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脾胃系病证--胃痛20131016修改总结
- 格式:ppt
- 大小:1.97 MB
- 文档页数:52
脾胃系病证胃痛·胃痛的概念胃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胃痛的病机病位:在胃,与肝、脾的关系密切病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胃痛的诊断要点(1)上腹近心窝处胃脘部发生疼痛为特征,其疼痛有胀痛、刺痛、隐痛、剧痛等不同性质。
(2)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吞腐等上消化道症状。
胃痛的鉴别·胃痛的辨证要点应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胃痛的治疗原则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审证求因总以开其郁滞、调其升降为目的·胃痛的辨证论治(1/2)·胃痛的辨证论治(2/2)·胃痛的转归胃痛还可以衍生变证。
大量出血,可致气随血脱,危及生命。
若胃痛日久,痰瘀互结,壅塞胃脘,可形成噎膈。
·胃痛的预防调护患者要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与饮食习惯。
慎用水杨酸、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
保持乐观的情绪,避免过度劳累与紧张。
患者胃部隐痛反复发作,口干咽燥,似饥而不欲食,五心烦热,口渴思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A.化肝煎合保和丸B.清中汤合黄芪建中汤C.香苏散合良附丸D.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E.失笑散合丹参饮『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胃痛胃阴亏耗证: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口渴思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代表方: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患者,男,26岁。
胃痛暴作,恶寒喜暖,脘腹得温则痛减,口和不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脉弦紧。
治疗应首选:A.藿朴夏苓汤B.理中汤C.小建中汤D.黄芪建中汤E.香苏散合良附丸『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胃痛寒邪客胃证: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代表方: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
A.健脾化湿B.温中健脾C.温中补肾D.散寒止痛E.散寒除湿1.胃痛暴作,畏寒喜暖,脘腹得温则痛减,口和不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脉弦紧。
1)寒邪客胃证:寒凝胃脘,阳气被遏,气机阻滞-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
香苏散:香附、紫苏茎叶、陈皮、甘草
良附丸:高良姜、香附子各9g
2)饮食伤胃证:饮食积滞,阻塞胃气-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加减
保和丸:神曲6山楂18茯苓9半夏9陈皮6连翘6萝卜子6
3)肝气犯胃证: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阻滞-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疏肝散:柴胡陈皮各6g 香附川芎枳壳芍药各5g 炙甘草3g
4)湿热中阻证:湿热蕴结,胃气痞阻-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清中汤加减
清中汤:黄连、栀子、制半夏、茯苓、草豆蔻、陈皮、甘草
5)瘀血停胃证:瘀停胃络,脉络壅滞-化瘀通络,理气和胃-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用药:五灵脂6蒲黄6酽醋6丹参30檀香6砂仁6
6)胃阴亏耗证:胃阴亏耗,胃失濡养-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一贯煎:沙参、麦冬、生地、枸杞子、当归、川楝子
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
7)脾胃虚寒证:脾胃虚寒,失于温养-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加减
黄芪建中汤:黄芪9芍药酒炒18桂枝9炙甘草6生姜9大枣4枚饴糖30。
汇报人:日期:contents •引言•胃痛(脾胃虚寒型)诊断•胃痛(脾胃虚寒型)中医治疗•胃痛(脾胃虚寒型)西医治疗•胃痛(脾胃虚寒型)预防与调护•胃痛(脾胃虚寒型)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目录引言01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症状的病证。
胃痛定义脾胃虚寒型胃痛主要是由于脾胃阳虚,运化失职,寒从中生,胃失温养所致。
常见诱因包括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劳累过度等。
发病机制定义与发病机制发病率与危害性脾胃虚寒型胃痛在胃痛中占有一定比例,具体发病率因地区、年龄、性别等因素而异。
危害性脾胃虚寒型胃痛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病情恶化,出现胃溃疡、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同时,胃痛会影响患者的食欲、睡眠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痛苦和困扰。
中医认为胃痛病变部位在胃,但与肝脾等脏腑密切相关。
脾胃虚寒型胃痛主要是由于脾胃阳虚,运化失职,寒从中生,胃失温养所致。
中医观点中医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原则是温中健脾、散寒止痛。
常用中药方剂如黄芪建中汤、理中丸等加减治疗。
同时,中医还强调饮食调养、情志调畅等方面的辅助治疗。
治疗原则中医对胃痛的认识胃痛(脾胃虚寒型)诊断02临床症状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
体征胃脘部压痛,喜按,无反跳痛,腹软,肠鸣音正常或减弱。
诊断标准肝气犯胃证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脘痛连胁,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得嗳气、矢气则舒,遇烦恼郁怒则痛作或痛甚,苔薄白,脉弦。
胃热炽盛证胃痛急迫或痞满胀痛,嘈杂吐酸,心烦,口苦或粘,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数。
瘀血停胃证胃脘疼痛,如针刺、似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鉴别诊断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等改变。
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增粗、紊乱、充盈缺损等征象。
X线钡餐检查可通过呼气试验、血清学检查等方法进行检测。
第三章脾胃系病证第一节胃痛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1、胃脘痛之名最早记载于《内经》。
2、唐宋以前文献多称胃脘痛为心痛,与属于心经本身病变的心痛相混。
3、宋代之后医家对胃痛与心痛做了明确区分,使胃痛成为独立的病证。
4、《医学正传·胃脘痛》说:“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
”“气在上者涌之,清气在下者提之,寒者温之,热者寒之,虚者培之,实者泻之,结者散之,留者行之。
”5、《医学真传·心腹痛》指出了要辩证地理解和运用“通则不痛”之法,书中说:“夫通者不痛,理也。
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
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
”为后世辨治胃痛奠定了基础。
一、病因病机(一)病因1、外邪犯胃:外感寒、热[六、中]、暑[卫]、湿诸邪[中],内客于胃,皆可致胃肠气机阻滞,不通则痛。
其中尤以寒邪为多。
2、饮食伤胃:饮食不节,或过饥过饱,损伤脾胃,则蕴湿生热,或酿生食积,胃气壅滞,不通则痛。
《素问·痹论篇》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3、情志不畅:忧思恼怒,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气阻滞,而发胃痛。
气滞日久或久痛人络,可致胃络血瘀。
4、素体脾虚:脾胃虚寒,胃失温养;或胃阴亏虚,胃失濡养而发生疼痛。
(二)病机1、基本病机: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2、病位:主要在胃,与肝、脾的关系密切[共],与胆、肾有关[六]。
3、病理性质:胃痛早期由外邪、饮食、情志所伤者,多为实证,病理因素主要有气滞、食积、寒凝、热郁、血瘀[共]、湿阻[六、中];后期常为脾胃虚弱,阳虚胃失温养,阴虚胃失濡养而痛,但往往虚实夹杂。
(1)肝气久郁,既可出现化火伤阴,又能导致瘀血内结。
(2)胃痛日久,寒热转化,可致寒热错杂。
4、病理演变本病日久,可因胃热、瘀血、气虚而致便血、呕血;或胃气上逆致呕吐反胃;或因痰瘀互结形成噎膈。
脾胃病证1.胃痛: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为主证的病证。
亦称胃脘痛。
2.吐酸:吐酸是指胃酸过多,随胃气上逆而吐出的病证;吞酸是指自觉酸水上泛至咽,旋即吞咽而下;而泛酸则统指胃酸上泛之证。
吐酸、吞酸、或泛酸,可单独出现,但常与胃痛兼见。
3.嘈杂:嘈杂是指胃中空虚,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莫可名状,时作时止的病证。
可单独出现,又常与胃痛、吞酸兼见。
4.痞满:痞满是由于中焦气机阻滞,脾胃升降失职,出现以脘腹满闷不舒为主症的病证,以自觉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临床特点。
5.呕吐: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内容物从口而出的特征。
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
6.呃逆: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7.噎膈是由于食道干涩或食管狭窄导致吞咽食物哽咽不顺,饮食难下或食而复出的疾患。
噎,即噎塞,指吞咽之时,哽咽不顺;膈为格拒,指饮食不下。
噎虽可单独出现,而又每为膈的前驱表现,故临床往往以噎膈并称。
8.反胃:反胃是指饮食入胃,宿食不化经过良久,由胃反出之病。
本病临床特征: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9.腹痛:腹痛是指因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及素体阳虚等使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或脏腑经脉失养导致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10.痢疾:痢疾由于邪蕴肠腑,气血凝滞,大肠脂膜血络损伤,传导失司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症的病证称为痢疾,是一类或具有传染性疾病,多发于夏秋季节。
内经称为肠澼。
11.泄泻: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多由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所致。
泄者,泄漏之意,大便稀溏,时作时止,病势较缓;泻者,倾泻之意,大便如水倾注而直下,病势较急。
故前贤以大便溏薄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直下者为泻。
本病证是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证。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
中医内科学知识点总结——脾胃系病证脾胃系病证第一节胃痛概念: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病因: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脾胃素虚病机:胃气郁滞,和降失司,不通则痛;中阳不足/胃阴受损,胃络失养,不荣则痛。
病位在胃,涉及肝脾。
辨证要点:应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1.寒邪客胃:良附丸—温胃散寒,行气止痛(辨证可用厚朴温中汤、用半夏泻心汤)2.饮食伤胃:保和丸—消食导滞,和胃止痛(辨证可合用小承气汤、改用枳实导滞丸、合用大承气汤)3.肝气犯胃:柴胡疏肝散—疏肝解郁,理气止痛(辨证选用化肝煎或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
)(肝胃郁热际,理气药应选择香橼、佛手、绿萼梅等理气而不伤阴的解郁止痛药)4.湿热中阻:清中汤—清化湿热,理气和胃(辨证选用二陈汤合平胃散)5.瘀血停胃:失笑散合丹参饮—化瘀通络,理气和胃6.胃阴亏耗: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益阴养胃,和中止痛(兼见嘈杂者,可合用左金丸)7.脾胃虚寒:黄芪建中汤—温中健脾,和胃止痛(无泛吐清水,无手足不温者,改用香砂六君子汤。
)(辨证可加理中丸、用附子理中汤、用补中益气汤)第二节痞满概念:是指以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病因: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情志失调病机: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
病位在胃,涉及肝脾。
辨证要点:首辨虚实,次辨寒热。
治疗原则: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转归预后: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脉络瘀阻,可见吐血、黑便、胃痛、积聚、噎膈等。
实痞:⑴饮食内停:保和丸—消食和胃,行气消痞(辨证可用枳实导滞丸、用枳实消痞丸)⑵痰湿中阻:二陈平胃汤—除湿化痰,理气宽中(辨证可合用半夏厚朴汤、改用黄连温胆汤)⑶湿热阻胃:连朴饮—清热化湿,和胃消痞(辨证可合用左金丸、改用泻心汤、用半夏泻心汤)⑷肝胃不和:越鞠丸合枳术丸—疏肝解郁,和胃消痞(辨证可改用五磨饮子、加用枳术丸)虚痞:⑴脾胃虚弱:补中益气汤—补气健脾,升清降浊(辨证可合用理中丸)(若舌苔厚腻,湿浊内蕴者,可用香砂六君子汤)⑵胃阴不足:益胃汤—养阴益胃,调中消痞第三节呕吐病因: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病后体虚病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脾胃系病证-胃痛(一)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不适。
西医学中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者,属于中医学胃痛范畴,均可参考本节进行辨证论治。
“胃脘痛”之名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䐜胀,胃脘当心而痛。
”首先提出胃痛的发生与肝、脾有关。
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
”《灵枢·经脉》说:“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
”【病因病机】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基本病机为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胃痛早期由外邪、饮食、情志所伤者,多为实证;后期常为脾胃虚弱,但往往虚实夹杂,如脾胃虚弱夹湿、夹瘀等。
胃痛的病理因素主要有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
胃痛的病理变化比较复杂,胃痛日久不愈,脾胃受损,可由实证转为虚证。
若因寒而痛者,寒邪伤阳,脾阳不足,可成脾胃虚寒证;若因热而痛,邪热伤阴,胃阴不足,则致阴虚胃痛。
虚证胃痛又易受邪,如脾胃虚寒者易受寒邪;脾胃气虚又可饮食停滞,出现虚实夹杂证。
【诊断】1.上腹近心窝处胃脘部发生疼痛为特征,其疼痛有胀痛、刺痛、隐痛、钝痛等不同的性质。
2.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吞腐等上消化道症状。
3.以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天气变化、恼怒、劳累、暴饮暴食、饥饿、进食生冷干硬辛辣醇酒,或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等。
电子胃镜、上消化道造影等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辨证论治】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百度网络,文字内容部分来源于“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我是搬运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医关于“胃痛”及其防控措施小结
一、胃痛
1.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2.病因包括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和体虚久病等,基本病机是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3.病位在胃,与肝、脾有关。
4.早期由外邪、饮食、情志所伤者,多为实证,治疗以温胃散寒、消食导滞、疏肝理气、清解郁热、清化热湿、活血化瘀为主;后期脾胃虚寒者宜温阳散寒,胃阴不足者宜滋阴养胃。
5.治疗当补虚泻实,时刻重视调畅中焦气机,顾护胃气。
至于预后,急性胃痛治疗调护及时得当多能向愈。
6.久病迁延则多由实转虚,形成虚实夹杂,或寒热互结,或气滞血瘀,病情复杂,易反复发作。
若痰瘀互结,可形成积、噎膈等,预后较差。
二、胃痛的日常防控措施
1.本病的饮食调摄十分重要。
要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和习惯,忌暴饮暴食,饥饱无常;忌长期饮食生冷、醇酒、炙煿等物;忌过用苦寒、燥热伤胃的药物
2.患病后饮食以少食多餐、清淡易于消化为宜,避免进食浓茶、咖啡和辛辣食物,必要时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3.保持精神愉快,性情开朗,避免忧思恼怒等情志内伤。
要劳逸结合,起居有常,避免外邪内侵。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考点总结:脾胃系病证一、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证的病证。
病理因素:主要有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
病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治则:理气和胃止痛(一)实证﹙寒热食气瘀﹚1. 寒邪客胃证:温胃散寒,行气止痛—良附丸加味2. 饮食伤胃证: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加减3. 肝气犯胃证: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加减4. 湿热中阻证: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清中汤加减5. 瘀血停胃证:化瘀通络,理气和胃—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二)虚证1. 胃阴亏耗证: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2. 脾胃虚寒证: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加减治胃痛“通则不痛”:不能局限于狭义的“通”法,要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和运用“通”法,正如叶天士所谓“通字须究气血阴阳”。
属于胃寒者,散寒即所谓通;属于食停者,消食即所谓通;属于气滞者,理气即所谓通;属于热郁者,泄热即所谓通;属于瘀者,化瘀则所谓通;属于虚者,益胃养阴则所谓通;属于阳虚者,温运脾阳则所谓通。
根据不同病机而采取相应治法,才能善用“通”法。
二、痞满痞满是指以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不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
按部位则可分为胸痞、心下痞等。
心下即胃脘部。
三、呕吐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
一般以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
临床呕与吐同时发生,合称呕吐。
治则:和胃降逆四、噎膈是指吞咽食物梗噎不顺,饮食难下,或纳而复出的病证。
病机:气痰瘀交结,阻隔于食道、胃脘。
五、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治则:理气和胃,降逆止呃。
六、腹痛病机: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不通则痛”,或脏腑静脉失养,不荣则痛。
治则:以“通”字立法。
辨腹痛性质:①寒痛:腹痛拘急,疼痛暴作,痛无间断,坚满急痛,遇冷痛剧,得热则减;②热痛:痛在脐腹,痛处有热感,时轻时重,或伴有便秘,得凉痛减;③气滞痛:腹痛时轻时重,痛处不定,攻冲作痛,伴胸胁不舒,腹胀,嗳气或矢气则胀痛减轻;④血瘀痛:少腹刺痛,痛无休止,痛处不移,痛处拒按,经常夜间加剧,伴面色晦暗等;⑤伤食痛:因饮食不慎,脘腹痛,嗳气频发,嗳后稍舒,痛甚欲便,便后痛减;⑥暴痛:多实,伴腹痛,呕逆,拒按等;⑦久痛:多虚,痛势绵绵,喜揉喜按。
五通桥区中医医院2010年内科治疗胃痛分析总结胃痛是由于胃气阻滞,胃络瘀阻,胃失所养,不通则痛导致的以上腹胃脘部发生疼痛为主症的一种脾胃肠病证。
胃痛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
根据胃痛的临床表现,西医学中包括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胃下垂、胃粘膜脱垂症、胃神经官能症等疾病。
中医认为胃为阳土,喜润恶燥,为五脏六腑之大源,主受纳、腐熟水谷,胃气以和降为顺,胃气宜通,不宜郁滞。
胃痛的发生,主要由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导致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胃痛的病变部位在胃,但与肝、脾关系密切,涉及胆、肾。
根据其发病机理,我院内科2010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胃痛余例,其疗效明显与单用西医治疗相比,起效快,治疗好转率高,复发率低。
其中好转例,未愈例。
1、在临床中发挥中医辩证论治优势,针对不同体质的病员,分型论治,采用中药汤剂(如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保和丸加减、柴胡疏肝散加减、清中汤加减等)内服,配合平时服扶正固本方药增强正气,提高抗病能力,禁忌烟酒及恣食辛辣、生冷、咸、甜之品。
其疗效独特。
2、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和抑酸药(抗幽门螺杆菌治疗),配合中药治疗。
3、疗程缩短,总的治疗价格低廉,减轻病员的经济负担。
目前治疗难点:1、对胃神经官能症的病员仅用中药效果不理想。
2、中药过用苦寒燥湿之品易伤阳气,不易起效。
3、因中药治疗疗程较长,难以按疗程服用,而疗效欠佳。
4、病人医丛性差,对于饮食难于按医嘱坚持,造成症状反复发作,疗效差。
解决思路和措施:1、在诊疗常规的基础上加强中医辨证论治水平,根据标本虚实,给予理气和胃止痛,审证求因,辨证施治是本病的治疗原则。
实证—祛邪为主,寒—散寒,热—清热,气—疏肝理气,湿—化湿,血—活血化瘀,食—消食导滞;虚证—扶正为主,阴虚—养阴益胃,阳虚—温中健脾,虚实夹杂—祛邪扶正并举。
2、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进行分型论治。
3、药物制成丸药方便患者服用。
4、鼓励病人按疗程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