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与培养【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不断呈现多元化趋势。
在这个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选择“多变”的时期对大学生不仅有客观的影响,而且他们在这个时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时会产生情绪消极、低沉的现象。
因此,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高校良好的教育氛围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问题方法一、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意义自我教育是在社会既定行为规范指导下,通过发挥个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我调适、自我控制、自我发展,不断习得社会文化以适应社会生活的综合能力。
新时期引导大学生提高自我教育等各种能力,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学会自我教育,一方面有助于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其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才能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思考、学会选择,并且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发展,最终实现自我。
2、有利于形成全民学习和终身教育的社会风气。
大学生是社会中的重要成员,是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
当他们进入社会,他们自我教育的有效进行将促进社会的全民学习和终身教育风气的形成,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
3、有利于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
对大学生而言,开放的社会,既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要适应复杂环境的挑战,再不能像过去那样依赖组织决定取舍,更不能用“围墙”加以隔离,只能依靠自己适应开放环境,力求做到正确地把握自己,不被复杂所迷,不为诱因所动。
二、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存在的问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从总体上来看主流是好的。
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肯定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强烈,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
但是,不容回避的是当代大学生群体的道德素质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道德滑坡现象,主要表现有:1.自我教育意识欠缺。
浅谈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作者:温菊桃来源:《甘肃教育》2013年第17期〔关键词〕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 G635.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7—0022—01自我教育是一个人在思想品德修养中自觉能动性的表现,形成自我教育能力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培养的最终目的。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学校成功的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具备自我教育能力,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种传播媒介增多,教育越来越受社会的影响,学校教育不可能影响学生的一切活动。
因此,只有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是一个以自我认识为基础,以自我要求为开端,以自我完善为目的,经过自我体验和自我践行的按一定程序循环往复的螺旋式前进的过程。
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显然离不开学生的知识、技能、心理等方面的发展。
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班级管理中应渗透学生主体思想,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班级管理是学校工作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和能力教育的主要阵地。
从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能力培养来说,是必须高度重视的教育平台。
为此,班主任应在常规管理中,时刻以学生主体思想为先导,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
在具体操作时,可以以班干部为核心放手训练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
有些事,学生可能不相信教师,却很信任同龄的他(她)。
另外,班干部由于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及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本身都很自信。
这种情感的体验对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的培养可谓得天独厚。
教师在工作中,可充分利用班干部的职位对学生进行训练。
如,在班委会成员中,设置流动职务,像卫生委员、纪律委员、心理委员等可以让学生轮流担任。
这样不仅可以发现人才,培养班干部,使班委会充满朝气,更重要的还能让学生人人都有锻炼的机会,对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形成具有实际意义。
浅谈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自我教育是指学生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和思考,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总结,提高学习水平的过程。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对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和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自我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目前社会发展非常快速,新知识不断涌现,学生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保持学习的活力和更新知识。
而自我教育的过程正是让学生建立起了自主、自觉的学习方式,培养了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做到终身学习。
其次,自我教育有助于学生的情感发展。
自我教育不仅仅是学习新知识,更是关于个人认知和自我评价的道路。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总结,学生能够建立起自信心,并且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知道自己不足的情况下,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合理应对策略,从而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
再次,自我教育有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这也是创新和创造力的发展。
培养创新能力,对未来的职业和社会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最后,在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家庭和社会也应尽可能地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资源。
例如,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式和途径,如项目学习、实践活动等,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家庭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和鼓励,不断地激励学生去探索、思考和尝试。
社会环境则应该鼓励学生去创新、创造,让学生能够自信地走出自己的有效之路。
总之,自我教育是一个个人自主学习、反思和总结的过程,是每个学生都需要掌握和提高的能力。
学生需要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下,积极地参与和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自我教育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要求。
浅谈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的自我教育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我觉察、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控等方式,主动地进行学习和自我提升。
自我教育是一种积极的、自主的学习态度和行为,是学生实现个人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当今社会,自我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必备的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性、自我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当前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需要具备自主、持续学习的能力。
自我教育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而且,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是学生在未来职场和社会生活中所必备的重要能力。
通过自我教育,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和自律能力,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业成绩,更好地实现个人发展目标。
自我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来进行自我教育。
通过广泛的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和见解,积累丰富的生活阅历和人文素养。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来进行自我教育。
互联网是一个信息丰富的世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各种知识,参与各种讨论和交流,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来进行自我教育。
参加各种社团和学校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社交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来进行自我教育。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主动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
通过以上的方式和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自我教育,实现自我提升。
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
学校应该建立鼓励学生自我教育的氛围,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和自主学习的机会。
学校可以开设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学校还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辅导,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教育。
浅谈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自我教育能力,是指人根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提高道德认识,进行行为训练的能力。
它主要表现为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约束的能力及习惯。
是否具备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影响着人一生的生活道路。
回顾人类历史,所有取得巨大成就的人,无不具有高度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
没有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
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育目的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化才能真正实现,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
少年儿童时期是学生在道德、智力和社会方面做自我肯定的尝试阶段。
他们开始对人的内心世界产生兴趣,开始认识别人和自己,并萌发自我做主的意识。
这时的他们,犹如初学的骑手,亟待有人扶他们上马,并指导其如何驾驭自己这匹野马。
作为一个班主任,如果能够正确引导并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不仅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能够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及其健康成长。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呢?笔者经过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探索与思考,认为需要注重以下几点。
一、选择时机,善于捕捉学生自我教育迹象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学生,他们平时都有相对平衡的心理状态。
当原有的平衡被打破时,他们往往试图进行自我教育的尝试。
这正是他们最容易接受教育的时候,即最佳时机。
少儿时期的学生处于成人呵护下慢慢成长的过程,他们的自我教育表现往往是不易察觉的。
由于他们年龄小,在表达上存在困难,不仅对于自己的愿望、目的说不清楚,甚至即使自己做的事情是有道理的,但是由于表述不清楚,常常被人误解。
所以,教师要善于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孩子的潜能和内心想法,随时发现其微小的自我教育意识。
如面对学生发出“老师,我觉得……”或“老师,我怎么办”之类的言辞时,绝不能简单地像对待一个成年人那样做个听众即可。
此时往往是孩子渴望得到自己所信赖者指导的时候,把握这个时机,鼓励他们勇敢表达、清晰表达,并顺势为其树立起自我教育基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浅谈低年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作者:蒋小英来源:《速读·下旬》2014年第10期摘要: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自由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分析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始着手,阐述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最后就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所谓自我教育就是学生把自己作为教育对象,同时自己又是教育者,通过自我体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等心理活动,以达到优化自身思想品德结构,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改变自己言行方式等目的的教育方式与教育活动。
其特点在于内部指向性与自我控制性。
自我教育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自我实现四个阶段。
培养低年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低年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必要性1.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能力培养是由其生理、心理特点决定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走进小学,他们还处在适应小学生活的阶段。
他们在幼儿园的生活可能大多数由教师和家长包办,所以在进入小学后在生理、心理上还有一定的依赖性,缺乏独立性。
此外,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程度不深,道德认识水平也还处于低级阶段,有些事情他们还不知道怎样做是对的,更不用说是有条理,有规律地去做这些事。
这就意味着每一件事情几乎都要教师的亲力亲为,手把手地教,这使得教师的工作繁琐而复杂,无形中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可以培养其动手能力,锻炼其独立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教师以及家长的工作负担。
2.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能力培养是由社会发展、教育发展决定的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人们正接受着利益多元、价值多元的冲击,这就需要人们具有自我意识、自我选择、自我教育的能力,正确选择有利于个人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事物,规避影响个人发展、阻碍社会进步的事物。
科研笔记研浅谈学生的自我教育及能力培养O陶积英民勤实验中学【关键词】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35【文章编号】1004—0463(2020)02—0137—01【文献标识码】A自我教育是指受教育者以一定的世界观,认识主观世界和教育自己的全过程。
中学生的自我教育是建立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的。
学龄初期儿童就开始岀现自我教育的因素,少年期学生是自我教育意识发展的主要时期,注意自我教育,自我评价,想到自己的未来,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呢?一、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自我教育不是强迫命令所能达到的,而是在日常学习、活动、生活中,使学生内心产生需要和愿望。
因此、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
例如教师在上《少年高尔基刻苦学习》这一课时,就可以通过讲述少年高尔基刻苦学习的事迹,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
还可以通过英雄报告会、演讲会、采访等活动,激励学生向先进人物学习,使他们产生自我教育的动机,明确自我教育的方向。
二、指导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自我评价是根据已掌握的道德标准和准则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判断,学生能正确评价别人和自己,就能确定自己合理的行为方向。
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估价自己。
比如学期末的个人操行评价,学生往往只说优点看不到不足。
因而,引导学生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就是要引导学生正视现实,敢于与优秀同学比差距,敢于否定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而不是自我满足。
其次,要为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创造机会。
以往的评价,往往都是在期中或年终的时候,由班主任老师根据学生投票结果和自己平时掌握的情况,给每个学生写出操行评语,学生个人几乎没有自我评价的机会,即使对评价结果不满意,也没有申诉的权利。
现代教育主张把评价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注重将自评和他评有机结合起来,并且通过有效的自评发挥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
因此,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多为学生创造自我评价的机会。
浅谈学生阅读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阅读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关注的焦点。
阅读和自学能力不仅对学生的学术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还对其终身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自学能力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升阅读理解能力、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提升阅读和自学能力的第一步。
要想让学生爱上阅读,首先要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
学校和家长可以为学生准备各类书籍、期刊、杂志等,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阅读需求。
还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如读书会、读书分享会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快乐阅读的习惯。
学校和家长还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家长可以给孩子搭建一个舒适的读书角落,学校可以为学生建立图书馆和多媒体阅览室,让学生在安静、整洁的环境中进行阅读,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和持续阅读的习惯。
二、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培养阅读和自学能力的关键。
阅读理解是指读者对文本信息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核心。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策略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提问、概括、画思维导图、做笔记等。
学校还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和题材来培养学生的广泛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对不同领域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家长还可以结合日常生活、家庭教育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与孩子一起读报纸、看电视新闻、观看纪录片等,启发孩子的思维,提高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三、促进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能够主动获取知识、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主动解决学习问题的能力。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培养其终身学习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想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和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教师可以开展问题驱动、任务驱动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能力,让他们树立学习自觉和自律的意识。
浅谈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指个人在没有外在指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升自我修养的行为活动。
在当今社会,自我教育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尤其对于学生来说,自我教育更是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学生的自我教育展开讨论,探究其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我们来看看学生为什么需要自我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需要具备自我教育的能力,来补充和完善自己的学习。
自我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获得长远的发展。
那么,如何进行自我教育呢?学生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没有老师指导下,能够自己进行学习,探索知识,解决问题。
学生可以通过制定学习计划,选定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资料和方法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需要培养自我激励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面临困难和挫折,这时候自我激励的能力尤为重要。
学生可以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和积极的心态来保持学习的动力和信心,克服困难。
学生还可以通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开展自我评价、参与社会实践等形式来进行自我教育。
通过这些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所在,提高学习效果,获得更多的学习乐趣。
在实践中,教师和家长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推动学生自我教育的进行。
教师可以通过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活动、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等方式来为学生提供更多自我教育的机会。
家长在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上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可以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学生的自我激励和自我评价能力。
学生的自我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对于学生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学生需要通过自主学习、自我激励、自我评价等方式来进行自我教育,获得更多的学习动力和乐趣。
教育与学生自我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变化,现代教育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创新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
教育与学生自我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互动关系。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教育与学生自我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第一,教育引导学生发展个性和潜能。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该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为学生提供宽广的发展空间。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只有在充满自主性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才能真正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潜能,并实现自身的价值。
第二,教育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现代社会需要创新型的人才,而这些人才必须具备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教育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质疑和探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真实的案例和情境,鼓励学生思考并给予他们自主决策的机会。
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通过思考和尝试解决问题,逐渐培养出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第三,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习已经不再是一种集中在学校中获取知识的活动,而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学生应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主动寻找学习资源和信息,自觉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
学校应该提供学习资源和引导,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方法,使他们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第四,教育促进学生的社会参与和责任感。
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更要关注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育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问题和挑战,并思考自己能够为社会做些什么。
学生应该在实践中体验社会责任和公益活动,培养出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教育应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并激励他们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社会的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综上所述,教育与学生自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关系。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自我教育,是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强烈的进取心,向自己提出任务,进行自觉地的思想转化,并主动采取行动,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的活动。
它主要表现在: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举止,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能够辨别是非与美丑,抵御各种腐蚀与侵袭,善于总结生活经验,自觉地、不断地进行自我道德修养。
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
他们不仅接受社会的教育,而且以自己的努力来教育自己。
为了促进学生思想矛盾的转化,要十分重视内因的作用,充分发挥他们自身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主观能动作用,使学生自觉地、有成效地向教育者所需要的方向发展。
我们都知道:人的成长和进步,主要还在于“自己的运动”,在于个人的自觉努力。
因此,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谈以下几点看法:第一,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人们常说:“知识和文明紧密相连,无知和落后是孪生兄弟。
”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学生随着知识的增多,理论水平的提高,不仅逐步奠定了科学世界观基础,而且有了判断是非的标准和依据,懂的什么是对的,应该去做;什么是错的,不应该去做,道德观念就会增强,自觉地道德行为就会相应产生。
心理学研究表明,激发行为的动机力量尽管是内部情绪体验,但对理论知识和道德概念的讲授与理解,可以帮助把这些道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去。
所以,班主任要根据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让学生系统的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道德概念,作为行为表现分析和判断的依据,作为自我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十分必要的。
当然,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和道德概念的理解,是逐步发展起来的。
比如,在儿童时期认为“好”就是“把拾到的东西交给老师”,就是“听老师的话”;”坏”就是“打架”、“骂人”、“不听老师的话”。
到了八、九岁以后,他们就不在把那些偶然发生的争吵和过失,当作不可饶恕的坏事,而且把偷窃和经常打架、捣乱等行为当作不道德的事。
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仅是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更是终身学习的基础。
然而,很多学生在学习上存在自学能力不足的问题。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首先,学校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自学能力的基石。
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时,才会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深入学习。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设计有趣、生动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的方向和内容。
其次,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十分重要。
在信息时代,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大量的知识资源。
然而,过度依赖互联网也容易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碎片化理解。
因此,学校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互联网,教授他们查找、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各类书籍,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信息综合能力。
第三,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
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
学生应该从小培养自己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全面依赖他人的帮助。
可以通过给学生提出开放性问题、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锻炼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状态和问题,并及时进行反思和调整。
教师可以使用学习日志、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记录学习过程,分析学习效果,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学习动机。
最后,学校和社会应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支持。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学校可以建立自习室、图书馆等场所,为学生提供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社会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提供各类课外培训、讲座等活动,帮助学生进行全面的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本身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培养,学生才能真正掌握自学的方法与技巧,做到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主动、有效地学习。
浅谈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祁东县职业中专陈战胜
自我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这种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或是凭空得来的,需要教育者的教育和培养,通过教师耐心细致的工作和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才能逐步完善和成熟。
总结多年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渴望,引发强大的自我教育动力
人只有在认真观察自己,思考自己的命运,渴望自己“生活充实”“精神丰富”“充满信念、追求和激情”,渴望“一天比一天变得更好”的时候,才能感受到最大的幸福和快乐,而这种愿望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基础,是促进学生在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充实发展自己的能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没有足以使学生感动、钦佩和受鼓舞的榜样及远大理想,就不能想象有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
因此,教师要十分关切学生内在的精神世界,正确运用“榜样”引导他们,耐心地听取他们的意见,尊重学生人格,正确地开导他们,不断激发渴望,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的意愿。
如:组织学生搜集、整理革命先列、英雄模范的事迹,从中让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了解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通过搜集整理革命先列的不朽事迹,唤起学生学习他们为国献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从而教育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组织学生搜集有关中外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学习科学家们为科学、为真理奋斗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珍惜时光,积极努力学习的好习惯好风气;树立本校先
进学生典型,使学生远有目标近有榜样,激发学生你追我赶的热情,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组织学生采访身边的先进人物,并展开讨论,让学生在对话中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在不断的对比中,使学生心目中理想的自我形象凸显出来,为以后的自我教育奠定基础。
二、丰富精神生活,以活动为载体进行自我教育
教育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意识,也就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道德观和审美观以及多方面的含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动机。
学生在积极的活动过程中倾注了理性、道德和审美情感时,能认清真理,并形成信念。
因此,必须通过开展各方面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使集体主义思想尽可能深地渗入学生意识,支配每个学生的情感和意志,成为指引学生个人生活的灯塔。
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坚持某种力所能及的劳动,到经常担负繁重的和需要克服困难的劳动,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坚持精神,进而能强制自己去做比较艰难的事情;可以让学生遵守劳动、学习和生活的制度,以提高纪律观念,养成各种优良习惯,进而培养坚持不懈、坚韧顽强的毅力;还可以让学生坚持各项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活动,以增强体质并培养意志力。
学校要定期组织“军训”活动,“扫墓”活动,展开“读书”活动等。
只有心灵充实而不空虚的人,才能很好地自己教育自己。
学生心灵越充实,精神力量就越大,精神境界就越高,而提高学生精神境界的有力途径,就是大量阅读各方面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有趣的书籍,在阅读中多动脑多思考,以增加学生“心灵的劳动和精神的活动”。
学校大力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图书馆借阅书籍或上网读书,尤其是中外经典名著,成立“读书爱
好”小组,展开“读书心得比赛”活动。
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点燃理想的火花,充实着精神力量,开拓着精神世界,丰富了精神生活,增强了精神活力。
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学生的多种需要得到满足,学生的潜能和潜在力量得到充分展示,从而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三、强调主体作用,以学生作自我教育的核心
自我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形式,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最高境地。
它的实质,是年轻一代主体性素质的培育。
学生是自我教育的德育主体。
学生身上始终闪烁着独立的主体意识,明确的德育目标和自觉积极的德育态度。
为达到自己的德育目标,他们总是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研讨,他们能够对自己的德育活动进行支配调节和控制,充分发挥着自身的潜能,并且形式灵活,想象力丰富,有较强的批判思维。
学生不仅可以从组织方面支配他们的活动,而且也可以支配涉及思想情感和感受的精神过程。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对活动客体、活动手段、方式的选择,活动目的步骤、计划的确定,活动环节之间的调节、过程的控制无不需要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参与。
自主性是核心,能动性是基础,而创造性是才是灵魂。
教师只有多创设和提供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的情境和机会,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激发学生运用自身的本质力量,发展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才能圆满地完成德育任务,更好地培养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