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韬奋的“人才主义”——“生活”书店兴旺的奥秘
- 格式:pdf
- 大小:126.88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邹韬奋的成功内容摘要:由邹韬奋所主编的报刊如《生活》周刊等,在当时社会深受广大群众的喜欢。
这主要依赖于他的新闻思想,即以为人民大众服务为主线,全心全意投入到新闻工作中,具体包括正确的动机观、为劳苦民众说话的立场观、充分满足读者需要的群众观、富有创造精神的业务观、具有阶级性和相对性的新闻自由观、以人格、报格为第一的新闻道德观等等。
认真研究和继承发扬韬奋的新闻思想和职业精神,对于今天的新闻事业建设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邹韬奋读者工作办报实践成功经验邹韬奋(1895~1944 ),原名邹恩润(乳名荫书),江西余江人。
他作为我国近代最伟大的出版家之一,为我国近代出版事业做出过杰出贡献。
1919年,年仅24岁的韬奋参加上海学生联合会主办的《学生联合会日刊》编辑工作,从此他把自己伟大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他钟爱的编辑出版事业,直至去世。
众所周知,邹韬主持的生活书店在解放前的旧中国影响非常大,但就生活书店而言,无论是规模还是出书数量都不算大,而影响最大的应该是韬奋毕生所坚持的职业道德,办报宗旨。
即使到现在,韬奋的办报思想也具有非常强的生命力。
韬奋能到现在还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这和他作为一个新闻人始终保持着大公无私的高尚职业道德是分不开的。
无论怎么样都时刻记得一个新闻人所应该把握的职业操守,努力维护新闻的真实等特性。
报刊内容质量的好坏和健康与否对整个社会民众甚至是整个国民素质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它的特点决定了新闻人必须要以最利于国民身心健康的内容进行传播。
那么我们就对此来分析下:第一、“大公无私”的高尚职业道德情操是韬奋办报工作得以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在接办《生活》周刊初期,韬奋先生就一再声明:“我们办这个周刊,心目中无所私于任何个人,无所私于任何机关”,“不是替任何个人培植势力,不是替任何机关培植势力”,他自己也“不想做什么大人物,不想做什么名人”,而是要“完全以民众的福利为前提”,“借此机会尽我们的心力为社会服务”。
龙源期刊网 弘扬韬奋精神,竭诚为读者服务作者:邹家华来源:《读书》2013年第08期今天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弘扬韬奋精神,恢复设立生活书店座谈会”,这是一件令人十分高兴的喜事。
我对生活书店的恢复设立表示衷心的热烈祝贺,对生活书店新老员工和与会同志致以亲切慰问。
原本我是准备参加座谈会的,现因故不能到会,深感抱歉,只能做一个简单的书面讲话,以表达我的全心支持之意。
韬奋是生活书店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一生宣扬革命思想、致力于社会进步。
他以正义之笔为武器,长期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不懈的斗争。
他遭受国民党政府的严重迫害而颠沛流离,甚至流亡国外、被捕入狱,身体备受摧残,以致英年早逝。
生活书店是韬奋创办的进步出版机构,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恶劣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中,与日本侵略者和白色恐怖顽强抗争,坚持传播真理、服务大众,出版了大量宣传先进文化、关注国计民生的红色书刊,呼唤人民奋起抗日救国,鼓励人民走向进步、走向革命,为红色出版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鼎盛时期在全国开设了五十六个分店,最后全部被国民党反动政府查封。
尽管被国民党政府扼杀,但是革命进步出版力量仍在不断斗争。
一九四八年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和新知书店合并,成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三联书店继承了生活书店的优良传统,继续进行革命出版工作,为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迎来了文化建设的新高潮。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恢复设立生活书店,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化新闻出版事业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三联书店对优良传统和光荣事业的自觉继承。
恢复设立生活书店,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生活书店恢复设立后,希望能继承优良传统,推介先进文化,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自觉贯彻党和国家新闻出版方针。
弘扬韬奋精神,竭诚为读者服务,为社会提供优质精神食粮。
邹韬奋的报刊人才思想
对于访员(即外勤新闻记者)的特殊业务素质,邹韬奋也有专门的论述,他认为这类人还应该具有特殊的能力,他借用当时著名报人周孝庵⑦的话将访员应该具备的特殊能力归纳为以下几种:第一须下笔迅速而清楚,这项能力并不是人人都具有,必须有相当的训练;第二须能在嘈杂之场所而不乱文思,必须有相当的抗干扰能力;第三是须善于记述问答式的文字,必须善于提问和记录;第四须有推考力,因访员须处处临机应变,有时采访新闻,全凭自己的推考力来推定新闻的真相;第五须有忍耐力,因为“访员出外采访新闻,每周旋于上中下三等社会之人,苟不能忍耐,采访必无结果”。
⑧
注释:
①②《短简》,载《抗战》,1937年第65号。
⑤《想念新闻学》,载《生活》,周刊1929年第4卷第40期。
⑥邹韬奋:《征求一位同志》,载《生活》,周刊1930年第5卷第30期。
⑧邹韬奋:《新闻记者是不戴帽子的皇帝》,载1929年《生活》,周刊第4卷第30期。
⑨⑩邹韬奋:《有志于新闻事业》,载香港《大众生活》,1941年新8号。
??????邹韬奋:《有志于做新闻记者》,载香港《大众生活》,1941年新15号。
??????参见邹韬奋:《大学的新闻系》,载香港《大众生活》,1941年新19号。
????????????《简覆》,载《全民抗战》,1940年第114号。
(作者为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传媒专业博士)
编校:张红玲。
感悟生活书店的传统和精神作者:陈昕来源:《读书》2013年第08期一九三二年七月韬奋先生在上海创办生活书店,好似一支火把,引领无数的青年走上救亡图存、民族解放的革命道路。
一九四八年十月根据党的指示,生活书店与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合并,成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继续进行革命出版工作,为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时隔六十五年,二零一三年七月生活书店获得重生,成立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这实在是一件令人振奋的喜事。
从一九八七年六月至一九九三年七月,我有幸先后在上海三联书店和香港三联书店担任副总编辑、总编辑,是生活书店和三联书店的传统和精神使我逐渐地成熟起来。
我一直以自己是个“三联人”而感到骄傲。
生活书店的传统和精神对于今天中国出版事业的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九八七年我刚到上海三联书店工作时,首先看到的是一九八六年国家出版局关于同意成立三联书店上海分店的文件。
我至今还记得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编审委员会的主持人要选派熟知三联书店传统精神,有影响的适当人员。
希望北京的三联书店和上海分店发扬三联书店的优良传统和特色,在改革、创新中向读者提供高质量的优秀读物。
那么,什么是生活书店的传统和精神呢?一九四四年韬奋先生在病榻上写的《患难余生记》中总结了生活书店精神的八种表现,即:坚定、虚心、公正、负责、刻苦、耐劳、服务精神和同志爱。
就我自己在三联书店的工作经历而言,感受最深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追求进步。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许多著名的出版机构均为民族文化的建设做出过重要的贡献,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等等,当然也包括生活书店。
但是,从追求进步这一点而言,没有能超过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和新知书店的。
生活书店从事的不是一般的出版工作,它通过图书杂志的出版发行,团结进步的作家,向广大读者传播抗日救国思想,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影响千百万知识分子接受共产主义的理想,走上革命和进步的道路。
邹韬奋对文化二重性的认识与把握作者:王媛徐雯来源:《管理观察》2009年第11期邹韬奋是我国新闻出版史上的先驱和楷模。
他从1926年接办《生活》周刊,继而创办生活书店,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
在胡愈之、徐伯昕等人的支持协助下,不仅其经营创办的《生活》周刊、《大众生活》等刊物取得了巨大的发行量,生活书店也一度发展成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机关,可谓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而当前,我国出版业正处于体制改革,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
各出版单位如何在注重出版的社会效益的前提下,积极赢取相当的经济效益,这是摆在出版经营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因此,本文就邹韬奋对文化二重性,即事业性与商业性的认识与把握的研究则具有现实意义。
一、邹韬奋对文化事业性与商业性的认识文化的事业性与商业性是当文化作为事业来办时所具有的两重属性。
当时中国的文化事业大概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与政党有关系的,一部分是没有政党关系的民众的文化事业。
”1而邹韬奋和徐伯昕等人所支持的文化事业,则是大家共同出资,一步步由极小的规模扩充起来,并将所有收入尽用于事业的扩充与改进,而不是任何政党或政团出资创办的。
就这一点说,生活书店是没有任何政党关系的民办的文化事业。
邹韬奋对文化事业性与商业性的论述建立在进步文化事业的基础上。
他认为“所谓进步的文化事业,就是要能够适应进步的需要,是要推动国家民族走上进步的大道。
我们在上海开始的时候,就力避‘鸳鸯蝴蝶’派的颓唐作风,而努力于引人向上的精神食粮;在抗战建国的伟大年代中,我们也力避破坏团结的作风,而努力于巩固团结、坚持抗战及积极建设的文化工作。
这可以说是我们的事业性含义。
”2然而,“在经济方面,因为我们要靠自己的收入维持自己的生存,所以仍然要严格遵守量入为出的原则,不得不打算盘,不得不挣钱”,这就是商业性的含义。
在文化的事业性与商业性的关系上,邹韬奋始终坚持二者的统一,认为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不应该对立起来。
邹韬奋主持时期《生活》周刊的广告原则作者:赵文来源:《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23期摘要:广告是《生活》周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
邹韬奋主持下的《生活》周刊正确认识和处理刊物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没有将广告仅仅视作一种为刊物赚钱牟利的手段,而是将其置于与刊物内容同等重要的地位,严格贯彻、遵循“为读者负责,为读者服务”的“生活”精神。
由此形成了“忠实无欺,竭诚服务;广告经营与社会责任相结合;广告版面与刊物协调一致”的富有特色的《生活》周刊广告原则。
关键词:邹韬奋《生活》周刊广告原则《生活》周刊(1925.10~1933.12)是民国时期一份著名的大众通俗杂志。
在邹韬奋主持下,《生活》以“有趣味有价值”为办刊方针,宗旨纯正,雅俗共赏,深受市民阶层读者的欢迎,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方面的巨大成功。
《生活》的成功一方面是其能够满足读者求真向善的需要,竭诚为读者服务,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结果,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其高超、科学的报刊经营管理。
邹韬奋主持时期,《生活》在广告经营中严格贯彻、遵循“为读者负责,为读者服务”的“生活”精神,广告经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以社会效益为先,形成了具有《生活》特色的广告原则。
忠实无欺,竭诚服务《生活》周刊非常注意所登载广告的真实性。
强调必须是靠得住的,不然宁愿放弃不登。
以免误导读者,贻害社会,自毁信誉。
如邹韬奋“很敬重的一位朋友”、著名平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乡村教师》杂志,出版之前,想在《生活》上向广大读者作一介绍,以扩大刊物的影响。
因这时杂志还未出刊,邹韬奋便婉拒了陶行知的要求。
直到刊物出版,邹韬奋读后觉得不错,才在《生活》上予以介绍。
邹韬奋对此解释说:“本刊对于书报的介绍,只注意书报内容的价值而不认得人。
”是因为深信“信用是刊物的第二生命”。
对于因工作失误而导致的广告不实之处,《生活》总会及时地予以澄清、改正。
1931年7月4日、11日出版的《生活》六卷28、29期,连续刊登“上海女子中学招生”广告,随后发现这所学校正在向主管部门申请成立校董会,还没有立案。
韬奋生平学习及韬奋精神的现实意义思考韬奋生平学习及韬奋精神的现实意义思考——寻访邹韬奋故居有感10月17上午9点,我和同学来到了位于黄浦区重庆南路205弄54号的韬奋纪念馆。
因岁月的剥蚀而略显沧桑的红色木门半掩着,推开门进去就看见庄严的韬奋铜像,面带微笑,神采奕奕。
在中国现代史上,邹韬奋是一个光辉的名字,一面鲜红的旗帜。
“题破稿纸百万张,写秃毛锥十万管”。
在中国抗日救亡的漫天烽火中,在国家危难存亡之际,邹韬奋没有一天不拿着笔在战斗,直至生命最后一息。
韬奋先生一生历经艰辛,却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一把硬骨头,震撼世人心!一、一间书店满腔热血沿着木楼梯走向二楼的展厅,脚下楼梯咯吱作响,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肃穆。
第一个展板是韬奋先生创办“生活”书店的相关事宜。
我对生活书店的兴趣源于。
1933年,正值日本侵略东三省,中华民族内忧外患。
生活书店,由邹韬奋先生和胡愈之先生共同发表倡议而建立。
最令我感动的是生活书店的宗旨不为谋取私利,而是致力于进步文化出版事业,置身于国家民族的大局之中,为民族解放、民主政治和向读者提供精神食粮,用邹韬奋的话说就是“努力为社会服务,竭诚谋读者便利”。
商业大潮席卷大地。
处处都是弄潮儿。
一边是编辑精神的发扬光大,一边是拜金主义的渗透蔓延。
编辑向何处去?是坚持编辑精神的觉醒,勇立潮头,破浪前进,还是甘当拜金主义的俘虏,四顾茫然,随波逐流?韬奋先生给了我们榜样,作为中国新闻业的先驱,他以强硬的态度坚决反对蒋介石提出的“不抵抗”政策,以《生活》杂志等生活书店的出版物为阵地,提笔为枪,文字为弹,团结各界抗击外辱,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国内媒体宣传抗战的一面鲜明的旗帜。
《生活》、《大众生活》,迎接光明挥大笔;《抗战》、《全民抗战》,冲破黑暗砸顽石。
——宋庆龄挽邹韬奋韬奋先生的文化活动和不畏强暴的精神尽显其中。
二、一身硬骨涤荡人心接着便是韬奋先生在参加民盟时期发表的文章,陈列在玻璃柜里,细细读来,先生对于民盟诸先生的钦佩可见一二,当然更多的是对抗击外辱、救亡图存的呼吁。
寄语重生的生活书店作者:仲秋元来源:《读书》2013年第08期作为生活书店的一名老员工,得知生活书店即将重新挂牌,心情非常激动,也非常高兴。
我向三联书店和生活书店的全体同人表示由衷的祝贺。
一九三八年,在韬奋先生的精神感召下,我进入生活书店,曾在汉口总店、兰州、西安、重庆分店以及生活总管理处等地工作。
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后,生活书店和新知、读书一起在重庆成立三联书店重庆分店,我有幸成为首任经理。
一九四九年,党中央为三联书店今后的工作方针发布指示说:“三联书店过去在国民党统治区及香港起过巨大的革命出版事业主要负责者的作用。
”“这个书店的工作人员,如邹韬奋同志(已故),做了很宝贵的工作。
”“三联书店与新华书店一样是党领导下的书店。
”这是党中央对三联书店、生活书店工作的高度评价,鼓舞人心!一九五一年,新中国成立后,遵照国家的安排,三联书店业务结束,生活书店的名称取消,人员分别支援新建的出版单位;我也告别生活书店,到出版总署工作。
这是三联书店继图书出版之后,在干部成长方面对新中国出版事业的又一巨大贡献。
我在生活书店的这十三年,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三个伟大的历史时刻,自己也从一位懵懂的热血青年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出版人。
今天,历经曲折,生活书店将再次出现在读者的面前。
我知道,这是三联书店的很多同志做了很多工作才争取到的,为此,我要感谢你们,感谢你们的努力,让我可以在有生之年看到生活书店的重光。
关于生活书店的历史,三联书店已经出版了相关书籍,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
我只是想向今天的生活书店里的年轻人提一点希望:作为一家文化企业,生活书店有着自己的风格。
风格的延续,就成为文化。
生活书店的店风就是韬奋先生所说的:竭诚为读者服务。
书店作为文化企业和其他企业的最大区别就是不能以追逐利润为最大目标。
书籍是一种特殊商品,它的文化属性和商品属性并存;事业性和商业性要结合起来,统一起来。
这一点,当年的生活书店,如今的三联书店,都是做得很好的,完全可以说是行业翘楚。
百年潮95国农民的生活》(即《江村经济》)一书将被认为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马凌诺斯基的话,第一层意思是《江村经济》突破了文野之别,人类学此前都是调查研究野蛮民族的,费孝通一下子把它运用到了具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国;第二层意思是此前的人类学研究都是所谓先进民族的学者,高高在上,以俯视的眼光研究落后民族或进行殖民地调查,而费孝通开拓了本地人研究本土、自己人研究自己民族的先河,“如果说人贵有自知之明的话,那么,一个民族研究自己民族的人类学当然是最艰巨的,同样,这也是一个实地调查工作者的最珍贵的 成就”。
(知秋摘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11月22日,徐平/文)费孝通与甘肃的早期缘分1909年,比利时圣母圣心会传教士许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在甘肃甘北传教区履职。
许让出版过一本《甘肃土人的婚姻》。
1934年,这部著作引起中国学者王同惠的关注。
她当时在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读书,师从吴文藻,专攻文化人类学。
吴文藻称许王同惠“天资聪颖,思想超越”,“是现代中国第一个作民族考察的女学者”。
1934年到1935年,费孝通和王同惠来往频繁。
“两人从各不相让、不怕争论的同学关系,逐步进入了穿梭往来、红门立雪、认同知己、合作翻译的亲密关系。
”当时,王同惠正在翻译《甘肃土人的婚姻》的法文版,未完成。
其时,费孝通的法文入门不久,正为毕业考试中的第二外语犯愁,便将合译作为强化学习机会,由此促成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一段译林掌故。
1935年暑期,费孝通修满两年体质人类学,获得据说是清华园人类学专业第一个硕士学位。
遵其导师史禄国嘱咐,得其本科恩师吴文藻帮助,得到进广西大瑶山考察的机会。
为便于共同调查,费孝通和王同惠在未名湖畔临湖轩举行了婚礼。
婚后,他们同往太湖鼋头渚小住,在蜜月中译竣《甘肃土人的婚姻》。
谁知,天作之合,天又分之。
瑶山深处一个黄昏,因向导失引,费孝通误踏虎阱,身负重伤。
王同惠星夜下山求援,途中坠崖落水,以身殉职。
作者: 许觉民
出版物刊名: 中国出版
页码: 21-24页
主题词: 书店 发行工作 大众生活 读者服务部 三十年代 深刻影响 国民党 大后方 为读者服务 邹韬奋
摘要: <正> 三十年代初,邹韬奋同志创办的《生活》周刊能销行到几十万份,当然是取决于它的坚实的内容;但是刊物的经营有方,推广发行工作得力,伯昕同志这方面的功劳是不可抹煞的。
《生活》周刊停刊后,生活书店诞生了,这个一无资本,二无后台的书店,只靠了周刊读者服务部的一点底子,白手起家,苦心经营办了起来。
由一个小小的摊子,发展到规模宏大的,在全国有深刻影响的进步书店,到抗战以后,竞在全国开设起几十家大小分支店来,成了当时大后方进步的文化出版方面最有影响的一个事业。
论邹韬奋办报理念中的人本主义精神——以《生活》周刊为例范晓莉【摘要】Zou Taofen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journalists in Chinese contemporary history, hu- manism is throughout his press activities. He advocated the accomplishment of life, arouse the spirit of service. "Life"magazine services includes cultural strata,which publishes content of vari- ous aspects of the society,had manifested the very strong humanism.%邹韬奋作为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报人,人本主义贯穿在他整个报刊活动中。
他倡导人生修养,唤起服务精神,全心全意为读者解决思想、工作、生活上的种种问题。
《生活》周刊服务对象包括文化各阶层,其刊载的内容表现社会各方面,体现了邹韬奋办报理念中的人本主义思想。
【期刊名称】《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30)004【总页数】3页(P61-63)【关键词】邹韬奋;办报理念;人本主义【作者】范晓莉【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组织统战部,山西太原0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19.29早在邹韬奋任《职业与教育》总编辑时,就受到黄炎培先生关于编辑办刊之本的教诲:“不要忘却我们的工作对象——中国的读者,我们要处处考虑到读者的理解力、读者的需要、读者的胃口”。
邹韬奋为民众办报的人本主义理念在那时已逐渐形成,直到他接办《生活》周刊并开始走向事业辉煌,他的民众精神在刊物中得到了贯彻体现,并赢得广大读者支持与信任。
一、“暗示人生修养,唤起服务精神,力谋社会改造”的宗旨,体现了邹韬奋办报理念中的人本主义精神1936年接管《生活》周刊初始后,邹韬奋就明示了以读者为中心的刊物定位,他开宗明义地将《生活》周刊的宗旨确定为:“暗示人生修养,唤起服务精神,力求社会改造”,使《生活》突破原有报刊媒介高姿态的窠臼,“成为社会上人人的一个好朋友”[1]。
邹韬奋媒介经营管理思想探讨摘要:邹韬奋是我国杰出的出版家,一生创建与经营管理过《生活》周刊、《生活日报》等七个报刊和遍布全国的生活书店。
他的媒介经营管理思想,主要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经营方针;同时,以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和民主集中制的经营原则,来保证这一经营目标的实现;人才任何时候都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严格的用人标准为最终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障作用。
关键词:韬奋精神;市场化;民主集中制;人才1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经营方针“韬奋精神”是什么?邹韬奋先生自己做了归纳,即“三条工作原则”、“八种传统精神”。
“‘三条工作原则’是:第一,促进大众文化;第二,供应抗战需要;第三,发展服务精神。
‘八种传统精神’是:坚定、虚心、公正、负责、刻苦、耐劳、服务精神、同志爱。
归根到底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
”邹韬奋把服务精神看作生活书店的生命。
他说:“‘生活’的生命,就是完全大公无我的对社会服务的精神组成的。
”在具体的报刊实践中,这种服务精神表现为:满足受众需求为立足点的经营特色。
受众是任何媒介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
邹韬奋作为一个优秀的媒介企业管理者,在办报刊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读者需求为立足点的媒介经营思想,这种思想直接来源于他“以读者的利益为中心,以社会的改造为目的”的独具特色的办报思想。
他认为办报刊“要用敏锐的目光、深切地注意和诚挚的同情研究当前一般大众读者所需要的是怎样的‘精神食粮’。
这是主持大众刊物的编者所必需负起的责任。
”为了达到这样目的,邹韬奋和他的战友们从四个方面付诸实施:其一,在办企业的目标与宗旨上,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其二,在内容上,他注重短小精悍的评论和“有趣味、有价值”的材料。
从接办《生活》周刊开始,邹韬奋就改变刊物以前停留在“职业教育和修养”的思路上,强调以一种趣味性来吸引读者,1939年在上海出版的《大众生活》周刊更注重以短小精干的评论来满足消费者需求。
其三,在刊物形式上满足消费者需求。
邹韬奋与《生活》周刊办刊方针的转变
黄银燕
【期刊名称】《怀化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0)5X
【摘要】20世纪20、30年代的上海国统区,思想文化异常活跃,涌现了大量刊物。
《生活》周刊就是其中的代表。
其主编邹韬奋作为这一时期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
他的思想经历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到无产阶级立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急剧转变。
《生活》周刊的办刊方针也由“有趣味有价值”的以职业教育和职业修养为内容的刊物转变为“新闻评论性质的周报”、“主持正义的机关”,在抗战时期的上海处
于舆论的先导地位。
【总页数】2页(P50-51)
【关键词】邹韬奋;《生活》周刊;办刊方针
【作者】黄银燕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6;G239.29
【相关文献】
1.从《生活》周刊言论看邹韬奋思想的转变 [J], 林梦
2.陈独秀、邹韬奋启蒙报刊思想比较r——以《新青年》月刊与《生活》周刊为文本 [J], 陈长松
3.陈独秀、邹韬奋启蒙报刊思想比较——以《新青年》月刊与《生活》周刊为文本[J], 陈长松;
4.“生活”的特色——探讨邹韬奋主编《生活》周刊的经验之二 [J], 丁淦林;宁树藩;章玉梅;谭启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邹韬奋之《生活》:为人民大众服务
孟维
【期刊名称】《青年记者》
【年(卷),期】2007(000)010
【摘要】邹韬奋是我国杰出的新闻编辑出版工作者。
在他众多的作品与贡献当中,《生活》周刊与《生活日报》首屈一指,是办得非常好的两份报刊。
他从主编《生活》周刊开始,毕生从事新闻编辑出版工作,他所留下的大量著述,是我国新闻出版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总页数】2页(P28-29)
【作者】孟维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
【相关文献】
1.“永远立于大众立场”——纪念邹韬奋逝世70周年并浅析他的服务意识 [J],
李芝荣
2.从文艺为人民大众解放到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 [J], 阎承尧
3.积极发展集体商业服务业为人民生活服务——东北三省集体商业服务业理论座
谈会观点介绍 [J], 林旗
4.真诚地为人民服务——读《邹韬奋传》 [J], 王向东
5.中国近代报刊公共领域形成的首次成功尝试——邹韬奋和《生活》、《大众生活》的信箱栏目 [J], 彭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邹韬奋《生活》周刊时期的报刊思想及创新实践
孟晖
【期刊名称】《晋阳学刊》
【年(卷),期】2022()5
【摘要】《生活》周刊是中国近现代报刊史上的著名刊物,邹韬奋的大名与《生活》周刊是密不可分的。
邹韬奋就报刊的编辑与经营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开设了多
个有特色的栏目,《生活》周刊由此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文章对邹韬奋《生活》时
期的报刊思想及其创新实践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如报刊要有正确的思想和具有时
代进步意义的内容、文章内容趣味性和“有价值”要有机统一、树立受众本位意识和为大众服务的精神、经营管理要兼顾“事业性”和“商业性”,以资当今的新闻
工作者借鉴。
【总页数】4页(P136-139)
【作者】孟晖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9.29
【相关文献】
1.邹韬奋的《生活》周刊与沦陷时期的东北
2.陈独秀、邹韬奋启蒙报刊思想比较r——以《新青年》月刊与《生活》周刊为文本
3.《生活》周刊时期邹韬奋"报格"
思想及其实践4.邹韬奋主持时期《生活》周刊的广告原则5.陈独秀、邹韬奋启蒙报刊思想比较——以《新青年》月刊与《生活》周刊为文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