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宰场卫生消毒管理制度(2)
- 格式:docx
- 大小:11.11 KB
- 文档页数:3
屠宰场卫生管理制度一、总则屠宰场作为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为了确保肉类产品的卫生与安全,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屠宰场卫生管理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屠宰场的运营管理、设施设备、操作流程等方面,确保屠宰场卫生安全达标。
二、卫生管理责任1.屠宰场负责人负有最终责任,必须确保屠宰场卫生管理制度的执行和落实。
2.建立屠宰场卫生管理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组织制定和完善屠宰场卫生管理制度。
3.定期开展卫生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三、场所环境卫生1.屠宰场必须建立规范的消毒制度,定期对场内设施、设备、及时进行消毒。
2.定期清洁场内墙面、地面、排水沟等设施设备,确保无杂物和污物积存。
3.检查和维护屠宰场通风设施,保持空气新鲜和通畅。
4.建立垃圾分类制度,定期清理和处理废弃物。
5.定期进行场内卫生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
四、设施设备卫生1.屠宰场必须建立设施设备清洁和消毒制度,设立专人负责清洁和消毒工作。
2.定期对屠宰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和良好状态。
3.养殖区和屠宰区必须有明确的分区,不得混合使用设施设备。
4.严禁在屠宰区域使用非卫生标准的容器和工具。
五、操作流程卫生1.严格遵守相应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确保操作流程符合卫生要求。
2.屠宰过程中,必须采取适当的生物安全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3.屠宰场必须配备兽医,并按照要求进行检验和监督。
4.屠宰过程中,禁止在屠宰场内吸烟和吃东西。
六、员工卫生要求1.必须对员工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建立相应的健康档案。
2.员工必须按规定进行个人卫生保护,包括穿戴工作服、帽子、口罩等。
3.员工必须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4.员工严禁携带宠物进入屠宰场。
七、食品安全监管1.屠宰场必须建立食品安全监管制度,记录和保存相关数据。
2.配合政府和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积极整改和完善问题。
3.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和群众。
八、违反管理制度处罚1.对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员工,依据相应规定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屠宰厂卫生消毒管理规范屠宰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卫生消毒制度,有专职卫生消毒工作人员,有必备消毒器械,并有15日以上的消毒药品库存。
一、入厂消毒:运送活畜禽进厂及外来人员进厂前必须进行消毒,至少应设有消毒池(与厂门同宽,长2米,深0.5米),建议采用5%的漂白粉作为消毒液,消毒液夏天2天更换一次,春秋季3天更换一次,冬天宜采用生石灰代替消毒液铺在消毒池上,厚度约2厘米左右。
鼓励有条件的屠宰厂设立喷淋式消毒,建议采用1%的漂白粉作为消毒液。
二、生产车间消毒。
1、日常消毒:生产车间实行经常性消毒。
每日工作完毕后,必须将全部生产地面、墙裙、通道、排污沟、台桌、设备、用具、工作服、手套、围裙、胶靴等彻底洗刷干净,并用82℃热水或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
建议采用10%—20%的草木灰或2%—5%的来苏尔消毒。
2、每周一次的大消毒:每周必须进行一次大消毒。
在彻底扫除、洗刷的基础上,对生产地面、墙裙和主要设备用1%—2%氢氧化钠溶液或2%—4%次氯酸钠溶液进行喷洒消毒,保持1—4小时后,用水冲洗干净。
3、刀具器械消毒:可用82℃热水或0.015%的碘溶液进行消毒。
必须作到一头生猪一消毒。
三、运肉车辆消毒:运肉车要做到一天一消毒。
先将车辆打扫干净后,用60—70℃的热水进行消毒。
或用1%—2%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喷洒消毒,20分钟后用水冲洗干净(注意氢氧化钠对车厢的腐蚀)。
四、工作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车间前,应有专门的通道,通道上应设有更衣间和淋浴间,进入车间前,应淋浴消毒。
手部消毒可用75%的乙醇檫拭消毒或用0.0025的碘溶液消毒。
胶鞋、围裙等橡胶制品,可用2%—5%的福尔马林进行檫洗消毒。
工作服、口罩、手套等应煮沸消毒。
五、废弃物处理消毒:动物粪便可采取堆积发酵进行消毒。
堆积时要疏松、各层薄厚一致,高度1—2米,侧面倾斜度以70度为宜,堆好后覆盖一层5—10厘米厚的泥土,堆放2—3个月即可,被结核杆菌污染的粪便应堆放6个月。
屠宰场卫生管理制度一、卫生管理部门设立1.1 为了加强屠宰场的卫生管理工作,必须设立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对屠宰场的卫生管理进行全面的监督和检查。
1.2 卫生管理部门必须配备专业的卫生管理人员,具有相关的从业经验和技能,能够独立开展卫生管理工作。
1.3 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对屠宰场的卫生设施、环境和员工卫生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对卫生不合格的情况进行处理和整改。
二、卫生设施的建设2.1 屠宰场必须建设完善的卫生设施,包括洗手间、消毒间、污水处理设施等,以保障屠宰过程中的卫生要求。
2.2 卫生设施必须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和要求,必须经过卫生管理部门的审查和验收后方可使用。
2.3 屠宰场必须定期进行卫生设施的维修和保养,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和卫生要求的落实。
三、员工卫生管理3.1 屠宰场必须对员工的卫生状况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检查,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以保障屠宰过程的卫生要求。
3.2 员工必须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符合从业健康要求,未经健康检查合格的员工不得从事屠宰工作。
3.3 员工必须进行必要的卫生培训和教育,掌握卫生标准和操作规程,以确保屠宰过程的卫生要求的落实。
四、卫生监督4.1 卫生管理部门必须进行全面的卫生监督,对屠宰场的卫生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4.2 卫生管理部门必须对卫生不合格的情况进行处理和整改,直至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为止。
4.3 卫生管理部门必须对卫生合格的屠宰场进行表彰和奖励,鼓励其加强卫生管理工作,做好卫生监督工作。
五、问题整改5.1 屠宰场如发现卫生问题,必须立即停止使用相关设施和设备,进行整改处理。
5.2 屠宰场必须对卫生问题进行彻底的整改工作,直至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为止。
5.3 卫生管理部门必须对屠宰场的整改工作进行跟踪检查和评估,确保整改工作的全面落实。
六、卫生档案管理6.1 屠宰场必须建立完善的卫生管理档案,包括卫生设施建设、员工健康状况、卫生检查记录等。
6.2 卫生管理部门必须对屠宰场的卫生档案进行定期检查和归档,确保卫生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屠宰场卫生安全,保障动物产品质量,预防疾病传播,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屠宰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屠宰场所有员工、参观者及涉及屠宰加工活动的相关人员和设备。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屠宰场卫生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成立屠宰场卫生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和监督实施本制度。
第五条卫生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职责:1. 负责屠宰场卫生安全工作的全面领导;2. 制定和修订屠宰场卫生安全管理制度;3. 组织开展卫生安全培训、检查和考核;4. 对违反卫生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理。
第六条各部门职责:1. 生产部:负责屠宰加工过程中的卫生安全管理,确保产品符合卫生安全标准;2. 质检部:负责对屠宰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安全合格;3. 仓储部:负责仓储环境的卫生安全管理,防止产品污染;4. 设备部:负责屠宰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5. 行政部:负责环境卫生的日常管理和检查,确保环境整洁。
第三章卫生安全管理要求第七条人员卫生:1. 员工上岗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持有效健康证明;2. 员工应穿戴整洁的工作服,佩戴清洁的工作帽;3. 员工应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吸烟、不饮食;4. 员工应接受卫生安全培训,了解并遵守卫生安全规定。
第八条环境卫生:1. 屠宰场内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无积水、无垃圾;2. 定期进行消毒处理,杀灭病原微生物;3. 确保屠宰场地、设备和工具的清洁卫生;4. 建立废弃物处理制度,妥善处理屠宰废弃物。
第九条产品卫生:1. 严格按照屠宰工艺流程操作,确保产品卫生安全;2. 产品加工过程中不得使用违禁药物和添加剂;3. 产品出厂前必须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4. 建立产品追溯制度,确保产品可追溯。
2024年屠宰场管理制度范本定点屠宰场(厂)动物防疫管理制度一、动物入场及动物产品出场登记制度1. 动物在进入定点屠宰场(厂)时,必须持有有效的检疫合格证明,并须经驻场(厂)检疫人员查证验物。
只有证物相符者方可准入场,并应详细记录。
2. 对于证物不符、无有效检疫合格证明或未经检疫的动物,应立即隔离至观察圈,并进行为期三日的重新检疫。
检疫合格的动物方可进行屠宰,不合格者则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3. 动物屠宰后,须经驻场(厂)检疫人员进行宰后检疫。
只有检疫合格的动物产品,经检疫人员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并加盖验讫印章后,方可出场。
不合格的动物产品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并详细记录产品流向。
二、检疫制度1. 屠宰动物前,业主或货主应向驻场(厂)检疫员提前申报检疫,申报时间应至少提前若干小时。
2. 只有经检疫合格的动物方可屠宰。
对于伤残等需急宰的动物,应经驻场(厂)检疫员检查同意后,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置。
3. 禁止屠宰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动物,以及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动物。
4. 生猪屠宰后,应对头、蹄、内脏和旋毛虫进行检验。
检疫合格的生猪产品,经加盖验讫印章后方可出场。
牛羊等动物屠宰后,应按国家相关规定实施宰后检疫。
动物检疫申报制度旨在加强动物检疫工作管理,依据《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的规定,并结合本厂实际情况制定。
一、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根据检疫工作需要,合理设置动物检疫申报点,并向社会公布申报点、检疫范围和检疫对象。
二、以下动物、动物产品在离开产地前,货主应按规定时限向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一) 出售、运输动物产品和供屠宰、继续饲养的动物,应至少提前若干天申报检疫。
(二) 出售、运输乳用动物、种用动物及其产品、卵、胚胎、种蛋,以及参加展览、演出和比赛的动物,应至少提前若干天申报检疫。
(三) 向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输入相关易感动物、易感动物产品的,货主除按规定向输出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外,还应在起运前若干天向输入地省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屠宰场卫生安全管理制度一、屠宰场的场地环境卫生管理1.1 屠宰场的场地环境卫生管理应建立并实施全员参与的管理制度,并明确责任人和责任部门。
屠宰场的责任人应定期对场地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并针对问题及时整改,确保生产场所的卫生环境符合卫生标准。
1.2 屠宰场的场地环境卫生管理应落实到位,包括场地的清洁、消毒、通风等工作,确保场地环境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1.3 屠宰场的场地环境卫生管理应进行日常卫生检查记录和卫生安全日志,并严格执行卫生清洁制度,确保场地环境卫生符合卫生标准。
1.4 屠宰场的场地环境卫生管理应建立卫生标准化管理制度,确保屠宰过程中的卫生环境符合卫生标准,保证屠宰过程中的卫生安全。
二、屠宰场的人员卫生管理2.1 屠宰场的人员卫生管理应建立并实施全员参与的管理制度,并明确责任人和责任部门。
屠宰场的责任人应定期对人员卫生进行检查,并针对问题及时整改,确保人员卫生符合卫生标准。
2.2 屠宰场的人员卫生管理应落实到位,包括人员的清洁、消毒、个人卫生防护措施及健康证明等工作。
2.3 屠宰场的人员卫生管理应进行日常卫生检查记录和卫生安全日志,并严格执行个人卫生防护制度,确保人员卫生符合卫生标准。
2.4 屠宰场的人员卫生管理应建立卫生标准化管理制度,确保屠宰过程中的人员卫生符合卫生标准,保证屠宰过程中的卫生安全。
三、屠宰场的设备和工具卫生管理3.1 屠宰场的设备和工具卫生管理应建立并实施全员参与的管理制度,并明确责任人和责任部门。
屠宰场的责任人应定期对设备和工具的卫生进行检查,并针对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设备和工具卫生符合卫生标准。
3.2 屠宰场的设备和工具卫生管理应落实到位,包括设备和工具的清洁、消毒、保养维护、定期检测和检修等工作。
3.3 屠宰场的设备和工具卫生管理应进行日常卫生检查记录和卫生安全日志,并严格执行设备和工具的卫生管理制度,确保设备和工具卫生符合卫生标准。
3.4 屠宰场的设备和工具卫生管理应建立卫生标准化管理制度,确保屠宰过程中的设备和工具卫生符合卫生标准,保证屠宰过程中的卫生安全。
屠宰场管理制度模版一、屠宰场应设有专职消毒工作人员,有必备消毒器械,并有____日以上的消毒药品库存。
二、屠宰场应在场区出入口、生产区门口设符合要求的消毒池,定期清洗、更换消毒药,常年保持消毒液的有效浓度。
三、进场动物,在进入待宰栏之前要按规定进行消毒。
运载车辆进行消毒后离场。
四、屠宰加工场地和屠宰工具做到宰前、宰后各消毒一次。
五、屠宰或检疫检验过程中,如所用工具触及带病菌的屠体或病变____时应将工具彻底消毒后再继续使用。
六、保持厂内清洁卫生,无污水、血渍、污物积聚。
生活区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大消毒。
七、发生动物疫情时的消毒,按国家疫情处理的规定执行。
八、屠宰场法人代表是本单位动物防疫消毒安全第一责任人,驻场动物检疫人员负责动物防疫消毒的技术指导,监督消毒工作。
动物产品出厂登记制度一、经屠宰检疫合格的动物产品,由____兽医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加盖检疫验讫印章,对分割包装的肉品加施检疫标识。
二、经屠宰检疫不合格的动物产品,由____兽医出具《动物检疫处理通知单》,并按以下规定处理。
三、发现患有规程规定疫病的,按有关规定处理。
四、发现患有规程规定以外疫病的,监督场(厂、点)方对病害动物产品按《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处理,对污染的场所、器具等按规定实施消毒,并做好《生物安全处理记录》。
五、在驻场动物检疫人员监督下做好病害动物及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六、在驻场动物检疫人员监督下做好装载前、卸载后对运输工具及相关物品的消毒工作。
七、认真填写《动物产品出场登记表》,存档备查。
屠宰场病害动物、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制度一、染疫动物、送至待宰圈后病死或死因不明的动物、经检疫确认为不可食用的动物产品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不得随意处置及出售、转运、加工病死或死因不明的动物。
对死亡动物及发病动物不得随意进行解剖,由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所采取临时性的控制措施。
三、对非动物疫病引起死亡的动物,应当在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所指导下进行处理;对病死但不能确定死亡病因的,应立即采样送至县级以上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尸体在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所监督下进行深埋、化制、焚烧等无害化处理。
一、总则为了确保屠宰场车间的卫生安全,预防疾病传播,保障动物产品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屠宰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屠宰场所有车间、生产线及辅助设施。
三、卫生管理职责1. 车间主任:负责本车间卫生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确保各项卫生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2. 生产负责人:负责本生产线的卫生管理,监督操作人员执行卫生操作规程。
3. 操作人员:负责个人卫生和岗位卫生,遵守卫生操作规程。
四、卫生管理制度1. 车间清洁与消毒- 车间应保持清洁,地面、墙壁、设备设施等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 消毒剂选用应符合国家规定,并定期更换。
- 消毒记录应详细记录消毒日期、消毒剂名称、浓度、消毒范围等。
2. 人员卫生- 操作人员进入车间前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帽、鞋等,并保持个人卫生。
- 操作人员不得在工作期间进食、吸烟或吐痰。
- 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应隔离治疗,不得进入车间。
3. 动物卫生- 进场动物应进行检疫,确保健康无病。
- 屠宰过程中,动物不得接触任何污染物。
- 屠宰后,动物产品应立即进行清洗、检验和包装。
4. 设备设施卫生- 设备设施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清洁无污。
- 污染设备设施应及时清洗、消毒,恢复正常使用。
5. 废弃物处理- 废弃物应分类收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 垃圾箱、污物池等应及时清理,防止污染。
五、监督检查1. 内部监督检查:由车间主任、生产负责人定期对卫生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外部监督检查: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卫生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六、奖惩1. 对认真执行本制度,在卫生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卫生安全事故的个人和集体,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经济处罚或纪律处分。
七、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解释权归本屠宰场所有。
鸡场的消毒规章制度有哪些一、综述为了确保鸡场环境的卫生和鸡只的健康,鸡场消毒工作至关重要。
本规章制度旨在规范鸡场消毒工作,保障生产安全和鸡只健康。
鸡场消毒工作必须认真执行,确保消毒效果,防止疾病传播,维持生产秩序。
二、鸡场消毒规章制度1.消毒策略(1)定期消毒:鸡场应按照规定的时间表进行定期消毒,包括空气、地面和设备的消毒。
(2)应急消毒:发生传染病或疫情时,鸡场应立即进行应急消毒,针对疾病传播途径和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
(3)全面消毒:每次消毒必须覆盖鸡场的所有区域和设备,确保彻底杀灭病菌。
2.消毒方法(1)物理消毒:利用高温蒸汽、紫外线等物理手段对鸡场进行消毒。
(2)化学消毒:选择有效的消毒剂进行喷洒、洗涤等操作,如漂白粉、过氧化氢等。
(3)生物消毒:利用生物制剂对鸡场进行消毒,如益生菌、生物酶等。
(4)组合消毒:不同消毒方法的组合使用,能够达到更好的消毒效果。
3.消毒台账鸡场应建立完善的消毒台账,记录每次消毒的时间、地点、方法和效果等信息,备查核。
4.消毒人员鸡场应配备专业的消毒人员,具备消毒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消毒工作。
5.消毒设备鸡场应配备完善的消毒设备,确保消毒工作的高效、安全。
6.消毒监测每次消毒后,鸡场应对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确保消毒工作的有效性。
7.现场指导鸡场应定期邀请消毒专家对消毒工作进行现场指导和指导,提高消毒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8.违规处理对消毒工作不认真执行或者效果不达标的情况,鸡场应及时进行整改和纠正,对违规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罚。
9. 定期审核鸡场应定期对消毒规章制度进行审核,及时调整和完善规章制度,确保消毒工作的持续有效性。
三、结语鸡场消毒是保障生产安全和鸡只健康的重要环节,鸡场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消毒工作,切实做好疾病防控工作,确保鸡场的卫生和鸡只的健康。
希望鸡场管理人员和消毒人员牢记本规章制度,努力提高消毒工作水平,共同维护鸡场的生产秩序和环境卫生。
为确保屠宰场车间生产环境安全、卫生,保障产品质量,预防疾病传播,特制定本制度。
一、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屠宰场所有车间,包括但不限于屠宰车间、分割车间、包装车间等。
二、卫生管理职责1. 车间主任:负责本车间卫生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确保车间卫生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2. 卫生员:负责车间日常卫生清洁、消毒和检查工作。
3. 全体员工:严格遵守本制度,保持个人卫生,共同维护车间卫生。
三、卫生管理制度1. 人员卫生管理1.1 工作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体检合格者,获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参加工作。
1.2 工作人员应做到“四勤”,即勤洗耳、手和剪指甲、勤洗澡和理发、勤换衣服和勤洗衣服。
1.3 进入工作场所必须整齐穿戴工作服、工作鞋、帽子和口罩。
1.4 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做到清洗液清洗双手,并使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后方可上岗。
2. 车间卫生管理2.1 严把检疫关,对于病牛、劣质牛一律不准进站,一旦发现及时销毁。
2.2 工作时间做到工具、装具,场地干净整洁,做到木见本色,铁见光。
2.3 待宰圈在下班前必须彻底打扫干净,不留死角,不得有垃圾存在。
2.4 对于进入本站屠宰的业户,严格检查各种检疫证明和证件,绝不允许各种病态劣质肉品进入市场。
2.5 定期定时对牛栏、使用工具、装具、场地进行消毒、清洗,防止病毒传染。
3. 生产设备卫生管理3.1 每班生产结束后,必须彻底将生产设备、工器具、地面、墙壁、排水沟等清洗干净,所用物品摆放整齐,车间内不得堆放杂物,保持一个卫生、干净、整洁的环境。
3.2 生产过程中不间断随时清洗。
3.3 车间内所有的门窗、玻璃、窗台应随时保持清洁干净,每星期彻底清扫车间卫生。
3.4 车间空气消毒每天用500PPM NACLO喷洒1次。
3.5 污水池、厕所每周用1000PPM NACLO冲涮或喷洒。
3.6 接触产品或原材料的器具、物品必须离地存放,防止交叉污染,使用前必须清洗消毒。
交班前必须清刷干净。
屠宰场消毒管理制度
一、必须设置专门的消毒物品储藏间,配备一定数量的常用消毒药品和消毒器具。
二、消毒药品和消毒工作须有专人保管和负责,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消毒时间:经常性消毒、定期大消毒、彻底性消毒
1、经常性消毒:每天或每班次工作完毕,对生猪待宰间、过道、生产车间、工具、用具及运输车辆进行常规消毒。
2、定期大消毒:每年的一、四季度一般每周进行全场消毒一次,
二、三季度应增至每周全场消毒两次。
3、彻底性消毒:对发生疫情或在屠宰加工过程中发现烈性传染病时,应立即封锁现场并进行彻底性消毒。
四、消毒要求:
1、消毒液应选择符合国家规定的、对病原体敏感的的消毒药。
2、消毒池内的消毒液必须每天更换,保持其有效消毒作用。
3、配制消毒液时,其用量和浓度必须准确,随配随用。
不得随意对不同的药品混合配制。
4、消毒液要有足够的时间与被消毒物接触,不能边消毒边冲洗。
5、药液一定要搅拌均匀,喷射必须普遍全面,不留空白点。
6、在消毒时必须穿戴工作衣、手套、口罩、胶鞋等防护用品,注意人畜安全,消毒用具使用后及时清洗干净。
屠宰厂卫生消毒管理规范屠宰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卫生消毒制度,有专职卫生消毒工作人员,有必备消毒器械,并有15 日以上的消毒药品库存。
一、入厂消毒:运送活畜禽进厂及外来人员进厂前必须进行消毒,至少应设有消毒池(与厂门同宽,长2米,深米),建议采用5%的漂白粉作为消毒液,消毒液夏天2 天更换一次,春秋季3 天更换一次,冬天宜采用生石灰代替消毒液铺在消毒池上,厚度约2 厘米左右。
鼓励有条件的屠宰厂设立喷淋式消毒,建议采用1%的漂白粉作为消毒液。
二、生产车间消毒。
1、日常消毒:生产车间实行经常性消毒。
每日工作完毕后,必须将全部生产地面、墙裙、通道、排污沟、台桌、设备、用具、工作服、手套、围裙、胶靴等彻底洗刷干净,并用82 C热水或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
建议米用10% —20%的草木灰或2%—5%的来苏尔消毒。
2、每周一次的大消毒:每周必须进行一次大消毒。
在彻底扫除、洗刷的基础上,对生产地面、墙裙和主要设备用1 %—2%氢氧化钠溶液或2%—4%次氯酸钠溶液进行喷洒消毒,保持1—4 小时后,用水冲洗干净。
3、刀具器械消毒:可用82C热水或%勺碘溶液进行消毒。
必须作到一头生猪一消毒。
三、运肉车辆消毒:运肉车要做到一天一消毒。
先将车辆打扫干净后,用60—70C的热水进行消毒。
或用1%-2%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喷洒消毒,20分钟后用水冲洗干净(注意氢氧化钠对车厢勺腐蚀)。
四、工作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车间前,应有专门的通道,通道上应设有更衣间和淋浴间,进入车间前,应淋浴消毒。
手部消毒可用75%的乙醇檫拭消毒或用的碘溶液消毒。
胶鞋、围裙等橡胶制品,可用2%—5%的福尔马林进行檫洗消毒。
工作服、口罩、手套等应煮沸消毒。
五、废弃物处理消毒:动物粪便可米取堆积发酵进行消毒。
堆积时要疏松、各层薄厚一致,高度1 —2米,侧面倾斜度以70 度为宜,堆好后覆盖一层5—10 厘米厚的泥土,堆放2—3 个月即可,被结核杆菌污染的粪便应堆放6个月。
屠宰厂卫生防疫制度
屠宰厂卫生防疫制度
范文一、屠宰场防疫消毒制度
第一条为加强屠宰场防疫消毒工作,预防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根据《动物防疫法》、《江苏省动物防疫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屠宰场应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并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第三条屠宰场应配备防疫消毒人员和相关设备,负责全场防疫消毒工作。
第四条屠宰场应按规定对屠宰场地进行消毒。
卸载动物的码头、运输车辆装前卸后均需进行一次消毒;待宰间、屠宰车间、屠宰设备和工具每班消毒一次。
急宰间、无害化处理间每批消毒一次。
生活区每月不少于一次大消毒。
第五条生产区实行封闭管理,谢绝参观。
外来人员和非生产人员未经批准不得进入生产区。
第六条应配备消毒药品贮藏室(专柜),建立消毒药品进出台帐及领发记录。
严格按比例配制消毒药,消毒药液应现配现用,交替使用。
第七条认真做好消毒记录,如实记录消毒时间、消毒药、消毒浓度、消毒人员等,消毒记录保存2年以上。
范文二、
设立畜禽定点屠宰厂(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屠宰规模相适应,水质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水源条件;
(二)有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待宰间、屠宰间、急宰间、病畜隔离间以及屠宰设备和运载工具;
(三)有依法取得健康证明的屠宰技术人员;
(四)有经考核合格的专职或者兼职的'肉品品质检验人员;
(五)有必要的检验设备、消毒设施和消毒药品及污染物处理设
施;
(六)有畜禽及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设施;
(七)有符合动物防疫法规定的防疫条件。
下载全文。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屠宰场卫生安全,防止疾病传播,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屠宰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屠宰场所有生产、经营、管理活动。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预防为主、综合管理、责任到人、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成立屠宰场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屠宰场卫生管理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工作。
第五条屠宰场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职责:1. 制定和完善屠宰场卫生管理制度;2. 组织开展卫生培训和教育;3. 监督检查卫生管理制度执行情况;4. 负责卫生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第六条各部门职责:1. 生产部:负责屠宰场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管理,确保生产环境、设备、工具的清洁卫生;2. 质检部:负责屠宰产品的质量检验,确保产品质量安全;3. 仓储部:负责仓储区域的卫生管理,确保储存产品安全;4. 人力资源部:负责员工的卫生培训和教育,确保员工遵守卫生管理制度。
**第三章卫生管理内容**第七条入厂消毒:1. 运送活畜禽进厂及外来人员进厂前必须进行消毒;2. 设置消毒池,使用5%的漂白粉作为消毒液,根据季节更换消毒液;3. 鼓励有条件的屠宰厂设立喷淋式消毒。
第八条生产车间消毒:1. 日常消毒:每日工作完毕后,彻底洗刷生产地面、墙裙、通道、排污沟、台桌、设备、用具、工作服、手套、围裙、胶靴等,并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2. 每周一次的大消毒:彻底扫除、洗刷的基础上,对生产地面、墙裙和主要设备进行喷洒消毒,保持1-4小时后,用水冲洗干净;3. 刀具器械消毒:使用82热水或0.015%的碘溶液进行消毒。
第九条运肉车辆消毒:1. 运肉车辆进厂前必须进行消毒;2. 使用5%的漂白粉作为消毒液,根据季节更换消毒液。
第十条人员卫生管理:1. 工作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体检合格者,获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参加工作;2. 工作人员应做到四勤:勤洗耳、手和剪指甲、勤洗澡和理发、勤换衣服和勤洗衣服;3. 进入工作场所必须整齐穿戴工作服、工作鞋、帽子和口罩;4. 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做到清洗液清洗双手,84消毒液消毒后,方可上岗。
一、总则为了保障屠宰场员工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屠宰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职责1. 屠宰场总经理负责本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执行。
2. 屠宰场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员工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
3. 屠宰场生产部门负责生产现场的职业卫生管理。
4. 屠宰场安全环保部门负责职业卫生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5.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员工的职业健康负责。
三、职业卫生管理内容1. 职业健康检查(1)新员工入职前,应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合格后方可上岗。
(2)员工每年应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对患有职业病的员工,应及时进行治疗。
(3)对接触有害因素的员工,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2. 职业病防治(1)加强生产现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确保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2)对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岗位,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用品、设置防护设施等。
(3)对患有职业病的员工,应及时提供医疗救治和康复服务。
3. 职业卫生设施(1)建立健全职业卫生设施,包括洗浴设施、通风设施、防尘设施等。
(2)定期对职业卫生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4. 职业健康教育(1)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病防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定期举办职业健康知识讲座,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
5. 环境卫生(1)加强生产现场的环境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2)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确保无害化处理。
四、奖惩措施1. 对严格遵守本制度,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部门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五、附则1. 本制度由屠宰场总经理批准实施。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屠宰场总经理负责解释。
屠宰场管理制度一、动物入场时,必须附有有效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二、入场动物必须无规定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三、需要进行实验室疫病检测的,检测结果合格。
四、动物群体的精神状况、外貌、呼吸状态及排泄物状态等情况正常。
五、经检查合格的动物,《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有效、证物相符、临床检查健康,方可入场,并回收《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六、场方须按产地分类将动物送入待宰圈,不同货主、不同批次的动物不得混群。
七、经检查不合格的动物,不符合条件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八、驻场动物检疫人员监督货主在卸载后对运输工具及相关物品等进行消毒。
九、认真填写《入场动物登记表》,存档备查。
屠宰场动物检疫申报制度一、屠宰场应在屠宰前____小时向驻场动物检疫人员申报检疫,并填写检疫申报单。
二、临床检查不合格的,按以下规定处理。
1、发现有一类动物疫病症状的,限制移动,并按照《____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和《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等有关规定处理。
2,发现有二类动物疫病症状的,患病动物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同群动物隔离观察,确认无异常的,准予屠宰;隔离期间出现异常的,按《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等有关规定处理。
3,怀疑患有规程规定疫病及临床检查发现其他异常情况的,按相应疫病防治技术规范进行实验室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实验室检测须由省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指定的具有资质的实验室承担。
4,发现患有规程规定以外疫病的,隔离观察,确认无异常的,准予屠宰;隔离期间出现异常的,按《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等有关规定处理。
5、确认为无碍于肉食安全且濒临死亡的动物,视情况进行急宰。
屠宰场动物疫情报告制度一、严格遵守《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发现动物疫情,按规定、程序上报。
2024年屠宰管理制度1、屠宰车间生产由车间主任负责安排。
2、车间所有人员按规定时间上下班,按规定穿戴工作服上岗。
3、屠宰加工过程中的各工序、各环节必须严格按照屠宰加工工艺和质量标准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操作规程。
4、屠宰加工人员须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努力学习专业技术,严格按规程操作生产,确保肉品卫生质量。
肉品检验检疫人员须经培训考核合格,持证着装上岗。
严格按规定把好肉品卫生质量关。
对不符合鲜销的肉尸、内脏,及时作出判处记录,并督促车间作好无害化及销毁处理。
质量检查人员必须认真查验各环节、各工序的加工质量情况,如实填报记录台帐,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督促改进,并向有关负责人汇报。
5、仓储病猪、羊必须在急宰间屠宰,由专人屠宰、检疫、检验,并做好判处记录和处理结果。
6、屠宰生产车间实施封闭式管理,非车间管理人员、屠宰加工技术人员和检验检疫人员不得进入车间。
屠宰生产车间严禁吸烟,禁止喝酒醉态的人员上岗操作和在车间内停留。
7、烫毛、上机等工序是现场管理重点,指派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员进行操作,以确保产品质量。
屠宰机械及电器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程序操作,确保人身安全和防止机械事故发生。
8、机修工、电工必须全程跟班上岗,发现机械设备故障及时抢修,每天生产完毕须对机械进行维护保养,确保第二天正常生产。
9、屠宰车间内不准停放与生产无关的各种车辆及杂物,车间使用的各种容器、工具、车辆、包装材料等必须清洁、卫生,用后必须清洗干净,妥善放置在固定位置。
10、肉品出场时应盖“兽医验讫”、“品质检讫”印章,同时出具“产品出厂合格证”。
11、加强刀具的安全管理,刀具不准带出车间和更衣室,持刀者应登记在册,下班后应加锁保存。
二、票证台帐管理制度1、企业、车间启用的所有票证、单据、印章由专人负责,严格管理,不允许任何人拿作它用。
2、按《生猪、羊屠宰管理条例》要求,使用国家统一规定的检疫检验讫印章。
3、凡经检疫检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的产品出场,应开具有效的检疫证和产品合格证,做好证物相符。
屠宰厂卫生消毒管理规范
屠宰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卫生消毒制度,有专职卫生消毒工作人员,有必备消毒器械,并有15日以上的消毒药品库存。
一、入厂消毒:运送活畜禽进厂及外来人员进厂前必须进行消毒,至少应设有消毒池(与厂门同宽,长2米,深0.5米),建议采用5%的漂白粉作为消毒液,消毒液夏天2天更换一次,春秋季3天更换一次,冬天宜采用生石灰代替消毒液铺在消毒池上,厚度约2厘米左右。
鼓励有条件的屠宰厂设立喷淋式消毒,建议采用1%的漂白粉作为消毒液。
二、生产车间消毒。
1、日常消毒:生产车间实行经常性消毒。
每日工作完毕后,必须将全部生产地面、墙裙、通道、排污沟、台桌、设备、用具、工作服、手套、围裙、胶靴等彻底洗刷干净,并用82℃热水或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
建议采用10%—20%的草木灰或2%—5%的来苏尔消毒。
2、每周一次的大消毒:每周必须进行一次大消毒。
在彻底扫除、洗刷的基础上,对生产地面、墙裙和主要设备用1%—2%氢氧化钠溶液或2%—4%次氯酸钠溶液进行喷洒消毒,保持1—4小时后,用水冲洗干净。
3、刀具器械消毒:可用82℃热水或0.015%的碘溶液进行消毒。
必须作到一头生猪一消毒。
三、运肉车辆消毒:运肉车要做到一天一消毒。
先将车辆打扫干净后,用60—70℃的热水进行消毒。
或用1%—2%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喷洒消毒,20分钟后用水冲洗干净(注意氢氧化钠对车厢的腐蚀)。
四、工作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车间前,应有专门的通道,通道上应设有更衣间和淋浴间,进入车间前,应淋浴消毒。
手部消毒可用75%的乙醇檫拭消毒或用0.0025的碘溶液消毒。
胶鞋、围裙等橡胶制品,可用2%—5%的福尔马林进行檫洗消毒。
工作服、口罩、手套等应煮沸消毒。
五、废弃物处理消毒:动物粪便可采取堆积发酵进行消毒。
堆积时要疏松、各层薄厚一致,高度1—2米,侧面倾斜度以70度为宜,堆好后覆盖一层5—10厘米厚的泥土,堆放2—3个月即可,被结核杆菌污染的粪便应堆放
6个月。
发酵干粪,应加水浇湿以便发酵。
其他废弃物可参照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实行。
六、待宰圈及地面消毒:待宰圈实行每天清洗消毒一次;每月进行一次大消毒。
在将粪便、垫草、表土和垃圾集中后按规定进行处理后。
对地面、墙壁、门窗、饲槽,用1%-—4%的氢氧化钠溶液或4%的碳酸钠溶液进行喷洒消毒,1平方米需消毒液1—2公斤。
喷洒后关闭门窗2—3小时,然后打开门窗通风,并用水冲洗饲槽以除去药味。
圈设墙壁还可以定期用石灰乳粉刷。
七、隔离圈消毒:实行每批动物实行消毒一次。
消毒方法同六。
八、急宰间消毒:实行每宰杀一头动物消毒一次。
消毒方法同屠宰车间的大消毒相同。
几种常见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