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练习题.doc
- 格式:doc
- 大小:111.61 KB
- 文档页数:7
第十套选择题1、当前的国家课程标准中,将教学目标分为( c ) 三个方面。
A、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B、认知、情感和学习策略C、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D、了解、理解和应用2、信息技术发展第一代是(b)A、晶体管时代B、电子管时代C、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D、集成电路时代3、powerpoint用于书写帧幻灯片的说明内容的是(d)A、幻灯片视图B、工作区C、大纲试图区D、备注页区4、powerpoint用于制作幻灯片的是(b)A、备注页区B、工作区C、大纲试图区D、幻灯片视图5、下面的(D)例子一般不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互动模拟情景来实现。
A、万有引力B、种子的受精过程C、原子和分子的概念D、血液6、进行英语写作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随时把某一范文或是某一学生的作文转播到所有学生的终端,进行讲评,让学生有直观、具体的认识,这中形式能够(B)A、为教师的演示教学提供新的方式B、扩大和紧密英语学习的共同体C、促进学生主动构建的英语学习D、创设英语学习环境7、在数和代数部分与信息技术的连接中,信息技术可以通过(B)方式与“在实际情景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的内容标准相结合。
A、可以操作软件探究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和转化B、运用适当的数学符号,可以使用ICT交流结果C、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绘图,探究正比例函数的图形特征D、可以利用计算机的绘图软件体会比例的概念8、在作文方面,小学语文“四结合”试验运用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采用由(D)六个教学环节所组成的教学模式。
A、创设情境-个别观察-整体总说-局部分说-打字表达-评议批改B、创设情境-指导观察- 局部分说-整体总说-讲演-小组批改C、创设情境-个别观察-整体总说-局部分说-协作-评议批改D、创设情境-指导观察-局部分说-整体总说-打字表达-评议批改9、以下那种学习模式不属于接受学习?(C)A、有意义接受学习B、直接学习C、真实性任务学习D、模仿学习10、借助录象等视频技术,以历险故事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问题情景属于(A)A、基于问题学习B、发现学习C、探究训练D、抛锚式教学11、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有著名教育心理学家(A)提出来的。
信息技术考试题⽬及答案信息技术培训测试题⼀、判断题(⼤题总分19分,每题1分,共19⼩题)1.交互式电⼦⽩板的⼏何作图功能地主要特点是作图规范,且学⽣易操作A. 正确B. 错误答案:A解析:2.资源要保证按时接收,按时分类整理,并进⾏保存和应⽤A. 正确B. 错误答案:A解析:3.百宝箱中要使⽤的图形(即放在信封下的图形)要设计为拖动副本A. 正确B. 错误答案:A解析:4.为了检测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以及知识间的关系,最常使⽤的软件是概念图软件A. 正确B. 错误答案:A解析:5.在灵活性⽅⾯,交互⽩板⽐PPT强⼤A. 正确B. 错误答案:A解析:6.Flash是⼀个⽮量动画软件。
A. 正确B. 错误答案:A解析:8.⽹络学习空间只属于技术领域范畴的概念A. 正确B. 错误答案:B解析:9.MOODLE平台可以协助学⽣进⾏⾃主学习与独⽴探索A. 正确B. 错误答案:A解析:10.微课能解决学习者的实际问题A. 正确B. 错误答案:A解析:11.教师应改变观念,调整⾃⼰的教学⽅式,将课堂教学由“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A. 正确B. 错误答案:A解析:12.学习⼩组长的学习能⼒就是⼀个班级的学习能⼒,学习⼩组长的学习⽔平就是⼀个班级的学习⽔平,更是⼀个教师的教学⽔平。
A. 正确B. 错误答案:A解析:13.防护罩也是监控系统中最常⽤的设备之⼀A. 正确B. 错误答案:A解析:解析:15.中⼩学教师信息技术能⼒提升⼯程应充分考虑培训主体庞⼤,充分考虑教师群体间的差异性A. 正确B. 错误答案:A解析:16.学科教学⼯作坊不是聚焦⼀个学科的主题。
A. 正确B. 错误答案:B解析:17.教师的专业性指的是教师作为专业⼈员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A. 正确B. 错误答案:A解析:18.在⽹络学习环境中,学⽣的学习材料仅为书本和教师提供的扩展资料A. 正确B. 错误答案:B解析:19.中⼩学的微课⼀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校微课⼀般控制在15分钟以内。
1、()是项目研究结果的展示,也是数据分析结论的有效承载形式。
A.数据分析B.数据可视化表达C.数据分析报告D.数据运算正确答案:C解析:数据分析报告是项目研究结果的展示,也是数据分析结论的有效承载形式。
2、在WPS表格中我们可以使用SUM函数来计算多个单元格中数值的和,计算C3到E3之间所有单元格中数据的和,正确的选项是()A.=SUM(C3+E3)B.SUM(C3:E3)C.SUM(C3+E3)D.=SUM(C3:E3)正确答案:D解析:在WPS表格中选择函数进行计算时,不需要输入等于号,但输入框中会默认出现等于号。
3、算法是对解题过程精确的描述,以下不属于算法描述方式的是()A.自然语言B.伪代码C.机器语言D.流程图正确答案:C解析:机器语言不属于算法描述方式。
算法可采用多种描述语言来描述,例如,自然语言、计算机语言或某些伪语言。
4、已知x=2,y=3,表达式x*=y+5执行后,x变量中的值是()A.11B.16C.13D.26正确答案:B解析: *=是赋值运算符,x*=y+5相当于x=x*(y+5),也就是把x*(y+5)的值赋给x,即把2*(3+5)的值16赋给x。
5、下列用字母表示法表示十六进制的数是()A.101BB.1010C.101DD.101H正确答案:D解析:二进制是B,八进制是O,十进制是D,十六进制是H。
十进制是Decimal system的缩写。
二进制Binary system的缩写。
十六进制简写为hex,用H代替。
八进制缩写OCT或O。
6、一个六位二进制数11■01■,其中有两位模糊不清。
在下列十进制数中,可能与此二进制数等值的是()①50 ②54 ③59 ④63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正确答案:B解析:这个六位二进制数一共有四种可能:二进制110010即十进制50,二进制110011即十进制51,二进制111010即十进制58,二进制111011即十进制59.7、下列选项中未用到大数据技术的是()A.在超市、银行等场所,用手持测温仪测量入场人员的体温数据B.某平台以网民行为数据为基础,研究关键词搜索趋势,洞察网民消费特征C.某网站利用可视化“迁徙”地图,分析各城市人口流动轨迹与特征D.流感爆发时期,用户利用“城市热力图”提供的信息,避开人流密度高的地区正确答案:A解析:手持测温仪测量未用到“大数据技术”。
国家开放大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1)》复习题库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认为:数据、信息、物质和能量是组成世界的四大基本要素。
(×)2.完成3次大作业和全部自测题,就完成了课程的全部形成性考核任务。
(×)3.在“用计算机教孩子真正的数学”的讲座中,演讲者认为在目前的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时间用于教孩子如何运算,而没有用足够的时间去教孩子如何把现实世界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求证——这计算机能够帮助数学教育解决以上问题。
(√)4.判断此目标的描述是否正确:“完成全文背诵。
”(√)5.判断此目标的描述是否正确:“教会学生20个生词。
”(×)6.教学设计就是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7.学习需要是指学习者当前状态与期望达到状态之间的距离。
(√)8.教学目标设计是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媒体的总和,是对整个教学过程较为宏观的把握。
(×)9.全文搜索引擎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主流搜索引擎,国外代表有Google,国内则有著名的百度。
(√)10.评价数字化学习资源时,先进的技术和美观的呈现效果是最重要的评价指标。
(×)11.如果要避免搜索某个词语,可以在这个词前面加上一个减号(“-”,英文字符)。
在减号之前必须留一空格,“-”和检索词之间也必须留空格。
(×)12.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下,学生能获得更多的相关知识的刺激,更丰富的学习情景,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声音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被结合在一起。
(√)13.整合课程实现的是学生的经验整合、社会整合和知识整合。
(√)14.整合了信息技术的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对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没有任何优势。
(×)15.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于学生先前经验和教学内容的情景,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让学生利用信息资源、同学资源、教师资源主动建构知识,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促进者,从中心走向边缘。
《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考试目标1.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运用能力。
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国内外信息技术最新发展动态;掌握信息技术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信息技术学科的特征与应用领域;掌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理解《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开展教学和指导学生实训实践。
2.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
能够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规定的课程目标,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根据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信息技术教学实施能力。
认识学生建构信息技术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并能依据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恰当选用相关的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运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策略,组织有效教学活动;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获得信息技术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4.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能力。
掌握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并能将其恰当地运用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之中;积极倡导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通过教学反思改进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学科知识1.信息技术专业知识(1)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史及国内外的发展动态,掌握与初中信息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2)掌握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伦理道德。
(3)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用于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2.信息技术课程知识(1)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
精心整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考试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等几种教学方法。
2、CAI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课件三个部分构成。
345二、1、2、3、格。
4、5、三、简答题(第小题5分,共15分)1、根据教育部公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对初中阶段提出的教学目标是什么?(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工作的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计算机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准则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2、要使教学方法达到最优化,必须做好哪几方面的工作?(1)根据教学大纲具体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就完成的任务。
(2)研究学生的认知结构与认知水平。
(3研究教学内容的重点,并使用教学内容具体化。
(4)考虑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猖认知活动的机会。
(5)分析强化的效果,制定强化策略。
(6)设法在课堂上建立精神上和心理上的良好气氛。
(7)考虑根据班上学生中的不同情况给予区别对待(8)考虑怎样合理的利用时间。
3、教学研究报告写作要注意哪几点要求?(1)突出主题论点,论证鲜明。
(2)内容层次分明(3)叙述文字流畅,简明扼要。
(4)使用语言规范,合符逻辑。
四、简述题(20分)结合教学实际,简述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存在哪些问题?应该从哪方面着手改进,提出你自己的建设性意见。
要点:存在的问题:(1)观念跟不上(2)发展不平衡(3资金不足(4)缺乏师资(5)教法落后。
解决思路:(1)更新教育观念;(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3)有效整合现有资源、(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5)关于教学模式问题(6)改革教学方法。
2020年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测试题库及答案(共十套)2020年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测试题库及答案(一)1.不是所有学科的教学内容都需要用多媒体手段演示,要根据学科特点及教学内容的实际,合理选用多媒体技术,使其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
A. 正确B. 错误答案:A2.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教学媒体和教师一样,都是作为学习环境的要素,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条件。
A. 正确B. 错误答案:A3.巴班斯基认为,每种教学形式和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有自己的使用范围,实施教学过程中最优化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方法。
A. 正确B. 错误答案:A4.交互式电子白板软件也可以用来制作课件A. 对B. 错答案:A5.在ppt演示软件中,先将并列关系的知识点列于一帧中,然后分别通过超连接的形式链接到这些知识点的相关帧,这是线性的纵向导航A. 正确B. 错误答案:B6.综合性复习是一个不断总结提炼、积累丰富、逐步完善、吸收内化的过程。
()A. 正确B. 错误答案:A7.中国开放教育资源协会于2003年成立A. 正确B. 错误答案:A8.数学化图像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有2种A. 正确B. 错误答案:A9.平台类的虚拟仿真教学软件是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开发的教学软件A. 正确B. 错误答案:B10.课堂学习评价,主要是围绕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信息。
A. 正确B. 错误答案:A11.修改Excel文档后,换名存盘,可以单击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命令。
A. 正确B. 错误答案:A12.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能有有效的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现象相结合。
A. 正确B. 错误答案:A13.PDF阅读器只可以阅读期刊A. 正确B. 错误答案:B14.录音机中的声音可以直接插入课件中。
A. 正确B. 错误答案:A15.不可使用来历不明或盗版的软盘、光盘,特别是游戏盘。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1)》作业及答案第一章引论一、填空题:1、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2、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思想是将信息技术融合到教育过程中去。
3、教育技术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教学资源。
4、教师对学习过程的研究有两个含义:一是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二是研究自已作为学习者的学习过程。
5、教师的责任在于帮助学生实现从获得信息到增长知识的转变。
6、学习可以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和解决问题四类。
第二章信息、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一、填空题:1、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信息、能源和物质是客观世界的三大要素。
3、从概念上,信息一般划分为本体论信息和认识论信息两种最基本的类型。
4、本体论信息是第一位的,认识论信息是第二位的。
5、外部世界向认识主体输入的信息称为感知信息(本体论信息),认识主体表述的事物运动状态与方式,是主体向外部世界输出信息称为再生信息(认识论信息)。
6、认识论意义的信息可以扩展为三个层次: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
7、以主体的认识能力和观察过程为依据,认识论信息分为三个部分:实在信息、实得信息、先验信息。
8、一般而言,信息资源是指经过人类开发与组织的信息的集合。
9、信息资源具有四个明显的特征:智能性、有限性、不均衡性和整体性。
二、判断题:1、信息是可以看得见的客观世界物质的一种。
(×)2、相对而言,语用信息是认识论信息的最低层次。
(×)3、信息的存储就是一种时间传递活动。
(√)4、信息资源是由信息内容、人、符号、载体四种最基本的要素构成。
(√)5、信息科学是一种主要研究记录在书籍中信息的科学。
(×)三、简述题:1、什么是信息?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状态变化的)方式。
2、什么是本体论信息?一个事物的本体论信息,就是这个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
3、什么是认识论信息?就是认识主体对事物运动的状态及其变化方式所能感受到的内容,包括这种状态和方式的形式、内容和效用。
小学《信息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笔试)一、单选题。
(请将一个正确的答案标号填写在括号内。
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小明准备为班级制作班级网页,你认为他应该选择哪个工具最合适()。
A、PowerPointB、ExcelC、WordD、FrontPage2、在下面的()种情况下不能随意设置页面的背景。
A. 使用了主题样式 B。
使用了表格 C。
超级链接 D。
插入了图片之后3、关于HTML文件中的超级链接,()说法是错误的。
A. 可以链接到一个特定的网址B. 可以链接到一个e—mailC. 可以链接到一个文件D。
不能链接到当前网页中的一个特定位置4、网页横幅有两种属性,它们分别是().①滚动字幕②图片③文本④水平线⑤导航栏⑥表格A、①和⑥B、②和④C、③和⑤D、②和③5、在编辑网页中的文字时,如果我想将光标移到下一行,可以().A、按Shift + EnterB、按EnterC、移动方向键D、按PageDown6、在制作相册网页时,我们可以利用()很好地排列图片和文字,让图文看起来整齐美观.A、水平线B、滚动字幕C、网页横幅D、表格7、在FrontPage的“()"视图下,可以编辑网页内容。
A. HTML B。
普通 C.预览D.编辑8、关于表格各个单元格,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A. 表格的每个单元格可以有不同颜色的文本B. 表格的每个单元格必须使用相同格式的文字C.可以在表格的单元格中使用超级链接D。
可以在表格的单元格中使用图片9、无论是FrontPage还是(),对表格进行合并与拆分的方法相同。
A、画图B、金山画王C、wordD、IE10、在网页中要插入Flash动画,是选择“插入”菜单中的()选项。
A、高级B、图片C、表格D、动画11、导航视图会显示当前站点的结构,其中至少要有().A、图片B、主页C、链接D、主题12、共享边框一般用来添加网页横幅、公司徽标、导航栏、版权注意事项、回复电子邮件地址等网页内容,要添加共享边框,可以执行的菜单命令是()。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练习题练习一一、选择题1.英语课程标准(二级)中的内容标准分为4 部分A、语言技能、听说技能、情感态度、学习方法和文化意识B、语言技能、读写能力、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历史文化C、语言技巧、语言知识、读写能力、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D、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2.新内容与学生的原有观念之间存在三种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其中,新内容包含原有观念属于_A_A、上位关系B、下位关系C、组合关系D、并列关系3. WebQuest是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等人于1995年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
A、杜威B、布鲁纳C、斯金纳D、伯尼•道奇4.在交流与讨论中,_D_的目的是小组学生解决共同的问题A、头脑风暴B、同步讨论C、辩论D、合作性讨论5.教学目标的结构或分类并不是唯一的,不同的教学理论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但最有影响的是布卢姆的分类,他把教学目标分为A三大领域A、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B、了解、理解和应用C、生理、心理和情感D、认知、情感和学习策略6.课程整合中的教师评价可简化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D的评价,第二个阶段是对教学实话的评价,第三个阶段是总结经验,形成模式。
A、教学管理B、教学行为C、教学科研D、教学设计7.为了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程,学校必须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师培训。
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教师的培训的组织工作存在上两种方式。
A、由点到面,逐层推进;全员、全程培训B、由面到点,分层推进;全员培训C、由上到下;全程培训D、由点及面,分层推进;全体培训8.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以及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促进传统教育发生彻底的变革,国外称这种变革为qA、第二次教育革命B、第三次教育革命C、第四次教育革命D、第五次教育革命9.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多种多样,下面4不属于创新型模式。
A、合作学习B、探索和发现学习C、问题解决学习D、基于计算机的课堂讲演、练习、讨论10.从狭义上说,信息技术是指以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上为主干,结合集成电路技术、光盘技术、机器人技术、高清晰度电视技术等的综合技术。
信息化教研课题
信息化教研课题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研究的课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领域也逐渐将信息化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改革手段。
信息化教研课题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教育平台建设: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教育平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学过程的追踪与评估。
2. 在线教学模式研究:研究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在线教学,并探索在线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3. 虚拟教育工具研究:研究如何开发和利用虚拟教育工具,如虚拟实验室、虚拟实训场景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数据化教学研究:研究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数据化分析,为教师提供个性化教学建议。
5. 教育游戏研究:研究如何利用游戏化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能力。
6. 移动学习研究:研究如何在移动设备上开展学习活动,利用移动学习平台实现学习资源的随时随地获取。
7. 在线评估与反馈研究:研究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实时评估和反馈,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信息化教研课题的目的是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
同时,也需要关注信息化教学的问题和挑战,如教师培训、教育资源不平衡等,为信息化教育改革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题目一、最新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选题参考1、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式与素质教育2、数字故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3、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4、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5、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6、基于学生差异的虚拟学习社区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7、论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培养目标8、建构主义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的应用9、如何探究高教学效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10、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的应用探究11、主题探究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12、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13、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究14、中学信息技术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15、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点滴谈16、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体会17、关于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18、将任务驱动贯穿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19、基于活动理论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研究20、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题目大全1、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初探2、自主探究授人以渔--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3、项目驱动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4、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5、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6、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7、试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8、利用微博辅助初中信息技术教学9、浅析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10、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发展性评价研究11、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初探12、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研究13、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任务设计”14、试析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15、学生水平差异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影响之解决方法16、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17、让学生真正成为探究的主体——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18、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的研究19、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优化情境导入的应用20、引导文教学法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三、热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论教学评价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2、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问题及其对策研究3、网络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探索和应用4、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5、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6、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开展7、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8、同伴成长活力课堂——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9、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10、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11、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12、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13、浅谈合作学习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14、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探究15、动中求乐乐中求学——试论中学信息技术教学16、浅谈如何进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17、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研究18、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新思路19、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争艳春更浓——分层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20、网络协作学习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四、关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毕业论文题目1、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乐学"策略2、新课程理念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发展3、浅议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4、浅谈新课标指导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5、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修订版)6、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7、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8、对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的分析研究9、渗透性德育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调查研究10、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11、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优化策略12、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1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14、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15、思维导图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6、学习迁移理论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17、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18、翻转课堂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19、任务驱动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20、协同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五、比较好写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题目1、概念思维图融入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理论与实践2、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3、知识可视化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4、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探析5、“微机课”的危机——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困惑与对策6、关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调查7、PBL教学模式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8、浅议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情景教学9、娱教技术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10、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11、偏远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对策探微12、浅析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方略13、现阶段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探究14、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15、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方法的探讨16、基于课堂改革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17、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基于“任务驱动”的小组合作学习法18、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多元评价19、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初探20、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高中信息技术论文题目1、区域内开展网络教研的研究与实践2、浅谈信息学奥赛辅导策略3、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4、新课程算法教学给我的启迪5、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方法探讨6、用网络学习评价平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7、“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学习困难的讨论8、妥善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构建高效信息技术课堂9、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网络的实践研究10、网络化多媒体教室的预约管理模式11、中学生信息技术课应注重信息素养的培养12、浅谈信息技术教师的班主任工作方法13、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和谐教育之我见14、算法与程序设计之我见15、感悟信息技术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16、高中新课程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模式的探究17、如何在新课程《算法与程序设计》中培养学生的成就感18、任务驱动教学法在WORD小报制作教学中的应用19、浅谈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点评20、让LOGO语言走进信息技术课堂21、机器人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探究22、新课程下高中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新探23、浅谈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改变24、以情促兴以兴促行以行促果——谈信息技术课堂的情感教学25、以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运,有效实施任务教学26、基于网络环境的校本课程教学模式研究—探究学习模式Big6的应用27、“任务驱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28、异构校园信息系统的实现研究29、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分层教学30、初探如何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31、优化导入技巧让课堂“活”起来32、新课程环境下信息技术学科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一点尝试33、浅谈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的开放设计34、浅谈建构主义理论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作用35、信息技术教师怎样做博客36、重视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新课程的实施37、充分发挥课件室职能为教育教学服务38、简约而不简单39、新课程理念下的网络教学初探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探讨课堂是我们组织教学的重要阵地。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二单选题(共40题)1、家用扫地机器人具有自动避障、智能清扫、自动充电等多种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主要应用的是()。
A.多媒体技术B.人工智能技术C.网络加密技术D.数据管理技术【答案】 B2、下列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A.编译程序、解释程序和汇编程序不是系统软件B.故障诊断程序、排错程序、人事管理系统属于应用软件C.操作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系统服务程序都不是应用软件D.操作系统和各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处理程序都是系统软件【答案】 D3、色彩饱和度是指()。
A.颜色的纯度B.色彩的分辨率C.人眼看到光时产生的彩色的感觉D.光作用于人眼时所引起的明亮程度的感觉【答案】 A4、在HTML语言中,表格中行的开始和结束标记是()。
A.<body></body>B.<tr></tr>C.<td></td>D.<table></table>【答案】 B5、冯·诺依曼计算机工作原理的设计思想是()。
A.程序设计B.存储程序C.程序编制D.算法设计【答案】 B6、下列数字入栈排序是7,8,C,P,38,39,全部入栈后再出栈,出栈后的顺序应该是()。
A.7,8,C,P,38,39B.7,8,P,C,38,39C.39,38,P,C,8,7D.39,38,P,C,7,8【答案】 C7、Al指的是()。
A.时效性B.办公自动化C.管理应用D.人工智能【答案】 D8、十进制数12.5对应的二进制数是()。
A.1100.1B.1011.0C.1101.1D.1010.0【答案】 A9、在Flash中,填充变形工具可以对所填颜色的范围、方向和角度等进行调节以获得特殊的效果。
其中,要改变填充高光区的位置应该使用()。
A.大小手柄B.旋转手柄C.焦点手柄D.中心点手柄【答案】 D10、下列选项中属于MAC地址的是()。
模块1:培训准备1、(多选题)根据AECT 的94 定义,教育技术包括设计,开发,(a ),(d)和评价五大部分。
a. 管理b. 培训c. 实施d. 利用2、(多选题)教育技术属于教育学科,关注教育中的技术,其研究对象是:(c d)a. 学生b. 教师c. 教学过程d. 教学资源3、(单选题)下列关于教育技术的各种理解中,错误的是(b )。
a. 教育技术中的“技术”包含有形的物化技术和无形的智能技术b. 教育技术的本质是使用最先进的技术去优化教学过程以提高教学的效果c. 教育技术的最终目的是利用技术影响并促进学习d. 教育技术是教育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4、(单选题)关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恰当作用,你认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a. 信息技术有助于丰富学习资源、改善学习环境、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b. 信息技术的功能强大,将代替黑板、图片、实物、演示实验仪器等传统媒体c. 信息技术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和工具,应当争取在每节课的教学中使用d. 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一定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作用5、(多选题)信息技术属于技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与信息相关的技术,研究范畴是对信息的获取、( a )、( b )、传输与呈现。
a. 加工b. 存储c. 研究d. 分析模块2:教学目标和学习者分析1、(单选题)认知领域的目标是指知识的结果,包括知道、理解、运用、(a )。
a. 全部都是b. 分析c. 评价d. 综合2、( 单选题) 教师了解到本班同学都很喜欢音乐, 因此, 打算用音乐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这一分析过程主要考虑了学习者特征中的( d )。
a. 学习风格b. 知识基础c. 学习习惯d. 兴趣偏好e. 学习动机3、(单选题)在教学设计中,一般不包括(e )。
a. 选择教学策略b. 学习环境分析c. 学习者分析d. 选择教学资源e. 教学研修和反思4、( 单选题) 教学目标描述:“ 初中二年级学生能够在中国行政区划图上,标出主要煤炭产地。
2020年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考试试题库及答案(四)1.在交互式多媒体环境下的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动手画图与操作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
A. 正确B. 错误答案:A解析:2.教学环境是指教学过程发生的地点A. 正确B. 错误答案:B解析:3.“百宝箱”中放置中间层的信封要锁定。
A. 正确B. 错误答案:B解析:4.研究性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国外一般把这种学习方式称为PBL或WEBQUESTA. 正确B. 错误答案:A解析:5.实物展台进行操作训练比传统教学效果好A. 正确B. 错误答案:A解析:6.根据完成时间的长短,Webquest可以分为段周期和长周期两种。
短周期的webquest一般耗时一个星期至一个月A. 正确答案:B解析:7.只有关注过程,评价才可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A. 正确B. 错误答案:A解析:8.个人学习空间由组织机构提供,也由他人控制A. 正确B. 错误答案:B解析:9.资源的自由引用与创建是Moodle的一大特色。
A. 正确答案:A解析:10.ipad在课堂中可用于教学管理A. 正确B. 错误答案:A解析:11.技术支持的自主探究学习课堂只是改良版的“填灌式”教学A. 正确B. 错误答案:B解析:12.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程序是:创设学习情境——合作探究——明确合作学习任务——评价与反思。
A. 正确答案:B解析:13.整合的教学情境是指使用电脑、多媒体和网络A. 正确B. 错误答案:B解析:14.表现性评价的形式可以有多种,主要有反应题、书面报告、作文、演说、辩论、操作、实验等。
A. 正确B. 错误答案:A解析:15.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应充分考虑培训主体庞大,充分考虑教师群体间的差异性A. 正确B. 错误答案:A解析:16.教师工作坊中,成员以不同的角色参与研究。
A. 正确B. 错误答案:A解析:17.教研组是教师行为的近身环境,是教师经常性活动的专业生活小区A. 正确B. 错误答案:A解析:18.学习交互平台和网络教室管理软件的应用对课程学习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A. 正确B. 错误答案:A解析:19.在基于项目的学习中,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意味着学生合作开展项目,教师充当助学者。
模块1:培训准备1、(多选题)根据AECT 的94 定义,教育技术包括设计,开发,(a ),(d)和评价五大部分。
a. 管理b. 培训c. 实施d. 利用2、(多选题)教育技术属于教育学科,关注教育中的技术,其研究对象是:(c d)a. 学生b. 教师c. 教学过程d. 教学资源3、(单选题)下列关于教育技术的各种理解中,错误的是(b )。
a. 教育技术中的“技术”包含有形的物化技术和无形的智能技术b. 教育技术的本质是使用最先进的技术去优化教学过程以提高教学的效果c. 教育技术的最终目的是利用技术影响并促进学习d. 教育技术是教育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4、(单选题)关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恰当作用,你认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a. 信息技术有助于丰富学习资源、改善学习环境、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b. 信息技术的功能强大,将代替黑板、图片、实物、演示实验仪器等传统媒体c. 信息技术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和工具,应当争取在每节课的教学中使用d. 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一定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作用5、(多选题)信息技术属于技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与信息相关的技术,研究范畴是对信息的获取、( a )、( b )、传输与呈现。
a. 加工b. 存储c. 研究d. 分析模块2:教学目标和学习者分析1、(单选题)认知领域的目标是指知识的结果,包括知道、理解、运用、(a )。
a. 全部都是b. 分析c. 评价d. 综合2、( 单选题) 教师了解到本班同学都很喜欢音乐, 因此, 打算用音乐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这一分析过程主要考虑了学习者特征中的( d )。
a. 学习风格b. 知识基础c. 学习习惯d. 兴趣偏好e. 学习动机3、(单选题)在教学设计中,一般不包括(e )。
a. 选择教学策略b. 学习环境分析c. 学习者分析d. 选择教学资源e. 教学研修和反思4、( 单选题) 教学目标描述:“ 初中二年级学生能够在中国行政区划图上,标出主要煤炭产地。
信息技术与教育复习题(课程代码262309)一、填空题1.是数字化学习的关键,它可以通过教师开发、学生创作、市场购买、网络下载等方式获取。
2.数字化学习是信息时代的重要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也是终身学习者具有的主要特征。
3.数字化学习要求学习者具有和。
4.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要培养学生学会把信息技术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协作讨论______________、解决问题、和的认知工具。
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6.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目前已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和。
7.网络学习资源的设计必须遵循、和两种。
8.教师指导性活动包括,,和。
9.媒体选择的基本思想是尽可能选择、的教学媒体。
10. 教学设计是应用分析和研究和需求,确定解决它们的、和,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
11.专题学习网站的四个基本组成部分是、、、。
12.探索学习模式有四个基本要素、、提示、。
13. 基本的协作模式有四种,分别是、、、。
14.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是的科研项目。
15.行动研究的四个环节分别是、行动、、反思。
16.有学者把行动研究归纳为三项主要特征:为行动而研究、、由行动者研究。
17.教学实验的基本组成是和。
18.计算机辅助评价研究的方法有、来帮助自己进行评价研究。
19.权数的获得分为和两种。
20.“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研究”课题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研究课题,由主持。
21. 数字化学习是指学习者在中、利用,以进行学习的过程。
2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和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23. 根据目前国内外大多数计算机教育专家的意见,衡量“信息文化”或“网络文化”素质高低的依据,应当是与“、、和”有关的基础知识和(而不是“程序设计语言知识与程序设计的能力”)。
1章信息社会与教育1.首届世界信息社会日是哪一天?首届世界信息社会日——2006年5月17日第一届世界电信日哪一天1969年5月17日“第38届世界电信日暨首届信息社会日”的主题是什么?主题是“让全球网络更安全”和“阳光绿色网络工程”,突出倡导网络文明和净化网络环境。
2.信息社会的技术定义强调的是什么?这种观点强调了技术是推动社会的主要动力。
信息社会的职称定义的重点是什么?信息社会的职业化定义把重点放在职业的变迁上。
3.3C社会的3C是指什么?“3C”社会(通讯化、计算机化和自动控制化)3A社会的3A是指什么?“3A”社会(工厂自动化、办公室自动化、家庭自动化)4A社会的4A是指什么?“4A”社会(“3A”加农业自动化)8C框架8C是指什么?所有的参数都以英语字母C开头,即互连(connectivity)、内容(content)、社区(community)、商务(commerce)、文化(culture)、容量(capacity)、合作(cooperation)和资本(capital)4.工业社会中传统的文化基础是什么?基本的读、写、算的能力(“读、写、算”)信息社会的文化基础是什么?除了具备基本的读、写、算的能力以外,还应该具备信息素养。
(“读、写、算、信息”)5.我国现行教育体系由哪几个相互联系的板块构成?四大板块:一、基础教育二、职业技术教育三、高等教育四、成人教育6.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制度的冲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三个方面:1.人们对学校概念的改变: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由学校转移到家庭或工作场所,这一转移将使中小学教育打破时空范围的限制,产生开放性的中小学远程教育模式,分布于不同地方的学生和教师可以同时坐在“虚拟教室”中进行学习、讨论,这一变化将打破“学校中心”或“课堂中心”。
2.信息社会的教育将是一个“人选择教育”的社会:借助于电脑、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的条件,个别化教学模式、小组协作学习模式、远程实时交互的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在线讨论等等,就有了实现的可能。
3.信息技术将“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积极。
7.什么是“数字鸿沟”?“数字鸿沟”又称为“信息鸿沟”,是指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巨大落差的社会现象。
广义来说,“数字鸿沟”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历史、文化、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国际社会问题,而绝非只是教育问题。
对于我国的教育事业,“数字鸿沟”集中体现在什么方面?“数字鸿沟”集中体现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不平衡。
8.信息化对教育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信息技术的发展,增加了青少年自我封闭的趋势,影响他们融入社会生活。
作为新教育教学手段,不可能达到师生面对面的情感交流、教师人格力量的直接感染和模范行为的直接影响的教育程度。
学生过分迷恋电脑,缺乏社会上的人际交流,不利于他们完善人格。
学生过分迷恋电脑,可能会减少户外运动,导致身体素质下降,还有可能受到网上垃圾这些消极信息的腐蚀。
2.使人们产生误解,认为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就是教学的全部,从而否定了传统课堂教学和传统电教手段。
9.计算机辅助教育主要有哪两种形式?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CAI)和计算机管理教学(Computer Managed Instruction,简称CMI)。
计算机辅助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1.降低教育成本2.创造比较理想的教学环境3.提供丰富的教学活动模式10.从技术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有哪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信息化教育具有哪些显著特点?(1)教材多媒体化(2)资源全球化(3)教学个性化(4)学习自主化(5)活动合作化(6)管理自动化(7)环境虚拟化第2章信息技术教育概述1.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指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一般说来,信息技术的分类体系包括哪三个基本的层次?2.我们可以从哪三个角度认识信息技术教育的知识结构并设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3.信息技术教育起步最早的国家是哪一个?最早起源于美国被大家所认可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开端是哪一年?1958年4.最早提出信息素养的是谁?(包括国籍、人名全称和时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的5.199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议出版的《信息能力:创建学习的伙伴》一书中所指出的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分为哪几个方面进行表述?信息素养、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其中信息素养的三个标准是什么?标准一: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取信息。
标准二: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
标准三: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
6.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第一阶段及这一时期与信息技术教学相关的重要事件的主要内容。
主题提示:(1)时间与发展特征;(1982—1990)重点实验,初见成效(2)瑞士洛桑会议;1981年教育部派代表团参加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世界信息处理联合会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会议,了解了其他国家对于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情况和一些学术观点(3)计算机教育实验工作;教育部于1982年决定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5所大学的附属中学(高中)进行中学计算机教育实验工作,在大学的帮助下开设计算机选修课,由大学提供师资和设备,开始了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历程。
(4)程序设计——人类的第二文化;“程序设计——人类的第二文化(Programming, The Second Literacy)”是前苏联西伯利亚科学院院士伊尔消夫(A.P. Ershov)在1981年瑞士洛桑举行的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会议上所作的大会主题报告的题目(5)第一个实验性纲要;1983年,当时的教育部主持召开了“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试验工作会议”,在总结试点学校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了一个以程序设计为为的试验性大纲——《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指导纲要(试行)》,于1984年颁发。
大纲规定了相应的教学目标(6)84年大纲的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2.掌握基本的BASIC语言并初步具备读、写程序和上机调试的能力;3.逐步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的时间及发展特征。
第二阶段(1991—1999):总结经验,逐步发展第三阶段(2000—现在):创造条件,加速发展8.1994年10月颁发的《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规定的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内容包含哪5个模块?模块一: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模块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与使用。
模块三:计算机的几个常用软件介绍。
模块四:程序设计语言。
模块五: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9.1997年10月,原国家教委颁发的第四个课程指导纲要——《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主要有哪几个模块?在哪些年级开课?中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推荐首先选学的基本选学模块与根据条件可以进一步选学的选学模块三类开课年级从高中到初中,一直到小学10.2000年10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
这次会议之后下发了哪些重要文件?《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三个重要文件这些文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课程的名称正式由“计算机课”改成定位更加准确、内涵更为宽泛的“信息技术课程”;确定了其必须在1年、5年、10年的一定时间内分别在全国高中、初中与小学普遍开设的必修课的位置;确定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含有信息素养的目标要求;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与互联网或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连通。
11.《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是什么时候通过审议的,什么时候正式下发的?于2003年1月6日通过教育部审议,并于3月31日发步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和案例。
包括哪些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五个模块。
学分怎样规定?每个模块2学分(每学分18学时)。
第3章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理念、结构及内容选择1.课程在学校教育中有哪些作用?1.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2.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3.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4.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5.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2.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1.社会需求,如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各职业就业的需求等;2.学生发展,即学生一定年龄阶段身心发展规律,如学生心理发展的先后顺序,不平衡特征,差异特征等的规律;3.学科体系,即各学科的逻辑体系,包括学科自身知识,概念结构及逻辑。
3.课程论的主要流派有哪些?每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是谁?1.学科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有斯宾塞、赫尔巴特等。
2.儿童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美国教育家杜威等3.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代表人物之一是布拉梅尔德(H. Brameld )4.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哪一年启动?1999年正式启动这次课改是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几次?这次课改是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这次课改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5.第八次课改的三级课程管理是指哪三级?国家、地方、学校三级在课程管理权限上怎样规定的?中央对必修课程和限定性选修课程的设置(包括科目和总课时)及其标准,仍要统一管理,但与此同时,又给地方和学校留有充分余地,以便他们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弹性处理。
地方(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有权遵照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制订本地的中小学课程计划,有权对任意选修课程和活动类课程提出实施方案。
至于各种课程的具体安排,则学校有权根据中央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课程计划的规定,从实际出发作出决定,大力开发校本课程。
6.关于课程的构成要因可从哪几个视角考虑?学生发展、社会需求和学科体系三个视角7.制定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原则是什么?普通高中教育要为学生具备进入学习化社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打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打基础;为学生具备面对社会就业所需要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