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血液分析时影响血小板因素的一点体会时间.
- 格式:doc
- 大小:74.50 KB
- 文档页数:12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7 V o1.17 No.36140投稿邮箱:sjzxyx999@0 引言血小板是哺乳动物血液细胞的一种,来源于骨髓巨核细胞脱落的细胞质。
血小板数量、形态结构以及功能的正常对于血液凝固、伤口愈合、血栓形成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临床上,血小板数量的测定对于诊断一些出血性疾病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尤其在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中十分关键。
因此,在血小板检测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误差,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而在血小板检测过程中,很多因素可以造成误差的出现,为了探究影响血小板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本次实验中特选择了2015年3月-2017年3月之间进行血小板检测的1000例患者进行实验,详细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随机选取了2015年3月-2017年3月之间进行血小板检测的1000例患者,年龄20-70岁,平均(43.7±5.2)岁,男性550例,女性450例。
1.2 方法采用希森美康KX-21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液分析,并详细记录每次的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早餐前进行抽血。
(1)从1000例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患者,抽取其肘前静脉血,将血液标本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一组血液标本中加入抗凝剂,命为抗凝组,另一组未加入抗凝剂,命为未抗凝组,比较两组的测定结果。
(2)从1000例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一组抽取肘前静脉血,命为静脉血组,一组采集末梢血,命为末梢血组。
(3)从1000例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患者,抽取其静脉血,立即进行测定,记录结果,放置20min 后再次进行测定,记录测定结果。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用(±s )表示计量,用t 进行检验(P <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抗凝组与未抗凝组血小板测定结果(表1)显著高于未抗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计数影响因素的探讨发表时间:2012-07-12T16:29:58.3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0期供稿作者:赵燕[导读] 血小板计数对血栓、出血性疾病和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赵燕(辽宁省锦州市传染病医院检验科辽宁锦州 121017)血小板计数对血栓、出血性疾病和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如今各医疗单位均采用自动化的血液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其对于血小板数及形态正常的标本结果比较可靠,但对于血小板减少和/或红细胞形态异常者,所得结果误差甚大,这里对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1 检测前因素1.1抗凝剂影响近年来许多国家的仪器血液检查都已改用EDTA抗凝静脉血,它是一种钙螯合剂,常用的有二钠盐、二钾盐,钾盐溶解度大,与血混合后,抗凝效果较好,结果较可靠。
但如有红细胞碎片则易与血小板混淆,有时也可引起非特异性血小板凝集,导致血小板计数减少。
另外,抗凝剂(稀释液)一定要经常保持新鲜,随时配置,防止酸、碱及脏物污染,以致使血小板破坏,影响计数。
关于EDTA抗凝剂的使用,刘健等研究认为静脉血4ml分别加入EDTA-K2和EDTA-K3抗凝试管中各2ml,其检测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
还有研究表明若将丁胺卡那霉素在抽血前或抽血后15min内以浓度为5mg/ml血加入,其血小板数在室温4h内可保持相对稳定,既可保持血细胞形态稳定又利于血小板准确计数。
1.2采血是否顺利直接影响到血小板计数结果静脉采血必须一针见血,顺利采到标本后与抗凝剂迅速混匀。
末梢血采集时要深扎2mm 左右,使血液自然流出,不要挤得太甚。
而且必须先采血小板,后采其它检验项目,避免由于血小板破碎致计数减少。
1.3取血后混匀程度影响计数结果汪兆亮等对末梢采血后不振荡立即检测和充分振荡混匀静置5min后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未振荡的计数值与充分振荡混匀静置5min后的计数值差别甚大,前者比后者平均低30×109/L左右。
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影响因素及分析血细胞分析仪具有快速、方便、重复性好、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目前在各级医院已广泛被应用,但其对血小板的准确性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为此,现将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如下。
1采血因素采血是否顺利是造成血小板结果异常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抽血技术不熟练或反复穿刺血管而引起水肿,皮下出血,因组织损伤后组织因子混入血标本中产生肉眼看不到的凝集块,使血小板测定结果偏低。
这些情况标本应该重新采血后测定。
2抗凝试剂比例和种类抗凝剂的种类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国际化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用EDTA—K抗凝对测定血小板结果基本稳定,而肝素或草酸盐可使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
另外,血液和抗凝剂的比例也会影响检测结果。
血液比例过高,抗凝剂相对不足,血液出现微凝块的可能性增加,可能堵塞仪器;抗凝剂比例增高,血量少,血小板会肿胀、崩解、产生正常血小板的碎片而无法测得正确的结果。
3小细胞的干扰当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大于70fl时对血小板计数无影响,而MCV在70fl 以下时,仪器往往提示上限区域有干扰,MCV值越小,小细胞数量越多,血小板计数值就越高。
4放置时间标本放置时间过长,血小板易于吸附聚集、破坏,放置越长,破坏越多;误将红细胞碎片认为是血小板而计入,造成测定结果假性增高。
但在120min内完成测定时对结果影响不大,180min时PLT计数值与即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试剂质量、电流、疾病及药物等因素也能对血小板的计数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检验工作者在检测过程中应尽可能排除各种因素的干扰,才能使血小板计数结果准确可靠,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参考意义的数据。
108• 临床研究 •探析血液分析时影响血小板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宋杨(丹东市中心医院,辽宁丹东 118002)【摘要】目的探讨在血液分析过程中,对血小板检测结果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
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血常规检测患者100例作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
对患者的全血进行提取,有效完成预稀释标本的制作,针对血小板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针对血小板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①在检测过程中放置血小板的时间,针对最终血小板计数的检测结果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②对比患者的静脉血血小板计数以及患者的末梢血血小板计数结果发现,未表现出显著差异。
③患者是否表现出凝血针对最终血小板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较大;④伴随着患者红细胞体积的不断减少,针对患者最终的血小板计数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影响。
结论抗凝剂的使用、对患者放置血小板的时间以及样本溶液等诸多因素针对最终的血小板检测结果均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此临床在实施血小板检测的过程中,需要针对诸多因素加以综合考虑,最终争取获得准确的血小板检测结果,将出现误差的概率有效降低。
【关键词】血液分析;血小板检测;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3-0108-01在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临床使用血液分析仪对患者实施检测的准确度以及灵敏度表现为显著的提高。
对于血液分析仪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表现出诸多的优点,主要体现为便捷以及重复性高等系列优点,因为系列优点的存在,使得在对患者实施血常规检测过程中,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但是对患者完成检测后,较易出现最终的血小板检测结果不稳定的现象[1]。
为了将血小板检测的稳定性显著提高,本文主要将我院收治的血常规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对其实施血液分析过程中,针对最终对血小板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有效提高血小板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具体分析如下。
血细胞分析中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因素目的探讨血细胞分析中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因素。
方法选取40例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受试者,进行血常规检测,根据采集方式的不同分为静脉血组和末梢血组,又将静脉血组根据标本送检时间分为2h送检组和24h后送检组,根据保存温度的不同分为室温保存组和冰箱保存组,比较不同采集方式、不同送检时间和保存温度的下的血小板计数(PLT)。
结果室温保存与冰箱保存下的PLT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静脉血采集中,2h送检组的PLT与24h送检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静脉血的PLT与末梢血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液采集部位和送检时间对PLT有较大的影响,临床检验人员应该做好检测前的质量控制。
标签:血细胞分析;血小板计数;影响因素血常规是临床医学检验的常规项目,是最常用、最终的基本检验常规之一。
血小板是血常规检测中的常规参数,反应出血倾向和止血能力的指标。
在医学检验时必须获取准确、可靠的数据。
但在实际操作中血常规检测结果容易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
为了提高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现对我院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40例受试者的血常规检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对策,以期避免影响因素,保证检测结果更加精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标准为:①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②均为我市直属机关公务员、事业和企业单位的员工;③无严重心、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无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疾病;④血液检查项目:血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AFP、癌胚抗原定量等。
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患者;②合并有机体严重疾病者;③皮肤出现溃疡、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④严重感染者;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22~56岁,平均(43.6±12.5)岁。
1.2方法①静脉血采集:取坐位.手臂伸直。
暴露穿刺部位,选取合适的肘静脉,常规消毒,抽取所有受检者肘静脉血4.0ml分别装于2支EDTA-K2真空采血管内,测定前应将静脉血样品按照全血质控品颠倒混匀的要求,颠倒混匀10次,避免血液凝固,但不可剧烈振摇,以防溶血。
浅谈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影响因素及其质量控制血细胞分析仪的广泛使用使临床检验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不仅能检测更多的实验参数而且大大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但在计数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也不容忽视,尤其是计数血小板时影响因素比较多,现将使用血细胞分析仪出现血小板假性减少和假性升高的原因及质量控制总结如下:1 血小板计数假性升高因素1.1 地线和电源:血细胞分析仪要求良好的接地效果,如果地线未接或接地不良,均可形成静电脉冲信号而影响血小板计数,其主要表现在血小板直方图的起点偏左,并形成小峰,这种情况一定要排除地线和电源的因素,再寻找其他原因。
1.2 试剂质量原因:血细胞分析仪在做血常规分析时,由于稀释液或溶血素过滤不严或被污染导致本底偏高时会引起血小板计数假性增多,故在每天开机做本底检测时发现本底偏高,应进行清洗使本底降至规定范围。
1.3 标本溶血:溶血对红细胞和血小板影响最大,因为红细胞破坏,其计数值减少,而破坏的红细胞形成大小不等的碎片,分析仪将其识别为血小板,使血小板升高,故血细胞分析前应避免溶血。
1.4 小细胞对血小板计数影响:赵勇等[1]报道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时,其结果易受红细胞体积的影响,小细胞数量越多,红细胞体积越大,影响越大,即血小板直方图降波向右延伸范围越大,这与血小板间接计数中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学及其量的改变一致。
避免方法是注意观察红细胞直方图的起点及血小板降波是否达到基底,否则,应及时做血涂片观察或用显微镜进行直接计数。
1.5 药物影响:有些药物可以影响血小板的计数。
钱敏等[2]报道患者输用脂肪乳后影响血小板计数,认为脂肪乳剂中的脂肪乳颗粒直径和患者血小板相近,导致输入脂肪乳的患者血小板会假性增高,并建议患者输用脂肪乳后如需检测血小板最好在5~6h以后,如出现血小板过高时应随时和临床联系,最后经血片观察方可报出结果。
1.6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DIC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仪器法与手工法结果有很大差异,仪器法计数明显高于手工法,这是由于病人血管内溶血产生的红细胞碎片对仪器法计数血小板所造成的正向干扰引起的。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小板实际检测值检影响研究和质控体会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后放置不同时间对血小板实际检测值的影响和临床质控体会。
方法采集7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样后,分别于采集后即时、1 h、2 h、4 h、8 h、12 h和24 h进行血小板检测,分析不同时间段的检测值的差异性,总结质量控制体会。
结果血样采集后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的实际检测值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升高,0~4 h组间的幅度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8~24 h组间的幅度变化差异显著(P<0.05)。
结论血样采集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血小板的实际检测值随之升高,尤其以采集4 h后为显;临床工作中应尽量在标本采集后4 h内进行检测,并做好室间质控工作,以获得更为准确的检测结果。
标签:血小板检测;标本放置时间;检测结果;质控血小板计数(PLT)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血小板数目,有助于临床上止血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是临床检验中常见和重要的检验项目之一[1]。
在实际工作中,血小板的检验过程和结果受到各种因素的感染,包括血样采集的途径和方法、标本运输和保存的方法和时间、患者的生理因素和病情特点、仪器试剂的质量、操作流程和方法等,对试剂检测值带来较大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其中血样采集后的存放时间,是影响实际检测值较大的因素。
临床检验医师应严格控制和减少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各种不利因素,力争获取最精确的检测结果,以免给临床诊疗作出错误或偏差的依据[2]。
近年来,我们将血液标本采集后在常温下放置不同的时间后检测血小板系指标,观察和比较在各个时间段的检测值,并进行室间质量控制,现分析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门诊健康体检的人员70名作為研究对象;经体检者知情同意选择,自愿参加该研究。
其中男40名,女30名;年龄25~55岁,平均37.8±4.5岁。
探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影响因素摘要】目的:分析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影响因素。
方法:收集96份干扰标本并分为三组:A组32份,位于血小板直方图上,且后峰翘起始处>25fl;B组32份,后峰翘起始处20~25fl;C组32例,后峰翘起始处<20fl。
对三组标本分别采用希森美康XS-500i分析仪与显微镜两种方法计数血小板,比较计数结果。
同时比较正常、异常血小板直方图上血小板聚集、大血小板、血细胞仪计数与显微镜计数情况。
结果:B、C两组的仪器法、显微镜法计数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A组无差异(P>0.05)。
异常图形血小板聚集21例、大血小板9例、血细胞仪计数(80.36±29.74)×109/L;正常图形无血小板聚集与大血小板,血细胞仪计数(238.65±17.13)×109/L(P<0.05);两种图形的显微镜计数无差异(P>0.05)。
结论:应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受到血小板凝集、小红细胞数量和大血小板的影响。
针对血小板计数不符合直方图的标本,建议通过手工方法计数,或者重新采集标本,从而提高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显微镜;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4-0395-02Acupuncture for treatment of cervical bone hyperplasia clinical analysis of 58cases Gong Feng.Neijiang Hua Kang Hospital,Sichuan Neijiang 6411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factors affecting platelet count by blood cell analyzer. Methods 96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32 in group A, on platelet histograms, and at the beginning of peak warping > 25fl, 32 in group B and 20~25fl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peak, 32 in group C, and at the beginningof "20fl". Three groups of specimens were counted by the two methods of XS-500i and the microscope. At the same time, platelet aggregation, platelet count, blood cellcount and microscope cou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normal and abnormal platelet histograms. Resul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instruments in B and C (P<0.05), and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A group (P>0.05). Abnormal pattern of platelet aggregation in 21 cases, large platelets in 9 cases, blood cytometer count (80.36±29.74)×109/L, normal pattern without platelet aggregationand large platelets, blood cytometer counting (238.65±17.13) × 109/L (P<0.05), and no difference (P > 0.05) in the two patterns. Conclusion Platelet count by blood cell analyzer is affected by platelet aggregation, small red blood cell count and large platelet cou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platelet count, it is suggested that a manual method of counting or collect the specimen by manual method is suggestedfor the specimen that does not conform to the histogram of the platelet count.血细胞分析仪提高了临床检验效率,在检测大量实验参数的基础上,还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关于血小板检验误差-指血和静脉查血小板的差别首先我们要了解血小板波动是很大的,正常是10万到30万,这么大一个区间,15万和25万几乎没有区别,但是8万和10万就需要观察,如果发现3万5万了,就要复查了,因为毕竟3万以下是有出血危险的。
血小板检验的误差一直在困扰我们,我相信同样也在困扰医生,大家多了解一下是怎么回事,就不会太迷茫了。
1.大血小板变成了红细胞很多年前有一次我去医院验血,因为那次刚输过丙球蛋白,所以心里有数,但是结果一出来还是吓了一跳,1万,不可能掉这么快的,我说了自己的情况后,检验科的主任蛮负责,她又抽了一管血给我复查,结果是9万,后她又把我的两次血样拿到北医大总院复查,最后结论是,不同的机器结果不同。
后与我一同分析:我的血小板偏大,有的机器默认大血小板的形态为红细胞了,这时的血小板就会偏低,所以出现了误差。
这只是一种误差因素。
2.还有一种:抗凝剂导致血小板检验误差血小板检查现在有两种方法,一种指血挤压出来的-指血,还有一种是静脉抽血。
静脉抽血的检验中会有种抗凝剂,是防聚集的,某些人对测血小板的这种抗凝剂会有影响,这样静脉血在检验机器读出的血小板会少,因此出现较大误差,所以血小板低的病人用手工计数,会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另这次我生宝宝在协和医院得知,其实在做静脉血化验时还可以避免抗凝剂,那就是不用常人的紫帽管,而改用无抗凝剂的蓝帽的管装血样,或者还可以用肝素的绿帽管,就可以避免因抗凝剂引起的血小板化验误差。
3.指血挤压出来的-指血也有误差因为有过挤压,导致血小板数值也会有误差,因此一般我们去查指血时都会友好的对医生说,请扎深一点,让血自然流出,不要挤压避免有误差,呵呵。
4.血聚集以后也可能导致血小板数值不够精准5.其他干扰因素,女性的月经周期影响,药物的影响,环境的影响,检测的影响。
综上所述,建议病友们在检验中,如果觉得血小板指数有异议,在复查的过程当中可以选择多途径,指头血和静脉同时做,还可以做一个血图片,另静脉血要求用无抗凝剂的蓝帽管。
关于血液分析时影响血小板因素的一点体会时间:2010-08-29 19:52来源:本站作者:本站综合编辑点击:180次字体大小: [ 大中小大中小大中小]--------------------------------------------------------------------------------核心提示:作者:张德志作者单位:116222 辽宁普兰店,普兰店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在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血液分析仪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也有了空前提高,血液分析仪的简便、快捷、高效率、高重复性的特点使得血常规检查在临床诊断中越来越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作者:张德志作者单位:116222 辽宁普兰店,普兰店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在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血液分析仪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也有了空前提高,血液分析仪的简便、快捷、高效率、高重复性的特点使得血常规检查在临床诊断中越来越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血小板检测结果的不稳定也是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
笔者现将多年临床检验工作中所了解的关于影响血小板检测的因素进行如下探讨。
1 方法学缺陷目前血液分析仪血小板大多数采用电阻抗法进行计数,也有光散射法或其他方法,其原理大都是根据细胞的大小、形态进行区分和计数。
这种检测原理决定了对于血小板数量和形态正常的标本,结果比较可靠,但是对于血小板明显减少或形态异常者,结果误差就比较大。
正常人的血小板体积平均分布于2~30fl[1],体积分布直方图明显地向右延伸,不对称,即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大血小板。
在病理情况下,大血小板会更多地增加,由于大部分血液分析仪不能将大血小板与小红细胞进行区分,致使许多大血小板被当成小红细胞计数导致血小板计数结果偏低。
2 仪器、试剂的因素血液分析仪是精密电子仪器,由于测量的脉冲讯号非常小,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所以仪器应安置在一个不受振荡、不受磁场、电场、噪音干扰,防潮、防尘,始终保持室温的环境中。
◇读◇书◇文◇摘◇影响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的因素□王春光血小板由骨髓中的巨核细胞分化而来,在血液中无前期细胞它是止血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参与止血和凝血的很多环节。
血小板计数是临床检验中血液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血小板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一直是检验工作者较为关注的问题。
随着血液细胞分析仪的不断普及,由于仪器设备原理上的限制和血小板易聚集破坏的特性,使得血小板的检验结果有偏差。
对于血小板显著增高或者明显减少的标本必须由显微镜计数进行纠正。
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检测准确性取决于很多因素,所有影响电脉冲信号大小及数目的因素都会对血液细胞分析仪产生影响,血小板易聚集易破坏的特性和诸多干扰因素有关。
在使用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测定时干扰因素多,必须对图形、数据进行谨慎分析对于血小板增高和明显减少的标本,必须对其进行手工计数纠正。
只有在排除其它干扰的情况下,才能使血小板计数结果的可信度增高。
影响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采血是否顺利,血流是否顺畅、抗凝剂的种类及比例、小红细胞的影响、试剂的质量、标本放置的时间、血小板体积异常、某些疾病的影响、某些药物的影响、采血的部位。
一、采血是否顺利,血流是否顺畅这是影响血小板假性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静脉经多次穿刺而引起水肿及皮下出血时因组织损伤后,组织凝血因子混入血液标本而产生凝集。
明显的凝集容易发现可以拒收标本;肉眼不可见的小凝集难以发现,血小板直方图异常但参数不能检出,信息提示有血小板聚集。
丢这样的标本应该制片镜检后建议重新抽血测定。
二、抗凝剂的种类及比例EDTA-K2一直被公认为血液细胞分析的首选抗凝剂,也是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1993年在文件中建议使用的血液抗凝剂,因此,在血液细胞分析检测中广泛使用。
EDTA-K2作抗凝剂是会使血小板形态发生变化,其外膜形成的微小管游离端向外伸展,从而在血小板周围形成丝状伪足,数个这样的伪足相互缠绕形成血小板的可逆聚集体。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影响因素影响策略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在当前医疗技术的发展与促进作用之下,血细胞分析仪被广泛应用于基层医院的检验科室当中。
实践经验显示:血细胞分析仪作用于检验,具有操作简单,响应迅速、重复性好、以及数据精确度高在内的多方面确切优势[1-2]。
但受到自身检测原理的限制性影响,导致在临床对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应用的过程当中,会受到大量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特别是对血小板的检测而言,计数结果会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出现偏差,成为了临床中反应较多的问题之一。
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如何明确血细胞分析仪在检测血小板过程当中的影响因素,落实相应的纠正与控制方法,这一问题备受医务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
本文选取2014年1-3月,健康体检对象共计5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血细胞分析仪对其血小板计数结果进行分析,具体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取自2014年1-3月,健康体检对象共计50例作为研究对象。
对所有入选对象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男27例,女23例,年龄1~72岁,平均(±)岁。
方法使用希森美KX-21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所有入选对象进行血小板计数检测工作。
由希森美公司提供溶血剂以及稀释液。
在空腹状态下,分别实施静脉抽血(血样剂量为 2 ml)以及末梢采血(血样剂量为120 μl),使用mg单位EDTA抗凝管储存分析。
分别实施仪器法以及手工法两种检测方案。
计数作业分别进行3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计数结果。
观察指标对仪器法以及手工法下,不同时间状态下所对应的血小板计数情况进行观察对比,同时对静脉血以及末梢血下的血小板计数检测结果进行对比。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静置8 h后,仪器法检出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P)。
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影响因素分析目的探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影响因素。
方法使用抗凝全血充分混匀,取血小板检测结果异常血液标本100例,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检测,采用显微镜进行手工计数;另外取血小板检测结果正常血液标本100例作为对照,使用显微镜手工计数,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结果,做好详细记录。
结果血小板小于100×109/L血液标本80例,血小板大于300×109/L血液标本50例,血小板在100×109/L至300×109/L之间的血液标本70例。
结论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过长、试剂质量、药物等因素均可对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精度产生影响,故需排除检测过程中干扰因素,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可靠的参考数据。
标签:血细胞;血小板;计数分析;影响因素引言血细胞分析仪具有使用方便、操作快捷、重复性较强、工作质量可靠、工作效率高等优势,同时血细胞分析仪还具有客观等优势,当前在我国的各个大中型医院的临床检验中均有着广泛的使用。
最近几年随着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血细胞分析仪的工艺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特征,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如鞘流技术、散光检测技术、激光技术等,均与传统技术向融合,使得血细胞分析仪在临床中应用范围大大提升。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可能会出现一定误差,此问题是临床试验中常见问题之一。
为了进一步探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影响因素,现取血小板检测结果异常血液标本100例,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检测,采用显微镜进行手工计数;另外取血小板检测结果正常血液标本100例作为对照,使用显微镜手工计数,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结果,且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仪器采用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1.2试剂仪器使用过程中的清洗液、稀释液以及溶血剂等均由原设备生产公司所提供。
显微镜计数使用的血小板稀释溶液按照我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的方法及标准进行配置,并且放置于冰箱进行保存。
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偏差的影响因素分析目的: 探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偏差的影响因素分析。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到2012年3月随机抽取的血常规标本500份的检验资料,分别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和人工显微镜进行血小板计数。
结果: 410份正常血标本血小板计数,血细胞分析仪和人工显微镜计数的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
而90份脂血、溶血、小红细胞血、冷凝素、ETDA依赖性聚集标本、均可引起血小板不同程度的偏差(P 0.05)。
而90份脂血、溶血、小红细胞血、冷凝素、ETDA依赖性聚集标本、均可引起血小板不同程度的偏差(P 0.05)。
而90份脂血、溶血、ETDA依赖性聚集标本均可引起血小板不同程度的偏差(P <0.05)。
血细胞分析仪采用电阻抗法原理计数血小板时脂血、溶血高于目视显微镜法计数。
表明电阻抗法将红细胞碎片和脂血中与血小板大小相似的乳糜微粒等,很难避免白细胞碎片、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乳糜微粒和蛋白聚集体等物质的干扰。
这些物质在血液分析仪计数时会被划分到血小板的各个区域里,从而干扰了血小板的计数,导致仪器出现了误差,导致血小板计数偏离。
冷凝集素在受冷后很快出现凝集,不但能凝集红细胞,而且能凝集有核细胞和血小板,造成假性血小板减少。
除此以外,选择不同的抗凝剂也可以引起血小板计数偏差,EDTA-K2可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而使用柠檬酸钠抗凝能一定程度降低EDTA-K2對血小板计数的影响[3]。
另外,血标本放置时间太长,血小板易吸附在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膜周围,形成巨大血小板,使血小板计数偏低,所以全血标本需不断混匀,并且在2h内完成测定[4]。
还有实验室的环境因素,如温度的高低,湿度的控制以及采血过程是否顺利都会对测量的结果与真实结果的接近程度造成一定的影响。
所以,寻找血小板计数异常的因素,尽而减少分析异常,而得到准确结果,就必须对分析仪器进行监测、纠正系统误差、严把标本接收关,对治疗前后标本做好时间与用药的备注,及时与临床进行联系,确保结果真实可靠。
关于血细胞分析时血小板误差原因的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细胞分析检验血小板过程中发生血小板检查结果误差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纠正办法。
方法:选择2012 年8 月~2013 年5 月在我院进行血小板检查的患者标本400 例作为观察对象。
所有患者的标本均分为两份,一份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一份使用显微镜检查,对比观察检测结果。
结果:400 例标本出现误差34 份,主要原因包括:采血不顺利15 例,抗凝剂依赖10 例,小红细胞6 例,血小板体积增大3 例。
结论:使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小板进行检查可能会出现误差,且导致误差的原因较多,需要高度重视显微镜检查的必要性。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血小板;误差在科技的引领下,血细胞分析仪被广泛的引用于医学,它能够自动定量的分析各种血细胞参数,从而更加方便医生寻找参考数据,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1]。
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血细胞分析仪也有其自身的不足,特别是在血小板计数时出现的误差较多[2]。
为了分析出现这种误差的原因,现将2012 年8 月~2013 年5 月在我院进行血小板检查的患者标本400 例做一个回顾性的分析,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 年8 月~2013 年5 月在我院进行血小板检查的患者标本400 例,其中男性216 例,女性184 例,年龄3~78 岁,平均年龄43.6 岁;其中中医科82 例,普外科78 例,内科76 例,儿科84 例,妇产科80 例。
其测定值作为第一次测定列入结果统计。
分析前,仪器做常规保养,本底计数正常,中、低两个批号的质控血检测值均在控,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血程序上机检测。
1.2 方法对照组:对400 位例患者抽血2ml,分别加入1ml 于EDTA-K2、NaF 抗凝管(C管)和EDTA-K2.NaF 抗凝管(D 管)中,充分混匀,室温放置1h 后,分别上机检测。
观察组:由2 位经验丰富的护师对400 位例患者重新抽血2ml,分别加入1ml 于EDTA-K2 抗凝管(A 管)和EDTA-K2.NaF 抗凝管(B 管),充分混匀,室温放置1h,同时由实验室人员取患者末梢血20ul 加入含0.38ml 草酸铵稀释液的试管中,严格按照第2 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血小板人工显微镜计数。
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的影响因素探讨
李强
【期刊名称】《求医问药(学术版)》
【年(卷),期】2013(011)003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小板测量时的影响因素,排除“假性降低”和“假性增高”两种情况,进而获得确切的血小板数值,为临床提供科学的治疗依据.方法:在不同条件下运用xs1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当血小板散点图发生异常时使用手工计数,将两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因素包括采血部位、标本置放时间、红细胞大小以及血中凝块存在.结论:在血小板计数中手工
计数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且不能被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完全代替,应保证分析仪操作规
范化;血小板散点图出现异常时,应重新采血计数或者改用手工计数.
【总页数】2页(P206-207)
【作者】李强
【作者单位】成都航天医院四川成都6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
【相关文献】
1.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的影响因素 [J], 戴军方
2.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时影响因素分析 [J], 万腊根;辛建英
3.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时影响因素的探讨 [J], 王永岐;邢芳会
4.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的影响因素 [J], 张素英
5.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因素研究 [J], 杨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讨血液分析时影响血小板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分析时影响血小板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
方法:采用LH75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对2200例准备进行血小板检测患者,分别检测不同时间、末梢血、静脉血、血液凝集和红细胞的大小对血小板计数的不同影响。
结果:仪器试剂的使用和质量、血小板的放置时间、抗凝剂种类、样本溶血不足、红细胞体积的增减、样本储存等是影响血小板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
结论:诸多因素存在影响血小板检测结果,临床可结合血小板直方图进行综合判断,必要可借助显微镜计数或重复采血计数,以此降低误差。
【关键词】血液分析血小板检测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7-0122-02血小板(PLT)检测是临床上诊断和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重要指标,也是其他测量血小板参数的基础,故确保血小板数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非常关键。
血小板检测一般难以准确计数,也主要因为血小板体积小,非常容易发生粘附、聚集和变性破坏反应。
虽然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然而对血小板检测,往往其结果不稳定。
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的影响因素很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2月—2013年8月我科室进行血常规检查有2200例,提取其全血和制作预稀释标本。
1.2 检测方法1.2.1 检测用仪器、试剂:贝克曼库尔特LH75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配套试剂,选择用EDTA-K2抗凝的真空采血管。
江苏康健医疗用品厂生产的塑料抗凝管(0.15—0.2 mg/管)。
1.2.2 标本筛选参考标准:①血细胞直方图明显异常;②血小板测定值与直方图不符;③平均红细胞体积(MCV)<70f1;④血小板计数与临床诊断不符。
2 结果检测结果2200例出现异常数量91例,占3.8%,其中32例血小板测定值与直方图不符,8例MCV<70f1,14例血小板计数与临床诊断不符,37例血细胞直方图出现异常。
关于血液分析时影响血小板因素的一点体会时间:2010-08-29 19:52来源:本站作者:本站综合编辑点击:180次字体大小: [ 大中小大中小大中小]--------------------------------------------------------------------------------核心提示:作者:张德志作者单位:116222 辽宁普兰店,普兰店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在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血液分析仪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也有了空前提高,血液分析仪的简便、快捷、高效率、高重复性的特点使得血常规检查在临床诊断中越来越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作者:张德志作者单位:116222 辽宁普兰店,普兰店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在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血液分析仪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也有了空前提高,血液分析仪的简便、快捷、高效率、高重复性的特点使得血常规检查在临床诊断中越来越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血小板检测结果的不稳定也是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
笔者现将多年临床检验工作中所了解的关于影响血小板检测的因素进行如下探讨。
1 方法学缺陷目前血液分析仪血小板大多数采用电阻抗法进行计数,也有光散射法或其他方法,其原理大都是根据细胞的大小、形态进行区分和计数。
这种检测原理决定了对于血小板数量和形态正常的标本,结果比较可靠,但是对于血小板明显减少或形态异常者,结果误差就比较大。
正常人的血小板体积平均分布于2~30fl[1],体积分布直方图明显地向右延伸,不对称,即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大血小板。
在病理情况下,大血小板会更多地增加,由于大部分血液分析仪不能将大血小板与小红细胞进行区分,致使许多大血小板被当成小红细胞计数导致血小板计数结果偏低。
2 仪器、试剂的因素血液分析仪是精密电子仪器,由于测量的脉冲讯号非常小,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所以仪器应安置在一个不受振荡、不受磁场、电场、噪音干扰,防潮、防尘,始终保持室温的环境中。
仪器液路的定期维护清洗也至关重要,计数管路的不清洁会造成血小板数量明显的升高。
试剂的质量对血小板结果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必须使用与仪器相配套的试剂,进口试剂价格较贵,因此使用合格的国产试剂是避免试剂因素影响血小板计数的关键。
3 抗凝剂因素ICSH推荐使用EDTA盐抗凝,含量规定为(1.5~2.0)mg/ml,即1.5~2.0mg的EDTA-2K 抗凝1ml的全血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达到抗凝的目的。
工作中常用的是EDTA-2K的能抗凝2ml全血的真空采血管[2],这就要求采血时尽量准确到2ml,采血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检测结果。
如血液比例过高则抗凝剂相对不足,标本会出现微凝块阻塞仪器检测孔;抗凝剂比例偏高血液相对不足,血小板会肿胀崩解,产生正常血小板大小的碎片而无法得出正确的结果。
还有极少数人的血小板在用EDTA抗凝时,出现血小板聚集,这种情况可能与血浆中存在的某些自身抗体有关,多发生在肿瘤患者、自身。
4 标本采集、储存的因素采血过程也是保证血小板准确计数的关键。
末梢采血时应提前充分按摩采血部位再采血。
尤其是婴幼儿,若方法不当,如采血速度慢、出血不畅、挤压采血部位等,就会造成血小板假性减少。
静脉经多次穿刺而引起的水肿及皮下出血时,因组织损伤,组织凝血因子混入血液标本中产生肉眼看不见的小凝块,也可以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此时必须重新采血测定。
血液标本采集后,最好放置15~30min, 因为血小板离体后,其形态立即发生变化,其外膜形成的微小管游离端向外伸展形成丝状伪足,数个伪足相互缠绕,形成血小板可逆聚集体,其体积一般和淋巴细胞大小相似[3],造成血小板假性减少,随着时间延长,这种假性聚集就会发生解聚。
5 小红细胞增多或巨大血小板增多的因素当患者RBC大小不均、尤其是以体积<70fl的小RBC居多时,部分极小RBC会计入血小板数,引起血小板假性增高。
这种现象在使用电阻抗法原理计数的仪器中易出现,因为血小板和RBC是在同一个检测系统中通过体积大小来识别,小RBC的脉冲信号可能被视为血小板信号而导致血小板计数假性增高,同理,当血液中巨大血小板增多时,也会使血小板计数减少。
还有所谓的卫星现象,是因EDTA抗凝血中血小板黏附于分叶核粒细胞表面,出现巨大血小板,所以计数时没有包括在内,此时都应用显微镜重新计数血小板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6 样品溶血不完全溶血不完全对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影响较大,会使白细胞假性升高,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不但影响白细胞的计数和分类,还会影响下一例样品的血小板计数,可能由于红细胞碎片冲洗不彻底造成血小板假性增高。
这种情况在半自动血液分析仪需手工滴加溶血剂时较易出现。
7 高镁血症及脂类与蛋白聚集体的影响临床上常用MgSO4来预防控制妊高征子痫的发作及用于治疗先兆子痫。
高浓度的Mg2+镁离子有类似Ca2+的生理作用,通过改变血小板胞内CAMP水平而引起血小板的聚集,造成血小板计数假性降低。
脂类与蛋白的聚集体,是因为低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可促进血液高凝状态,使凝固因子活性增强,血小板聚集性增高,纤溶性降低,引起假性血小板减少。
8 疾病因素菌血症患者血液中的大量细菌可导致血小板计数结果增高,在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转移癌、自体免疫性疾病、重度感染及某些不明疾病血浆中冷球蛋白增加或白血病、妊娠、血栓性疾病、糖尿病等血浆中冷纤维蛋白增加,可使血中非晶体物质聚集,引起血小板计数值假性增高[3],此时可将标本放置37℃水浴后计数。
以上关于血小板检测的影响因素是在临床工作中比较常遇到的,了解了这些因素后,在操作中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遇到有问题的标本、有问题的结果,就要认真分析仔细研究,一定要让最后发出的报告最真实的反映客观实际,这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探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1 丛玉隆.血液学体液学检验与临床释疑.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46-48.2 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1(1):22.3 严丽华,邱方城,郑卫东.血液细胞分析的影响因素探讨.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26:660-661.(责任编辑:竹)声明:各媒体转载请自觉注明文章来自《中华检验医学网》()!原文地址:/html/20100829/11649.html尿液红细胞镜检与干化学法检查比较分析时间:2010-08-29 19:47来源:本站作者:本站综合编辑点击:183次字体大小: [ 大中小大中小大中小]--------------------------------------------------------------------------------核心提示:作者:姚贵娟1,陈小惠2作者单位:1 314512 浙江桐乡,桐乡市石门镇人民医院2 314512 浙江桐乡,桐乡市妇幼保健医院【摘要】目的探讨尿液红细胞镜检与干化学法检查比较分析。
方法用FACT-100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和上海XSP-4C显微镜、尿沉渣定量计数板进行红作者:姚贵娟1,陈小惠2 作者单位:1 314512 浙江桐乡,桐乡市石门镇人民医院 2 314512 浙江桐乡,桐乡市妇幼保健医院【摘要】目的探讨尿液红细胞镜检与干化学法检查比较分析。
方法用FACT-100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和上海XSP-4C显微镜、尿沉渣定量计数板进行红细胞检测。
结果两种方法的阳性符合率,微量符合率差别较大,而阴性符合率两种方法比较接近。
结论干化学法可以提高红细胞检测的灵敏度,对尿液红细胞被破坏的样本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而镜检可以鉴别红细胞的形态,对肾小球源性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尿液红细胞;镜检;干化学法检查本文对尿液红细胞镜检与干化学法检查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干化学法可以提高红细胞检测的灵敏度,对尿液红细胞被破坏的样本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而镜检可以鉴别红细胞的形态,对肾小球源性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有重要的价值。
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临床申请做尿液分析的门诊患者新鲜尿600份。
1.2 实验器材上海XSP-4C显微镜,上海FACT-100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及分析仪专用配套试带,尿沉渣定量计数板。
1.3 实验方法用一次性塑料杯随机收取上述新鲜尿液100ml,仪器操作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进行,每天开机用校正带及纯水对仪器进行校正,标本收到1h内完成,尿液试带检测恢复到室温(25℃),浸入尿液2s后取出,吸取多余的尿液,镜检标本以1500r/min离心5min 后倒去上清液留取0.2ml尿沉渣标本,摇匀后放入尿沉渣定量计数板进行检测,在高倍镜下(10*40)观察10个视野记录结果。
见表1。
表1 两种尿液检查方法比较2 结果用尿11项尿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潜血和红细胞对比分析600份尿样结果(+~+++)(25~200)细胞数/μl,两种方法阳性符合率,微量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如下,阴性符合率97%,微量符合率65%,阳性符合率29%。
3 讨论由上可知两种方法阴性符合率为97%,阴性标本中有12例红细胞数10/μl维生素C浓度0.7~1.3mmol/L造成了假阴性结果。
微量符合率为65%,其中不符合的40例标本中,32例亚硝酸盐阳性,3例pH8.5~9.0,5例尿蛋白++造成了假阳性结果[1]。
阳性符合率为29%,其中62例亚硝酸盐阳性白细胞+++,9例白细胞+++,造成了假阳性结果,次氯酸,尿道感染产生的微生物中的过氧化物酶可使结果呈假阳性。
综上所述,尿干化学分析报告的阳性,微量结果与尿沉渣镜检法符合率相差很大,尿干化学法检测潜血的原理是完整的红细胞、破坏的红细胞和游离的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均发生反应,这是临床反应潜血++至+++而镜检未发现少量红细胞的重要原因,干化学法可以提高红细胞检测的灵敏度,尤其对某些疾病使红细胞破坏的尿液标本,在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1]。
而尿沉渣镜检是检测完整的红细胞,可以观察到红细胞的形态特征,能反映尿液中红细胞形态的实际情况,对鉴别血尿的来源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肾小球源性疾病有一定临床意义。
如果两种方法结果明显不符,必须结合临床分析,不能忽视镜检。
【参考文献】1 丛玉隆,马骏龙.尿液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检.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7,20(3):声明:各媒体转载请自觉注明文章来自《中华检验医学网》()!原文地址:/html/20100829/11645.html浅谈基层检验队伍现状及改善措施时间:2010-06-19 23:05来源: 作者: 点击:19次字体大小: [ 大中小大中小大中小]--------------------------------------------------------------------------------核心提示:经济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促进了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工业污染、人为污染等,给人们所依赖的食品、水质等带来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