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理解儒家的中庸思想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4
“执两用中”与“尽善尽美”——浅谈如何理解儒家的中庸思想云南大学韩扬文众所周知,“中庸”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中的重要观点之一。
《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孔子将“中庸”作为至高的道德,因此后代的儒家还专门写了《中庸》,来阐发这种至德。
《中庸》相传为子思所作,西汉时被收入《礼记》,后来朱熹又将这篇文章抽取出来,独立为《四书》之一。
可见,对于历代儒家以及儒学研究者而言,“中庸”都是一个重要的范畴。
“中庸”,郑玄训为“中用”,大概的意思是折中、用中,无过,也无不及。
这种思想反对极端主义,认为凡事做得不到位或者过了头都有危险之虞。
《中庸》进一步提出:“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说为政要善于把握对立的两端,在两端之间找出一个可用的正确之点。
(中者,正也。
也有正确、适宜的意思。
)这种“执两用中”的说法,更明确地提出了“用中”的前提——“执两”。
“执两”是指要“把握两端”,也就是说,在“用中”之前,对于该事物的正反两极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且能够掌握它们。
这样,才可以找到其中的正确之点。
否则,这个“中”就是抽象的,先验的,是不可把握的。
在“执两”之前,还有一个隐藏的前提之前提,就是对事物要有反思,如果没有反思,就去盲目实践,必定无法找到正确之点。
《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儒家的这种勤于反省的精神是他们得出一切结论的根源,是他们能够审察时弊、提出治国之术的前提。
那么,“执两用中”之所依靠的也就是这种内省的精神。
当然,“中庸”也好,“执两用中”也好,其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一个“中”字,儒家试图以这种方法来寻求事物的正确、平衡之点。
这个“中点”不是指数学中线段的“中点”,不是绝对居中的,而是可变动的,否则,“中庸”就有形而上学之嫌。
但是,这种方法论说起来似乎简单清楚,但在理解上却可能会遇到一定的问题。
中庸之道的各种解释
“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出自《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在不同的文化和哲学背景下,“中庸之道”有不同的解释和理解。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解释:
1. 儒家的解释:在儒家思想中,“中庸之道”是一种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强调“中庸”是最高的德行。
它主张人们在言行上要保持适度,不过分也不过分不足,以达到和谐、平衡的状态。
儒家认为,“中庸”是实现“仁”的重要途径。
2. 道家的解释:在道家思想中,“中庸之道”是一种追求自然、无为而治的生活方式。
道家强调“道法自然”,认为人们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不强行干预,不过分追求功名利禄,以达到心灵的平静和内心的和谐。
3. 佛家的解释:在佛家思想中,“中庸之道”是一种修行的方法和境界。
佛家强调“中道”,即不偏不倚、不走极端,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觉悟。
总的来说,“中庸之道”强调的是在各种极端之间寻找平衡点,以达到和谐、稳定的状态。
它不仅是一种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智慧。
简述儒家的中庸之道在儒家思想中,不仅仅有孔子孟子的观点,和学说,更有一条条孔子礼、仁的言行像《论语》中的一样。
而在这些方方面面中,才能找到最为重要的思想——中庸之道。
像太极一样的思想,并非中立和平庸,而是讲究做事的度和对事的性质的把握,可谓天人合一。
在《论语》中,中庸可谓处事之道,事情就是这样处理的。
在人们的观念中,中庸在潜意识里被视为一种工具,实际上却是一种习惯,一种管理方法。
在儒家思想中,中庸就是如此。
孔子讲究中庸,把握适当的限度,是一种不伤人的合理的处事方式。
儒家以管理政治为基础,不像道家的中庸为政治服务,所以引申为一种处事方式。
把这变成一种习惯就更难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应该真正发现中庸之道。
它的意义是什么?知道了可以用来做事,可以合理的维持和大家的关系,不会轻易的树敌,更不会得罪人,所以用中庸之道来结事,做事,是很合理的方法。
正因为如此,孔子把中庸作为儒家的基本思想。
中庸之道可以流传,永存。
在现代,人们不得不学习这种做事方式。
不像以前存在的虚伪,人与人之间基本没有感情,都在互相欺骗。
即使在一个小学校里,也有日常的勾心斗角。
这是人们很难发现的。
所以学习中庸之道是多么重要。
中庸之道,作为一种习惯,会更加标新立异。
当它成为一种习惯,人们自然会进入儒家,研究儒家。
久而久之,你就会知道什么是绅士。
慢慢成为君子,这也是中庸的一个功能。
而且这种作用是持久的,人自然会成为君子,成为中庸之道的基础,只有这样才会慢慢被发现。
这也是孔子创造中庸之道的理念。
今天,我们看到的中庸之道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习惯。
但他只存在于某些人的心里。
没有社交和宣传,这才是人们所担心的。
不懂中庸之道的人和懂中庸之道的人差距会很大。
这也是中庸之道成为习惯的缺点。
但是在我们这个科技越来越发达的时代,君子少之又少,只好用儒家思想来培养言辞温和的君子。
仅仅是把儒家思想的小细节灌输到人脑中,就会让人头疼。
这就是为什么要让中庸之道进入这个时代的舞台。
《中庸》哲学思想研究《中庸》作为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之一——子思所著,被认为是儒家经典中的一部重要作品。
其内容围绕着“中”这一概念展开,主要探讨人应该如何行动,才能达到儒家追求的“中和”之境,从而使社会和谐。
在本文中,我将通过对《中庸》哲学思想的研究,结合5个具体的例子来阐述其中的道理。
一、中庸的概念首先,需要对中庸的概念进行解释。
中庸的“中”,是指人行为所应保持的中间状态,而这一状态又是指在两个极端之间的一种平衡状态。
例如,人不应过分追求财富,但也不能一无所有;人不应过分追求权力,但也不应完全放弃权力。
中庸的“庸”,则表示人做事应该保持常态,不要过于偏离。
二、 examples of 中庸1. 孝顺《中庸》中提到了“孝顺”,将其定义为“存心勿失其端,致事勿忘其情”,即孝顺不应过分偏向感情或过分追求奉养。
例如,孝顺子女对父母应尽责任,但不应牺牲自己的家庭或职业生涯。
2. 行为《中庸》rejects the idea that people should simply follow their desires and do what they want, instead suggesting that peopleshould choose a middle way of acting that is neither too extremenor too passive. For example, people should work hard, but not to the point of neglecting their health or family.3. 知识学习智慧的重要性也是《中庸》所提到的。
但是,它强调不要纯粹为了知识而学习,而是要以明智的态度去学习并综合应用。
换句话说,学术追求不应妨碍个人品格的培养。
例如,学者应该关注社会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而不是纯粹追求学术演讲的成功。
4. 政治Regarding politics,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stresses that the ruler should not be too authoritarian or too lenient, but should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the two. Additionally, it suggests that rulers must always be mindful of the needs of their people, which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a just and fair administration. For example, a good leader should listen to the opinions of others, but ultimately make decisions that benefit everyone.5. 人际关系Finally,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t suggests that people should not betoo outgoing or too reserved, but should find a balance between these two extremes. Additionally, it suggests that people should be honest and trustworthy, but also forgiving and understandingtowards others. For example, a person should value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s, but should not let these relationships control their lives.总之,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中庸》的哲学思想,即人类活动应坚持平衡,不要过度偏心或过分追求任何极端。
中庸思想的理解
中庸思想的理解
中庸思想,又称“中和之道”,它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重要的阐释体系,由孔子和其弟子们创立。
中庸思想以“中”为主旨,提倡“仁、义、礼、智”等观念,它认为人应当中庸精神,适度处世,而不是追求极端。
它强调,一切事物都应在相对和顺应的中间状态中发挥优秀的作用。
此外,中庸思想还强调一切事物的和谐,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要求做人要虚心服从,维护天地万物的和谐统一。
它认为,所有事物都是有机的、相互联系的和复杂的,因此要求和平、共处、适应共存,而不是极端激进。
在当今社会,中庸思想仍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它提倡人民和睦相处,做好协调、控制的工作,减少冲突,保持对社会和谐的根本性作用,值得我们坚持。
总而言之,中庸思想无论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是在当今时代,都有历史的重要作用。
它通过引导我们超越極端,追求中庸,不断推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和谐、文明的发展之路。
中庸之道的认识1、中庸之道是一种伦理道德思想。
中庸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智慧结晶,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先驱之作,孔子认为中庸是最高标准的道德。
中庸思想之所以能传承几千年而经久不息,自有它存在的理由。
中庸思想不但非常精粹,也非常深邃,它立足于大自然万事万物的天道伦理基础之上,蕴含了人世间的伦理道德,中庸之道更是治国安邦的思想智慧。
中庸之道不但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思想意识形态,他对于人类的未来而言更是不可埋没的思想宝库。
2、中庸之道的核心是以中为本,用和为道。
在《中庸》第一篇对于中庸的解释大意是:“中是天下之大本;和是天下之大道。
天地各安其位,万物才能繁育。
“中庸”即为“用中”之意,古人的“庸”与“用”词义相通。
中庸之道,我们可以理解为对中的用法,“中庸”一词,“中”是中庸思想的核心,按照中国哲学的思想,“中”就是本体,而“庸”是一种用法。
3、中庸之道的原则是守中致和,和而不同。
当一个人心中平静淡然,办事恰到好处,这就叫“守中”,但人的情绪和事物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有时候人的喜怒哀乐和做事差异必然要表现出来。
如果表现出来而符合常理而有节度,这就叫“致和”。
二者彼此协调,这便是“中和”。
如果万事万物能达到中和的境界,那么这个世界就自然和谐了。
中庸思想认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即世间的事物可以互补共进、彼此包容。
“和而不同”的文化精髓是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黄金规则,在现代社会也具有最积极向上的现实意义。
4、中庸之道的本质是系统秩序,和谐之道。
“中”是万物运行的根本;“和”是万物达到“中”的境界的途径或者大道,如果世界上的人和事通过中和都能够达到良好的境界,那么这样一个和谐法则就是天地间一个稳定有序的大系统,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就会建立起来了,一切万物才能够在这种良好的秩序中自然生长繁衍,生生不息。
5、中庸之道的目的是遵循天道,不偏不倚。
“中”是万物运行的根本,而“庸”是践行或者顺应这种法则。
读中庸心得体会(精选5篇)读中庸心得体会篇1《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它强调了人的修养和行为规范,提出了“中和”的思想,即人的言行应该保持在中庸之道上,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恰到好处。
以下是读《中庸》的一些心得体会:1.认识“中庸”之道《中庸》的第一章就阐述了“中庸”的概念,即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恰到好处的原则。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庸之道是一种重要的为人处世原则,它既不过分,也不过分,是一种恰到好处的状态。
2.人的修养和行为规范《中庸》强调了人的修养和行为规范,提出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要求。
例如,要有敬畏之心,尊重天地万物,保持谦逊、勤奋、善良等品质,同时也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这些要求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规范,也是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3.慎思明辩《中庸》主张要“慎思明辩”,即在思考问题时要谨慎思考,明辨是非,不要轻易下结论。
这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4.知行合一《中庸》强调了“知行合一”,即知识和行动应该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只有把知识和行动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中庸之道。
5.不断学习和提高《中庸》强调了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也是中庸之道的重要体现。
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保持中庸之道。
总之,《中庸》是一本重要的儒家经典,它提出了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阐述了人的修养和行为规范,强调了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通过阅读《中庸》,我深刻认识到了中庸之道的重要性,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读中庸心得体会篇2《中庸》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其核心理念是“中庸之道”,强调通过平衡、和谐和适中的方式来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事务,以达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读《中庸》后,我对这一理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领悟。
首先,我从《中庸》中认识到了“中庸之道”的核心价值,即通过平衡、和谐和适中来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事务,以达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这种中庸之道来处理各种问题,如权衡利弊、协调矛盾、处理纷争等,从而更好地与人相处,更好地解决问题。
儒家文化经典解读中庸的道德哲学思想中庸是儒家文化中的一部经典著作,也是儒家道德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解读中庸的含义,中庸的核心思想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等方面展开论述。
中庸,又称《中庸经》,是儒家经典之一,被誉为“大学之章”、“儒家之心、体、用、事的全篇”。
从字面上理解,中庸即是“恰当的平衡”、“自我调节的中性”。
这一概念在儒家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反映了儒家追求和谐、均衡、中正的道德理念。
中庸道德哲学的核心思想体现在“中”字上。
中庸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个人修养、家庭和睦、国家治理和天下安宁。
这一思想强调了个人的内在修养,认为人应当处于“不偏不倚”的状态,追求内心的平衡和和谐。
同时,中庸也强调了个人与社会、家庭、国家以及整个世界的关系,主张人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并通过个人的修养来达到社会和谐的目标。
中庸强调的中正之道也体现了审慎和稳健的态度。
中庸中“以中为正”的思想告诫人们避免极端的偏见和行为,强调“中不偏、辩不敢”,主张在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时,要保持心态平衡、避免极端的倾向,以达到正确的判断和行为。
中庸的道德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首先,中庸强调了个人内心的修养和平衡,提倡正确、有节制的生活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诱惑,很容易陷入消极、极端的状态。
而中庸理念可以帮助人们调整自己的心态,减轻焦虑和压力,追求身心的平衡和和谐。
其次,中庸倡导的中正之道能够引导人们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容易陷入对立和冲突之中,缺乏相互理解和包容,而中庸的中正之道可以帮助人们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通过中庸的态度寻求共识和妥协,实现社会和谐与进步。
最后,中庸的道德理念也对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具有重要启示。
中庸主张“君子谦而无伤、易而无亏”,强调君主应当有德行,顺应道义,以身作则,治国理政应遵循道德的原则,使国家能够实现良好的治理。
而在全球治理层面,中庸理念也提供了一个思考框架,呼吁各国之间要坚持和平、公正、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
儒家中庸处世之道中庸,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既是一种道德准则,也是一种处世之道。
中庸的核心思想是平衡和调和,追求人的内外之和谐,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个人的自我完善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中庸处世之道,是一种既注重个体的修养,又关注社会的和谐发展的人生态度和行为准则。
中庸处世之道的核心思想是“中”。
中庸强调的是个体在追求个人理想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平衡。
在个体方面,中庸主张人要遵循道德准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个体应该修养自己的品德和修养,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追求内在的和谐与完善。
在社会方面,中庸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平。
这种和谐不仅包括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和谐,还包括个体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
中庸处世之道,注重个体的修身养性,同时也强调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中庸处世之道的实践需要个体具备一定的品质和能力。
首先,个体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中庸认为,人应该追求道德的完善和提高,以德治国、以德养人。
个体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如诚信、忍让、谦虚、宽容等。
其次,个体要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中庸主张个体要有自知之明,自我约束,不妄图、不放纵自己的欲望。
只有通过自我控制,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实现个人的自我完善。
再次,个体要具备与人相处的能力。
中庸强调的是和谐相处,个体要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包容他人,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最后,个体还要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
中庸认为,个体要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并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角色。
个体要具备一定的才能和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中庸处世之道是一种崇尚平衡和调和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
它要求个体在追求个人理想的同时,也要兼顾社会的利益和需要。
中庸处世之道的实践,需要个体在实际生活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个体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和提高。
个体要修养自己的品德和修养,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追求内在的和谐与完善。
其次,个体要注重与他人的和谐相处。
个体要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包容他人,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中庸》的思想要点《中庸》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颜回整理而成的一篇论述正中庸之道的文献。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介绍《中庸》的思想要点。
一、中庸的基本内涵中庸主张的是“不偏不倚”的中道。
中庸强调诚实守信,以及修养心性、追求平衡的重要性。
中庸认为,世界万物都是有度、有限、有常的,人应该在各种事物之间保持适度的平衡,不偏不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二、修养与道德观念中庸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观念的重要性。
它认为,只有通过修养自己的心性,才能达到心身合一的境界,进而实现内外调和。
同时,中庸强调道德观念的培养和实践,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以及追求公正、诚实、谦虚等优秀品质。
三、兼顾伦理关系在伦理关系方面,《中庸》主张兼顾各个关系的平衡与和谐。
它提倡儒家所倡导的五伦,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等人际关系。
《中庸》认为,在这些关系中,应该坚持中庸之道,保持相应的平衡,不偏不倚地履行各自的责任与义务。
四、治理国家与社会《中庸》也涉及到治理国家与社会的问题。
它主张君主应该以身作则,尊德行善,从而影响下属。
它还提出了君主应具备的“中庸之政”,即宽弘的胸怀、审时度势、公正廉洁等。
同时,《中庸》也主张遵守伦理规范、实行法治,以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庸思想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它认为,人应该从内到外地修养自己,先修身,然后齐家,再治国,最终达到平衡天下的目标。
只有通过修身养性,才能修齐家治国,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
总结起来,《中庸》的思想要点主要包括:中庸的基本内涵、修养与道德观念、兼顾伦理关系、治理国家与社会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些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伦理、家庭教育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我们应当继承并发扬《中庸》的精髓,将其思想融入到现代社会中去,以求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
对中庸思想的理解和认识中庸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具代表性的道德观念之一。
它继承了孔子“中”和“庸”的伦理思想,进而将其发展为一种涵盖万物、有容乃大的哲学态度。
一、执两用中,致中和:中庸作为道德修养方法,最大特点是提倡执两用中的平和态度,认为过度与不及都会导致失衡与异变,从而产生偏差或悖乱,只有把握好度,才能使人的行为处于协调状态。
执两用中在人际关系中意味着适度原则,即做事时,讲求适当;在为人处世上,则要讲求中正平和,才符合社会规范和常理,并且符合他人利益。
执两用中体现了和谐思想,通过达到中正平和的结果来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
二、执两用中,尚和合:“和”是中庸思想的核心,“和”指和谐、和睦、和顺,包含了众多的相互依存的要素,是天地万物的共同特点。
因此,中庸也是中国人民族和文化的重要精神。
“合”是对立统一的整体,强调“和而不同”,包括了宽容、融合、统一等多种意义。
中庸思想认为,各种事物既对立又统一,彼此联系,相辅相成,既矛盾又相互转化。
三、积极进取,反求诸己:中庸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推崇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即反求诸己。
中庸思想从反面告诫人们应该约束自身的行为,反求诸己,在自我的认识和自我的完善上下功夫。
具体说来,就是要求人们能够不断自省,提高自我觉悟和修养,知错就改,以求得自身的进步和完善。
中庸思想是建立在孔子“仁”学思想的基础上,更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积极的教育意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可谓博大精深。
它历久而弥新,至今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被视为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伦理规范的总和,对后人具有深远的影响。
中庸之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已深入人心,影响了几千年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处理事情的优秀品质。
但是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过度娱乐化,对中庸之道有不少消极的影响,而如何正确运用中庸之道,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弘扬中庸之道,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中国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社会上存在许多人把中庸之道作为迷信、消极的东西,加上历史的局限性,在对待中庸之道上也存在着盲目性、片面性。
中庸哲学的核心思想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哲学思想,是儒家学派的核心之一。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对中庸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从中领悟到了一些重要的心得。
一、中庸的基本概念中庸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述而》中,被孔子用来描述一种人的境界和行为准则。
中庸的基本概念是指在各种对立的因素之间,保持中立和平衡的状态。
它强调的是人的行为应当符合道德规范,避免过分偏向任何一方,保持适度和谐的状态。
二、中庸的核心思想1. 天人合一中庸强调人与天地之间的和谐关系,认为人应当与天地相应,与自然界保持和谐的关系。
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不要过分追求个人利益,而应当追求整体利益。
只有当人与天地合一,才能达到中庸之道。
2. 诚实守信中庸强调人的诚实和守信是行为的基本准则。
诚实守信是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的基础,也是人与社会之间保持和谐关系的重要条件。
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建立起稳定的社会秩序。
3. 克己奉公中庸强调个人应当克己奉公,不追求个人私利,而是以公共利益为重。
个人的欲望应当适度克制,不要过分追求物质财富和权力地位,而应当为社会做出贡献。
只有克己奉公,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中庸的现实意义中庸作为一种哲学思想,不仅在古代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个人修养中庸强调个人的修养和自我约束,提倡人们克己奉公、诚实守信的行为准则。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被物质欲望和个人利益所驱使,忽视了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
中庸的思想提醒人们应当反思自己的行为,修身养性,追求内心的和谐与平衡。
2. 社会和谐中庸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提倡人们遵守道德规范,诚实守信,克己奉公。
在现代社会,人们之间的信任度越来越低,社会矛盾和冲突日益加剧。
中庸的思想提醒人们应当重视社会和谐,建立起互信和合作的关系,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
3. 生态平衡中庸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提倡人们顺应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
在现代社会,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已经引发了严重的生态危机。
中庸的概念中庸是一种思想境界和行为准则,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旨在求取人类应有的平衡、和谐与正直。
中庸的概念主要由《中庸》一书提出,该书是儒家经典之一,被视为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
首先,中庸的思想境界体现在人的心灵内部。
中庸强调的是内心的平衡与理性的追求。
在《中庸》中有云:“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这意味着贤人应保持内心的平衡,既不过分追求享乐而忽视责任,也不过分执着于个人成就而忽视道义。
中庸的思想境界要求人在面对社会的复杂和个人的欲望时不陷入偏颇和极端的境地,而是要以理性思考和审慎行为来处理人际关系、处事问题、道德选择等。
其次,中庸的行为准则强调的是人的行为应该符合道德的规范和社会的需求。
孔子在《中庸》中说:“正己者,中也;正人者,中庸也。
”这句话表明了在中庸思想中,人的行为被视为对自己和社会责任的承担。
个人的正直和道德行为是中庸的关键要素之一。
正直是指个人内心的道德良知对行为的自觉和约束。
道德行为指的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能够按照责任和义务履行应尽的义务,追求公平和公正,维护社会和谐。
此外,中庸还强调了人的知识和智慧追求。
《中庸》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段话表明了儒家对知行合一的重视。
人不仅要通过学习获得知识,更要转化为实践行为。
只有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中,才能体验到其中的乐趣和意义。
中庸认为只有人的思想、智慧和行为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才能达到真正的境界。
中庸的核心概念可以总结为:平衡、审慎、正直、道德、知行合一。
这些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广泛传承并具有深远的影响。
中庸的价值在于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行为准则和思想境界,帮助人们应对各种困境和挑战。
在现代社会中,中庸的概念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快速变革和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中庸思想能够帮助人们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追求成功与维护公平等价值目标,在道德和智慧的指引下寻求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总之,中庸是一种寻求平衡与和谐的思想境界和行为准则。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强调的是遵循适度、平衡的原则来处理事物。
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对中庸之道的理解。
治国理政:中庸之道在政治上的体现是“以中庸为主”的原则。
这意味着政府应该避免过分偏向一方,而是寻求平衡和谐的政策。
比如在税收政策上,政府须保持公平,既要对富人征税以保障社会公正,也要对企业减税以促进经济发展。
个人生活:在个人生活中,中庸之道强调适度和克己。
人们应该适度追求物质享受,同时也要控制自己的欲望,避免过分追求物质的贪念,保持平衡的心态。
以健康饮食为例,中庸之道鼓励人们享用美食,但也要注意适量控制食量,保持身体的健康。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人际关系中,中庸之道强调平等、和谐的原则。
人们应该懂得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受,不做过分的要求,也不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
比如,在家庭中,夫妻关系的中庸之道是平等互敬,夫妻双方都应该尊重对方的权利、付出和意见。
对中庸思想的理解与认识中庸被誉为“中国传统哲学的终极思想和历史的智慧”,它是一本古代经典,其各项要求孕育了千百年来中华名族的精神财富,它以深刻的观点深深影响了中国历史和文化。
研究古代中庸思想,既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又有助于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
因此,了解中庸思想,对于社会各界的人们来说,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中庸思想的内容中庸思想内容翔实、深刻,其中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涵盖了当时人们的政治、道德、家庭、社会关系的一切,并以此调节和统一社会秩序,使其和谐稳定。
中庸思想的核心价值观是“不要偏离中庸,不要凌驾于远近”。
在中庸思想中,道德被认为是导致世界和谐的唯一道路,它以“中”为思想基础,以“庸”为价值取向,把理性、情感、礼仪等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文化统一体,树立起一种宗教思想,建立起一种和谐的世界观。
二、中庸思想的历史由来中庸思想的历史由来复杂,涵盖了古代的许多文化。
中庸的起源要追溯到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墨子,而它作为一种思想派别,最早出现在西汉诸子百家的思想中,并在汉魏南北朝时期被道家的思想所深深影响。
如今,中庸思想仍在普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
三、中庸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中庸思想传承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提倡“中”的道德理想,强调以理性或道德方式处理大小事务,把道德、和谐、理性和节制融入到历史文化之中,使得传统文化的思想仍然具有现实意义,被广大社会各界所推崇和尊重。
今天,中庸思想仍然能够揭示现代社会的价值指向,引导人们对道德、职责、理性等进行反思和实践,教诲人们以温和、和谐的方式来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得和谐社会更加繁荣。
四、中庸思想的意义中庸思想以经典为根基,以理性为前提,以古人穷其心思去探寻生活中的一切问题为主旨,这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庸思想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对古代文明的追求,更体现在它仍然有效地启迪着我们现今的时代,引导人们以理性、合理、和谐的方式处理问题,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对中庸之道的理解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和精神境界。
中庸,中正持平,和谐永恒。
中者,正也,和也,中正和谐,恰当适度,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意。
庸者,用也,常也,运用、实行,平常、常道,永恒不易之意。
“道”是宇宙中乃至人类社会最根本的规律,顺应自然规律就会达到中正和谐、平衡有序。
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就是“以中为常”之意,也即把“中和”与“中正”作为常道加以运用。
因此,中是原则,是自然界一种均势的平衡状态;庸是实践,是客观事物的表现形式;中庸是知与行的统一。
中庸,即包容与利用。
就是对一切的客观存在都予以包容并合理的使用。
在具体事件中,无论其性质如何,其中都深含着一定的必然意义,就应予以接受;而在具体的运作中,应当做出恰当的选择,把握适度,就是说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做出适当的行为。
中庸之道,也就是做事要顺应自然规律,顺着事物的自然禀性而为,因势而利导之,注重适度适当,寻求内在的平衡,既不可过分,也不可不到位,做到不偏不倚,不走极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是一种科学的处事态度和人生智慧。
中庸智慧的核心,就是恰到好处,适可而止,无过之亦无不及。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人的自然禀赋称之为“性”,人之初性本善也,遵循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有道德的君子在独处的时候,也是保持谨慎戒惧的,片刻都不违背偏离“道”,时刻做到自觉自悟自律自警,心存善念不做恶行,摒除不良念头和行为的滋生与诱惑。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的本性,也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普遍遵循的原则。
以性情言之,则曰中和;以德行言之,则曰中庸。
中者和也,就是和谐。
中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不苛求,不厌弃,不厚此,也不薄彼。
庸者常也,就是认同,就是接受;是指对待事物能保持一颗平常心,适可而止、合乎自然,不与自然之道相背离,也即“平常心就是道”。
如何理解“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
它强调在处理事情时采取适中的态度和方法,避免过度或不及。
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是“和”,即追求内在的和谐与平衡,而不是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的发展或利益。
中庸之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适度原则:中庸之道强调适度,反对极端和片面。
在处理事情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方法,避免过度或不及。
适度原则不仅适用于个人行为,也适用于社会治理和发展。
2.平衡和谐:中庸之道追求内在的平衡和谐,即通过适中的态度和方法来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和关系,达到整体上的和谐与稳定。
这种平衡和谐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平衡,也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平衡。
3.整体思维:中庸之道强调整体思维,认为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不能孤立地看待和处理。
因此,在思考问题时应该全面、系统地考虑各种因素,权衡利弊得失,从而做出更为客观和准确的判断。
4.道德修养:中庸之道也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认为通过适中、平衡的修养方法可以提高人的道德水平。
这种修养方法包括节制欲望、谦和低调、宽容包容、自我反省等方面,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可以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
总之,中庸之道是一种全面、客观、平衡和和谐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态度,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庸之道中汲取智慧和启示,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
中庸思想详解中庸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之一,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中庸思想强调的是“中道”、“中和”,即在各种事物的对立面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中庸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中道”,即不偏不倚、不极端、不偏执,而是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下面将从中庸思想的起源、内涵和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中庸思想的起源。
中庸思想最早是由孔子的弟子孟子提出的,他在《孟子》一书中提出了“中庸”、“中和”等概念,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孟子认为,中庸是一种处世的准则,是一种处事的方法,是一种处世的态度。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不偏不倚、不偏执、不极端,而是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孟子认为,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二、中庸思想的内涵。
中庸思想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道”,中庸思想强调的是“中道”,即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中庸思想认为,一个人应该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不偏不倚、不偏执、不极端,而是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2. “中和”,中庸思想强调的是“中和”,即在各种事物的对立面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中庸思想认为,一个人应该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不偏不倚、不偏执、不极端,而是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3. “不偏不倚”,中庸思想强调的是“不偏不倚”,即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中庸思想认为,一个人应该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不偏不倚、不偏执、不极端,而是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4. “不极端”,中庸思想强调的是“不极端”,即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中庸思想认为,一个人应该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不偏不倚、不偏执、不极端,而是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儒家的中庸思想一、东西方文化中的中庸思想中庸是中国儒家道德智慧之精髓。
根据徐复观对《中庸》的注解:“中”,是恪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之意,庸是“平常”和“用”相联系。
其首要的含义是指随时随地,为每一个人所能实践,所能实现的平常行为。
平常的行为是过或者不及的行为。
中庸就是永远恪守中道的意思。
中庸即是善,是适度。
是最能体现伦理和道德的规范、要求;对于善的表现是什么,许多圣人贤哲在学理上已经做过大量的描述,生活中的善却是更实在,更富有意义。
这种善由不偏不倚之行为而表现出来。
是在人人可以实践、应当实践的行为生活中,来显示人之所以为人的“人道”。
也就是说,人人应当实践的行为生活,即是中庸之道,即是孔子所要建立的人道。
中庸之道出自于天,人秉承此道即是“性”,是人生命之内的道德性智慧;道体现在人身上,时时刻刻不离人,可以脱离人而存在的就不是道。
这个“道”就是中庸之道。
正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就是这个道理。
中庸之道是来自于最高的价值实体-“天道”,人人都秉承着这一共同的根源,因而,中庸之道是人人皆可成就的道德智慧。
显天道于中庸之中,是中国传统道德智慧的根本点。
中庸的道德智慧是天赋的,是人性中蕴涵的,人性之外没有道德智慧可言。
中庸的道德智慧是人人具有的,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证知的。
实现中庸之道德智慧即是实现人性。
道德智慧不离人性,不离人生,能离者就不是道德智慧。
进一步理解中庸之道,就可以发现:儒家的中庸即致“中和”。
“中”者,即自然适度,是事物的自然法则。
“中和”之德使万物各得其所。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和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
”就是说,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就是“中”,“中”不是一分为二,“中”是相对于过与不及而言的尺度的适当。
在中庸思想中,“过”已经超过了事物发展时度量的界限,过必然会引起质的变化。
中庸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
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等。
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这一主题思想主要体现在《中庸》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
“天命之谓性”是指人的天性是善良的。
“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自我教育之道就是按照人们的善良的天性办事情。
“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原则去进行修治。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远,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自我教育贯穿于人一生之中,人们一刻也离不开自我教育。
要将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生的全部过程,就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
这种精神就叫做慎独。
也就是说,在自己一人独处的情况下,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听不见自己的言语,自己也能谨慎地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标。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指出了自我教育目标的重大意义。
“致中心,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是歌颂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标后的无量功德,也就是具备至仁、至善、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品德后的效应。
中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致中和是社会价值的体现。
宋朝临江黎立武著《中庸分章》分析《中庸》第一章时也对中庸作了极高的评价。
“执两用中”与“尽善尽美”——浅谈如何理解儒家的中庸思想云南大学韩扬文众所周知,“中庸”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中的重要观点之一。
《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孔子将“中庸”作为至高的道德,因此后代的儒家还专门写了《中庸》,来阐发这种至德。
《中庸》相传为子思所作,西汉时被收入《礼记》,后来朱熹又将这篇文章抽取出来,独立为《四书》之一。
可见,对于历代儒家以及儒学研究者而言,“中庸”都是一个重要的范畴。
“中庸”,郑玄训为“中用”,大概的意思是折中、用中,无过,也无不及。
这种思想反对极端主义,认为凡事做得不到位或者过了头都有危险之虞。
《中庸》进一步提出:“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说为政要善于把握对立的两端,在两端之间找出一个可用的正确之点。
(中者,正也。
也有正确、适宜的意思。
)这种“执两用中”的说法,更明确地提出了“用中”的前提——“执两”。
“执两”是指要“把握两端”,也就是说,在“用中”之前,对于该事物的正反两极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且能够掌握它们。
这样,才可以找到其中的正确之点。
否则,这个“中”就是抽象的,先验的,是不可把握的。
在“执两”之前,还有一个隐藏的前提之前提,就是对事物要有反思,如果没有反思,就去盲目实践,必定无法找到正确之点。
《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儒家的这种勤于反省的精神是他们得出一切结论的根源,是他们能够审察时弊、提出治国之术的前提。
那么,“执两用中”之所依靠的也就是这种内省的精神。
当然,“中庸”也好,“执两用中”也好,其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一个“中”字,儒家试图以这种方法来寻求事物的正确、平衡之点。
这个“中点”不是指数学中线段的“中点”,不是绝对居中的,而是可变动的,否则,“中庸”就有形而上学之嫌。
但是,这种方法论说起来似乎简单清楚,但在理解上却可能会遇到一定的问题。
这些可能的问题包括:“执两用中”的“中”的活动范围究竟是什么?虽然我们已经说,“中”不一定在两端的正中间,但是它是在两端之间的某处呢,还是也可以在两端?如果可以包括两端,那么是仅仅在某一端呢,还是既可以在这一端,又可以在那一端?如果它既可以在这里,又可以在那里,那么这个“中”的存在又依靠什么来进行判断呢?还有,是只有儒家持这种中庸观念,还是其他哲学流派也有这种思想呢?如果另外的哲学流派也有中庸的思想,那么他们所指的“中”是一样的,还是不同的?如果不同,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另外,我们今天应该怎样看待中庸思想呢?让我们分三种情况来讨论儒家的“执两用中”。
第一种,正确之点不在两极而在中间某处的;第二种,正确之点在两极而可变动的;第三种,正确之点在两极且不可变动的。
第一种情况大致符合人们对于“执两用中”的一般理解,这种情况相对后两者最容易被接受。
因为按照生活经验我们知道,生活并不总是太好,也不总是太坏,因此按照自然运行的规则,在绝对P和绝对非P之间找到一个正确的行事方法,这是符合日常逻辑的。
如“仲弓问子桑伯子。
子曰:‘可也简。
’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论语·雍也》。
在“简”和“不简”中,孔子没有简单地说一切从简,而是赞同为政者存心要严肃庄重(存心不简),但行政要从简的方式;不同意存心简陋,行政也简陋的方式。
可见,在简和不简中孔子所找到的正确之点是在两极中的某处,这就是“执两用中”比较容易理解的一种方式。
在讨论第二种情况之前,我们要思考的是:“执两用中”,这个“中”可不可以落在两极上?如果可以,这种在两极上的正确之点是变动的,还是不动的呢?孔子注意到一种情况:有的时候事情的两极看起来一端要优于另一端,但是实际上这种优势却不是绝对的,比如“智”和“愚”这两端。
正常说来,肯定是前者优于后者,这是大家都懂得的道理,因此人们才积极学习,渴望从学习中获得智慧。
在《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中有一篇《卡尔弥德篇》,这篇文章讨论的就是“明智”的问题。
这篇苏格拉底式的对话虽然没有最终辨清什么是明智,但是在辩论中我们还是很容易看出一种倾向,那就是双方都倾向于认为“明智是一件大好事。
”这很符合我们的常识。
但是《论语·公冶长》却有这样一段话:“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孔子认为,从智还是从愚是要视情况而定的。
他肯定宁武子在君主有道时显露出智慧,在君主无道时显露出愚蠢,这就是应时而变。
而且,他认为懂得适时显露愚蠢要比时时显示智慧更高一筹。
因为如果面对无道之君还一定要显示出智慧,那不仅不能够救世,反而会激怒暴君,丧失生命。
我们所熟知的“魏晋风度”,很多装疯卖傻的士人,其实就是在适当的时候以愚蠢来伪装自己。
当然,那些魏晋士人全身避祸的出发点和他们所持的哲学观点与儒家显然是不同的。
这一点,我们暂且存而不论。
援引《公冶长》中的话是为了说明,儒家“执两用中”的第二种情况:事情的正确之点可以在两端,并且这个点还可以从这一端移动到另外一端。
这并不是机会主义的说法,而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就像潮水有涨有落,涨潮时我们利用潮水发电;退潮时,我们利用潮水的力量捕鱼。
如果,涨潮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去捕鱼;退潮了以后却要用潮水发电,这就是违背自然规律,因此不能找到“正确之点”。
这种“执两用中”的情况就说明,这个“两”并不是完全悖反的,而可以是相反相成的。
这就好比在恶人看来,恶就是善;在善人看来则相反。
没有一个人会承认自己所做的就是十恶不赦的坏事,而会想方设法证明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好的。
因此,事情有时候会形成一个圆环:起点可以变化为终点,终点也可以变化为起点。
以此形成一个循环。
从这样的方向思考下去,就自然会想到老子。
他的辩证法就充满了这种不确定的意味。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大仁不仁”是他的辩证法中另一个重要的例子,他更加清楚地看到了两端之间的循环变化,在这一点上,要比孔子的辨证思想更加彻底。
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儒道两家虽然在很多问题上有各自不同的理解方式,但是对于“中庸”都是信奉的。
老子所说的“反者道之动”,“为而不恃”,“功遂身退”中都蕴含着中庸的思想。
他们都看到事物的生成变化、流动不居,知道月盈而亏的道理,因此劝人要守持中道。
这个正确之点尽管有时候会出现在事情的某一个端点上,但是他们也深深知道,这个端点是一定还会再向另外一面变化的。
至于儒道在中庸问题上为什么会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的解释有一定的道理。
他认为,这是因为中国的儒道两家都与农耕文明有着密切的关联。
而作为农民,观察太阳、月亮的运行和四季的嬗替就是生产的必须。
他们正是在这种观察的过程中,发现了“中庸”的方法论。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佛教也主张“中道”。
难道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也与农耕文明有着莫大的关联,因此劝人守持中道吗?我认为,“中庸”这种方法论的出发点是自然界的周行变化无疑,但是与农耕文明恐怕没有很大的关联。
佛陀在出家前是一个王子,他身份高贵,与其他身份比较低贱的种姓联系不是非常密切。
他观察事物,乃是从自然规律出发的。
在面对恒河的思考中,他发现人的生命无限短暂,只在呼吸之间;在数次游历中,他因见到人的生老病死而渴望得到解脱。
传说,他在一次游历中,见到了许多结满果实的芒果树,心想:“等我回来的路上,一定要请侍从为我摘一些芒果。
”没有想到他回来的时候竟然发现,所有的芒果已经都被去时的人群给打下来吃掉了,芒果树一片狼藉。
只有一棵芒果树全然无事。
他感到很奇怪,于是走近去看,原来那是一棵没有结果的芒果树。
于是,他悟道:“我应该要做一棵无果之树啊。
”人有生住异灭,物有成住坏空,空和灭在生成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想要不灭,唯有不生。
这就是辩证的两端相互变化的例证。
“大用无用”,这和《庄子》中的某些辩证思想何其相似呢!与其说,是农耕的传统孕育出中庸的思想,不如说中庸乃是“自然”,是“宇宙”传授给我们的真知。
还有第三种情况:儒家所说的“执两用中”中的正确之点有时被认为只在某一端上,而且孔子还认为选取这一端乃是不能商榷的,不像“智”和“愚”一样可以被打通。
如“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论语·八佾》)这里,孔子显然认为,美和善是事物的正确之点,因此作为评价乐曲的标准。
又如“礼”和“非礼”两端,孔子一定选取“礼”;“仁”和“不仁”两端,他则会认为正确之点一定在“仁”这一端。
让孟子去选也是一样的,“仁义礼智信”一定都是他所选择的那一端;在“善”和“恶”中,他也一定选择“善”。
这时,“执两用中”的第三种情况出现了——正确之点只在某一端之上,并且其选择正确之点的态度是坚决的。
这就是中庸思想最难理解的一个地方。
既然儒家知道大多情况下,中庸思想中的正确之点要么是在两端之间的某一点上,要么即使在两端也按照时殊世异可以转变,为什么在“仁义礼智信”等问题上,他们又认为没有其他的选择呢?因为“仁”和“不仁”,“礼”和“非礼”这些问题乃是儒家思想主张的根本基点,就像信仰一样,是不可动摇的,至少对于儒家来说是这样。
但如果是问老子,“仁”和“不仁”这两端就是可以移动的。
进一步的,如果问老子,“善和不善”这两端正确的是那一端,“顺道和逆道”哪一样是正确的呢?他也一定会坚持“善”和“道”,尽管他深知“反者道之动”的道理。
但是对于“道”这个基本范畴,他是没有办法否定的,一旦否定,《老子》的学说就会被完全推翻了。
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一样的,道就是老子的信仰。
在信仰的问题上,并没有转圜的余地。
如果我们以此批判说,他们的辩证法都是不究竟的,我认为这是不对的。
因为信仰的问题,是在一切哲学问题之上的。
更远一点看,如果我们问柏拉图,他根本就不会承认这个由主体选取正确之点的“中庸”之说。
他会告诉我们说,在可感事物以外,还有一种事物,那就是“相”(或称“型”)。
美的事物是因为分有美的相,因而是美的;桌子是因为分有桌子的相,因而成为桌子。
他会认为正确之物之所以正确,乃是因为它们分有或摹仿正确的相。
所以,那个正确本身根本就不存在于我们的世界,而是存在于“相”的世界中。
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分别呢?因为柏拉图的“相论”是向外在追问的,它看到的是主客的对立,看到的是“摹仿”的意义;而中庸的思想则是内省的,它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我们自己去寻找到那个“正确之点”。
但是每一个哲学流派,无论是多么彻底辩证的哲学,对于“正确”,一定在某一些问题上有自己信守不变的准则。
而在这些不可变的正确之点上,我们可以寻找到的就是那个流派的信仰,这也是它得以成说的根本。
如果真有一种哲学,它游移到没有任何底线的程度,我认为,它就是一种浮萍一般的伪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