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及其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375.00 KB
- 文档页数:8
中华文化软实力的理解
中华文化软实力是指中国在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方面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
它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也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中华文化的复兴和繁荣兴盛,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
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构筑核心价值观坚实的文化根基。
其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还需要在哲学与社会科学等方面加强研究和发展,以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同时,保护好中国文化遗产,也是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
通过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国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此外,加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也是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加强国际传播,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点,促进中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总之,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
通过加强核心价值观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和国际传播等方面的努力,可以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
浅谈我对“软实力”的认识“软实力”一词最初由约瑟夫·奈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是指通过文化、教育、科技、价值观等非军事手段影响和塑造国际形象,达到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的一种力量。
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强大的“软实力”已成为很多国家争夺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加强和培养自身的“软实力”已成为各国的共识。
我对“软实力”的认识就是非军事手段的影响力。
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需要通过文化、教育、科技、价值观等方面来提高自身的软实力,从而在国际上获得更大的影响力和说服力。
一些长时间战争结束之后的涉外交往不再是打仗,而是文化接触、艺术展演、学术合作等形式,这使得国际形势大发生变化。
而具体来说,在实践过程中,软实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交流:通过文化交流,增强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两国关系的持续发展。
比如中国向世界介绍传统文化、茶文化、河流文化等等,加深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
另外,外国的文化也大量涌进中国,它们有助于增强人民对外面世界的认识和了解。
2. 教育合作:在教育方面,通过签署教育合作协议、开设共同课程、学生互换等方式,互相了解对方的教学体系和文化背景。
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扩大阅读范围,而且能够提高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技能。
3. 科技交流:通过科技交流,促进各国之间在技术研究和发展上的合作,互相学习和共同提高。
比如开展环保科技等领域研究和合作,这也是对世界的一种益和惠。
4. 价值传承:价值观的传承是一种内在的、自组织的融合过程。
加强对本国优秀文化传统、思想理念、伦理道德等方面的传承,可以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与国际社会的更多共同价值观融合起来,形成更为完善的社会制度和思想格局,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传播。
总之,“软实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形成共识和行动。
只有当我们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能力,才能使我国的软实力不断发展和提高,走向更为广阔的市场和世界。
浅谈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意义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党中央提出的这个目标,是党和国家第一次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对文化发展做出的战略部署,对于拯救我国社会道德和信仰危机注入了强大动力。
文化软实力是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关系到我国维护自身安全和实现自身利益的能力,各国纷纷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主要发展战略。
关键字:文化软实力,发展现状,意义,提高途径提升软实力,首先要明白何谓“软实力”。
软实力指的是一种能力,它能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的,是一国综合实力中除传统的、基于军事和经济实力的硬实力之外的另一组成部分。
这一概念明确了软实力的重要价值,将它提高到了与传统的“硬实力”同等甚至比其更为重要的位置。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在世界各领域的多边合作和磋商中逐渐占据了重要地位。
一时间,世界各国掀起了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热潮,人们正热切地想通过各种方式深入地了解中国。
我国文化“软实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不断的提升和增强,对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中国虽然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但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还尚未达到应有的水平。
因此我国虽是文化大国,但却不是文化强国。
对于我国文化“软实力”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并及时改进,势必会影响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整体发展,进而影响到整个综合国力的提升。
因此,采取必要措施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的水平势在必行。
提升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两手抓”。
第一,弘扬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内在动力。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兄弟姐妹在这个大家庭中团结互助、融洽相处,共同孕育了我国独特的民族精神。
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及意义(一)软实力、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发生了深刻变革。
就其本质而言,国际政治的性质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使其无形的力量变的更加重要”,全球权力的强制性因素在减少,软性因素在逐步增加。
最早明确提出“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的是美国著名学者、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去·奈。
他认为软权力是通过吸引而非强制的方法使他者满足自己欲达到的目的的能力。
软实力与硬实力不同,硬实力是一种对抗性权力,是建构在具体的物质资源之上的硬命令式权力,软实力是一种吸引力而非强制力,它通过让他人做想做的事情而达到预期的结果,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软实力包含三方面内容,即文化吸引力,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念的吸引力,以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
软实力的运用,则表现为通过自己的思想的吸引力或者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让其他国家自愿效仿或者接受体系的规则,从而间接地影响他人决定自身的偏好。
在软实力三个方面中,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奈认为,文化是“一种相对廉价和有用的软实力资源”,并以美国文化为例论证,认为美国文化虽非万能,但是“蕴藏在产品和交流中的美国流行文化具有广泛的吸引力”。
奈指出了文化在软实力中的重要地位,却没有明确界定文化软实力的边界,没有很好地解释什么样的文化在怎样的条件下能够被转化为软实力。
关于文化,至今没有统一的界定。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排除了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和结果,专注于人类的精神财富,包括语言、电影、价值观念、传统习俗、文学作品等方面。
“文化并不都是软实力,也并不是所有文化都已经成为或可以成为软实力”。
本文认为,软实力中的文化要素指的是一国的文化内容对他国形成吸引力,使得他国自愿效仿、学习、追随,从而对他国的国家政权产生影响。
文化要成为软实力必须要同化他国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形成强大的说服能力、渗透能力,以有利于本国国家目标和国家利益的实现。
《浅谈如何加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是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它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升我国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为了增强软实力,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并取得了突出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方面。
一是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
我们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任务。
二是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
要坚持以市场为主导,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和有序的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骨干作用,保护好、引导好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迅速壮大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使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三是提高文化传播能力,不断扩大我国文的影响力。
传播深度决定影响广度。
一个国家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其内容是否具有独特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
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潜能和可能产生的不可估量的影响,高度重视互联网的运用和管理,把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新引擎,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
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10环境工程(1)班罗灏世界上的文化多种多样,有的兴起了,有的衰落了,有的只能孤芳自赏,有的却能风靡全球,归根到底,还是一种文化是否先进或落后的问题。
在一个文化大众化的时代,所谓文化的先进性不是指学理上的玄奥与高深,而在于是否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引领时代潮流,最终为多数人所接受甚至认可。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延宕数千年,其中的优秀成分是勿庸置疑的。
但以当代眼光观之,如要使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再放光彩,还有许多难以回避的挑战。
众多事实一而再地提醒我们: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部分;文化竞争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内容;提升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那么,面对日益激烈的文化竞争的世界图景,我们又当如何选择当代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之路呢?要建设文化软实力,就需要确立基本前提和坐标,首要工作就是传统的正本清源,这就需明确一个观念:今天我们谈到的中国传统,既要包括先秦至近代的传统,也要包括“五四”以来的“反传统的传统”。
前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下的遗产,后者是国人近代以来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整体性文化反思。
百年以来,两者之间一直是纠缠不清,由洋务运动的“体用说”开始,延伸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各种争论,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引起的混乱在所难免。
中国传统源远流长,但有“高世之名”,必有“遗俗之累”。
文化软实力建设是面向全球社会的,一定要守住“实事求是”这个要诀,不能把吃过的苦头和取得的进步都湮没了。
一个思路是:以一百多年以来积淀的反传统的精神去审视传统,寻求这两种“传统”之间互相容纳、互相补充的内容与空间,从这里走出一条中国文化建设之路。
一个标准是:当若干年后的国人集体回顾今天的时候,不应该有太多的自责、遗憾和伤痛。
文化软实力,归根到底,即一个国家国民的文化素质。
一些发达国家的崛起,尽管原因众多,但其中都不可避免地包含着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包含着国民文化素质的提升,以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的有关研究认为,国民素质与国家竞争力的相关系数在0.9以上。
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现状及对策一、导言二、中国文化的概念1. 定义及内涵2. 文化之于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性三、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1. 中国文化软实力优势2. 中国文化软实力短板四、促进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对策1. 支持文化英才的培养2. 增加文化出口数量及文化产品质量3. 改进对外传播方式并加大力度4. 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5. 国家政策对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引导五、案例分析1. 文化体验带动国家软实力崛起——日本2. 改变传统形象创新文化模式——韩国3. 坚持传统文化风格推广特色文化——印度4. 讲述民间故事增添文化内涵——俄罗斯5. 全球影响力延伸提高文化声誉——美国六、结语导言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速、经济、科技等各方面的发展,国家之间的软实力竞争更加激烈。
传统的硬实力如军事和经济在某种程度上显得不再足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软实力日益成为各国角逐全球霸权的必备手段,国家之间在文化领域的软实力竞争也越来越重要。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的国家,具有浓厚的文化软实力。
然而,与国际上其他一些国家相比,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崛起还存在诸多问题。
那么,如何进一步发展和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呢?本篇文章将在探讨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定义及内涵、现状、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列举一些成功的案例进行分析。
中国文化的概念1.定义及内涵中国文化是指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文化精粹总和。
它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思想、信仰、价值、传统、艺术、文学、科学、技术、制度、风俗等各个方面。
综合来看,中国文化具有以下几个内涵:1) 厚重深厚:中国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其丰富内涵展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独特性和丰富性。
2) 多样性:中国被认为是世界上文化最为多样的国家之一,其文化体系非常庞大、繁复、多样。
3) 求实性:中国文化注重实现人类的现实需求,其文化内涵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理性与强制性,而是更加“隐性”的实践性。
2.文化之于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性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凝聚国家的凝聚力,而国家软实力的可持续发展也有赖于文化的支撑。
浅谈如何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在今天,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而文化软实力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在国与国之间的影响也在不断地扩大。
从形势上来看,“十一五”以来,国家对于软实力发展高度重视。
在十六大就已经明确提出,要大力提升我们的文化软实力。
而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把它作为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境界。
而在今年两会上,文化软实力成为了策论专题,这一系列的提出都表明了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著名文化研究学者徐世丕提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中国本土文化全方位发展和在数量质量上全面提升的过程,它包括文化创作,艺术创作生产、传播、消费诸多方面。
在我看来,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不仅仅在物质财富上,更在于精神层面。
物质财富体现于文化遗产,各类文化产品等等。
而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更是不容忽视的,它包括民族的凝聚力,社会上的风气,公民素质等多个方面,而这些内在的,看不见的东西更需要我们去重视和挖掘。
十七届六中全会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
我们应该在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生活的新期待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首先要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
一个国家的民族凝聚力是相当重要的,而增强文化凝聚力必须增强文化凝聚力。
我想说,一个一盘散沙的民族和国家是没有国际地位的,而一个没有文化凝聚力的民族和国家是没有文化软实力的。
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篇一: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当今社会,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利用”和平与发展”这一战略发展机遇期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升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世界竞争力。
软实力对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都是重要的参照。
一直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军事建设等各项国家“硬实力”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和发展。
而国家“软实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相对缓慢。
受重视程度低,相对欧、美等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
文化看做是“软实力”最重要的来源之一,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文化是一种可以和政治、军事相提并论的,可以对国家的政策和发展起巨大作用的因素. 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中国虽然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
但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还尚未达到应有的水平。
因此我国虽是文化大国,但却不是文化强国。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广大博深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然而,随着各国思想和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交流和竞争,我们看美国好莱坞的电影、韩国的电视剧,日本的动漫,吃肯德基、麦当劳,穿NIKE、adidas可是走出中国,世界上其他的国家是否也接受我们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又或者是所谓的”中国大片”呢?相比于国外文化的强大攻势,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却显得有些底气不足.中国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介仍处于“原生态”状态,优秀的文化传统资源优势并未充分转化成为强大的现实生产力,我们忽视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和改造。
但这也不是完全的否定了中国在提高软实力方面的一切努力.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21年的上海世博会都为我国在宣传本国文化上打开了新的窗口,这两次盛会都在世界上掀起了一阵”中国文化热”.为推动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而最近几年,我国也逐渐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传统文化热,表现为国学热、读经热等,孔子学院办到了国外。
《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文化软实力不仅关乎国家的文化安全,更关系到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因此,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如何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二、文化软实力的内涵与重要性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通过其文化价值观、文化产品、文化传播等手段,对内凝聚人心、对外展示国家形象、影响他国认知和判断的能力。
在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高文化软实力,有助于提升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同时也有助于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途径1. 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基础。
我们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使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活力。
同时,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广,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
2. 创新文化产品与传播方式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
我们要加强文化产品的创新,推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产品。
同时,要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利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扩大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3. 增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合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同时,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成果,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4. 提高国民文化素质与文化自信国民文化素质是文化软实力的基础。
我们要加强国民教育,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培养具有高度文化自信的国民。
同时,要加强对文化的普及和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中华文化。
四、结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文化产品与传播方式,增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提高国民文化素质与文化自信。
浅谈我国文化软实力“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流行关键词,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使人们从关心领土、军备、武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地域扩张、军事打击等有形的“硬实力”,转向关注文化、价值观、影响力、道德准则、文化感召力等无形的“软实力”。
而中国的“软实力”一说,则源于一位美国记者的报道,意思是说“对中国最近取得的成功的一种尊重或者着迷,以及它的影响力的自然增强”。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指出:“一个国家是存在两种实力的,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软实力。
硬实力通常是指国家的GDP、硬件设施等,而文化、制度、传媒等被称为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是指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它是相对区别制度、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等因素而存在的软实力形态:在“软实力”要素构成中,文化软实力是其基石,它是构成软实力的深层魅力。
通过查阅资料和自己的认识,我想就以下几个方面谈下我对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怎样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看法。
1、我国文化软实力资源的现状及问题(1)社会核心价值观缺位北京大学教授潘维认为,社会核心价值观缺位是中国现实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中国要崛起,就无法回避重建社会核心价值观。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旷新年则指出,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价值失落,意义真空,用祝东力先生的话说,处于一种“精神崩溃”的状态。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次党代会上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际上也是在委婉地承认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问题。
(2)文化相关产业起步晚近年来,虽然我国文化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从总体上看,2007 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约6412 亿元,同比增长约18.4%,占GDP 比重2.6%。
但是,尽管我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由于起步较晚,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仍然难以与发达国家相比。
文学方面,迄今为止,国外民众很少有人能说出一个有名气的中国作家;流行音乐偶像方面,我国甚至比不上邻国韩国和日本;跨国旅游方面,2009 年社科院分析指出,中国在100 多个主要国家中排第61 位;企业和品牌方面,中国鲜有公司或商标品牌能像美国的可口可乐或微软那样在全球无处不在、无人不晓。
论中国文化软实力及其作用曾经在我们的意识里,国家的强大重点在于经济的强大、军事力量的强大、科技力量的强大,然而随着社会世界的发展,文化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在国家建设及世界交流中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
历史最为一面最能反映事实的镜子,就告诉我们,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它用一种更柔和的力量,影响着社会生活、世界发展的方方面面。
《泰坦尼克号》作为一部风靡全球的影片,曾经创下了全球18亿美元的票房收人,仅从中国就赚走了3600万美元,并且让中国人民认识到了美国的好莱坞文化,并使之影响到我们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
韩流,作为一股曾席卷全球的风暴,让韩国这个人口仅五千万,国土面积仅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家进入了世界的眼中,为韩国带来的经济收入就不可预测,更提高了它在全球的影响力。
这一个个实例无不说明了文化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拥有许多丰富的珍贵的历史文化。
从最具代表性的儒家文化思想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从四大发明到四大美人再到四大小说,从孔子、孟子,屈原到鲁迅、老舍、莫言……这些无不使中国人为之自豪。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并没有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致使大量优秀文化资源的白白浪费,或着被国外利用成为外国人的“摇钱树”。
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
日本人把《三国志》、《西游记》等中国文化资源开发成他们的文化产品反过来赚中国人的钱。
韩国人抢注中国的端午节,并且跟我们争夺孔子、屈原、李白等的归属权。
美国人制作的《花木兰》、《功夫熊猫》,利用中国文化元素拍成电影在中国市场上却赚到盆满钵满。
文化软实力,不同于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
文化,它用它春回大地般的柔情,春风化雨般的感动,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感染、影响着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人,使其在世界各地得到生长,得到发展,得到壮大。
文化软实力,虽然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但它却蕴涵着巨大的潜能,它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国内而言,文化在社会生活、经济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浅谈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作者:赵欢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9年第01期[摘 ;要: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更基本、更持久、更深层的力量,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努力提高我国文化自信,就必须要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但目前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竞争力不强、传统文化保护力度不够等。
为此,本文从文化软实力的角度出发,为提高我国文化自信建言献策。
关键词:文化自信;文化软实力;对策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绝不仅仅依靠经济、军事、科技、外交等方面的实力,更依靠的是文化软实力方面的竞争。
中国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必须要努力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彰显文化自信。
一、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现状(一)“互联网+”的兴起,使得文化传播渠道多元化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兴起,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逐渐呈现多元化、便捷化的特点,一大批诸如“微信”、“微博”、“QQ”等聊天工具在社会掀起一阵热潮,方便了信息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21世纪以来,我国互联网事业的迅速发展为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更加多样化的传播渠道,极大的推动了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推广,增强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发展迅猛,2015年实现增加值2858億元,比2013年增加1055亿元,年均增速为25.9%。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影响越来越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诸子百家学说,包括儒学、易学、兵学等,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重视,掀起了一股热潮,美国西点军校将《孙子兵法》作为其学员的必修课,加以研读。
根据《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2017)》白皮书显示,目前中国已在14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11所孔子学院和107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
中国文化软实力——浅谈一、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及作用“文化软实力”概念是“软实力”的子概念。
“软实力”概念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全球战略问题研究专家约瑟夫•奈提出来的。
“文化软实力”是指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它是相对区别制度、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等因素而存在的软实力形态:在“软实力”要素构成中,文化软实力是其基石,是软实力的核心,之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与感召力。
它是构成软实力的深层魅力。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
所以文化软实力成为了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支撑。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
而繁荣兴盛中华文化,必然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根本途径。
二、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中国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介处于“原生态”状态,优秀的文化传统资源优势并未充分转化成为强大的现实生产力;文艺演出、语言文化、图书出版等文化领域面临着“文化赤字”;对于中国文化形象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忽视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和改造。
(1)社会核心价值观危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际上也是在委婉地承认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问题。
(2)、文化相关产业:总体上看,最近几年,中国文化产业的增长,要高出同期 GDP 增长率六七个百分点,年均增幅都在两位数以上。
(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改革发展步伐显得有些迟缓,严重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4)、教育:教育改革延续至今,所取得的成绩不容抹杀,但同时也还存在诸多问题。
(5)国际话语权:20 世纪末期,中国掌握的国际话语权微乎其微,随着时间的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低位逐渐提高,国际话语权越来越大。
三、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大意义(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为了保证国际政治格局大变化背景下的国家统一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际政治格局一直处于不断变动之中。
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其文化软实力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与吸引力。
本文将从中国的传统文化、语言、文学艺术和中国元素的传播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源远流长的历史积淀使其成为中华民族的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等,它们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尚的道德理念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和道德伦理,道家思想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佛家思想教导世人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这些思想理念在中国人民中根深蒂固,成为中国人文明礼仪、友善待人的重要推动力。
二、语言汉语作为中国的官方语言,是中国文化传输和交流的重要媒介。
汉字作为世界上唯一连续使用至今的象形文字,不仅仅是一种书写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载体。
汉字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蕴含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历史文化信息,使得汉语在国际间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学习汉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汉语热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
汉语的普及和推广不仅有助于增进文化交流,也能进一步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三、文学艺术中国的文学与艺术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审美观念。
古代文人墨客们创造了许多不朽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这些作品不仅流传千古,而且展示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中国绘画艺术、音乐艺术和舞蹈艺术也各具特色,具有独到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美感。
中国的京剧、杂技等传统表演艺术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文学艺术作品和表演形式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四、中国元素的传播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不仅仅表现在自身的传统文化和艺术上,还通过一系列的文化输出和传播,影响着世界各国。
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中国元素。
中国菜、功夫、太极拳等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
浅谈中国文化的重要性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悠久、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之一,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中国自身,也体现在全球范围内。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浅谈中国文化的重要性。
一、历史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中国文化的传承,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和珍视,更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都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例如,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文化自信的展示中国文化的重要性还体现在文化自信的展示上。
中国文化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和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在当今世界上,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
通过展示中国文化,可以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三、文化交流的促进中国文化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促进文化交流方面。
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与其他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中国文化的传播,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增进中外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合作。
四、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国文化的重要性还体现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
中国拥有众多的文化遗产,如故宫、长城、兵马俑等,这些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不仅可以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可以为后人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
五、文化创新的推动中国文化的重要性还体现在文化创新的推动方面。
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
在当今世界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文化必须与时俱进,推动文化创新,不断提高文化品位和水平。
文化创新的推动,可以为中国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六、民族认同的强化中国文化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强化民族认同方面。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和交流,对于中国的统一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弘扬中华文化,强化民族认同,可以增强各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中国的和谐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题目谈中国文化软实力及其作用学院动物科学学院专业水产养殖年级2012级学号********姓名彭超任课老师潘于旭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2012 年10 月31 日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及其作用彭超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杭州 310000摘要:当今中国的主导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主导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软实力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较强的普世性、后发性、开放融合性、和谐共赢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基本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具有诸多的表现形式,我们应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进一步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软实力体系。
关键词:文化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表现出来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吸引力,对国家综合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社会,文化慢慢成为整个民族的凝聚力及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整个综合国力相互竞争的一项重要的指标,让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起来越来越变成人们的热切愿望,需要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前进的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鼓励整个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综合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
”[1]可见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文化中所蕴含的文化软实力还是整个国家快速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
要了解文化软实力,我们先要了解文化的内涵。
1 “文化”的内涵与分类什么是“文化”?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多达500多种的定义。
各学科对于文化都有不同的定义,现在只列举三个影响较为广泛的定义。
第一个给“文化”下明确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他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个人通过学习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
社会学家在“文化”的定义方面与人类学家比较相近,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在分析文化定义时认为,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
语言学家所给出的定义是:“文化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的一切精神和实践活动的总和,包括人类世代所共享的物质财富和非物质财富。
狭义的文化则是使用特种语言表达思想的某一社会群体的独特生活方式及其表达形式。
”[2]H. H. Stern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
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指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
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等[3]。
Hammerly把文化分为信息文化、行为文化和成就文化。
信息文化指本族一般受教育语者所掌握的关于社会、地理、历史等知识;行为文化指人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态度、价值等等,是成功交际最重要的因素;成就文化是指艺术和文学成就,是传统的文化概念。
文化哲学把文化结构区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
物质文化实际是指人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产品,以及创造这些物品的手段、工艺、方法等等。
制度文化是人们为反映和确定一定的社会关系并对这些关系进行整合和调控而建立的一整套规范体系。
精神文化也称为观念文化,以心理、观念、理论形态存在的文化。
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存在于人心中的文化心态、文化心理、文化观念、文化思想、文化信念等等。
二是已经理论化、对象化的思想理论体系,即客观化了的思想。
还有的人类学家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 高级文化,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等; 大众文化,指习俗、仪式以及包括衣食住行、人际关系各方面的生活方式; 深层文化,主要指价值观的美丑定义,如时间取向、生活节奏、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与性别、阶层、职业、亲属关系相关的个人角色。
高级文化和大众文化均植根于深层文化,而深层文化的某一概念又以一种习俗或生活方式反映在大众文化中,以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学主题反映在高级文化中。
2 “文化软实力”的内涵“软实力”( soft power,也译为软国力、软权力)是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院长、国防部前助理部长约瑟夫·奈提出的一个观点。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即通过精神和道德诉求,影响、说服别人相信和同意某些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制度安排。
奈指出,软实力的来源主要有三种:文化、政治价值观及外交政策。
同时,国际法则和制度、信息、跨国公司等,都构成其力量来源[4]。
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应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模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大国形象四大要素。
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在中国硬实力基础上构成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体系。
2.1 中国传统文化一种文化(文明) ,如果不能为当代人所接受,不能丰富和武装当代人的思想,真正成为当代人的精神财富,那么它只能沦为失落的文明。
因此,只有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对传统文化有所创新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深深扎根于基于农业社会的悠久历史之中,在近代被破门而入的资本主义工业文化所击败,但这并不意味中国传统文化丧失了现实意义[5]。
数千年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以多样的形式和博大精深的内容体系,承载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意志与主体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体系以“人”为核心,以“天道”与“人事”为两端,讲求人法天而修己,最终实现“天人合一”。
当前我们倡导“以人为本”,不自觉地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上来。
“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基于它对人的规定性,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传统,而非以自然或社会为主体的传统。
它尤其注重协调人的内心平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顺平,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充分表明了这种文化从人到物、从内心到外界的取向。
它用对人的规定性来确立对自然和社会的规定性。
”[6]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使21 世纪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但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失衡、道德危机、生态破坏等。
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价值体系,对未来中国乃至世界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要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之一,必须适应新世纪人类的需求,实现现代化,在世界广为传播。
中国传统文化只有传播出去才能形成文化软实力。
中国要对自身文化准确定位,要明确需要向外传播和输出的东西。
还要形成有体系的、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的中国文化体系和传播模式,并对外进行传播。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力量。
2.2 中国模式大国的兴替与国家制度的创新能力密切相关。
国际关系史上制度创新的领跑者,无论是早期海权时代的西班牙、荷兰,还是19—20世纪的英国、法国,乃至当今的美国,往往会处于国际关系的领导地位并成为其他国家效仿的模范。
中国锐意改革30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和世界最有活力的地区。
改革开放开创的“中国模式”成为“欧美模式”之外值得认真总结的发展之路,其突出特点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渐进式改革、进行创新发展、谋求和平发展。
经济学家乔舒亚·库珀·雷默把“中国模式”概括为:第一是创新,认为中国的发展顺序、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式要通过创新来实现,发展中的矛盾与摩擦要通过创新来减少;第二是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持续与公平发展的环境,使用多种工具调控变革中的关系,追求经济协调发展;第三是自由发展,在融入世界进程中保持自身特色和主动性,追求和平崛起。
[7]中国模式把消除贫困、实现现代化放在优先地位,从传统与现代的互动中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制度设置,提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它是一种新思维、新思路、新模式,是西方文化理论无法理解的发展模式。
然而,任何一种模式都不是完美的。
“中国模式”是一个动态的形成、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仍需不断总结、学习和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模式的优秀成果和经验。
在对中国实际情况的正确判断和总结外国经济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用创新的精神健全和完善中国模式,形成新的导向性的中国模式。
有观点认为“中国发展的模式很不好”,但是它却同时完成了中国现代化事业的起飞和经济体制的转型“, 对解决中国自己面临的调整、对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对全球问题的有效治理、政治和经济秩序未来演变产生深远的影响”[8],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构成要素。
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系。
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基本看法和根本态度,贯穿于人们的全部实践活动中,起着引导和规范行为的作用。
它不仅是个体安身立命和自我认同的根本内容,也是国家与社会协调不同群体和组织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社会认同的根本内容。
当前,中国的主导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核心。
当下,中国社会主要存在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价值观以及西方外来文化价值观,存在着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和融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把人的发展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中倡导的价值观,是以人民为价值主体的价值观,是适合中国国情、中华文化和人民价值需求的价值观,具有强烈的时代现实性、文化先进性和利益广泛性。
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社会现存价值体系的主导。
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需要在全体党员以及先进分子中进一步巩固和深化,需要在各族人民群众以及社会生活中进一步普及和广泛作用[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支撑,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
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社会和谐的根本,是维护中国政治文化安全和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保证。
2.4 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国家形象被认为是“一个综合体,它是国家的外部公众与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
国家形象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凝聚力,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体现” [10]。
国家形象能否成为大国形象,一般由国际社会内全体或大多数国家的三种意象构成:一是关于该国有无强国地位的意象;二是关于该国的行为尤其是它如何使用强国权利和是否滥用这种权利的意象;三是该国是否履行和在足够的程度上履行了它对国际安全、经济稳定和其他公益理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意象[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