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功能主治大全
- 格式:pdf
- 大小:226.91 KB
- 文档页数:15
实用文档1.杜仲: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
功效分类:补益药。
科属分类:杜仲科。
别名:思仙、思仲、木绵、檰、石思仙、扯丝皮、丝连皮、玉丝皮、丝棉皮。
性味:甘;微辛;性温归经:肝经;肾经。
功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主治:腰脊酸疼;阳痿;尿频;小便余沥;风湿痹痛;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
用药禁忌:阴虚火旺者慎服。
2.桑白皮:桑科植物桑的根皮。
功效分类:清热药;利水药。
科属分类:桑科。
别名:桑根白皮、白桑皮、桑桑皮、根皮、桑皮、双皮、桑白皮、双白皮、炙桑皮等。
性味:甘;辛;性寒。
归经:肺经;脾经。
功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肺热喘痰;水饮停肺;胀满喘急;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用药禁忌:肺虚无火力、便多及风寒咳嗽忌服。
常用中药大全3. 秦皮: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小叶白蜡树或秦岭白蜡树的树皮。
功效分类:。
清热解毒药。
科属分类:木犀科。
别名:岑皮,梣皮,秦白皮,蜡树皮,苦榴皮。
性味:味苦,寒。
归经:归肝经、胆经、大肠经。
功能:清热燥湿,清肝明目,收涩止痢,止带。
主治:用于热毒泻痢,带下阴痒,肝热目赤肿痛,目生翳障。
用药禁忌:脾胃虚寒者忌服。
《本经逢原》:胃虚少食者禁用。
药材基源:秦皮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腊树、小叶白腊树或秦岭白腊树的树皮。
4.津柴胡:是多年生草本。
科属分类:伞形科。
别名:茈胡、北柴胡、硬柴胡。
性味:微有香气,味淡。
性微寒,昧苦。
归经:归肝经、胆经。
功能: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少阳证,肝郁气滞,气虚下陷,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用药禁忌: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药材基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5. 银柴胡: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根。
功效分类:清热凉血药。
科属分类:石竹科。
别名:银夏柴胡、银胡、山菜根、山马踏菜根、牛肚根、沙参儿、白根子、土参、丝石竹、霞草、欧石头花、山蚂蚱、锥花丝石竹、线形瞿麦、圆叶丝石竹、蝇子草、鹤草、旱麦瓶草、黄柴胡、铁柴胡。
常见中草药功效归纳表
1. 人参
- 功效:补气养血、益气健脾、提神益智、调理免疫力、延年益寿。
- 使用方法:煮汤、炖煮、泡茶、制成药丸等。
2. 当归
- 功效: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益气活血、养血安神。
- 使用方法:煎汤、泡酒、炖煮等。
3. 甘草
- 功效:调和药性、补脾益气、解毒止痛、清热祛湿。
- 使用方法:煎汤、泡茶、制成颗粒剂等。
4. 黄芪
- 功效:补中益气、抗疲劳、提高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
- 使用方法:煮汤、泡茶、炖煮等。
5. 白芍
- 功效:养血调经、活血散淤、止痛祛痹。
- 使用方法:煮汤、泡茶、制成药丸等。
6. 丹参
- 功效: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降血压、保护心血管系统。
- 使用方法:煎汤、泡茶、制成颗粒剂等。
请注意,上述中草药的功效归纳仅为常见情况,具体使用中草药时,应遵循医生或草药师的建议,并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合理搭配和用量控制。
注意:本文档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具体中药材的疗效,如需详细了解,请咨询专业医生或草药师。
1000种中药的功能主治简介中药是中国传统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1000种中药以及它们的功能主治,帮助读者了解中药的应用范围和作用。
功能主治列表以下是1000种中药的功能主治列表:1.人参:补气养血,益气养阴,健脾开胃。
2.黄芪:补气益阳,提升免疫力,抗衰老。
3.川芎:活血化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
4.当归:养血活血,调经止痛,补气养血。
5.三七:活血止血,消肿止痛,促进伤口愈合。
6.甘草:温中和胃,解毒利咽,护肝明目。
7.炙甘草:补脾胃,消食化滞,解毒退热。
8.白术:健脾胃,利水渗湿,止泻固脱。
9.陈皮:理气消食,行气健胃,化痰止咳。
10.枸杞子:滋阴补肾,明目益气,抗衰老。
11.阿胶:补血养气,润肺止咳,滋阴补肾。
12.黑枸杞:补肾益精,强身健体,延缓衰老。
13.冬虫夏草:补肾壮阳,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
14.牛膝:活血消肿,舒筋活络,强筋健骨。
15.丹参:活血化瘀,降血脂,抗衰老。
16.肉桂:温中散寒,行气活血,暖宫止痛。
17.白芍:养血止痛,调经活血,镇静安神。
18.金银花:清热解毒,解表退热,利咽和颈部肿卷。
……此处省略了中间部分,总共列出了1000种中药的功能主治,以示节省篇幅。
如果需要详细列表,请与我联系。
……1000.七叶一枝花:清热解毒,解表退热,利咽和颈部肿卷。
结论中药拥有广泛的应用领域,每一种中药都有其独特的功能主治。
本文列出了1000种中药的功能主治列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药的作用。
请注意,在使用中药之前,应咨询专业中医师的建议,并按照其指导进行使用。
各种中药功效大全中药功效大全1、补气药黄芪:能够补气升阳,适用于脾肺气虚导致的倦怠乏力、气短多汗、便溏腹泻、中气下陷、脱肛等症状。
此外,它还具有固气益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等功效。
白术:主要用于补脾益气,适用于脾胃气虚、运化失常导致的纳少、气短、脘腹虚胀、倦怠便溏等症状。
此外,它还能够燥湿利水、固表止汗等。
山药:主要用于补脾益胃,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倦怠、便溏久泻、小儿疳积及脾虚白带等症状。
此外,它还具有养肺固肾的功效。
甘草:主要用于益气补中,适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症状。
此外,它还能够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等。
党参:主要用于补气益脾,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或肺虚咳嗽、气短倦怠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气虚体弱证。
此外,它还具有养血生津的功效。
2、补血药当归:主要用于补血活血,适用于血虚所致各种症候。
此外,它还能够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等。
熟地:主要用于养血滋阴,适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症状。
此外,它还能够补精益髓。
何首乌:主要用于补血生精,适用于肝肾两虚、精亏血虚所致的头昏耳鸣、失眠健忘、心悸怔忡、腰膝酸软、遗精带下及须发早白等症状。
此外,它还能够通便解毒。
白芍:主要用于养血敛阴,适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耳鸣或烦躁易怒等症状。
此外,它还能够平抑肝阳、柔肝止痛。
阿胶:主要用于补血止血,适用于血虚萎黄、眩晕或虚痨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等出血证。
为了方便阅读,以下文章已经进行了改写和格式调整:中药功效大全之七龙眼肉功效: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适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失眠健忘、惊悸怔忡、眩晕等。
百合润肺止咳:适用于肺热咳嗽及肺虚久咳,痰中带血等。
《百合固金汤》清心安神:适用于热病后余热未尽,神思恍惚,烦躁失眠等。
《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枸杞子功效:滋补肝肾,适用于肝肾阴虚,头目眩晕,视力减退,腰膝酸软,遗精消渴等。
《杞菊地黄丸》益精明目:适用于肾精虚损,眼目昏花或云翳遮睛等。
⼀一、补⽓气药1、⼈人参【性味归经】甘、微苦、微温。
归 ⼼心、肺、脾经。
【功能主治】⼤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2、党参【性味归经】甘、平。
归脾、肺经。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生津、养⾎血3、黄芪【性味归经】甘、微温。
归脾、肺经【功能主治】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4、白术【性味归经】苦、甘、温。
归脾、胃经【功能主治】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固表⽌止汗、安胎5、⼭山药【性味归经】甘、平。
归脾、肺、肾经【功能主治】益⽓气养阴、补肺脾肾、固精⽌止带6、甘草【性味归经】甘、平。
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益⽓气补中、祛痰⽌止咳、清热解毒、缓急⽌止痛、缓和药性⼆二、补阳药1、鹿茸【性味归经】甘、咸、温。
归肾、肝经【功能主治】壮肾阳、益精⾎血, 强筋骨,调冲任、固带脉,托疮毒2、巴戟天【性味归经】辛、甘,微温。
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肾阳、益精⾎血,祛风湿、强筋骨3、⾁肉苁蓉【功能主治】(1)补肾阳,益精⾎血(2)润肠通便——肠燥津亏之⼤大便秘结 4、淫⽺羊藿【性味归经】辛、甘,温。
归肝、肾经【功能主治】(1)温肾壮阳(2)祛风湿,强筋骨5、补骨脂【性味归经】辛、苦,温。
归肾、脾经【功能主治】(1)补肾助阳,固精缩尿(2)温脾⽌止泻(3)纳⽓气平喘6、杜仲【性味归经】甘,温。
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安胎-肝肾亏虚的胎动不安7、续断【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疗伤续折、安胎8、冬⾍虫夏草【功能主治】补肾壮阳-肾虚腰痛,阳萎遗精。
补肺平喘,⽌止⾎血化痰-肺虚或肺肾两虚之久咳虚喘,劳嗽痰⾎血。
9、益智仁【性味归经】辛,温。
归肾、脾经【功能主治】温肾助阳,固精缩尿-肾⽓气虚寒之遗精滑精,遗尿尿频。
温脾⽌止泻,开胃摄唾-脾寒泄泻,腹中冷痛,⼝口多涎唾。
10、菟丝⼦子【性味归经】甘,温。
归肝、肾、脾经【功能主治】补肾固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三、补⾎血药1、当归【性味归经】甘、辛、温。
功效分类:补益药、温里药。
科属分类:姜科。
别名:益智子、益智。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脾经;肾经。
功能:温脾止泻摄涎;暖肾缩尿固精。
主治: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腹中冷育;口多唾涎;肾虚遗尿;尿频;遗精;白浊。
生态环境:生于林下阴湿处。
用药禁忌:阴虚火旺或因热而患遗滑崩带者忌服。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和海南,福建、广西、云南亦有栽培。
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益智的果实。
36.石苇:多年生草本,高13~30厘米。
别名石樜、石皮等,为水龙骨科植物石韦,庐山石韦、毡毛石韦、有柄石韦、北京石韦或西南石韦的叶。
性味:苦甘,凉。
归经:入肺、膀胱经。
功能:利水通淋,清肺泄热。
主治:治淋痛,尿血,尿路结石,肾炎,崩漏,痢疾,肺热咳嗽,慢性气管炎,金疮,痈疽。
用药禁忌:阴虚及无湿热者忌服。
资源分布: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37.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
功效分类:清化热痰药。
科属分类:百合科。
别名:土贝母、浙贝、象贝、象贝母、大贝母。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归肺经;心经。
功能:清热化痰;降气止咳;散结消肿。
主治:风热或痰热咳嗽;肺痈吐脓;瘰疬瘿瘤;疮痈肿毒。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较低的山丘阴蔽处或竹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浙江、江苏、安徽、湖南等地。
浙江宁波地区有大量栽培。
用药禁忌:寒痰、湿痰及脾胃虚寒者慎服。
38.紫苑:为多年生宿根花卉。
分布于东北、华北及甘肃、安徽等地。
别名:紫苑、小辫儿、夹板菜、驴耳朵菜、软紫菀\山白菜科属:菊科、紫苑属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紫菀的干燥根及根茎。
性味性温,味苦、辛。
功效与作用:润肺下气;化痰止咳。
主咳嗽;肺虚劳嗽;肺痿肺痈;咳吐脓血;小便不利。
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
功能主治:润肺下气,消痰止咳。
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
用药禁忌:有实热者忌服。
39.龟板: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背甲及腹甲。
功效分类:补益药。
科属分类:龟甲亚科。
42种常见中草药中草药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化中享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这些常见的中草药具有丰富的药理活性,对许多常见疾病和健康问题具有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42种常见中草药及其药用价值。
中药一:黄连药用价值:黄连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和胃、消炎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口腔溃疡等问题。
中药二:当归药用价值:当归具有补血、调经、活血化瘀的作用,常用于妇科疾病、贫血等问题。
中药三:人参药用价值:人参具有补气养血、健脾养肺、益气安神的功效,常用于疲劳乏力、失眠等问题。
中药四:黄芪药用价值:黄芪具有补中益气、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常用于虚弱、免疫功能低下等问题。
中药五:芦荟药用价值:芦荟具有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的功效,常用于便秘、烧伤等问题。
中药六:川芎药用价值: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作用,常用于痛经、风湿等问题。
中药七:银杏叶药用价值:银杏叶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记忆力的功效,常用于脑功能衰退、失忆等问题。
中药八:苦参药用价值:苦参具有清热解毒、杀菌去螨的作用,常用于湿疹、痤疮等问题。
中药九:白术药用价值:白术具有健脾和胃、温中止泻的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弱、腹泻等问题。
中药十:枸杞子药用价值:枸杞子具有滋阴补肾、明目养颜的作用,常用于肾虚、眼睛干涩等问题。
中药十一:佛手药用价值:佛手具有散瘀消肿、舒筋活络的功效,常用于跌打损伤、肌肉疼痛等问题。
中药十二:丹参药用价值:丹参具有活血化瘀、舒缓心脏负荷的作用,常用于心脏病、冠心病等问题。
中药十三:菊花药用价值:菊花具有清肝明目、解热散风的功效,常用于目赤肿痛、头痛发热等问题。
中药十四:茯苓药用价值: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的作用,常用于水肿、湿疹等问题。
中药十五:荆芥药用价值:荆芥具有祛风透疹、通窍宣肺的功效,常用于感冒、鼻塞等问题。
中药十六:连翘药用价值: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常用于喉咙痛、肠胃炎等问题。
中药十七:天麻药用价值:天麻具有安神、舒筋活络的功效,常用于失眠、头痛等问题。
常用中药的药性及功能主治1. 人参•药性:味甘、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生津益胃。
–用于气虚血弱、心悸肺虚、被病虚羸之人。
2. 丹参•药性:味苦、微寒。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用于心腹疼痛、胸痹、月经不调等症状。
3. 人蔘•药性:味苦、微寒。
•功能主治:–补益心脾,润肺止咳。
–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两亏、肺热咳嗽等症状。
4. 黄芪•药性:味甘、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补气养阳,固表抗邪。
–用于气虚体弱、肾气不足、风寒邪气侵袭等症状。
5. 川芎•药性:味辛、微温。
•功能主治:–活血去瘀,通经止痛。
–用于血虚气滞、痛经、经闭等症状。
6. 何首乌•药性:味甘、苦,性平。
•功能主治:–养肝益肾,黑发强筋。
–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脱发等问题。
7. 当归•药性:味苦、微寒。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用于血虚经闭、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
8. 熟地黄•药性:味甘、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滋阴养血。
–用于肝肾阴虚、血虚热盛等症状。
9. 白芍•药性:味苦、酸,性寒。
•功能主治:–养血活血,调经止痛。
–用于血虚寒凝、经闭腹痛、跌打损伤等症状。
10. 薏苡仁•药性:味甘、淡微寒。
•功能主治:–利湿渗湿,清热解毒。
–用于脾胃湿困、湿气热结等症状。
11. 知母•药性:味苦、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生津润肺。
–用于火热痰热、口干咽燥等症状。
12. 党参•药性:味甘、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补气养胃,生津润燥。
–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口干喉燥等症状。
13. 银杏叶•药性:味苦、温。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清肺化痰。
–用于血瘀闭经、痛经、肺热咳嗽等症状。
14. 灵芝•药性:味苦、微寒。
•功能主治:–补肺益肾,安神补气。
–用于心脾不宁、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
15. 麦冬•药性:味苦、甘,性凉。
•功能主治:–润肺滋阴,生津润燥。
–用于肺燥咳嗽、热病伤津等症状。
以上是一些常用中药的药性及其功能主治,每种中药都有其独特的药性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体质来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使用。
各种中药名称用途说明引言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瑰宝,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其中,各种中药在治疗不同疾病和调养身体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药名称,并阐述它们的用途和疗效。
1. 人参•学名:人参•用途:人参是一种补气血、益精神、健脾胃的中草药。
它被广泛用于调节免疫系统、增强体力、提高精神状态以及恢复疲劳的病人的元气。
2. 甘草•学名:甘草•用途:甘草是一种消炎、镇痛、抗过敏的中药。
它常用于治疗咳嗽、溃疡、肝炎等疾病。
此外,甘草也可以被用作调味剂。
3. 当归•学名:当归•用途:当归是一种调经补血的中药。
它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以及产后调养。
当归还可以提高免疫力,改善皮肤质量。
4. 丹参•学名:丹参•用途:丹参是一种活血化瘀的中药。
它被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如冠心病、中风等。
此外,丹参还可以改善微循环,缓解疲劳。
5. 五味子•学名:五味子•用途:五味子是一种滋补肝肾、安神益智的中药。
它常用于治疗失眠、记忆力下降等问题。
此外,五味子还可以增加抵抗力、改善肤色、促进发质生长。
6. 黄芪•学名:黄芪•用途:黄芪是一种免疫调节、抗疲劳的中药。
它被广泛用于增强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以及促进恢复力。
黄芪还可以改善气色、增加食欲。
7. 陈皮•学名:陈皮•用途:陈皮是一种理气消食的中药。
它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胃胀、恶心等胃肠道问题。
此外,陈皮还有解酒毒、祛湿、明目等作用。
8. 桂枝•学名:桂枝•用途:桂枝是一种发散寒邪、解表散寒的中药。
它常用于治疗感冒、头痛、关节疼痛等寒性疾病。
此外,桂枝还可以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
结论各种中药拥有广泛而多样的用途。
人参可增强体力,甘草可消炎镇痛,当归可调经补血,丹参可活血化瘀,五味子可滋补肝肾,黄芪可免疫调节,陈皮可理气消食,桂枝可发散寒邪。
这些中药都是宝贵的天然草药资源,在适当的配合和用量下,可以为人们的健康带来积极的影响。
然而,在使用中药治疗疾病时,一定要遵循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并注意药物的剂量和可能的副作用。
常用中药及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中药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药物资源和疾病治疗经验。
以下是常用中药及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的介绍。
一、首乌:性味:苦,甘,温。
归经:肝经,肾经。
功能主治:滋肝肾,益精血,润燥,明目。
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症状,如头发早白,腰膝酸痛,视力模糊等。
二、丹参:性味:苦,微寒。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常用于心血不足、心绞痛、心慌等症状,还可用于创伤、瘀血互结等情况。
三、桑叶:性味:甘,苦,寒。
归经:肝经,胃经。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利水消肿。
常用于眼睛干涩、结膜炎、水肿等情况。
四、川芎:性味:辛,温。
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止痛。
常用于痛经、产后腹痛、创伤等症状。
五、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
归经:脾经,肺经。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健脾和胃。
常用于水肿、脾胃湿滞等情况。
六、白术:性味:甘,苦,温。
归经:脾经,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止泻。
常用于脾胃虚弱、腹泻、食欲不振等情况。
七、白芍:性味:苦,酸,凉。
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主治:补血止痛,调经止痛。
常用于月经不调、痛经、肝气郁结等情况。
八、黄芪:性味:甘,微温。
归经:肺经,脾经。
功能主治:益气固表,扶正固本。
常用于气虚、乏力、食欲不振等情况。
九、熟地黄:性味:甘,苦,微寒。
归经:心经,肾经。
功能主治:益血润燥,滋阴补肾。
常用于虚火上炎、阴虚乏力等症状。
十、茯苓:性味:甘,淡,平。
归经:心经,脾经,肾经。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健脾和胃。
常用于水肿、脾胃湿滞等情况。
中药药材名称大全
中药药材是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药效和功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药药材名称及其功效:
首乌:具有滋肝肾、益精血、润肠通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肾虚、
腰膝酸软等症状。
当归:具有活血调经、补血养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妇女月经不调、产后虚弱等症状。
黄芪:具有益气固表、补中益气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气
短乏力等症状。
白芍:具有养血止血、调经活络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妇女痛经、产
后出血等症状。
人参: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胃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
欲不振等症状。
枸杞:具有滋阴补肾、明目润肺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肾虚、眼睛干
涩等症状。
蒲黄: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小
便不利等症状。
黄连:具有泻火热、清热燥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口舌
生疮等症状。
天麻:具有平肝熄风、祛风止痉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中风、癫痫等
症状。
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痢
疾等症状。
这些中药药材不仅在中医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还被广泛用于食疗、保健等领域。
在选用时,应根据个人体质、病情等情况,遵医嘱合理
使用,以充分发挥其药效,达到治疗目的。
希望这份中药药材名称大
全对您有所帮助,如需更多信息,请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
中药功能分类答案: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理气化痰、滋阴补肾、补益气血。
1.清热解毒主要用于治疗热毒病证,如感冒、喉炎、口腔溃疡等症状。
代表药物有黄连、连翘、板蓝根等。
2.祛风止痛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筋骨疼痛等症状。
代表药物有羌活、川芎、桂枝等。
3.理气化痰主要用于治疗气滞、痰湿等症状。
代表药物有枳实、陈皮、青皮等。
4.滋阴补肾主要用于治疗肾虚、阴虚等症状。
代表药物有枸杞子、山药、熟地黄等。
5.补益气血主要用于治疗气血两虚、面色苍白等症状。
代表药物有人参、黄芪、当归等。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功能分类并不是绝对的,同一种药物可能具有多种功效,且不同体质的人对中药的反应也不尽相同,因此在使用中药时需谨慎选择,遵循医生的建议。
延伸:北齐徐之才曾把药物的效能分为十种,他说:“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种,是药之大体。
”内容是:宣可去壅,生姜、橘皮之属,即理气和胃药;通可去滞,通草、防己之属,即利尿药;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即强壮营养药;泄可去闭,葶苈、大黄之属,即泻水、通大便药;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即解肌发汗药;重可去怯,磁石、铁粉之属,即安神镇静药;滑可去着,冬葵子、榆白皮之属,即利尿润肠药;涩可去脱,牡蛎、龙骨之属,即收敛固涩药;燥可去湿,桑皮、赤小豆之属,即理湿化痰药;湿可去燥,白石英、紫石英之属,则滋润药。
宋朝寇宗奭补充两种:寒可去热,即清凉药;热可去寒,即温热药。
清朝贾九如又提出:雄可表散,锐可下行,和可安中,缓可制急,平可主养,静可制动等。
各有见地,可供参考。
现在一般分法比较明朗,大致如下:解表药具有发散作用,包括疏解风寒、风热、风湿、暑气等外邪犯表。
辛温解表,如麻黄、桂枝、紫苏、羌活、独活、荆芥、防风、细辛、香薷、白芷、秦艽;辛凉解表,如葛根、柴胡、薄荷、豆豉、豆卷、桑叶、菊花、浮萍、升麻;驱风湿,如威灵仙、白芷、络石藤、五加皮、海风藤等。
泻下药具有通大便作用(包括泻水)。
十二味的中药功能主治1. 当归•补血:对缺铁性贫血、贫血性心悸等有良好的疗效。
•活血:经期不调、痛经、产后血滞等症状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养颜:能够改善肌肤暗黄、无光泽等问题,使皮肤呈现健康光泽。
2. 黄芪•补气:对疲劳无力、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提高免疫力: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抵抗力的功效。
•抗过敏:可缓解过敏性鼻炎、花粉症等过敏症状。
3. 人参•补气养血:对气虚血亏、四肢不温、心慌气短等问题有效。
•提高记忆力:对老年性痴呆和脑功能衰退有改善作用。
•抗疲劳:能够减轻体力和脑力疲劳,恢复体力和精神。
4. 何首乌•补肾:能够调理肾虚引起的后腰酸痛、腿脚无力等问题。
•保肝:对肝脏损伤和肝脏功能不全有保护作用。
•延缓衰老:具有抗氧化作用,延缓肌肤衰老。
5. 当地黄•养肝:对肝脏功能不全、黄疸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补肾:对肾阴虚、腰酸膝软、耳鸣耳聋等问题有改善作用。
•提高性功能:对男性性功能障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6. 熟地•补血养阴:对虚劳乏力、面色萎黄、心悸失眠等有良好效果。
•补肾益精:对肾虚引起的性功能障碍、阳痿早泄有改善作用。
•滋阴降火:对口渴、咽干、便秘等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
7. 枸杞子•养肝明目:对肝阴不足、视力模糊等有改善作用。
•提高免疫力: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免疫力。
•延缓衰老:抗氧化作用,具有延缓衰老的功效。
8. 银杏叶•提高记忆力:对老年性痴呆和记忆力衰退有改善作用。
•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降低血小板聚集。
•抗抑郁: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改善情绪。
9. 白术•健脾止泻:对脾胃虚弱、腹泻、食欲不振等问题有一定效果。
•补气养血:可调理气虚血亏的身体状态。
•利湿去湿:对湿痰、浮肿等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10. 茯苓•利水消肿:对肾虚引起的水肿、尿少等症状有效。
•补脾健胃:对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乏力等有改善作用。
•安神助眠:舒缓紧张情绪,改善失眠、多梦等问题。
11. 海参•滋阴润燥:对肺阴虚引起的干咳、咳痰不润的症状有缓解作用。
所有中药的功能主治与用途1. 人参
•功能:补气、滋阴、提神、强心、抗衰老
•主治:气虚、心悸、失眠、疲劳乏力、呼吸困难2. 何首乌
•功能:养血、补肾、润肠、美发
•主治:贫血、肝肾不足、大便干燥、脱发
3. 当归
•功能:活血、补血、调经、止痛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产后血虚、跌打损伤4. 黄芪
•功能:益气、健脾、提升免疫力
•主治:久病体虚、脾虚、气虚、乏力
5. 川芎
•功能:活血、止痛、舒筋通络
•主治:痛经、风湿痹痛、外伤、偏头痛
6. 陈皮
•功能:理气、健脾、化痰、止咳
•主治:胃痛、脘腹胀满、痰多、咳嗽
7. 茯苓
•功能:利水、祛湿、健脾、安神
•主治:水肿、湿热泻痢、脾虚、失眠、健忘8. 苍术
•功能:健脾、消食、止泻
•主治:脾虚泄泻、食欲不振、腹泻
9. 白芍
•功能:补血、止血、调经、止痛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瘀血、外伤出血
10. 熟地黄
•功能:益肾、滋阴、补血
•主治:肾虚、阴虚、血虚、头晕目眩
11. 丹参
•功能:活血、化瘀、调经、抗凝血
•主治:心脏病、心绞痛、痛经、出血
12. 麦冬
•功能:润肺、清热、生津
•主治:肺热咳嗽、烦渴、口干舌燥
…
(继续列举其他常用的中药及其功能主治与用途)
以上所列中药仅为常用中药的一小部分,具备较为明确的功能主治与用途。
然而,每个人体质不同,使用药物还需根据个体情况而定,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中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