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观的演变与教师学习文化的变革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5
知识观的转变与教学观念的革新【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知识观和教学观念也在不断转变与革新。
本文从知识观的演变、教学观念的变革、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创新、跨学科整合教学模式以及学习者中心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结合知识观与教学观念的互动关系,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关的启示与建议。
通过研究这些内容,可以更好地认识到知识观和教学观念之间的关系,引领教育教学向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向发展。
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应该不断创新思维,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为学习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促进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知识观,教学观念,教育技术,跨学科整合,学习者中心教学,互动关系,未来发展趋势,启示与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知识是教育的核心。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知识观和教学观念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和重塑。
传统的知识观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而现代的知识观更加注重学习者的探究和建构。
教学观念也在不断革新,从传统的教师中心到学习者中心的转变,教育技术的崛起和跨学科整合教学模式的出现,都为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知识观的转变与教学观念的革新,分析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创新、跨学科整合教学模式和学习者中心教学方法的影响,深入探讨知识观与教学观念的互动关系,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教育实践提供启示和建议。
1.2 问题提出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被视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引领者,而学生则被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知识观和教学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问题随之而来,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否仍适用于当今社会?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方式是否需要转变?教师应如何适应这一变化的趋势来提高教学效果?这些问题促使我们重新审视知识观的转变与教学观念的革新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旨在探讨知识观的演变、教学观念的变革以及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对教学实践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跨学科整合教学模式和学习者中心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旨在探求知识观与教学观念的互动关系,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启示与建议。
从知识观的演进看语文教学的变革:开启智慧之门,照亮心灵之路在教育的璀璨星空中,语文教学就像是一把智慧的钥匙,开启着学生探索文学奥秘的大门。
然而,这把钥匙是否始终光亮?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它是否已经生锈,让文学的光芒无法绽放?本文将带您一起探讨从知识观的演进看语文教学的变革及其重要性。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知识观的演进。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知识观已经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知识创新”转变。
这意味着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知识的创造和应用。
这种转变对语文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不禁要问:如何让语文教学重新焕发光彩,开启智慧之门?首先,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才的培养。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感受,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语文教学的师资培训和指导。
学校和教育机构应该为教师提供专业的语文教学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然而,仅仅开启智慧之门还不够,我们还需要让语文教学照亮心灵之路。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文学素养是学生在文学领域内的一种综合素质,包括文学知识、文学技能、文学情感等方面。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使他们能够在文学领域内发挥积极作用。
那么,如何才能让语文教学照亮心灵之路呢?首先,我们需要营造一个充满文学氛围的学习环境。
在这个环境中,学生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教师也能够通过语文教学,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文学体验。
其次,我们需要注重语文教学资源的整合和运用。
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资源,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实践平台。
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新时期的我国,语文教学的变革面临着诸多挑战。
然而,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加强师资培训和指导,并注重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就一定能够开启智慧之门。
知识观的转变与教学实践活动的变革【摘要】对什么是知识以及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理解,决定着我们怎样理解教学目标,也决定着我们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进而决定着教学方式的制定以及教学评价的实施。
因此知识观的转变必然带来整个教学活动的变革。
【关键词】知识观;教学;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从历史上来看,对知识的性质的认识有一个逐渐发展的历史过程。
这种知识性质的历史性转变很大程度上改变着一个时代知识的状况,并对这个时代的课程以及教学活动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若按大的历史时代划分,知识观分为现代主义的知识观和后现代主义的知识观两大类。
本文就从现代到后现代知识观的转变从而引起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活动的转变做一下探讨。
一、现代主义知识观(一)现代知识观的特征对现代知识观的描述有很多种,如“客观性”、“绝对性”、“实证性”“终极性”“确定性”“一致性”等等,但最根本的是三个特征:客观性、普遍性、中立性。
1.客观性。
17世纪以后,人们将客观性作为现代知识的根本属性。
所谓客观性是可以这样理解的:知识是可以独立于我们的客观实体;这种知识是可以检验的;知识不必局限于感觉,但必须根植于感觉,感觉经验提供证据;这种知识具有自身的独立的体系和状态;知识具有非人格性和公共可传达性,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的理解它们。
知识的客观主义取向要求人们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摈弃所有个人的主张、经验、情感,从而确保知识的获得客观和精确。
2.普遍性。
我们常常说“知识无国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等,这种话语强调的就是知识的普遍性。
现代知识的普遍性是指:如果知识是客观的,那么它同时就是超越各种社会和个体条件限制的,是可以得到普遍证实和接纳的。
3.中立性。
现代知识的客观性也带来了知识的中立性观点。
中立性是指的“价值中立”,即知识是纯粹经验和理性的产物,知识与认识对象的客观属性和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有关,而不与认识主体的性别、年龄、种族以及所持的意识形态有关。
(二)现代主义的知识观对教学观念和活动的影响1.教学的核心内容是科学知识。
知识观转型与课堂教学改革取向韩春兰(滨州学院外语系,山东滨州256603)摘要:知识观的转变直接影响着教学观念的变革,当代知识观由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型为我国新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从后现代知识的理解性、境域性、价值性特点重新阐释了现代课堂教学取向:课堂教学过程应培养学生的怀疑意识、批判意识和探究意识;课堂教学目标从事先预订到动态生成;师生关系由教师权威走向彼此平等对话。
关键词:现代知识观;后现代知识观;课堂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是实现学校教育与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和基本形式,其实际质量与效果,将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改革实践与探索工作,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技术应用、课堂教学学生兴趣与主动性的发挥等方面都涌现出许许多多新鲜的经验。
但是综观今天的实际教学现状就会发现,第一线的教师在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等深层次问题方面,并没有产生根本性的实质变化,这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授-受”行为、满堂灌行为仍然是十分明显的。
有学者疾呼要让“课堂教学焕发活力”,而真正让“课堂教学焕发活力”必须使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观念支配着行为,有什么样的知识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
20世纪中叶以来在批判现实主义强调绝对理性、规范性、确定性基础上形成的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对教育领域的影响日益凸现,强烈冲击着人们原有的思想观念、话语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
教学观念的转变源于知识观的嬗变,全新知识观的彰显必然带来教学领域的思维转换。
一、现代知识观视域中的课堂教学理念(一)课堂教学以书本知识为本位现代知识观把知识看成是客观的存在物,是以静态的方式存在,是没有生命的抽象物。
叶澜教授曾深刻指出:“就传统的学科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呈现方式来看,主要突出的是学科领域内已经形成的基础知识,它以客观真理的面目出现在学生面前,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
初中学科知识的历史演变与教育变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初中学科知识的历史演变和教育变革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教育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之一,而初中学科知识的变革更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初中学科知识的演变与教育变革。
初中学科知识的历史演变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教育主要以道德教育为重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此后,各个朝代的教育理念和内容也有所不同。
例如,宋代重视经世致用,注重实用的科学和技术知识;明清时期则注重儒学的传承。
然而,在古代中国,教育资源有限,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接受教育。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中国的初中教育开始逐步发展。
20世纪初,西方科学技术的大规模引进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学知识的引入使得初中学科知识更加关注理性思维和实证研究,取代了以往更为偏重文科的教育理念。
同时,社会对于初中学科知识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要求学生掌握更为现代化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0世纪中叶,中国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初中学科知识的教学内容也发生了变革。
以“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逐渐被“学生为主、知识为工具”的教学模式取代。
有别于以往的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了中心。
此外,初中学科知识的教学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经过长期的发展与改革,现代中国的初中学科知识教育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如今,初中学科知识的内容涵盖了数学、语文、英语、科学、社会等多个学科,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在初中阶段通过系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初中学科知识的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改革。
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获取知识的方式。
通过互联网资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查找学科知识和科研资料,增强了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教育部门和教师们也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以数字化教材、网络课程、在线作业等形式改进教学模式,提供优质的学科知识教育。
知识观的演变及其对教学改革的启示[摘要]知识观是人们对知识的本质、属性、类型和价值等问题的基本认识和看法。
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知识观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那么,教学又将面临怎样的改革呢?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知识观教学改革启示美国教育学家索尔蒂斯指出,“从根本上说,知识的概念与教育的概念是无法分离的,因而,我们关于知识和认识方面可能存在的许多问题的回答,对我们教育者如何思考与行动将有重大的影响。
”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知识观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到与知识的研究和传递密切相关的教育领域时,教学又将面临怎样的改革呢?一、知识观的历史演变知识观是人们对知识的本质、属性、类型和价值等问题的基本认识和看法。
人们的知识观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变,自古以来,哲学家、教育家就从不同的视角对知识进行了种种不同的阐释。
1.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科学取向知识观理性主义知识观主张知识只能通过理性论证来获得。
远在古希腊时代,柏拉图就提出所有的感觉经验不能进入“知识”王国,知识是人类纯粹理性的作品,来源于不可感知的、独立于时空之外的必然世界。
近代西方哲学的奠基人笛卡尔则以“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命题将理性主义知识观推向极至。
他基于“普遍怀疑”的原则,提出“天赋观念”论,认为真正的知识根本上源于天赋观念,具有个别差异、变幻不定的感觉不可能是知识的来源。
与理性主义知识观针锋相对的是经验主义知识观,它反对任何先验的观点和范畴,认为一切知识均起源于感觉经验,都是对外部世界各种联系的反映,科学的观察和实验是获得知识的最可靠的途径。
这一理念在19世纪实证主义产生后获得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
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孔德指出:只有“可证实的”知识才能算是真正的知识,而唯有科学知识才是“可证实的”,因此,只有科学知识才能堪称真正的知识。
在实证主义的推动下,人们逐渐将科学知识看成是唯一可靠的知识,并将科学知识的标准“客观性”与“可证实性”作为衡量知识的普遍标准。
从知识观的转变审视课程观和教师角色变化摘要:随着人类知识扬弃速度的加快,传统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受到人们的质疑,知识观在发生变化,我们的课程体系和教师角色要体现时代特征,应该考虑吸收后现代知识观的合理成份来构建课程体系,并转变教师角色定位。
关键词:科学主义知识观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启示知识观是指对什么是知识,知识应当通过什么样的手段获得,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或观念。
它构成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在背景,制约着教与学活动的展开及方式的选择。
知识观对于课程观、教师观及学生观是一个基础性的观点,其直接影响对课程、学生和教师的看法及角色定位。
随着人类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学习什么课程?课程内容如何组织?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等都需要我们以一定的知识观来重新审视。
一、传统科学主义知识课程观及其局限科学主义知识观是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与繁荣而逐渐确立起来的。
19世纪下半叶,随着自然科学取得了在人类生活中的支配地位,科学主义知识观也逐步确立了其在人类生活中的统治地位。
其将知识视为一种可证实的、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的“真实信念”,也就是说,知识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价值中立性。
认为它是永恒不变,不可动摇的,人只有遵循它而决无干预它的权利和能力。
因此,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的客观性代表了近现代社会对知识的追求方向。
曾使人们摆脱了形而上学概念思辩和社会教条的束缚,解放了人的认识能力。
但同时也意味着把人看作是一个被动接受者,忽视了人类行为的目的性和表达性,否定了传统的、地方性的、个体的以及无法明确用语言加以表达的知识的价值,人被知识所决定,因而,教育关心的是如何选择一种最有价值的知识来让学生掌握,学生也因此而成为知识的无意志的“受动者”和“容器”。
在此思想指导下的学校课程中呈现的科学知识一定是客观的、普遍的,是最经典的科学知识,学习就是不断地记忆、积累科学知识。
因此,基于传统科学知识观的课程目标,强调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涉及科学的本质精神,这使得教育几乎成了死记硬背或近乎盲目的填鸭式的教学。
知识观的演变与教学模式的选择作者:朱德全彭敏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9年第10期美国教育学家索尔蒂斯指出,“从根本上说,知识的概念与教育的概念是无法分离的,因而,我们关于知识和认识方面可能存在的许多问题的回答,对我们教育者如何思考与行动将有重大的影响。
”[1]今天,人们的知识观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到与知识的研究和传递密切相关的教育领域时,教学模式又将面临怎样的选择呢?一、知识观的历史演变1.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科学取向知识观理性主义知识观以深刻的唯理论为哲学基础,主张知识只能通过理性论证来获得。
远在古希腊时代,柏拉图提出理念论,并将之作为其哲学的基石。
在他看来,所有的感觉经验是不能进入“知识”王国的,知识不同于个人意见或缺乏证据支持的主观信念,知识是人类纯粹理性的作品,来源于不可感知的、独立于时空之外的必然世界。
作为近代西方哲学的奠基人,笛卡尔则将理性主义知识观推向极致,以“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命题彻底将感觉经验驱逐出知识的殿堂。
笛卡尔基于“普遍怀疑”的原则,提出“天赋观念”说,认为真正的知识根本上源于天赋观念。
在笛卡儿看来,具有个别差异、变幻不定的感觉不可能是知识的来源,真的知识只能是具有确实性特征的知识,而这种知识只能直接或间接来自“纯粹理智”。
与理性主义知识观针锋相对的是经验主义知识观。
经验主义知识观以经验论为哲学基础,主张一切知识均起源于经验。
人们是从个别现象的感知经由归纳的途径获得一般原理的认识,其代表有培根、洛克、贝克莱、休谟等人。
作为现代实验科学的鼻祖,培根义正辞严地指出,只有通过观察与实验才能获得对外在现象世界忠实可靠的反映。
洛克则把知识归结为观念,把观念归结为感觉经验,从心理学的角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经验主义认识论思想。
洛克认为,“人们单凭运用他们的自然能力,不必借助于任何天赋的印象,就能够获得他们所拥有的全部知识;他们不必有任何这样一种原始的概念和原则,就可以得到可靠的知识。
知识价值观的变迁与教育观的转向知识和教育有着内在的关联关系,知识为教育提供了内容,教育传承并推动着知识的发展,人们的知识价值现影响着人们的教育观。
以历史的眼光看,随着人们知识价值观的变化,人们的教育观也在发生转变。
[标签]知识价值观变迁教育现转向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知识价值的看法不同,进而使人们对以知识传承为重要任务的教育的看法也会随之发生转变。
一、知识就是美德与神性化教育观人类知识在内容上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即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
但古代人对所有的知识都作了人文化的理解。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就提出了“知识即美德”的命题。
在他看来,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美德是善,所以知识就是美德;而一切恶行都来自于愚昧无知。
柏拉图也认为,“善的范型是最高的知识”。
他在引导雅典的年轻人放弃洞穴的影像、追求科学的阳光时,认为(科学)知识和人类的价值是不可分离的,通过得到真理形式的知识,人们不仅可以理解自然界,而且可以理解善和美的意义。
古代人在探索自然和社会奥秘的初级阶段对知识与德性关系的这种哲学概括尽管较为质朴和直观,但它揭示了求知活动及其结果所蕴含的德性本质。
在古希腊,知识和德性是统一的,知识的价值在于至善至美,获得了知识也就具有了德性,知识越多,道德越高尚。
当然,构成德性的知识不同于现代人所说的知识,这种知识不仅包括关于各种具体事物的信念,而且包括分辨事物的能力和行动的能力。
亚里士多德在解释苏格拉底的思想时说:“他相信所有的德性都是知识的形式;以至于当我们知道何谓正义时,我们便立即是正义的了。
”故“在谈及德性时,最重要的事情并不是知道什么是德性,而是如何产生德性;我们并不想知道什么是勇敢,但希望成为勇敢的人”。
可见,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所讲的知识主要是道德知识,是直接指导行动的知识。
这种知识总括在哲学的门下,是关于人类的综合性信念,是一种指导人生的艺术,是实践性的知识,亦即对人生、社会和世界的正确理解。
于是,古代人追求知识便只是形成道德的动力,学习知识只为如何在生活中规范行动,并不关心知识的实际(应用于生产和服务)价值,即与功利的应用无关。
摘要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而教学观念是教育手段得以实现的基础,一个优秀的教育机构必须始终关注教学观念的创新。
知识观是指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和认识,而教育必须贴近时代、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学习者的知识观应随时代而转变。
如何把握转变的方向并引导师生进行转变,将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知识观的转变传统的知识观是认为知识是一成不变的固定事物,学习者只需通过传授和学习掌握固定的知识点即可获得能力和技能。
但是这种观念已经不足以适应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和知识革命的步伐。
现在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相对的,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学生需要从多个方面去看待知识,不断更新他们的认知和思维方法。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他们应该提高自身的素养和水平,要不断去接触新知识,放眼全球,掌握全局,以更好的方式去引导学生。
知识观的转变对于学生的教育和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这需要教师注重学生的学科和跨学科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透过事物的现象看其本质,探索现象背后的规律和本质。
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知识和技能的快速发展。
教学观念的革新教学观念的革新是建立和实施新的教育政策的基础,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
在过去的学习中,教育机构强调记忆延续、字面理解和机械学习,而现在的教学观念已经发生巨大变化,重点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等。
教育者应该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让他们具备面对未来社会的能力和素质。
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新的教学思维,跳出传统的框架,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
传统的、固化的教学思维已经不符合现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期望。
我们应该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具体做法可以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自主决策的机会,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实践和社会活动,鼓励学生思考和表达。
总结本文通过探讨知识观的转变和教学观念的革新,旨在引导教育机构的师生更新自己的知识观和教学思维。
知识的本质已经被重新定义,而教育的目标也发生了变化。
当代知识观的新发展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代的知识观也在不断地发生新的变化和更新。
这些变化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教育体系。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讨论当代知识观的新发展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一、当代知识观传统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是一种可见的实体,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这种实体的支持。
然而,在当代,我们正在经历着一种由传统的实体观向新的过程观的转变。
1. 过程观过程观认为知识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化的过程,是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中交互作用的产物。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背景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结构,这种结构的发展是因人而异的。
在这种观点下,知识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准确反映事实,而且还能够引导我们进行行动和判断。
2. 社会共同构建当代的知识观也强调了知识是由社会共同构建的。
这意味着,知识不是由个人单独建立的,而是由相互联系和依赖的人类社会而建立的。
人类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通过语言等交流方式,将自己的知识分享给其他人。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对知识的贡献都是不可或缺的。
3. 可持续性对当代知识观的新发展还包括知识的可持续性。
这意味着,知识应该是在可持续的基础上建立的,以确保其可持续性和可维护性。
在这种观点下,知识的传递应该是基于生态平衡和经济平衡的。
二、当代知识观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当代知识观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最重要的影响之一就是推动教育从传统的传授知识到培养学生实践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在这种新的知识观下,教育不再强调简单地吸收知识,而是要求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应用和发展知识。
1. 知识结构的建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重视知识结构的建立。
新的知识观下,知识不再是单一、孤立的实体,而是由各种与之相关的知识构成的。
这就要求学生在建立自己知识结构的过程中,要有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够对各种学科中的知识进行交叉整合。
2. 培养实践能力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也需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当代知识观的新发展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未来的知识观也得到了新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知识不再是封闭的、静态的,而是开放的、动态的。
本文将探讨当代知识观的新发展,并分析其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一、当代知识观的新发展1.知识不再是单一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变得越来越多元化。
传统的知识体系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知识的需求。
人们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来适应社会发展。
新时代的知识观要求人们具备多种能力,而不仅仅是传统的学科知识。
2.重视跨学科知识新时代的知识观强调跨学科知识的融合。
跨学科知识不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而是与学科知识一样重要。
在跨学科知识的融合中,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3.强调知识的实际运用在当代知识观中,知识不再是纯粹的理论知识,而是实际运用的知识。
实际运用的知识更能够贴近社会需求,通过实际运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重视个体差异性当代知识观强调个体差异性。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根据个体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和策略。
这样可以更好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二、当代知识观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1.加强跨学科教学在新时代的知识观中,跨学科知识的融合是非常重要的。
基础教育阶段需要加强跨学科教育的力度,在课程设置上融合更多的跨学科知识。
这种跨学科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
2.加强实际运用教学当代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实际运用。
在基础教育阶段,需要加强实际运用教学的力度。
通过实际运用,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3.注重个体差异教学在当代知识观中,注重个体差异性。
在基础教育阶段,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这种个体化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4.重视工程素养工程素养是指学生对社会和科技的需求进行初步的理解,以及对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等。
当代知识观的新发展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在当代社会中,知识无疑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社会进步的驱动力,而且也是个人成长的基石。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知识观也在不断变化与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也在不断调整与改革中。
本文将浅谈当代知识观的新发展以及这些新发展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第一部分:当代知识观的新发展1.跨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在当代社会,知识的范围非常广泛,单一学科的知识已经无法涵盖人们所需的全部信息。
因此,跨学科知识成为了当代知识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跨学科知识将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帮助人们更全面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而在基础教育课程中,我们也需要将跨学科知识融入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思维。
2.异质知识的重要性在当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可以很容易地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
异质知识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不同领域的知识,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世界。
在基础教育中,我们需要培养学生具备获取和整合异质知识的能力,让他们能够灵活应对不同的挑战。
3.学习方法的转变过去,学习注重的是死记硬背和应试。
而当代知识观提倡学习方法的转变,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应该通过思考、实践和合作来积累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基础教育课程中,我们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的能力。
第二部分:当代知识观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1.强调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当代知识观强调跨学科知识的重要性,这对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需要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形成一个全面的知识结构。
同时,基础教育课程也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让他们能够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代知识观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这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需要在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知识观的转型与课堂教学改革—读《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有感现代教学是一种以培育、进展学生的主体性为旨归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
如何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树立主体性教学观,核心问题是具有什么样的知识观。
从教学理论的历史进展来看,各类教学思想流派之间的纷争往往是以知识是什么、什么知识最有价值、通过什么方式获取知识等一系列问题展开的。
例如,理性主义以为,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知识的价值在于其本身,知识是以认知的方式获取的;功利主义以为,知识是知足个体生活幸福或社会需要的工具,具有功利性价值;科学主义以为,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不带有主观色彩或意愿,对知识的获取应采用实证的方式;人文主义则以为,知识是以人的进展为起点与归宿,知识是一种对人的终极关切,具有知足个体情感需要的功用,应以体验经历的方式获取。
不同的教学理论流派以各自不同的知识观为基础,构建其理论,并应用于教学实践,推动了教学改革的进展。
因此,课堂教学改革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知识观的变革。
知识观的转变直接影响着教学观念的变革,今世知识观由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型为我国新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利的启迪。
一、教学目标:从知识授受走向培育学生的主体性,从事前预设走向动态生成现代教学作为一种培育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和培育学生的主体人格为目标,试图通度日动来引发学生主体与环境客体之间的彼此作用,从而塑造和建构教学活动主体,增进学生主体性的进展。
在教学活动中,学习是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进程,是新、旧经验的彼此作用。
在那个进程中,知识不能简单地由教师直接教授给学生,它必需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主动地加以建构才能取得。
因此,学习不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通过自主活动,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彼此作用,来充实、丰硕和改造自己的认知结构,那个建构进程是不可能由其他人来代替的。
从那个意义上讲,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熟悉和实践活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知识观的演变与教师学习文化的变革作者:高芹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1年第08期知识是认识的结果,知识观是人们对知识的内涵、性质、功能、价值及其来源、获取途径等问题的根本看法。
随着人类知识进化步伐的加快,知识领域的整体面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而这也必然引发教育领域的一系列变革。
对于身处变革时代的教师而言,也面临着转变教育观念,丰富、完善和创新专业知识的任务。
那么,全新的知识观有什么特点?全新的知识观视阈下的教师学习有什么特点?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更新和完善教师专业知识,提升教师学习的品质,促进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反思研究型教师”,从而获得可持续的专业发展。
一、知识观的演变与教师角色的重塑传统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客观性、普通性和中立性。
在他们看来,知识即确定的认识,是人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把握;其次,真正的知识是不变的真理,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和有效性;第三,知识是纯粹经验和理智的产物,与学习者的经验和性别、种族以及所持的意识形态等无关的客观存在。
在传统知识观的影响下,形成了以知识传授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观。
教学的核心任务或基本任务就是正确、有效地传递课程知识,“传道、授业、解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等都是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角色的价值就在于教育过程中知识的传递和人格的示范。
20世纪以来,随着知识领域与世界图景的一系列变化,传统的知识观遭遇严峻挑战。
在自然科学领域,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普朗克的量子力学、海森堡的“测不准定理”等,与传统科学观中的绝对、确定和封闭性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随着众多学者对人文学科“真理”问题的种种探索,对话、理解以及生成等信念最终引发了当代知识观的深刻变革。
[1]新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主观对客观的镜像摹写,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运动、变化、发展着的客体的动态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能动的、理性的把握。
新知识观揭示了长期被传统知识观所掩盖的文化性、情境性、价值性、建构性,竞相彰显着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照,实现知识与人的意义共生。
[2]新知识观下的教育目的也发生了转变,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不着迷于书本,要学会思考,不仅要引导学生“参观”,更要教会学生“制作”;它要求教师要改变顺向地对既往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不仅着眼于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引导学生开新道、创新业,对现有的“绝对真理”的质疑[3],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这一切都需要教师角色重新定位,那就是从过去的知识传递者、人格的示范者转向为教育活动的引导组织者、学习研究者和沟通合作者。
[4]新知识观改变了教学情境和教师角色的知识基础。
因此,教师必须在传统基础上更新专业知识库,学习新的角色期望与规范,进行角色重建,才能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二、新知识观下教师学习文化的变革1.以发展教育智慧为学习核心知识观的转变引起了教师角色价值的转变,教师已不仅仅是获取确定知识的学者,而是追求深刻知识、获得教育智慧的思想者,因此,促进教师教育智慧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教师学习的核心。
教师学习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通过学习,教师能对自己的教育观念,如教育的本质、知识观、价值观、教学态度及其对世界、他人和自己行为的影响等有深刻的认识;其次,通过掌握教师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使自己胜任教学工作。
同时,通过教学实践使自己具备研究教材、开发课程资源和熟练运用教学技术的能力;第三,通过与学生共同的学习、活动和工作,不断深化和完善教师的职业态度和职业信念。
而最终目的是“使自己成长为对复杂教学情境有很强感悟力和解决问题本领的教师”[5]。
通过深入分析我们发现,教师职业的育人性特点决定了这一职业具有的智慧型特征。
教育的问题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是一个教师在教学现场怎样行动的问题,教师的教育智慧主要体现为教师能敏锐感知和准确判断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能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能根据不同教育情境及时做出调整和决策;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大胆创新等等。
关于教育智慧,有研究者指出:“教育智慧是指教师在其专业领域深刻体验与执著思考的基础上,对教育本质与教育过程所持有的一种深刻洞察、精确理解、迅速判断等成熟完善的心智思维品质”[6]。
因此,教师的教育智慧是基于基本教育理论基础上,形成基本的教育观,并在其指导下,将普遍的教育理论与自身特殊的教育经验有机整合,在复杂的教育情境中灵活、有效地解决各种教育矛盾的素质和能力。
与此同时,还需要教师具备面对各种挫折、成功、自我激励等情感体验以及交往合作等能力,体现了教师作为一个教育活动组织者、学习研究者和沟通合作者应有的素养,是教师的理论智慧、实践智慧以及情感智慧的统一体,并表现出行动性、个体化、情境性和价值负载等特点。
2.立足于教师教育实践的校本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我国现行的教师继续教育形式,无论是新教师试用期培训、职务培训还是教师基本功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等,除第一类通常在学校情境中通过师徒制的形式进行外,其余三种均主要依靠地方教师培训机构或师范院校中进行,基本上都是自上而下的“外接式”进修模式,培训的内容主要是专业学科课程加上几门教育理论课程组成,表面性、功利性现象普遍,这种离开教师教学实践岗位的校外培训将教师专业知识视为是独立于教师主体之外的普适性真理,教师只能接受和遵从,不能进行判断、反思、改造和创造,很难也不可能让教师获得教育智慧。
叶澜教授曾指出教育学知识两个鲜活的“生命”特征:一是知识不仅仅是前人总结出来的、普遍适用的“原理”或“规律”,或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富有“个人特征”。
也就是说,知识不仅是教师从别人那里直接接受的过程,而对个人而言也是一个发展、积累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它反映着教师过去的经验、现在的行为以及将来可能的表现;二是每一位教师实际所拥有的知识都富有价值、情感、审美等特征。
因此,作为教师进行教育活动抉择背景的专业知识,也不是外在于教师的客观存在物,而是教师通过教育实践,在不断运用、验证、完善专业理论的过程中,结合个人经验而主动构建的、具有个人意义的价值体系。
而那种单纯的“外接式”的培训是无法将外在的理论“内化”为教师“自己的理论”。
同时,教师对于自身职业的理解和伦理认知也不是通过培训就能够获得。
只有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教师通过教育实践,在将理论运用于实际中,通过不断运用、验证、完善专业理论,体验成功、失败的过程中,才能不断深化对教师职业的理解、热爱并由此升华为自我人生价值实现的需要,才能够享受工作的快乐,体现个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最终获得理想的专业发展。
教师的学习属于成人的学习,关于成人学习的特点,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诺尔斯(MalcomKnowes)做了如下总结:利用成人既有经验非常重要;成人学习是自我引导,具有自发性动机;成人学习是有目的的学习,是为了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更好地生活工作;成人以知觉反映经验,并不过多依赖指导教师;成人学习者自己愿意积极参与到学习的设计和实施中;提倡“做中学”,在做中感悟体验;成人的学习更多来自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模仿和经验,而不是正规的和逻辑的过程。
[7]对此,生态学习观也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如图所示:以上环路表明,学习者只有处于含有真实任务的学习环境之中,在工具、资源、其他学习者的支持和直接教导下,并借助反思去积极探求解决这些任务,才能建构和理解知识的意义,而且也逐渐形塑具有主体性的自我。
[8]也就是说,教师的学习不是储备性的学习,而是应用性的学习。
因此,教师的学习应以立足于教师教育实践的校本学习以及多种教学情境和方式的工作式学习为主。
具体可以借鉴以下方式:(1)教学反思。
具体可以采取撰写教育日志、建立教师专业档案袋等方式进行。
引导教师进行经常性的经验回顾,是养成教师实践与反思习惯的重要基础。
但是仅仅徘徊于一般性的工作总结,只能是低水平的简单重复,必须引导教师在反思层面上再学习、再提高,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反思能力的养成是确保教师不断再学习的最基本条件。
教师在个人反省或集体反省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个人及他人的优缺点,从而拓宽专业视野,激发追求的动机,促进教师智慧和能力的多元发展。
当前,随着“反思-更新-成长”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构建,自我反思、自我发展和自我更新能力也已经成为专业化教师的重要素质之一。
(2)叙事研究。
通过教师讲故事等个人叙事、对话交流、寻求认同的方式,使教师在叙事、讨论、反思中重新界定自己和他人,认识教学,学会教学思维和实践。
经过团队讲座和澄清的个案经历,已不仅仅是一人一事的微观叙事,而是形成了一种与同行、与专家、与文本的对话关系,成为每个人都参与其中、相互启发的反思机制,从他人这面镜子中观照自我。
[9](3)分享学习。
运用协作教学或合作教学的方式,促进教师之间教学经验的延伸,扩展教学的广度与深度。
通过公开课、教学成果展示、读书汇报会等形式,让教师在相互观摩、相互交流中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还可按课程领域、年级组分类组织集体研修团队,定期研讨、交流彼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体会、工作经验等。
此外,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如电子邮件、BBS、个人网站、Blog等方式促进教师彼此之间的知识分享。
(4)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式的校本学习。
在校外专家、教研员、学科带头人等的指导下,通过学术研讨会、专题讲座、教学探讨、集体备课等形式,使理论知识更好地用于实践。
在专家指导下,教师将教学中遇到的一个个具体的问题作为探究的内容,通过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和修正等环节,最终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专家合作,家长、学生和社会人士均可以作为合作的对象,教师不仅改进了实际工作,还能将教育问题中蕴藏的创意、价值呈现出来,将各种技能、策略和理论背后的教育理念显性化,更新和建构教师专业知识。
3.以教育行动研究为契机促进教师教育智慧的生长新知识观使教育教学问题的实践性和情境性特点凸现,传统教学论中关于教师角色是“技术熟练者”的假设已被颠覆,教师作为“知识权威者”的地位逐渐消解,教师正以“反思性实践家”的角色取而代之。
当前,随着以研究型学习、校本课程、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以及发展性评价为重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必须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改变以往对教学大纲与教材的忠实执行者的角色,以及简单套用别人的实践准则等传统状况,在行动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共同参与、批判思考,结合理论与实际进行教育研究。
[10]这一过程体现了教师作为学习研究者和沟通合作者的特征。
通过教育行动研究,教师利用已有的实践智慧来理解、处理教育实践中不断涌现出来的新问题,而当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难题并陷入困境时,教师就会求助于理论智慧来对自己的实践智慧进行审视、诊治、修补和调适,使零碎、随意的实践智慧变得系统、合理,从而形成应对实践难题的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