⼰童年、少年时代⽣活的。
写这些⽂章时鲁迅先⽣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集题名为《朝花⼣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篇回忆童年⽣活的优美散⽂。
课题⽤“从……到……”两个介词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活的地点范围。
三、查预习。
给加⿊的字注⾳、正⾳,然后释词。
确凿záo,菜畦qí,桑椹shèn,轻捷,油蛉líng,斑蝥máo,缠络chán,攒cuán,珊瑚shānhú⾼枕⽽卧,豁huō,敛liǎn,脑髓suǐ,陌⽣mò。
鉴赏,⼈迹罕⾄hǎn,觅⾷mì,⽵筛shāi,秕⾕bǐ,系jì,传授shòu,书塾shú, 四、整体把握 通读课⽂,然后解决下⾯问题 1、本⽂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得到了哪些信息?(“从……到……”表⽰这篇⽂章⼤致包括两部分,同时也告诉我们⽂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
) 2、快速阅读课⽂,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一、情况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在这一阶段的语文学习还是处在被动的状态下,学习不是很踏实,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欠佳。
学习方法单一,好多学生不知怎么去学。
但大多数人能清楚自己的责任,有学习的动力,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课外迁移不够,阅读和写作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教材分析我们采用的是 2016 年人教版的新教材,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所选课文有《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以及四首古诗《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 - 秋思》学习本单元要求学生重视朗读课文,想像文中描绘的情景,领略景物之美;把握好重音与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
还要注意揣摩和品味语言,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亲情。
所选课文有《秋天的怀念》、《散步》、《散文诗二首》、《世说新语》二则。
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亲情,是那么的动人心弦。
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而美好的感情,这样的文章往往最能打动人心,也最能引起感情共鸣。
单元整体精心构建,选文兼顾古今,兼顾中外。
所选的课文,作者努力用心灵捕捉生命的灵感,捕捉对亲情的体会与赞美,让读者产生感情的共鸣。
学习本单元,要继续重视朗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
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三单元主要是写学习生活的,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时代少年儿童的学习状况和成长经历,感受到永恒的童真、童趣、友谊和爱。
这一切都值得即将告别童年的同学们好好体会、领悟。
所选课文有《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窃读记》、《论语》十二章。
本单元重点学习默读,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阅读速度,还要学会在阅读中把握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
标题、开头、结尾及文段中的关键语句都是阅读时需要重点关注的。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1.邓稼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3.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教学重点:1.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 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1. 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
2 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课前准备:1.阅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预习生字、生词。
2.布置学生广泛搜集邓稼先的故事。
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教学要点:了解课文背景整体感知课文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
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
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
“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一)、背景说明。
1.关于“两弹一星”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
“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关于邓稼先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精选5篇)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精选5篇)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翻开新的一页,写一份教学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教学计划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篇1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全书按主题合成单元,每个单元按照主题进行综合训练,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学情分析:本人担任七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两个班学生的情况基本一致。
由于所处地域的问题及语文基础不扎实,众多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不够浓厚,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较差,学习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薄弱,积累较少,阅读面狭窄。
只有个别同学的学习目的较明确,学习较主动,但仍不够大胆质疑、积极回答,需要教师不断地鼓励、引导。
为使教学工作有条有理地进行,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如下计划:一、做好开头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
抓实书写,写一手漂亮的字,不仅能给人美的享受,而且会让自己一辈子受用无穷,更重要的是方便了与别人的交流。
书写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语文成绩。
紧紧抓住书写差的同学,从书写方式方法、书写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指导和督促他们。
引领学生诵读课文,培养语文的感觉及学习兴趣。
二、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三、打牢写作基础。
在写日记的基础上,灵活处理练笔与每两周一次作文的关系。
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让写作成为他们抒发自己心灵之感的一种方式。
四、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全册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内容包括了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既有古代诗词,也有现代散文。
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此册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通过一系列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对于语文有了基本的认识和理解,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量还不够广泛,对于一些文学作品的理解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和理解,拓展他们的阅读面和阅读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写作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对于一些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以及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同时,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案例。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教材内容,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短的视频或者故事,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相关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进行阅读和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欣赏。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带上她的眼睛》教案一. 教材分析《带上她的眼睛》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科幻小说。
本文讲述了主人公在一次探险任务中,意外被困在了火星的地下洞穴,面临着生存的困境。
在他的坚持与努力下,他成功地带上了自己的女朋友的眼睛,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女朋友的眼睛代替自己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本文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亲情的珍视,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文之前,已经接触过一些科幻小说,对于科幻题材有一定的了解。
但本文的情节较为复杂,需要学生仔细阅读,理解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
此外,本文中的一些科学概念和虚拟现实技术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解释。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学会分析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元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珍视亲情、热爱生活的道理,培养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分析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元素。
2.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
3.难点:分析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元素,理解虚拟现实技术的原理。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讲解相关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元素。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讲解、相关案例、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科幻小说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科幻小说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集1邓稼先1.通过小标题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各部分的关系,学习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2.学习精读方法,抓住重点句段,理解文章丰富的内涵,体会作者情感。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感受句式运用服从感情表达需要的特征。
4.学习邓稼先高尚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争做一个大写的人。
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播放一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视频。
导语: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人民饱受欺凌,经过奋起抗争,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这是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的伟大胜利!他们傲骨铮铮,挺起了民族的脊梁:孙中山、毛泽东、钱学森……这些划时代的“巨星”光耀中外。
有一颗“巨星”,也许是被“两弹”的蘑菇云遮没了光辉,也许是“一星”的光亮过于璀璨,他反而鲜为人知,他就是“两弹”元勋——邓稼先。
这节课,让我们跟随杨振宁走近邓稼先,认识邓稼先……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梳理字词,了解背景1.字音字形。
选聘.(pìn)元勋.(xūn)邓稼.先(jià)至死不懈.(xiè)鞠躬尽瘁.(cuaì)无垠.(yín) 奠.基(diàn) 彷徨.(huáng) 鲜.为人知(xiǎn) 锋芒毕露.(lù)2.重点词语。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元勋:立大功的人(多指开创性事业中的)。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直到死了为止。
形容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愧色。
当,承当,承受;无愧,不惭愧。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
喻,明白、了解;晓,知道。
截然不同:形容毫无共同之处。
截然,界限分明地。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层,重复;穷,穷尽。
3.文体介绍。
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实用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一、教材分析本教案针对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进行分析,该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为目标,内容丰富、生动有趣。
教材分为多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了课文、课文分析、文学常识、课内阅读、课外拓展等内容,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每个单元的课文内容和重点词汇;2. 研究运用各种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作文和写话;4. 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交流能力;5. 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三、教学重点1. 精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题、情节、人物等要素;2. 掌握每个单元的重点词汇和短语,提高词汇量;3. 运用合适的阅读策略解决阅读理解问题;4. 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写作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5. 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语言研究的主动性。
四、教学方法1. 教师主导,学生参与。
通过课堂教学、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合作精神;2. 结合多媒体技术,利用图片、音频等资源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3. 设置各种任务和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4. 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五、教学内容安排本教案按照教材的单元进行安排,每个单元包括以下内容:1. 课文导读:概述课文的主题、背景和情节;2.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3. 重点词汇:列举和解释每个单元的重点词汇;4. 阅读策略:介绍和训练各种阅读策略;5. 课内阅读:要求学生阅读并理解课内相关文章;6. 课外拓展:鼓励学生进行额外的阅读和写作练。
六、教学评估与反馈以课堂练、小组活动、作业等形式进行教学评估和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研究效果和兴趣。
七、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以下资源:1.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及相关辅助资料;2. 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音频设备等;3. 练册、作业册以及其他练资料;4. 图书馆或网络上的相关阅读材料。
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优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人生感悟诗歌:《静夜思》《春晓》散文:《山中访友》《秋天怀念》2. 第二单元:人物描写小说:《社戏》传记:《孙权劝学》3. 第三单元:自然风光诗歌:《钱塘湖春行》散文:《三峡》4. 第四单元:人与自然说明文:《生物入侵者》议论文:《大自然语言》二、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学会品味优秀作品。
3. 提升学生写作技巧,学会运用各种写作手法。
4. 增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合作交流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现代文阅读与分析,写作技巧运用。
2. 教学重点:诗歌、散文、小说、传记、说明文、议论文等各类文体阅读与写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作业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与课文相关自然风光、人物故事等,激发学生兴趣。
2. 课文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中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文、作者、文体等基本信息。
2. 突出课文重点、难点,列出关键词、关键句。
3. 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简洁、直观板书,帮助学生梳理课文结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阅读理解: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写作练习:仿写课文中精彩句子或段落。
口语练习:复述课文故事,进行角色扮演。
2. 答案:阅读理解:参照课后习题答案。
写作练习: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批改,给出建议。
口语练习:教师评价,给出指导意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作品,提高阅读量。
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文学活动,提升文学素养。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学会思考、表达自己观点。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案七下年级:七年级教材版本:部编版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课文中“驿路梨花”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4. 能够从课文中汲取启示,学会关爱他人,弘扬雷锋精神。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3. 从中汲取启示,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难点:1. 理解“驿路梨花”的象征意义。
2. 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启示,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对新课内容产生期待。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驿路梨花”的故事吗?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字形。
2. 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对课文进行逐段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讲解“驿路梨花”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从课文中汲取启示,学会关爱他人。
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驿路梨花”的象征意义。
2. 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弘扬雷锋精神。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课堂学习,运用生字词写一段话。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关爱他人”的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课文《驿路梨花》,让学生学会了生字词,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启示,学会关爱他人,弘扬雷锋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一、内容简述首先我们将从基础知识入手,包括生字词的学习、语法知识的普及等。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我会设计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如识字游戏、语境对话等,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接着我们将一起探讨课本中的经典文学作品,这些作品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佳作,不仅语言优美,而且思想深邃。
我会引导同学们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情感和语言特点,让同学们在欣赏美文的同时,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此外本教案还将注重培养同学们的语文实践能力,通过写作、口语表达、阅读理解等方面的训练,让同学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语文技能,提高语文水平。
1. 介绍本学期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亲爱的同学们,新学期伊始,我们即将开始七年级语文下册的学习之旅。
首先我想和大家聊聊本学期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
大家都知道,语文学习不仅关乎我们读懂课文、理解故事,更是对我们语言运用、思维逻辑和情感表达能力的全方位培养。
那么本学期我们的语文学习要达成哪些目标呢?第一我们要夯实基础,这包括字词的学习、语法知识的积累,以及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
毕竟只有基础扎实,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第二我们要提升阅读素养,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我们要学会从中汲取智慧,理解人生哲理,拓宽视野。
同时我们也要学习如何从文本中获取关键信息,提高阅读效率。
第三我们要加强写作训练,写作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逻辑,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本学期我们将进行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包括记叙文、议论文等,让大家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
第四我们要注重口语表达,学习语文不仅要会写,更要会说。
本学期我们将加强口语表达的训练,通过演讲、讨论等形式,提高大家的口语表达能力。
2. 简述本学期教材的特点和重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本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的世界,简要了解一下这本教材的特点和重点。
这本教材真的是我们学习路上的好伙伴,内容那可是既有趣又有深度。
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一、内容概要本次教学计划与教案的编写基于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涵盖了全册的教学内容和要点。
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本册语文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文学素养。
古诗文阅读:涵盖了古诗和文言文的阅读,学生可以领略古代文学的魅力,同时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现代文阅读:包括了各种文体如小说、散文、诗歌等,旨在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写作训练:通过系统的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记叙文、议论文等多种文体的写作。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公共场合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1. 介绍本学期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
在本学期语文教学中,我们将依据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的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需求,设定以下总体教学目标。
掌握本学期语文课程中规定的生字词、成语、短语等基础知识,能够正确拼读和运用。
理解并积累文言文经典篇目中的文学常识和文化背景知识,提升文言文的阅读和翻译能力。
学习并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能够完成各类文体(记叙文、议论文等)的写作任务。
提高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并回应他人的言语表达。
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他们通过合作学习和小组研讨来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多种途径提升语文应用能力。
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阅读分享会、写作竞赛等,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2. 简述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特点及重要性。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是初中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特点和重要性。
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是显著特点之一。
本学期教材包含了经典文学作品、历史文化知识、语言文字应用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素养。
教材强调人文性和思想性的融合,通过课文的选择和编排,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人文精神。
【部编版】七年级下全册语文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共有16篇课文,涵盖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等多种文学体裁。
本册教材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文素养为核心,通过富有时代气息、贴近学生生活的文章,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提高人文素养。
教材中的文章既有经典名篇,也有新人新作,既有中国传统文化,也有世界文学作品。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
但部分学生语文基础薄弱,阅读和写作能力有待提高。
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受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章所传达的美好情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把握,重点字词的掌握。
2.难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学生个性化解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文章所传达的情感。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参考资料:相关文章、视频、图片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与本课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的阅读情况。
之后,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套写作教案●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第四单元写作>怎样选材第五单元写作>文从字顺第六单元写作>语言简明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精神》教案主备人备课成员七年级语文老师备课时间课型新授课上课时间课题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尝试观察人物特点,了解人物精神。
2、学会选择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3、初步掌握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方法。
过程与方法:读写结合,从课文中学习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并运用到作文实践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用心了解和理解身边的每一个人,捕捉美好的有趣的、有意义的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外在特点和人物内在精神的关系。
教学手段教案教材多媒体教法与学法举例法,练习法,读写结合法。
教学过程修改意见一、导入1.看到他,你马上会想到关于他的哪些事?(出示多媒体图片)这些事件又表现了他的什么特点? (学生看图说话)2.交流学生们的课前准备中的知识储备,说一说大家认为该如何写出一个有特点的人。
——运用各种人物描写的方法,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各个角度进行详细的描写。
除了外在特点,还需要写出人物的内在精神,也就是人的思想、气质、品格、个性等等。
二、经典回顾1.可以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出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回忆鲁迅先生》中的片段学生交流探讨2.可以借助一些写作手法来加以突出、强调。
出示《邓稼先》中的片段学生交流探讨3.还可以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的概括。
4.写好肖像,以形传神。
出示《故乡》中的片段学生交流探讨5.写好环境,以景写人。
出示《药》中的片段学生交流探讨三、小试牛刀也许闭上眼睛你都能想出好朋友的样貌,写出他的外在特征并不难,但你还能写出他的性格与气质吗?以《我的朋友》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
2024年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诗词与散文诗歌:《静夜思》《春晓》散文:《山中访友》《紫藤萝瀑布》2. 第二单元:说明文《松鼠》《鲸》3. 第三单元:议论文《为人民服务》《生命的价值》4. 第四单元:小说《社戏》《安塞腰鼓》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欣赏诗词、散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等不同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阅读理解、写作、口语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品质,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言文的翻译和赏析;说明文的写作方法;议论文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2. 教学重点:诗词、散文的意境和表达;说明文的条理性和准确性;议论文的观点明确、论证充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感受诗词、散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等不同文体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以诗词、散文为例,分析其意境和表达手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创作。
以说明文为例,讲解其写作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实践。
以议论文为例,分析其结构和论证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 随堂练习学生进行诗词、散文创作,提高文学素养。
学生进行议论文讨论,锻炼思辨能力。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第一单元:诗词与散文诗词:《静夜思》《春晓》散文:《山中访友》《紫藤萝瀑布》2. 第二单元:说明文《松鼠》《鲸》3. 第三单元:议论文《为人民服务》《生命的价值》4. 第四单元:小说《社戏》《安塞腰鼓》七、作业设计1. 诗词、散文创作:以《我的家乡》为主题,创作一首诗词或一篇散文。
答案示例:诗词《故乡的云》散文《家乡的桥》2. 说明文写作:以《我的文具盒》为题,写一篇说明文。
答案示例:《我的文具盒》3. 议论文写作:围绕“诚信”,写一篇议论文。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四单元追求道德高度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题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词语。
2.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相关情况。
过程与方法1.积累词语。
2.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相关情况。
3.品味文章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叶圣陶先生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高贵品质。
课前预习作者简介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璇,学名张璿,河北香河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燕园三老”之一。
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
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
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
写作背景本文选自《读书》1990年第一期。
有删改。
张中行和叶圣陶先生,都是我国著名的语文学家。
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
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篇文章。
作者通过对叶圣陶先生言行的记录,赞美了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行,同时也颂扬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
读准字音辨清字形理解词语修润:修改润色。
东四八条:北京东城区胡同名。
商酌: 商量斟酌。
朦胧:不清楚,模糊。
文中指一种美学境界。
累赘:不必要,麻烦。
拖沓:不爽快,不简洁。
妥帖:恰当,十分合适。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颠沛流离:因生活困窘而到处奔波流浪。
颠沛:遭受挫折或困难。
流离:离散、流落。
新课导入张中行和叶圣陶先生,都是我国著名的语文学家。
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
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篇文章。
作者通过对叶圣陶先生言行的记录,赞美了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行:同时也颂扬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套单元作文教学设计附例文目录第1单元《写出人物精神》教学设计 (1)第2单元《学习抒情》教案设计 (9)第3单元《抓住细节》教学设计 (22)第4单元《怎样选材》教学设计 (33)第5单元《文从字顺》教学设计 (40)第6单元《语言简明》教案设计 (47)第1单元《写出人物精神》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讲述名人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名人的风采。
同时要突出读写结合,把阅读教学与“写出人物的精神”的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围绕人物描写,读中有写,写中有读。
【学情分析】写人记事文章是初一学生学习写作的重点,在七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写作中,我们学习了“写人要抓住特点”,本课将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如何深入到写出人物精神。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描写、用议论或抒情句点睛等方法来写出人物的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
并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2.读写结合,从课文中学习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并运用到作文实践中。
3.引导学生用心了解和理解身边的每一个人,捕捉美好的有趣的、有意义的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描写、用议论或抒情句点睛等方法来写出人物的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外在特点和人物内在精神的关系。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 回顾七年级上学期学习过的内容《写人要抓住特点》:写人有一些常见的方法,如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记录下来写在笔记本上,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
2、回忆本单元前几课的内容,尝试自己归纳总结一下写人的方法,比如《邓稼先》一文中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作对比的手法。
为本单元的写作做好准备。
一、导入交流学生们的课前准备中的知识储备,说一说大家认为该如何写出一个有特点的人。
——运用各种人物描写的方法,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各个角度进行详细的描写。
除了外在特点,还需要写出人物的内在精神,也就是人的思想、气质、品格、个性等等。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邓稼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3.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1.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
2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课前准备:1.阅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预习生字、生词。
2.布置学生广泛搜集邓稼先的故事。
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教学要点:了解课文背景整体感知课文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
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
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
“两弹元勋”邓稼先 __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一)、背景说明。
1.关于“两弹一星”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 __成立五十周年之际, __、 __、__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
“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关于邓稼先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
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
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
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3.关于 __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二)、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邓稼jià先元勋xūn至死不懈xiè鞠jū躬尽瘁cuì选聘pìn无垠yíng殷红yān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的流泪。
形容事迹英勇悲壮,非常感人。
歌:歌颂,赞叹;泣:流泪。
元勋:立大功的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了为止。
形容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
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
尽瘁:竭尽劳苦;瘁:辛劳。
已:止。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愧色。
当:承当,承受;无愧:不惭愧。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
喻:明白、了解;晓:知道。
截然不同:断然不一样,形容毫无共同之处。
截然:分明地,显然地。
马革裹尸:用马皮包裹尸体。
指英勇作战,死于沙场。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
层:重迭,重复;穷:穷尽。
二:整体感知1.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结构,说出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小组合作讨论,全班讨论交流。
3.教师评议学生发言,归纳讨论意见:本文共有六大部分,且每一部分均设有小标题。
第一部分,展示背景。
通过列举1898年西方列强 __的瓜分情况,让读者管窥百年中国的屈辱历史。
然而~个世纪后,中国人站起来了,就在这新中国刚刚诞生的早晨,新中国带着从黑夜走出的迷们,披着朝阳的霞光,迎来了从海外归来的一位对祖国母亲有拳拳之心的儿子——邓稼先。
第二部分,简述邓稼先的生平。
写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特别是 __核武器设计研究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第三部分,写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比较,以凸现邓稼先的人品。
奥本海默是一位出类拔草、锋芒毕露,在美国家喻户晓的原子弹工程 __。
邓稼先是一位能力超群、忠厚朴实,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
因此,作者说,邓稼先是最有 __的朴实气质的人,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最有奉献精神的儿子。
第四部分,通过写邓稼先的诚恳周到及 __原子弹工程所创造出来的成就,激起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作者为民族而自豪,为稼先而骄傲。
第五部分,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坚定、执著与勇敢。
通过回顾学生时代课本中的《吊古战场文》,描绘了沙漠戈壁的荒凉与凄惋,同时也指出了从事这项伟大工作需具备超凡的直觉判断、严谨的逻辑思维、果敢的胆识、坚定的信心,以及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又令常人难以想像,且常常伴有生命危险。
第六部分,是一首唱给邓稼先的赞歌和挽歌,同时也是一首唱给祖国的颂歌和恋歌。
本文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热情赞美邓稼先为国家=民族建立的功勋,表达了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
三、作业:思考课后第一题第二课时(总第2课时)教学要点: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明确本节课教学要点二:整体感知1.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圈出其中的关键语句。
(浏览课文,找语句,圈出词语。
在此基础上全班讨论交流找出的语句。
)第一部分最后一小节;第二部分最后两小节;第三部分第九、第十小节;第四部分最后一小节;第五部分引用的“五四”时代的歌;第六部分。
三:研读欣赏1.以第三部分为范例,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好处:a.以上语句或语段,大多运用议论、抒情表达方式,因而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在表达作者的“至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现在,我们通过第三部分的探究来认识这一点。
]找出第三部分第九、第十两小节中的关键词语,说明这些词语各自概括了这一部分的那些内容,说一说这样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好处。
b.四人合作小组讨论2—3分钟,然后组织全班讨论交流。
c.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评议、肯定: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的——概括并赞美邓稼先“忠厚平实、真诚坦白、朴实”。
“奉献精神”,“理想党员”——概括并赞美邓稼先“最不要引人注目,没有私心”。
品格使人们绝对相信他:说服两派继续工作,制成氢弹;说服工宣队、军宣队队员。
2.默读第一部分。
说说为什么要概述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文章开头列举中国一百年前的历史对于表现人物的作用:通过鲜明的对比,突出“今天”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的伟大成就,从而把邓稼先的贡献放在一个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中国之所以不再任人宰割是因为我们有了强大的国力,而由邓稼先领导的核武器研究的成功,无疑是这之中最闪亮的一笔,突出了邓稼先的贡献之大。
3.默读第三部分。
说说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并说说邓稼先性格特点。
作者将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 __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作对比的目的:他们是从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科学家,作者的意图显然不是要褒贬某人,而是通过对比,使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呼之欲出。
4.默读第四部分。
说说你对“事后我连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我始终想不清楚”这句话的理解。
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着作者的深情,如:“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动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这一句作者运用两个表选择关系的设问句,充分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引起的感情震荡,它含蓄地告诉读者,作者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更为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语言简练,蕴含丰富。
四:质疑问难:鼓励学生提问并参与解答问题。
朗读《吊古战场文》的原文和译文。
译文如下:广大呀,广大呀!空旷的沙漠无边无际,辽阔的荒漠不见人烟。
河水象飘带一样弯曲流动。
群山像犬牙一样交错在一起。
幽暗啊悲惨凄凉,明风悲号,天日昏黄。
飞返折断,百草枯死,寒冷得如霜冻的早晨,各种飞身无处可栖,在天上乱窜,许多怪兽争斗激烈,失群狂奔。
亭长告诉我说:“这犹是古战场啊!常常有失败的一方全军都夜没在这里,时常能听到鬼哭的声音,每逢天阴的时候,就会听得更加清楚。
”五:拓展延伸:1.学生自主选择其他部分,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好处。
(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两三部分即可,不必面面俱到。
)2.全班讨论:你认为邓稼先的那些品质值得我们终身学习?3.叙述你收集的邓稼先的故事,加上简要评论,表达你对他的情感。
六:总结课文:(一)、深刻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本文既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也不同于一般的人物评传,而是以民族文化为背景,以民族情结,私人友爱为基调,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叙写了一个淳朴谦逊的科学工作者的奋斗历程。
同时文中还插入了幼儿读本、诗歌电报书信等内容,抒发了对邓稼先的赞颂之情。
本文作为一篇回忆性散文,可以说形式是自由的,而主题是集中的,那就是有了中华文化,就能孕育像邓稼先这样的优秀儿女,也正是因为有了邓稼先一类的杰出人物,我们的民族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写作特色:1、朴实无华、平白流畅的语言风格,结合长短变化的句式安排,使文章蕴含了深厚的情感,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2、作者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主题式的小标题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六个部分各有各的重点,同时又连成一个整体。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