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方针、原则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1
1、国家和北京市关于应急管理的法规有哪些,是那年颁布实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颁布实施《北京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2008年7月1日颁布实施2、什么是突发事件,分为哪几类,试举几例。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风雹灾害、强降雪、森林火灾、泥石流、地震)、事故灾难(社会火灾、交通事故、环境污染、瓦斯爆炸)、公共卫生事件(甲流、非典、三聚氰胺)和社会安全事件(3.14西藏打砸抢、群体性事件、邪教等)。
3、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突发事件可分为几级;由我县负责处置的是什么级别的突发事件。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实施办法)。
按照《北京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规定,一般及较大级别突发事件由我县负责处置,重大和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由北京市负责处置。
4、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预警可分为几个级别,分别用什么颜色标示。
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5、实施办法规定了公民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有哪些义务和权利。
义务:1、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2、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其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3、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
4、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服从市或者区县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市专项应急指挥部的指挥和安排,配合做好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权利:1、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因应对突发事件采取措施造成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财产损失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补偿;国家没有规定的,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制定补偿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本单位的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包括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恢复和应急评估等全过程。
第三条本制度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以及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并随着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变化以及本单位实际情况的调整进行修订。
第二章应急管理组织与职责第四条成立本单位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应急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1. 组织制定和修订本单位安全生产应急预案;2. 负责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3. 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4. 监督检查应急工作的落实情况。
第五条本单位各部门应设立应急管理工作机构,负责本部门的应急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1. 负责本部门的应急物资储备;2. 负责本部门的应急培训和演练;3. 负责本部门的应急信息报送;4. 负责本部门的应急响应和处置。
第三章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实施第六条本单位应按照“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编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第七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包括以下内容:1.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2. 应急物资和装备;3. 应急响应程序;4. 应急处置措施;5. 应急恢复措施;6. 应急评估。
第八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完成后,应报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审批,经批准后实施。
第九条应急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的变化进行修订,修订后的预案应报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备案。
第四章应急培训和演练第十条本单位应定期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一条应急培训和演练的内容包括:1. 应急预案知识培训;2. 应急物资和装备使用培训;3. 应急处置技能培训;4. 应急演练。
第五章应急响应与处置第十二条发生突发事件时,各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预案要求开展应急响应和处置。
应急十二字方针
摘要:
1.应急十二字方针的概述
2.应急十二字方针的内容
3.应急十二字方针的实际应用
4.应急十二字方针的重要性
正文:
【应急十二字方针】
应急十二字方针是我国应急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它是根据我国应急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总结和提炼出来的十二个字,包括“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施策、依法处置、群防群治”。
【应急十二字方针的内容】
1.以人为本:应急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所有的应急管理工作都应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预防为主:预防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科学预测、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尽可能地防止应急事件的发生。
3.综合治理: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协同配合,实行综合治理,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4.科学施策:应急管理工作需要科学决策、科学指挥、科学施策,依据应急事件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
5.依法处置: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进行,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应急事件的处置和善后工作。
6.群防群治: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通过群防群治,形成全民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应急十二字方针的实际应用】
应急十二字方针在我国的应急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如在疫情防控、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等应急管理工作中,都有应急十二字方针的影子。
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一、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原则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的制定,旨在确保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预防事故发生,降低事故损失,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以下为本方案的方针、目标及原则:1. 安全生产方针: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 安全生产目标:实现零事故、零伤害、零污染,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3. 安全生产原则:(1)依法依规,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2)全员参与,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3)注重预防,加强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4)科技创新,推广应用先进安全生产技术;(5)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二、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及组织机构1. 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2. 工作机构(1)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日常安全生产管理、组织安全生产培训、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等工作。
(2)安全生产技术部:负责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等工作。
(3)安全生产监督部:负责对各部门、各作业现场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督、检查,对违章行为进行查处,确保安全生产措施落实到位。
(4)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协调相关部门和外部救援力量,确保事故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1、项目经理安全职责项目经理作为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其主要安全职责如下:(1)贯彻落实国家和企业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2)组织制定项目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负责项目安全生产的全面工作,确保项目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4)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5)对项目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确保员工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6)发生事故时,组织救援和事故调查,总结事故教训,防范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应急管理指导方针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风险和危机事件也在不断增加,对于应对这些事件,加强应急管理已经成为了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必须面对的挑战。
应急管理是指针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和管理体系,是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从应急管理的定义、应急管理的意义、应急管理的原则和应急管理的实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应急管理的定义应急管理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损失、保障安全、恢复正常生活秩序的管理活动。
应急管理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对自然灾害、社会安全事件、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事故等各种突发事件的预防、应对和恢复工作。
二、应急管理的意义应急管理的意义非常重大,它不仅能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还能够提高国家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国际上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应急管理的实施,能够有效地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保障人民的安全,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三、应急管理的原则1.全面性原则应急管理必须全面覆盖所有领域,包括自然灾害、社会安全事件、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事故等各种突发事件。
应急管理需要对各个领域进行综合考虑,制定全面的应对措施,确保能够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2.预防为主原则应急管理的核心是预防,通过科学的预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
预防是应急管理的首要任务,只有做好预防工作,才能有效减少损失。
3.科学性原则应急管理需要依据科学的原则进行,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和措施,提高应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4.社会化原则应急管理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形成应急管理的合力。
应急管理需要各个行业、领域的专家和组织参与,形成多元化的应急管理体系。
5.灵活性原则应急管理需要具有灵活性,能够根据突发事件的情况及时调整应对措施,确保应对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四、应急管理的实施1.建立应急管理制度建立应急管理制度是应急管理的基础,需要制定应急预案、应急组织机构、应急预警机制等一系列制度,确保应急管理能够有序进行。
应急预案内容包括3篇应急预案六个方面应急预案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
以下是本站分享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应急预案内容包括1应急预案的编制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基本的原则方针:是制定安全第一,安全责任重于泰山;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优先保护人和优先保护大多数人,优先保护贵重财产等原则和方针。
二、企业与项目的基本情况。
包括:1 •企业及工程项目基本情况简介:介绍项目的工程概况和施工特点和内容;项目所在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 工地外围的环境、居民、交通和安全注意事项等:气象状况等。
2.施工现场的临时医务室或保健医药设施及场外医疗机构。
要说明医务人员名单,联系电话,有哪些常用医药和抢救设施,附近医疗机构的情况介绍,位置,距离,联系电话等。
3.工地现场内外的消防、救助设施及人员状况。
介绍工地消防机构和成员,成立义务消防队,有哪些消防、救助设施及其分布,消防通道等情况。
4.附施工消防平面布置图(如各楼层不一样,还应分层绘制),画出消防栓、灭火器的'设置位置,易燃易爆的位置,消防紧急通道,疏散路线等。
三、可能发生事故的确定及其影响。
根据施工特点和任务,分析本工程可能发生较大的事故和发生位置、影响范围等。
如列出工程中常见的事故:建筑质量安全事故、施工毗邻建筑坍塌事故、土方坍塌事故、气体中毒事故、架体倒塌事故、高空坠落事故、掉物伤心事故、触电事故等;对于土方坍塌、气体中毒事故等应分析和预知其可能对周围的不利影响和严重程度。
四、应急机构组成后,应明确责任和分工。
1•包括指挥机构和救援队伍的组成,具体指挥机构组成可列附表说明。
企业或工程项目部应成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由企业经理或项目经理、有关副经理及生产、安全、设备、保卫等负责人组成,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或小组(可设在施工质安部),日常工作由质安部兼管负责。
发生重大事故时,领导小组成员迅速到达指定岗位,因特殊情况不能到岗的,所在单位按职务排序递补。
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通用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人们对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时,有一套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所在。
本文将探讨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构建一个通用版的预案模板,以指导各行各业在应急事件中的应对措施。
二、应急预案的方针1. 效率优先应急预案的方针应以迅速高效为核心目标。
在应急事件发生时,关键是要尽快采取适当措施,防止事件扩大。
预案制定时,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应急事件考虑不同的行动方案,以最高效的方式应对各种情况。
2. 人民生命安全第一无论何时,人民的生命安全都应是最优先考虑的因素。
应急预案的方针中,一定要明确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为第一要务。
预案中应包括人员疏散、紧急救援、医疗救护等相关措施,以确保人民的生命安全。
3. 综合协调应急预案的方针要求各部门、组织之间的协调合作。
在预案制定时,要充分考虑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应急事件的处置能够有序进行。
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各部门之间需要密切合作,共享信息,协同行动,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应对能力。
4. 公开透明应急预案的方针要强调信息公开和透明度。
预案制定时,应考虑向公众提供充分的信息,以便他们了解应急事件的性质、影响和相应措施。
同时,在真实情况允许的范围内,应及时公布相关信息,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以增强公众的信任和合作意愿。
三、应急预案的原则1. 系统性原则应急预案要具备系统性,即要包括预警机制、组织体系、处置流程、协调配合等方面的内容。
预案要能够全面考虑应急事件的各个环节和要素,确保各部门的行动有序衔接,形成整体的应急管理体系。
2. 灵活性原则应急预案要具备灵活性,以应对不同类型的应急事件。
预案中的各项措施要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变化,以适应具体应急事件的特点和变化。
灵活性的预案能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应急形势。
3. 高效性原则应急预案要具备高效性,即在时间上和资源上都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
突发事件处理应急预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相关法律规定,为了进一步规范养老机构安全管理,有效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积极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好日常运营管理、老人生命安全、防范风险,结合养老机构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统领,围绕零事故、保平安的目标,同时坚持“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方针,尽一切努力杜绝或减少养老服务安全隐患及长者身心健康等突发事件的发生,尽一切努力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创造一个安全、卫生、和谐的服务环境。
(二)工作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原则,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
2.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原则。
3.积极主动和及时、合法、公正处理的原则。
(三)工作目标1.通过对服务人员、服务对象、服务义工进行安全、自救自护教育,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切实提高服务人员和服务对象的安全自我防护能力。
2.完善风险防范制度及重大安全事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定时定期对院舍养老服务工作进行安全巡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确保养老服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有:自伤、伤人、跌倒、坠床、噎食、误吸、走失、烫伤、食物中毒、食品药品误食、文娱活动意外等。
(五)指挥部组成人员和职责1.总指挥:本机构主要负责人。
主要职责:(1)发生安全事故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指令;(2)组织指挥应急队伍实施救援行动;(3)向政府部门汇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4)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等。
2.各小组成员和职责(1)抢险救护组:组长:院长。
成员:由本机构管理骨干组成。
负责消防、抢险、现场医疗、救护。
(2)通讯联络组:组长:XX。
成员:由本机构管理骨干组成或社工组成。
负责第一时间通知各小组负责人,以及通讯工作的分工、安排和落实。
(3)后勤小组:组长:负责本单位后勤管理人员。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为确保人员安全、减少财产损失和环境影响,制定的系统性的应对措施和操作程序。
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应当包含六个核心要素,这些要素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
一、方针与原则方针与原则是应急预案的指导思想和纲领,它明确了应急管理的总体目标和方向。
这一要素要求预案制定者首先要明确应急管理的宗旨,如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等原则,确保在应急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二、应急策划应急策划是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包括对潜在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策略的制定。
这一要素要求预案制定者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全面分析,明确事故类型、影响范围、可能后果等,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
同时,应急策划还需考虑应急资源的配置、应急队伍的组织和培训等。
三、应急准备应急准备是应急预案实施的关键环节,包括应急物资、装备、技术和人员的准备。
这一要素要求预案制定者确保应急物资充足、装备先进、技术可靠,并定期对应急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此外,应急准备还包括与周边单位、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协作,形成合力应对突发事件。
四、应急响应应急响应是应急预案实施的关键阶段,包括事故报告、应急启动、现场处置、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
这一要素要求预案制定者建立健全应急指挥体系,明确应急响应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和指挥权限,确保在应急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救援工作。
五、现场恢复现场恢复是应急响应结束后的关键环节,包括事故调查、损失评估、资源调配、环境治理等。
这一要素要求预案制定者对事故原因、影响范围和损失进行深入分析,采取有效措施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并对受损环境进行治理。
六、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是确保应急预案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这一要素要求预案制定者定期对预案进行评审,根据实际情况和应急演练的结果,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同时,预案管理还包括预案的宣传、培训和演练,提高全社会的应急意识。
中小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目的为了保障我校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提高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根据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指导思想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坚持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方针,尽一切努力杜绝或减少校园安全隐患,确保校园安全。
三、工作原则1. 坚持以人为本,师生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原则。
2. 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原则。
3. 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4. 冷静、沉着,积极主动和及时、合法、公正处理的原则。
四、应急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火灾事故、地震、食物中毒、溺水、校园暴力、疫情爆发等突发事件。
五、组织架构1. 成立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由校长担任指挥长,分管副校长、主任、安全员等为成员。
2. 设立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3. 成立应急小组,包括消防、医疗、疏散、治安、防疫等小组,负责具体应急事件的处置。
六、应急响应流程1. 火灾事故(1)启动应急预案,立即组织疏散师生。
(2)拨打119报警,请求消防部门救援。
(3)组织力量扑救初期火灾,确保火势不蔓延。
(4)清点人数,统计伤亡情况,及时报告上级。
(5)做好善后工作,安抚师生,配合相关部门调查原因。
2. 地震(1)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师生就近避险。
(2)切断电源、水源、燃气等,防止次生灾害。
(3)组织师生有序疏散,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4)拨打110、120等报警,请求救援。
(5)清点人数,统计伤亡情况,及时报告上级。
(6)做好善后工作,安抚师生,配合相关部门调查原因。
3. 食物中毒(1)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控制疑似中毒人员。
(2)拨打120报警,请求医疗部门救治。
(3)封存疑似有毒食物,禁止食用。
(4)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查明原因。
(5)做好善后工作,安抚师生,及时报告上级。
4. 溺水(1)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
应急管理安全工作承诺书鉴于应急管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作为XXX单位的负责人,郑重承诺如下: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严格遵守相关行业安全管理规定,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同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加强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
对重大隐患和风险点实行挂牌督办,确保整改到位。
四、加大安全生产投入,确保安全生产条件得到有效保障。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制度,确保资金投入到位。
五、加强员工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确保从业人员熟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六、强化安全生产检查和监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七、严格执行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对生产安全事故及时报告,严肃查处事故责任人,认真总结事故教训,加强事故防范,确保安全生产。
八、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与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的沟通协作,共同推进应急管理安全工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作出贡献。
九、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接受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员工的监督,认真听取和处理员工关于安全生产的意见和建议。
十、在本人的职责范围内,全力支持和配合应急管理安全工作的开展,努力提高本单位的应急管理水平,为创建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以上承诺,本人将严格履行,如有违反,愿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承诺人:(签名)承诺日期:年月日。
防汛防震应急管理预案一、目的和原则为确保我国在防汛和防震工作中的应急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遵循预防为主、防抢结合的方针,坚持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协同配合的原则。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范围内发生的洪水、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工作。
三、组织指挥体系1. 建立国家防汛防震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全国防汛防震工作。
2. 各级地方政府设立相应的防汛防震指挥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防汛防震工作。
3. 各级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参与防汛防震工作。
四、预防和预警1. 防汛防震工作要提前做好风险评估,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设施的监测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建立健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提高监测预警能力。
3. 各级防汛防震指挥部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确保预警信息覆盖到村、到户、到人。
五、应急响应1. 洪水、暴雨应急响应分为四级,分别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预警,对应不同的应急措施。
2. 地震应急响应分为四级,分别为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地震,对应不同的应急措施。
3. 各级防汛防震指挥部要根据预警级别,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转移危险区域的群众,确保人民生命安全。
4. 各级政府和部门要组织力量,开展抢险救援工作,保障基础设施正常运行。
5. 各级卫生部门要组织医疗救援力量,做好伤员救治和疫情防控等工作。
六、救援和恢复1. 各级防汛防震指挥部要组织力量,开展灾后救援工作,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2. 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尽快恢复受灾地区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
3. 各级财政部门要及时安排救灾资金,支持受灾地区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七、宣传教育和社会参与1. 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加强防汛防震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2. 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防汛防震工作,形成政府、社会、群众共同参与的局面。
八、预案的修订和落实1. 各级防汛防震指挥部要定期检查预案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修订预案。
应急管理制度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公司应急管理制度,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1、应急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职责明确,快速反应”的原则;2、应急管理分“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过程。
主要内容包括: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应急物资保障等。
3、成立石料厂厂长为组长,主管矿长为副组长,各班组主任为成员的应急管理制度领导小组。
应急管理办公室设在安监科,并负责日常管理.4、应急管理培训.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员应急管理培训,培训内容应当包括:事故预防、危险辨识,事故报告、应急响应、各类事故处置方案、基本救护常识、避灾避险、逃生自救等。
5、应急通讯设备保障.要对电话、对讲机、手机等通讯器材进行经常性维护或更新,确保通讯畅通.6、应急救援物资保障。
根据石料厂预案做好应急救援设备、器材、防护用品、工具、材料、药品等保障工作.确保经费、物资供应,切实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并对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定期进行检测、维护、更新,确保性能完好.7、应急处置。
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以营救遇险人员为重点,开展应急救援工作;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在生、次生事故,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要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疏散、转移,做好安置工作.8、成立矿山救护队,人员由厂、矿主要负责人及业务骨干组成,并进行经常性训练,熟练掌握基本的救护常识和救援能力。
9、应急救援协议。
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管单位及相关部门的预案和应急组织相衔接。
10、应急管理费用由石料厂厂长审批,财务部门予以保障。
班组长安全生产责任书一、安全生产方针和原则认真落实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对本班组期间的安全负责,为生产期间的直接责任人。
一、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二、应急策划(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深圳市莲塘一号路西侧,地势呈南低北高状态,地块的东西南侧市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北面可见山景。
一号路延伸至仙湖植物园.该工程包括B1、B2两栋塔式住宅楼和半开敞地下停车库。
本工程±0。
00相当于黄海高程绝对标高43。
0 m;建筑面积6500m2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由两栋十二层住宅组成,地下一层为车库,一~十二层住宅。
(二)、应急预案工作流程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认真的组织了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特制定本项目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的应急措施,开展应急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现场操作人员应急能力,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和不良环境影响。
(三) 重大事故(危险)发展过程及分析塔吊作业中突然安全限位装置失控,发生撞击护栏及相邻塔吊或坠物,或违反安全规程操作,造成重大事故(如倾倒、断臂);运行中的电气设备故障或线路发生严重漏电; 其他作业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高处坠落、起重伤害、触电等)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四)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预防为确保正常施工,预防塔吊在使用过程中突发事件以及某些预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事件发生,事前有充足的技术措施准备、抢险物资的储备,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国家财产和经济损失,必须进行风险分析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的第一原则是1、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管理分为哪几个阶段(1)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是要在发生事故时,能以最快的速度发挥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达到尽快控制事态发展,降低事故造成法人危害,减少事故损失。
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2)成立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组并进行分工,拟定编制方案,明确职责。
(3)根据需要收集有关资料本辖区的地理,气象,水文,环境,人口,重大危险源分部情况,社会公用设施和应急救援力量现状。
(4)进行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
(5)对应急资源进行评估(包括软件,硬件)(6)确定指挥机构和人员及其职责。
(7)编制应急救援计划。
(8)对预案进行评估。
(9)修订完善预案。
(10)形成应急救援预案的文件系统。
(11)将预案报告有关部门和相关单位。
(12)对应应急救援预案进行维护。
(13)明确每项计划更新,维护的负责人;(14)描述每年更新和修订应急预案的方法、(15)根据演练,检测结果完善应急计划。
水利水电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要形成完整的文件体系,以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成为应急行动的有效工具。
一个完成的应急预案是包括预案,程序,说明书,对应急行动的记录等构成的完整的预案文件体系。
从记录到预案,层层递进,组成了一个完善的预案文件体系,从管理角度而言,可以根据这四类预案文件等级分别进行管理,即保持了预案文件的完整性,有因其清晰地条例性便于查阅和调用,保证应急预案能有效得到运用。
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办法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发布、备案、培训、演练和修订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管理遵循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
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工具。
为了确保应急管理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包含以下六个核心要素:一、方针与原则方针与原则是应急预案的灵魂,它明确了应急管理的总体目标和指导思想。
具体包括: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预防为主,把预防工作贯穿于应急管理全过程,同时注重防治结合,综合运用多种手段,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影响。
2. 快速反应、协同作战:要求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各方力量开展应急处置,实现协同作战。
3. 安全第一、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确保应急救援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
二、应急策划应急策划是应急预案编制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危险识别:对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2. 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为应急资源配置提供依据。
3. 应急能力评估:对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的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方面的评估。
4. 应急资源需求:根据风险评估和应急能力评估结果,确定应急资源需求,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
三、应急准备应急准备是应急预案实施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机构与职责:明确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的职责分工,确保应急工作有序开展。
2. 应急资源: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设备、技术和人力资源,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3. 教育、培训与演习:开展应急知识普及、技能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 互助协议:建立与周边地区、部门的互助协议,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应对。
四、应急响应应急响应是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 接警与通知:及时接收突发事件报告,启动应急预案。
2. 指挥与控制:成立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3. 警报与紧急公告:发布警报和紧急公告,提醒公众采取相应措施。
消防法方针消防法方针是指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消防法律法规的指导原则、目标和基本要求。
消防法方针的核心是推动全民消防安全意识的普及和提升,加强消防设施设备建设和维护,提高灭火救援能力,确保火灾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的科学、规范和有效。
一、指导原则消防法方针的指导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命至上:坚持人民生命安全至上的原则,确保人民的生命安全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在灭火救援工作中,要将人员安全放在首位,具体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人员安全撤离,并争取抢救时间。
2.预防为主:坚持消防工作的预防为主原则,加强火灾预防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推动全民消防安全意识的普及和提高。
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降低火灾事故的危害。
3.科学防控:坚持科学防控原则,根据不同的地域、场所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提高火灾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的科学、规范和有效性。
积极推动现代消防技术的应用,提高灭火救援能力。
4.全面管理:坚持全面管理原则,从国家、地方到企事业单位,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消防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建立健全消防工作责任制,明确责任主体,加强组织协调与监督检查。
各级消防部门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合力。
二、目标要求消防法方针的目标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减少火灾事故:通过强化火灾预防工作,提升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要加强对火灾隐患的排查整治,推动火灾隐患的“四清”行动,确保场所、设施、设备的安全性。
2.提高灭火救援能力:加强消防队伍建设,提高灭火救援能力。
要加强对消防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应对各类火灾事故的技能水平。
同时,要加强消防装备的更新和维护,确保消防装备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3.推动法制建设:加强对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推动消防法制建设。
要完善相关消防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提升其科学性和严肃性。
加强对火灾责任追究的监督和问责,确保消防法律法规的实施和执行。
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是国家的重要战略,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方针旨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下面将从政策导向、法律法规、责任体系、风险管理和应急救援等方面,对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方针进行阐述。
一、政策导向我国安全生产方针的政策导向体现在多个国家级、地方级文件中。
国家级文件包括《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标准化法》等,地方级文件包括各省市制定的安全生产相关政策。
这些政策导向明确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提出了推动安全生产的目标和任务,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法律法规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方针依托于一系列法律法规的支持。
《安全生产法》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法律,规定了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和责任。
此外,还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等配套法规,对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具体规范和管理。
三、责任体系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方针强调了责任体系的建立和落实。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和权力。
同时,政府部门也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企业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履行安全生产责任。
四、风险管理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方针提出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要对各类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生产过程安全可控。
风险管理不仅包括技术措施,还包括管理措施和组织措施,要求企业从源头控制风险,防患于未然。
五、应急救援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方针强调了应急救援的重要性。
企业要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同时,政府部门也要加强对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
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方针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核心,通过政策导向、法律法规、责任体系、风险管理和应急救援等多个方面的支持,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
企业要严格按照方针要求,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
部分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方针、原则
1安全生产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职业病防治法: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3消防法: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4突发事件应对法: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5防震减灾法: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实事求是、尊重科学
8草原防火条例: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9森林防火条例:预防为主,积极消灭
10防汛条例: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
11抗旱条例: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抗结合
12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
13煤矿安全监察条例:以预防为主、安全监察与促进安全管理相结合、教育与惩处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