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柳倪之争与中兴华为的芯片之路合集
- 格式:docx
- 大小:13.56 KB
- 文档页数:1
成功企业案例分析_知名企业成功案例(2)商业是利益的结盟,需有明确的利益保证条款。
索尼公司最早的资金全部是盛田的父亲久作工门为长子筹备的,每有需要,都解囊相助。
每一项相助,都在股份形式上得到确认。
现在不清楚最初索尼公司的股权结构,但是,久作工门最多也只占到17%,可见索尼公司起步时期,就已经为管理团队的知识产权留下了足够的回旋余地。
正是这样明确的界定,稳固了公司的结构。
而联想的创业元老们,被饱满的创业激情冲昏了头脑,被君子不齿于言利的义气挡住了视线,创业初期的模糊界限给各种各样的解释留下了空间。
有时,他们被誉为家族公司的范例;有时,他们又成了国有企业的典范。
究竟是什么,关键看需要。
于是,微软的保罗·艾伦虽然离开微软,但这位创业者一直拥有微软相当多的股份,仅次于比尔-盖茨。
而中国的院士倪光南,敢于在权势人物面前表现出独立的人格,就只能沦落为被扒光了衣服驱逐出门的境遇。
人的劣根性在于,对自己的不如意能放大10倍,对他人的不如意却能自动缩小10倍;对自己的作用能放大10倍,对他人的作用可以缩小10倍。
这样双向的放大,自然很容易冲垮没有严格规范的君子协议。
如果金钱与权势再在其中发挥作用,我们看到在时令的飘摇中变换模样的联想,也就不足为奇了。
互补性是商业结盟的精髓。
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是井深大与盛田昭夫在战后日本一片萧条是走到一起的首要因素。
单纯这一点还不够。
每个人都有盲点。
如果一个人的盲点,能够寻找到一个守护神,完全交托于他,而且他还能帮你把盲点变成强点,那么这个人简直就是你的另一半。
井深与盛田的关系就是这样。
两个人在兴奋点、思维、性格、志趣、视野上的众多差异,强大的互补性既是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不竭的源泉,也是他们感受欢愉的触角。
而联想的创业元老们,走到一起究竟是为什么让人产生了怀疑。
当机会主义一次次的在联想取得胜利之后,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实利益的份量。
没有共同创造中国高科技伟大公司的共同理想,当现实可以有更轻松的方式赚到钱时,机会主义就会乘虚而入。
细数国产芯片的发展历程,国产手机芯片的未来在哪
里?
华为最近处境不妙,在老对手中兴被美制裁后,自身也身陷囹圄。
根据小编得知的最新消息,美国司法部正在调查华为是否违反了美国的制裁禁令,和伊朗进行了贸易。
其实华为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并不大,数据显示,在智能手机领域,华为与荣耀合并占有率仅0.41%。
根据美国商务部最近对华企业的制裁,华为也在最近的自家分析师大会上表态,美国市场不再是华为的战略市场,华为对美国市场没有任何兴趣了。
最近的中兴事件让无数国人觉醒,中国企业在科技领域看似繁荣,其根本技术仍旧掌握在以美、日、德等老牌科技强国手中,智能手机领域的芯片大多来自高通、联发科、英特尔和三星等,除了华为的麒麟,目前市面上国产芯片缺乏有力的竞争力。
细数国产芯片的发展历程
说到国产芯片厂商,恐怕读者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无外乎就是华为的海。
2019年中兴华为事件的影响和启示摘要:一、前言二、中兴华为事件背景及影响三、中兴华为事件的启示四、国内科技企业的应对策略五、结语正文:一、前言2019 年中兴华为事件爆发以来,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作为国内科技行业的领军企业,中兴和华为在事件中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也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国内科技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二、中兴华为事件背景及影响1.事件背景2019 年5 月,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禁止美国公司使用来自“国家安全威胁”国家的通信设备。
随后,美国商务部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禁止美国公司向华为出售商品和技术。
中兴也在此前受到美国制裁,被禁止在美国市场销售手机。
2.事件影响中兴华为事件对两家公司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美国市场,华为手机销量大幅下滑,中兴也受到波及。
在国际市场上,中兴华为的声誉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给国内其他科技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三、中兴华为事件的启示1.技术创新是关键中兴华为事件让我们认识到,国内科技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必须具备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只有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完善产业链布局此次事件也暴露出国内企业在产业链布局上的不足。
中兴华为事件后,国内其他科技企业应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提高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以降低对外部市场的依赖。
3.提高企业风险意识中兴华为事件提醒国内科技企业,要高度重视风险管理。
在国际化进程中,企业应充分了解国际市场规则,加强合规建设,防范潜在风险。
四、国内科技企业的应对策略1.加大研发投入国内科技企业应不断提高研发投入比例,提升技术实力,形成技术壁垒,增强自身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2.拓展市场多元化企业应加强国际市场布局,拓展市场多元化。
在国内市场,企业可以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形成产业生态圈,提高整体竞争力。
3.加强产业链建设国内科技企业要重视产业链建设,提高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
联想集团倪柳之争案例1984年,柳传志邀请倪光南出山共同创办联想时,倪光南提出了三个条件:“一不做官,二不接受采访,三不出席宴请。
”当时在倪光南眼里,当总工不算做官。
在此后将近10年的日子里,柳倪之间的合作总的来说还算是风平浪静、珠联璧合。
对倪光南来说,他进公司主要目的是将自己技术推广出去,至于如何经营这个平台,在他当年看来,与自己的技术相比起来,柳传志的才能算不了什么。
对倪光南当年的这些认识,柳传志还是很理解的,因为在当时,在“科学春天”的吹拂下,科学家的地位日益提升。
柳传志甚至曾在公司宣称,“只要老倪说的都对,老倪是有效数字1,别的科技人员都是0,这些0只有跟着倪总干才能出成绩。
”柳传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倪光南在香港开发联想286主板,事前,柳传志再三叮嘱负责生产的周晓兰:“设计出来的主板一定要再三审查清楚,再去生产,批量生产后,再发现错误,损失就太大了。
”倪光南等不得时间,强令周晓兰投入批量生产,结果出了错。
周晓兰和倪光南发生争执,周晓兰一定要求追查清楚到底是谁的责任。
最后,柳传志不得不出场,硬着心肠对周晓兰吼:“和老倪发生的任何矛盾,都是你的不是。
做这件事情,出了成绩,是倪总的,有错的话,你就得担着。
不行,将你调回北京。
”最终,柳传志将周晓兰调回了北京。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但柳传志的这些做法与努力对倪似乎没有多大震动,相反,两人之间反而开始走向了分歧的另一端。
1991年,经过7年的打拼,联想“贸、工、技”的经营思路基本明确了。
而倪则过于强调技术的重要性,他不切实际地要求几十个科研项目一起上。
1992年春节,李勤明确提出研发“是不是应该有重点?一年是不是就做有数的一两个重点项目?”来和倪光南商讨。
倪光南认为,科学上很难分哪是“西瓜”,哪是“芝麻”。
李勤说:“怎么不好分?就按投入的资金的规模分。
”最后大家僵持不下,只好不欢而散了。
事后,倪光南向柳传志和李勤提出辞职,说“总工我不当了,立项审批我不同意,成立总工办我不同意。
华为研发读后感范文4篇华为研发读后感范文4篇华为研发读后感范文篇1从作者本身的经历,以及这本书的内容可以看出:局外人和局内人写得就是不一样!一个文笔好的局内人,可以写得非常生动、非常深刻、而且条理分明!可惜,现在很多写公司和商业领袖的书都是局外人写的,深度远远不够。
举个例子,吴晓波的《大败局》算是不错的书,但其深度和这本书相比,还是有明显不足。
老夫一直觉得在写商战、内部管理时,完全可以写得更加深入,同时也更加生动。
《华为研发》让我看到,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这,就是读这本书的第一个收获。
对我来说也是最大的收获!因为我知道,以后写书可以达到的境界是什么样的。
张利华这本书,好!第二个收获,就是结合我过去读的书,总结了华为成功的经验。
华为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大的时代背景是赶上了通信行业大发展。
当时的通信技术正由模拟转向数字,国外通信发展很快,我国就更快了,而且赶上了互联网大潮。
任何公司的巨大成功,都离不开时代背景,这就是时势造英雄。
第二,华为首先是一个极为优秀的销售公司,任正非是营销天才。
这一点可能和很多人的认知不同。
很多人可能以为华为的技术优秀,是靠自己研发产品起家的。
错!华为是靠卖香港通信设备起家的,而当时倒卖通信产品的公司,仅仅深圳就几百家,没什么技术含量。
但华为在激烈的销售竞争中依然脱颖而出,在全国布下一些据点,赚了第一桶金。
所以华为的销售力始终都是超强的,华为是靠拓展市场发现商机,然后才促进了研发。
第三,做研发既是不得已而为之,也是利润的驱使。
如果没有自己的产品,做销售时就会感到处处掣肘,比如香港厂商供货不及时,生产跟不上(当时供不应求),而有些客户的要求又比较特殊,需要定制研发。
所以在做市场的过程中,任正非深感有必要自己做研发和生产。
所以华为开始仿制香港公司的产品,说白了就是山寨,然后贴上自己公司的标签,也算是自主研发了。
实际上当时公司的技术水平很低下,完全是从零起步。
另一个对任正非的刺激是中兴通讯。
知到网课答案高等数学经管类上海财经大学版2020见面课考试答案问:先秦时期,影响最大的两家是儒家和()。
答:第一空: 墨家问:先秦时期,最高统治者可称_______。
答:王天子后问:先秦时期“不”和“丕”的含义极为相似。
()答:对问:先秦时期“公忠”的本义不包括以下哪一项:()答:完全服从君主问:先秦时期“三家分晋”是指晋国诸大臣分割了晋国土地,各自为政。
()答:对问: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或日常的生活经验以引入新课的导语是关联式导入语。
()答:正确问:联想“柳倪之争”实际上就是()与()之争。
答:技术市场问:联想的经验、理念和志向具有传承性。
()答:对问:联想电脑借助IBM电脑的技术优势发展业务采用的是错位性商业模式。
( )答:正确问:联想法属于()答:精加工策略问:康熙帝亲政后的三件政事不包括:答:沙俄问:康熙帝十四子是谁答:允禵问:康熙帝最先立谁为太子?答:允礽问:康熙二十七年,时年多少岁的作者创作了《长生殿》答:44问:康熙二十七年修订的《德阳县志·卷十八·风俗》记载“乐部最尚高腔,一人独唱,至入拍处,众声重而和之”,可知,四川“高腔”一词的出现至少已有()年左右。
答:300问:【看视频回答问题】该片段选自歌剧:答:《波西米亚人》问:【模糊】工具的作用是通过降低像素之间的反差来强化成弱化图像的局部区域。
答:√问:【魔棒工具】和【磁性套索工具】的工作原理都是()。
答:根据取样点的颜色像素来选择图像;问:【目的】练习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资料】诚信公司某个会计期间发生以下经济业务:1.用银行存款40 000元归还银行短期借款。
2.购入甲材料30 000元。
以银行存款支付7000元,余额待付。
【要求】用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分析以上经济业务分析经济业务。
答:第一空:问:【锐化】工具与【模糊】工具正好相反,【锐化】工具是用于加深像索之间的反差,使图像更加锐利,这个工具对于修复扫描问题或聚焦不准的照片很有用。
《联想的创新与复盘》时间:2014年8月15日下午地点:青岛海信学院主讲人:孔庆斌孔庆斌:上午讲到了一个柳传志跟他爸爸讨论了一下,去了香港,应该讲还是蛮顺利的,当时柳传志就做了一个比喻,就叫瞎子背拐子,谁是瞎子,就是说做国际贸易呢,我英语也不会,然后国际的贸易、法律这些东西全都不会,他说我就是一个瞎子,但是我在中国大陆上有很多客户,柳传志说他们就是拐子,在内地有很多客户,他们的英文很好,在英国留学,还有一个是剑桥的哥们,那么他们合作之后,就在香港成立这么一个公司。
这个公司应该来讲,我说了在大陆没有活路了,汉卡没得卖了,代理没有进口许可证,板卡也没有进口零部件的资格,也做不了,但是到了香港真是如鱼得水,第一年他们公司投了90万,三个股东,一个就是柳传志,就是联想。
这样的话,这个公司第一年就做了一亿的贸易额,挣了一千万,投了90万,在香港非常成功。
同时因为这个东西确实太厉害了,进口许可证卡住了很多国内的公司,你只要能进到香港,根本不愁卖不出去。
同时他们开始做什么呢?板卡,做板卡的时候,他也用了一种策略,你怎么能在一个群雄已经形成格局的产业里面能进去?当时的板卡呢,用的是这个策略,你知道当时在1988年的时候,全球的板卡的前五名都是哪儿的吗?华硕一直是第一,然后都是台湾的几家,台湾为什么板卡这么厉害呢?就是因为五六十年代,台湾有一批人都到美国读的计算机硕士、博士,然后又都在硅谷工作了一段时间,又回到台湾创业,是这样的。
所以说联想在香港,原来不是做汉卡嘛,现在做主板了,做什么前五名都是华人在做,而且那些人都在美国硅谷工作过,而且语言也通,技术也通,怎么才能干得过他们呢?柳传志就是有他的独特之道,我怎么挤出去,这就是《圣经》里面讲的叫“窄门”,你必须走窄门。
我上午讲到他做汉卡的时候也是跟信通合作,我也是做最难的。
他在这里用了这么一种策略。
第一,田忌赛马,就是我用我的上马对台湾的下马,当时就是286的板卡,这个板卡当时是属于难度最大、最复杂,而且定的价格利润最低,没有台湾人愿意做,质量又不稳定,柳总说我们就从这儿开始,就做他们做不了的,因为没有人跟我们去争。
16年前,华为走过的那场危机作者:郭儒逸周泽来源:《财富生活·上半月》2019年第07期壹迈克·扎菲罗夫斯基没想到,在12月份海南岛沙滩上和任正非的一次长谈过后,他在摩托罗拉的命运会发生戏剧性的变化。
那是2003年底的一个早晨,海风阵阵,风景宜人。
时任摩托罗拉首席运营官的迈克·扎菲罗夫斯基正与任正非商讨一件关乎两家企业前途的事情一一在成立16年之后,华为打算把自己卖给摩托罗拉。
几周之后,达成协议的双方签署了一份意向书,摩托罗拉同意以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华为。
为确保交易万无一失,摩托罗拉花了数月时间来设计方案细节,华为当时的六个部门被均等地分割。
等所有手续办完之后,只待摩托罗拉董事会批准,这桩可能对全球电信业将产生深远影响的收购就可以完成了。
摩托罗拉董事会否决了这笔交易。
据《金融时报》今年3月份一则报道披露,当初在双方交易进行的关键时刻,扎菲罗夫斯基在摩托罗拉内部没有获得晋升。
Sun Microsystems公司的埃德·桑德尔成为摩托罗拉首席运营官,而当时推动此项并购的摩托罗拉CEO小高尔文因业绩不振与董事会发生严重矛盾并最终离职,使得这项交易失去来自最高层的支持。
尽管小高尔文的继任者同意继续谈判,但最终由于摩托罗拉董事会对现金支付巨款的疑虑,华为的出售计划彻底搁浅。
①2003年,那是摩托罗拉仍然风光的年份。
在无线网络和功能手机领域,摩托罗拉都是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为人少知的是,它甚至也曾是半导体行业的巨头之一。
而华为虽然已是国内电信设备的知名供应商,但全球范围内还不是那么耀眼。
实际上,在此次收购之前,华为正在经历一场危机重重的“冬天”。
在维持了连续15年的快速增长之后,华为的巨大引擎在2002年前后亮起红灯。
当年华为销售额为221亿元,这是继2001年销售额增速创新低之后,华为成立以来唯一负增长的年份。
外界将这一困境归因于华为经营策略的偏差:任正非低估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影响,在当时国内电信投资不景气的情况下,华为一系列逆势扩张动作令资金状况极度承压。
贸工技与技工贸--由联想路线之争想到的中国整个IT行业的发展首先说到“技工贸”、“贸工技”的问题,人们马上就会到当年联想的柳倪之争,柳传志主张“贸工技”,而倪光南主张“技工贸”。
而结果大家都知道是以柳传志的胜出而告终,最后联想在柳传志“贸工技”的发展战略下,一步一步发展走到了今天。
现在的联想取得了很不错的成就,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但是有关“技工贸”、“贸工技”的问题,却是一个老得不能再老的题目,但总引发了新得不能再新的思考。
关于当年事情的经过主要是这样的:1994年香港联想上市后,由于在上市的“国退民进”问题上产生了所谓的“柳倪之争”,联想的技术路线发生改变。
1995年联想撤销了总工程师的职务岗位,作为新增长点的程控交换机、ASIC芯片等项目纷纷中止,大批技术骨干离开联想,从此联想集团从“技工贸”逐渐转向了“贸工技”。
1998年3月一家杂志发表了柳传志《贸工技、三级跳》文章后,业界便有了所谓“贸工技”和“技工贸”之争。
基于现在联想的成就(市场研究机构IDC和Gartner发布的数据均显示,今年第三季度联想PC出货量已超越戴尔,成为全球第二大PC厂商),现在很多声音还是比较支持柳传志的“贸工技”发展战略的,而这个战略也影响了整个中国IT行业的发展。
当时中国很多其它的IT公司也是学习联想的战略来发展自己的。
坚持应该走“贸工技”的人认为,联想当初从中科院那样的一个小公司发展到今天,“贸工技”在联想早期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没有以贸打头的原始积累,就没有在市场存活的前提,也就没有今天联想的成就,所以联想别无选择,联想的路走对了。
柳传志认为:不把贸易做通了,再好的科研产品你也不知道怎样卖;不把制造业搞精良了,好的科研产品的一些特点也会被制造业的粗糙掩盖了。
同时他也认为"把技术变成钱"是一个明智之举。
他认为"一个尚不成熟的科技企业"特别要重视销售环节。
然而,联想经过前期爆炸式的发展后(从1993年到1998年的5年间,联想集团的年销售额却增加了将近5倍),在新世纪发展脚步却慢了很多,从1998年到2003年只增长了一倍多一点。
联想:“倪柳之争”的伤痛作者:来源:《创业邦》2010年第03期刨除个人恩怨因素,在面临重大的战略发展方向抉择上,创业公司必须明确核心人物、做出一致选择。
联想控股早已成为中国标志性的企业之一,柳传志更是新一代创业者眼中的传奇。
但联想取得这般成就绝非一帆风顺,当年的“倪柳之争”沸沸扬扬,柳传志的个人声誉也面临巨大争议。
从代理起步的联想在度过早期的艰难后,一直飞速增长,并推出自有品牌产品。
但到了1993年,由于国外品牌大兵压境,联想第一次没有完成既定目标,自有品牌的市场份额大幅缩小。
1994年前后,曾做出巨大贡献的汉卡产品在市场上逐渐江河日下,担任联想总工程师的倪光南决心创造新的技术制高点,试图寻求芯片技术上的突破。
而已在市场上摸爬滚打10年的柳传志则反对过多投入,他希望在电脑组装生产线上“赌一把”,1994年3月,联想微机事业部成立。
年轻的杨元庆出任总经理。
联想在突围的方向上发出了两个声音。
倪柳关系迅速恶化,联想的每一次工作会议都成了两人的争吵会。
这场让所有人都很难堪和痛苦的旷日持久的“战争”持续了1994年整个下半年,将联想推向了动荡的岔路口。
之前十年,柳传志一步一步神化了他自己邀请进来的倪光南的地位,现在又面临重大抉择。
1995年6月30日上午,200名联想干部被召至联想六层会议室,时任中科院高新技术企业局局长、联想董事的李致洁主持会议。
据说,会议室主席台仅摆了一张桌子,两把椅子,柳传志和倪光南分别坐在第一排的两边。
时任中科院计算所所长、联想董事长曾茂朝宣布了艰难的决定,倪光南被免去总工程师的职务。
会议之前就得知自己获得“胜利”的柳传志在讲话中途甚至当众掩面而泣,看到老板一改往日的“硬汉”形象,掏出手绢来擦眼泪,所有在场的人目瞪口呆。
倪光南则不为所动,后来他称“那只是表演”,并在此后多年里一直奔走上告申诉。
对于“倪柳之争”,十几年来仍不时会被提起,因为其中包含了太多可以探讨的话题。
但刨除个人恩怨因素,在面临重大的战略发展方向抉择上,创业公司必须明确核心人物、做出一致选择。
柳传志:联想舆论漩涡作者:王磊来源:《投资与理财》 2019年第2期2018年,联想集团及柳传志万万没有想到,2年前一场关于5G标准的投票,会让联想在2018年陷入一场巨大的舆论漩涡中。
故事是这样发生的。
3GPP组织的5G标准投票会议上,LDPC、Polar和Turbo码成为关注热点。
2016年10月,葡萄牙里斯本的第二轮投票异常激烈。
华为坚决支持Polar方案;高通、诺基亚、上海贝尔、英特尔、联想选择LDPC方案;中兴、小米等中国厂商支持LDPC+Polar方案。
在这场会议中,除了投“赞成”票外,还增加了一轮“反向表决”,即投出自己的反对票,在这一轮中,联想反对的是“LDPC+Polar”方案。
也就是在这一场,3GPP确定了LDPC作为长码的方案。
2016年11月,第三次最终决议在美国内华达州雷诺上演,华为带来了最新的Polar设计,还联合包括联想、阿里巴巴在内的51家企业支持。
至此,5G信道编码技术方案完全确定,其中Polar码作为控制信道的编码方案,LDPC码作为数据信道的编码方案。
联想在前两局投票时,是一次弃权,一次投了LDPC,最后一次,改投了华为发起的Polar方案。
前两次联想的弃权和投LDPC,正是被网友认为联想“卖国”的所谓“实锤”。
谁也没有想到,上述事情会在2018年给联想带来一场巨大的麻烦。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5月初,这个两年前的事件被莫名翻出,联想就被卷入舆论漩涡中。
知乎上发布了一篇名为《5g标准投票,联想长码投给高通,短码弃权不投华为》的文章,该文章目前已被删除,但仍能在转载的网站中看见。
文中展示了3 GPP会议上的投票记录,称华为以微弱劣势输了,没有成功拿下,联想的两票功不可没。
这篇文章在舆论对舆论的助推的确“功不可没”,而联想的确在此后的5天时间里“没什么解释”,其反应速度甚至不如华为。
5月11日,联想官方微博转了华为支持联想的声明。
华为在官方微博中称,感谢联想集团及其旗下的摩托罗拉移动在3GPP举办的有关5G标准的表决会议上,投票支持Polar码方案。
【裁判要旨】被诉侵权产品即使在特定环境下能实施涉案专利方法,仍应视其在实际使用中是否会必然实施专利方法方可作出侵权与否的判定。
【案例索引】一审: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2)浙杭知初字第419号民事判决(2014年4月17日)二审: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2014)浙知终字第161号民事判决(2015年2月13日)再审:最高人民法院(2015)民申字第2720号民事裁定(2015年12月11日)【案情】原告(系上诉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公司)被告(系被上诉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兴公司)被告(系原审被告):杭州阿里巴巴广告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里巴巴公司)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查明:2002年6月21日,华为公司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一种动态地址分配中防止IP地址欺骗的方法”的发明专利,授权公告日为2005年12月21日,专利号为ZL02125007.3。
2012年3月31日,华为公司经公证,在阿里巴巴公司网站购买了由中兴公司制造、销售的“ZXR10 3952A”型交换机。
华为公司起诉称:中兴公司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的型号为ZXR10 3952A的交换机采用的技术方案落入其专利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保护范围,阿里巴巴公司则销售了该交换机,两者的行为给其造成重大损失,遂于2012年4月10日诉至原审法院,请求判令:1.中兴公司、阿里巴巴公司立即停止侵害华为公司所拥有的ZL02125007.3号发明专利权的行为;2.中兴公司、阿里巴巴公司立即停止制造、许诺销售和销售型号为ZXR10 3952A的交换机产品;3.中兴公司向华为公司赔偿其因侵权行为遭受的经济损失及为制止侵权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共计500万元。
中兴公司原审答辩称:华为公司指控其制造、许诺销售、销售的被诉侵权产品采用的技术方案与该公司的涉案专利方法完全一致缺乏依据,华为公司要求其停止侵权的诉请不能成立;华为公司要求其赔偿500万元亦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请求原审法院查明事实,驳回华为公司的全部诉请。
柳传志的叙事困境:为什么总挨骂每一位企业家会被观察和评判,不过,批评柳传志似乎成了一件特别流行的事。
这其中的悖论在于,柳在企业界口碑颇好。
他对传统儒家价值观心存敬畏,例如孝道,诚信及谦虚。
他有极佳的沟通界面,听任何人讲话都眼神聚焦,极度专注,最讨厌迟到和交流时看手机。
不管比他年长还是年少的企业家,都愿意尊他为兄,他也曾是多个企业家组织的灵魂人物。
如果以资产论,他在中国企业家中连前50名也排不进去,如果以辈份论,与他同时代的企业家有任正非、宗庆后、张瑞敏等。
可比他富有的人没有他挨骂多,和他一样有影响力的人也没有他挨骂多。
而且他挨骂的层次很丰富。
退休前挨骂,退休后也挨骂;和他有关的事会挨骂,如联想控股的业绩,和他无关的事也会挨骂,2011年他已卸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但每逢集团有事,外界常把他和杨元庆拉在一起骂;他因为历史挨骂,如拐大弯的改制策略,他也因为现实挨骂,如所谓的“柳氏控制了某某行业”;发展遇到挫折时,有人会觉得证明了柳“贸工技”路线贻害无穷,略有起色时,又有人觉得不过是“资本家”的胜利。
在此仅从叙事角度分析,围绕柳传志的叙事回路是怎样文/何伊凡P eak of figure巅峰人物本栏目冠名:东莞鸿企机械有限公司形成的。
企业家叙事是我一直研究的课题,再次强调,叙事与品牌、公关不同,它不由叙事主角自己掌控,而来自多种合力。
在碎片化的时代,公司价值建构于叙事之上,没有叙事支撑的企业和企业家即无灵魂又不可信,叙事可以转化为业绩,也可以转化为负资产,要成就或摧毁一个人,都可以从叙事开始。
发生在柳传志身上的撕裂实属罕见,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希勒在《叙事经济学》中提出了一个看起来残酷的理论:真相很重要,但前提是它得显而易见才行,这是真相往往不足以阻止虚假叙事的重要原因。
例如1990年代中期,关于用什么样的助理,柳传志曾和四通集团创始人段永基还私下有过一番讨论。
柳的看法是,最基本的要求是嘴严,另外要是男的,出差去哪都方便。
联想柳倪之争与中兴华为的芯片之路
易经曰,过阴则失阳,过阳则失阴;古语也说,30年河东,30年河西。
最近,美国把华为列为实体名单,意味着很有可能全面限制华为芯片供应,同时华为宣布海思芯片将启用。
而前段时间中兴因美国的限制已经几乎不能再中兴了。
这不仅想起国内曾经的大旗:联想。
上世纪80年代以技术产品起家的联想,担任总工的倪光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几年后,柳传志和倪光南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倪光南主张走技术路线,选择芯片为主攻方向;而总裁柳传志主张发挥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加大自主品牌贸易。
柳倪之争后来被认为是代表了中国企业“贸工技”和“技工贸”两条路线的争斗。
最终结局是倪光南出走。
那时候,联想的技术优势走在华为的前面,伴随着倪光南出走,倪光南技术路线均为联想所抛弃。
结果却是,起步比联想晚,规模落后联想(程控交换机事业部)的华为,如今已把联想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成为了中国甚至全球的高科技巨头之一。
后面的联想,又开始大力发展多元化,甚至把资金投向房地产、白酒、农业等这些跟核心的业务八竿子打不着的行业。
如今30年过去了,联想已经没有任何联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