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共53页
- 格式:ppt
- 大小:5.63 MB
- 文档页数:53
华南农业大学《家畜传染病学》
课程简介
家畜传染病学是研究家畜、家禽传染病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如何预防和消灭这些传染病方法的科学。家畜传染病不仅是危害畜禽生产最严重的一类疾病,而且
其中多种人畜共患病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此它历来是兽医专业的一门主要的专业课。
本课程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论述家畜传染病发生、发展的一般性规律以及预防和控制这些传染病的通用方法,各论部分将分门别类就各种动物
的传染病加以详尽讨论,主要涉及该病的主要特性,病原体的分类,生物学属性,培养特性,流行病学特性(包括易感动物,传染源及传播媒介及途径),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防治措施。
由于该学科发展迅速,本门课程的学时有限,加之实际应用性很强,要学好这门课,不仅要求要注重课堂上的学习,而且要花一定的时间阅览相关杂志文献,
互联网资料,会议或新闻报道,尤其是条件可能时结合生产实际(实习或实验)强化实验操作技能和学会现场处理疫情的能力。
在这门课程的学习时,建议每次课下来花1-2倍时间及时复习课堂内容,完成思考题或作业,每个单元学完后,花少量时间按系统进行疾病分类比较,找出共
性和每一疾病的个性(即不同点),以便对所学知识更充分的消化与掌握。还要注意对相关学科的知识点建立联系,特别是最密切的微生物与免疫学,病理学,临
床诊断学与药理学。
家畜传染病学教学大纲(Lemology of Domestic Animals)
课程简介:家畜传染病学是研究家畜、家禽传染病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如何预防和消灭这些传染病方法的科学。家畜传染病不仅是危害畜禽生产最严重的一类疾病,而且其中多种人畜共患病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此它历来是兽医专业的一门主要的专业课,也是预防兽医学的一门重要课程。
第一章、动物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
一、感染、抗感染免疫及易感性
1、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理反应,这一过程称为感染。
2、抗感染免疫:就是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不同程度的抵抗力.
3、易感性:动物对某一病原微生物没有免疫力(也就是无抵抗力)。
4、传染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一定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5、传染病的特点
1。由病原微生物和机体相互作用引起;2.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3.被感染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4.耐过动物可获得特异性免疫;5。具有特征性的临诊表现.
二、感染的类型
1、外源性感染:病原微生物从动物体外侵入机体引起的感染过程,(大多数感染均属于这种类型)
2、内源性感染:病原体(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寄生在动物机体内,当机体抵抗力减弱时,病原微生物活化,增强毒力,大量繁殖,最后引起机体发病(例如:猪肺疫、马腺疫等)。
3、单纯感染:由一种病员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4、混合感染:由两种以上的病原微生物同时参与的感染。
5、继发感染:动物感染了一种病原病原微生物之后,在机体抵抗力减弱的情况下,又由新侵入或体内原来存在的另一种微生物引起的感染.(例:慢性猪瘟经常继发感染猪副伤寒、猪肺疫等.)
6、显性感染:表现出该病所特有的明显的临诊症状的感染(如鸡新城疫、猪瘟等)。
7、隐性感染:在感染后不呈现任何临诊症状而呈隐蔽经过的感染,其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以转化为显性感染。
8、局部感染:机体抵抗力较强或病原微生物毒力较弱,数量较少,病原微生物被局限在一定部位生长繁重,并引起一定病变的称为局部感染(如化脓性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引起的各种脓创).
第一章、动物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
一、感染、抗感染免疫及易感性
1、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理反应,这一过程称为感染。
2、抗感染免疫:就是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不同程度的抵抗力。
3、易感性:动物对某一病原微生物没有免疫力(也就是无抵抗力)。
4、传染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一定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5、传染病的特点
1。由病原微生物和机体相互作用引起;2.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3.被感染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4。耐过动物可获得特异性免疫;5。具有特征性的临诊表现。
二、感染的类型
1、外源性感染:病原微生物从动物体外侵入机体引起的感染过程,(大多数感染均属于这种类型)
2、内源性感染:病原体(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寄生在动物机体内,当机体抵抗力减弱时,病原微生物活化,增强毒力,大量繁殖,最后引起机体发病(例如:猪肺疫、马腺疫等)。
3、单纯感染:由一种病员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4、混合感染:由两种以上的病原微生物同时参与的感染.
5、继发感染:动物感染了一种病原病原微生物之后,在机体抵抗力减弱的情况下,又由新侵入或体内原来存在的另一种微生物引起的感染。(例:慢性猪瘟经常继发感染猪副伤寒、猪肺疫等.)
6、显性感染:表现出该病所特有的明显的临诊症状的感染(如鸡新城疫、猪瘟等)。
7、隐性感染:在感染后不呈现任何临诊症状而呈隐蔽经过的感染,其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以转化为显性感染。
8、局部感染:机体抵抗力较强或病原微生物毒力较弱,数量较少,病原微生物被局限在一定部位生长繁重,并引起一定病变的称为局部感染(如化脓性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引起的各种脓创).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家畜传染病学课程代码:06314
一、本课程性质与设置的目的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家畜传染病学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专业课。
主要特点是:基本概念、基本知识较广,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也较多,涉及动物医学中的一些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是研究畜禽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终止条件,以及预防和消灭这些传染病方法的综合性学科。学习时应掌握基本概念,从简到繁,并注意比较各种疾病的同异地方,融会贯通,综合理解。
(二)本课程在本专业中的地位、任务和作用
家畜传染病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临床学科,也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家畜传染病学是研究家畜传染病的发生、发展的规律、终止条件,以及预防和消灭这些传染病方法的科学。家畜传染病是制约当前畜牧业健康发展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一种群发病,同时,该病也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具有公共卫生意义。因此,要在学习兽医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课之后,加深和具体地学习各种畜禽重要传染病诊断和预防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尤其是掌握在当前畜牧业走向集约化,规模化的饲养模式后,特别需要掌握动物传染病发生的新特点及防治措施。
对自学者要按照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课程的要求进行水平合格考试。目的是检测课程应考者是否达到课程合格水平。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总的要求是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发展的规律、终止条件,以及预防和消灭这些传染病方法的基本理论。充分认识畜禽传染病的重要性,平时积极预防,发病后采取有效措施防制畜禽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保证畜禽健康,发展畜牧生产。
第一章家畜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PPT文稿)
第一节感染和传染病的概念
感染(infection):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这个过程称为感染。
感染梯度(gradient of infection):动物感染病原微生物后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从完全没有临床症状到明显的临床症状,甚至死亡,这种不同的临床表现又称为感染梯度(gradient of infection)。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传染病的特性:
1.传染病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由特异的病原微生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引起的。
2.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3.被感染的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4.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
5.具有特征性的临诊表现
6. 具有明显的流行规律
第二节感染的类型和传染病的分类
一、感染的类型
1.外源性感染(exogenous infection)和内源性感染(endogenous infection)
2.单纯感染(simple infection),混合感染(mixed infection)和继发感染(secondary infection) 3.显性感染(apparent infection)和隐性感染(inapparent infection),顿挫型和一过型感染
4.局部感染(local infection)和全身感染(general infection)
5.典型感染和非典型感染
第一章、动物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
一、感染、抗感染免疫及易感性
1、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理反应,这一过程称为感染.
2、抗感染免疫:就是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不同程度的抵抗力。
3、易感性:动物对某一病原微生物没有免疫力(也就是无抵抗力)。
4、传染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一定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5、传染病的特点
1.由病原微生物和机体相互作用引起;2。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3。被感染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4。耐过动物可获得特异性免疫;5。具有特征性的临诊表现.
二、感染的类型
1、外源性感染:病原微生物从动物体外侵入机体引起的感染过程,(大多数感染均属于这种类型)
2、内源性感染:病原体(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寄生在动物机体内,当机体抵抗力减弱时,病原微生物活化,增强毒力,大量繁殖,最后引起机体发病(例如:猪肺疫、马腺疫等)。
3、单纯感染:由一种病员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4、混合感染:由两种以上的病原微生物同时参与的感染。
5、继发感染:动物感染了一种病原病原微生物之后,在机体抵抗力减弱的情况下,又由新侵入或体内原来存在的另一种微生物引起的感染。(例:慢性猪瘟经常继发感染猪副伤寒、猪肺疫等。)
6、显性感染:表现出该病所特有的明显的临诊症状的感染(如鸡新城疫、猪瘟等)。
7、隐性感染:在感染后不呈现任何临诊症状而呈隐蔽经过的感染,其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以转化为显性感染。
8、局部感染:机体抵抗力较强或病原微生物毒力较弱,数量较少,病原微生物被局限在一定部位生长繁重,并引起一定病变的称为局部感染(如化脓性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引起的各种脓创).
家畜传染病学
绪言
一、定义、任务、地位
家畜传染病(Infetious Disease of Demestic Animals)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危害严重的畜禽疾病。
家畜传染病学是研究畜禽传染病的发生、发展、流行的规律和终止的条件,以及预防、控制及扑灭这些传染病的方法的科学。本学科内容分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
总论是研究畜禽传染病的发生、发展、流行和终止的一般规律以及预防,控制和扑灭畜禽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各论是研究各种畜禽传染病的分布情况、病原特性、流行特点、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制(治)措施等。家畜传染病学是一门应用性强的兽医临床骨干课程,尤其是集约化经济动物生产对该学科的依赖性更大,本学科与兽医学中的微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药理学、生物统计学等有密切的联系,是学习好本课程的支撑内容。
二、家畜传染病的危害
传染病在兽医五大临床病中所占的位置最重要,尤其是集约化饲养经济动物,据统计传染病占死亡畜禽的67~69%,近年来由于集约化饲养和国际贸易的增加,传染病的危害更为复杂和严重。1.引起畜禽大规模发病死亡牛瘟:十九世纪南美洲,九百万头死剩几百头;
我国96年畜禽死亡率,较发达国家高出一倍多;
猪10~12%、牛3~5%、羊7~9%、鸡20~30%。
2.生产性能下降和产品降级
3.影响国际贸易
我国猪饲养量为世界之最47%,而出口量仅1%。
4.威胁人民身体健康布病、结核、炭疽等、疯牛症,E.coli,O157H7禽流感、口蹄疫等。
5.造成资源浪费三、现状和展望家畜传染病的控制和消灭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兽医工作的重要标志。
第一章家畜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
一、感染和传染病的概念
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的 病理反应,这个过程称为感染。病原微生物在其物种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以某些动物的机体 作为生长繁殖的场所,过寄生生活,并不断侵入新的寄生机体,亦即不断传播的特性。这 样其物种才能保持下来,否则就会被消灭。而家畜为了自卫形成了各种防御机能以对抗病 原微生物的侵犯。在感染过程中,动物机体和病原微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影响下不断相互 作用与相互斗争,其结果由于双方力量的对比和相互作用的条件不同而表现不同的形式。
当病原微生物具有相当的毒力和数量,而机体的抵抗力相对地比较弱时,病原体侵入 动物体后可不断生长繁殖并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动物体在临诊上出现一定的症状,这一 过程就称为显性感染。如果侵入的病原微生物定居在某一部位,虽能进行一定程度的生长 繁殖,但动物不呈现任何症状,亦即动物与病原体之间的斗争处于暂时的、相对的平衡状 态,这种状态称为隐性感染。处于这种情况下的动物称为带菌者。健康带菌是隐性感染的 结果,但隐性感染是否造成带菌现象须视具体情况而定。病原微生物进入动物体不一定引起感染过程。在多数情况下,动物体的身体条件不适 合于侵入的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或动物体能迅速动员防御力量将该侵入者消灭,从而不 出现可见的病理变化和临诊症状,这种状态就称为抗感染免疫。换句话说,抗感染免疫就 是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不同程度的抵抗力。动物对某一病原微生物没有免疫力(亦即没有 抵抗力)称为有易感性。病原微生物只有侵入有易感性的机体才能引起感染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