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 格式:doc
- 大小:127.50 KB
- 文档页数:10
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质量评价标准病房自查□科室检查□护理部检查□受检科室:检查日期:检查结果:项目质量标准分值说明及异常处理措施结构(13分)制度职责有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制度1有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流程1有重症医学科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1有重症医学科各类、各层级护理人员工作职责1人力资源护理人员配备符合学科建设指南要求(ICU护士与实际床位之比不低于2.5:1)1专科护士比例≥30%1护士长具有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在重症监护领域工作3年以上1护理人员经过重症医学专业理论和技能培训考核合格1护理人员有2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1设施设备配置必要的监测和治疗设备,符合《重症医学科建设指南》要求1重症医学科总床位占医院总床位的比例达到2%~8%1重症医学科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5㎡,床间距大于1米1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使用面积不少于18㎡,用于收治隔离患者1过程(79分)业务管理对护理人员进行重症医学专业理论培训和考核,有记录3对护理人员进行重症医学专业技能培训和考核,有记录3对护工及护理员进行岗位培训与考核,有记录1护工及护理员不单独从事危重患者的生活护理1对保洁员进行岗位培训与考核,有记录1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如无禁忌,抬高床头30°~45°3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每2~6小时口腔护理1次3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必要时实施胸部物理治疗3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3深静脉置管患者保持管道穿刺部位清洁、干燥1定期更换穿刺点敷料(无菌纱布2天,专用贴膜7天),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污染时立即更换3置管及更换敷料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3留置尿管患者保持尿液引流系统通畅、完整1导尿管脱落或尿管密闭系统破坏,更换导尿管1疑似导尿管阻塞更换导管,不得冲洗1留置尿管患者至少2次/天清洁尿道口3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按常规更换导尿管和集尿袋3仪器设备专人负责日常管理1仪器设备有SOP、保养和维修记录1有效落实患者转入和转出标准及转出流程1患者外出检查医护人员护送并备好急救用物3患者转入、转出专人护送,做好病情、资料及物品交接,有记录3有效执行一次性医用耗材管理流程1质量建立以科主任、护士长与具有资质的控制人员组成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1管理质控小组成员分工及职责明确1对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有统计分析与改进3对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有统计分析与改进3对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病率有统计分析与改进3对重症患者压疮发生率有统计分析与改进3对各类导管管路滑脱与再插率与统计分析与改进3对重症患者人工气道脱出例数有统计分析与改进3对重症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率有统计分析与改进3运用质量管理工具进行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3质量管理资料完善,体现持续改进成效3对上述工作有自查、总结、讲评、改进与记录3结果(8分)仪器和设备保持随时启用状态3抢救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100%5总分(100分)应得总分:实得总分:得分百分比:接受检查者签名:注:1、能正确执行者在检查结果栏内用“√”表示;不符合要求在检查结果栏内用“×”表示;不涉及该项目,在检查结果栏内用“NA”表示。
重症医学科15项质控指标重症医学科是医院内最为重要的医疗科室之一,负责对危重病人进行救治和监护。
在重症医学科的工作中,质控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科室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医疗质量。
因此,建立科学的质控指标体系对于重症医学科的发展和提高医疗水平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重症医学科的质控指标往往包括以下15项内容:一、抢救成功率抢救成功率是重症医学科的一项重要质控指标,反映了科室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效果。
抢救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危重病人的生存率,科室应通过及时的抢救和有效的治疗提高抢救成功率。
二、意外事件发生率意外事件发生率是反映重症医学科医疗质量安全的重要指标,包括误诊、误判、误用药、手术意外等。
科室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系统,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
三、院内感染率院内感染是重症医学科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和医疗质量。
科室应加强感染控制,规范操作流程,降低院内感染率。
四、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深静脉血栓是危重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
科室应加强术后护理,开展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工作,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五、使用抗生素比例抗生素是重症医学科治疗感染病人的重要药物,但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增加患者的治疗难度。
科室应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降低抗生素的使用比例。
六、医院感染率医院感染是重症医学科治疗过程中几乎不可避免的问题,但科室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如加强手卫生、环境消毒等工作。
七、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呼吸机相关肺炎是重症医学科治疗过程中常见的院内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
科室应加强机械通气管理,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
八、疼痛评估和控制疼痛评估和控制是重症医学科重要的护理工作之一,合理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疼痛管理,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治疗效果。
九、气管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气管导管是重症医学科治疗危重病人常用的医疗设备,但不当使用或操作不当会导致气管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重症医学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20.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符合率【指标属性】过程指标【计量单位】百分比(%)【指标定义】统计周期内,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230。
的日数与同期所有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总日数。
【计算方法】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符合率同期查笆有型机械通气患者床母高「3。
的艮∙WA~W Q 统计周期内所有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总日数【指标说明】(1 )分子:统计周期内,无禁忌症情况下,ICU患者在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情况下床头抬高230°的日数。
(2)分母:统计周期内进行有创机械通气且无床头抬高禁忌症的住院患者人日数。
(3)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是指经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接呼吸机辅助通气的住院患者。
排除: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低心排量综合征、严重颅脑疾病、俯卧位通气治疗、颈椎或骨盆疾病不允许抬高床头、颅内压低、特殊体位要求等的患者。
【指标意义】反映的是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质量,评价医疗机构及病区护士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体位管理的重要性认识程度及护理措施执行情况,进而建立规范的机械通气患者体位管理策略。
提高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符合率,可有效减少患者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的发生, 是目前降低VAP发生率、低成本低风险的有效措施。
在IeU中,接受呼吸机治疗的患者,全身情况许可无禁忌、应提高床头至30°或更大。
关联疾病结果质量指标分析,发现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对VAP发生、疾病转归、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的影响,可进行同级别医疗机构的横向比较。
【指标导向】逐级升高。
【指标来源】医院填报。
21. 2级院内失禁性皮炎发率【指标属性】结果指标【计量单位】百分比(%) 【指标定义】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2级院内失禁性皮炎新发病例数与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方法】同期住院患者2级院内失禁性皮炎新发病例数2级院内失禁性皮炎发生率二× 100%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总数【指标说明】(1)分子:统计周期内,患者入院24小时后新发生的2级失禁性皮炎例数。
第二章 重症医学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一、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1、指标名称: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2、指标意义: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是指统计周期内住院ICU 患者发生的某导管非计划性拔管例数占该周期内某导管留置总日数的比例,或者是占该周期内导管置管总例数的比例。
3、指标类型:结果指标4、对象选择:统计周期内ICU 所有存在该导管的患者5、相关概念:(1) 非计划性拔管 (Unplanned Extubation,UEX)又称意外拔管(Accidental Extubation , AE )指任何意外发生的或被患者有意造成的拔管。
其实质是指非医护人员计划范畴内的拔管,通常包含以下情况:未 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除的导管;各种原因导致的导管脱落;因导管质量问题及导管堵塞等情况需要 提前拔除的导管。
(1) 计算方法一分子:统计周期内发生某导管 UEX 的倒数,如同一患者某类导管多次发生UEX 则按频次计算拔管例数。
分母:统计周期内该导管的留置总日数,即统计周期内某导管某天带管病例数之和,常用于 气管拔管UEX 检测。
(2) 计算方法二同期某导管UEX 倒数分子:统计周期内发生某导管 UEX 的例数,如同一患者某类导管多次发生UEX 则按频次计算拔管例数。
分母:统计周期内该导管的留置总倒数,包括周期内原有置管例数和新增置管例数。
置管以及常规更换的导管均纳入新置管道例数中。
此方法需要收集统计周期内某导管的置管例数和UEX 到数,简单方便,能较为客观的反映 UEX发生情况,也是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计算方法。
7、计算周期:根据单位自身情况可以采用月、季度或年8指标改善:比例下降或稳定在基线水平,国外系统评价气管插管的UEX 发生率(置管例数)(2) 导管留置日数 (3) 导管留置倒数6、基本公式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留置某导管的总日数统计周期内某导管总倒数UEX 发生率=同期某导管UEX 倒数 统计周期内该导管留置总日数X1000 %。
重症医学科15项质控指标重症医学科是一个关乎生命的重要领域,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质量要求非常高。
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重症医学科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质控指标来监测和评估医疗服务的质量。
本文将对重症医学科的质控指标进行介绍和分析,以期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患者治疗效果。
一、重症医学科的质控指标概述1.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2.重症医学科住院期间的院内感染率3.重症医学科留置导尿管或气管插管的误置率4.危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率5.重症医学科患者翻身护理不当导致的压疮发生率6.医疗器械的感染率7.抢救成功率9.重症医学科的病死率10.重症医学科的再入院率11.医疗安全事件发生率12.重症医学科的医疗费用13.抢救科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覆盖率14.重症医学科的医疗质量评价得分15.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二、重症医学科的质控指标详解1.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是重症医学科最重要的质控指标之一。
通过监测和对比危重症患者在医院治疗期间的死亡率,可以评估重症医学科的治疗效果和医疗质量。
对于危重症患者而言,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所以降低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是重症医学科质控的核心目标之一。
院内感染是重症医学科治疗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尤其对于危重症患者来说,院内感染往往会导致治疗的延误和并发症的增加。
因此,监测重症医学科的院内感染率,对于防控院内感染,提高治疗效果非常重要。
3.重症医学科留置导尿管或气管插管的误置率留置导尿管或气管插管的误置率是重症医学科的一个重要质控指标。
误置会导致患者的疼痛和不适,甚至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减少留置导尿管或气管插管的误置率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4.危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危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重症医学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较高。
因此,通过监测和评估危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可以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和医疗质量。
重症医学科评价标准与评分细则重症医学科作为医院医疗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救治危重病人,涉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恢复。
为了提高重症医学科的治疗效果和质量,评价标准与评分细则成为了必备工具。
一、重症医学科评价标准1.患者数量与病情在评价重症医学科的表现时,首先要考虑患者数量与病情的综合信息。
患者数量反映了医院的接诊能力,而病情则反映了医院的治疗能力。
2.医疗水平与技术设备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技术设备是评价重症医学科的重要指标之一。
医疗水平包括医生的专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技术设备包括监护仪、呼吸机等重要设备的质量和稳定性。
3.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直接反映了医院的治疗质量。
治疗效果可以通过患者存活率、康复率等指标来衡量,而并发症发生率则可以反映医院的预防措施和处理能力。
4.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是评价重症医学科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可以了解医院在服务态度、医疗效果以及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二、重症医学科评分细则1.急诊接诊能力评分评估医院在接诊急诊重症患者时的能力,包括人员配备、设备准备、应急响应等方面。
2.诊断与治疗技术评分评估医院在重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技术方面的表现,包括对病情的判断准确性、治疗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等。
3.护理质量评分评估医护人员在重症患者护理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护理操作的规范性、用药安全、病人安全与舒适等方面。
4.医患沟通与信息交流评分评估医院医患沟通与信息交流的质量,包括医生与病人之间的沟通、医护人员间的协作以及医疗信息的记录与交流等。
三、评价标准与评分细则的应用重症医学科评价标准与评分细则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医院的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也为医院管理层提供了评估和改善的依据。
通过定期进行评估,医院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例如,如果评价发现医院在急诊接诊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可以增加急诊病房的床位数以及医务人员的配备,提升医院的接诊能力。
重症医学科15项质控指标重症医学科是医院最为重要的科室之一,其质控工作尤为重要。
重症医学科的患者病情多为危重,治疗和护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和康复。
为了确保重症医学科的工作质量,医院通常会制定一系列的质控指标,以对重症医学科的工作进行评估和监控。
下面将介绍重症医学科常见的15项质控指标,以及对这些指标的解读和分析。
1.重症医学科病死率重症医学科病死率是评估重症医学科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重症医学科患者的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评估重症医学科的治疗和护理水平。
对病死率高的重症医学科进行重点监控和改进,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2.院内感染率重症医学科的患者多为危重病患者,容易发生院内感染。
院内感染率是重症医学科质控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院内感染病例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院内感染的高发部位和高发类型,为防控院内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3.患者疼痛评分重症医学科的患者通常伴随剧烈的疼痛,患者的疼痛评分是评估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患者疼痛评分的统计和分析,可以评估重症医学科的疼痛管理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抢救成功率重症医学科的患者多为危重病患者,需要经常进行抢救。
抢救成功率是评估重症医学科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抢救病例的统计和分析,可以评估重症医学科抢救技术和抢救设备的使用情况,为提高抢救成功率提供科学依据。
5.护理满意度重症医学科的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的护理,护理满意度是评估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患者和家属护理满意度的调查和分析,可以评估重症医学科护理水平,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提高护理质量。
6.医疗事故率重症医学科的患者病情多为危重,医疗事故率是评估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医疗事故的统计和分析,可以评估重症医学科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安全风险,为提高医疗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7.患者复发率重症医学科的患者病情多为复杂,容易出现疾病的复发。
患者复发率是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重症医学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引言重症医学科(ICU)是专门为病情危急的患者提供高度监护和特殊护理的医疗科室。
新技术和进步的护理方法的引入,使得重症医学科专科护理质量的评价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重症医学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的一些常见指标,帮助医疗机构和护理人员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
1. 重症医学科专科护理人员的数量和专业性重症患者需要高度专业化的护理团队来保证其安全和康复。
该指标包括重症医学科专科护理人员的数量和比例,以及其专业和培训情况。
一个合理的护理人员比例和高水平的专业培训是保证重症医学科专科护理质量的基础。
2. 重症患者的护理记录和信息管理重症患者需要精确和完整的护理记录和信息管理,以便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该指标包括护理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时效性,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良好的护理记录和信息管理可以提高护理连续性和患者安全。
3. 重症患者的护理计划和执行针对重症患者的病情特点和治疗要求,制定和执行合理的护理计划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关键。
该指标包括护理计划的科学性、个性化和可行性,以及护理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评估。
合理的护理计划和有效的执行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4. 重症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和安全措施重症患者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来预防并发症和提高治疗效果。
该指标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的频率和方法,以及安全措施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
准确监测生命体征和科学的安全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5. 重症患者的疼痛管理和心理支持疼痛是重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需要进行有效的疼痛管理。
心理支持也是重症患者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指标包括疼痛评估和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以及心理支持的情况和效果评估。
良好的疼痛管理和心理支持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康复效果。
6. 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和康复护理重症患者常常需要特殊的营养支持和康复护理来促进康复和恢复功能。
该指标包括营养支持和康复护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及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康复情况评估。
重症医学质量控制指标18项重症医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学科,对于抢救危重病人、提高救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证重症医学的临床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我们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质量控制指标体系。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重症医学质量控制的18项指标,希望能对广大医务人员提供指导和借鉴。
1. 死亡率:重症医学最直观的评价指标之一,反映重症病人的生存情况。
通过控制死亡率,可以判断医疗质量的高低。
2. 重症入住率:评估医院接收和处理重症患者的能力,反映医院的重症医学水平。
3. 平均住院时间:衡量病人在重症医学科的住院时间,长时间的住院可能意味着治疗进展缓慢或其他医疗问题。
4. 床位利用率:评估重症医学科床位的合理利用程度,用以提供足够的床位给需要的病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 院内感染率:重症患者容易出现感染问题,合理控制院内感染率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6. 重症医学团队响应时间:评估医务人员对重症患者的处理速度和效果,快速而准确的响应是保证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
7. 重症医学科床位周转率:反映床位使用效率,快速的床位周转可以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果。
8. 转院率:评估医院在重症医学领域的名声和能力,较低的转院率意味着医院能够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9. 重症医学科药物使用合理性:合理使用药物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药物副作用和药物费用,提高治疗效果。
10. 重症医学科患者疼痛评估和管理:重症患者常伴随剧痛,及时评估和有效管理疼痛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11. 重症医学科肺血流动力学监测:监测患者的心肺功能指标,提前预知并纠正患者病情的变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2. 高病龄患者比例:考察医院对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老年患者对医疗资源的需求较高,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13. 重症医学科床位设施和设备情况:评估医院的设施和设备是否符合重症医学科的需求,提供适宜的诊疗环境和条件。
14. 重症医学科的护理人员编制和培训情况: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数量对于重症医学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英文回答:The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 in critical care medicine departments involves several key aspects. Firstly, the nurse's ability to quickly and accurately assess the patient's condition is crucial. This includes monitoring vital signs, identifying changes in condition, and responding promptly to any emergencies. Secondly, the nurse's communication skills are essential in ensuring effective collaboration with othe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and in providing clear, timely, and empathetic communication with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Additionally, the nurse's attention to detail, such as accurate documentation, cleanliness, and safety measures, is paramount in maintaining the highest level of care. Lastly, the nurse's commitment to continuous learning and improving their skills is essential in providing the best possible care to patients in critical condition.中文回答:重症医学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涉及多个关键方面。
重症医学科15项质控指标重症医学科是一门专注于治疗和护理重症患者的学科,旨在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风险和并发症。
为了确保医疗团队的工作得到规范和统一的执行,重症医学科建立了一套质控指标来评估和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接下来,我将介绍重症医学科常见的15项质控指标。
1.重症患者死亡率:评估重症患者的生存率,包括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的死亡率。
死亡率是反映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
2.院内感染率:评估重症患者在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包括呼吸道感染、血流感染和尿路感染等。
3.肺炎预防措施合规率:评估对于使用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是否采取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措施,如头部升高、口腔护理等。
4.血糖控制合理率:评估对于重症患者,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对血糖水平进行合理监控和控制的情况。
5.患者满意度调查:评估患者对于重症医学科治疗和护理的满意程度,包括医护人员的态度、沟通、疼痛管理和隐私保护等方面。
6.病程记录完整率:评估医疗记录对于患者病程和治疗过程的完整程度和准确性。
7.抗生素治疗合理性:评估对于重症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指征和使用时间等方面的合理性。
8.工作量统计准确率:评估医护人员对患者护理工作量的统计和记录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9.食物营养摄入量监测:评估对于重症患者的营养摄入情况的监测和调整的合理性。
10.重症医学科转院率:评估重症患者从本科转院到其他医疗机构的比率,反映该科室的治疗能力和转诊协调工作的质量。
11.疼痛管理评估率:评估医护人员对于重症患者疼痛程度的评估和疼痛管理的合理性。
12.重症患者复苏率:评估重症患者发生心跳骤停后的复苏效果和复苏率。
13.用药安全:评估对于重症患者使用药物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包括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和药物配伍等。
14.防治血栓相关疾病:评估对于重症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15.重症患者病情转归:评估重症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病情转归和康复情况,包括生理指标的改善和功能恢复等。
第二章重症医学科专科护理质量(zhìliàng)评价指标一、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1、指标(zhǐbiāo)名称: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2、指标(zhǐbiāo)意义: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是指统计周期(zhōuqī)内住院ICU患者(huànzhě)发生的某导管非计划性拔管例数占该周期内某导管留置总日数的比例,或者是占该周期内导管置管总例数的比例。
3、指标类型:结果指标4、对象选择:统计周期内ICU所有存在该导管的患者5、相关概念:(1)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又称意外拔管(Accidental Extubation,AE)指任何意外发生的或被患者有意造成的拔管。
其实质是指非医护人员计划范畴内的拔管,通常包含以下情况: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除的导管;各种原因导致的导管脱落;因导管质量问题及导管堵塞等情况需要提前拔除的导管。
(2)导管留置日数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留置某导管的总日数(3)导管留置倒数统计周期内某导管总倒数6、基本公式(1)计算方法一同期某导管UEX倒数UEX发生率= 统计周期内该导管留置总日数x1000‰分子:统计周期内发生某导管UEX的倒数,如同一患者某类导管多次发生UEX,则按频次计算拔管例数。
分母:统计周期内该导管的留置总日数,即统计周期内某导管某天带管病例数之和,常用于ICU 气管拔管UEX检测。
(2)计算方法二同期某导管UEX倒数UEX发生率= 统计周期内该导管置管总例数x100%分子:统计周期内发生某导管UEX的例数,如同一患者某类导管多次发生UEX,则按频次计算拔管例数。
分母:统计周期内该导管的留置总倒数,包括周期内原有置管例数和新增置管例数。
拔管后重新置管以及(yǐjí)常规更换的导管均纳入新置管道例数中。
此方法需要收集(shōují)统计周期内某导管的置管例数和UEX倒数,简单方便,能较为客观(kèguān)的反映UEX发生情况,也是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计算方法。
7、计算(jì suàn)周期:根据单位自身(zìshēn)情况可以采用月、季度或年8、指标改善:比例下降或稳定在基线水平,国外系统评价气管插管的UEX发生率(置管例数)为2.1-18.9%(M6.4%,IQR3.8%-9.6%)以及发生率(留置日数)1‰-36‰(M6‰,IQR4‰-12‰)。
9、推荐数据收集表:以气管插管为例月气管插管UEX发生率收集表二、住院患者院内压疮发生率1、指标名称:住院患者院内压疮发生率2、指标意义:住院患者院内压疮发生率是指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新发生压疮病例数占该周期内住院患者总例数的比例。
3、指标类型:结果指标4、对象选择:统计周期内所有入院24h后住院患者5、指标意义:住院患者院内压疮发生率反映了患者医疗护理安全状况及医疗机构的护理管理质量的水平,监测该指标,可使护理管理者了解压疮发生情况,通过分析压疮发生危险因素和特征,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压疮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
6、相关概念:住院患者院内压疮又称医院(yīyuàn)获得性压疮(Hospital-acquired pressure ulcer,HAPU),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获得的压疮,即患者入院24h后发生的或入院24h后才在护理文书中记录的压疮。
7、统计(tǒngjì)周期:根据单位自身情况(qíngkuàng)可以采用季度或年8、基本(jīběn)公式:院内压疮发生率:同期(tóngqī)住院患者压疮新发病例数院内压疮发生率= 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总数x100%分子:为某一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发生院内压疮的病例数,如果院内压疮患者从医院一个科室转入另一科室,或同一住院期间内多次发生,均作为一例计算。
院外带入压疮患者又发生了新部位的压疮也计算为一例。
分母:取该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总人数,可以统计上一周期末在院患者数+新入院患者数。
也可采用本统计周期出院患者数+统计周期末在院患者数,包括休克、疼痛无法控制、骨折待修复及临终等暂进行压疮护理较困难的患者。
解释:该公式用于计算某时间段医疗机构院内压疮发生率,能较为客观的反映院内压疮发生情况和压疮管理质量,使用简单,可操作性强,国内外普遍使用,由于临床上对Ⅰ期压疮的评估存在一定困难(如肤色较深的人群),以及对Ⅰ期压疮预期的认识,存在不报或漏报的现象。
为使压疮发生率准确反映压疮发生情况,可通过现患率的调查来分析发生率的准确和真实。
在计算时分类统计如计算出包含Ⅰ期压疮和不含Ⅰ期压疮的两个数值更为客观。
9、指标改善:数值下降或稳定在自身基线水平10、质量核查表:压疮质量核查表压疮质量核查表三、ICU失禁(shījìn)性皮炎发生率1、指标(zhǐbiāo)名称:ICU失禁(shījìn)性皮炎发生率2、指标(zhǐbiāo)意义:ICU失禁(shījìn)性皮炎发生率指统计周期内住院ICU的失禁患者发生失禁性皮炎例数占该周期内失禁患者总例数的比例。
3、指标类型:结果指标4、对象选择:统计周期内ICU发生失禁的患者5、相关概念:失禁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itis,IAD)是指皮肤长期暴露在尿液和/或粪便中所导致的皮肤炎症,其表现为皮肤表面有红疹或者水泡,或伴浆液性渗出、糜烂、皮肤的二重感染,其发生部位不仅仅在会阴部,也发生在腹股沟、臀部,大腿内侧等处。
IAD与压疮的鉴别见表1。
表一 IAD与压疮的区别(qūbié)LAD 压疮原因大小便失禁压力,摩擦力,剪切力相关因素潮湿的环境活动的减少或感觉下降位置皮肤皱褶处,会阴,肛周,大腿内侧,臀部,可吸收失禁产品使用处,垫料等骨隆突处,或医疗器械使用处,外来受压部位颜色浅色皮肤为浅红或淡红,深色皮肤为深红色斑点状,分布不均匀,周围皮肤为粉白相间费苍白性发红,粉红色/红色/;深红色/栗色;紫蓝色(可凝深部组织损伤),黑色坏疽深度多为浅表性,侵蚀表皮和真皮可部分到全部皮下甚至皮下组织、肌肉、骨骼形状弥散性,不规则,镜面性可部分到全部皮下甚至皮下组织、肌肉、骨骼边界模糊清楚坏死组织无可有黄色腐肉,黑色坏疽分泌物基本无可有大量脓性渗出物症状灼痛,瘙痒锐痛,瘙痒,换衣可加剧伴随周围的浸渍或浸润潜行或者窦道6、统计(tǒngjì)周期:根据单位(dānwèi)自身情况可以采用月、季度或年7、基本(jīběn)公式:失禁(shījìn)性皮炎发生率同期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病例数失禁性皮炎发生率= x100%统计周期内失禁患者总数分子:为某一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发生失禁性皮炎发病例数。
如果患者在住院期间多次发生失禁性皮炎,应为1例计算。
院外带入失禁性皮炎患者又发生了新的失禁性皮炎也计算为1例。
分母:取该统计周期内失禁患者总数。
如果患者在住院期间内多次发生失禁,应为1例计算。
解释:该公式用于计算某时间段医疗机构失禁性皮炎发生率,能较为客观的反映失禁性皮炎发生情况和失禁性皮炎管理质量,使用简单,可操作性强,目前普遍使用。
8、指标改善:数值下降或稳定在自身基线水平。
美国文献报道住院患者IAD的患病率为20%~27%,发病率为19%~50%、IAD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发病率高达36%~50%。
四、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1、指标名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2、指标(zhǐbiāo)意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是指统计周期(zhōuqī)内住院ICU患者发生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例数占该统计周期内患者使用呼吸机总日数的比例。
3、指标(zhǐbiāo)类型:结果(jiē guǒ)指标4、对象(duìxiàng)选择:统计周期内ICU所有使用呼吸机的患者5、相关概念:(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指机械通气(MV)48小时后拔管后48小时内出现的肺炎,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类型。
(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VAP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并结合影像学改变和病理学检查。
临床诊断:(1)胸部X 线影响可见新发生的。
或进展期的浸润阴影:如同时满足至少以下2项:①体温≧38℃,或<36℃;②气管支气管出现脓性分泌物;③外周血细胞计数>10×109/L或<10×104/L。
(3)有创呼吸机使用总日数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使用有创呼吸机使用总日数6、基本公式: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同期发生VAP例数VAP发生率:×1000‰统计周期患者使用有创呼吸机总日数分子:单位时间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例数分母:单位时间内使用有创呼吸机总日数7、统计周期:根据单位自身情况可以采用季度或年8、指标改善:比率的下降或稳定在基线水平。
文献检索结果显示,国内外各个医疗机构VAP的发生率各不相同,我国VAP发生率在8.4~49.3例/1000机械通气日:而发达地区的医疗机构VAP的发生率达到<2例/1000机械通气日。
五、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性感染发生率1、指标名称: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性感染发生率2、指标意义: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性感染发生率是指统计周期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性感染发生例次与统计周期内该监护室中心导管插管留置的总日数的千分比3、指标类型:结果指标4、对象选择:统计周期内ICU所以存在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5、相关概念:(1)常见的中心(zhōngxīn)导管包括:非隧道式中心导管(dǎoguǎn),、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完全植入式导管(PORT)等。
(2)血管导管(dǎoguǎn)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定义:血管(xuèguǎn)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简称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出现细菌血症的患者,并伴有发热(>38℃)、寒战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dǎoguǎn)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3)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日数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总日数6、基本公式: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性感染发生率同期中心静脉导管血流感染例数QRBSI发生率= x1000‰统计周期内中心静脉导管插管总日数分子:单位时间ICU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中血液感染例数分母:单位时间ICU所有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插管总日数7、统计周期:根据单位自身情况可以采用月、季度或年8、指标改善:比率下降。
通过文献检索结果显示,国际上ICU导管相关血液感染发生率约为2‰,一些地区医学中心实验零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