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敦煌吐鲁番文书看唐前期的均田制
- 格式:pdf
- 大小:189.49 KB
- 文档页数:3
唐初华北地区推行均田制的铁证作者:孙继民《光明日报》(2015年12月02日14版)在今年3月10日国家典籍博物馆揭幕的“正定历史文化展”上,有一幅“唐代界砖”的彩色拓片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这个界砖的实物笔者过去在正定百石斋见过,但公开展出的拓片却是第一次见到。
这张拓片所反映的具有重要资料价值的铭文也应是第一次向公众和学界展出,其重要性应该引起唐史学界的注意。
所谓“唐代界砖”,确切地说应称为“唐代田界砖”。
笔者曾实测该砖的尺寸,约长35cm,宽18cm,厚8cm。
铭文单面,有字5行,内容基本完整,部分字迹残损。
铭文内容和格式如下:1.东王氏旱田,西至西华林,阔二百四2.十七步;南官道,北至刘氏祖茔,长3.六百二十二步。
为常山郡牛氏永业,4.子孙继之。
维贞观十三年六月5.十九日牛徵立界并记之田界砖铭共有文字五行63字,内容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记述常山郡牛氏永业田的四至和面积。
“东王氏旱田,西至西华林”和“南官道,北至刘氏祖茔”是说牛氏永业田的四至是东至王氏旱田,西至西华林,南至官道,北至刘氏祖茔。
“阔二百四十七步”和“长六百二十二步”是指田的面积,宽度为247步,长度是622步。
第二部分是交代铭刻界砖的缘起,强调这是“常山郡牛氏永业”田,由其“子孙继之”,确认田地的继承权为其子孙享有。
第三部分是交代立界的时间和田主的姓名,立界时间是唐太宗“贞观十三年六月十九日”,田主、立界人和铭记人均是“牛徵”。
砖铭称“常山郡牛氏永业”,道出了砖铭主人的乡里所在、姓氏以及田地性质。
所谓“常山郡”无疑用的是旧称或代称,应指唐初恒州州治真定县,即今河北正定县所在。
我们知道,今正定一带历史上长期处于古恒山郡、常山郡郡治所在的真定县范围。
恒山郡为秦统一后首置,西汉初年为避汉文帝讳改称常山郡,两汉时期及以后至南北朝时期多称常山郡,北周平齐后改置为恒州,隋文帝开皇年间仍沿袭恒州之置,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始改州为郡,恒州改为恒山郡。
均田制问题均田制一直是隋唐史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虽经长时期广泛的探讨争论,并获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分歧的意见。
首先,均田制的施行问题。
大多数学者认为这种土地制度在隋唐时期是实施了的。
陈寅恪说隋、唐“俱有均田之制”①。
谷霁光说:“唐代继北魏、北齐、北周和隋代之后施行均田制度。
”②韩国磐说隋唐皇朝不仅颁布过均田令,如《唐律疏议》就有详细的记述,而且都作过具体的均田工作,地方官也能对豪强占田作一定限制,敦煌吐鲁番文书关于户口和受田、退田的记载更可证明均田制推行过③。
胡寄窗说:“隋帝国的均田制以北齐的制度为基础”,“唐帝国接受了隋代的均田思想,在建国后第七年(武德七年即公元六二四年)又颁布均田法令。
”④胡如雷说:“唐太宗利用隋末农民战争打击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成果,更有效地推行均田制。
”⑤翁俊雄经过一番稽考后指出隋王朝不仅颁布过新均田令,而且内容上还比较丰富⑥。
另外,贺昌群、吴枫、王仲荦等也持同样的观点①。
但也有学者提出了相反的看法,如邓广铭就认为唐初没有施行均田制,均田制只是“纸上空文”。
他说像唐人杜佑《通典》这样重要的典制之作竟未记载武德七年均田令;应为均田制施行重点的潼关以东、黄河南北地区,直到贞观六年还荒凉不堪,关东地区也没有实施均田迹象;敦煌残卷所载各户之田也与均田制原则相违背。
所以,唐初宣布的所谓均田令,只是把全国民户私有土地更换一下名称罢了②。
又如傅筑夫认为隋朝只是承认一下北齐的均田令,并没有颁布新令,也没有认真推行。
而唐朝的均田制度仅为有名无实的空文,对豪强兼并土地未起什么阻止作用,只可看作土地占有形式的一种变化③。
还有一种略区别于此的看法,认为即使在推行均田制的时期和地区,大土地所有制仍占极大比重,所以,均田制从未照规定执行过④。
其次,关于均田制实施程度和推行范围的问题。
虽然众多的史学家主张隋唐施行均田制,但对其实施程度的高低和推行范围的大小却颇有不同意见。
有的认为“均田法实行的程度,关东地区最高,关中地区最低,长江流域居中”⑤。
中国农史 (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200612Ξ从敦煌文书看唐五代私有土地的发展途径刘进宝(南京师范大学 历史系,江苏 南京,210097) 【摘 要】唐中叶以后,随着均田制的瓦解,地主私有土地急剧发展,其发展途径主要是请射和买卖。
请射的土地主要是绝户地、不办承料户地和官荒地。
这时土地买卖已排除了交易双方之外的各种干预,不再受国家的制约,也不需要官府审核和裁决。
买卖双方完全可以根据个人意志自由买卖土地,确认私契的决定作用。
私契的公开和合法,正是土地私有化的反映。
不仅如此,晚唐五代归义军时期,卖地契有关双方权利义务的文本形式,已和卖宅舍契、卖牛契的形式一样,表明此时土地已和宅舍、牛一样,成为人户的私有财产,土地拥有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支配土地。
【关键词】敦煌文书;晚唐五代;私有土地【中图分类号】S-09;K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459(2006)02-0042-09The Developing Style of the Private Land in the T ang and Five Dynasties from the U nearthed I nstruments in DunhuangLIU Jin-bao(History Department o f Nanjing Normal Univer sity,Nanjing210097) Abstract:A fter the middle of T ang dynasty,when the land equalization policy was collapsing,the private lands increased quickly.The mainstream were requestion and marketing.The first style m ostly included the un2 owner’s land,the unratepaying land and the wasteland belonged to the state.The business of the land has elimi2 nated all of the con fines to the dealers,the g overnment lost the power to limit and audit and verdict them.The dealers could bargain the land freely,signed the contract.It’s the reflection that the private land had been legal.H owever,late T ang and Five dynasties and the period of the G uiyijun,the land contracts contained the rights to both of the dealers,had the same effects like the house and cattle contracts.S ome lands had belonged to the pri2 vate,the private could treat the land in their purpose.K eyw ords:Dunhuang instruments;late T ang and Five dynasties;private land在实行均田制的时代,从原则上说均田还受土地属国家所有,民户不能随便买卖。
从敦煌吐鲁番文书看唐前期的均田制作者:张升森来源:《丝绸之路》2009年第24期[摘要]均田制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重要的政治制度,在我国土地制度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将以出土的敦煌吐鲁番文书为依据,对其进行系统阐述。
[关键词]唐前期; 敦煌吐鲁番文书; 均田制[中图分类号]K87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24-0008-03均田制始于北魏,到了唐代,均田制更加完备和成熟,对这一田制记载最为详细的,莫过于杜佑的《通典》。
杜佑,字君卿,唐代京兆万年人。
生于开元二十二年,卒于元和四年,享年78岁。
他出生官宦家庭,家族非常显赫。
他以门荫入仕,先后任岭南节度使﹑淮南节度使﹑尚书左丞﹑吏部尚书,官至司徒平章事。
他积累了在地方从事吏民管理的经验,这大大扩展了他的知识面,再加上他本人虚心好学,最终写成了《通典》。
《通典》是我国古代现存的第一部典志体史书,形成了与编年体﹑纪传体并列的史书体裁。
《通典》分为8门,分别是食货典﹑选举典﹑官职典﹑礼典﹑乐典﹑兵典﹑刑典﹑州郡典﹑边防典,共计200卷。
《通典》把食货典放在首位,在食货典中又把田制列在首位。
他曾自述说:佑少尝读书而性且蒙,固不达术数之艺,不好章句学,所纂《通典》,实采群言,徵诸人事,将施有政。
夫理道之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
《易》称聚人曰财。
《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
”管子曰:“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杜佑的经济思想,即从食货丰足达到教化目的,从教化目的达到国家有效治理。
杜佑充分认识到土地和土地占有状况是一个国家所以立国的根本所在,故在“田制上”中说:谷者,人之司命也;地者,谷之所生也;人者,君之所治也。
有其谷则国运备,辨其地则人食足;察其人则徭役均,国固而不动,则莫不生殖。
杜佑继承了贾谊﹑晁错等人的经济思想,把粮食生产放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认为没有充足的粮食贮备,国家将处在危险的境地。
唐初实行的土地制度1. 唐初的土地制度啊,那可真是个有趣的事儿!唐初实行均田制,就像把一块大蛋糕切成好多小块,分给有需要的人呢。
我就想啊,当时的老百姓肯定特高兴,毕竟有了自己的土地就像有了扎根的地方。
比如说张三,以前没地的时候到处打零工,现在均田制一实行,他分到了地,每天都干劲十足,精心耕种着自己的那小块地,心里想着能过上好日子了。
2. 唐初的土地制度均田制可不简单。
这就好比是老天爷给每个人发了个小福袋,里面装着土地这个宝贝。
在这个制度下,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贵族,都有一定的土地分配规则。
像李四,他是个小农户,按照均田制分到了足够他养家糊口的地。
他逢人就说:“哎呀,这均田制可真是个好东西啊,感觉生活有了盼头。
”这均田制就像一阵春风,吹暖了老百姓的心。
3. 你知道唐初的土地制度吗?均田制是当时的大事情。
这制度就像一个大棋盘,每个人在这个棋盘上都有自己的土地格子。
妇女也能分到地呢,虽然比男人少些。
就说王五家吧,他家闺女小花,分到了自己的地,小花高兴得不得了,感觉自己也能为家里出份力了。
这均田制啊,给当时的女性也带来了一些希望,让她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也有了一点点变化。
4. 唐初实行的土地制度均田制,真是个充满智慧的安排。
它就像一场及时雨,洒在干渴的大地上。
普通百姓能得到土地,就像得到了一把开启美好生活的钥匙。
我听说赵六以前穷得叮当响,均田制后有了地,他开始种粮食、种蔬菜。
他还跟邻居说:“这均田制就像是救星啊,要是没有它,我还不知道在哪飘着呢。
”这土地制度确实给很多像赵六这样的人带来了生机。
5. 唐初那均田制的土地制度啊,超神奇的!感觉就像是给社会做了一次公平的分配。
把土地当作宝贝,按照一定的规则分给大家。
拿老孙家来说吧,老孙本来担心儿子娶了媳妇没地种,结果均田制下,小两口也分到了足够的地。
老孙感叹道:“这制度真不错,就像有人在背后默默照顾着咱老百姓呢。
”均田制让大家心里踏实,不用担心没地可种。
6. 唐初实行的土地制度,均田制就像是给老百姓画的一幅美好蓝图。
敦煌吐鲁番文书中的唐五代经济史料价值探析作者:朱力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年第02期摘要:敦煌吐鲁番文书是研究唐五代经济的重要史料,正确认识该文书中的相关史料价值有助于推动唐五代经济史研究的深化。
通过对文书所反映的土地制度、赋役制度、商业贸易等有关内容分别进行分析,可知敦煌吐鲁番文书在唐五代经济史的不同方面均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可为正史记载提供内容补充,为学术讨论提供资料依据。
对唐五代经济史的各类研究均可根据需求选取文书中的有关内容进行考证。
关键词:敦煌吐鲁番文书;唐代;五代;史料价值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2.02.042自20世纪初期敦煌吐鲁番文书大量出土,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敦煌学已成为当今国内史学研究中的一门“显学”,受到广泛关注。
敦煌学体系庞大,内容丰富,涵盖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科技等众多领域。
唐五代是敦煌学中重点关注的领域,由于唐朝和五代距今年代久远,中原地区少有该时期的纸质文书出土,且正史记载内容有限,故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就显得难能可贵。
这些文书中记载了大量关于唐五代社会经济的内容,是研究唐五代经济的重要史料,对文书史料价值的正确认识能够推动唐五代经济史研究的深入。
本文就已有研究成果对敦煌文书的有关内容进行大致梳理,从土地制度、赋役制度等各方面探讨文书中的唐五代经济史料价值,以期为相关研究与学习带来便利。
1 土地制度均田制是唐代初期的主要土地制度,敦煌吐鲁番文书中有大量信息为唐代均田制的研究提供支撑。
文书保留了很多有关户籍和手实资料以及土地授还信息等,这些信息不但证实了均田制的确切实施,而且记载了沙州、西州等地区的人口和土地情况①。
从敦煌吐鲁番的户籍文书来看,唐代全国各地的实授田数与法令规定田数不尽相同。
吐鲁番地区可耕的土地较少,所分土地份额也小,会出现以下情况:永业田数量充足,口分田却严重不足;各户所分土地相当零散;减丁时有田可退之户甚少;父母健在而别居一籍的情况比较常见;兄弟分家,平分已授田;买田入籍,充当已授田;没番卫士与逃丁虚挂在籍等②。
浅析唐代均田农户经济的破产分化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要:唐高宗朝,部分均田农户经济开始破产分化。
武周到睿宗时期,均田农户经济的破产分化已相当严重,威胁到了国家财政收入和社会稳定。
玄宗朝,均田农户经济大多破产,严峻到了朝廷失控的程度。
安史之乱爆发后,均田农户经济急剧破产。
德宗建中元年,唐廷宣布废除租庸调制而改行两税法,实际上宣布废止了均田制,均田农户经济至此彻底破产并退出了历史舞台。
均田农户经济破产分化的衰败历程和唐王朝国家统治由盛转衰的历程,是基本一致的。
关键词:唐代经济;均田农户;个体农户经济对于唐代均田制下均田农的生产生活状况和身份地位高低,学界存有较大的认识分歧。
一种意见认为,唐代均田农是自耕农,有着相当高的人身自由和生产自主,社会地位较高,生活较为富足,特别是在玄宗开元天宝时期;一种意见认为,唐代均田农是国家佃农,人身隶属于国家,社会地位低,生产不自由,生活很困苦。
笔者基本认同第二种意见,认为唐代均田农户被唐王朝编制操控在一个严密的制度网络中,遭受多重的超经济强制和压迫,带有明显的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等上层建筑属性,具有突出的超经济特征,对于唐代均田农身份地位及生产生活的自由与独立程度不能估计过高。
不仅如此,作为个体农户小生产经济,唐代的均田农户经济又是十分脆弱和不稳定的。
随着均田制的日趋瓦解,唐代均田农户经济走上了不断破产分化的厄运之途,没有脱离到了玄宗开元初年,“时天下户版元隐,人多去本籍,浮食闾里,诡脱徭赋,豪弱相并,州县莫能制”。
开元七年(719),玄宗颁《科禁诸州逃亡制》说,当时破产的均田农户,“莫不轻去乡邑,共为浮惰。
或豪人成其泉籔,或奸吏为囊橐,逋亡岁积,流蠹日滋”。
开元八年(720),“天下户口逃亡,色役伪滥,朝廷深以为患”。
柳芳说,自张嘉贞、张说罢相以后,“赋役顿重,豪猾兼并,强者以才(财)力相君;弱者以侵渔失业。
新发现的汉唐经济法律资料研究郑显文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出土了大量的汉唐时期的古代文书,它包括1900年在甘肃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古代遗书,1901年瑞典人斯文·赫定在新疆汉代遗址中发现的简牍,20世纪60~70年代在新疆阿斯塔那发现的吐鲁番文书,1973年在内蒙古额济纳旗居延发现的2万多枚竹简,1981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汉简《王杖诏令》,1983年12月在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的汉代竹简,1991年在敦煌悬泉发现的汉代诏书律令,1996年在湖南走马楼仓井出土的三国时期东吴的文书,2003年在内蒙古额济纳旗发现的王莽登基诏书残简和律令,另外还有许多迄今尚未公布的出土法律文献。
这些汉简和文书的发现不仅弥补了历史学研究的空白,也为法史学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原始材料。
我国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在为陈垣教授《敦煌劫余录》所作的序言中指出:“一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
取用此新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
”自秦汉竹简和敦煌吐鲁番文书发现以来,学术界对该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由于这些新出土的资料涉及内容广泛,发现的时间前后相差甚远,加之分散于全国各地,为学术研究带来了诸多不便。
本文依据现已公布的古代简牍文书,拟对汉唐间的经济法律制度略作分析。
新发现的汉代经济法律资料研究二十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得到了巨大发展,其中汉简的发现最为引人注目。
自1901年以来,斯坦因、斯文·赫定等人相继在尼雅、楼兰、敦煌等地发现了一批汉晋时期的木简和文书,王国维、罗振玉著《流沙坠简》,对其中发现的竹简作了详细的考证。
1930年,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在居延发掘出了一万多枚汉简,劳干撰写了《居延汉简考释》,成为研究居延汉简最重要的著作。
新中国成立以后,新发现的汉简越来越多。
1959年,在甘肃武威磨咀子六号东汉墓中出土了514枚竹简,主要内容甲、乙、丙三种《仪礼》九篇。
吐鲁番出土唐“勘田簿”残卷中所见西州推行“均田制”之初
始
朱雷
【期刊名称】《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年(卷),期】2001(000)001
【摘要】<正> 吐鲁番哈拉和卓1号墓,据文书整理者称:'本墓经盗扰,无衣物疏,亦无墓志。
所出文书兼有麴氏高昌及唐代。
其有纪年者,最早为高昌延寿十六年(639),最晚为唐贞观十四年(640)。
'由于缺乏该墓发掘报告,故难于判断该墓之年代下限。
但该墓既出有'手实'残片,又出有贞观年间之'乡帐',而'手实'作于贞观十四年九月,'乡帐'必始作于唐在西州实行
【总页数】6页(P100-105)
【作者】朱雷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唐代的更簿与直簿——以吐鲁番所出《唐某年二月西州高昌县更簿》为中心 [J], 黄楼;;
2.唐西州时期吐鲁番的桃树栽培——从出土文书及实物证据谈起 [J], 赵美莹; 王龙; 党志豪; 蒋洪恩
3.吐鲁番文书中所见的高昌唐西州的蚕桑丝织业 [J], 陈良文
4.从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所见的唐代烽堠制度之三——唐代的烽铺(属斤)田 [J], 程
喜霖
5.关于吐鲁番出土的唐代西州户籍残卷中的几个问题 [J], 韩国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唐令·田令》的完整复原与今后均田制的研究内容提要:《唐令·田令》的完整复原使我们对唐田令有了完整的认识,也使许多长期有争议的重大问题得以解决。
如确认有唐一代《田令》未做实质性修改;唐律令承认私田合法存在;《唐令·田令》既包括基本原则,也包括十分细致的实施细则。
《田令》对民户各种应受田对象、应受田额等的规定,都很明确具体,无需《户部式》补充,更不容《户部式》进行什么变通。
《唐令·田令》的完整复原给今后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今后要研究的不是均田制是否实行,而是均田制如何实行,主要按《田令》哪些条款施行。
为此,就要研究各地原先的土地占有情况,政府是否有田可授。
在介绍《田令》第2条、第27条时,不应有所遗漏,这样就可以避免读者对《田令》与均田制产生误解。
关键词:唐田令的复原 均田制如何实施 《式》不违《令》一、《唐令·田令》的完整复原使我们对唐田令有了完整的认识唐代均田制是中国古代土地制度重要的一环。
此前,国家政权对土地制度或有立法,或极力加以干预;此后,基本上是“田制不立”。
要了解唐代的土地制度,就要研究唐代均田制的实施状况。
要了解唐代均田制的实施状况,首先要了解唐田令是怎么规定的,在此基础上才可能探究它是否按唐田令实施。
新旧《唐书》、《资治通鉴》、《唐会要》、《唐六典》、《通典》等史籍都记载了唐田令的一些条文,但它们都不是原原本本地照录唐田令的令文,而是根据作者自已的理解撮田令大意,择要介绍,因而多有错漏。
《资治通鉴》卷190武德七年四月条记唐田令最为简略,仅31字:“丁中之民,给田一顷,笃疾减什之六,寡妻妾减七,皆以什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
所记仅限于《唐田令》第2条的前几句,丢了《唐田令》第2条有关民户原有土地处理办法的至关重要的一句——“先有永业者通充口分之数”。
至于“初授田”之后如何运作,更是只字未提。
《旧唐书》卷48《食货志》记“武德七年始定律令。
从出土文书看唐代西州的屯田
吴大旬
【期刊名称】《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4(032)003
【摘要】西州作为唐代前期经营西域的重心,唐政府曾在此进行过广泛的屯田,上自军州,下至镇戍与烽铺,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巩固边防、扩大农业生产和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吐鲁番出土文书充分证明了这一史实.
【总页数】7页(P71-77)
【作者】吴大旬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北京,1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07
【相关文献】
1.从吐鲁番文书看唐代世俗政权对西州寺院经济的管制 [J], 王祥伟;
2.从出土文书看唐代伊州的屯田管理 [J], 吴大旬
3.从敦煌文献看9世纪后的西州--兼论吐鲁番出土回鹘文木杵文书年代和沙州回鹘的兴衰 [J], 劳心
4.从出土文书看唐代伊州的屯田管理 [J], 吴大旬
5.从吐鲁番出土文书看唐代西州部曲 [J], 李靖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唐代西州均田制的实际授田标准考鲍晓娜【期刊名称】《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年(卷),期】1985()3【摘要】根据吐鲁番出土唐代文书中的户籍残卷及给田、退田、欠田文书等材料可知,唐代前期在吐鲁番地区确曾施行过“均田制”,而且是按唐令的一般狭乡标准确定各户应受田数,这一点学术界已多所论列,兹不赘述。
但长期以来却有一个很大的疑问迄未解决:即吐鲁番地区虽系狭乡,是按一般狭乡标准确定各户应受田数的,但政府在实际给授土地时,由于某种原因,似另有标准,而且较一般狭乡应受田标准要低得多。
这个问题首先是由吐鲁番欠田文书的记载引起的,如有的人就曾估计吐鲁番地区的实际给田标准可能是一丁10亩,企图用这个办法来解释吐鲁番地区一般农户虽受田严重不足,但欠田文书所载的各户欠田数却又是寥寥数亩的矛盾现象。
但是,这种估计缺乏史料根据,并不能全面地对吐鲁番欠田文书作出解释,因而很难成立;但吐鲁番地区在给授土地时另有标准,则是很可能的。
在近期整理公布的吐鲁番出土文书资料中,发现了唐代西州地区的某种请田标准,即《吐鲁番出土文书》第4册所载的《唐请地簿》及《唐侯菜园子等户佃田簿》中记载的“壹丁合得常田肆亩,部田贰亩”;“老寡人得常田贰亩,部田壹亩”的材料,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试论述如下。
【总页数】8页(P19-26)【关键词】吐鲁番地区;均田制;田文;户籍;吐鲁番出土文书;高昌;宁乡;博物馆;残卷;当户【作者】鲍晓娜【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相关文献】1.唐代均田制与寺院经济变迁的制度化分析——以"僧尼授田"为中心的考察 [J], 刘小平;马楠2.唐代西州的私学与教材--唐代西州的教育之二 [J], 姚崇新3.唐代西州的官学--唐代西州的教育(之一) [J], 姚崇新4.唐代西州市场商品初考——兼论西州市场的三种职能 [J], 李鸿宾5.也谈唐代西州的土地管理方式──再论唐代西州的两种授田制度 [J], 杨际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唐朝土地制度的变迁
唐朝土地制度的变迁主要包括了均田制的崩溃和两税法的出台。
在唐朝初期,土地制度主要是沿袭了北魏的均田制。
均田制是指将所有的土地收归国有,再按一定的比例分发给农民。
在这个制度下,农民耕田达到一定的年限,就能获得土地的所有权。
然而,随着唐朝的发展,均田制逐渐崩溃。
均田制的崩溃主要由于土地的分配并不公平。
在唐朝的制度中,授予普通健全男性一顷土地(即一百亩田地),残疾男性四十亩,寡妇、妻妾等普通女性三十亩。
然而,亲王却可以拥有一百顷,也就是一万亩可自由支配的永业田。
一品官员则是六十顷,最小的九品小官也有两顷。
这样的分配方式使得土地更加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加剧了土地兼并的趋势。
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均田制已经无法维持下去。
于是在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两税法出台,取代了原有的均田制。
两税法是一种新的税收制度,它按照土地和财产的多少进行收税,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总的来说,唐朝土地制度的变迁主要是由于均田制的崩溃和两税法的出台。
这些变化主要是由于土地兼并的加剧,以及政府对于土地分配方式的不公平处理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