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测试】19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75.00 KB
- 文档页数:7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进化是生物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涉及了生物体在时间尺度上的演变和适应过程。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对进化机制和模式的科学解释,通过对群体遗传学、分子进化和生态进化等各个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关于生物进化的全面和准确的描述。
本文将从进化的基本原理、群体遗传学、分子进化以及生态进化等方面讨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 进化的基本原理进化的基本原理包括遗传变异、适应和自然选择。
遗传变异是指个体间存在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差异,这是进化的基础。
适应是指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它能够增加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成功率。
自然选择是指环境中存在的选择压力,促使适应性特征在群体中的频率增加,从而导致种群的进化。
2. 群体遗传学群体遗传学研究个体间基因频率的变化和遗传变异在群体中的传递。
主要内容包括基因频率的演化、人工选择和遗传漂变等。
基因频率的演化是指群体中基因频率的变化,可以通过基因漂变、突变、自交和迁移等因素来解释。
人工选择是指人为地选择特定性状的繁殖个体,加速遗传变异的积累。
遗传漂变是指由于随机事件(如基因突变和基因漂变)导致的基因频率的变化。
3. 分子进化分子进化研究基因和蛋白质序列的变化和演化。
主要内容包括分子钟理论、基因家族和基因重排等。
分子钟理论是指利用分子数据推断物种分化和进化的时间尺度。
基因家族是指相互关联且具有相似结构和功能的一组基因。
基因重排是指为了适应新的环境而发生的基因片段的重组和重排。
4. 生态进化生态进化研究进化与生态学之间的相互作用。
主要内容包括适应性放大、种间关系和生态位等。
适应性放大是指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会放大其对生存和繁殖的影响。
种间关系研究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共同进化。
生态位是指生物体在特定环境中完成其生存和繁殖所占据的位置和角色。
总结: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涵盖了进化的基本原理、群体遗传学、分子进化和生态进化等多个方面。
通过研究遗传变异、适应和自然选择等基本原理,人们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机制和模式。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一门既神秘又迷人的学问。
我们从小就听说过达尔文的“物竞天择”,这句话简直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生物多样性的大门。
听说过基因吗?它们就像是生命的“说明书”,告诉生物怎么长、怎么活。
现在,咱们来一起深入看看这个理论的主要内容。
首先,进化的基础在于变异。
变异是自然界中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
想象一下,猴子和人类的共同祖先,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在不同环境中生存,慢慢演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就像你换衣服一样,有些猴子可能长得高一点,有些则是短小精悍,这种差异就是变异的体现。
接下来,适应性是另一个重要概念。
生物为了生存,会不断调整自己。
比如,在寒冷的环境中,动物们会长出厚厚的毛发,来抵御严寒。
而在热带雨林中,动物们则可能变得色彩斑斓,以便更好地隐蔽。
这种现象真是令人惊叹,仿佛生命在不断地和环境进行“舞蹈”。
接下来,选择是进化的核心。
自然选择就像一个严格的评审,只有最适合的个体才能生存下来。
想象一下,一个拥有强壮体魄和聪明头脑的动物,肯定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就像考试一样,只有那些准备充分的学生才能取得好成绩。
当我们深入了解这些理论时,基因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
基因突变是推动进化的动力。
它们就像是生物体内的小工厂,生产出多种多样的特征。
有些特征会增强生存能力,有些则可能导致灭绝。
这个过程就像是一个博弈,谁能赢得生存的机会,谁就能繁衍后代。
当然,环境的变化也是影响进化的重要因素。
随着气候变化、地理变迁,生物们必须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新的生活条件。
有时候,这种调整会导致新的物种诞生。
比如,古老的鱼类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变成了现在的两栖动物。
此外,进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漫长的时间积累,几百万年的演变才会形成显著的变化。
正如老话所说,“功夫下在平时”,每一代生物都是在为下一代打基础。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人类的进化。
我们是如何从古代的猿人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样子?这其中的变化真是复杂而神奇。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对达尔文早期进化理论的修正和完善,通过对分子遗传学、生理学、生态学等领域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进化机制和方法,更全面地解释生物的进化过程。
1.基因突变与遗传漂变基因突变是进化的起点,是生物适应环境变化的基础。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发现许多基因突变是同义性的,对生物本身的功能没有影响,这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相悖。
于是,生物学家提出了遗传漂变理论,认为随机基因漂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物群体的基因频率,导致一些突变可能被保存下来并扩大传播。
2.自然选择与适应性演化自然选择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提出了更多的细节。
例如,现在我们知道了自然选择有着不同的形式,比如扰动选择、方向选择和平衡选择等,每种适应性演化方式都是根基于生物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模式。
3.多重种类起源与分化生物进化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多重种类起源和分化。
大量证据表明,生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可能是由于共同祖先和基于同物异型原理的分化。
这意味着,生物在进化历程中经历了不断的分化和多样化,而这些分化和多样化是基于其自身的大脑、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等因素。
4.遗传变异的多样性和统计学进化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遗传变异现象,这些变异涉及到工作基因区域、调控区域和未知功能区域等,在这些变异的基础上可以建立系统进化树或族系分类树。
另外,统计学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贝叶斯方法、最大似然方法等,通过这些方法把不同的进化事件联系在一起,构建了大量的生物分类和族系演化树。
总之,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进行了重大的修正和完善,使我们更加全面地认知和理解生物的进化过程。
5.基因流与遗传漂移除了基因突变以外,基因流和遗传漂移也是影响生物群体遗传结构的重要因素。
基因流指的是因为种群间的基因流失或增加,导致了种群间基因频率的变化。
而遗传漂移则是指随机因素引起的种群基因频率变动,比如小种群和环境压力等也可能影响种群基因结构。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丰富多彩,令人着迷。
要想了解这个理论,我们得从几个方面入手。
进化的概念,听起来似乎高深莫测,但其实,简单来说,就是物种随时间的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是微小的,也可以是巨大的,反正就是从原来的样子变得越来越不一样。
一、自然选择的奥秘1.1 适应与生存自然选择,这个词听起来很专业,但实际上,它说的是一个简单的道理:适者生存。
想象一下,在某个特定的环境里,像是干旱的沙漠或者湿润的雨林,生物们都在拼命地适应环境。
那些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的个体,往往会存活下来,繁衍后代。
这就像我们生活中一样,强者生存,弱者被淘汰。
自然选择就像是一位冷酷的裁判,决定了哪些生物能继续留下。
1.2 变异的力量再来说说变异。
变异是指基因发生的随机变化。
这些变化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
有时候,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一个新的特征出现,比如某种鸟的喙变长了。
这种变化让它更容易找到食物,结果就能活得更好。
就像买彩票,有时候你运气好,中个大奖;有时候则一无所获。
正是这些变异,给物种提供了进化的可能。
二、遗传与变迁2.1 基因与传承说到遗传,我们不得不提到基因。
基因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它们像是一本本的小书,记录着生物的性状。
这些性状通过繁殖传递给下一代。
如果一个个体在环境中表现得好,它的基因就会被传递下去。
就像你可能从父母那里遗传到的个性和外貌。
这个过程让一些特征得以在后代中延续。
2.2 适应性辐射适应性辐射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当一群生物从一个地方迁移到不同的环境,它们可能会发生快速的变异。
这种变异让它们能在不同的生态位中生存。
比如,达尔文的雀鸟就是个经典的例子。
它们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各自适应了不同的食物资源,结果演化成了多种不同的物种。
这种变迁就像是一次美丽的交响乐,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谱写出生命的乐章。
2.3 物种形成物种形成是进化的一部分,指的是新物种的诞生。
这通常发生在地理隔离的情况下,比如一座山脉把一群动物分开。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基础上,结合了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知识,形成的一套系统完备的理论体系。
其主要内容包括自然选择、遗传变异、种群遗传演化、物种形成等几个方面。
首先,自然选择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自然选择是指在自然界中,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而这些差异可能会影响它们的生存和繁殖能力。
适应环境的个体更有可能生存下来并且繁衍后代,从而使得适应性状在种群中逐渐积累。
这一过程导致了物种的适应性进化,使得物种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其次,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遗传变异是指个体之间存在的遗传差异,
这些差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基因漂变等遗传过程。
遗传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遗传物质的多样性,使得物种能够对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适应。
然后,种群遗传演化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种群遗传演化是指
种群内个体基因型和表型频率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自然选择、基因漂变、基因流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种群遗传演化理论解释了物种形成和物种多样性的产生。
最后,物种形成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物种形成是指一个
种群分化为两个或更多个不能有效杂交的亚种或种的过程。
物种形成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也是生物进化的结果之一。
综上所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自然选择、遗传变异、种群遗传
演化和物种形成等几个方面。
这些内容构成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为我们理解生物进化过程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高一生物导学提纲(23)课 题: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课前导学:1.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_______是生物进化和生殖的基本单位;____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3.生物的变异分为不可遗传的变异和可遗传的变异,前者仅仅是由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引起的,后者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
4.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______________,可遗传的变异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5.一个生物种群中全部个体所有基因的总和称为该种群的__________。
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叫____________。
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种基因型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例,叫____________。
6.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内_____________的改变。
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质疑探究:1.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2.在某昆虫种群中,翅色绿色(A)对灰色(a)为显性,从该种群中随机抽取100个个体,其中基因型AA 、Aa 、aa 的个体分别有30、60、10个。
(假设上述昆虫种群非常大,所有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没有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对翅色这一相对性状没有作用,基因A 和a 都不产生突变),根据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计算⑴请计算亲代中AA 、Aa 、aa 的基因型频率?⑵请计算亲代中A 和a 的基因频率?⑶请计算子代中AA 、Aa 、aa 的基因型频率?⑷请计算子代中A 和a 的基因频率?⑸依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该昆虫在这两代中是否发生了进化?为什么?⑹如果该种群出现新的突变型(基因型A 2a 为或A 2A 2),也就是产生新的等位基因A 2,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变化吗?基因A 2的频率可能会怎样变化?例题精讲:某基因的基因频率该基因的个数等位基因的总个数=某基因型的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的个数该种群的个体总数=1.下列生物属于种群的是()A.一块水田里全部的水稻、水草、鱼、虾及其他生物B.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C.一块棉田中全部的幼蚜、有翅、无翅的成蚜D.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2.据调查得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比率为:X B X B∶X B X b∶X b X b∶X B Y∶X b Y=44%∶5%∶1%∶43%∶7%,则X b的基因频率为()A. 13.2%B.5%C.14%D. 9.3%3.滥用抗生素往往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基本内容要点解读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l)种群既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2)同一种群生活在同一区域,没有生殖隔离;(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l)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变异,其中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统称为突变;(2)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3)突变的频率虽然很低,但一个种群往往由许多个体组成,而且每一个个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成千上万个基因,所以在种群中每一代都会产生大量的突变;(4)生物的变异是否有利取决于它们的生存环境,同样的变异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害;(5)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重组是随机的,只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而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1)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2)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生物的表现型,间接对象是相关的基因型,根本对象是与变异性状相对的基因;(3)自然选择的实质: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4)自然选择的方向:适应自然环境;(5)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环境仅是一个选择因素,变异在先、选择在后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1)物种的判断标准主要是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及能否在自然条件下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2)一般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然后形成生殖隔离;有时不经过地理隔离直接形成生殖隔离,例如多倍体的产生2、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①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特点是个体间彼此可以交配,实现基因交流。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②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③基因频率: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
④基因型频率:是指某种特定基因型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⑤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嘿,伙计们!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你们知道吗,这个理论可是科学家们花了好多年时间研究出来的,它告诉我们地球上的生物是如何不断演化和适应环境的。
好了,废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神奇的世界吧!我们要明白生物进化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生物在长时间内逐渐改变自己的特征,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这就像是我们人类一样,从古代的猿猴慢慢变成了现在的人,这个过程经历了无数代的演化。
那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一一了解一下。
我们要了解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论。
这个理论告诉我们,生物之间的竞争会导致那些更适合生存的物种得以繁衍后代,而那些不适合生存的物种则会被淘汰。
这就像是我们小时候玩的“狼人杀”游戏一样,只有那些善于伪装、善于观察的玩家才能在游戏中存活下来。
这个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不能解释所有的生物现象。
但是,它仍然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础。
接下来,我们要说说拉马克的进化观点。
这个观点认为,生物的特征是由它们的祖先所具有的遗传信息决定的。
换句话说,我们现在的特征都是由我们的祖先传下来的。
这就像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族谱一样,我们的祖先是谁,我们就有什么样的基因。
这个观点也有它的争议之处,因为它不能很好地解释生物的突然变异现象。
但是,它仍然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一部分。
除了这两个观点之外,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还包括了一些其他的观念。
比如说,基因流理论告诉我们,生物之间的基因会通过交配传递给下一代;隔离分化理论则认为,地理隔离会导致生物产生新的物种;等等。
这些理论都为我们理解生物进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
总的来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它包括了很多不同的观点和观念。
但是,这些观点和观念都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上的生物是如何演化和适应环境的。
所以,无论你是喜欢科学的小伙伴,还是对这个话题不太感兴趣的人,我希望大家都能从中学到一些有趣的知识。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嘿,伙计们!今天我们要聊聊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你们知道吗,这个理论可是科学家们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探讨,才逐渐形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哦!那我们就赶快开始吧,让咱们一起探索这个神奇的世界!我们来说说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
生物进化,简单来说,就是指生物种类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生的变化。
这些变化可能是基因的变异、物种的分化,也可能是环境的改变等等。
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就是试图解释这些变化背后的原理和规律。
那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都有哪些主要内容呢?咱们可以先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说起。
你们知道吗,这个理论是达尔文在19世纪提出的,他认为生物之间的竞争会导致那些更适应环境的个体生存下来,从而使得种群不断进化。
这个理论虽然简单明了,但是后来却被一些批评者指出了一些问题。
比如说,他们认为达尔文没有考虑到基因的作用,而且他的理论也无法解释为什么有些物种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地改变自己的特征。
好在这些问题并没有阻止科学家们继续探索生物进化的奥秘。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拉马克的用进废退”。
这个理论是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在19世纪提出的,他认为生物的特征是通过使用和不使用来决定的。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器官经常被使用,那么它的功能就会变得更强壮;反之亦然。
这个理论虽然也有一些局限性,但是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让我们开始关注环境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紧接着,我们来说说“达尔文-孟德尔遗传学”。
这个理论是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和孟德尔的遗传学相结合而来的。
孟德尔是一位著名的奥地利植物学家和动物学家,他发现了遗传因子的秘密。
而达尔文则提出了自然选择的理论。
这两个理论的结合,让我们开始认识到生物特征不仅仅是由基因决定的,还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我们来说说“现代综合进化论”。
这个理论是目前为止最全面、最准确的生物进化理论。
它将前面提到的所有理论都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更加完整的体系。
现代综合进化论认为,生物进化是由基因突变、自然选择、遗传漂变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B.种群内个体间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C.两个池塘内的全部青蛙是一个种群D.一个树林中的全部杜鹃是一个种群解析:种群是在一定地域内(即同一地点)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的总和,而C项为两个池塘,属于两个种群。
答案:C2.下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
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
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解析:本题考查物种形成的知识。
a离形成两个种群a1和a2,又分别演化出b、c、d三个种群,虽然有地理隔离,但是不一定会产生生殖隔离。
所以A错。
由于d是由a1演变而来,所以c与d之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B对。
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产生新的物种,但是产生生殖隔离的种群,基因频率一定会变化。
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但是b和d由于地理隔离存在,所以可能不是同一物种。
所以C不对。
即使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只要c和d不存在生殖隔离他们仍是同一物种。
答案:B3.下列关于基因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B.生物个体会死亡,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C.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D.基因突变可改变基因库的组成解析:种群中的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中的部分基因。
答案:C4.突变对绝大多数生物个体是不利的,但它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你认为这一说法()A.正确。
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它为定向的自然选择奠定了基础B.正确。
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C.不正确。
突变不利于个体的繁殖,会导致物种的灭绝D.不正确。
突变导致个体死亡,不利于生物进化解析:突变虽然对大多数个体是不利的,但一方面某些有利的变异可能被自然选择而保存,另一方面突变的有害与有利是相对的,一旦环境发生改变,原本不利的个体可能转变成有利个体,也同样可被自然选择所保存,以适应环境。
答案:A5.在一个进行无性生殖、个体数量庞大而又被充分隔离的自然种群中,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基因突变、自然选择B.基因重组、自然选择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D.遗传演变、迁移解析:因为是无性繁殖群体,并且被充分隔离,因此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变异的来源主要是基因突变,突变个体则通过自然选择作用得以保留或淘汰。
答案:A6.转基因抗虫棉可以有效地用于棉铃虫的防治。
在大田中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同时,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的棉花或其他作物,供棉铃虫取食。
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维持棉田物种多样性B.减缓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C.使食虫鸟有虫可食D.维持棉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解析:在棉田里种植少量非转基因的棉花或其他作物,供棉铃虫取食,主要目的是减缓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否则,抗虫棉将很快失去抗虫效应。
答案:B7.下列关于基因频率与生物进化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B.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生物性状的改变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故C正确。
只要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就引起生物的进化,故A错误。
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是不同的概念,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就是生物进化,只有达到生殖隔离才能形成物种,故B错误。
由环境引起的性状的改变,并没有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会引起生物的进化,故D项错误。
答案:C8.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几种地雀,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错误的是() A.经过长期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导致原始地雀物种形成现在条件下的地雀物种B.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地雀很快进化形成不同的物种C.这些地雀原先属于同一雀种,从南美大陆迁来后,逐渐分布在不同的群岛,出现不同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D.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变得很不相同,并逐渐出现生殖隔离解析:物种的进化是十分缓慢的,往往要成千上万年才能实现,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形成的。
答案:B9.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新物种的形成往往要有隔离存在B.地理隔离是指由于地理障碍,使不同区域种群彼此无法交配C.生殖隔离专指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D.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是常见的物种形成方式解析:不同物种之间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这叫做生殖隔离。
答案:C10.研究表明,鲤鱼和鲫鱼虽然共同生活在同一水域中,但鲫鱼的精子和鲤鱼的卵却不能形成受精卵,合理的解释是()A.生态隔离B.行为隔离C.机械隔离D.配子隔离解析:隔离有很多种,常见的是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配子隔离是生殖隔离中的一种,配子隔离是指非同种个体配子不能结合的现象。
答案:D11.昆虫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
说明()A.自然选择不起作用B.生物为生存而进化C.双方在斗争中不分胜负D.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解析:生物的进化不是孤立的,而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结果。
答案:D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多样性包括的内容的是()A.物种多样性 B.基因多样性C.生存环境的多样性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解析: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C13.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为20人,患者3人,男性患者10人。
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A.6% B.4.5%C.11% D.7.5%解析:某基因的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数/种群中相关等位基因的总数)×100%。
由于色盲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没有,因此色盲基因及其等位基因的总数是X B+X b=200×2+200=600;色盲基因X b=20+3×2+10=36。
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是(36/600)×100%=6%。
答案:A14.下列形成了新物种的是()A.二倍体的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B.桦尺蠖体色的基因频率由S(灰色)95%变为s(黑色)95%C.马与驴交配产生了骡D.克隆多利羊解析:判断是否形成新物种的标准是新形成的种与原来种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若存在生殖隔离,说明已形成了新物种,否则还没有形成新物种。
A项中,四倍体西瓜自交能产生可育后代,说明四倍体西瓜属于一个物种,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产生的三倍体西瓜高度不育说明二者存在生殖隔离,则四倍体西瓜是一个新物种。
B项中,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说明生物进化了,但未突破种的界限,仍属于同一物种。
C项中骡子不育,不是一个物种。
D项中多利羊是无性繁殖产生的,其遗传组成基本不变,仍属原来的物种。
答案:A15.狼和鹿是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从进化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狼在客观上起着促进鹿发展的作用B.狼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C.鹿奔跑速度的加快可加速狼的进化D.鹿的进化速度比狼的进化速度快解析:狼和鹿互为对方的生存环境,对对方进行着选择。
相互选择的结果使双方都朝着快速奔跑的方向进化,对双方都有利,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它们的进化速度是相当的,不能说谁快谁慢。
答案:D二、简答题(共20分)16.(5分)阅读下列三个事例并回答问题:事例一:我国某海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在1965年为25.7%,1974年为18.7%,1981年仅为8.35%,并且因遮盖地面程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了坡垒等珍稀树种濒临灭绝,裸实等珍贵药用的植物已经绝迹。
事例二:我国西北某县野生甘草面积在1967年为4万多公顷,30年后已有一半被挖尽,我国的野马已经绝迹,野骆驼等野生物种也濒临灭绝。
事例三:一种原产日本的林业害虫,于20世纪80年代侵入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并且由于缺乏天敌而迅速蔓延开来。
据1990年统计,这种害虫使该地区13万多公顷的马尾松林受到危害。
(1)事例一说明造成这两种野生生物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事例二说明造成这些野生生物资源明显减少或绝迹的原因是对自然资源的________和________开发利用造成的。
(3)事例三说明由于________入侵或扩展到________的地区,使得这些地区原有物种受到威胁。
答案:(1)生存环境的改变或破坏(2)滥捕乱猎和滥采乱伐掠夺式(3)外来物种缺少天敌17.(8分)桦尺蛾是一种栖息在密林中、白天停歇在树干上的昆虫,一般为浅色,它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躲避鸟类天敌。
在工业污染区,黑色桦尺蛾的数量有增多的趋势。
为证实两种体色的桦尺蛾因环境不同而数量比例不同,进行了如下探究。
请完成下列探究方案。
(1)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1)选择工业污染区A和________________地区B;2)收集桦尺蛾,并在翅下用有色颜料分别标记黑色蛾和浅色蛾若干;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一段时间后用诱蛾灯诱捕,记录、统计结果。
(3)实验结果:如表1。
根据表内数据绘制A、B两地区不同体色蛾回收率...的柱形图。
表1桦尺蛾释放数和回收数(4)(5)分析与讨论:1)人们观察到工业污染导致树皮变黑,从这个角度解释上述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已知桦尺蛾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为了进一步探究桦尺蛾的黑色与浅色的显隐性关系,有人将一对黑色蛾与浅色蛾杂交,F1中黑色蛾与浅色蛾的数量比为1∶1。
请利用F1的蛾,在此基础上设计遗传实验完成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