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移动通信系统覆盖的解决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579.35 KB
- 文档页数:13
民用地铁通信覆盖互调干扰解决方案摘要:民用地铁通信的显著优点是其优越的指挥调度能力,不仅具备语音无线传输功能,而且非常适合构建指挥调度网络,包括组呼、群呼、紧急呼叫、动态重组等。
本文主要对民用地铁通信覆盖互调干扰解决方案进行论述。
关键词:民用地铁;通信;互调干扰;方案引言目前我国的民用地铁通信覆盖系统一般是移动、联通、电信、广电等多家运营商共建一套室内分布系统,通过无源器件POI共享共建进行信号覆盖。
由于信号覆盖共址系统较多,信号的发射和接收频段的重叠、邻近,发射机和接收机非理想化的运行,800M、900M、1800M、2.6G、3.5G等多个频段在非线性器件工作中产生谐波和组合频率分量等因素,给共建系统造成带内干扰问题。
2民用地铁通信覆盖互调干扰解决方案2.1解决互调干扰的技术措施在分析地铁覆盖系统存在的干扰后,应该采取以下主要措施防止民用系统之间以及专网之间的干扰。
严格执行相关流程标准,遵守相关管理文件。
严格执行信息产业部的相关规定,消除各种系统设备移动通信公共地址造成的干扰,制定并实施相关文件的相关技术措施。
选择合理的工作频率。
确定民用网络和专用网络的每个系统的频带,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充分考虑频带间距等各种因素以保持相互干扰,必须进行必要的检查、计算和测试,设置合理的频带间距。
正确分配辐射功率。
如果从一个系统传输到另一个系统的功率过高,则会增加干扰的风险,严重的情况下,另一系统可能会被阻塞。
系统间必须合理分配辐射功率,以确保系统全覆盖和正常接收,做好相关检查、计算和试验,总结出其他系统的最小发射功率。
减少每个系统的天线之间的互耦。
为了实现互不干扰,减少每个系统天线之间的互耦变得至关重要。
工程中通过相关测量、计算和试验,进行工程估算,来调整系统的天线方向角、天线位置、天线的极化方向,从而减少系统天线之间的互耦。
地铁隧道中泄漏电缆合理的布放会降低系统间的耦合。
地铁隧道里有民用通信网、集群专用网、公安网等泄漏电缆系统,为了确保多套系统之间泄漏电缆的耦合,只能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和实际测量、研究和计算结果,合理安排泄漏电缆的位置,以尽量减少泄漏电缆之间的耦合。
地铁无线调度通信系统解决方案南京中科智达物联网系统有限公司、背景在地铁建设及运营中,人们常把地铁无线调度通信系统称作运营无线通信系统或无线通信系统,更简称为无线系统或无线专网。
地铁无线通信作为地铁地下施工时的唯一的通信手段,担负着提高运营效率、保障施工安全的重要使命。
因此,地铁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应该确保语音及数据通信功能、调度管理功能的实现以及保证全线场强覆盖、提高通信质量为最终目标。
为满足这类需求,必须提供地下的高速数据无线传输通道。
这个无线传输通道必须同时具备高数据容量和快速移动性两个条件同时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级部门的统一协调。
只有不断加强施工的管理力度,才能有效地减少事故的发生,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国家当前部署的重点工作之一。
南京中科智达物联网系统有限公司运用无线传输技术提供的行业解决方案,不仅突破了行业本身的管理限制,而且在安全生产方面有专门的研究。
可满足业务及安全的双重需求。
二、无线覆盖设计原则当前系统建设目标是建立一个统一的综合性平台,通过统一的无线网络接入,实现功能丰富、自动路由、全透明传输、全面的无线业务等一体化的处理与管理。
同时,系统需要最佳的性价比。
主要的一些系统设计原则如下所列:系统的先进性采用最新的无线网络技术,使其在无线领域具有较高的水平。
结合业务实际,建立高可用性的无线系统。
功能的丰富性系统应该具有丰富的无线应用功能,满足应用要求。
系统的可扩展性扩充方便,设置修改灵活,操作维护简单,系统构筑时间短,能够适应业务的快速变化,整个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规模上的扩展,扩展后所有功能和管理的模式保持不变。
实用性系统将充分考虑实用性,以用户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充分满足(用户)使用方便、系统管理方便的原则。
系统的可靠性可靠性、稳定性是本系统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原则,必须采取有效的手段,保证整个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并充分做到的全天候服务,关键的设备和功能模块要做到双备份,实现多级的冗余设计,保证系统无单一故障点,达到电信运营要求水准,以最大限度的保护用户投资。
地铁TD—LTE覆盖方案浅究1 概述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的人口开始融入城市,私家车辆的数量也开始大量增加,从而使得城市交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此,为了有效地解决这种问题,就需要在城市中发展大容量、准点、快捷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而地铁就是目前建设很广泛的交通方式。
在当前的地铁中,地铁覆盖存在的接入系统较多,而且覆盖的要求也较高,同时还面临着设备安装空间有限的问题,因此,时延小、可靠度高的无线通信技术就显得非常有必要,而TD-LTE技术便是非常好的一个选择。
TD-LTE是TDD(时分复用)版本的LTE技术,也是我国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4G国际通信标准技术,是一种专门为移动宽带应用而设计的无线通信标准。
2 TD-LTE技术的相关理论2.1 LTE技术的涵义LTE是基于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接入(OFDMA)技术,依据由3GPP组织制定的全球通用标准。
LTE在最初的设计时就考虑了高吞吐率的需求,是目前一种比较先进的无线通用技术。
LTE的带宽速率是比较大的,和以往的技术相比,上下行的速率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而且在结构上来说,由于扁平化结构是其主要的结构,也能够使得用户的时延得到了很大的降低。
此外,正交频分复用、多输入多输出以及混合反馈重发等先进技术的采用,也使得其在数据速率的提升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
除此之外,TD-LTE技术的安全性也是值得一提的,在其中应用了比较先进的抗干扰技术以及其他的安全机制,能够保证数据可以更加安全稳定地传输。
2.2 TD-LTE技术的特征近些年来,移动通信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呈现出了移动化、宽带化以及IP化的发展方向,也相应地使得移动通信市场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在这种情况下,LTE由于其具有的一系列优势,开始成为众多相关组织、机构、厂商等的演进技术,从而使得其在很多的应用场合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使得这些应用领域还在不断被扩展着。
2.3 TD-LTE技术的可行性分析近些年以来,无线通信技术获得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不过其最终的方向都是指向了LTE技术。
浅谈移动通信信号在地铁内的覆盖摘要:目前,移动通信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其目标是让大众在使用移动信号时可以无缝衔接,打破空间限制,实现随时通信,这对通信网络在城市空间的覆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际工作中,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一些典型区域,尤其是针对长度较长、弯道较多的隧道部分。
关键词:移动通信;信号;地铁内;覆盖引言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快速地发展,世界之间的距离不断被缩小。
各种信息无时无刻在时空中传播,移动通信给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本文主要分析了移动通信如何在地铁内进行覆盖,阐述了移动通信系统组成的原理,希望给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1 空间信息与移动技术的内涵关于空间信息的定义如下:一个地理区域中的所有的信息集合叫做空间信息,例如一定区域,那么这个区域所涉及的各种建筑,比如房屋、道路、甚至房间内部以及房间上方的区域所有的信息都是空间信息。
而移动通信只是一种用户终端获取各种空间信息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因此空间信息是需要移动技术把空间信息传递给用户,也可以说它是相当于一种媒介的作用。
这种媒介能够使得用户获取到他们想要获取的信息,因此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移动通信和空间信息集成应用是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例如十分常用的一种基于位置的服务(LBS)软件,这个软件能够把客户的移动通信设备和空间信息相连接,同时为客户提供他所需要的信息,这样就可以方便用户了解附近的位置以及商业信息,比如为他查询附近是否有餐厅银行等等。
现在的4G通信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在如今的移动通信中,通信功能已经满足不了人们日常的需求了,人们更渴望的是精神上的满足,能够将工作和休闲有机结合起来。
同时,随着AR、VR等空间信息技术的逐步深化,这两种空间信息增强技术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2 空间信息与移动通信的主要集成结构概述图1集成体系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目前的集成体系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层主要是数据层,第二层主要是中间层,第三层主要是表现层,他们之间相互嵌套,共同推动了数据的流动,同时实现信息的转移。
地铁无线覆盖解决方案1. 引言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出行提供了便利。
然而,地铁车厢内的信号覆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问题。
为了提供更好的乘客体验,地铁运营商需要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种地铁无线覆盖的解决方案,以改善地铁乘客的通信体验。
2. 问题分析地铁车厢内的信号覆盖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地铁车厢位于地下,信号在隧道内容易受到屏蔽;二是大量乘客同时使用手机等无线设备,导致网络拥塞。
这两个问题导致了地铁车厢内的无线通信质量差,用户经常遇到无法上网、通话质量差等问题。
3.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地铁车厢内的无线覆盖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案:3.1. 信号增强器在地铁车厢内安装信号增强器可以解决信号在隧道内受屏蔽的问题。
信号增强器可以接收地面基站的信号,并通过天线将信号扩展到地铁车厢内。
这样一来,乘客就能够在地铁车厢内正常使用手机和其他无线设备进行通信。
3.2. 小区基站为了解决地铁车厢内网络拥塞的问题,可以在地铁车厢内安装小区基站。
小区基站可以提供地铁车厢内的独立网络,减轻地铁车厢与地面基站之间的通信压力。
乘客可以通过连接小区基站的网络进行上网、通话等操作,提高通信质量。
3.3. 公共Wi-Fi网络除了信号增强器和小区基站,还可以在地铁车厢内提供公共Wi-Fi 网络。
公共Wi-Fi网络可以解决乘客移动设备过多导致的网络拥塞问题,降低地铁车厢的通信压力。
乘客可以通过连接公共Wi-Fi网络进行上网,减少对手机网络的依赖,提高通信质量。
4. 实施步骤为了实施地铁无线覆盖解决方案,可以采取以下步骤:4.1. 调研和规划首先,地铁运营商需要进行调研和规划,确定在哪些地铁线路和车站实施地铁无线覆盖解决方案。
调研和规划阶段需要考虑地铁车厢的总数、乘客数量、信号覆盖情况等因素。
4.2. 安装信号增强器和小区基站在确定了需要实施地铁无线覆盖解决方案的地铁线路和车站后,地铁运营商可以开始安装信号增强器和小区基站。
移动通信地下室覆盖解决方案移动通信地下室覆盖解决方案1. 引言如今,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移动通信的覆盖范围也日益扩大。
然而,由于地下室等封闭空间的存在,移动通信信号覆盖常常存在问题,导致用户在地下室无法进行通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针对地下室通信覆盖的需求,我们提出了一种移动通信地下室覆盖解决方案。
2. 方案概述本文提出的移动通信地下室覆盖解决方案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步骤:1. 了解地下室环境:首先对地下室的结构、面积和信号覆盖需求进行调查,以确保在制定解决方案时能够满足用户的通信需求。
2. 信号增强设备选择:根据调查结果选择适当的信号增强设备,例如天线、中继器等,以增强信号在地下室的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
3. 信号分布设计:根据地下室的结构和通信需求,在地下室合适的位置布置信号增强设备,以实现信号的全面分布。
4. 安装调试:将所选的设备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安装,并进行调试测试,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并能够有效地覆盖地下室中的通信信号。
5. 运行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以保障地下室通信覆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3. 解决方案的优势与应用移动通信地下室覆盖解决方案具有以下优势:- 提供全面的通信覆盖:通过合理选择信号增强设备和布局方案,可以实现地下室各个区域的通信覆盖,保障用户在地下室中的通信质量。
- 灵活的适应性:根据地下室的不同情况,可以按需调整和修改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通信需求。
- 简化操作与维护:方案中所选用的设备通常具有简单易用的界面和操作方式,同时具备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了日常的维护和操作成本。
本解决方案适用于各类地下室,如地下商场、地铁、停车场等场所。
无论是商业还是公共场所,都可以采用本方案来解决移动通信地下室覆盖问题,提升用户的通信体验。
4. 方案实施注意事项在实施移动通信地下室覆盖解决方案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设备选择: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确保设备的性能和功能能够满足地下室的通信覆盖需求。
2019年第5期信息通信2019(总第197期)INFORMATION&COMMUNICATIONS(Sum.No197)地铁专用无线通信系统的4G解决方案侯苗苗(中铁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100)摘要:文章主要针对地铁专用无线通信系统的构建问题进行重点研究,提出一种基于4G技术支持的地铁专用无线通信系统。
首先,针对现阶段地铁专用无线通信系统架构与实际功能进行分析与概述。
其次,联合4G技术构建基于4G技术的地铁专用无线通信系统,实现地铁专用无线通信系统的语音、数据以及视频等业务功能,夯实地铁专用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质量。
最后,总结与归纳基于4G技术支持的地铁专用无线通信系统的应用优势及效果,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铁;专用无线通信系统;4G;解决方案中图分类号:U23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131(2019)05-0187-020引言目前,国内无线通信运营商已经全面进入4G时代。
以4G 技术为首的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大规模商用发展,成为我国各行业领域广泛应用的无线通信技术。
结合实际应用情况来看,4G技术区别于传统3G技术以及2G技术,在数据处理能力方面实现高宽带数据处理要求,可以提供语音、数据以及视频等信息传送业务功能,彻底解决以往通信信号不佳、通信效果不好的问题。
并且在某些层面上,有效消除了传统通信方式的距离感,如用户可以利用语音通话或者视频通话等业务功能实现面对面交流。
鉴于4G通信网络的高效性,地铁行业选择将4G技术应用于地铁专用无线通信系统当中,以期规避以往信号传输效率不高以及运营效果不佳的问题。
1地铁专用无线通信系统基本架构内容与主要功能当前,地铁专用无线通信系统主要经由运营管理人员全权负责、由调度管理人员与列车司乘人员辅助管理。
目的在于通过提供语音通信等业务,确保列车行车安全,属于地铁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之一。
一般来说,地铁专用无线通信系统基本架构主要以无线基站、核心交换机等设施为主叫其中,调度管理往往需要借助专用无线通信系统才能够实现对地铁的运行进行指挥和管理,例如调度人员向列车下达通信指令等内容都可以与信号系统形成“人机联控”体系,为地铁运行提供安全保障。
地铁场景的5G覆盖及与4G协同组网案例一、情况说明5G网络是国内正在大力建设的新一代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相比于4G网络,其有着高带宽,高速率,低时延等特性。
目前三大运营商在主要城市的核心区域实现了5G网络的商用,预计于2020年底在全国完成规模化部署。
经历过七年的4G网络建设,三大运营商利用时分复用(TD)和码分复用(CD)技术建立了庞大的4G网络,承载了几乎全部的数据业务,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4G网络依然会是我国无线通信的基础核心承载网。
2G网络方面,中国移动由于对4G语音业务volte部署相对滞后,一大部分用户在进行语音业务时仍会回落至2G网络进行通话,近期无法腾频退网。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移动的无线通信网将会出现5G/4G/2G三网共存的局面。
另一方面,地铁已经成为城市交通最重要的出行方式之一,截至2020年底,中国内地已经有超过40个城市开通了地铁或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客流量呈逐年递增的态势。
地铁的无线网络覆盖,主要面临着人流高、话务高、容量高等压力。
目前地铁场景基本已经包含三大运营商网络覆盖,以北京地铁的中国移动信网络信号为例,现网所有站点均已具备2G/4G设备,开通有900M,FDD 900M,FDD 1800M,LTE-F,LTE-E,LFT-D网络制式。
根据地铁建筑场景的具体特点,站点主要由站厅,站台以及隧道三部分组成;地铁基本处在地下隧道运行,无线环境比较封闭,外界信号难以进入。
为了让用户可以感受到5G覆盖带来的新体验,新的5G设备需要馈入现网2/4G网络中,进行网络演进。
由于5G本身频段较高,且现网已有的POI等器件与5G网络不兼容,所以在地铁室内分布系统中引入5G网络进行协同组网的工作将面临极大挑战。
本案例将在不同的地铁建筑场景下,采用多种5G网络方案与现网2/4G融合,对比分析各建设方案优劣,从而对未来5G网络在地铁场景下的覆盖提供帮助。
二、问题分析如何有效、合理的在地铁场景下馈入5G网络信号,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2020年3月地铁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方案研究与实现张旭1,刘宇2,崔晓蔷1,戴利民1,仇慧杰1(1.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黑龙江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00;2.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黑龙江代表处,黑龙江哈尔滨150000)【摘要】城市公共交通建设步伐加快,其中地铁建设迅速发展,在地铁环境下,建设NR网络势在必行。
如何更好地在地铁中部署5G网络,同时兼顾现有的2G/4G网络,为目前研究的主要研究方向。
本文针对地铁场景下站厅、站台和隧道的网络覆盖方式进行了探讨,对链路预算、干扰分析、切换等几个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地铁、隧道等场景覆盖方案。
【关键词】地铁;移动网络;5G;链路预算;干扰分析;切换【中图分类号】TN92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222(2020)03-0013-021概况近年来,地铁成为缓解交通压力的有效公共交通手段之一,承载用户量大,人们在地铁中存在大量的业务使用需求,地铁内移动网络覆盖显得尤为重要,各运营商也将地铁作为重要的覆盖场景之一。
同时,网络演进到NR(New Radio)时代,即5G网络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海量连接和大带宽、低时延的业务需求不断增加。
2020年是5G建设年,为此本文结合无线覆盖的实际工程案例,针对地铁中的5G无线网络建设方案设计探讨。
2地铁覆盖范围特征地铁分为站台、站厅、隧道三个覆盖区域,多为封闭区域,轨道区域隧道内几乎无信号覆盖;由于墙体遮挡和空间隔离,极易产生快衰落。
列车车体、站台和隧道两侧列车车门都会对无线信号会产生屏蔽。
地铁交通的客流量十分大,尤其上下班的高峰期,地铁均会出现客流拥堵的现象。
近年来,随着网络支付的兴起,地铁场景逐步结合电子支付、电子客票,这些都会带来大量的移动网络流量,用户需求以数据业务为主。
以哈尔滨城市为例,近年快速发展的手机支付业务,“城市通”等便民APP的快速发展,对地铁的网络覆盖提出较高的要求。
由于地铁空间有限,无法实现运营商的个性化覆盖,传统地铁无线网络设计方案多采用多网合路系统(POI)对运营商网络进行合路建设信号进行合路,运营商之间多系统共用天馈和室分系统对区进行覆盖。
地铁场景多形态5G 覆盖优化解决方案苏翰,张阳,张柠(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32)摘 要 随着城市的发展,地铁作为运量大、时间准的城市公共交通设施,成为了城市重要的连接纽带和城市名片。
本文通过理论联系实践,围绕新一代地铁5G 4T4R技术开展研究,基于泄漏电缆传递信号均匀的特点,提出了地铁轨道内5G 4T4R全覆盖优化方案,最大化提升4G/5G资源效能,快速形成地铁通信网5G覆盖优势,通过地铁的5G覆盖应用为城市名片的窗口场景打造良好口碑。
关键词 多接口合路器;隧道;漏缆中图分类号 TN92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5599(2021)05-0055-04收稿日期:2021-01-11地铁场景用户聚集、服务群体广泛,是集中体现移动运营商网络质量的窗口,口碑传播效应显著,是凸显网络差异化优势的重要名片。
地铁作为大众日常出行的重要方式,保证其具有良好的网络覆盖,对于提升用户体验感知具有重大意义。
伴随着5G 发展,地铁4G/5G 网络和业务将长期共存并且相互影响和干扰。
随着频段的叠加,地铁存量线路4G 不同信号系统间互调干扰问题愈发突出。
本文基于地铁4G 传统覆盖,同时结合5G 关键技术引入,针对如何充分发挥5G 覆盖优势开展了研究,以期应对后续4G 互调干扰和实现5G 用户地铁场景下用户感知优化提升。
1 地铁5G 覆盖常规方案地铁线路包含隧道和站厅站台,其中隧道通过RRU 加漏缆覆盖,站台通过分布式皮基站覆盖。
1.1 站台站厅2.6 GHz NR 覆盖方案地铁站台区域(站台、站厅、出口通道)覆盖一般考虑边缘覆盖(重点保障车厢内)和切换两个因素。
(1) 站台站厅部署间距建议:22~28 m(典型值25 m),NR 与Sub 3 GHz G/U/L 同点位共覆盖。
(2) 天线部署方式:内置全向天线,吸顶安装,站台两排间隔之字形部署。
(3) 切换带(重叠覆盖区)设计:站台两侧靠近隧道口位置部署4个pRRU,向隧道内延伸覆盖20~30 m,构造列车进出站台切换带,能够满足NR 切换需求。
地铁轨道交通民用移动覆盖建议地铁轨道交通已成为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快速、高效、环保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日益广泛的运用。
然而,在地铁内部的移动通信覆盖问题却成为困扰地铁运营方和乘客的一大难题。
因此,本文拟就地铁轨道交通的民用移动覆盖问题提出建议。
首先,地铁轨道交通运营方应当重视覆盖问题,提高对移动通信的认识。
地铁作为一个封闭的环境,地铁车厢内的深处尤其容易造成信号盲区,导致手机信号断续、通话质量差。
因此,地铁运营方应加强与移动通信运营商的合作,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共同解决移动覆盖问题。
其次,地铁节点的建设也是重中之重。
地铁站是地铁轨道交通的重要节点,也是移动通信的重要覆盖区域。
地铁运营方应当在地铁站点建设中充分考虑移动通信的需求,为各个移动通信运营商提供合适的条件,使其能够在地铁站点内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同时,地铁站点应设立专门的移动通信服务区域,为乘客提供良好的信号接收和通信质量。
同时,地铁运营方还应加强和移动通信运营商之间的协调和沟通。
移动通信运营商需要根据不同的地铁线路和车辆密度来规划和部署移动通信设备。
地铁运营方和移动通信运营商应当加强信息共享,互相提供技术支持,共同解决移动覆盖问题。
另外,地铁车厢内部也应进行一定的信号增强处理。
地铁车厢内的信号覆盖问题主要来自于封闭空间和金属结构的干扰。
因此,地铁车厢内可以考虑使用信号增强器或天线分布技术来提高信号的接收和传输质量。
此外,还可以在地铁车厢内设置Wi-Fi热点,提供乘客上网服务,减轻移动通信网络的压力。
最后,地铁运营方和城市政府应当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范,要求新建的地铁线路和车辆在设计和建设中充分考虑移动覆盖问题。
地铁线路的隧道设计应充分考虑信号传输的需求,尽量减少信号盲区的出现。
地铁车辆的金属结构也应进行适当的优化,减小对移动信号的干扰。
同时,政府应加强对地铁轨道交通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移动通信覆盖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地铁无线通信信号覆盖盲区改进建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由于建筑物和地下障碍物的阻挡,地铁线路往往存在无线通信信号覆盖盲区的问题,给乘客的通信体验带来了困扰。
为了改善地铁无线通信信号覆盖盲区的问题,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优化现有地铁车站的信号传输设备。
目前,地铁车站的无线通信信号传输设备存在老旧、设备故障等问题。
应加大更新设备的力度,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行替换,以提升信号传输的质量和速度。
在选用设备时,重点考虑其对信号穿透力和抗干扰能力的要求,以确保在地下环境中能够提供稳定的通信服务。
增设地铁车厢中的无线中继设备。
地铁车厢内的金属结构和车厢的运动都会对信号传输造成一定的干扰。
在车厢内设置无线中继设备,可以将信号进行补偿和放大,以提高通信的稳定性和覆盖范围。
这些中继设备可以通过车厢顶部的天线将信号传输到车站,为乘客提供更好的通信体验。
改善地铁车站的室内无线信号覆盖。
在地铁车站中,乘客经常需要进行通话、发送短信和上网等操作,因此车站内应有稳定的室内无线信号覆盖。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在车站内部的关键位置安装信号放大器和天线,以扩展信号的覆盖范围。
还可以通过设置信号共享设备,允许不同运营商的信号在车站内互相漫游,提高乘客的通信体验。
加强地铁与移动运营商的合作。
地铁无线通信信号覆盖的改善需要地铁运营商与移动运营商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双方可以共同制定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信号传输和接入设备的兼容性。
移动运营商可以根据地铁线路的特点和乘客的需求,适时调整网络架构和信号分布,提高信号的质量和覆盖范围。
改善地铁无线通信信号覆盖盲区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合作。
地铁运营商应对设备进行更新和优化,增设中继设备,改善室内信号覆盖。
与此加强与移动运营商的合作,共同制定标准和规范,提高信号传输的质量和稳定性。
通过这些措施的推行,可以为乘客提供更好的地铁通信体验,提高城市交通的便利性和智能化水平。
地铁TD-LTE覆盖方案建议一、概况南延线全长25.08km,由一号线安德门站向南延伸至东山新市区,经过南京站,穿越雨花区和江宁区,止于中国药科大学站。
南延线经过天隆寺站、软件大道站、花神庙站、高铁南京南站、双龙大道站、河定桥站、胜太路站、1912·百家湖站、台湾广场·小龙湾站、竹山路站、天印大道站、龙眠大道站、南医大·江苏经贸学院站、江苏海院·南京交院站、中国药科大学站,其中地下站8座,高架站7座。
目前已有GSM、TD-SCDMA和WCDMA的信号覆盖,现有南京地铁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系统中,GSM是采用收、发分缆的方式实现覆盖。
TD信号在上行缆中覆盖隧道➢站厅站台覆盖:只有外部通信机房内设备覆盖(信源即GSM移动宏基站和华为TD-RRU)➢.轨行区两种覆盖:1.外部通信机房设备直接覆盖:一号南延线大部分站点2.外部通信机房+轨行区设备共同进行覆盖:一号南延线GRRU设备:天隆寺站到安德门站,花神庙到南京南站轨行区,双龙大道到南京南站轨行区,百家湖站到小龙湾站轨行区使用了外部通信机房设备和轨行区武汉虹信的GRRU共同进行覆盖;一号南延线普通光纤站设备:安德门到小龙湾运行段,轨行区使用了外部通信机房设备和轨行区武邮普通光纤站共同进行覆盖;一号南延线覆盖方式如下:✧站台厅及轨行区覆盖方式✧轨行区开断处设备注:轨行区部分开断处中有POI,部分开断处采用双工器,合路器及电桥等方式达到与POI相同功能,为便于后面讨论,开断处按POI设备计算。
二、LTE方案建议在现有南京地铁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系统中,GSM是采用收、发分缆的方式实现覆盖,由于TD-LTE支持用户MIMO模式,需采用双支路建网方式路且天线间隔约为0.5~1.5m,以尽可能满足空间不相关性的要求。
因现实条件受限,隧道漏缆间距及站台/站厅天线间距都无法满足需求,故此次进行单路改造。
一号南延线目前TD使用华为设备,且设备为二期TD设备,不支TD-S 到TD-LTE平滑升级。
2015.09.23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第二十一届新技术论坛一种地铁移动通信系统覆盖的解决方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周彪傅子维【摘要】:现代都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使地铁客流量大幅增加。
与此同时,人们对地铁中进行高质量通信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强烈。
本文以某市地铁11号线移动通信信号覆盖为设计目标,通过对地铁站台、隧道等场景特点的详细分析,并结合2G与TD-LTE技术特点,探索新的地铁移动通信系统覆盖的解决方案,对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在地铁、隧道等场景的覆盖解决方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地铁,TD-LTE,移动通信系统,信号覆盖A Solution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verage for MetroBiao Zhou, Ziwei Fu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Guangdong Branch Abstract: The constant expansion of the modern cit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 rail transit make subway traffic increase significantly. At the same time, people on the subway for high-quality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increasingly strong demand. In this paper, we take the design for a city’s Metro Line 11 mobile communication signal coverage for example. Through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ene subway stations, tunnels, we combine 2G and TD-LTE technology features to explore a new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covering metro solution, which is certain significances for the future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verage solutions in subway, tunnels and other scenarios. Keywords:Metro; TD-L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signal coverage1项目背景随着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的飞速发展,移动数据流量呈现爆炸式的增长,三大运营商纷纷加大对移动宽带网络发展的投入,并逐渐把经营模式从传统的语音经营转换到流量经营上。
而TD-LTE[1]作为中国移动的主推的4G技术,拥有高峰值数据速率、高小区边缘速率、高频谱利用率等特点[2],是中国移动四网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大力推进TD-LTE技术的发展,是中国移动面向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而打造TD-LTE精品网络对中国移动保持市场领先具有重大意义。
2地铁移动通信系统概述2.1某市地铁11号线基本情况某市地铁11号线南起福田,北至碧头,共18个站,全长51公里。
该市11号线是整个城市的核心区与西部滨海地区的组团快线,同时身兼机场快线和城际轨道线路的双重任务。
图1某市地铁11号线全景2.2地铁传播环境分析一直以来,地铁场景都是运营商网络覆盖的重点和难点。
人流密集、业务量大、通信服务质量要求高等特点,使地铁对TD-LTE网络全覆盖有较高要求。
目前,某市大部分地铁站及线路都在地下,室外信号无法直接覆盖,所以必须建立室内分布系统,以保证地铁里的信号覆盖[3]。
同时,地铁隧道狭长,当列车经过时,被列车填充后所剩余的空间很小,车体对于信号阻挡较为严重,所以必须采用沿隧道横截面的覆盖方式,以保证地铁里的信号质量。
隧道的长度对整个地铁室内分布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有至关重要的影响[4]。
某市地铁11号线站间距离有较大差异,整体平均站距离为2~3km,最长的有7km左右。
某市地铁11号线拥有上行车行方向和下行车行方向的两条轨道,上下行轨道之间有隧道壁隔离,每个方向各布设两条泄漏电缆对应上下行信号。
泄漏电缆架设在隧道的弱电侧。
2.3地铁移动通信系统现状某市地铁11号线内现有分布系统是一个多运营商通过柜式POI接入天馈系统的复杂分布系统。
天馈系统上下行分离,上下行均使用独立POI接入。
站台站厅使用全向吸顶天线覆盖。
隧道内使用13/8″泄漏电缆覆盖。
某市移动TD-LTE系统使用BBU+RRU 的形式建设,使用E频段开通。
3TD-LTE室内覆盖系统设计要求3.1设计原则(1)TD-LTE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应综合考虑业务需求、网络性能、改造难度、投资成本等因素,体现TD-LTE的性能特点并保证网络质量,且不影响现网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室内分布系统使用双路建设方式能充分体现MIMO上下行容量增益。
对于新增室内覆盖的楼宇建设双路室分系统,对于已建设室内分布系统的楼宇优先采用单路室分系统改造,当不能满足业务需求时改造双路室分系统。
(3)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应综合考虑GSM(DCS)、TD-SCDMA、WLAN和TD-LTE共用的需求,并按照相关要求促进室内分布系统的共建共享。
多系统共存时系统间隔离度应满足要求,避免系统间的相互干扰。
(4)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应坚持室内外协同覆盖的原则,控制好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外泄。
(5)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应保证扩容的便利性,尽量做到在不改变分布系统架构的情况下,通过小区分裂、增加载波、空分复用等方式快速扩容,满足业务需求。
(6)TD-LTE室内分布系统原则上使用E频段组网,与室外宏基站采用异频组网方式,在无法进行E频段改造的场景可以使用F频段组网。
室内小区间可以根据场景特点采用同频或异频组网。
(7)TD-LTE与TD-SCDMA(E频段)共存时,应通过上下行子帧/时隙对齐方式规避系统间干扰。
(8)TD-LTE室内分布系统应按照“多天线、小功率”的原则进行建设,电磁辐射必须满足国家和通信行业相关标准。
3.2设计指标(1)覆盖指标数据业务热点区域室内有效覆盖指标:在建设有室内分布系统的室内目标覆盖区域内公共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105dBm且RS-SINR ≥6dB的概率达到95%。
营业厅(旗舰店)、会议室、重要办公区等业务需求高的区域要建设双路室分系统。
目标覆盖区域内公共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 ≥-95dBm且公共参考信号信干噪比RS-SINR ≥9dB的概率达到95%。
(2)室内分布系统信号的外泄要求室内覆盖信号应尽可能少地泄漏到室外,要求室外10米处应满足RSRP≤-110dBm 或室内小区外泄的RSRP比室外主小区RSRP低10dB(当建筑物距离道路不足10米时,以道路靠建筑一侧作为参考点)。
3.3站型配置室内覆盖系统原则上单小区配置为O1,载波带宽为20MHz。
对于单小区无法满足覆盖及容量需求的场景,可以配置多个小区。
3.4工作频段根据国家相关部门批复的频率资源及TD-SCDMA网络频率使用情况,TD-LTE工作频段建议为:(1)F频段:1880-1900MHz,覆盖室外,在特殊需求的场景可用于室内,主要用于广州、深圳和杭州;(2)D频段:2575-2615MHz,覆盖室外,主要用于除广州、深圳和杭州外的其他城市;(3)E频段:2330-2370MHz,覆盖室内,全部城市均使用。
4地铁隧道漏缆切割方案设计4.1链路预算地铁分布系统组网有两种方式:前合路与后合路。
后合路主要应用在现有分布系统改造上,由于加入了一级合路器,损耗增加,因此覆盖范围会减小。
后合路主要应用在新建分布系统一级通过前合路方式改造不能达标的情况。
图2后合路图3前合路根据上图中可以看出,射频单元输出的信号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衰减路径到达泄漏电缆,因此,链路预算需要分别计算这两种场景。
(1)场景一:覆盖站台与靠近站台的隧道。
信号由射频单元输出后,经过耦合器,耦合端信号覆盖站台,直通端信号馈入泄漏电缆。
计算前提:以距漏缆5米处的边缘场强GSM900/DCS1800/TD-LTE不小于-85/-85/-105dBm为前提GSM900/DCS1800/TD-LTE边缘场强要求大于:-85/-85/-105dBm人车体损耗(典型值):15dB宽度因子及环境综合损耗:8dB95%覆盖率下距离漏缆5米处GSM900/DCS1800/TD-LTE最小耦合损耗分别为73/68/66dBPOI损耗:7dBGSM900/DCS1800/TD-LTE100米线损:2.33/4.1/5.39dB零星损耗3dB功分器损耗:3.3dB耦合器插损:1.8dB假设1:泄漏电缆末端输出的功率为P时边缘场强正好达标,那么有如下的方程式成立:{P−(73+15+8)≥−85dBm GSM900 P−(68+15+8)≥−85dBm DCS1800 P−(66+15+8)≥−105dBm TD−LTE计算得到P≥{11dBm GSM900 6dBm DCS1800−13dBm TD−LTE即漏缆末端GSM900/DCS1800/TD-LTE输出功率为11/6/-13dBm,则能满足地铁列车车厢内的覆盖要求。
假设2:泄漏电缆长度为D。
GSM900/DCS1800/TD-LTE系统的输出功率为41/41/15.2 dBm,POI损耗7dB,漏缆百米线损2.33/4.1/5.39 dB,零星损耗约3dB,功分损耗3.3dB,耦合器插损1.8dB。
泄露电缆的覆盖距离有如下等式成立:{41−7−3−3.3−1.8−D∗2.33≥−85dBm GSM900 41−7−3−3.3−1.8−D∗4.1≥−85dBm DCS180015.2−7−3−3.3−1.8−D∗5.39≥−105dBm TD−LTE 计算得出D≤{4.63GSM900 3.37DCS18001.67TD−LTE即三个系统GSM900/DCS1800/TD-LTE当漏缆长度小于等于463/337/167米时,覆盖区域内的边缘场强均能达标。
(2)场景二:覆盖隧道。
信号由射频单元输出后,直接经过POI馈入泄漏电缆。
计算前提:以距漏缆5米处的边缘场强GSM900/DCS1800/TD-LTE不小于-85/-85/-105dBm为前提GSM900/DCS1800/TD-LTE边缘场强要求大于:-85/-85/-105dBm人车体损耗(典型值):15dB宽度因子及环境综合损耗:8dB95%覆盖率下距离漏缆5米处GSM900/DCS1800/TD-LTE最小耦合损耗分别为73/68/66dBPOI损耗:7dBGSM900/DCS1800/TD-LTE 100米线损:2.33/4.1/5.39dB零星损耗3dB假设1:泄漏电缆末端输出的功率为P时边缘场强正好达标,那么有如下的方程式成立:{P−(73+15+8)≥−85dBm GSM900 P−(68+15+8)≥−85dBm DCS1800 P−(66+15+8)≥−105dBm TD−LTE计算得到P≥{11dBm GSM900 6dBm DCS1800−13dBm TD−LTE即漏缆末端GSM900/DCS1800/TD-LTE输出功率为11/6/-13dBm,则能满足地铁列车车厢内的覆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