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教学应注意实用性原则和实践技能培养
- 格式:pdf
- 大小:70.37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临床医学的实践教学与实践技能的培养【摘要】临床医学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在重视素质教育的同时更应充分重视其对从业人员的实践技能培养,那么积极开展临床医学的实践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临床医学的实践教学对临床医学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那么如何做好临床医学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本文将详细论述。
【关键词】临床医学;实践教学;实践技能临床医学可以说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很强的医学学科,所以务必要加强临床医学的实践教学环节,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的实用型人才,是摆在每一位医学教师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1]工作,总结了如下实践教学方法:1 临床医学教师应多去参加临床实践,有针对性的授课社会的发展对应用型的人才需求逐渐增大,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医学教育改革不断加大力度,那么医学职业教育也必然要做好这一过渡和转变,积极加大力度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医疗事业输送,在这样的前提下临床实践技能训练将被学校作为重点教学方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的医疗设备快速的更新换代,尤其是大型医疗设备更是日新月异,所以,通常学校滞后的教学条件根本满足不了临床实践教学的需求,那么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医学教师的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1]医学教师一定要走出校门,多去参加临床实践。
通过临床实践,教师不但能够掌握现代医学的前瞻性知识技能,同时也能把这些实践得来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教学工作中,使教学内容和课堂气氛都提升上来,大大的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实现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因材施教,做好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和训练。
2.1 运用好病例讨论课所谓病例讨论是指学生应用所学的医学理论知识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概括,应用好病例讨论课能够培养出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2]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病例讨论课。
论基础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操作技能的人才。
为达到此目的我们教学及教学管理人员,要经常学习了解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并结合医院的实际进行研讨,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不同专业教研室间的横向交流,使大家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实用性这一基本原则上来,能够较明确地理解和把握“实用性”的概念。
2 树立培养目标,不断修改和完善符合实用性原则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
因此,应根据国家有关的指导性教学计划,结合本地区、本医院的实际情况,制订实施性教学计划,将实用性原则贯彻到课程设置、教学目的、课程质量、考试考核、实践技能、实习要求等各项具体内容中。
比如我校在制定、调整各专业教学计划时,教学负责人员亲自抓,派专人到全市各个基层医院了解情况,将反馈意见汇总、统计,各科室专家讨论,同时听取学生反馈的意见制定出实施性教学计划。
在临床医学专业中,注意衔接,避免重复,对医学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要根据专业与学科的特点,结合临床实际,有计划地安排专题讲座。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规定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的文件,是教师授课的主要依据。
制订教学大纲时应注重具体体现实用性原则,在加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抓好基本实践技能的训练,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如外科专业,重点是讲述本地区农村、基层的常见病、多发病,授课时不仅要讲诊断和治疗,而且要讲预防保健及康复。
同时教师还应着眼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精讲多练,深入浅出,举一反三,扩充实用性、应用性、针对性强的内容,而部分专科性较强、基层目前还无法开展的诊疗内容则浅讲或让学生自学。
3 重在落实,将实用性原则和实践技能培养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任何教育原则最终都是通过教学的具体活动来实现的,教师起主导作用。
首先是备课,备课是教师对教材、大纲、授课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要求全面把握的过程。
---------------------------------------------------------------最新资料推荐------------------------------------------------------ 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_临床医学论文相关合集:临床医学论文相关热搜: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医学是一门综合性、技术性、实践性很强学科,实践是临床医学得以发展和创新的基础。
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有娴熟的临床技能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以适应 21 世纪临床医学发展的需要。
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和教学条件的影响,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或削弱,普遍存在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基础理论学习,轻临床技能训练的现象。
为了更有效地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充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我们构建了以基础实验课程为基础、临床技能训练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实践教学现状实践教学是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传授知识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但是,目前临床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
11 实验教学 (1)缺乏创新意识。
1 / 9实验内容陈旧、方法落后,与理论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脱节,而且绝大多数是验证型实验,很少有创新型、综合型实验,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
(2)实验条件落后。
由于实验条件限制,不少实验是以演示为主,同时实验分组后,每组学生人数较多,动手操作的机会减少,出现了实验课上只听不看、只看不做的现象。
(3)考核方法不完善。
由于基础医学实验没有独立设课,不计学分,很难对学生的实验情况做一个较准确的量化考核。
待降至2次/m in,如无异常,方可脱机。
脱机后观察患者的咳嗽反射、咽反射是否灵敏。
如患者咳嗽反射尚未完全恢复,拔管后很容易导致呼吸道痰液无法排出,引起呼吸道堵塞及进食时误吸,脱机拔管后,应注意观察咳嗽反射、咽反射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作处理。
避免应用加重肌无力的药物:麻醉剂及肌松剂如乙醚、箭毒等;降低肌细胞膜兴奋性的药物,如利多卡因、奎尼丁、苯妥英钠、普鲁卡因酰胺等;抑制乙酰胆碱释放的药物,如氨基甙类抗生素、四环素、多粘菌素类;镇静剂;排钾类利尿剂,可引起低钾而加重肌无力。
本研究中2例患者均无发生痰堵或由通气管道引起的医源性感染,分别在第3天至第5天安全脱机,脱机后能自主进食,无误吸现象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2.3 并发症防治2.3.1 预防感染 M P能抑制机体免疫系统,使机体防御机能降低,加上患者由于肌无力,使患者活动减少,部分患者长期卧床,易诱发感染,感染也是诱发和加重危象的重要原因[3],也是危象难以控制的重要因素。
最常见的感染为肺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褥疮,针对上述情况,具体措施如下:对长期卧床患者应勤换衣裤,保持皮肤洁净,做好定时翻身拍背防褥疮护理,骨突处可用赛肤润涂擦,消瘦的患者,应用电动气垫床,对预防褥疮有较好的效果。
对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者,予留置胃管鼻饲流质,防止返流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
做好口腔护理,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洗口腔,2次/d,清除口腔分泌物,防止分泌物堵塞气道。
尿潴留者予留置尿管,定时开放,并做好会阴部护理,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泌尿系感染。
本报道中仅发生2例肺感染,无褥疮及泌尿系感染。
2.3.2 上消化道出血 M P能使胃酸分泌增加,大剂量应用可诱发或加重溃疡,且在多种应激因素的刺激下易出现急性胃黏膜病变,甚至出血。
因此,在治疗期间应观察患者胃肠道症状,有无出现腹痛、腹胀及呕吐,观察并记录大便的颜色和性状,同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特别注意血压、脉搏变化。
在冲击治疗的同时,让患者少食生硬和难消化食物,给予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应激性溃疡。
医学教育发展的意见
医学教育发展的意见通常涉及对医学教育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估体系、师资培养、学生招生和就业等方面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意见和方向。
1.课程更新与整合:建议医学教育课程定期更新,以反映最新的医学知识和技能。
同时,推动跨学科课程的整合,如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课程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实践技能培养:强调临床实践技能的重要性,增加临床实习和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在真实的医疗环境中学习和实践。
3.教学方法创新:鼓励采用问题导向学习(PBL)、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教师发展与评估: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和评估体系,确保教师能够持续更新知识和教学技能,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估。
5.学生招生与选拔:改革学生招生机制,确保选拔过程公平、透明,并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6.国际合作与交流:鼓励医学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和交流,使学生和教师能够接触到全球化的医学教育资源和理念。
7.医学伦理与社会责任感:加强对医学伦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医疗实践中考虑患者的权益和社会的福祉。
8.毕业后教育与继续医学教育:建立完善的毕业后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体系,为医生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以适应医学的不断进步。
9.就业指导与服务: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服务,帮助学生了解医疗行业的就业趋势和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
10.研究与创新:鼓励医学教育领域的研究与创新,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和技术,以提高医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这些意见旨在推动医学教育的持续发展和改进,以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医疗挑战的高素质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