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PPRRS(精选)
- 格式:ppt
- 大小:4.66 MB
- 文档页数:73
关卡拦堵,把从湖北方向来源的仔猪拒于南门之外,彻底切断由补栏引入仔猪的传播途径。
3卡子镇非洲猪瘟防控成果3.1群众的非洲猪瘟防控相关知识得到了普及对非洲猪瘟防控相关知识进行张贴,发放非洲猪瘟知识问答及明白卡,短信、QQ 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做到了非洲猪瘟知识家家尽知,非洲猪瘟防控人人有责,使非洲猪防控有了广泛与坚实的群众基础。
3.2重点人群时刻处于监管之下通过非洲猪瘟防控,把该镇的养殖大户、生猪贩运商、肉店主、乡村兽医、单位泔水喂猪人、杀猪匠等特殊人群实行了重点监管,实现了通过管住人达到防控非洲猪瘟的目的。
3.3界岭临时检查点产生巨大的威慑力该镇仓房与友爱两个非洲猪瘟防控临时检查点自2018年11月10日开始运行以来,从湖北方向进入卡子镇仔猪路径完全被切断。
在值班查堵期间,从陕南向湖北竹山县方向偷运生猪的商贩由于对界岭临时检查点的恐惧而改变偷运路线,深夜在仓房被临时检查点值班人员成功拦截,已由县执法大队按程序依法秉公处理。
收稿日期:2018-12-11作者简介:姬晓娟(1997-),女,山西大同人,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为动物医学,(电话)152********。
近年来,随着生猪养殖业的不断发展,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
该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猪的繁殖与呼吸系统障碍的传染病。
特征为母猪发热、厌食,妊娠后期发生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同时,被感染仔猪因呼吸系统疾病而大量死亡,给生猪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应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防止该病蔓延,最大程度地减少养猪业的损失。
1流行病学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主要呈地方性流行,季节性不明显,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但在高温潮湿季节多发。
该病只感染猪,各年龄、各用途和各品种的猪都有可能感染发病,但以仔猪和妊娠母猪的感染率最高。
该病传播迅速,病猪和带毒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经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公猪精液带毒也能加速该病的传播过程。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蓝耳病。
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其特征。
一、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发病特征蓝耳病病原的大量繁殖侵入血液后会引起病毒(菌毒)血症。
造成皮肤的出血、充血或坏死。
病原的侵入导致呼吸道炎症,影响氧气的交换,表现呼吸困难、呼吸加快。
同时中枢神经系统初期兴奋,猪表现兴奋,心跳加快。
后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出现心力衰竭,运动失调,痉挛,昏迷,感觉丧失。
二、蓝耳病临床症状病猪眼结膜潮红,精神沉郁,嗜睡,体温升高41-42℃,采食量下降或无食欲、呼吸困难、流鼻涕、咳嗽、眼分泌物增多;皮肤发红、耳尖发紫,尤以耳颈部、腹部、会阴部明显而严重;出现结膜炎症状,大便多干燥;母猪发生流产,死胎等,但比例不高。
用青、链霉素、氨基比林、磺胺、氯霉素、泰妙菌素等治疗基本无效,最后躺卧不起,四肢抽搐。
三、临床特点1)母猪:发热、厌食,沉郁昏睡,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咳嗽。
妊娠晚期流产、死胎、弱仔或早产,产后无乳。
2)保育仔猪:体温升高41℃-42℃,食欲废绝、皮肤发红、双眼肿胀、结膜炎,有眼屎或脓性分泌物,并出现呼吸困难,耳尖发紫、沉郁昏睡等症状。
3)猪蓝耳病常继发猪瘟、猪链球菌、附红细胞体等病,如果治疗不及时,猪只死亡率较高。
四、剖检病变胸腔、腹腔内有大量黄色积液和纤维性渗出物,呈现多发性浆液纤维素性胸膜炎和腹膜炎。
肺脏大面积充血水肿;腹股沟淋巴结和肺门淋巴结明显肿大。
部分病死猪肾脏肿大(用大量抗生素治疗后死亡的尤其明显),呈褐色或土黄色;质地较脆,有淤血现象;脾脏肿大、质脆;膀胱内尿液浑浊呈茶色;个别猪有消化道病变,主要表现为胃粘膜大面积充血、出血。
由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仔猪发病率100%,死亡率50%以上,母猪流产率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一种重要的动物疫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法律规定,发生高致死性蓝耳病时必须由当地政府来统一组织处理。
如何划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点、疫区、受威胁区contents •猪蓝耳病概述•疫点划定原则与方法•疫区划定原则与方法•受威胁区划定原则与方法•不同区域间防控策略协同实施•总结与展望目录猪蓝耳病(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
定义病毒变异性强,易在猪群中传播,引起猪只发热、呼吸困难、耳朵蓝紫等症状,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
特点猪蓝耳病定义与特点猪蓝耳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猪或其分泌物、排泄物以及空气飞沫传播。
此外,被污染的饲料、水源和运输工具等也可成为传播媒介。
传播途径猪蓝耳病可导致母猪流产、死胎和弱仔,公猪性欲减退和精液质量下降。
育肥猪感染后生长缓慢,饲料报酬降低。
该病还可继发其他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增加治疗难度和养殖成本。
危害猪蓝耳病传播途径及危害1 2 3猪蓝耳病是生猪养殖业的重要疫病之一,防控猪蓝耳病对于保护生猪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生猪生产安全猪蓝耳病病毒可感染人类,虽然发病率较低,但仍需引起重视。
加强猪蓝耳病防控有助于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维护公共卫生安全通过加强猪蓝耳病防控,减少疫病发生和传播,有助于提高生猪养殖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促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猪蓝耳病防控重要性指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猪场或养殖户所在地,以及与其有流行病学关联的地点。
在确诊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后,应根据疫情发生地点、传播范围、疫情严重程度等因素,综合划定疫点范围。
疫点定义及划定标准划定标准疫点定义01对疫点内的病猪和同群猪进行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以防止疫情扩散。
扑杀政策02对疫点周边可能受感染的猪只进行隔离观察,确保疫情不扩散至其他区域。
隔离观察03对部分有治疗价值的病猪进行治疗和康复,以减少损失。
治疗与康复疫点内猪只处理方式疫点消毒措施及效果评估对疫点内外环境进行全面消毒,包括猪舍、饲料、饮水等设施以及周边环境。
消毒方法可选用化学消毒、物理消毒等。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
主要临床表现:猪群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可达41℃以上;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咳嗽、气喘等呼吸症状;皮肤发红,耳部发绀,腹下和四肢末梢等处皮肤呈紫红色斑块状或丘疹样;部份猪后肢无力,出现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
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忘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以病死亡。
主要病理变化:可见脾脏边缘或表面出现梗死灶,显微镜下见出血性相互梗死;肾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粒大的出血斑点;皮下、扁桃体、心脏、膀胱肝脏和肠道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部分病例可见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
防控高病性猪蓝耳病工作要点:一是科学免疫。
按免疫程序按时接种高病性猪蓝耳病以及猪瘟等疫苗。
二是严格检疫,保障购入猪只健康无疫。
三是严格消毒,搞好环境卫生对饲养场定期消毒。
四是加强包头管理,注意防寒保暖,通风换气,降低应激因素,提供清洁饮水,充足营养,增强猪群抗病能力。
五是严格处置病死猪,对病死猪按“四不一处理”。
六是发现病猪要及时报告。
发生高病性猪蓝耳病疑似疫情的处置措施:对发病场、户实施隔离、监控,禁止猪及产品和有关物品移动,并对其内、外环境实施严格消毒。
对病死猪、污染物或可疑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必要时,对发病猪和同群猪进行扑杀并无害化处理,同时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室诊断。
高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是禽流行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流感病母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根据禽流感病毒致病性和毒力的不同,可以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无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由H5和H7亚型毒株引的疫病为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临床表现:表现为突然发病,短时间内可见食欲废绝、体温骤升,精神高度浓郁,鸡冠与肉垂水肿、发绀,伴随大批死亡,数天内死亡率可达90%以上。
预防和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措施:预防1及时接种疫苗,2家禽不要与猪混养,禽类中,鸡也不要与水禽混养,3加强饲养管理,保证家禽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和抗病能力,对养殖场舍隔离,消毒控制人员和物品流动,也能有效防止禽群受到其它疫病的危害。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知识问答当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时,猪的免疫功能低下,也可继发猪瘟、附红细胞体病、巴氏杆菌病、猪链球菌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沙门氏菌病等疫病,在临床容易造成误诊。
一、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概念1. 什么是蓝耳病?什么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答: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称蓝耳病)(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均能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该病以母猪流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以及仔猪呼吸困难、败血症、高死亡率等为主要特征。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
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其特征。
2. 猪蓝耳病是一种新病吗?它的历史及危害如何?答:猪蓝耳病已发现30余年了,最早于1987年在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首次爆发。
最初人们不能确定其病因,故此一度被称为“神秘病”。
1991年荷兰分离到该病的病原“LV”病毒株,欧盟提议将此病命名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1992年国际兽医组织将其定为B类传染病。
PRRS病毒分为欧洲型和美洲型两种,分别以1991荷兰分离的LV和1992年美国分离的VR-2332为代表毒株。
1996年郭宝清等专家首次从国内发病猪群中分离出PRRSV,从而证实我国存在本病。
此后,该病蔓延至全国各省市,先后有十余省市报道过本病的发生和流行,并且分离和鉴定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目前该病在我国广泛存在,是我国流行的主要猪病之一,主要造成母猪繁殖障碍和大量仔猪死亡,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3. 猪蓝耳病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病毒,为什么容易发生变异?答:猪蓝耳病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在第10次国际病毒大会上将该病毒归属于新设立的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
PRRSV为一种有囊膜的病毒,呈球形或卵圆形,直径约为45~65nm,呈20面体对称,囊膜表面有较小的纤突,表面相对平滑,核衣壳为立方形,核心直径25~35nm。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综合防制措施作者:袁丽雪来源:《兽医导刊》 2013年第5期袁丽雪(广西兴业县大平山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兴业 537814)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
以猪高热、发病急和死亡快为特征。
该病如果防控不好,将严重危害养猪业的持续发展,影响农民增收和猪肉消费市场的稳定。
一、流行特点该病呈区域性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高热、高湿季节发病明显增加,高发季节多在每年的4~9月,常呈连片发生蔓延的态势。
不同日龄、品种、性别的猪均可发病。
猪群发病后,呈现“三高”的特点,即:一是发病率高,达40%~80%;二是死亡率高,达20%~80%;三是妊娠母猪感染的流产率高达40%,流产胎儿多为死胎。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可在猪群中生存、循环及再次感染。
患猪和隐性感染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呼吸道是主要传播途径,也可通过胎盘和精液传播。
二、临床症状主要特征表现为怀孕母猪流产、早产、死胎和木乃伊胎等繁殖障碍、仔猪呼吸困难、高死亡率和育肥猪呼吸异常等。
病猪体温升高至40℃~42.5℃,精神沉郁,嗜睡,食欲下降或废绝;全身皮肤发红,耳尖发绀,腹下和四肢内侧有紫红色斑块,部分病猪背部皮肤毛孔有铁锈色出血点;呼吸困难,部分患猪呈严重腹式呼吸,呼吸急促、喘气或呈不规则呼吸;流鼻涕、咳嗽、眼分泌物增多,出现结膜炎症状;部分患猪便秘,粪便坚硬,呈球状;部分病猪则腹泻,尿黄而少、混浊,颜色加深,呈棕红色。
三、病理特征剖检病死猪肉眼可见淋巴结尤其是腹股沟浅淋巴结显著肿胀,切面湿润外翻、内脏淋巴结也明显肿胀;扁桃体充血;喉头点状出血;心脏变形,质地柔软,心包增厚,浑浊,不透明,心包腔内含有污浊液体,并混有少量纤维蛋白;肺胸膜与肺脏发生粘连,肺脏变化为橡皮肺、花斑肺,也有的肺脏显著增宽,内有胶冻样物,气管、支气管内有多量的泡沫,腹腔中有大量液体,肾脏肿大,表面密布点状出血,切面皮质、髓质以及肾盂严重出血,膀胱黏膜出血点,脾脏肿大,有出血性梗死。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引言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ighly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简称HP-PRRS)是一种由猪蓝耳病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简称PRRSV)引起的猪类传染病。
该病具有高致病性、强传染性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对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病原学猪蓝耳病病毒属于病毒科的一个单股正链RNA病毒。
根据病毒基因型的不同,可以将猪蓝耳病病毒分为欧洲型和美洲型两个亚型。
病毒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和胎盘等途径侵入猪体,进入猪体后主要感染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从而导致免疫抑制和炎症反应。
病毒在猪体内的潜伏期一般为2-7天,临床症状一般出现在感染后的7-14天。
临床表现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呼吸道症状、发热、流涕、咳嗽、打喷嚏等。
受感染的母猪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流产和仔猪死亡。
青年猪和市场猪表现为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出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和全身症状。
严重感染的猪只可能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死亡。
诊断方法临床观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临床表现比较明显,通过观察病猪的临床症状可以初步判断是否为该病。
但是临床症状和其他传染病如猪流感等相似,因此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测来进行确认。
PCR检测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PCR)可以检测猪体内是否存在猪蓝耳病病毒的核酸。
这是一种常用的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结果。
目前,已经开发了各种不同的PCR检测方法,包括实时定量PCR、逆转录PCR等。
血清学检测通过血清中特定抗体的检测,可以确定猪体内是否对猪蓝耳病病毒产生了免疫反应。
这是一种常用的间接检测方法,可以通过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病毒中和试验来进行。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热病)38个知道一、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概念、发病及流行特点1、什么是猪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猪蓝耳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传染病,以母猪繁殖障碍、早产、流产和死胎,仔猪及育成猪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特征。
属二类动物疫病。
猪蓝耳病1987年首先在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发现。
随后,加拿大、德国、荷兰、英国、西班牙、瑞士、法国、丹麦等很多国家报道发生本病。
我国1996年首次报道存在该病。
2、什么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
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其特征。
2006年6月首先在我国的南方部分省、市出现,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3、猪蓝耳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猪蓝耳病病毒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
主要传染源是发病猪和带毒猪。
病毒由病猪的鼻腔分泌物、唾液、乳分泌物、病公猪精液和尿中排出。
在外界环境中,常存在于圈舍、污泥、饲料、饲草、用具、饮水及污水中。
尤其在饮水、污水中存活期较长,是造成传播的主要来源。
空气传播和病猪接触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
猪群规模越大、饲养密度越高,接触传播的危险性越高。
4、猪蓝耳病病毒的抵抗力强吗?总的来说,猪蓝耳病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对高温、紫外线、多种消毒药敏感,容易被杀死。
热稳定性差,56℃存活15~20分钟,37℃存活10~24小时。
pH值高于7或低于5时,感染力可以减少90%以上。
但病毒存在于有机物中时,能存活较长时间。
5、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主要流行特点是什么?本病呈区域性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高热、高湿季节发病明显增加。
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的猪均可发病。
发病急、传染性强、发病率高、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病程7~15天。
在同一猪群中,猪蓝耳病病毒存在持续感染,病毒可在猪群中生存、循环及再次传播。
6、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能感染人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不是人畜共患病,不感染人。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症状表现有哪些?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用什么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猪蓝耳病)病毒的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
仔猪的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其特征。
那么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主要症状有哪些?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用什么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猪蓝耳病)病毒的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
仔猪的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其特征。
那么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主要症状有哪些?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用什么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症状表现有哪些?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主要表现是发烧,体温骤然上升,同时伴有呼吸困难以及器官水肿等症状。
有时猪还会出现心跳加快、食欲不振等症状,还可能伴随拉稀便秘的问题。
该病的传播速度是非常快的,并且致死性也比较高。
对怀孕的母猪还会出现繁殖障碍,比如造成早产、流产、死胎等情况的发生。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主要原因是病原通过猪的呼吸道侵入到猪的体内影响了猪自身的气体交换,呼吸道感染,因此通常患病的猪都会表现出呼吸异常,严重的还会出现皮肤出血、充血等。
高致病性蓝耳病主要有哪些剖检病变,传染人吗?高致病蓝耳病不传染人。
主要病变有脾脏边缘或表面出现梗死灶,肾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粒大出血点斑,皮下、扁桃体、心脏、膀胱、肝脏和肠道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
肾间质性炎,心脏、肝脏和膀胱出血性、渗出性炎等病变;有些病例可见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
高致病性蓝耳病诊断⑴临床指标:体温明显升高,可达41°C以上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部分猪出现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成年猪也可发病死亡。
⑴病理指标:可见脾脏边缘或表面出现梗死灶,显微镜下见出血性梗死;肾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粒大的出血斑点;皮下、扁桃体、心脏、膀胱、肝脏和肠道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部分病例可见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