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考察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22.70 KB
- 文档页数:13
参观南京博物院实践报告南京博物院是中国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中山陵内。
作为一座具有丰富历史文化背景的城市,南京博物院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珍贵的文物。
我有幸参观了这座博物院,并且获得了一个独特的实践体验。
本次报告将详细介绍我的参观经历、博物院的展览内容以及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在南京博物院的参观过程中,我首先被博物院的建筑魅力所吸引。
整个博物院的建筑风格充满了古典与现代结合的韵味,展现出独特的文化氛围。
博物馆外部的景观设计与内部的展陈内容相得益彰,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进入博物院后,我被瞬间吸引到眼前的展品中。
南京博物院内展陈丰富多样,展示了多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物和艺术品。
我首先参观了中国古陶瓷展区,这里陈列了大量的青瓷、白瓷、黑瓷等各类传统陶瓷作品。
每个展品都有专业的解说,让我对于陶瓷的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我还参观了中国书画展区,欣赏到了众多经典的名家作品,如清代石涛的山水画和唐代颜真卿的草书。
这些艺术品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的艺术才华和审美追求。
除了传统文物展览外,南京博物院还开设了一些特别展览。
例如,我参观了“南京大屠杀历史展览”,通过图片、文字和录音等多种形式,展示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和历史细节。
这个展览让我深刻感受到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痛苦,也使我更加珍惜和平稳定的生活。
此外,博物院还举办了一些临时展览,涵盖了不同主题和艺术形式,充分满足了观众的多样化需求。
参观南京博物院的实践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产生了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博物馆承担着保护、研究和传承文化遗产的责任。
通过展览和解说,博物馆向观众传递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文化内涵。
同时,博物馆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文物的保护和修复,确保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能够得以延续。
我深深感受到了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也意识到自己应该积极参与到这项事业中。
参观南京博物院是一次充实而有意义的实践经历。
参观南京博物院社会实践报告南京博物院是江苏省内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以其丰富的文物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而闻名于世。
为了增加对历史文化的了解,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前往南京博物院参观。
在参观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古人智慧的瑰宝。
以下是我对此次参观活动的全面总结和体会。
第一部分:南京博物院的背景介绍南京博物院是一座庄重而宏伟的建筑,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和文化的瑰宝,还展示了南京地区的历史发展。
博物馆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传统和现代元素,给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感觉。
在入口处,我们被高大的大理石门楣和宽阔的广场所吸引。
步入博物院,我们首先来到了大厅,大厅中央矗立着一座巨大的钟乳石造雕塑,象征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二部分:参观展厅南京博物院的展厅归纳了丰富的文物和艺术品,给我们带来了一段奇妙的历史之旅。
首先,我们进入了陶艺展厅,在那里我们欣赏到了中国古代陶瓷的精美。
其中,青瓷是陶艺的一大亮点,其细致的纹路和独特的色彩令人叹为观止。
接着,我们参观了绘画展厅,这里展示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杰作。
从山水画到花鸟画,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艺术家的想象力和才华。
最后,我们还参观了书法展厅,欣赏到了中国古代书法的魅力。
每一幅作品都展示了古人的笔墨之精妙和对艺术的追求。
第三部分:重要文物的欣赏与学习在参观过程中,我特别留意了一些重要文物,并尽量了解其历史和文化背景。
其中,一件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董其昌秋澜图》,这幅作品是明代著名画家董其昌所创作的,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画面布局而闻名。
通过观看这幅作品,我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绘画的发展历程和审美价值。
另外,博物馆还展示了一些有关南京历史的重要文物,比如《南京条约》等。
这些文物让我对南京这座城市的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四部分:体会与感悟参观南京博物院的社会实践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我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得到了增强。
在这座博物馆里,我看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看到了古人为了传承文明所做出的巨大努力。
南京博物院调研报告南京博物院调研报告南京博物院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一座博物馆,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山东路321号。
它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也是保护和研究南京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机构。
在南京博物院进行调研,首先进入眼帘的是整洁的大门和宽阔的广场。
走进馆内,馆内灯光柔和,走廊宽敞,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馆内分为多个展览厅,包括史前文化、秦汉文化、南京古代文化、近现代文化等主题。
首先来到的是南京古代文化展览厅,里面陈列了许多古代文物,如瓷器、玉器、青铜器等。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南京城墙模型,由精细的细石和胡瓦材料制成,栩栩如生。
模型旁边还陈列了南京城墙的历史资料和图片,让人更好地了解南京古道的繁荣和灿烂。
接下来参观了秦汉文化展览厅,里面展示了南京地区的秦汉文化和历史。
其中最有名的是秦始皇兵马俑的复制品,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不仅展示了古代战争的武器和装备,还展示了古代人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和礼器。
通过这些文物的展示和解说,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南京的历史。
在近现代文化展览厅,展示了从1840年到1949年的近代历史。
其中最重要的展品是一幅署名李立三的油画《冬军胜利图》,展示了抗日战争时期南京人民的生活场景。
这幅画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此外,在南京博物院还有一个专门的教育区域,里面有一个小型的博物馆和一个多功能报告厅。
小型博物馆陈列着一些适合儿童参观的文物,如动物标本、古代玩具等。
多功能报告厅用于举办各种教育活动和讲座,如讲述南京历史的故事和南京相关的学术研究。
综上所述,南京博物院是一座博大精深的博物馆,里面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展示了南京的丰富历史和文化。
它不仅是南京人民自豪的象征,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
在未来,我会推荐更多的人去南京博物馆参观,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共706字)。
参观南京博物院实践报告南京博物院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览和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作为一名学生,我有幸参观了南京博物院,并进行了有意义的学习和实践。
以下是我对这次参观的实践报告。
第一部分:博物院概况南京博物院创建于一九三三年,是中国最早的博物馆之一。
博物院坐落在总面积达三十一万平方米的中山陵山脚下,占地面积约八万五千多平方米。
博物馆主要展出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如古代青铜器、书画、陶瓷、玉器等。
馆内共有四个常设展厅,分别是中国古代金銮殿、中外雕塑园、中国古代绘画陈列殿和现代史陈列馆。
第二部分:参观体验本次参观南京博物院,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底蕴。
首先,当我进入中国古代绘画陈列殿时,眼前的壁画和古代绘画作品让我感到震撼。
这些作品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审美追求,让我更好地理解了中国绘画文化的发展历程。
随后,我参观了中国古代金銮殿,对于这座古老的建筑,我充满了好奇。
金銮殿内陈列着许多精美的文物,其中最吸引我的是那些古代青铜器。
这些青铜器造型独特,工艺精湛,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通过对这些文物的观察和学习,我对于古代青铜器的历史与文化背景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除了常设展厅外,我还参观了临时展览馆。
这次,正值一个关于中国古代瓷器展览,展览馆内陈列着大量的古代瓷器,每一件都独具特色。
通过这次展览,我认识了不同朝代的瓷器风格和特点,并且对于中国瓷器的制作工艺和文化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三部分:学习收获通过参观南京博物院,我不仅仅开阔了眼界,还收获了许多知识和体会。
首先,我对于中国古代艺术的独特性和丰富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古代绘画、青铜器、瓷器等文物无不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创造力。
其次,我对于博物馆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博物馆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人们了解历史、研究文化的重要场所。
通过博物馆的展览和解说,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领略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风貌,对于传统文化和国家历史有更全面的认识。
参观南京博物院实践报告南京博物院是一所位于南京市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陈列了丰富多样的文物和艺术品,是了解中华文化历史的重要场所。
最近我有幸前往参观南京博物院,并对所见所闻进行了一份实践报告。
一、博物馆的外观南京博物院位于玄武湖畔,占地面积广阔,绿树环绕,气势恢弘。
入口处有一座巍峨高大的石牌楼,上刻着“南京博物院”四个大字,给人以庄重肃穆之感。
主楼采用了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使整个馆落成具有现代感。
身处其中,仿佛世界和过去的文明在眼前展开。
二、博物馆的文物陈列南京博物院的陈列方式独具特色,采用了人文与艺术相结合的手法。
博物馆内设有多个展厅,分为不同的主题展览。
中国文物展厅展示了从古代到现代的中华文物,如青铜器、瓷器、绘画等。
每一件文物都有详细的说明和历史背景,使人更好地了解其来历和意义。
艺术品展厅则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品,如书法、绘画、雕塑等。
这些艺术品以其独特的美感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另外,还有专门的特殊展厅,展示了南京历史文化和重要人物的展览。
例如,有一间展厅专门介绍了南京的历史渊源,展示了城市的发展演变和重要事件。
三、博物馆的教育工作南京博物院不仅在陈列展览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还重视教育与普及工作。
博物馆设有专门的教育中心,组织讲座、讲解和学术研究等活动,使观众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此外,博物馆还经常举办各种主题的展览和艺术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四、参观体会通过参观南京博物院,我不仅对中国的文化历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还领略到文物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一个时代的记忆,给人以强烈的触动。
我在这里不仅感叹于先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也对中华文明的伟大和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感悟。
在博物馆的参观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文物的重要性和保护的重要意义。
文物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历史的见证和传承。
只有将这些文物矗立于博物馆中,将其保存下来,才能使我们的后代继续传承和学习。
总之,参观南京博物院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南京博物馆调研报告南京博物馆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意义南京博物馆作为南京市的重要文化地标,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南京博物馆的建筑风格、展览内容和服务质量,为在该地区的文化教育活动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调研方法1. 现场观察:参观南京博物馆各展览区,了解展览内容、展览面积和展览规模。
2. 调查问卷:面向参观者分发问卷,了解参观者对南京博物馆的评价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 南京博物馆的建筑风格南京博物馆建筑采用了现代简约的设计风格,建筑外观造型简洁大方,带有一定的现代感,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建筑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展览区分为多个主题,展示了南京地区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品。
2. 展览内容南京博物馆展览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历史文物、书画艺术品、陶瓷等。
通过展示各个时期的文物和艺术品,展现了南京地区丰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展览内容覆盖了从古代到当代的各个历史时期,满足了不同参观者对历史文化的需求。
3. 服务质量调查问卷显示,参观者对南京博物馆的服务质量普遍较为满意。
参观者认为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态度友好,服务周到细致。
博物馆的导览设施齐全,参观者可以通过电子导览器或者语音导览器了解展品的相关信息。
售票服务也较为便利,参观者可以在网上预约门票,避免排队等候。
四、调研分析和建议1. 建立更多的教育项目南京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文化教育基地,应建立更多的教育项目,吸引更多的学生进行参观学习。
可以开设讲座、主题讲解、文物复原实验等活动,提升参观者的学习体验。
2. 增加互动参与性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观,南京博物馆可以增加一些具有互动性的展览和活动。
例如,设置VR(虚拟现实)体验区,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场景;开展手工体验活动,让参观者亲自动手制作文物复制品。
3. 加强宣传力度南京博物馆应积极利用各类媒体进行宣传,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展览信息、故事分享等内容,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并参观。
博物馆调研报告班级:建筑学121组长:张曼组员:丁刘雨张慧高天涛贺天阳李实一、南京博物院1.建筑环境南京博物院坐落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中山门内北侧,占地13万余平方米2.建筑风格依据上华严寺大雄宝殿设计了博物院平面的长、宽和柱廊的高等最基本的尺度,又完全依照10——12世纪的建筑实物设计了其他细部,他们甚至缩短柱头铺作的令栱短于泥道栱的特征。
3.建筑布局南京博物院是中国最早创建的博物馆之一,是一座大型综合性的省级历史与艺术类博物馆。
经二期扩建以后的南博形成“一院六馆”的格局,即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艺术馆、非遗馆、民国馆。
南京博物院新馆,在自然光的运用中可谓匠心独运。
新馆与徐敬直设计的南京博物院老馆毗邻而立。
考虑到与基地中轴上的老馆的和谐,建筑造型依然延续了老馆的仿辽建筑风格,体量上也很低调,地上仅为两层。
外形受老馆的制约,并未影响新馆内部的现代博物馆气息。
新馆在平面布局上,在核心部位依然设置了传统的中庭,借助中央楼梯联系一、二层回廊,顶部采用井式屋盖,将自然光引入中庭。
不仅如此,新馆各展厅呈组团式布局,每个展厅组团中,均设有若干小中庭。
4.流线分析历史馆围绕内庭设置多个展厅,每个展厅内部流线也不完全一致,展厅之间有一定的参观顺序。
5.感兴趣的地方木结构的基本构造、尺度、风格,使用混凝土仿辽建筑符合原木结构的风格尺度,且防火弥补了木材料的不足。
二、六朝博物馆1.建筑环境六朝博物馆位于南京汉府街,东箭道以东,长江路以北,系原六朝建康城遗址的一部分。
六朝博物馆建设工程总投资2.5亿元,建筑面积为2.3万多平方米。
其中,地下建筑面积为1.1万多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为1.2万平方米。
2.建筑风格走到汉府街,就可以看到一座米黄色的建筑,外立面看上去,是两个L形建筑相互咬合在一起,呈较规则的矩形。
外立面设计大胆,配着大型玻璃窗户及玻璃顶棚,极具现代感。
是建筑大师贝聿铭的风格。
仔细看这座建筑,它充分呈现了贝氏家族的几何体完美组合的设计理念。
南京博物院调研报告南京博物院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为了深入了解南京博物院的管理情况以及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我们对南京博物院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方法和内容我们通过参观和访谈的方式进行了调研。
首先,我们参观了南京博物院的展览馆和藏品陈列区,了解了南京博物院的展览和藏品保护情况。
其次,我们采访了南京博物院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了解了南京博物院的组织架构和管理运作情况。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南京博物院是一家以收集、保护和研究中国文物为主要任务的博物馆,也是南京市的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经过调研发现,南京博物院的展览和藏品保护工作非常出色。
南京博物院拥有丰富的文物藏品,包括青铜器、陶器、瓷器、织绣品等,数量众多,品类齐全。
展览馆的陈列布局合理,展品的选择精心,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历史感受。
同时,南京博物院有专业的文物保护队伍和设备,能够对文物进行科学的保护和修复,确保文物的安全和完整。
四、问题和建议虽然南京博物院在文物保护方面做得不错,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南京博物院的宣传工作不够到位,很多人对南京博物院的了解有限,不知道南京博物院有这么丰富的文物藏品。
其次,南京博物院的展览线索不够清晰,给人的感觉有些杂乱,不利于观众的参观和理解。
最后,南京博物院的人员培训需加强,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态度,给观众提供更好的游览体验。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宣传南京博物院的文物收藏和展览情况,吸引更多观众前来参观。
二是对展览进行分类和梳理,给观众一个清晰的参观线索,增强观众的参观体验。
三是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给观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五、总结南京博物院是一家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博物馆,在文物保护和展览方面有着卓越的业绩。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对南京博物院的工作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信南京博物院能够吸收我们的建议,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观众提供更好的文化体验。
南京博物馆调研报告
《南京博物馆调研报告》
南京博物馆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宝库,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的重要文化场所。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南京博物馆的展览情况和文化传承工作,为其他博物馆提供借鉴和参考。
首先,调研团队对南京博物馆的展览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分析。
南京博物馆展览丰富多样,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历史、艺术品、文物等各个领域。
通过对展览的观察,我们发现南京博物馆在展陈设计和文物保护方面均有较高水准,展品品质优良,展示方式新颖独特,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
同时,南京博物馆还有精品长期陈列展览,通过此举在展览方面也有较大的优势。
其次,调研团队对南京博物馆的文化传承工作进行了深入了解。
南京博物馆在文化传承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成果,不仅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还在科研、学术交流等方面有着一定的突出成绩。
南京博物馆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推动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项目,并积极参与了国家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在文化传承工作方面,南京博物馆也有许多值得其他博物馆学习的地方。
最后,调研团队对南京博物馆的管理和服务进行了分析。
南京博物馆在管理和服务方面也有着一系列的亮点和成绩,例如引入智能化导览系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等。
南京博物馆的管理团队也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使得博物馆的服务质量得到了提升。
总的来说,南京博物馆在展览、文化传承和管理服务方面都有着较高的水准,其丰富的经验为其他博物馆提供了许多借鉴和参考。
希望南京博物馆能够不断创新进取,为南京的文化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南京博物院调研报告南京博物院调研报告为了解南京博物院的展览和观众需求,本次调研针对南京市民和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
下面是对调研结果的总结和分析。
一、南京市民对南京博物院的认知和评价1. 认知情况:调查发现,大部分南京市民对南京博物院有较为清晰的认知,知道南京博物院是中国重要的博物馆之一,具有丰富的文物和历史价值。
2. 评价方面:大部分市民对南京博物院的展览和服务持肯定态度,认为南京博物院展览内容丰富、展陈精美、布局合理。
同时,他们认为工作人员热情友好,服务质量较高。
3. 参观频率:大部分市民表示会定期或不定期参观南京博物院。
其中,年轻人更倾向于周末或假期前往博物馆,而中老年市民更倾向于工作日参观。
二、游客对南京博物院的认知和评价1. 来源地:调查显示,游客主要来自中国其他城市以及国外一些地方。
他们来南京旅游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参观南京博物院。
2. 认知情况:大部分游客在来南京之前就已了解南京博物院的情况,并且对其重要性和历史价值有较为清晰的认知。
3. 评价方面:大部分游客对南京博物院的展览和服务持肯定态度,认为南京博物院的藏品丰富,展陈精美,同时对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热情和专业性表示赞赏。
三、观众对南京博物院的期望和建议1. 展览主题:观众期望南京博物院能展示更多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文物,如南京古城墙、秦淮河、夫子庙等,以及近代历史和抗战相关的展览。
2. 互动体验:观众希望展览能提供更多互动的方式,让他们参与其中,增强参观的乐趣和教育意义。
3. 服务改进:观众希望南京博物院能加强信息发布,提供更便捷的参观指南,例如电子导览设备等。
同时,他们希望馆方能提供更多关于文物背后故事的解说和解读。
四、总结与建议1. 加强展览内容的多样性和与南京特色相关的主题,以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
2. 提供更多互动方式,与时俱进地利用科技手段提升参观体验,吸引更多年轻观众。
3. 加强服务意识,提供更便捷的信息发布和参观指南,为观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参观南京博物院实践报告南京博物院是中国主要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也是保护、研究和展示古代中国文物的重要场所。
为了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我有幸参观了南京博物院,并将在本篇实践报告中向大家分享我的观察和感受。
南京博物院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是一座庄严而现代的建筑。
在进入博物馆之前,我注意到门口有两座巨大的石狮子,它们彰显着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
门厅的内部装饰非常精美,大理石地面上铺设着红色的镶边,让人倍感庄严。
首先,我参观了南京博物院的历史文物陈列室。
这里陈列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古代。
我特别被唐代的瓷器所吸引,那些精致的绘画和精湛的工艺让我感叹中国古代陶瓷的卓越之美。
随后,我来到了南京博物院的艺术品展厅。
这里陈列着各种绘画、雕塑和书法作品。
我特别欣赏宋代的山水画,那种意境深远的表现手法带给我一种心灵上的宁静和舒适。
此外,也有一些明朝时期的名人字画和清朝时期的宫廷艺术品,让我更加了解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除了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南京博物院还展示了许多关于古代中国社会的实物和模型。
我参观了明代的宫殿模型,了解了古代皇家建筑的规模和壮丽。
此外,还有一些关于民间生活的展示,包括古代器物、服饰和日常用品。
这些展品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参观南京博物院不仅仅是文化和历史的体验,也是一次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思考。
在博物馆的角落,我看到了一些展示着中国传统道德故事的展板。
这些故事讲述了忠诚、孝道和勇敢等美德,让我对中国古代的价值观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这些美德在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参观南京博物院,我也更加明白了它们的珍贵之处。
总结起来,我非常荣幸能够参观南京博物院,这次实践活动不仅使我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眼界得到了拓宽。
通过观察展品和聆听导览员的解说,我深切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时,南京博物院也通过其精心布置的展览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向人们呈现了一个充满魅力和智慧的古代世界。
参观南京博物院实践报告南京博物院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之一,也是全国重点博物馆之一。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南京博物院,并亲身感受了这座文化宝库的魅力。
在此,我将分享我在南京博物院的参观经历,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的认识和感悟。
首先,南京博物院的建筑大气磅礴,融合了古典与现代的元素。
博物馆庭院的石刻、亭台楼阁和青砖绿瓦的建筑风格,让人仿佛穿越回古代文化的盛世。
内部展厅则采用了现代的设计理念,利用了先进的展示技术,为观众营造了极富视觉冲击力的观展环境。
其次,南京博物院馆藏丰富多样,展示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
我参观了陈列有关古代文物的展览,这些文物包括了青铜器、玉器、陶瓷、书画等。
这些珍贵文物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的工艺和艺术水平,也记录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风貌。
通过参观博物馆,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对古代先贤们的智慧和创造力佩服不已。
在参观南京博物院期间,我尤其被一件名为《清明上河图》的绘画作品深深吸引。
这幅作品不仅精美绝伦,而且以其细腻的笔触再现了宋代京城的繁华景象。
通过这幅作品,我仿佛穿越到古代街市中,感受到了人们生活的喜怒哀乐。
这让我更加热爱中国传统绘画,并对宋代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此外,南京博物院还设有专题展览,介绍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
特别是“江南文化”展览,通过展示江南地区的传统工艺、民俗习惯和文学艺术,让参观者领略到了江南地区独特的魅力。
我对南京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希望有机会再次深入了解这个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地方。
最后,我要感谢南京博物院为我们提供如此美妙的参观体验。
博物馆不仅仅是文化遗产的保护者,更是教育与传播的重要场所。
通过参观博物馆,我们不仅可以增加对历史文化的了解,还可以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综上所述,参观南京博物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次实践报告不仅是对参观经历的记录,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悟的总结。
我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为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观南京博物院实践报告南京博物院是中国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遗址,而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有幸亲身参观了南京博物院,并对其丰富的馆藏资源和独特的展陈方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下是我对参观南京博物院的实践报告。
一、博物馆概况南京博物院位于南京市中山东路321号,是中国屈指可数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之一。
其前身可追溯到1933年的国立中央博物馆,后来多次搬迁和更名,直至1999年定名为南京博物院。
馆内收藏着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展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二、馆内展陈南京博物院的展陈分为多个展区,包括文物陈列区、绘画区、雕塑区等。
在文物陈列区,我们见证了从新石器时代到现代的丰富文物,如青铜器、陶瓷、玉器等。
每一件文物都有详细的说明,让参观者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
绘画区和雕塑区展示了中国传统绘画和雕塑艺术的瑰宝,这些艺术作品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三、特色展览南京博物院还不时进行特色展览,其中“古代书画艺术展”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在这个展览中,我欣赏到了大量古代书画作品,了解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
同时,博物馆还开辟了一个展示现代艺术的区域,展示了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使参观者可以感受到现代艺术的创新思维和表达方式。
四、馆内活动南京博物院还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讲座、工作坊等,让参观者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
我有幸参加了其中的一个讲座,讲座内容是关于中国古代陶瓷的发展和技艺,非常有趣且具有知识性。
通过这样的活动,参观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物,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
五、参观感受参观南京博物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馆内的展陈精致、信息丰富,并且附有详细的解说,使人们能够全面了解每一件文物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馆内的氛围宁静庄重,使人倍感肃穆。
此外,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热情友好,他们会耐心回答参观者的问题,并给予专业的解释和指导。
整体而言,南京博物院是一次难得的文化盛宴,让我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参观南京博物院实践报告南京博物院是中国一座历史悠久且充满文化底蕴的博物馆。
我有幸参观了这座博物院,并在此次实践中深受启发。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参观南京博物院的所见所闻以及我的感受。
南京博物院位于南京市中山陵风景名胜区内,占地面积广阔,馆内陈列内容丰富多样,展示了中国历史、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的精品收藏。
进入博物院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宏伟的建筑和美丽的花园。
据我观察,这座博物院的建筑和环境设计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给人一种庄重和宁静的感觉。
参观南京博物院的过程中,我参观了多个展厅,涵盖了历史文物、书法绘画、陶瓷艺术等多个领域。
在历史文物展厅,我见证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感受到了古代文明的璀璨。
这里展出的青铜器、玉器、瓷器等珍贵文物,无不彰显出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件商代青铜大鼎,其形制庄重、纹饰精美,寓意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繁荣和富饶。
另一方面,在书法绘画展厅,我欣赏了许多中国古代名家的字画精品。
这些字画各具特色,字体工整,笔触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
我深深地被这些书法绘画所感染,体验到了中国书法这一国粹艺术的独特魅力。
除了以上展厅,南京博物院还设有临时展览和特别展览,以介绍更多精彩的文化艺术。
我有幸参观了一场名为“中国古代文人艺术”的特别展览。
这个展览展示了古代文人的艺术成就,包括文人画、文人诗稿等。
通过参观这个展览,我更加了解了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也更加欣赏了他们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次特别展览给我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考和灵感,对我的学习和人生有着积极的影响。
参观南京博物院的实践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历史文化知识,也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在这里,我不仅看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还感受到了古代艺术家的智慧和创造力。
通过与其他参观者的交流,我还学到了很多有关南京本地历史和文化的知识,加深了我对这座城市的理解和热爱。
总之,在南京博物院的参观实践中,我不仅享受了文化的熏陶,更加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
参观南京博物院实践报告南京博物院是中国一所以研究、展示中国民族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
作为一名历史文化爱好者,我有幸参观了南京博物院,并从中收获了许多有意义的体验和感悟。
首先, 我被馆内陈列的丰富珍贵的文物所吸引。
这里收藏着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如钱币、青铜器、陶瓷、书画、石刻、竹木牙角等,完整的保存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许多珍贵遗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钟鼎文化”、“楚文化”、“汉文化”等各个时代的文化,展现了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传承和演变过程。
其次,我被馆内所提供的互动性的体验带来的感受所感动。
在这里,我们可以不仅可以仅在观赏文物的过程中“观望而已”,还可以参与一些富有趣味性的互动体验,如文创产业馆以及破案游戏、VR体验等交互式展览,强化了参观者与展品之间的“互动感”带来了一种更加亲身体验历史的感受。
同时,作为一名年轻人,我对南京博物院展品的数字化与科技应用感到惊叹。
在馆内,各种先进的数字科技被应用于展览中,提升了参观体验的视觉冲击和知识获取的效率。
如利用AR技术实现了局部展品的“三维还原”、多屏串联和多媒体互动的多样化信息传递方式等,这不仅让人对展品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而且拓展了文物传承的可能性。
此外,南京博物院在内容传递上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力图让参观者通过身临其境的展示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和人情。
例如,馆内“日照神石”陈列中,每尊石像的背后有着上百年的渔民文化与传说,而每件文物也都有一个由专业策展人员精心设计的故事讲解和丰富的背景介绍。
对我来说,南京博物院的参观之旅不仅仅是增长知识和丰富文化阅历的机会,更是一次满足观众多层次需求的人性化体验,感受到了古代文化的生命力与内涵所赋予的世界性价值。
长久以来,文化是灵魂的根源,而南京博物院把自身作为文化的守护者,一直在为时间上的传承与文化的积淀作出不懈的努力,这不仅是我们传承丰富的历史文化财富的聚集地,也是我们为了让文化永久地传承和发扬光大,共同凝聚了文化人和社会的力量。
赴南京博物馆考察报告近日,我赴南京博物馆进行了一次考察,深刻感受到这里所展示的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厚底蕴。
下面,就我的考察之行进行一次报告。
一、南京博物馆概述南京博物馆坐落在南京市中心,是南京市的标志性文化场所之一。
建设于1933年,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国立博物馆之一。
并于2018年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展览面积约为6万平方米。
馆藏文物数量超过40万件,是江苏省数量和品类最多的博物馆之一。
其中石器、青铜器、陶器、玉器、墓葬器、书画等文物的数量和品质均居全国前列。
二、考察活动概况我于5月18日搭乘高铁前往南京,于19日清晨抵达南京博物馆进行考察活动。
首先,我前往展览厅观赏了南京博物馆的常设展览。
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文化的展示。
其中,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古代的墓葬器。
这些文物真实地记录了先祖的生活和历史,深深地吸引了我的视线。
随后,我参观了南京博物馆的临时展览,主要展示了民俗文化和红色文化。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种植鱼菜共生的展览。
这个展览介绍了一种特殊的农业技术,即通过鱼池中的鱼排泄物来滋养植物,让鱼和植物共生共赢的生态农业。
它不仅能生产出健康的有机食品,还能为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三、对考察活动的反思和感悟通过这次考察活动,我对南京博物馆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感受到了文化的重要性。
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的见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并保护人类的历史文化。
通过这些文化遗产,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文化建设的长远意义。
南京博物馆通过常设展览、临时展览、科普活动等多种方式,向公众普及中华文化,促进人们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人们更容易了解自己的文化底蕴,也更有意愿去维护文化的传承。
最后,我认为文化建设需要付出持续的努力和投入。
只有大力投资文化建设,提高文化设施和资源的质量与数量,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才能为文化的繁荣提供有力的物质基础。
南京博物院考察报告篇一:南京博物馆调研报告南京博物馆调研报告调研时间: XX 年 5 月 2 日调研地点: 南京市中山东路 321 号调研学生: 岳天宁调研对象: 南京市博物馆调研目的: 通过对博物馆的参观调研,对一些场馆的观察,并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 增加关于陶瓷艺术等方面的知识.简介:南京博物院是中国最早创建的博物馆之一,是一座大型综合性的省级历史与艺术类博物馆。
馆内珍藏有40余万件代表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品。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玉器、石器,商周青铜器,六朝青瓷器,隋唐宋元明清的金银器、玉器、瓷器以及历朝历代的手工业制品,无一不展示出历史文化的进步。
陶艺馆与瓷器馆相邻,位于艺术馆一楼。
中国古代陶瓷艺术既是一部艺术史,又是一部社会生活史,是我们认识古社会生动形象的风俗画卷。
内容: 陶艺馆——陶器馆展出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明代的近100件陶器珍品。
如猪形陶罐、陶豆等就是当时古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馆中的汉代陶佣生动活泼,生活气息浓厚;唐代舞佣、动物佣、唐三彩充分的反映出了盛唐高度发达的经济。
瓷器馆——在南京博物院所藏的42万件文物中,瓷器藏品占了一半,达20多万件。
大多为明清时代的官窑传世品,明清瓷器陈列馆展出了近600件精选展品,展品年代从明朝洪武到清朝宣统,展品品种包括青花,五彩,釉里红等十余种精品,其中既有迄今发现最早的釉上红彩残盘,也有弥足珍贵受古玩界追捧的珐琅彩小碗,陈列的时代主线明确,陈列的展品品种丰富,让人觉得琳琅满目,流连忘返。
与陶瓷艺术课程相关的明清瓷器馆是我此次观赏研究的重点,观看之后对于以下几件陶瓷甚是感兴趣。
特此去查看了有关它们的详细资料。
在瓷器中盛行于元明两朝的梅瓶,向来备受人们瞩目,而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两件梅瓶: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和“赏赐”梅瓶都是其中的珍品,前者是现存的惟一一件带盖子而且保存完整的洪武釉里红梅瓶。
岁寒三友纹梅瓶高41.7厘米,造型优美,器型完整无缺,岁寒三友指松树、绿竹、梅花三种常绿植物,象征着高洁的志向,是元代文人画的常用题材。
南京博物馆调研报告南京博物馆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南京博物馆的发展状况,评估其对于南京文化传承和宣传的贡献,为进一步提升博物馆的服务水平提供参考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察的方式。
针对不同的受访者群体,设计了不同的问卷,包括博物馆工作人员、参观者和专家学者等。
调研时间为一周,共收集了500份有效问卷。
三、调研结果1. 调研对象对南京博物馆的整体评价较高,博物馆的展览内容丰富多样,展览陈列水平较高,场馆设施齐全,参观体验感好。
2. 调研对象对南京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表示肯定,认为南京博物馆在文物保护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对南京文化的传承和宣传起到了重要作用。
3. 调研对象对南京博物馆的教育活动表达了较高的期望,认为博物馆应该更加注重教育功能的发挥,开展更多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活动,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进来。
4. 调研对象对南京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博物馆能够加强数字化展览和在线教育资源的建设,提供更多的线上参观和学习途径。
5. 调研对象对南京博物馆的人流量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认为博物馆在繁忙时段应提前设置预约制度,以减少游客排队等候的时间。
6. 调研对象对南京博物馆的合作与交流表示期待,希望博物馆能与其他博物馆、学术机构等加强合作,举办更多的联展、学术研讨会等活动,推动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四、调研结论1. 南京博物馆在展览陈列水平、文物保护工作等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有办法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
2. 南京博物馆应加强教育功能的发挥,开展更多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活动,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进来,培养他们对南京文化的兴趣和认同。
3. 南京博物馆应加强数字化建设,提供更多的线上参观和学习途径,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4. 南京博物馆应加强人流量管理,提前设置预约制度,以减少游客排队等候的时间,提升参观体验。
5. 南京博物馆应加强与其他博物馆、学术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参观南京博物院社会实践报告南京博物院是中国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也是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
为了增加我们对历史的了解,学校组织了一次参观南京博物院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跟随导游了解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体验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
首先,我们参观了南京博物院内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物——钟楼。
钟楼是属于明代建筑风格,高耸入云,宏伟壮观。
导游向我们讲解了钟楼的历史背景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经过了几个小时的游览,我们终于爬到了钟楼的顶端。
站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建筑物上,俯瞰整个南京市区,感受到了古城的独特魅力。
接下来,我们进入了博物馆内部,参观了各个展厅。
博物馆陈列了多个历史时期的文物,逐步地为我们还原了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
我们先参观了石器时代的文物展厅。
那里展示了大量的石器和史前文物,让我们对中国古人的智慧和劳动成果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随后,我们参观了中国古代文明的代表——商、周、秦、汉、唐等历史时期的文物展厅。
这些展厅展示了各个时期的生活用品、器物、艺术品等,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和多样性。
在博物馆的参观过程中,我们还学习了许多关于文物保护和修复的知识。
导游向我们介绍了文物的珍贵性以及保护文物的重要性。
我们了解到,文物的保护需要专业知识和精细的工作态度,这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至关重要。
通过这次参观,我们认识到了文物保护事业的重要性,并积极向身边的人传递了这方面的知识。
除了参观展厅外,我们还参观了南京博物院的临时展览。
这次的展览主题是中国革命历史,展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革命和解放的珍贵文物和图片。
这个展览让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并对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表示敬意。
参观南京博物院的社会实践活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亲身体验和学习,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我们不仅在知识上受益匪浅,还增强了辨别文物真伪和保护文物的意识。
这次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课堂学习,也拓宽了我们的眼界,激发了我们对历史文化的热爱。
南京博物院考察报告篇一:南京博物馆调研报告南京博物馆调研报告调研时间: XX 年 5 月 2 日调研地点: 南京市中山东路 321 号调研学生: 岳天宁调研对象: 南京市博物馆调研目的: 通过对博物馆的参观调研,对一些场馆的观察,并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 增加关于陶瓷艺术等方面的知识.简介:南京博物院是中国最早创建的博物馆之一,是一座大型综合性的省级历史与艺术类博物馆。
馆内珍藏有40余万件代表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品。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玉器、石器,商周青铜器,六朝青瓷器,隋唐宋元明清的金银器、玉器、瓷器以及历朝历代的手工业制品,无一不展示出历史文化的进步。
陶艺馆与瓷器馆相邻,位于艺术馆一楼。
中国古代陶瓷艺术既是一部艺术史,又是一部社会生活史,是我们认识古社会生动形象的风俗画卷。
内容: 陶艺馆——陶器馆展出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明代的近100件陶器珍品。
如猪形陶罐、陶豆等就是当时古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馆中的汉代陶佣生动活泼,生活气息浓厚;唐代舞佣、动物佣、唐三彩充分的反映出了盛唐高度发达的经济。
瓷器馆——在南京博物院所藏的42万件文物中,瓷器藏品占了一半,达20多万件。
大多为明清时代的官窑传世品,明清瓷器陈列馆展出了近600件精选展品,展品年代从明朝洪武到清朝宣统,展品品种包括青花,五彩,釉里红等十余种精品,其中既有迄今发现最早的釉上红彩残盘,也有弥足珍贵受古玩界追捧的珐琅彩小碗,陈列的时代主线明确,陈列的展品品种丰富,让人觉得琳琅满目,流连忘返。
与陶瓷艺术课程相关的明清瓷器馆是我此次观赏研究的重点,观看之后对于以下几件陶瓷甚是感兴趣。
特此去查看了有关它们的详细资料。
在瓷器中盛行于元明两朝的梅瓶,向来备受人们瞩目,而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两件梅瓶: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和“赏赐”梅瓶都是其中的珍品,前者是现存的惟一一件带盖子而且保存完整的洪武釉里红梅瓶。
岁寒三友纹梅瓶高41.7厘米,造型优美,器型完整无缺,岁寒三友指松树、绿竹、梅花三种常绿植物,象征着高洁的志向,是元代文人画的常用题材。
也许是追求画面对称的缘故,明代洪武朝的岁寒三友纹饰都添绘一株芭蕉,这件梅瓶也不例外。
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新烧成的一个瓷器品种,它是在白色瓷胎上以含铜的颜料进行绘画,然后罩透明釉一次烧成,但高温铜红釉对窑室气温要求比较严格,鲜红色最为难得。
因此,“釉里红瓷器”色彩凝重华丽、纯正鲜艳,烧制条件要求高,烧制技术难掌握,所以十分珍贵。
青花寿山福海纹炉,胎体厚重,器型高大,外壁绘寿山福海纹,陈列于展厅的独立柜中,非常引人注目。
是明宣德官窑器中的黄钟大吕之作。
青花瓷一般都是白底蓝花,而青花寿山福海纹炉作为官窑大器,不吝材料,以费料费时的十分少见的蓝底白花来表现,器物外壁,满绘汹涌波涛,并在下腹部加绘山峦叠嶂,寓寿山福海之意。
青花寿山福海纹炉的外壁用苏泥勃青料绘画,这是一种名贵的进口青料,其中含有一些铁质,由于用料比较浓厚,瓷胎比较软,所以绘画时会将胎粉带起,而青料浸到胎中,烧成之后的青花,手摸有凹凸感,显得深沉典雅,入瓷三分。
站在展厅的独立柜前,转换不同的角度欣赏青花寿山福海纹炉,会发现它在灯光下,满身的青花,闪着金属的光泽;满炉的波涛气势磅礴,似乎将要涌出。
海水中的山峰,渲染出寿山福海的气势,美好的祝福在观者心中激荡。
青瓷神兽尊高27.9厘米、口径13.3厘米,西晋永宁二年。
神兽尊造型略微呈梨式,肩部两侧和腹部各有三只横系,上大下小,作品字形排列,平底微内凹。
尊的腹部堆塑神兽,双目突兀,瞠目仰鼻,口含圆珠,绳索状的前掌外翻,后掌下撑,背后有五只小半圆形扁横凸脊,从上至下排列。
青釉微微泛灰,釉质润泽,但是由于受火不均而釉色不匀。
周身有刻画的蓖纹、戳印纹和堆贴纹,以表示鬃毛、羽翼和胡须。
底部刻有“东州”二字。
青瓷神兽尊不是一件简单的瓷罐,而是特制的随葬品,是一件绝品,具有神圣的意蕴。
这件青瓷神兽尊体量大,神兽的神态惊人,全身刻满纹饰,非常具有震撼力。
博物馆内还出展了在南林大校园内挖掘的明代南京锦衣卫夫妻合葬墓,而来的白色陶罐和蓝色梅瓶。
蓝色梅瓶价值远远大于白色陶罐,在展览中看到,蓝釉瓷器不愧被称为古陶瓷中的蓝色妖姬,展出的梅瓶口径为4.4厘米,底径10厘米,高26.8厘米,最大腹径达15.6厘米,小口丰肩,色正釉厚,完整而精美,让观者惊艳。
梅瓶是瓶式之一种,因口径之小与梅之瘦骨相若而得名。
梅瓶最早出现在唐宋年间,当时叫金瓶,是用来盛酒的,也就相当于酒瓶。
到了元代以后,梅瓶尺寸变大,级别变高,渐渐成了用来插花的观赏器。
南京市博物馆陈列的时代主线明确,陈列的展品品种丰富,让人觉得琳琅满目,流连忘返。
参观后收获颇多,了解了许多有关陶瓷艺术的知识。
但短短的一个下午还是有许多地方只是粗略的看了下,没有细究,希望下次还有机会去多多了解,慢慢学习。
篇二:参观南京博物院“参观南京博物院于浩瀚历史中感受古今文明交相辉映”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实践时间:XX年7月5日)学院:贝尔学院专业:理工科强化班姓名:韩笑学号:天翻地覆,人间正道是沧桑;蓦然回首,我们已经走过一段曲折的历程,而将足迹深深镌印在历史的深层。
XX 年7月5日,我参加了学院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参观了、中国第二大博物馆、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的南京博物院。
从小我便对历史有很强的兴趣,喜欢史记,以史为鉴,以史明智。
如今恰逢这样的机会,便兴致勃勃地报名参加了。
南京博物院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该建筑本身就是一件价值极高的艺术品,为仿辽代宫殿式,由著名建筑师徐敬直设计,经建筑大师梁思成修改,整个大殿雄伟壮观,是近代建筑史上的杰作,其结构部分按《营造法式》设计建造,细部和装饰兼采唐宋遗风,辉煌大方,非常吸引行人的目光。
中央博物院的建筑设计思想是力图体现中国早期的建筑风格,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同时区别于中山东路上其他几幢大屋顶的仿古建筑。
辽式建筑于10一12世纪在中国北方形成,它继承了唐代的传统,又有变化。
主要表现为造型朴实雄浑,屋面坡度较平缓,立面上的柱子从中心往两边逐渐加高,使檐部缓缓翘起,减弱大屋顶的沉重感。
尤其是屋顶下简洁而粗壮有力的斗拱,主要是起结构受力作用,不像明清以来的建筑斗拱,装饰意味越来越浓,受力性能越来越弱。
中山东路的其他几幢仿古建筑,基本上属于仿明清风格。
博物院建筑委员会经过研究,决定采用辽代的式样来建造博物院。
徐敬直的设计图原是仿清式建筑的,在梁思成、刘敦祯两位顾问的指导下,徐敬直和李惠伯两人重新设计了建筑图案。
总体布局强调深层次的对称轴线,主体建筑离中山东路主干道较远,前面留下宽敞的空间,做草坪、广场和绿化带,大殿前建有宽大的三层平台,这样设计,可以衬托主体建筑的雄伟高大。
大殿仿辽代蓟县独乐寺山门形式,其结构多按《营造法式》设计,某些细部和装修兼采唐宋遗存。
大殿为七开间,屋面为四面曲面坡的四阿式,上铺棕黄色琉璃瓦。
陈列室仿自美国某博物馆,做成平屋顶,外墙加中国古典式挑檐,使之与大殿风格协调。
整座建筑物设计科学合理,比例严谨,是在满足新功能的要求下,采用新结构、新材料建造的仿辽式殿宇的优秀实例,受到建筑界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
建国50年来,首先把原中央博物院留下的建筑未了工程,修缮而装饰一新,屋顶铺盖金黄色琉璃瓦,添砌仿汉阙大门,修筑庭前马路,绿化周围环境,兴建大殿前的月台。
门前面向通往东郊明孝陵和中山陵的林荫大道,沪宁高速公路经门口穿过而进入市内繁华地区;门内庭园广阔,花木葱葱似锦,衬托出仿辽式宫殿建筑的陈列大殿的端严和壮观。
除原有中山门、朝天宫两处藏品库房外,又在大殿右侧新建一座3000平方米现代化的新库房,使文物保管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大殿底层的新展厅,即30年代原图纸上设计的连接二楼陈列大厅的底层陈列厅,计2400平方米,也已建成,连同二楼2390平方米陈列大厅,举办有《长江下游五千年文明展》、《我们的昨天——祖国的历史、民族和文化展》、《江苏考古陈列》三个基本陈列,常年对观众开放。
大殿前方西侧的一座与现大殿相似的仿古宫殿式艺术陈列馆,即30年代原计划兴建中的工艺馆,计12600平方米。
内设珍宝馆、青铜馆、瓷器馆。
书画馆、玉器馆、织绣馆、陶艺馆、漆艺馆、民俗馆、现代艺术馆、名人书画馆等11个专题陈列展馆。
南京博物院藏品数不胜数,其中考古发掘品、少数民族文物、外国文物、宫廷器皿、清代文书以及日寇投降仪式的文物,都是全国独有的罕见品。
院藏中外专业图书近30万册,其中还有全国少有的善本书和殿版书。
历年新征集的古代书画,总数亦在3万件以上,其中包括宋、元时代的珍品,不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都是名列全国前茅的精品。
在参观的全程中,我的家乡扬州出土的大量文物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仪征等地出土的西周和春秋时代青铜器,扬州东汉诸侯王墓出土的银缕玉衣及“广陵王玺”金印备受国内外学术界瞩目的珍品。
高邮龙虬庄、扬州唐城等吴楚贵族墓地,还相继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及获得荣誉奖。
更不用说其他地区的灿烂古文明了。
1933年中央博物院建院之初,就明确提出了这样的建院宗旨:“为提倡科学研究,辅助公众教育,以适当之陈列展览,图智识之增进。
”在蔡元培、傅斯年、李济等诸位先贤和新中国成立后曾昭燏等人的带领下,南京博物院在收藏、陈列、考古发掘、科研、出版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自30年代中期起,南京博物院或独立,或与中央研究院合作,对四川、云南苍洱、贵州、云南丽江、甘肃敦煌、新疆等地的民族、民俗、占迹、民间艺术、手工业等,作调查、发掘和研究,并对四川彭山汉墓作科学发掘,收集整理了一大批实物,编印出版了《云南苍洱境考古报告》、《中华民间工艺图说》、《远东石器浅说》等著作。
在众多分馆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是明清瓷器馆。
瓷器是新近评选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也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最具代表性的古代贸易商品。
南京博物院馆藏瓷器丰富精美,绝大多数为明清时代的官窑传世品,明清瓷器陈列馆展出了近600件精选展品,展品年代从明朝洪武到清朝宣统,展品品种包括青花,五彩,釉里红等十余种精品,其中既有迄今发现最早的釉上红彩残盘,也有弥足珍贵受古玩界追捧的珐琅彩小碗,陈列的时代主线明确,陈列的展品品种丰富,让人觉得琳琅满目,流连忘返。
我家乡扬州的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空闲之余,我时常去扬州双博馆看一看,因而我对瓷器特别感兴趣。
另一个则是现代艺术馆和虚拟博物馆了。
倒也真的是做到了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了。
两个截然不同的场馆,均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现代艺术陈列馆为南京博物院展览馆中的第一临时展区,并定期展出南博承办的各现代艺术展览和古代专题展览,曾承办的展览有《黄磊生画展》《江苏国宝展》《金色江南——江苏金器展》等,展览主题多样,展览内容丰富,增加了南博展览的可看性和观众参观的可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