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算盘的二元示数——珠算地位丛谈十
- 格式:pdf
- 大小:100.71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古老的珠算
珠算是一种古老的计算方法,起源于中国。
它通过使用珠子或算盘上的珠子进行计算,以完成各种数学运算。
珠算通常使用一个有十根杆子的算盘,每根杆子上有一定数量的珠子。
每根杆子上的珠子有两种颜色,一般是红色和白色,表示不同的数字。
红珠代表"5",而白珠代表"1"。
通过移动珠子的位置和组合,珠算师可以进行四则运算、开平方、开立方等复杂的数学运算。
珠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它曾经是中国人民基本的计算工具,被广泛用于商业和财务计算。
珠算的操作简单、直观,并且可以进行快速计算,因此在过去特别受到人们的青睐。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珠算的使用逐渐减少。
然而,珠算仍然被视为一项重要的数学教育和文化传统,许多学校仍将其列为必修课程。
此外,一些人依然对珠算抱有浓厚的兴趣,并将其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和技巧进行学习和实践。
算,是以算盘为工具,用来计算多位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计算、开方等题型。
其运珠技巧有一定的规律及口诀,当使用者能熟练操作算盘,除了会快速的求出正确答案外,也能透过脑细胞的滋长,将算盘的盘式,档次及珠子的浮动变化描绘到脑子里,即好像在脑子里有把「活算盘」,这种活算盘的影像,称为「虚盘」。
它透过知觉,形象,记忆等过程,在大脑里来完成珠算运算,即我法。
“珠算”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撰的《数术记遗》,其中有云:“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
”北周甄鸾为此作注﹐大意是﹕把木板刻为三部分﹐上下两部分是停游珠用的﹐中间一部分是作定位用的。
每位各有五颗珠﹐上面一颗珠与下面四颗珠用颜色来区别。
上面一珠当五﹐下面四颗﹐每珠当一。
可见当时“珠算”与现今通行的③珠算乘法口诀表:珠算乘法口诀和口、笔算用的表内乘法口诀完全相同,也就是大九九口诀表。
1×1=11×2=2 2×2=41×3=3 2×3=6 3×3=91×4=4 2×4=8 3×4=12 4×4=161×5=5 2×5=10 3×5=15 4×5=20 5×5=251×6=6 2×6=12 3×6=18 4×6=24 5×6=30 6×6=361×7=7 2×7=14 3×7=21 4×7=28 5×7=35 6×7=42 7×7=491×8=8 2×8=16 3×8=24 4×8=32 5×8=40 6×8=48 7×8=56 8×8=641×9=9 2×9=18 3×9=27 4×9=36 5×9=45 6×9=54 7×9=638×9=729×9=81④珠心算口诀表(除法口诀表:珠算除法有归除法和商除法两种)归除法用口诀进行计算,有九归口诀,退商口诀和商九口诀。
五。
三归(用3除):逢三进一,逢六进二,逢九进三,三一三余一,三二六余二。
四归(用4除):逢四进一,逢八进二,四二添作五,四一二余二,四三七余二。
五归(用5除):逢五进一,五一倍作二,五二倍作四,五三倍作六,五四倍作八。
六归(用6除):逢六进一,逢十二进二,六三添作五,六一下加四,六二三余二,六四六余四,六五八余二。
七归(用7除):逢七进一,逢十四进二,七一下加三,七二下加六,七三四余二,七四五余五,七五七余一,七六八余四。
八归(用8除):逢八进一,八四添作五,八一下加二,八二下加四,八三下加六,八五六余二,八六七余四,八七八余六。
九归(用9除):逢九进一,九一下加一,九二下加二,九三下加三,九四下加四,九五下加五,九六下加六,九七下加七,九八下加八。
退商口诀共9句:无除退一下还一,无除退一下还二,无除退一下还三无除退一下还四,无除退一下还五,无除退一下还六无除退一下还七,无除退一下还八,无除退一下还九商九口诀共9句:见一无除作九一,见二无除作九二,见三无除作九三见四无除作九四,见五无除作九五,见六无除作九六见七无除作九七,见八无除作九八,见九无除作九九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叫“单归”;除数是两位或两位以上的除法叫“归除”,除数的首位叫“归”,以下各位叫“除”。
如,除数是534的归除,叫“五归三四除”,即用五归口诀求商后,再用34除。
幼儿珠心算口诀加一请拨双下九,我们都是好朋友;加二请拨双下八,开心时候笑哈哈;加三请拨双下七,有时也会生生气;加四请拨双下六,快乐时候蹦又跳。
减一请拨双上九,唱歌要学百灵鸟;减二请拨双上八,做事不要太拖拉;减三请拨双上七,排队做操要整齐;减四请拨双上六,早上不要睡懒觉。
从上表的"加"来看共26个动珠码,"减"只是反向拨珠,加与减是一上一下和一去一回的还原关系,是一种动作相对形态。
手指拨打到后来已在脑中形成条件反射,珠动数出,这是完成的"内化"的一种表现。
学习珠算(盘)历史论述的心得体会(中)厉晋元 三、各家对“珠算”和“珠算盘”起源说论点、依据和佐证的综述(一)明代说(包括元末明初) 此说起于梅文鼎(1633~1721年),立论依据:一曰、归除歌归最为简妙,珠算盘因使用归除而制作;二曰、按钦天监历科所传《通轨》,乘除都有定子之法,只有“珠算盘”才能用;三曰、元统造《大统历》,访求得郭伯玉(郭守敬后裔)善算以佐成,那末珠算盘之法或许就是郭伯玉他们所制!但以后算史研究者继起讨论,对梅氏说法多不予苟同,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因此可以断定,此说难以成立。
(二)宋代说 已故珠算史家李俨、钱宝琮、严敦杰、余介石、华印椿等前辈多人所创,佐证较多,特别是华氏曾先后著《中国算盘考》和《中国算盘起源再考》两文,推断算盘当起源于宋代。
他们所根据的史料、佐证也都较集中:11巨鹿故域出土的算盘珠21宋代刊刻的算书《盘珠集》和《走盘集》(现已失传)31《清明上河图》中的算盘图(1100~30年)严敦杰先生于六十年代初发现此图,先后经余介石教授以及后来中珠协负责人(1981年初),北京新闻电影制片厂调查,将图摄影放大,可以看出其中左图为算盘,较清晰,得到多数人的承认肯定。
41《谢察微算经》(公元1078年)残本有几条用字例义:“中,算盘之中,上,脊梁之上,又位之左。
下,脊梁之下,又位之右。
脊,盘中横梁隔木。
总会,合用商开之去于盘中。
”以上用字例义,只有珠算盘才适用。
51钱易的《南部新书》所述“鼓珠之法”(1008~1016年)余教授首先发现此语并认为形容算珠如鼓形当是算盘珠,“鼓珠之法”当是珠算。
华印椿老前辈认为《数术记遗》中“珠算”的算珠类似念珠,大约是浑圆的,在木板槽中会滚动,所以称为“游珠”。
《南部新书》的“鼓珠”,扁圆形如鼓,所以称为“鼓珠”,可以作为北宋时已有穿档的算盘的佐证。
61刘因《静修先生文集》中的“算盘”诗(1274年) 刘因宋末元初人,他以“算盘”为题作诗,说明宋代民间已有算盘了。
二归(用2除):逢二进一,逢四进二,逢六进三,逢八进四,二一添作五。
三归(用3除):逢三进一,逢六进二,逢九进三,三一三余一,三二六余二。
四归(用4除):逢四进一,逢八进二,四二添作五,四一二余二,四三七余二。
五归(用5除):逢五进一,五一倍作二,五二倍作四,五三倍作六,五四倍作八。
六归(用6除):逢六进一,逢十二进二,六三添作五,六一下加四,六二三余二,六四六余四,六五八余二。
七归(用7除):逢七进一,逢十四进二,七一下加三,七二下加六,七三四余二,七四五余五,七五七余一,七六八余四。
八归(用8除):逢八进一,八四添作五,八一下加二,八二下加四,八三下加六,八五六余二,八六七余四,八七八余六。
九归(用9除):逢九进一,九一下加一,九二下加二,九三下加三,九四下加四,九五下加五,九六下加六,九七下加七,九八下加八。
退商口诀共9句:无除退一下还一,无除退一下还二,无除退一下还三无除退一下还四,无除退一下还五,无除退一下还六无除退一下还七,无除退一下还八,无除退一下还九商九口诀共9句:见一无除作九一,见二无除作九二,见三无除作九三见四无除作九四,见五无除作九五,见六无除作九六见七无除作九七,见八无除作九八,见九无除作九九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叫“单归”;除数是两位或两位以上的除法叫“归除”,除数的首位叫“归”,以下各位叫“除”。
如,除数是534的归除,叫“五归三四除”,即用五归口诀求商后,再用34除。
幼儿珠心算口诀加一请拨双下九,我们都是好朋友;加二请拨双下八,开心时候笑哈哈;加三请拨双下七,有时也会生生气;加四请拨双下六,快乐时候蹦又跳。
减一请拨双上九,唱歌要学百灵鸟;减二请拨双上八,做事不要太拖拉;减三请拨双上七,排队做操要整齐;减四请拨双上六,早上不要睡懒觉。
从上表的"加"来看共26个动珠码,"减"只是反向拨珠,加与减是一上一下和一去一回的还原关系,是一种动作相对形态。
以算盘为工具,用来计算多位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计算、开方等题型。
其运珠技巧有一定的规律及口诀,当使用者能熟练操作算盘,除了会快速的求出正确答案外,也能透过脑细胞的滋长,将算盘的盘式,档次及珠子的浮动变化描绘到脑子里,即好像在脑子里有把「活算盘」,这种活算盘的影像,称为「虚盘」。
它透过知觉,形象,记忆等过程,在大脑里来算的一种方法。
“珠算”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撰的《数术记遗》,其中有云:“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
”北周甄鸾为此作注﹐大意是﹕把木板刻为三部分﹐上下两部分是停游珠用的﹐中间一部分是作定位用的。
每位各有五颗珠﹐上面一颗珠与下面四颗珠用颜色来区别。
上面一珠当五﹐下面四颗﹐每珠当一。
可见当时“珠算”与现今通行的珠算有所不同。
(详细请点③珠算乘法口诀表:珠算乘法口诀和口、笔算用的表内乘法口诀完全相同,也就是大九九口诀表。
1×1=11×2=2 2×2=41×3=3 2×3=6 3×3=91×4=4 2×4=8 3×4=12 4×4=161×5=5 2×5=10 3×5=15 4×5=20 5×5=251×6=6 2×6=12 3×6=18 4×6=24 5×6=30 6×6=361×7=7 2×7=14 3×7=21 4×7=28 5×7=35 6×7=42 7×7=491×8=8 2×8=16 3×8=24 4×8=32 5×8=40 6×8=48 7×8=56 8×8=6 41×9=9 2×9=18 3×9=27 4×9=36 5×9=45 6×9=54 7×9=63 8×9=7 2 9×9=81④珠心算口诀表(除法口诀表:珠算除法有归除法和商除法两种)归除法用口诀进行计算,有九归口诀,退商口诀和商九口诀。
精打细算说算盘作者:来源:《小天使·二年级语数英综合》2015年第02期“一上一,一下五除四,一退九进一,二上二,二下五除三,二退八进一………”小朋友们,你们见过算盘吗?你们知道算盘的运算口诀吗?今天小编将带你一起回忆算盘的历史,让我们出发吧!算盘原来很精巧现存的算盘有很多种,数也数不清楚。
金的、银的、铜的、铁的……瓷珠的、橡珠的、玉石的……古语云:“算盘一响,黄金万两。
”作为一种算钱的工具,其意为招财进宝、财源广进,是财富地位的象征。
然而。
这种古老而陈旧的算盘几乎已是一种艺术品。
算盘有些有底,有些无底,有底的我们把它叫“密底算盘”。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过去账房先生用的一般都是有底算盘,意思就是能自己挣钱。
时间长了,大家觉得做生意应该一起赚,于是把底去掉了,就成了现在的无底算盘。
不过,算盘有底真正的目的和现在无底算盘的横梁一样,是为了坚固算盘,让算盘的使用时间更长。
古算盘越用越好自古以来,算盘总是用来算钱的,也正因为如此,算盘还通常被中国人用来寓意招财进宝。
比如说,我们时常会听到“金算盘”、“铁算盘”之类的比喻,形容的就是“算进不算出”的精明。
古代中国小孩挂在脖子上驱凶避邪的百眼筛上,除了有剪刀、发簪(zān)、镜子之外,还有我们使用过的算盘,因为它可以象征富贵与吉祥。
如今使用算盘和珠算,除了运算方便以外,还有锻炼思维能力的作用呢。
因为打算盘需要脑、眼、手的密切配合,是锻炼大脑的一种好方法。
收藏算盘的专家说:“算盘造出的时间越早,使用算盘的时间越长,次数越多,这个算盘就越好。
因为这样的算盘打磨得特别地黑亮,特别地光滑,看起来特别地精致。
”目前收藏算盘的大多是一些收藏家,广东、山西、北京、天津、福建、海南都有收藏算盘的痴迷者。
如果你要找古老的算盘的话,那么你就得去古玩市场“淘”,或者在网上交易。
算盘越稀有越有钱与其他收藏品不一样的是,由于算盘在计算时的用途不同,价值也会出现明显的差异。
如偶数档的算盘因为比较罕见,所以价格就要高过奇数档的算盘。
《中国珠算阅读答案》2000字中国珠算阅读答案作文一:《中国珠算阅读答案》2000字中国珠算王渝生①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正式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度过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
它特廉价的制作材料、精巧的设计思想和深刻的数学理内涵整合在一起,组合为一种气质非常独特的计算体系,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②珠算由筹算演变而来,人们在算筹的基础上,改进发明出了更为先进的珠算盘。
珠算盘的来历,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年,据说当时就有了“算板”。
到了东汉末年,徐岳在《数术记遗》中记载了一种珠算盘,每位有5颗可动的算珠,上面1颗相当于5,下面4颗每颗当作1,这是对珠算盘最早的确切的文字记载,到了明代,对珠算盘的记录更加详细,如数学家徐心鲁的《盘珠算法》插图记载是上1珠。
午荣的《鲁班经》是上2珠,下5珠,他还记述了算盘的尺寸。
③最常见的传统算盘,为上2珠,下5珠,上面一粒表示“5”,下面一粒表示“1”,在用算盘进行计算时,采用“五升十进制”,即每一档满5时便用一粒上珠表示,每一档满10时便向前一档进位1。
古代的珠算法,以手拨算珠进行运算。
为了快速掌握各种算法,人们将手指动作编成了口诀,并不断探索着如何优化算法和动作,让计算变得更加快捷。
④珠算乘法所用的“九九”口诀起源甚早,春秋战国时就已在筹算中应用了。
到了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了“九除者增一”“八除者增二”,后来渐渐演变为“九一下加一”“八一下加二”等口诀。
杨辉在《乘除通变算宝》中,叙述了“九归”,他在当时流传的4句“古括”上,添注了32句新口诀。
元代朱世杰的《算学启蒙》载有九归口诀36句,之后丁巨的《算法八卷》,其中也有“撞归口诀”。
就这样,珠算的口诀慢慢丰富起来。
到了明代,各位有识之士纷纷努力,先后对古珠算法进行了总结、规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算盘的应用领域。
算盘的设计原理依据
算盘是一种用于计算的古老计算工具,它的设计原理基于位权原理和载体交叉计数原理。
算盘通常由一根或多根平行排列的竖桿组成,每根竖桿上都穿着一串珠子,通过上下移动珠子,在特定的位数上表示数值,进而进行四则运算。
算盘的设计原理首先依据位权原理。
位权原理是指在数字表达中,不同位置上的数字具有不同的位权,即同样的数字在不同位置上所代表的意义不同,例如个位、十位、百位等。
算盘上的每一根竖桿代表一个不同的位数,从低位到高位排列,每个珠子的位置表示不同的位权,可以通过上下移动珠子来改变位权代表的数字。
算盘的设计原理还依据载体交叉计数原理。
载体交叉计数原理是指在算盘上每个位数上的珠子可以通过上下移动来表示不同的数字,珠子的上下位置决定了其代表的数字是0还是1。
算盘上的每根竖桿上穿着的珠子被分为两部分,上面的珠子代表5,下面的珠子代表1,上下移动珠子就可以表示0、1、2、3、4等数字,珠子的交叉表示进位。
通过位权原理和载体交叉计数原理,算盘实现了数值的表示和运算。
在进行加法运算时,只需将两个数对应位数上的珠子相加,超过9的进位通过珠子的交叉表示,实现了数值的累加。
在进行减法运算时,可以通过借位的方式来实现。
乘法和除法也可以通过多次的加法和减法来实现。
算盘的设计原理并非只是简单的数数,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原理和逻辑思维。
算盘的使用不仅能够进行基本的数值计算,还能提高人们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和注意力集中能力。
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器的普及,算盘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它作为一种经典计算工具,仍然有着重要的教育和文化意义。
中国古代珠算的介绍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中国古代的珠算,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古代的珠算我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主,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就。
其中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筹算和珠算在数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和显示出来的优越性,在世界数学史上也是值得称道的。
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曾经被马克思(1818—1883)称为“最妙的发明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制转变到封建制的时期,生产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提出了大量比较复杂的数字计算问题。
为了适应这种需要,劳动人民创造了一种十分重要的计算方法——筹算。
现有的文献和文物证明筹算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
例如“算”和“筹”二字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如《仪礼》、《孙子》、《老子》、《法经》、《管子》、《荀子》等)中,甲骨文和钟鼎文中到现在仍没有见到这两个字。
一二三以外的筹算数字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货币(刀、布)上。
《老子》提到:“善计者不用筹策”,可见这时筹算已经比较普遍了。
因此我们说筹算是完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这并不否认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前就有简单的算筹记数和简单的四则运算。
筹算是以算筹作工具,摆成纵式的和横式的两种数字,按照纵横相间(“一纵十横,百立千僵”)的原则表示任何自然数(如六千七百零八表示为,遇到零的时候用空位表示),从而进行加、减、乘、除、开方以及其他的代数计算。
筹算一出现,就严格遵循十进位值制记数法。
九以上的数就进一位,同一个数字放在百位就是几百,放在万位就是几万。
筹算在我国古代用了大约两千年,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至人民生活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但是它的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首先,在室外拿着一大把算筹进行计算就很不方便;其次,计算数字的位数越多,所需要的面积越大,受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此外,当计算速度加快的时候,很容易由于算筹摆弄不正而造成错误。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筹算需要改革,这是势在必行的。
大学珠算考试题库答案大全珠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技艺精湛。
在一些大学中,珠算课程被纳入教学计划,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
以下是一份大学珠算考试题库答案大全,供学生复习使用。
一、珠算基础知识1. 珠算的起源答案:珠算起源于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世纪的商朝。
2. 珠算的基本原理答案:珠算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算盘上的珠子来表示数字,上珠每颗代表5,下珠每颗代表1。
3. 珠算的操作方法答案:珠算的操作方法包括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以及更复杂的运算如开方、求幂等。
4. 珠算在现代的应用答案:珠算在现代主要应用于教育、文化传承和一些特殊领域的计算。
二、珠算基本运算1. 珠算加法答案:珠算加法是将两个数通过算盘上的珠子进行累加,注意进位和借位。
2. 珠算减法答案:珠算减法是将一个数从另一个数中减去,同样需要注意进位和借位。
3. 珠算乘法答案:珠算乘法是通过分步累加的方式实现的,先将乘数与被乘数的个位相乘,然后依次乘以十位、百位等。
4. 珠算除法答案:珠算除法是通过试商和调整商的方法实现的,先试除,然后根据余数调整商的大小。
三、珠算高级技巧1. 珠算快速加法答案:珠算快速加法是通过熟练掌握珠算技巧,实现快速累加的方法。
2. 珠算快速减法答案:珠算快速减法是通过熟练掌握珠算技巧,实现快速减去的方法。
3. 珠算乘法速算答案:珠算乘法速算是通过一些特定的技巧,如乘法口诀,实现快速乘法运算。
4. 珠算除法速算答案:珠算除法速算是通过熟练掌握试商技巧,实现快速除法运算。
四、珠算文化与传承1. 珠算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答案:珠算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古代中国数学发展的重要标志。
2. 珠算的国际影响答案:珠算不仅在中国,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影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 珠算的现代传承答案:珠算的现代传承主要通过教育、比赛和文化活动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珠算。
算盘的历史之一
算盘又作祘盘,珠算盘是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珠算盘起源于北宋时代,北宋串档算珠。
算盘是汉族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
中国是算盘的故乡,在计算机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盘不仅没有被废弃,反而因它的灵便、准确等优点,在许多国家方兴未艾。
因此,人们往往把算盘的发明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提并论,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赵太丞家药铺柜就画有一架算盘。
由于珠算盘运算方便、快速,几千年来一直是汉族劳动人民普遍使用的计算工具,即使现代最先进的电子计算器也不能完全取代珠算盘的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刚刚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通过,珠算正式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也是我国第30项被列为非遗的项目。
算盘的历史之二
算盘,是我国古代发明创造的重要成就之一,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我国是世界上发明算盘最早的国家。
算盘,是由古代的“筹算”演变而来的。
“筹算”就是运用“筹码”——一种削制竹签来进行运算。
唐代末年开始用“筹算”乘除法,到了宋代产生了“筹算”的除法歌诀,明代数学家吴敬著《算法十全》中,已正式有了“算盘”这一名称。
约在明代初年,算盘逐渐流行,而论述算盘的著作,在十五世纪中叶已经很多了。
由于珠算口诀便于记忆,运算方便,遂在我国普遍应用。
同时,也陆续传到了日本,朝鲜、印度、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受到广泛欢迎。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