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 格式:doc
- 大小:445.50 KB
- 文档页数:5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知
识点归纳
一、帝国主义争霸世界——根本原因
1、帝国主义产生的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2、战争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3、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①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②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
二、大战的爆发
1、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
2、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3、概况
①1914年8月,日本加入协约国作战;②1915年3月,意大利宣布退出同盟国,加入协约国作战;③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④1917年8月,中国加入协约国作战;
⑤1917年11月,俄国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空前的灾难
1、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共七十多万人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2、战争结果: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历史四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终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3、战争性质:帝国主义战争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大战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破坏,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参战国共死伤三千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等夺取生命的人超过一千万。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主要原因: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具体原因: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
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引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2.如何看待普林西普暗杀斐迪南大公这件事?刺杀的目的是在挽救民族危机;刺杀行为性质上属于恐怖主义行为,不是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正确行为;其后果是点燃了世界范围内的战火,造成了人类社会的灾难。
3.巴尔干半岛被称为火药桶的原因(拓展点)(1)半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为列强争夺的目标。
(2)该地区民族纷争、民族冲突频繁。
(3)两大集团插手巴尔干地区,使其成了帝国主义矛盾的焦点。
4.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主要矛盾及其表现:(拓展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矛盾主要集中表现为英德矛盾。
易错微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易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直接原因即导火线是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
例题1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矛盾主要集中表现为()A.俄德矛盾B.法德矛盾C.法意矛盾D.英德矛盾答案:D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是德国为主的同盟国,英国为主的协约国,故选D。
例题2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最终引爆了“火药桶”的“火星”是()A.三国同盟建立B.三国协约建立C.萨拉热窝事件D.凡尔登战役答案:C解析: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德国、奥匈帝国决定以此为借口,挑起战争。
1914年7月,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故选C。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A.萨拉热窝事件B.德军闪击波兰C.珍珠港事件D.斯大林格勒战役2.有人认为:假如塞尔维来民族主义者不刺杀奥匈帝国皇储夫妇,这场战争就不会爆发。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学习目标:1.知识要点: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世间的意识和能力。
2.能力要求: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主要过程的学习,了解其“导火线”的作用,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3.情感培养目标: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认识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达标导学:一、导入新课请大家阅读导入部分,提问引起世界大战的原因有哪些?美国和德国,垄断组织,托拉斯。
二、展示目标三、自主学习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了__________阶段。
2、以德、意、奥为首的和以英、法、俄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展开疯狂地扩军备战。
3、1914年6月,事件的发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4、1914年7月底,__________向塞尔维亚宣战。
、、、英国相继投入战争。
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在,其中被成为“绞肉机”的战役是___________。
6、1917年4月,对德宣战,协约国力量大增。
1918年11月,无条件投降,历时四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__________的失败而告终。
7、第一次世界大战总体上是一场战争。
四、合作探究(一)生生合作:1、试着概括促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因素有哪些?2、试着说明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过程。
(二)师生合作:1、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因此有人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那么事实是否如此,他们之间到底有何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高度发展,也由此出现了一批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考点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2006·淄博中考)1913年英、美、德、法的实力对比
上述表格所反映的史实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B.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C.北约和华约的形成 D.欧盟和独联体的形成
【答案】选A。
2、(2008·巴中中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的三国同盟的成员国不包括()
A.德国
B.意大利
C.奥匈帝国 D.英国
【答案】选D。
3、(2008·甘孜州中考)1882年5月,欧洲某几个国家签订的《同盟条约》中有这样的规定:“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到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它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援助。
”这里的“其他两缔约国”是()
A.德国和奥匈帝国 B.俄国和奥地利 C.德国和奥地利 D.英国和俄国
【答案】选A。
4、(2007·常德中考)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成员国中,位于最南边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意大利 D.奥匈帝国
【答案】选C。
5、(2006·福州毕业会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组合正确的是()
A.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B.三国同盟:英国日本俄国
C.三国协约:德国塞尔维亚意大利 D.三国协约:英国法国美国
【答案】选A。
6、(2009·成都中考)观察右图,其中的圆圈连线和三角连线标志着()
A.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的形成
B.三国轴心军事同盟的形成
C.华约和北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
D.美苏争霸局面的形成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和识记能力。
一战前,形成了两大对峙的军事集团,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了三国同盟,英国、法国、俄国组成了三国协约。
●考点2:第一次世界大战
1、(2006·潍坊中考)1914年7月,德皇威廉二世借口“千载难逢的机会”向塞尔维亚宣战。
这个“机会”是指()
A.三国同盟成立
B.三国协约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
D.凡尔登战役
【答案】选C。
2、(2009·安顺中考)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点燃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
A.凡尔登绞肉机
B. 坦克等新式武器的应用
C.萨拉热窝事件
D.意大利秘密加入协约国
【答案】选C。
3、(2009·烟台学业考试)南斯拉夫某城有一石碑,刻有文字“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
”碑文记载的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这个事件是 ()
A.来克星顿的枪声
B.萨拉热窝事件
C.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
D.波士顿倾茶事件
【答案】选B。
4、(2009·潍坊中考)“1914年6月28日,普林西普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
”“他的子弹”引发了()
A.美国南北战争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美苏“冷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历史再现能力。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和他的妻子遭到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的枪击,中弹死亡,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
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
5、(2009·攀枝花中考)有人形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
”“一把枪”比喻的历史事件是()
A.萨拉热窝事件 B.三国协约的形成
C.三国同盟的形成 D.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宣战
【答案】选A。
6、(2009·包头中考)对普林西普刺杀斐迪南大公夫妇这一行为,认识错误的是()
A.该行为挽救了民族危机 B.该行为没能解决政治纷争
C.该行为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D.该行为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灾难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了斐迪南大公夫妇,该行为直接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非但没有挽救民族危机,却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灾难。
7、(2009·日照中考)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
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这里所说的“奔向奴役和毁灭”开始于()A.拿破仑执政 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C.希特勒上台 D.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16年”“两年以来”,可知这段话描述的“奔向奴役和毁灭”的大事发生在1914年,故选B。
8、(2009·南充中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参加了同盟国集团,战争开始后又参加到协约国方面作战的国家是()
A.英国
B.德国
C.意大利
D.法国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历史再现能力。
一战前,意大利加入了三国同盟。
一战期间,为了自身的利益,它望风使舵,与协约国达成秘密协定,参加到协约国一方作战。
9、(2009·甘孜中考)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的战役是 ( )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日德兰战役 D.索姆河战役
【答案】选B。
10、(2009·锦州中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 ( )
A.凡尔登战役B.索姆河战役 C.马恩河战役D.日德兰海战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历史再现能力。
凡尔登战役历时10个月之久,双方先后投入了各自的大部分兵力参战。
到12月,法军收复了全部失地。
这次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战役。
此后,德军在西线丧失了作战的主动权。
11、(2009·泰州中考)下列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战前在欧洲形成了两个军事集团
②“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③战争爆发后,意大利参加了同盟国集团作战
④大战中最残酷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一战前,意大利加入了三国同盟。
一战期间,为了自身的利益,它望风使舵,与协约国达成秘密协定,参加到协约国一方作战。
12、(2009·天水中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
A.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B.协约国进行的侵略战争
C.同盟国进行的侵略战争 D.塞尔维亚为民族独立而战
【答案】选A。
13、(2007·江西中考)小明同学编写了一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剧。
下面是“告别”一幕中即将离开家乡、奔赴战场的士兵约克与儿子小弗郎的一段对话,其中与史实不符的的一处是
小弗郎士:“您(A)坐汽车去吗?”约克:“不,(B)乘火车。
”小弗郎士:“我会想您的,您给我们(C)打电话吧。
”约克:“战场上打电话不方便,有空我会给你写信的。
”小弗郎士:“写信多慢呀,您还是(D)发电子邮件吧。
”
【答案】选D。
14、识图分析题
(2009·辽阳中考)结合右图,回答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的问
题。
(1)请写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
(2)根据下列描述,将图中字母A、B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①在这里发生的事件成为德国和奥匈帝国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借口:( )
②在这里进行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双方伤亡70
多万人:( )
(3)战争是人类的伤痛,请用一句话来表达你对未来世界的美好祝福。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和归纳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可直接回答第(1)题;通过识读地图和所学知识,可回答第(2)题;第(3)题只要围绕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2)①A②B(3)愿未来的世界和平永驻;人类和平共处;没有战争、没有硝烟;各国和谐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