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布线及覆铜规则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2
PCB板的覆铜规则PCB板的覆铜规则是制造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时采用的一种规定。
覆铜是将一层铜箔覆盖在电路板的表面,起到导电和保护电路的作用。
在PCB制造中,覆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合理的覆铜规则能够保证电路板的导电性和稳定性,提高PCB的质量和性能。
1. 覆铜厚度:覆铜厚度是指在板面上的铜箔厚度,一般用单位“oz”(ounce)来表示。
常见的覆铜厚度有1oz、2oz、3oz等。
选择合适的覆铜厚度可以根据电路板的需求和成本预算,较复杂的电路可能需要较厚的铜箔来提供更好的导电性。
2.覆盖整个板面:覆铜应该覆盖整个电路板的表面,不应有任何未被铜箔覆盖的空白区域。
这可以确保电路板的整体导电性,避免因为覆盖不完整而导致电流无法正常传输。
3.铜箔分布均匀:在电路板上,应该使铜箔的分布均匀,避免出现大片的铜箔集中在一些区域,造成电流集中和热点问题。
合理的设计可以使铜箔在整个电路板上均匀铺设,分散电流的传输路径。
4.铜箔间距:在设计规则中通常会规定铜箔之间的最小间距,以确保不同电路之间的电流不会相互干扰。
过小的铜箔间距可能导致电流短路,而太大的铜箔间距可能会影响电路板的整体导电性能。
5.铜箔打孔:在PCB板的覆铜规则中还包括铜箔打孔的规定。
铜箔打孔是在覆铜层上钻孔,在孔旁边形成一个小的圆环,可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接地铜:在电路板的设计中,接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覆铜规则应该确保接地铜的覆盖和连接,以提供良好的接地效果,降低电气噪声和抗干扰能力。
7.禁止覆盖区域:在PCB板的设计过程中,有一些区域需要禁止覆铜,比如测试接点、贴片元件的焊盘位置等。
这些区域应该被明确地规定在设计规则中,以保证PCB制造过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PCB板的覆铜规则是制造PCB时必须遵循的一套规定。
合理的覆铜规则可以提高电路板的导电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是保证PCB质量和性能的重要因素。
PCB板铺铜规则设置在PCB设计中,铺铜规则设置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电路板的电气性能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PCB板铺铜规则设置:1. 铜层厚度:在PCB设计中,一般使用的铜层厚度有1oz(约35um),2oz(约70um)和3oz(约105um)。
较高的铜层厚度能够提供更好的电流承载能力,但同时也会增加成本和板厚。
2.铺铜间距:铺铜之间的间距是保证电路板绝缘性能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铜层之间的最小间距应该满足安全距离要求,以避免短路和击穿等问题。
具体的间距要根据实际的设计要求和制造能力来决定。
3.铺铜间距规则:根据设计要求,可以在布线规则中设置最小和最大铺铜间距规则。
这样,在进行布线时,设计软件就会根据这些规则自动检查和调整布线的间距,确保满足安全距离要求。
4.功率线铺铜:在高功率电路设计中,为了提供足够的热释放能力,需要在功率线上增加铺铜面积。
一般来说,功率线需要设置足够宽度的铺铜,以降低线路电阻、提升散热效果,并减少线路噪声和干扰。
5.地线铺铜:在PCB设计中,地线的铺铜面积通常要比信号线大。
这是为了提供更好的接地和屏蔽效果,并减少地回路的电阻和干扰。
地线铺铜规则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和层次来决定。
6.信号线铺铜:对于高速信号线,为了降低信号引线阻抗和噪声,一般需要增加铺铜面积。
这可以通过增加信号线的宽度或者在信号线附近添加铺铜区域来实现。
7.铺铜连接性:在PCB设计中,为了确保铺铜层之间的连接性,可以在PCB布局和布线规则中设置与铺铜相关的连接规则。
这样,在铺铜之间会自动生成连线以实现电气连接和散热。
总结:铺铜规则设置对于PCB设计的电气性能和可靠性来说非常重要。
合理的铺铜规则可以提高信号完整性,降低线路电阻和噪声,提升电路板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因此,在PCB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和制造能力来设置合适的铺铜规则。
PCB的覆铜规则设置2011-05-06 10:58一、覆铜的安全间距设置覆铜的安全间距(clearance)一般是布线的安全间距的二倍。
但是在没有覆铜之前,为布线而设置好了布线的安全间距,那么在随后的覆铜过程中,覆铜的安全间距也会默认是布线的安全距离。
这样与预期的结果不一样。
一种笨方法就是在布好线之后,把安全距离扩大到原来的二倍,然后覆铜,覆铜完毕之后再把安全距离改回布线的安全距离,这样DRC检查就不会报错了。
这种办法可以,但是如果要重新更改覆铜的话就要重复上面的步骤,略显麻烦,最好的办法是单独为覆铜的安全距离设置规则。
另一种办法就是添加规则了。
在Rule的Clearance里面,新建一个规则Clearance1(名称可以自定义),然后再Where the First Object matches选项框里面选择Ad vanced(Query), 单击Query Builder,然后出现Building Query from Board对话框,在此对话框中第一行下拉菜单中选择默认项Show All Levels,在Condition Typ e/Operator下面的下拉菜单中选择Object Kind is,在右边的Condition Value下面的下拉菜单中选择Ploy,这样Query Preview中就会显示IsPolygon,单击OK 确定,接下来还没有完,完全保存时会提示错误:接下来只要在Full Query 显示框中将IsPolygon改为InPolygon就可以,最后在Constraints里面修改你自己需要的覆铜安全间距。
有人说布线的规则优先级高于覆铜的优先级,覆铜的话也肯定是遵守布线安全间距的规则,需要在布线的安全间距规则里面把覆铜这个例外给加上,具体做法是在Full Query里面注释上not InPolygon。
其实这么做完全没有必要,因为优先级是可以更改的,设置规则的主页面左下角有个选项priorities,把覆铜的安全间距规则的优先级提高到高于布线的安全间距规则,这样就互不干扰了,完毕。
元件布局规则:1、按电路模块进行布局,实现同一功能的相关电路称为一个模块,电路模块中的元件应采用就近集中原则,同时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分开2、定位孔、标准孔等非安装孔周围内不得贴装元、器件,螺钉等安装孔周围(对于M2.5)、4mm(对于M3)内不得贴装元器件。
3、卧装电阻、电感(插件)、电解电容等元件的下方避免布过孔,以免波峰焊后过孔与元件壳体短路。
4、元器件的外侧距板边的距离为5mm。
5、贴装元件焊盘的外侧与相邻插装元件的外侧距离大于2mm。
6、金属壳体元器件和金属件(屏蔽盒等)不能与其它元器件相碰,不能紧贴印制线、焊盘,其间距应大于2mm。
定位孔、紧固件安装孔、椭圆孔及板中其它方孔外侧距板边的尺寸大于3mm。
7、发热元件不能紧邻导线和热敏元件;高热器件要均衡分布8、电源插座要尽量布置在印制板的四周,电源插座与其相连的汇流条接线端应布置在同侧。
特别应注意不要把电源插座及其它焊接连接器布置在连接器之间,以利于这些插座、连接器的焊接及电源线缆设计和扎线。
电源插座及焊接连接器的布置间距应考虑方便电源插头的插拔。
9、其它元器件的布置所有IC 元件单边对齐,有极性元件极性标示明确,同一印制板上极性标示不得多于两个方向;出现两个方向时,两个方向互相垂直。
10、板面布线应疏密得当,当疏密差别太大时应以网状铜箔填充,网格大于8mil(或)。
11、贴片焊盘上不能有通孔,以免焊膏流失造成元件虚焊。
重要信号线不准从插座脚间穿过。
12、贴片单边对齐,字符方向一致,封装方向一致。
13、有极性的器件在以同一板上的极性标示方向尽量保持一致,元件排列美观,并使各元件之间的导线尽可能短。
对于特殊的元件,放置规则如下:1、连接件应放置于电路板的四周。
2、时钟器件应尽量靠近使用该时钟器件的元件。
3、噪声元件与非噪声元件的间隔要远。
4、I/O驱动器件。
功率放大器件尽量靠近电路板的四周,并靠近其所引出的接插件。
5、每个集成电路旁应放置一个104pF去耦电容,去耦电容尽可能靠近集成电路,引线应短而粗。
一、pcb覆铜技巧:1、如果PCB的地较多,有SGND、AGND、GND,等等,就要根据PCB板面位置的不同,分别以最主要的“地”作为基准参考来独立覆铜,数字地和模拟地分开来敷铜自不多言,同时在覆铜之前,首先加粗相应的电源连线:5.0V、3.3V等等,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多个不同形状的多变形结构。
2、对不同地的单点连接,做法是通过0欧电阻或者磁珠或者电感连接;3、晶振附近的覆铜,电路中的晶振为一高频发射源,做法是在环绕晶振敷铜,然后将晶振的外壳另行接地。
4、孤岛(死区)问题,如果觉得很大,那就定义个地过孔添加进去也费不了多大的事。
5、在开始布线时,应对地线一视同仁,走线的时候就应该把地线走好,不能依靠于覆铜后通过添加过孔来消除为连接的地引脚,这样的效果很不好。
6、在板子上最好不要有尖的角出现(《=180度),因为从电磁学的角度来讲,这就构成的一个发射天线!对于其他总会有一影响的只不过是大还是小而已,我建议使用圆弧的边沿线。
7、多层板中间层的布线空旷区域,不要敷铜。
因为你很难做到让这个敷铜“良好接地”8、设备内部的金属,例如金属散热器、金属加固条等,一定要实现“良好接地”。
9、三端稳压器的散热金属块,一定要良好接地。
晶振附近的接地隔离带,一定要良好接地。
总之:PCB上的敷铜,如果接地问题处理好了,肯定是“利大于弊”,它能减少信号线的回流面积,减小信号对外的电磁干扰。
二、pcb覆铜设置:1、pcb覆铜安全间距设置:覆铜的安全间距(clearance)一般是布线的安全间距的二倍。
但是在没有覆铜之前,为布线而设置好了布线的安全间距,那么在随后的覆铜过程中,覆铜的安全间距也会默认是布线的安全距离。
这样与预期的结果不一样。
一种笨方法就是在布好线之后,把安全距离扩大到原来的二倍,然后覆铜,覆铜完毕之后再把安全距离改回布线的安全距离,这样DRC检查就不会报错了。
这种办法可以,但是如果要重新更改覆铜的话就要重复上面的步骤,略显麻烦,最好的办法是单独为覆铜的安全距离设置规则。
一、pcb覆铜技巧:1、如果PCB的地较多,有SGND、AGND、GND,等等,就要根据PCB板面位置的不同,分别以最主要的“地”作为基准参考来独立覆铜,数字地和模拟地分开来敷铜自不多言,同时在覆铜之前,首先加粗相应的电源连线:5.0V、3.3V等等,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多个不同形状的多变形结构。
2、对不同地的单点连接,做法是通过0欧电阻或者磁珠或者电感连接;3、晶振附近的覆铜,电路中的晶振为一高频发射源,做法是在环绕晶振敷铜,然后将晶振的外壳另行接地。
4、孤岛(死区)问题,如果觉得很大,那就定义个地过孔添加进去也费不了多大的事。
5、在开始布线时,应对地线一视同仁,走线的时候就应该把地线走好,不能依靠于覆铜后通过添加过孔来消除为连接的地引脚,这样的效果很不好。
6、在板子上最好不要有尖的角出现(《=180度),因为从电磁学的角度来讲,这就构成的一个发射天线!对于其他总会有一影响的只不过是大还是小而已,我建议使用圆弧的边沿线。
7、多层板中间层的布线空旷区域,不要敷铜。
因为你很难做到让这个敷铜“良好接地”8、设备内部的金属,例如金属散热器、金属加固条等,一定要实现“良好接地”。
9、三端稳压器的散热金属块,一定要良好接地。
晶振附近的接地隔离带,一定要良好接地。
总之:PCB上的敷铜,如果接地问题处理好了,肯定是“利大于弊”,它能减少信号线的回流面积,减小信号对外的电磁干扰。
二、pcb覆铜设置:1、pcb覆铜安全间距设置:覆铜的安全间距(clearance)一般是布线的安全间距的二倍。
但是在没有覆铜之前,为布线而设置好了布线的安全间距,那么在随后的覆铜过程中,覆铜的安全间距也会默认是布线的安全距离。
这样与预期的结果不一样。
一种笨方法就是在布好线之后,把安全距离扩大到原来的二倍,然后覆铜,覆铜完毕之后再把安全距离改回布线的安全距离,这样DRC检查就不会报错了。
这种办法可以,但是如果要重新更改覆铜的话就要重复上面的步骤,略显麻烦,最好的办法是单独为覆铜的安全距离设置规则。
p铺铜规则【实用版】目录1.铺铜规则的定义和作用2.铺铜规则的分类3.铺铜规则的具体操作步骤4.铺铜规则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5.铺铜规则的优缺点分析正文铺铜规则是一种在印刷电路板(PCB)制造过程中,对铜箔进行处理以确保良好电气连接的方法。
它通过规定如何在 PCB 上铺设铜箔,以实现最佳的导电性能和电气绝缘效果。
在 PCB 制作过程中,铺铜规则对于提高产品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铺铜规则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动铺铜规则,另一类是手动铺铜规则。
自动铺铜规则是基于设计软件自动生成的,它们会根据设定的参数,在 PCB 上自动铺设铜箔。
手动铺铜规则则是由工程师根据实际需求,手动设置参数并进行操作。
这两种规则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工作场景。
铺铜规则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铜箔的厚度:根据 PCB 的使用环境和电气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铜箔厚度。
2.设定铺铜区域:在 PCB 设计软件中,设定需要铺设铜箔的区域,包括导线、焊盘、过孔等。
3.设置铺铜方式: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铺铜方式,如连续铺铜、网格铺铜、跳线铺铜等。
4.调整铺铜参数:根据实际需求,调整铺铜参数,如铜箔宽度、间距等。
5.检查铺铜效果:在完成铺铜后,检查铜箔铺设效果,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铺铜规则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电子制造、通信设备、计算机硬件等领域,铺铜规则对于提高产品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铺铜规则设计,可以有效降低 PCB 的电阻、电感,提高信号传输速率和抗干扰能力。
铺铜规则的优缺点分析如下:优点:1.提高 PCB 的导电性能和电气绝缘效果;2.降低 PCB 的电阻、电感,提高信号传输速率;3.提高 PCB 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4.减少线宽、线距,提高布线密度;5.简化 PCB 设计和生产过程。
缺点:1.增加 PCB 的制作成本;2.增加设计软件的操作难度;3.需要专业工程师进行参数设置和效果检查。
总之,铺铜规则在 PCB 制造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覆铜步骤及设计规则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在绘制PCB的工具栏,你可以找到Polygon Pour,也可以按“P”,再按“G”的快捷方式,会出现覆铜设置,最上面三个选项,(选择soild),然后选择需要覆铜的层,设置一些参数,选择该覆铜可以覆盖的网络(这点非常重要否则覆铜不能覆在线上),最后选择覆盖所有同网络,然后覆铜,覆铜的区域可以用鼠标以点节点的方式绘制出来,你可以先试试,你会发现你的覆铜会覆盖相同网络标识的线,而不会覆盖其他网络标识的线。
还有你会发现覆铜不会覆盖相同网络的焊盘和过孔,因为系统默认是认为十字连接的。
你还需要在覆铜前在Design-->Rules 里设置一下。
在Rules中,你可以找到Plane选项,其中就有一个覆铜连接类型的选择,改成直接连接就行了。
1、用填充工具:Design---->Rules…---->Plane---->PolygonConnetStyle---->PolygonConnet---->Constraints(约束)中的Connet style设置成Direct Connet2、取消自动去掉环线功能,手动重叠布线加粗Tools---->preferences…---->Options---->把Interactive Routing中的Automatically Remove Loops前面的“勾”去掉。
1.覆铜的意义覆铜,就是将PCB上闲置的空间作为基准面,然后用固体铜填充,这些铜区又称为灌铜。
敷铜的意义在于,减小地线阻抗,提高抗干扰能力;降低压降,提高电源效率;还有,与地线相连,减小环路面积。
2.覆铜步骤(1)在下方选择对应的层(也可在覆铜对话框中选择);(2)采用快捷键P,G打开覆铜对话框,或者单击标题栏第二行右侧“放置多边形平面”。
(3)选择填充模式,孤岛和铜的移除值,选择三种模式()。
一、pcb覆铜技巧:1、如果PCB的地较多,有SGND、AGND、GND,等等,就要根据PCB板面位置的不同,分别以最主要的“地”作为基准参考来独立覆铜,数字地和模拟地分开来敷铜自不多言,同时在覆铜之前,首先加粗相应的电源连线:5.0V、3.3V等等,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多个不同形状的多变形结构。
2、对不同地的单点连接,做法是通过0欧电阻或者磁珠或者电感连接;3、晶振附近的覆铜,电路中的晶振为一高频发射源,做法是在环绕晶振敷铜,然后将晶振的外壳另行接地。
4、孤岛(死区)问题,如果觉得很大,那就定义个地过孔添加进去也费不了多大的事。
5、在开始布线时,应对地线一视同仁,走线的时候就应该把地线走好,不能依靠于覆铜后通过添加过孔来消除为连接的地引脚,这样的效果很不好。
6、在板子上最好不要有尖的角出现(《=180度),因为从电磁学的角度来讲,这就构成的一个发射天线!对于其他总会有一影响的只不过是大还是小而已,我建议使用圆弧的边沿线。
7、多层板中间层的布线空旷区域,不要敷铜。
因为你很难做到让这个敷铜“良好接地”8、设备内部的金属,例如金属散热器、金属加固条等,一定要实现“良好接地”。
9、三端稳压器的散热金属块,一定要良好接地。
晶振附近的接地隔离带,一定要良好接地。
总之:PCB上的敷铜,如果接地问题处理好了,肯定是“利大于弊”,它能减少信号线的回流面积,减小信号对外的电磁干扰。
二、pcb覆铜设置:1、pcb覆铜安全间距设置:覆铜的安全间距(clearance)一般是布线的安全间距的二倍。
但是在没有覆铜之前,为布线而设置好了布线的安全间距,那么在随后的覆铜过程中,覆铜的安全间距也会默认是布线的安全距离。
这样与预期的结果不一样。
一种笨方法就是在布好线之后,把安全距离扩大到原来的二倍,然后覆铜,覆铜完毕之后再把安全距离改回布线的安全距离,这样DRC检查就不会报错了。
这种办法可以,但是如果要重新更改覆铜的话就要重复上面的步骤,略显麻烦,最好的办法是单独为覆铜的安全距离设置规则。
首先说这是经验积累的问题,其次就是需要个人电路知识经验了!布局说白了就是在板子上放器件。
这时如果前面讲到的准备工作都做好的话,就可以在原理图上生成网络表(Design-> Create Netlist),之后在PCB图上导入网络表(Design->Load Nets)。
就看见器件哗啦啦的全堆上去了,各管脚之间还有飞线提示连接。
然后就可以对器件布局了。
一般布局按如下原则进行:①.按电气性能合理分区,一般分为:数字电路区(即怕干扰、又产生干扰)、模拟电路区(怕干扰)、功率驱动区(干扰源);②.完成同一功能的电路,应尽量靠近放置,并调整各元器件以保证连线最为简洁;同时,调整各功能块间的相对位置使功能块间的连线最简洁;③.对于质量大的元器件应考虑安装位置和安装强度;发热元件应与温度敏感元件分开放置,必要时还应考虑热对流措施;④.I/O驱动器件尽量靠近印刷板的边、靠近引出接插件;⑤.时钟产生器(如:晶振或钟振)要尽量靠近用到该时钟的器件;⑥.在每个集成电路的电源输入脚和地之间,需加一个去耦电容(一般采用高频性能好的独石电容);电路板空间较密时,也可在几个集成电路周围加一个钽电容。
⑦.继电器线圈处要加放电二极管(1N4148即可);⑧.布局要求要均衡,疏密有序,不能头重脚轻或一头沉——需要特别注意,在放置元器件时,一定要考虑元器件的实际尺寸大小(所占面积和高度)、元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以保证电路板的电气性能和生产安装的可行性和便利性同时,应该在保证上面原则能够体现的前提下,适当修改器件的摆放,使之整齐美观,如同样的器件要摆放整齐、方向一致,不能摆得“错落有致” 。
这个步骤关系到板子整体形象和下一步布线的难易程度,所以一点要花大力气去考虑。
布局时,对不太肯定的地方可以先作初步布线,充分考虑。
第四:布线。
布线是整个PCB设计中最重要的工序。
这将直接影响着PCB板的性能好坏。
在PCB的设计过程中,布线一般有这么三种境界的划分:首先是布通,这时PCB设计时的最基本的要求。
Altium Designer覆铜式布线方法
1.布好的效果
2.将覆铜和原有的网络导线重合设置,在覆铜属性里面如下图
3.将覆铜时候焊盘设置成全部连接,而非热焊盘连接,规则设置
4.前面两项设置好以后覆铜效果如下图覆盖GND网络并全部连接GND焊盘
5.单独设置覆铜和覆铜,覆铜和导线以及过孔的间距,而不影响原来设定的导线和导线的间距。
如下面步骤
新建一个规则如上图
右边出现设置框-在上面的“where the first object matches”框下面的高级旁边,点“询问构建器”,左边的“条件类型/操作员”点中出现的下拉框选择“object kind is”,在右边的“条件值”选择“poly”然后确定
设置框右边出现“Ispolygon”,将其改为“Inpolygon”,即第二个字母s改为n,同时下面的间隙设置就是单独设置这个的。
注意:种方法改的最小间距只是置覆铜和覆铜,覆铜和导线以及过孔的间距,而不影响原来设定的导线和导线的间距。
一、pcb覆铜本领:之阳早格格创做1、如果PCB的天较多,有SGND、AGND、GND,等等,便要根据PCB板里位子的分歧,分别以最主要的“天”动做基准参照去独力覆铜,数字天战模拟天分启去敷铜自已几止,共时正在覆铜之前,最先加细相映的电源连线:5.0V、3.3V等等,那样一去,便产生了多个分歧形状的多变形结构.2、对付分歧天的单面对接,搞法是通过0欧电阻大概者磁珠大概者电感对接;3、晶振附近的覆铜,电路中的晶振为一下频收射源,搞法是正在环绕晶振敷铜,而后将晶振的中壳另止接天.4、孤岛(死区)问题,如果感触很大,那便定义个天过孔增加进去也费不了多大的事.5、正在启初布线时,应付于天线一视共仁,走线的时间便该当把天线走佳,不克不迭依赖于覆铜后通过增加过孔去取消为对接的天引足,那样的效验很短佳.6、正在板子上最佳不要有尖的角出现(《=180度),果为从电磁教的角度去道,那便形成的一个收射天线!对付于其余总会有一效率的只不过是大仍旧小而已,尔提议使用圆弧的边沿线.7、多层板中间层的布线空旷天区,不要敷铜.果为您很易搞到让那个敷铜“良佳接天”8、设备内里的金属,比圆金属集热器、金属加固条等,一定要真止“良佳接天”.9、三端稳压器的集热金属块,一定要良佳接天.晶振附近的接天断绝戴,一定要良佳接天.总之:PCB上的敷铜,如果接天问题处理佳了,肯定是“利大于弊”,它能缩小旗号线的回流里积,减小旗号对付中的电磁搞扰.二、pcb覆铜树坐:1、pcb覆铜仄安间距树坐:覆铜的仄安间距(clearance)普遍是布线的仄安间距的二倍.然而是正在不覆铜之前,为布线而树坐佳了布线的仄安间距,那么正在随后的覆铜历程中,覆铜的仄安间距也会默认是布线的仄安距离.那样取预期的截止纷歧样.一种笨要领便是正在布佳线之后,把仄安距离夸大到本去的二倍,而后覆铜,覆铜完成之后再把仄安距离改回布线的仄安距离,那样DRC查看便不会报错了.那种办法不妨,然而是如果要沉新变动覆铜的话便要沉复上头的步调,略隐贫苦,最佳的办法是单独为覆铜的仄安距离树坐准则.另一种办法便是增加准则了.正在Rule的Clearance内里,新建一个准则Clearance1(称呼不妨自定义),而后再WheretheFirstObjectmatches选项框内里采用Advanced(Query),单打QueryBuilder,而后出现BuildingQueryfromBoard对付话框,正在此对付话框中第一止下推菜单中采用默认项ShowAllLevels,正在ConditionType/Operator底下的下推菜单中采用ObjectKindis,正在左边的ConditionValue底下的下推菜单中采用Ploy,那样QueryPreview中便会隐现IsPolygon,单打OK决定,接下去还不完,真足保存时会提示过失:接下去只消正在FullQuery隐现框中将IsPolygon改为InPolygon便不妨,末尾正在Constraints内里建改您自己需要的覆铜仄安间距.有人道布线的准则劣先级下于覆铜的劣先级,覆铜的话也肯定是按照布线仄安间距的准则,需要正在布线的仄安间距准则内里把覆铜那个例中给加上,简直搞法是正在FullQuery内里注释上notInPolygon.本去那样搞真足不需要,果为劣先级是不妨变动的,树坐准则的主页里左下角有个选项priorities,把覆铜的仄安间距准则的劣先级普及到下于布线的仄安间距准则,那样便互不搞扰了,完成.2、pcb覆铜线宽树坐:覆铜正在采用Hatched另有None二种模式的时间,会注意到有个树坐TrackWidth的场合.如果您采用默认的8mil,而且您覆铜所对接的搜集正在树坐线宽范畴的时间,最小的线宽大于8mil,那么正在DRC的时间便会报错,正在刚刚启初的时间也不注意到那一细节,屡屡覆铜之后DRC皆有很多的过失.是正在Rule的Clearance内里,新建一个准则Clearance1(称呼不妨自定义),而后再WheretheFirstObjectmatches选项框内里采用ADVANCED(Query),单打QueryBuilder,而后出现BuildingQueryfromBoard对付话框,正在此对付话框中第一止下推菜单中采用ShowAllLevels(默认为此项),而后正在ConditionType/Operator底下的下推菜单中采用ObjectKindis,而后再左边的ConditionVALUE底下的下推菜单中采用Ploy,那样正在左边QueryPreview中便会隐现IsPolygon,单打OK决定保存退出,接下去还不完,正在FullQuery隐现框中将IsPolygon改为InPolygon(DXP中的bug必须那样改,版本佳像不必改),末尾一步了,底下便不妨正在Constraints内里建改您自己需要的间距了(根据您们的造版工艺火仄).那样便只效率铺铜的间距,不效率各层布线的间距了.pcb覆铜本领之大里积敷铜、网格铜哪一种佳?1、时常也有人问到,大里积覆铜佳仍旧网格覆铜佳,短佳一致而论.为什么呢?大里积敷铜,具备了加大电流战屏蔽单沉效率,然而是大里积覆铜,如果过波峰焊时,板子便大概会翘起去,以至会起泡.果此大里积敷铜,普遍也会启几个槽,慢解铜箔起泡.2、简单的网格敷铜主要仍旧屏蔽效率,加大电流的效率被落矮了,从集热的角度道,网格有佳处(它落矮了铜的受热里)又起到了一定的电磁屏蔽的效率.然而是需要指出的是,网格是使由接错目标的走线组成的,咱们了解对付于电路去道,走线的宽度对付于电路板的处事频次是有其相映的“电少度“的(本质尺寸除以处事频次对付应的数字频次可得,简直可睹相闭书籍籍),当处事频次不是很下的时间,大概许网格线的效率不是很明隐,一朝电少度战处事频次匹配时,便非常糟糕了,您会创造电路基础便不克不迭仄常处事,到处皆正在收射搞扰系统处事的旗号.所以对付于使用网格的共仁,尔的提议是根据安排的电路板处事情况采用,不要死抱着一种物品不搁.果此下频电路对付抗搞扰央供下的多用网格,矮频电路有大电流的电路等时常使用完备的铺铜.pcb覆铜取导线大概过孔间距树坐?菜单栏安排准则electricalclearance选中左键新准则左键面中新准则左边出现树坐框正在上头的“wherethefirstobjectmatches”框底下的下档中间,面“询问建坐器”左边的条件典型面中出现的下推框采用“objectkindis”,左边的“条件值”采用“poly”决定树坐框左边出现“Ispolygon”,将其改为“Inpolygon”,即第二个字母S改为N正在最底下的拘束条件内里采用最小隔断!。
p铺铜规则摘要:1.铺铜规则的概述2.铺铜规则的作用3.铺铜规则的具体操作步骤4.铺铜规则的注意事项5.铺铜规则的优缺点分析正文:一、铺铜规则的概述铺铜规则,又称电镀铜规则,是一种在印刷电路板(PCB)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技术。
其主要作用是在电路板的表面上覆盖一层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铜,以实现电路的连接和传输。
铺铜规则能够提高电路板的导电性能、降低电阻、减少信号干扰,从而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铺铜规则的作用1.提高导电性能: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铺铜规则能使电路板上的电流顺畅地流动,降低电阻损耗。
2.减少信号干扰:铺铜规则能有效地减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干扰,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
3.增强散热性能:铜具有较高的比热容和热传导率,铺铜规则有助于提高电路板的散热性能,保证电子设备的稳定运行。
4.美化外观:铺铜规则能够使电路板表面更加光滑美观,提升产品的整体品质。
三、铺铜规则的具体操作步骤1.选择合适的铺铜方式:根据电路板的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铺铜方式,如全板铺铜、局部铺铜等。
2.制定铺铜厚度:根据电路板的使用环境和性能要求,制定合适的铺铜厚度。
3.进行铺铜处理:将电路板放入电镀槽中,通过电流将金属铜沉积在电路板表面,形成一层导电性能良好的铜层。
4.清洗和检验:铺铜处理完成后,需要对电路板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杂质。
最后进行检验,确保铺铜质量符合要求。
四、铺铜规则的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铺铜方式,避免过度铺铜,以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2.制定合适的铺铜厚度,过厚或过薄的铺铜都会影响电路板的性能。
3.在铺铜处理过程中,注意控制电流和时间,保证铺铜质量。
4.清洗和检验环节不可忽视,确保电路板表面干净无尘,铺铜质量符合要求。
五、铺铜规则的优缺点分析1.优点:提高导电性能、减少信号干扰、增强散热性能、美化外观等。
2.缺点:过度铺铜会增加成本和重量,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此外,铺铜处理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废液,需要妥善处理。
一、pcb覆铜技巧:(一)1、如果PCB的地较多,有SGND、AGND、GND,等等,就要根据PCB板面位置的不同,分别以最主要的“地”作为基准参考来覆铜,数字地和模拟地分开来敷铜自不多言,同时在覆铜之前,首先加粗相应的电源连线:5.0V、3.3V等等,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多个不同形状的多变形结构。
2、对不同地的单点连接,做法是通过0欧电阻或者磁珠或者电感连接;3、晶振附近的覆铜,电路中的晶振为一高频发射源,做法是在环绕晶振敷铜,然后将晶振的外壳另行接地。
4、孤岛(死区)问题,如果觉得很大,那就定义个地过孔添加进去也费不了多大的事。
5、在开始布线时,应对地线一视同仁,走线的时候就应该把地线走好,不能依靠于覆铜后通过添加过孔来消除为连接的地引脚,这样的效果很不好。
6、在板子上最好不要有尖的角出现(《=180度),因为从电磁学的角度来讲,这就构成的一个发射天线!对于其他总会有一影响的只不过是大还是小而已,我建议使用圆弧的边沿线。
7、多层板中间层的布线空旷区域,不要敷铜。
因为你很难做到让这个敷铜“良好接地”8、设备内部的金属,例如金属散热器、金属加固条等,一定要实现“良好接地”。
9、三端稳压器的散热金属块,一定要良好接地。
晶振附近的接地隔离带,一定要良好接地。
总之:PCB上的敷铜,如果接地问题处理好了,肯定是“利大于弊”,它能减少信号线的回流面积,减小信号对外的电磁干扰。
二、pcb覆铜设置:1、pcb覆铜安全间距设置:覆铜的安全间距(clearance)一般是布线的安全间距的二倍。
但是在没有覆铜之前,为布线而设置好了布线的安全间距,那么在随后的覆铜过程中,覆铜的安全间距也会默认是布线的安全距离。
这样与预期的结果不一样。
一种笨方法就是在布好线之后,把安全距离扩大到原来的二倍,然后覆铜,覆铜完毕之后再把安全距离改回布线的安全距离,这样DRC检查就不会报错了。
这种办法可以,但是如果要重新更改覆铜的话就要重复上面的步骤,略显麻烦,最好的办法是单独为覆铜的安全距离设置规则。
PCB覆铜规则1、那些网络需要覆铜所谓覆铜,就是将PCB上闲置的空间作为基准面,然后用固体铜填充,这些铜区又称为灌铜。
敷铜的意义在于,减小地线阻抗,提高抗干扰能力;降低压降,提高电源效率;与地线相连,还可以减小环路面积。
所以覆铜主要是地平面的覆铜,不用于电源或其他net的覆铜。
2、采用什么方式覆铜敷铜一般有两种基本的方式,就是大面积的敷铜和网格铜,经常也有人问到,大面积覆铜好还是网格覆铜好,不好一概而论。
为什么呢?大面积敷铜,具备了加大电流和屏蔽双重作用,但是大面积覆铜,如果过波峰焊时,板子就可能会翘起来,甚至会起泡。
因此大面积敷铜,一般也会开几个槽,缓解铜箔起泡,单纯的网格敷铜主要还是屏蔽作用,加大电流的作用被降低了,从散热的角度说,网格有好处(它降低了铜的受热面)又起到了一定的电磁屏蔽的作用。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网格是使由交错方向的走线组成的,我们知道对于电路来说走线的宽度对于电路板的工作频率是有其相应的“电长度“的(实际尺寸除以工作频率对应的数字频率可得,具体可见相关书籍),当工作频率不是很高的时候,或许网格线的作用不是很明显,一旦电长度和工作频率匹配时,就非常糟糕了,你会发现电路根本就不能正常工作,到处都在发射干扰系统工作的信号。
所以对于使用网格的同仁,我的建议是根据设计的电路板工作情况选择,不要死抱着一种东西不放。
因此高频电路对抗干扰要求高的多用网格,低频电路有大电流的电路等常用完整的铺铜。
3、在开始布线时,应对地线一视同仁,走线的时候就应该把地线走好,不能依靠于覆铜后通过添加过孔来消除为连接的地引脚,这样的效果很不好。
4、在板子上最好不要有尖的角出现(《=180度),因为从电磁学的角度来讲,这就构成的一个发射天线!对于其他总会有一影响的只不过是大还是小而已,我建议使用圆弧的边沿线。
5、多层板中间层的布线空旷区域,不要敷铜。
因为你很难做到让这个敷铜“良好接地”6、覆铜的安全间距(clearance)一般是布线的安全间距的二倍。
一、pcb覆铜技巧:1、如果PCB的地较多,有SGND、AGND、GND,等等,就要根据PCB板面位置的不同,分别以最主要的“地”作为基准参考来独立覆铜,数字地和模拟地分开来敷铜自不多言,同时在覆铜之前,首先加粗相应的电源连线:5.0V、3.3V等等,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多个不同形状的多变形结构。
2、对不同地的单点连接,做法是通过0欧电阻或者磁珠或者电感连接;3、晶振附近的覆铜,电路中的晶振为一高频发射源,做法是在环绕晶振敷铜,然后将晶振的外壳另行接地。
4、孤岛(死区)问题,如果觉得很大,那就定义个地过孔添加进去也费不了多大的事。
5、在开始布线时,应对地线一视同仁,走线的时候就应该把地线走好,不能依靠于覆铜后通过添加过孔来消除为连接的地引脚,这样的效果很不好。
6、在板子上最好不要有尖的角出现(《=180度),因为从电磁学的角度来讲,这就构成的一个发射天线!对于其他总会有一影响的只不过是大还是小而已,我建议使用圆弧的边沿线。
7、多层板中间层的布线空旷区域,不要敷铜。
因为你很难做到让这个敷铜“良好接地”8、设备内部的金属,例如金属散热器、金属加固条等,一定要实现“良好接地”。
9、三端稳压器的散热金属块,一定要良好接地。
晶振附近的接地隔离带,一定要良好接地。
总之:PCB上的敷铜,如果接地问题处理好了,肯定是“利大于弊”,它能减少信号线的回流面积,减小信号对外的电磁干扰。
二、pcb覆铜设置:1、pcb覆铜安全间距设置:覆铜的安全间距(clearance)一般是布线的安全间距的二倍。
但是在没有覆铜之前,为布线而设置好了布线的安全间距,那么在随后的覆铜过程中,覆铜的安全间距也会默认是布线的安全距离。
这样与预期的结果不一样。
一种笨方法就是在布好线之后,把安全距离扩大到原来的二倍,然后覆铜,覆铜完毕之后再把安全距离改回布线的安全距离,这样DRC检查就不会报错了。
这种办法可以,但是如果要重新更改覆铜的话就要重复上面的步骤,略显麻烦,最好的办法是单独为覆铜的安全距离设置规则。
1 电源、地线的处理既使在整个PCB板中的布线完成得都很好,但由于电源、地线的考虑不周到而引起的干扰,会使产品的性能下降,有时甚至影响到产品的成功率。
所以对电、地线的布线要认真对待,把电、地线所产生的噪音干扰降到最低限度,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对每个从事电子产品设计的工程人员来说都明白地线与电源线之间噪音所产生原因,现只对降低式抑制噪音作以表述:众所周知的是在电源、地线之间加上去耦电容。
尽量加宽电源、地线宽度,最好是地线比电源线宽,它们的关系是:地线>电源线>信号线,通常信号线宽为:0.2~0.3mm,最经细宽度可达0.05~0.07mm,电源线为1.2~2.5 mm 对数字电路的PCB可用宽的地导线组成一个回路, 即构成一个地网来使用(模拟电路的地不能这样使用) 用大面积铜层作地线用,在印制板上把没被用上的地方都与地相连接作为地线用。
或是做成多层板,电源,地线各占用一层。
2、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的共地处理现在有许多PCB不再是单一功能电路(数字或模拟电路),而是由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混合构成的。
因此在布线时就需要考虑它们之间互相干扰问题,特别是地线上的噪音干扰。
数字电路的频率高,模拟电路的敏感度强,对信号线来说,高频的信号线尽可能远离敏感的模拟电路器件,对地线来说,整个PCB对外界只有一个结点,所以必须在PCB内部进行处理数、模共地的问题,而在板内部数字地和模拟地实际上是分开的它们之间互不相连,只是在PCB与外界连接的接口处(如插头等)。
数字地与模拟地有一点短接,请注意,只有一个连接点。
也有在PCB上不共地的,这由系统设计来决定。
3、信号线布在电(地)层上在多层印制板布线时,由于在信号线层没有布完的线剩下已经不多,再多加层数就会造成浪费也会给生产增加一定的工作量,成本也相应增加了,为解决这个矛盾,可以考虑在电(地)层上进行布线。
首先应考虑用电源层,其次才是地层。
因为最好是保留地层的完整性。
4、大面积导体中连接腿的处理在大面积的接地(电)中,常用元器件的腿与其连接,对连接腿的处理需要进行综合的考虑,就电气性能而言,元件腿的焊盘与铜面满接为好,但对元件的焊接装配就存在一些不良隐患如:①焊接需要大功率加热器。
AD全面的敷铜规则在AD领域,敷铜是一项基础性工艺,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的制造过程中,以确保电路板的良好电气连接性和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敷铜规则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 敷铜层厚度要求:敷铜层厚度是指在电路板上覆盖的铜层厚度,其主要目的是提供电子元件之间的电气连接和传输信号。
根据设计需求和电路板的实际情况,敷铜层的厚度可以有不同的要求。
通常,内层铜的厚度一般在1-3OZ(35-105um)之间,外层铜的厚度一般在0.5-2OZ(17.5-70um)之间。
2.敷铜区域要求:根据电路板的设计需求,敷铜区域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
通常,内层铜主要用于实现电子元件之间的电气连接,外层铜主要用于实现电子元件与外界的连接,如焊接和插针。
根据设计要求,敷铜区域需要满足一定的规则,比如内层铜和外层铜之间需要有一定的间隔,以减少因敷铜导致的短路和漏电的可能性。
3. 敷铜间距要求:敷铜间距是指铜与铜之间的距离,主要用于防止电路板上的铜层之间的短路和漏电现象。
根据电路板的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敷铜间距可以有不同的要求。
通常,内层铜的间距一般在0.1-0.2mm之间,外层铜的间距一般在0.15-0.25mm之间。
4. 敷铜孔径要求:敷铜孔径是指敷铜时在电路板上钻孔的孔径大小,主要用于确保铜层与铜层之间的连接。
根据电路板的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敷铜孔径可以有不同的要求。
通常,内层铜的孔径一般在0.2-0.35mm之间,外层铜的孔径一般在0.2-0.45mm之间。
5.敷铜孔与非敷铜孔的处理:在电路板的设计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需要敷铜的孔和一些不需要敷铜的孔。
对于需要敷铜的孔,需要在敷铜过程中将铜层覆盖到孔内部,以实现铜层与铜层之间的连接。
而对于不需要敷铜的孔,需要在敷铜过程中保持其孔壁的绝缘性,以避免敷铜导致的短路和漏电现象。
6.外层铜的焊盘处理:外层铜主要用于实现电子元件的焊接和外部连接,其焊盘的处理对焊接质量和电路板的可靠性有重要影响。
元件布局规则:
1、按电路模块进行布局,实现同一功能的相关电路称为一个模块,电路模块中的元件应采
用就近集中原则,同时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分开
2、定位孔、标准孔等非安装孔周围1.27mm 内不得贴装元、器件,螺钉等安装孔周围3.5mm
(对于M2.5)、4mm(对于M3)内不得贴装元器件。
3、卧装电阻、电感(插件)、电解电容等元件的下方避免布过孔,以免波峰焊后过孔与元
件壳体短路。
4、元器件的外侧距板边的距离为5mm。
5、贴装元件焊盘的外侧与相邻插装元件的外侧距离大于2mm。
6、金属壳体元器件和金属件(屏蔽盒等)不能与其它元器件相碰,不能紧贴印制线、焊盘,
其间距应大于2mm。
定位孔、紧固件安装孔、椭圆孔及板中其它方孔外侧距板边的尺寸大于3mm。
7、发热元件不能紧邻导线和热敏元件;高热器件要均衡分布
8、电源插座要尽量布置在印制板的四周,电源插座与其相连的汇流条接线端应布置在同
侧。
特别应注意不要把电源插座及其它焊接连接器布置在连接器之间,以利于这些插座、连接器的焊接及电源线缆设计和扎线。
电源插座及焊接连接器的布置间距应考虑方便电源插头的插拔。
9、其它元器件的布置
所有IC 元件单边对齐,有极性元件极性标示明确,同一印制板上极性标示不得多于两个方向;出现两个方向时,两个方向互相垂直。
10、板面布线应疏密得当,当疏密差别太大时应以网状铜箔填充,网格大于8mil(或0.2mm)。
11、贴片焊盘上不能有通孔,以免焊膏流失造成元件虚焊。
重要信号线不准从插座脚间穿过。
12、贴片单边对齐,字符方向一致,封装方向一致。
13、有极性的器件在以同一板上的极性标示方向尽量保持一致,元件排列美观,并使各元件之间的导线尽可能短。
对于特殊的元件,放置规则如下:
1、连接件应放置于电路板的四周。
2、时钟器件应尽量靠近使用该时钟器件的元件。
3、噪声元件与非噪声元件的间隔要远。
4、I/O驱动器件。
功率放大器件尽量靠近电路板的四周,并靠近其所引出的接插件。
5、每个集成电路旁应放置一个104pF去耦电容,去耦电容尽可能靠近集成电路,引线应短
而粗。
6、合理放置电源的去耦电容。
当电路板尺寸较大时,可在适当位置增加电源的去耦电容。
元件布线规则
1、画定布线区域距PCB板边≤1mm的区域内,以及安装孔周围1mm内,禁止布线
2、电源线尽可能的宽,不应低于18mil;信号线宽不应低于12mil;cpu入出线不应低于10mil (或8mil);线间距不低于10mil
3、正常过孔不低于30mil
4、采用手工布线的方法,部分电路辅以自动布线。
5、信号线宽度合理,排列匀称,并尽可能减少过孔。
信号线越短。
越粗,信号传输就越好。
特别注意电源线。
地线的放置。
电源线。
地线要尽量粗。
若电路板上具有模拟电路区。
数字电路区。
功率驱动区,应使用单点接电源。
单点接地原则。
注意:模拟电路的地线不能布成环路。
6、时钟振荡电路。
特殊高速逻辑电路部分用地线包围。
7、石英晶体振荡器外壳接地线,时钟线要尽量短。
8、石英晶体振荡器。
噪声敏感器件要大面积覆铜,不应穿过其它信号线。
9、时钟线垂直于信号线比平行于信号线,所受干扰小;允许时,时钟线要远离信号线。
10、使用45°的折线布线,不要使用90°折线,这可以减小高频信号的发射。
布局布线一般流程:先放置电源,插座等需固定位置的器件,分布在PCB板的四周。
再连接与这些器件相连的原件。
优先布置地线和电源线,需短而粗。
从外围向内部布线。
根据电阻,电容等周边元件的位置,确定IC芯片的位置和方向,最后确定CPU的位置和方向。
覆铜的设置:
设置覆铜时,注意电气网格(GridSize)与线宽(TrackWidth)的尺寸设置。
覆铜布线是依据该参数决定的。
尺寸过小,通路虽然有所增加,但造成图形的数据量过大,文件的存贮空间也相应增加,对计算机造成的负担也重;尺寸过大,通路则会减少,对覆铜的外观会有影响。
所以,需要设置一个合理的尺寸。
标准元器件两腿之间的距离为100mil,所以,该尺寸一般设置为10mil的整数倍,如:10mil.20mil.50mil等。
另外,长度(Length)的设置也可参考以上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