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结课短论文:李鸿章评价
- 格式:docx
- 大小:138.50 KB
- 文档页数: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论文
水浅舟大,无力回天——谈李鸿章
摘要
李鸿章一生跌宕起伏,后世毁誉参半,身处清廷晚期时代的动荡之中,身不由己卷入了这个混乱的漩涡。这位晚清第一外交家,历史书上的“卖国贼”一生试图挽大厦之将倾,然而不过螳臂当车,徒劳无功。他绝不可耻,又并非圣人。本文试图从李鸿章的传记和外媒记载中分析李鸿章的功过,和他的无奈。
一、李鸿章其人
“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开篇第一句话,就给李鸿章的一生做了最好的注解。
在“财神”诞辰降临人世的李文安,与他“吾教诸子发愤读书,皆嶷疑有立,
岂忧贫哉!”的堪称封建式贤妻良母的夫人李氏育有六个儿子,依次为瀚章、鸿
章、鹤章、蕴章、凤章、昭庆,其中排行第二的就是李鸿章。
鸿章在文安诸子中,排行第二,他踏上人生旅途之日,正是中国封建社会进
入末世、清王朝面临深刻的政治经济危机、西方殖民主义者把侵略触角伸进神州
大地之时,社会环境的薰陶,家庭出身的影响,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使少年时
期的鸿章把自己的前途寄托于科举功名,期望有朝一日通过科举的门径登上仕途,
挤进统治阶级的行列。
当上令人仰望的翰林院编修以后,李鸿章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他本想设法
接近皇帝,攀附权贵,沿着传统的升官之路走下去,怎奈“生于末世这偏消”!
从太平军起义,李鸿章前去平反开始,他的一生就注定跌宕起伏。
二、悲剧外交家
1870年,此时发生了一件决定曾李二人命运的大事,即天津教案。这是一
场平民攻击法国教会的事件,清廷本认命曾国藩处理此事,曾国藩审时度势,认
为应当按律处死相关责任人,然而清廷和民众均认为这是一种软弱的行为,朝野
上下甚至一度要求与法国一战。由于曾国藩和法国人的协议与朝廷和民众的期望
差距太大,曾国藩甚至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朝廷随即让李鸿章接替曾国藩,交
接当年,曾问李:“你与洋人交涉,准备怎么办?”李回答:“我想与洋人交涉,
不管什么只同他打痞子腔。”而当年的法国正忙于与普鲁士的普法战争,无暇顾
及远东事物,因此李鸿章说啥法国人就当是啥了。此事对清朝的最大影响是,让朝廷和百姓都以为李鸿章有外交之才,可能李鸿章本人也信以为真了。至于为李鸿章在历史上最出名的,也是最多骂声的,就是他外交家的身份。
世人常常骂李鸿章卖国贼,然而在马关条约面前,李鸿章又能做什么呢?“当此之际,虽有苏张之辩,无所用其谋,虽有贲育之力,无所用其勇。舍卑词乞怜之外,更有何术?或者以和议之速成为李鸿章功,固非也,虽无鸿章,日本亦未有不和者也,而或者因是而丛垢于李之一身,以为是秦侩也,张邦昌也,则盍思使彼辈处李之地位,其结局又将何如矣。要之李之此役,无功焉,亦无罪焉。其外交手段,亦复英雄无用武之地。”
李鸿章晚年可谓可怜可叹,他一次次被清廷用完就扔,扣上卖国贼的帽子被万众唾骂,又一次次被清廷临时启用救场。李鸿章明知自己螳臂当车,却依然尽自己所能,用外交手段试图在虎视眈眈的帝国之间周旋,为自己的国家——腐朽、濒临灭亡的国家——呕心沥血争取哪怕一点点的喘息之机。他难道不知道清廷已然走向末路?
三、答美记者问
离开在欧洲考察访问的最后一站英国后,大清帝国前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乘“圣-路易斯”号邮轮于当地时间1896年8月28日抵达美国纽约,开始对美国进行访问。李鸿章在美国受到了美国总统克利夫兰的接见,并和美国一些要员及群众见面,受到了“史无前例的礼遇”(《纽约时报》)。9月2日上午9时许,李鸿章在纽约华尔道夫饭店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美国记者对李鸿章提出了许多中国的问题,而李鸿章的回答显示出他对中国国情客观的认识,和隐隐的无奈。
节选其中三个问答:
美国记者:阁下,您赞成贵国的普通百姓都接受教育吗?
李鸿章:我们的习惯是送所有男孩上学。(翻译插话:在清国,男孩,才是真正的孩子。)我们有很好的学校,但只得付得起学费的富家子弟才能上学,穷人家的孩子没有机会上学。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你们这么多的学校和学堂,我们计划将来在国内建立更多的学校。
美国记者:阁下,您赞成妇女接受教育吗?
李鸿章(停顿一会儿):在我们清国,女孩在家中请女教师提供教育,所有有经济能力的家庭都会雇请女家庭教师。我们现在还没有女子就读的公立学校,也没有更高一级的教育机构。这是由于我们的风俗习惯与你们(包括欧洲和美国)不同,也许我们应该学习你们的教育制度,并将最适合我们国情的那种引入国内,这确是我们所需要的。
美国记者:阁下,您赞成将美国的或欧洲的报纸介绍到贵国吗?
李鸿章:中国办有报纸,但遗憾的是中国的编辑们不愿将真相告诉读者,他们不像你们的报纸讲真话,只讲真话。中国的编辑们在讲真话的时候十分吝啬,他们只讲部分的真实,而且他们的报纸也没有你们报纸这么大的发行量。由于不能诚实地说明真相,我们的报纸就失去了新闻本身的高贵价值,也就未能成为广泛传播文明的方式了。
李鸿章在问答之中显示出了他对中国教育平等、男女平等、新闻自由、引用外资等问题的超前认识,这说明了什么?
四、评价
日本人评价李鸿章,“如同日本幕末维新的英杰人物,在近代国家变革的阵痛中,一身痛感苦恼之人。他波折万丈的人生,犹如近代中国的动荡起伏。李鸿章保持了 25 年最高实力的地位,是他支撑了大清帝国苟延残喘。诸外国对李鸿章的信赖远远超过紫禁城的皇帝,如果没有这样的有能之士,大清国早已被列强蚕食殆尽。”
不仅仅是李鸿章,晚清事实上有如此多的有识之士,然而清朝依旧像腐朽的大楼,谁又能挽大厦之将倾?
这其中的无奈和辛酸,岂为外人道哉?
梁启超评价李鸿章说:“史家之论霍光,惜其不学无术。吾以为李鸿章所以不能为非常之英雄者。亦坐此四字而已。”他在传记里批评李鸿章不识政治本原,不知国民大体,不懂得当时的世界大局。
可是李公一生为国为满皆尽心尽力,马关条约之时与伊藤博文角力讨价如百姓与小贩一般,直至遇刺面部中弹方得小利,不可谓不义。辛丑条约,已淡出满清政治中心的李鸿章以七十八高龄受命从广东赴京谈判不可谓不忠,唯有在平发之战中杀太平天国降军乃其一生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