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科学》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4
让学生享受学习科学的快乐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最好的老师。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使学生乐于学习呢?实践证明,在科学课堂上,老师可以精心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积极鼓励引导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使学生动起来;通过观察、实践、制作等形式的亲身体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享受学习科学的快乐。
一、鼓励激趣让孩子爱上科学课科学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会感染学生,乐观的情绪会影响学生,尤其小学生,他们年龄小,阅历浅,老师更应多给予关注和激励,使学生喜欢科学课。
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慧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
”所以,老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理解、尊重、信任、关心每一个学生,既要讲究语言技巧、上课要善于驾驭课堂,又要身体力行,言传身教,营造有效的教育氛围,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上,老师应该经常向孩子投以关注期待的目光,多启发鼓励,做到少批评、不当场批评的办法,减少矛盾和冲突;当孩子面对生疏、深奥的科学知识难以理解时,老师不能操之过急,应及时鼓励,帮助理解;实验课,当孩子操作有误、笨手笨脚时,老师应及时予以帮助、指导;或者当孩子提出古怪、刁钻的问题时,老师也不能轻视、甚至批评……种种鼓励、理解,犹如和风细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孩子会从老师肯定与信任的语言中获得自信,产生强大的动力,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迸发智慧的火花,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走向成功。
二、创设情境让课堂气氛更活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精心创设行之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科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深奥的、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不同采用合适的方法创设不同的情境,。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科学摘要:心理学研究表明,愉快的情绪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从五个方面谈了如何调动学生的愉快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快乐地学习科学。
关键词:快乐学习;师生关系;教学情境《新课标》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
”传统“填鸭式”的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会感到压抑,并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多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学习活动的时间和讨论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一种和谐、合作、快乐的学习环境中获得科学知识。
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愉快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快乐的学习呢?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快乐学习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
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
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
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对科学的爱;其次,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施教,不能偏爱一部分人。
作为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课堂充满快乐的心理氛围,使学生产生安全感、宽松感和愉悦感。
只有在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里,学生才能焕发出求知的积极情感,使学生快乐学习,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快乐学习在进行新课教学中,学生对所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因此在学生学习新知识时,教师要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这样,有利于唤起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从而乐于参与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用社会热点、农谚俗语、日常生活中学生身边大量的实例来对相关科学知识进行讲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成为快乐的发现者要想让学生体验到探究的快乐,那就必须让学生实现成为一个发现者的愿望。
“一个发现者”,不仅是新现象、新问题、新方法、新规律的发现者,而且是一个敢于尝试、勇于挑战失败、乐于思考的发现者。
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应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快乐的发现者。
科学探究课堂教学科学思维一、让学生成为新现象的发现者要想让学生成为一个快乐的探究者,就必须引导学生从学会观察开始,通过自己的观察去发现新现象。
不同的学生,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发现的现象也各不相同,因而每一个学生只要通过自己的认真观察,都能满足自己成为发现者的愿望。
二、让学生成为新问题的发现者问题是任何科学探究的起点,一个不会发现问题的人,是无法真正参与到探究活动之中的。
要想让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快乐的探究者、发现者,就必须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
也可能有的教师担心,学生提出问题,自己回答不出来怎么办?其实,我们完全没必要为此担心,有时反而要真心诚意地去请教学生,去与学生共同参与下一步的研究之中,这样反而更能使学生体验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发现者。
如《七色光》一课时,学生便提出:黑色的物体不发光,我们为什么还能看见它?光的三原色又从哪儿来的,如果没有了光的三原色会怎样?光为什么有热量?再如《研究凸透镜》的教学,学生提出:凸透镜为什么能聚光,凹透镜会吗?如果通过两面凸透镜能使物体成正像吗?从这些问题提出中,我们可以想象,学生的思想在涌动、翻腾,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在闪烁、飞扬,当这些“问题”被老师肯定、赞赏时,便使他们充分体验到了成为发现者的快乐。
三、让学生成为新方法的发现者科学探究需要科学的方法,但科学的方法也需要在探究中去发现,如果我们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能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主动地去发现一些适合于自己的方法,那么势必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同时也使学生以发现者的角色去享受发现的快乐。
如在教学《观察鱼》时,学生在探究“鱼为什么要不停地喝水”这一问题时,除了在鱼嘴前的水中滴墨水的方法,还想出了把鱼头朝下放入水中的方法,甚至还想出了把鱼从水中取出,直接把墨水滴入鱼嘴的方法,这样一来,鱼喝“水”后,水会从哪儿流出便一目了然了,观察效果十分明显,当学生看到墨水清楚地从鱼鳃中流出时,那种兴奋、雀跃、欢愉之情状,是别人无法用言语所能描述的。
引导学生在科学的探究中体会快乐科学是一门充满乐趣和挑战的学科,引导学生在科学的探究中体会快乐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之一。
在科学的探究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逐渐形成科学思维和方法,培养科学素养,提高科学素质。
科学的探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本文将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提供一些引导学生在科学的探究中体会快乐的方法和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实物、实验等多种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科学知识和实验现象,引起学生的好奇和兴奋。
在讲解植物生长过程时,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植物生长的时间-lapse视频,让学生观察到植物以肉眼不可见的速度生长变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教师可以设计富有趣味的科学实验和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到科学的乐趣。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设计一些有趣的科学实验和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体会科学的探究过程。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水中船”实验,让学生利用简单的材料设计和制作一个可以在水面上漂浮的小船,并通过调整船体结构和重心位置,观察船体的浮力变化。
通过这样的实验活动,学生可以在动手操作中,发现科学规律,体会到科学的快乐和乐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探究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
教师可以在科学实验和活动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方案、收集数据、分析结果,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获得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
在进行科学实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研究。
通过这样的开放性探究和研究,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体会到科学的挑战和乐趣。
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和互动教学手段,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激发学生学习初中科学兴趣论文摘要:教师要灵活的课堂教学手段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创设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有效地把学生带入所学的环境中,激活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探索,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能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主动的获取知识,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
而初中科学又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基础自然科学,要学好科学,必须多观察、多实践、多思考。
初中学生正处于兴趣的高峰时期,好奇、好动、好学、好模仿,对许多问题都感兴趣,碰到新鲜的事物总想知道为什么,探索其奥秘。
教学中我们只要引导得当,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如何在初中科学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每位教学工作者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在平时课堂教学实践中,本人结合科学学科的特性和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对激发学生学习初中科学的兴趣,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上好“引言”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初中学生来说,科学是一门新学科,他们带着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上课,因此,对上好初中科学的“引言”课显得十分重要。
教师都要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精心地设计好导入,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导入的形式也很多,如:创设情境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导入,实验演示导入,游戏导入,谈话导入等。
通过这些富有激发性的导入,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学生急于想探索新知识,对下面的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重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科学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得来的,所以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动手做实验,在课堂上增设一些有趣的小实验,如在上光学课前可布置学生去观察“插入水中的筷子”,“隔着水滴看字”等有趣的实验,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弯的,拿出水后,又是直的;把水滴放到透明塑料纸上,看书上的小字,会看到书上的字变大。
引导学生在科学的探究中体会快乐科学是一门让人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学科,在科学的探究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可以体会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就感。
在现实中,很多学生对科学学习并不感兴趣,甚至觉得枯燥乏味。
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在科学的探究中体会快乐,让他们真正喜欢上科学学习。
我们需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之一,也是每个学生内在的天性。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学生们提出问题的时候,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激发他们对问题的兴趣。
可以放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谜题或难题,让学生们去思考和解决,体会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乐趣。
我们需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环境。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探索科学规律的重要途径。
我们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简单而有趣的实验项目,让他们亲身参与从中发现科学的奥秘。
在实验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们还可以通过科学实验室和实验工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验室中,学生们可以亲身感受科学实验的乐趣和成就感,这对于他们学习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精神都有着重要意义。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去实验室进行科学实验,让他们亲自操作实验仪器,观察实验现象,从而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和快乐。
我们还可以通过科学游戏和科学竞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游戏是一种融合了科学知识和游戏性质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此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学竞赛,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还可以让他们在比赛中感受到胜利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在引导学生在科学的探究中体会快乐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们也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在学习科学知识和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这时候教师和家长们就需要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鼓励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永不放弃。
浅谈如何让小学生乐于学习科学小学科学课程能使小学生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
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中的自然知识,了解到大自然的奥秘;科学课培养了小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小学科学的重要性在于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关键的基础科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科学兴趣和思维习惯,带着科学的精神不断成长。
一、让学生们乐于研究和发现。
小学生好奇心强,科学内容多种多样,对小学生来说有好多感兴趣的内容,教师要维护这团兴趣火焰,再加以助燃。
小学生们了解身边的大树、小草、花朵,看看我们校园里放置的风向标、百叶箱等科学仪器,感受这其中浓浓的科学氛围。
再让孩子们走进我们的科学实验室,向他们讲解实验室里各种器材的主要功能与作用,郑重介绍科学学科要研究的内容,以及我们今后的多种学习方法,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知欲望。
二、让孩子们热爱大自然与社会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是进行探究的另一个源动力。
但他们的好奇心往往是盲目的,甚至在某些时候,为了满足自己的探知欲会破坏自然中的和谐,导致不良后果。
这时教师如能加以适当的引导,就可在孩子的头脑中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为科学探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年级上册的观察活动中,要让小学生观察许多小动物,而对于蚂蚁、蚯蚓等小动物,孩子们悄悄地观察小蚂蚁平时是怎么样生活的,他们是怎么样需找食物的,当他发现食物时,又是怎样用身体运回家的。
孩子们一到课间的时候就成群结对的跑到操场的花园中,安静地蹲在地上,悄悄地观察。
在我课上检查成果时,发现有些孩子不仅用文字,还有的同学合作给我画了一张蚂蚁生活图。
学生把小蚂蚁都画的活灵活现,头、胸、腹有明显的区分,三对足,以及头部一对触角相互交流信息等。
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们对蚂蚁的身体结构及其作用有了跟进一步的了解。
三、科学联系生活,让孩子们热爱科学与生活小学生们有了一定生活经验,这些经验他们也许是自己总结的,也许是从家长那里学来的,也许是从其他途径学到的。
但有一些观念是错误的。
这种情况下,教师让学生们联系所学科学知识,改变一些错误的观念。
引导学生在科学的探究中体会快乐科学是一门无比丰富、神奇的学科,它蕴含着无限的乐趣和无穷的探索。
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去探索、去碰撞、去发现,从而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本文将从引导学生养成积极的科学探究态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等方面,来探讨如何引导学生在科学的探究中体会快乐。
我们要引导学生养成积极的科学探究态度。
科学探究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探索世界的态度。
我们要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积极思考、大胆假设,从而推动科学的进步。
我们也要告诉学生,探究科学问题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事情,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正是这种挑战让科学探究的过程更加有趣和充满乐趣。
只有在面对挑战时不轻易放弃,坚持不懈的探究,才能体会到科学探究的快乐。
我们要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意识。
科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深刻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举办实验、观察生活现象、解决问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意识。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亲身体会科学知识的魅力,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在学习物理学时,我们可以通过搭建简单的物理实验装置,让学生亲自操作、亲自观察,从而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我们还要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源动力,是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兴趣的重要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观察、思考,培养他们对身边现象的好奇心。
我们还可以通过给学生一些开放性的科学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答案,从而引发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对科学问题的好奇心,他们就能体会到科学探究的快乐。
除了以上几点,我们还要让学生意识到科学探究是一种分享和合作的过程。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一个人是难以完成所有的工作的,需要通过合作和分享才能实现更大的进步。
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想法、并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成果,从而构建和谐的共同体。
快乐学科学快乐是指用一种健康、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学习中的挫折、困难,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高效、敏捷的良好状态的一种学习境界。
是我们从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我们周围的人和事。
当我们将这种快乐的心态用于我们的学习时,我们就达到了学习的最高境界,我们会发现学习是一种享受,学习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
把笑声带入科学课堂,把快乐融入科学教学,这是我们每个科学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
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幽默的语言,在实验探究中体会快乐,巧妙设计作业,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让学生快乐的同时,让我们教师也感受到教学的乐趣。
一、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无论是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们都应该称他们为小朋友。
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
这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在师生间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
科学教师要多和学生平等交往,教师要爱护学生,使学生喜欢老师,相互建立亲密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语言要亲切,表情要丰富、自然,态度要有亲和力,要走到学生中间,贴近学生。
同时,利用自身的优势,发挥自己的特长,使学生喜欢老师,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
二、在实验探究中体会快乐通过自己这几年的科学教学,发现小学生对科学课的实验特别充满兴趣。
因此,做好科学实验,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获得心理上的愉悦,有利于激发同学们学习科学的兴趣,有利于否定思维定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
所以我总是精心准备演示实验,提高演示实验的能见度,认真准备每一个学生实验,让他们在自己动手实验中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
小学科学的实验很多器材都可以选用生活中的物品,选用生活中物品来实验可以消除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神秘感,知道科学探究不一定要用多么高级的实验器材,科学探究就在身边,随时随地可以进行,从而培养随时学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兴趣和决心。
我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导体和绝缘体》这一课时,在探究“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时,除了实验桌上的器材,让学生课前自备器材,课上自主实验。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快乐教育小学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兴趣的重要环节,而快乐教育则是一种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幸福与快乐的教育方式。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怎样融入快乐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到愉悦和幸福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一、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快乐教育应该贯穿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快乐。
老师可以设计生动有趣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己探索问题的答案。
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可以测量温度的简易温度计,让他们动手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会感到快乐和满足,这种快乐来源于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成果,也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学生天生就具有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快乐教育应该能够调动学生的这些积极情感。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观察现象、思考原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里进行植物的观察,让他们发现植物的不同特点,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并探索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精神。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因为自己发现了新的知识而感到快乐和满足。
三、开展有趣的科普活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有趣的科普活动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快乐教育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愉悦和幸福,而科普活动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来传授科学知识,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可以组织学生观察天文现象,让他们参与到观察星空、绘制星图的活动中,引起学生对天文知识的兴趣。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自然博物馆等地方,让他们通过亲身感受和观察来了解科学知识,从而达到快乐教育的目的。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展示科学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并体会科学的美妙。
在教学中使用有趣的科幻动画片来介绍地球的自然现象,或者通过实验视频来展示科学实验的过程等,都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到快乐和幸福。
让小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科学》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是面向全体少年儿童学生,普及科学知识,树立少年儿童科学观,从小受到科学熏陶的一门重要课程。
在小学阶段要教好《科学》课程一定要结合少年儿童的认知心理,让小学生在快乐之中学习好《科学》。
〔关键词〕小学科学认识快乐教学合作学习我们已经迎来了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大好时代。
面向“信息网络”时代,引导小学生学习《科学》课程十分重要。
如何在小学阶段让我们的青少年学生、少年儿童真正学习好《科学》这门课程呢?由于小学生年纪小,天性天真活泼,从教育学、心理学之角度出发,我们应依据少年儿童认知心理,以快乐教学,寓教于乐的生动活泼、受少年儿童喜爱之方式开展《科学》教学,这才符合小学生学习《科学》的教学特点。
教好小学《科学》是培养提高小学生素质的教学任务,是培养新时期接班人的需要。
1 在研究《科学》课程的教学之中,提高快乐教学的深识《科学》课程是一种引导学生学习科学、运用科学的启蒙教材,能否上好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是关系到小学生能否具备科学素质,今后能否担当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的大事大非的问题。
那么,我们在《科学》教学之中如何施教呢?当然,最好的方法是开展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1.1 从少年儿童的认知心理分析看:小学生大多处在少年阶段,他们的心理还是属于幼稚心理。
心理学认为,要让少年儿童的认知心理接受知识,关键要靠快乐。
因为快乐是儿童的天性与心理属性。
只有依靠寓教于乐的教学才能激发起少年儿童的愉乐与兴趣。
1.2 从少年儿童吸收知识的认识心理来看。
少年儿童的自知心理只能吸引知识浅、愉乐性强的知识,那种深奥、死板,抽象的知识,少年儿童的心理,智力无法吸收。
因此,我们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开展《科学》教学,是一种最好的,最合乎少年儿童心理认知的教育方法。
2 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小学生特点,让小学生快乐学习《科学》2.1以趣味性的引导介绍《科学》课程。
《科学》课程往往是一本一本严肃、规范的读本。
快乐学科学,快乐用科学导读:本文是关于四年级作文快乐学科学,快乐用科学,感谢您的阅读.科学,一个充满奥秘的词语。
在这个词语里饱含着许多知识。
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到了许多科学知识,探索到了神奇大自然里的秘密,获取了许多快乐。
这次的科学课老师就让我们完成一项有趣的作业:把野生的鱼放入装有“野生水”的瓶子里,并且瓶子里还要有石头、水草等一些生物的自然生态瓶。
老师让我们观察这个自然生态瓶里小鱼的生活状况。
趁着“十一”放假期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了这项任务。
小鱼天天与小虾们玩闹在一起,在水草里玩躲猫猫,玩跳水,甚至还在进行了跑步比赛。
它们简直就是把这个小小的生态瓶当成了自己游玩的游乐场了。
嘴巴时不时的张开又合上,好像是在进食,它们在水草边缘“啃呀啃”,可算吃到不少东西。
我发现它们只有在晚上的时候把嘴巴张开“啃一啃”,好像每天吃的很少很少,怪不得小鱼是如此的苗条了,其余的时间都在嬉戏玩耍。
小鱼在睡觉时也是睁着眼睛的,眨都不眨一下,让人看了,还以为是小士兵在巡逻呢!原来,小鱼睡觉时有个习惯,那就是睁着眼睛睡觉。
小鱼一般是以鱼群为单位四处游行的,但这次小鱼只能和小虾混在一起了,两者到是相安无事的生活着。
就这样,小鱼和小虾们在我们给它们准备的自然生态瓶里快乐的生活了一个星期。
听到别的同学说自己养的小鱼没几天就死亡了,我上前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们每天都在给小鱼不停的换水,想让生态瓶里充满氧气让小鱼能活的更久些,但是结果却是加速小鱼的死亡。
其实,小鱼、石头、水草还有水之间的关系是相连的,它们之间都是相互依赖相互生存的,小鱼喜欢自由自在的在水里游泳,在水里觅食,在水里和小伙伴做游戏,可是一时间被我们困在一个新的环境下生活,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让自己去适应它,可正当要适应时我们又改变了它的生活条件,它的身心只会越来越累,从而加速了它的死亡。
我在抓小鱼的时候,就用瓶子装了一大瓶自然生态水回来,而被抓的小鱼和小虾们则另外用个生态瓶装着,并按老师的要求在抓鱼的河里捡了些石头,水草,将它们和小鱼放在了一个生态瓶里,每天早上只是给生态瓶里加一点自来水,慢慢的让小鱼和小虾去适应新的水资源,时间一长,小鱼和小虾自然而然的就适应了新的环境了。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它具有培养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功效,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启蒙教育,帮助学生探究科学规律,认识世界和构建良好的综合素质,进而逐步形成科学世界观的重要使命。
搞好小学科学课教学可有效地辅助其它学科的教学,弥补单一学科培养目标的不足。
因此,搞好科学课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但农村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
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小学教学设备简陋、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学生由于地域、物质条件、社会、家庭文化等因素,普遍存在知识面狭隘,科学意识、思维、动手能力相对薄弱的问题。
诸多原因困扰着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的有效开展。
怎样克服这些困难,进行有效的教学?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不断电池,提升自身科学素质小学科学涉及面广,揭示的自然现象复杂。
教师必须不断地给自己充电,获取、掌握最新的科学信息。
教师只有在拥有了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具备了扎实地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上,才能踏踏实实地教育学生,才不至于想当然主观臆断地去解释自然现象和学生提出的问题,才能将自己的教学建立在严谨的科学基础上,才能传授给学生真知。
二、出具直观教具,唤起学生自学兴趣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直观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差。
而农村小学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有限,视野较狭窄,对许多自然界生物和一些科学现象不曾见到,从而对教学内容产生距离感和陌生感。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向学生展示或再现实物,加深第一感官印象。
三、充分发挥农村资源优势,优化科学课堂教学农村小学教学设备简陋、教学资源匮乏是不争的事实,但农村天地宽广,自然资源丰富,蕴藏着巨大的科学教育资源,这是城市所无法比拟的。
只要农村教师能够因地制宜,发挥农村优势,巧妙地整合运用资源,农村的小学科学教学效率就一定能提高。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科学》发表时间:2016-07-06T11:18:02.343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5月上作者:聂祥梅[导读] 小学科学课,知识丰富,内容广泛,包括自然、环境、动物、植物、历史、地理等各方面的知识。
摘要:小学科学课,知识丰富,内容广泛,包括自然、环境、动物、植物、历史、地理等各方面的知识。
科学课是由一个个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探究活动组成的。
学习科学,就是去参加、去经历一个个的观察、研究、认识活动。
教师也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学习,寻求有效的途径,使我们的科学课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方法;探究学习小学科学是在自然的基础上更全面、更科学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究科学真谛能力的一门学科。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自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经历和寻找得出结论的过程并在过程中获取知识的方法,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切实带领学生去领略科学探究中的乐趣呢?一、“探究”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小学三年级学生是《科学》课初始阶段,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极为兴奋的事情,学生对科学教材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愿意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
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勇跃发言及合作交流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识形成的过程。
针对很多科学探究都是通过实践来总结、验正的。
如: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测一测等,再通过联系课内所获知识,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分析现象、思考问题。
所以,在这一环节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显得更为重要。
因此,合作交流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一个知道学习与需要合作的学生往往是幸运的学生,他会努力去找寻探究的兴趣与共事的伙伴;一个善于合作与交流的学生往往是能干的学生,一个乐于合作与交流的学生往往是成功的学生,他会认真地学习科学知识乃至科学探究,并且从中享受到学习科学的乐趣。
欢乐学习科学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学习科学成为了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然而,学习科学并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要帮助我们了解世界,提升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欢乐学习科学成为了一种时尚,许多人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来培养兴趣和热爱科学。
本文将介绍一些欢乐学习科学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让学习成为一种乐趣是欢乐学习科学的核心。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以死记硬背为主,学生们很难从中获得乐趣。
然而,如果我们将科学知识与趣味相结合,学生们就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
比如,可以通过实验、演示和游戏等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这样一来,学生们就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科学,并且从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其次,创造交互性的学习环境也是欢乐学习科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往往是唯一的知识传递者,学生们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然而,在欢乐学习科学中,学生们被鼓励去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他们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实地考察和在线互动等方式,与同学和老师共同参与学习过程。
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还能够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此外,利用科技手段也是欢乐学习科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学习科学的新途径。
比如,通过电子书、在线课程和手机应用程序等方式,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科学知识。
同时,利用虚拟实验室和模拟软件等工具,学生们可以进行各种实验和探索,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科技手段不仅可以使学习科学更加便捷和高效,还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最后,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也是欢乐学习科学的重要环节。
学习科学需要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科学学习,并且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同时,家长和老师也应该给予学生们足够的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
通过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我们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他们享受到欢乐学习科学的乐趣。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科学”
李跃成
【期刊名称】《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年(卷),期】2015(000)033
【摘要】小学科学是在自然的基础上更全面,更科学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究科学真谛能力的一门学科。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自经历。
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
【总页数】1页(P252-252)
【作者】李跃成
【作者单位】梅河口市兴华学校,吉林梅河口1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5
【相关文献】
1.让学生在自主互动中快乐地学习——“六学主导快乐互动”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J], 丁松
2.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科学--论小学科学教学对策 [J], 杨丽英
3.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浅谈新课改理念下数学快乐学习观的培养策略 [J], 郝松宝
4.让学生在自主互动中快乐地学习——“六学主导快乐互动”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J], 丁松
5.让学生在快乐英语学习中绽放自我——烟台开发区第九小学“本真·快乐英语”课程体系 [J], 付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科学》
摘要:小学科学是在自然的基础上更全面,更科学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究科学真谛能力的一门学科。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自经
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探究科学学习
在教学中我们如何引导学生经历和寻找得出结论的过程并在过
程中获取知识的方法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切实带领孩子们一起去
领略科学探究中的乐趣呢?
一、“探究”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
小学三年级学生是《科学》课初始阶段,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极为兴奋的事情,学生对科学教材产生有浓厚的兴趣,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愿意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
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勇跃发言及合作交流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识形成的过程。
针对很多科学探究都是通过实践来总结、验正的。
如: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测一测等,再通过联系课内所获知识,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分析现象、思考问题,顺水推舟,让学生动手做够,动口说够,动口问够,动脑想够,动眼看够。
所以在这一环节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显得更为重要。
因此,合作交流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一个知道学习需要合作的孩子往往是个幸运的孩子,他会因此而找到探究的兴趣与共事的伙伴;一个善于合作与交流的孩子往往是能干的
孩子,一个乐于合作与交流的孩子往往是成功的孩子,他会因此而学会科学学习乃至科学探究,并且从中享受到学习科学的乐趣。
如我在教学《改变浮和沉》时,为了使一些物体改变浮沉状况更为直观、形象,特意引导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鼓励每人都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注意倾听它人的看法,敢于失败,敢于竞争。
学生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很多种不同方案,然后经充分讨论选出最佳探究观察和想象能手。
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教师能主动做好事件的引探,并注意到小组各成员的分工与协同作用,使每一小组的同学人人都有事可干。
取得了人人参与、人人有收获的喜人效果。
二、“电化教学”让学生更主动积极参与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科学启蒙性学科。
它侧重于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研究学习中保持或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教材侧重于提供大量的科学信息,图文并茂,有许多实物彩色图片、形象的模型图与优美的文字相结合,从而将科学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
此外,一堂40分钟的《科学课》,是由多个实验活动—问题—实验活动组成的,如在教学中充分地利用好幻灯、投影、录像、多媒体等各种电化教学手段,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优化了教学环境,拓宽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思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如教《物体的热胀冷缩》时,我设计了一个小课件,开始是小朋友烧开水的生活情景动画录像,当放到“盛满水”和“烧时茶壶溢水“等几个情节时,在“茶壶溢水”的画面的小朋友头脑
上出现一个个的“?”,这样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通过研讨、实验,使学生先得出“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结论后,再出示一段课件,“铁路工人筑路时,每隔一段要开一道裂缝填进沥青”……随后出示问题,为什么修路时每隔一段都要开一道裂缝?架线路为什么不要扯的太紧,在得出结论后,再出示课件通过不开裂缝路面与开裂路面的热胀冷缩情况和线路紧与距离对比演示,进一步明确问题原因所在,启发了学生动脑思索,解决了生活中实际问题。
三、“多元评价”让学生天天都在进步成长
小学科学教学的评价是一种多元的激励性评价。
通过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使学生对科学探究始终保持愉悦的情感体验。
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同年龄阶段,由于生理、心理的成熟程度不一样,所表现的每个侧面程度也不一样。
只有评价内容适合小学生的实际水平,才是有效的,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我在课堂中常善用评价激励语言如:“某某同学坐得真端正!注意力真集中!”“你很像一个小老师,不仅管好了自己,而且把自己的小组也管理得很好!”“你真行!真棒!真是好样的!”“老师发现你不仅听得仔细,而且说得也很好!”“你的想法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熟练地做一遍!”“倾听是分享成功的好方法,看某某同学正在分享着大家的快乐,我相信他已经有了很多收获!”还有,“你知道的真多!知识真丰富!我们大家要向你学习!”“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我知道你能行!”“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
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学生!”“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意,老师特欣赏你这点!”“你真像位小科学家,有这么多重大发现!”“了不起的发现,再用精彩的方式介绍给大家,大家就更佩服你了……”对于学生的回答,无论恰当与否,教师都应及时做出评价,一个充满赞扬的眼神,一个表扬的轻轻手势,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使学生心潮澎湃,甚至对他们一生都会有很大的影响,这点,我在教学中已颇受至深。
我还结合实际,进行了“两会两能”评价法。
就是上课时会听,会看,能说,能做。
学生在科学课探究活动中,学生首先进行自评,自己认为做到了,就可以到科代表那儿要求加一颗星,当然也要结合学生互评。
学期结束前,教师可根据组长统计的情况,满15颗星以上可以得“优”,10颗到15颗可以得“良”,5颗到10颗可以得“中”,这就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
这一切工作完全可以让学生来操作,既方便,又真实。
这事实表明,“课改”后教师的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
从实践看,实行这种激励性评价,学生心中就会始终涌动出一种精神力量,谁也不会自甘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