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第一章区位疆界
- 格式:ppt
- 大小:23.62 MB
- 文档页数:144
第一章区位和疆界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大国。
中国在世界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一节区位一、地理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南部,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气候温和,区位优越。
(一)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北半球、东半球是地球陆地最集中的两个半球,我国就在此。
因此受陆地的影响最强烈的一个东方大国。
(二)经纬度位置:中纬度大国我国98%的疆土位于北纬20º~50º之间,温带、亚热带面积广阔,光热条件好。
其特征如下:1.国土辽阔,生存空间大2.跨纬度大,是形成地带分异的基础3.中纬度面积广阔,四季更替典型,季节变化明显(影响人的行为习惯及万物变化)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我国东西跨越经度60度多,最东端的乌苏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时差4小时多。
(三)海陆位置位于全球最大陆与最大洋之间。
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处在世界最大陆与最大洋之间,南邻热带印度洋,西部深入内陆,高山盘踞。
其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海陆兼备的环境,深刻影响到资源、交通与文化2. 世界最典型的季风国家,西南季风、东南季风、高原季风,气候不稳定3. 跨经度大,是形成地表经度地带性的基础第二节疆界(一)疆域与邻国我国的疆域辽阔,陆地疆界约22230km,与我国接壤的邻国有15个,自东北起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
有9个陆疆临边省区(132个县市)与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隔海相望。
海岸线长18000km,岛屿岸线长14000km。
最东岛屿是钓鱼诸岛东边的赤尾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边境贸易有较大发展。
有铁路和邻国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越南连接;有公路和巴基斯坦、尼泊尔、缅甸、老挝沟通。
第一章区位和疆界1、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大国。
中国的人口比重居世界第一位。
2、中国陆地面积约为960万k㎡,次于俄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3、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南部,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气候温和,区位优越。
四至点:西至点,新疆乌恰县西侧的帕米尔高原东缘73°22′E;东至点,黑龙江省抚远县以东乌苏里江汇入黑龙江的交汇处,135°03′E;北至点,黑龙江省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53°31′N;南至点,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3°51′N4、位置:○1地球最大大陆欧亚大陆东部,最大海洋太平洋西岸(介于地球上最大大陆欧亚大陆与最大海洋太平洋之间/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热力对比强烈,东部东亚季风显著;加上青藏高原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造就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
○2国土辽阔,西部深入内陆,且高山盘踞,受海洋影响微弱,降水由东南至西北递减,由湿润、半湿润向半干旱、干旱气候更替,自然景观呈现明显的海陆分布地带性差异。
5、新疆:与毗邻国家的陆地边界线最长和毗邻国家最多6、山系:7、国土:狭义的国土指主权国家管理下的领土、领海和领空的政治地域概念;广义的国土还包括国家所拥有的一切资源。
8、简述中国地形大势的特点及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答:特点:①中国地势西高东底,呈三级阶梯;②山地多,平原少;③以山地为骨架,形成了网格状的地形格局。
分界线:①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岷山-邛崃山-横断山脉等。
②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第二章自然结构1、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角度阐述我国气候环境的特征。
答:我国气候的基本气候特征为季风气候明显、大陆性气候强、气候类型多样和水热同期。
下面分别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角度来阐述:(1)地理位置角度1).经纬度:中纬度为主体,南北所跨纬度大,以中纬度气候为主体。
第一章区位和疆界教学目的1、知道中国在世界的地位2、理解且掌握中国的区位条件和意义教学内容1、中国的地理区位及其意义2、中国国土特征及其地理意义第一节中国的地理区位及其意义一、地理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南部,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气候温和,区位优越。
(一)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北半球、东半球是地球陆地最集中的两个半球,我国就在此。
因此受陆地的影响最强烈的一个东方大国。
(二)经纬度位置:中纬度大国我国98%的疆土位于北纬20º~50º之间,温带、亚热带面积广阔,光热条件好。
其特征如下:1、国土辽阔,生存空间大2、跨纬度大,是形成地带分异的基础3、中纬度面积广阔,四季更替典型,季变明显(影响人的行为习惯及万物变化)(三)海陆位置:位于全球最大陆与最大洋之间。
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处在世界最大陆与最大洋之间,南邻热带印度洋,西部深入内陆,高山盘踞。
其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海陆兼备的环境,深刻影响到资源、交通与文化2、世界最典型的季风国家,西南季风、东南季风、高原季风,气候不稳定3、跨经度大,是形成地表经度地带性的基础二、疆界(一)疆域与邻国我国的疆域辽阔,陆地疆界约22230km,与我国接壤的邻国有15个,自东北起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
有9个陆疆临边省区(132个县市)与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隔海相望。
海岸线长18000km,岛屿岸线长14000km。
最东岛屿是钓鱼诸岛东边的赤尾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边境贸易有较大发展。
有铁路和邻国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越南连接;有公路和巴基斯坦、尼泊尔、缅甸、老挝沟通。
此外,同周边国家还有定期航空线联系。
(二)国土面积陆地面积:960×104km2,属于一个多山的土地大国。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区位和疆界第一节中国在世界的地位12世纪初(北宋)时,人口超过1亿。
第二节区位与疆界·与我国接壤的邻国有15个·有9个陆疆临边省区,新疆与毗邻国家的路底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8国)·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隔海相望·15条主要国际河流·国土面积=陆地面积960 ×104 km2 +海域面积300 ×104 km2(四大海域)=1 260 ×104 (km2)·我国是一个重要的海洋大国,按联合国通过的《联合国海洋公约》的规定,我国周围海区应划归我国主权和主权利益所管辖的海域,包括内水、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面积共约300×104 km2。
这是我国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节中国遥感图像的地学分析一、地表结构(一)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是我国的四大高原。
(二)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均属构造断陷区域。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
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之称准噶尔盆地中分布着我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特古沙漠四川盆地又称“红色盆地”或“紫色盆地”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水系稠密,人口众多,土壤肥沃,物产富饶,经济发达,是我国富饶的地区之一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三)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三大平原,集中分布于东部第三级地形阶梯上的东西向与北东向山脉之间的网格中,面积辽阔,地势低平,交通便利,人口密集,为全国主要农耕基地。
(四)山地1南北向山脉:自北而南主要有贺兰山、六盘山以及著名的横断山等。
2东西向山脉:主要有三列,北列是天山和阴山;中列是昆仑山、秦岭、淮阳山;南列为喜马拉雅山和南岭。
这三列山脉间距大致相等,各约8个纬度,具有明显的等距性。
阴山、秦岭海拔1 000~2 000 m左右,南岭仅1 000 m 上下。
第一章区位和疆界1、简述我国地表结构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
答:我国地表结构有以下三方面的基本特征:(1)、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展布。
影响:使我国著名的江河大多发源于第一、二级阶梯并自西向东奔流入海。
(2)、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影响:容易发展多种经营;但平地较少,人口压力大。
(3)、以山地和高原为主的地表结构(合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59%)。
影响:分布有一定规律的山系构成了我国巨地貌轮廓的基本框架,控制着盆地、平原和丘陵的空间分布格式。
2、简述我国地貌总轮廓的显著特征及其影响。
答:(1)、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展布。
这一逐级下降的态势形成了我国地貌总轮廓的显著特征。
(2)、我国西高东低阶梯状层层下降的地貌特征对河流的影响最为明显,主要表现有③:①我国著名的江河大都发源于第一、二级地形阶梯上,自西向东奔流;②在地势呈阶梯状急剧下降的地段形成了丰富的水力资源;③由于我国雨带基本上呈与江河干流平行分布的态势,使得各河段的调水能力小,从而导致了我国季风区域的河流更加明显地反映了大陆性河流水文动态的特点。
2、概述我国山地格局的地理意义。
答:(1)、我国的山脉纵横交错,其分布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构成了我国宏观地貌分布格局的网格状骨架,控制着镶嵌于网格中的盆地、平原和丘陵的空间分布格式。
(2)、不仅如此,我国的南北向山脉和东西向山脉还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其中:①南北向山脉把全国分成地势显著变化的东、西两大部分,西部多为海拔逾3500米的高山和逾5000米的极高山,山脉多为北西、北西西向,而东部则多为海拔低于3000米的中、低山,以北北东向山脉为主;②东西向山脉中,西部的昆仑山为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之间的天然分界,天山则是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之间的天然分界,东部的北列一一阴山为内蒙古高原的边缘,东部的中列一一秦岭不仅是长江、淮河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水岭,更是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南方片区与北方片区的地理分界线,而东部的南列一一南岭不仅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同时也是华中地区与华南地区的地理界线。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位入学考试《中国地理》总论部分精选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区位和疆界1、简述我国地表结构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
答:我国地表结构有以下三方面的基本特征:(1)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展布。
影响:使我国著名的江河大都发源于第一、二级阶梯并自西向东奔流入海。
(2)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影响:我国的地貌按形态可分为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和平原五大类型,利于发展多种经营;但平地较少,人口压力大。
(3)以山地高原为主的地表结构。
影响:山地和高原的面积最广,其次是盆地、丘陵和平原,它们所占的比例都较少。
因此,山地和高原是构成我国地貌基本轮廓的主体,尤其是纵横交错的山系构成了巨地貌轮廓的基本骨架,控制着盆地、平原与丘陵空间分布的格式。
2、简述我国地貌总轮廓的显著特征及其影响。
答:(1)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展布。
这一逐级下降的态势形成了我国地貌总轮廓的显著特征。
(2)西高东低阶梯状层层下降的地势,对河流的影响最显著,主要表现有③:①我国著名的江河大都发源于第一、二级地形阶梯上,自西向东奔流,沟通了东西之间的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陆的联系;②在地势呈阶梯状急剧下降的地段形成了丰富的水力资源;③由于我国雨带基本上呈与江河干流平行分布的态势,使各河段的调水能力小,从而导致了我国季风区域的河流更明显地反映了大陆性河流水文动态的特点。
3、概述我国山地格局的地理意义。
答:⑪我国的山脉纵横交错,其分布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构成了我国宏观地貌分布格局的网格状骨架,控制着镶嵌于网格中的盆地、平原和丘陵的空间分布格式。
⑫我国南北向山脉和东西向山脉还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其中:①南北向山脉把全国分成地势显著变化的东、西两大部分,西部多为海拔逾3 500米的高山和逾5000米的极高山,山脉多为北西、北西西向,而东部则多为海拔低于3 000米的中、低山,以北北东向山脉为主;②东西向山脉中,西部的昆仑山为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之间的天然分界,天山则是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之间的天然分界,东部的北列——阴山为内蒙古高原的边缘,东部的中列——秦岭不仅是长江、淮河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水岭,更是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南方片区与北方片区的地理分界线,而东部的南列——南岭不仅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同时也是华中地区与华南地区的地理界线。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区位和疆界第一节中国在世界的地位12世纪初(北宋)时,人口超过1亿。
第二节区位与疆界·与我国接壤的邻国有15个·有9个陆疆临边省区,新疆与毗邻国家的路底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8国)·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隔海相望·15条主要国际河流·国土面积=陆地面积960 ×104 km2 +海域面积300 ×104 km2(四大海域)=1 260 ×104 (km2)·我国是一个重要的海洋大国,按联合国通过的《联合国海洋公约》的规定,我国周围海区应划归我国主权和主权利益所管辖的海域,包括内水、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面积共约300×104 km2。
这是我国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节中国遥感图像的地学分析一、地表结构(一)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是我国的四大高原。
(二)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均属构造断陷区域。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
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之称准噶尔盆地中分布着我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特古沙漠四川盆地又称“红色盆地”或“紫色盆地”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水系稠密,人口众多,土壤肥沃,物产富饶,经济发达,是我国富饶的地区之一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三)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三大平原,集中分布于东部第三级地形阶梯上的东西向与北东向山脉之间的网格中,面积辽阔,地势低平,交通便利,人口密集,为全国主要农耕基地。
(四)山地1南北向山脉:自北而南主要有贺兰山、六盘山以及著名的横断山等。
2东西向山脉:主要有三列,北列是天山和阴山;中列是昆仑山、秦岭、淮阳山;南列为喜马拉雅山和南岭。
这三列山脉间距大致相等,各约8个纬度,具有明显的等距性。
阴山、秦岭海拔1 000~2 000 m左右,南岭仅1 000 m 上下。
第一章区位和疆界第一节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一、中国人口居世界第1位,国土面积居世界第3位二、主要社会经济指标位居世界前列(一) 经济总量居世界第7位(二)近年经济增长率居世界首位(三)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四)外汇储备和吸收外资总额均居世界第2位(五)对外贸易居世界前列(六)国际旅游业收入居世界第8位第二节区位与疆界一、地理位置(一)相对位置:北半球、东半球。
亚欧大陆东南部,东临太平洋(二)经纬度位置:中纬度大国最北:53°31’N最南:3°51’S 相距5500km意义:1、太阳高度角相差30°左右;2、昼夜差别很大;3、气温随纬度而有较大差异最东:135°03’E最西:73°22'’E 相距5200km意义:东西跨五个时区,62°左右,时差4个小时以上(三)海陆位置:位于全球最大陆与最大洋之间特点:1、海陆兼备的环境与资源、交通与文化2、世界最典型的季风国家,西南季风、东南季风、高原季风,气候不稳定3、地表经度地带性的基础4、大农业与景观地带分异的基础意义:❑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世界最大陆与最大洋之间❑南邻热带印度洋❑西部深入内陆,高山盘踞二、疆界(一)国土面积•陆地面积:960 ×104 km2,土地大国,一个多山的国家•海域面积:300 ×104 km2(四大海域)•国土面积:960×104 +300×104 =1 260 ×104 (km2)(二)疆域与邻国1、我国的疆域辽阔,陆地疆界约22 230 km ,与我国接壤的邻国有15个,自东北起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
2、与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隔海相望,海岸线长18 000 km ,岛屿岸线长14 000 km ,最东岛:钓鱼诸岛东边的赤尾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