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眼科复习总结

中医眼科复习总结

中医眼科复习总结
中医眼科复习总结

眼球大小: 成年时约为24mm。眼球壁:外层纤维膜,中层葡萄膜,内层视网膜。外层为纤维膜:角膜,巩膜,角巩膜缘。角膜的组织结构由前向后分为5层(1)上皮细胞层:再生能力强,损伤后可以修复,不遗留瘢痕(2)前弹力层:损伤后不能再生(3)基质层:无再生能力,为瘢痕组织代替(4)后弹力层:损伤后能再生(5)内皮细胞层:不能再生。角膜生理特点:1.透明,无血管2.有丰富的神经末梢。中层为葡萄膜: 葡萄膜又称血管膜,色素膜,富含色素和血管.由前向后为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具有丰富的血管及色素,故分别称之为血管膜和色素膜,由于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所以具有供给眼球营养,遮光和暗室的作用。睫状体扁平部,是针拨白内障及晶状体,玻璃体等手术的理想部位。虹膜: 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大小2.5-4mm。睫状体:睫状突分泌产生房水,睫状肌舒缩通过晶状体起调节作用。睫状上皮细胞分泌和睫状突超滤过,弥散形成房水。脉络膜: 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细胞。介于视网膜与巩膜之间,作用为供应视网膜外层的营养、眼部温度调节的作用, 对眼球起遮光和暗房的作用。内层为视网膜:从外向内分为10层。视细胞层有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组成。视锥细胞为感光系统。视网膜上的重要组织有黄斑,视网膜的血管及视盘等。在黄斑区集中.视杆细胞在黄斑周边部.黄斑中心凹是视锥细胞最集中的地方。视盘: 是视网膜神经纤维汇集组成视神经,向视觉中枢走行.视盘中央呈漏斗状凹陷,称生理凹陷或视杯。瞳孔:是虹膜内缘于中央形成圆孔,称瞳孔。瞳孔可缩小,开大,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瞳孔周围有呈环形排列的瞳孔括约肌,受副交感神经支配,兴奋时瞳孔缩小;还有呈放射状排列的瞳孔开大肌,受交感神经支配,兴奋时具有扩大瞳孔的作用。

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三者均为透明体。房水分前房,后房和房水。房水的主要功能:营养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维持,调节眼内压。循环途径:房水由睫状体产生后,由后房经过瞳孔进入前房,经前房角的小梁网进入巩膜静脉窦,再进入眼的静脉系统。眼附属器包括眼眶、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眼睑:于眼眶外面及眼球前面,分为上睑和下睑,组织学上眼睑从外到内分为5层:①眼睑皮肤②皮下组织③肌肉层(眼轮匝肌:面神经支配;提上睑肌:动眼神经支配,司眼睑开合④睑板⑤睑结膜。结膜:按解剖位置分为睑结膜、球结膜、穹窿结膜。泪器:包括分泌泪眼的泪腺和排泄泪液的泪道。泪道包括泪点、泪小管、泪总管、泪囊及鼻泪管。眼外肌:眼球的运动依赖6条眼外肌。每眼有四条直肌、两条斜肌。直肌是上、下、内、外直肌;斜肌是上、下斜肌。动眼神经支配:内、上、下直肌,下斜肌,提上睑肌;外展神经支配:外直肌;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

名称对照表: 眼珠-眼球; 白睛-球结膜,球筋膜,前部巩膜; 黑睛-角膜; 黄仁-虹膜; 神水-房水; 瞳神-瞳孔; 晶珠-晶状体; 神膏-玻璃体; 视衣-视网膜; 睑弦-睑缘; 胞睑-眼睑;

五轮学说一.肉轮: 胞睑(含睑结膜),内应于脾.二.血轮: 两眦(含泪器,眦部结膜血管),内应于心三.气轮:白睛(含前部巩膜与球结膜),内应于肺.

四.风轮:黑睛(角膜),内应于肝五水轮:瞳神(含瞳孔及眼内组织),内应于肾远视力检查:视力表与被检者相距5m近视力检查:标准视力表置受检眼前30cm。视野:是指眼向前方固视时所见的空间范围,相对于视力的中心视锐度而言,它反映了周边视网膜的视力。距注视点30°以内的范围称为中心视野,30°以外的范围为周边视野。正常视野:正常人动态视野的平均值为:上方56°,下方74°,鼻侧65°,颞侧91°色觉检查:视网膜锥体细胞辨别颜色的能力称色觉。眼球突出度检查:我国正常人眼球突出度约为12—14mm,两眼差不超过2mm,眶距约为98mm。正常眼压为10—21mmHg视力检查: 视力=被检查者与视力表距离(m)/5M X 0.1

五轮辨证:运用五轮理论,通过观察各轮所显现的症状,去推断啊相应脏腑内蕴病变的方法,是眼科独特的辨证方法。五轮:指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辨黑睛生翳:古人将黑睛和晶珠的病变统称为翳。此翳指黑睛之翳,有新翳、宿翳之别①新翳:病初起,黑睛混浊,表面粗糙,轻浮脆嫩,基底不净,边缘模糊,具有向周围和纵深发展的趋势,荧光素溶液染色检查阳性,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目赤、碜涩疼痛、畏光流泪等症②宿翳:指黑睛混浊,表面光滑,边缘清晰,无发展趋势,荧光素溶液染色检查阴性,不伴有赤痛流泪等症状,为黑睛疾患痊愈后遗留下的瘢痕。根据宿翳的厚薄浓淡程度,可将其分为四类:冰瑕翳、云翳、厚翳、斑脂翳。宿翳对视力的影响程度,主要决定于翳的部位,而大小、厚薄次之。退翳明目法:指用具有消障退翳作用的方药,用于黑睛生翳,以促进翳障的消散,减少瘢痕形成的治疗方法。

针眼: 针眼是指胞睑边缘生疖,形似麦粒,红肿痒痛,易成脓溃破的眼病。相等于西医学的睑腺炎,又称麦粒肿。自觉症状:早期以微痛微痒为主,中期肿痛明显,脓成溃破后诸症减轻,红肿渐消。眼部检查: 胞睑局部肿胀,微红,按压疼痛,扪及形似麦粒的硬结,随之溃破.见患侧白睛红赤.外治法:1)滴眼药水:患眼滴0.5%熊胆眼药水或抗生素滴眼液,每日4~6次。2)外敷中药:三黄散(黄芩、黄柏、大黄)纱布隔垫外敷3)手术:脓已成者,应行麦粒肿切开引流排脓术。外麦粒肿在眼睑皮肤面切开,切口与睑缘平行,放置引流条,每日换药至愈;内麦粒肿则在睑结膜面切开,切口与睑缘垂直。禁忌:“过早手术”、“挤压排脓”为治疗的二大禁忌。症型:风热外袭:祛风散热,消肿散结-银翘散;热毒壅盛: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仙方活命饮;脾虚夹实-健脾益气,扶正祛邪-四君子汤

上胞下垂: 上胞下垂是指上胞升举乏力,或不能提举,以致睑裂变窄,掩盖部分或全部瞳神而影响视物的眼病。相当于西医学的上睑下垂。病机: 1.先天禀赋不足,命门火衰,心脾阳虚,胞睑不能升举2.脾阳虚,中气不足,清阳不升3.脾虚聚湿生痰,风邪客睑。自觉症状: 属于先天性者,患者自幼即双眼上胞下垂.属后天性者,慢性者晨起或休息后减轻,午后或劳累后加重, 重者可伴有重影.急骤者,多伴有眼珠歪斜.眼部检查:上胞遮盖眼睛2mm,甚至掩盖部分或全部瞳神;患者常仰头视物.皮下或肌肉注射甲基硫酸、新斯的明0.5mg,15-30分钟后,症状减轻或消失者,多为重症肌无力眼睑型.症型:先天不足:温肾健脾-右归饮;脾虚气弱:益气升阳-补中益气汤;风痰阻络:祛风化痰,舒经通络-正容汤。

椒疮:椒疮是指胞睑内面颗粒累累,色红而坚,状若花椒的眼病。本病的发生与环境卫生,个人卫生,生活条件等有关。多双眼发病,病程较长,可迁延数年,具有传染性。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沙眼。病机:外感风热邪毒,内有脾胃积热,内外邪毒上壅胞睑,脉络阻滞,气血失和,与邪毒淤积而成。自觉症状:初期自觉眼部不适,或微有痒涩感,眵少而粘,或无明显异常感觉.病重者,睑内刺痒灼热,沙涩畏光,眵泪胶粘,视物模糊.眼部检查:(1)椒疮主症:初起可见上睑内面两眦处红赤,脉络模糊,有少量细小色红而坚的颗粒,或间有色黄而软如粟米样颗粒;重者上睑内红赤尤甚,颗粒满布,白睛红赤,赤脉下垂,黑睛星点翳膜,日久颗

粒溃破,在睑内面形成灰白色条状,网状瘢痕,或睑内面完全形成灰白瘢痕,此时常出现并发症与后遗症(2)椒疮并发症与后遗症:1睑弦内翻及倒卷睫毛:胞睑内颗粒破溃后在睑内结瘢,瘢痕收缩致皮松肉紧,内急外弛,睑弦内翻,睫毛触刺眼珠。相当于西医学睑内翻倒睫。2赤膜下垂:椒疮较轻者,白睛赤脉从上方下垂于黑睛,呈垂帘状;严重者,白睛赤脉从黑睛四周侵入,包裹黑睛,称为血翳包睛。相当于西医学的沙眼角膜血管翳3黑睛星翳:多在赤脉尽头出现星点云翳4睥肉黏轮:胞睑内面与白睛表层粘着,重者眼珠转动不灵,相当于西医学的睑球粘连5流泪症与漏睛:可见不时泪下,迎风尤甚;或见大眦头常有黏液或脓汁自泪窍外溢6.眼珠干燥:目珠干涩不适。相当于西医学结角膜干燥症7上胞下垂:胞睑肿硬变厚而致上胞重坠下垂。诊断依据: 1.睑内红赤,脉络纹理模糊,有小颗粒 2.黑睛上方赤膜下垂,赤脉末端生星点翳膜. 3.见睑内瘢痕形成.外治法:滴眼药水:可选用0.5%熊胆眼药水,0.1%利福平眼药水,磺胺类的眼药水滴眼。涂眼药膏:常于晚上睡前涂0.5%金霉素眼膏或四环素,磺胺类的眼药膏等。椒疮颗粒累累者,可用海螵蛸棒摩擦法。栗状颗粒者,可行滤泡压榨术。症型:风热客睑:疏风清热-银翘散;热毒壅盛:清脾泻热,除风散邪-除风清脾饮;血热瘀滞: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归芍红花散(当归,赤芍,红花,山栀子,黄芩,连翘,大黄,生地黄,防风,白芷,甘草)

胞生痰核: 胞生痰核是指胞睑内生核状硬结,逐渐长大,触之不痛,皮色如常的眼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睑板腺囊肿.又称霞粒肿.自觉症状:硬核较大者,胞睑可有重坠感,如硬核从睑内溃破,可有摩擦感。眼部检查: 胞睑肤色正常,可见硬核凸起,按之不痛,与皮肤无粘连.睑内面呈局限性紫红或灰蓝色隆起.外治法: 翻转眼睑,在睑内面做与睑缘相垂直的切口,切开睑结膜及囊肿内壁,刮出内容物. 痰湿阻滞:化痰散结-化坚二陈丸

风赤疮痍:是指胞睑皮肤红赤如朱,起水疱或脓疱,甚至局部溃烂并伴有灼热疼痛的眼病。类似于西医学的接触性睑皮炎,单纯疱疹病毒性睑皮炎,带状疱疹病毒性睑皮炎.

睑弦赤烂:是以睑弦红赤,溃烂,刺痒为临床特征的眼病。又名风弦赤眼,沿眶赤烂,风沿烂眼,迎风烂赤等。病变发生在眦部者,称眦睢赤烂。又名眦赤烂;婴幼儿患此病者,称胎风赤烂。相当于西医学中的睑缘炎。可分为鳞屑性睑缘炎,溃疡性睑缘炎和眦部睑缘炎三种。

漏睛: 漏睛是指内眦部常有黏液或脓液自泪窍溢出为临床特征的眼病。相当于西医学之慢性泪囊炎。多为鼻泪管狭窄或阻塞。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病机:心经伏火,脾蕴湿热,流注经络,上攻泪窍,热伏日久,积聚成脓。自觉症状: 不时流泪,内眦常有粘液或脓液溢出.眼部检查: 眼常有濡湿状, 眼内眦部皮肤潮红,糜烂,可有湿疹,白睛混赤.以手指压迫睛明穴下方,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自泪窍溢出.如冲洗泪道不通,并有黏液或脓液自泪窍反流.与漏睛疮鉴别诊断:漏睛疮起病时,内眦下方红肿,灼热疼痛,重者致胞睑红肿,可致白睛红肿,头痛,身热等症。心脾湿热:清心利湿-竹叶泻经汤。外治(1)滴眼药水(2)用黄连水或抗生素类药液冲洗泪道,每日一次,以清热排脓。经泪道冲洗和药物治疗,脓性分泌物已消失一段时间后,可试行泪道探通术,探通时必须小心,力戒粗暴,以防损伤泪窍,形成假道,若探通数次无效者,即不必继续(3)泪道探通术:若为婴儿患者,一般先行按摩,日久无效者,6个月后行泪道探通术,术后用抗生素滴眼(4)漏睛久不治者可考虑手术,根据情况选用泪囊摘除术、泪囊鼻腔吻合术或。泪道激光成形术

漏睛疮: 漏睛疮是指内眦睛明穴下方突发赤肿疼痛,继之溃破出脓的眼病。又名大眦漏,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急性泪囊炎,为泪囊周围的蜂窝织炎。泪道冲洗忌症。病机:心经蕴热,或素有漏睛,热毒内蕴,复感风邪,风热搏结所致。过嗜辛辣炙搏,心脾热毒壅盛,致气血凝滞,营卫不和,结聚成疮,热盛肉腐成脓而溃。自觉症状:睛明穴下方皮肤红肿疼痛,蔓延到上下眼睑或颜面部,每被误认为丹毒,有全身不适感.眼部检查:数日后睛明穴下方皮肤呈现黄色脓点,形成脓肿,穿破排脓后肿胀消退,疼痛随即消失,但有时形成泪囊瘘.诊断依据: 1.发病较急,睛明穴下方皮肤红肿疼痛,出现黄色脓点. 2.可有发热,恶寒等全身不适. 3.常有慢性泪囊炎病史.外治:滴眼药水,湿热敷,药物敷,已成脓者,应切开排脓,并放置引流条,每日换药,待脓尽伤口愈合。若已成漏者,可行泪囊摘除术并切除瘘管。风热上攻:疏风清热,消肿散结-银翘散;热毒炽盛:清热解毒,消疮散结-黄连解毒汤;正虚邪留-托里排毒-托里消毒散流泪症:流泪症是指泪液不循常道而溢出睑弦的眼病,有热泪与冷泪之分.流泪症与西医学的泪点位置异常、泪道狭窄或阻塞及泪道排泄功能不全引起的泪溢症相类似。

风热眼:是指猝然感受风热之邪的侵袭,而致白睛暴发以红赤肿痛,灼热痒痛为主要特征的眼病,又名暴风客热,相当于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本病多发于春,夏,秋季,常以手帕,毛巾,水,手为传染媒介,易在公共场所蔓延,散发于学校等集体生活场所,本病多为双眼患病,突然发生,一般在发病后3-4日达到高潮,以后逐渐减轻,1-2周痊愈,预后良好,若失于调治,则病情迁延,可演变成慢性。)病机:骤感风热之邪,风热相搏,客留肺经,上犯白睛而发;若素有肺经蕴热,则病症更甚。自我症状:患眼猝感刺痒交作,碜涩疼痛,灼热流泪.全身可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便秘溲赤等。眼部检查:胞睑红肿,白睛臃赤,甚者状如鱼鳔,眵多粘稠,严重者可见附有灰白色伪膜,擦之又生.结膜刮片可见多形核白细胞增多.外治:滴眼药水,洗眼法。预防与调护:1注意个人卫生,不用脏手,脏毛巾肉擦眼部2.对急性期的病人,气手帕,毛巾,脸盆以及其他生活用品应注意消毒,防止传染。如一眼患病,另一眼更需要保护,以方患眼分泌物及眼药水流入健眼3.医生给患者检查后,应注意洗手消毒,以防交叉感染。症型:风重于热:疏风解表,兼以清热-银翘散;热重于风:清热泻火,兼以疏风-泻肺饮;风热并重:祛风清热,表里双解-防风通圣散

天行赤眼:天行赤眼是指外感疫疬之气,以白睛暴发红赤为主要特征,能迅速传染并引起广泛流行的眼病。类似于西医学的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为病毒感染所致.(本病多发于夏,秋季,常见于成年人,婴幼儿较少见。传染性极强,潜伏期短,多于24小时内双眼同时或先后而发,起病急剧,刺激症状重,常呈暴发流行,但预后良好)病机:猝感疫疬之气,疫热伤络,或肺胃积热,肺金凌木,侵犯肝经,上攻于目而发病。自我症状:患眼突然痒涩交作,怕热畏光,灼热疼痛,热泪如汤,目眵清晰.全身可有头痛发热,咽喉肿痛.眼部检查:初起胞睑红肿,白睛红赤. 继之白睛溢血呈点状或片状,甚者遍及整个白睛.外治法:滴眼药水(0.2%鱼腥草眼药水,每日6次,症状严重者可1小时2次,亦可选用抗病毒眼药水,配合抗生素眼药水滴眼)洗眼法(选用大青叶20g,金银花15g,蒲公英30g,菊花15g等清热解毒之品,煎汤熏洗患眼,每日2-3次。)

预防与调护:1. 注意个人卫生,不用脏手,脏毛巾肉擦眼部 2.对急性期的病人,气手帕,毛巾,脸盆以及其他生活用品应注意消毒,防止传染。如一眼患病,另一眼更需要保护,以方患眼分泌物及眼药水流入健眼3.医生给患者检查后,应注意洗手消毒,以防交叉感染。初感疠气:疏风清热-祛风散热饮子;热毒炽盛:泻火解毒-普济消毒饮。

天行赤眼暴翳:天行赤眼暴翳是指因感受疫疬之气,突发白睛红赤,继之黑睛生翳,且能传染流行的眼病。类似于西医学的流行性角结膜炎,由腺病毒感染所致.(本病可单眼或双眼同时患病,易传染流行,无明显季节性,各年龄段均可发生,病程较长,严重者可迁延数月以上。愈后常遗留不同程度的角膜云翳,影响视力).病机:外感疬气,内兼肺火亢盛,内外合邪,肺经凌木,侵犯肝经,上攻于目而发病。自我症状:碜涩疼痛,灼热畏光,眵稀泪多,视物模糊.眼部检查:初起胞睑微肿,泪多眵稀,白睛红赤而肿,耳前及颌下扪及肿核并有压痛;发病7-10天后,病情发展,黑睛出现星翳,散在而发,多位于黑睛中央;黑睛星翳可持续数月之久,以后逐渐消退.症型:疠气犯目:疏风清热,退翳明目-菊花决明散;肝火偏盛:清肝泻火,退翳明目-龙胆泻肝汤;余邪未清:养阴祛邪,退翳明目-滋阴退翳汤

金疳:是指白睛表层突起灰白颗粒,形如玉粒,周围绕以赤脉的眼病.西医医学的泡性结膜炎。火疳:火疳是指白睛里层有紫红色结节状隆起,且疼痛拒按的眼病.类似于西医学的表层巩膜炎及前巩膜炎.

黑睛疾病主要临床特征:黑睛翳障。新翳者常伴有抱轮红赤或白睛混赤,以及明显的疼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等症状。

聚星障:聚星障是指黑睛骤生多个细小星翳,伴有沙涩疼痛,畏光流泪的眼病.星翳形状或散漫,或连缀,或团聚.相当于西医学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病因病机: 1.外感风热或风寒之邪2.外邪入里化热,或内有肝经伏火3.恣食辛辣之品,脾胃湿热蕴积4.素体肝肾阴虚,津液亏虚。自觉症状: 症状较轻者,微感眼干涩;症状重者,表现明显的视物模糊,碜涩疼痛,灼热畏光,热泪频流.眼部检查: 患眼可见抱轮红赤或白睛混赤,初期黑睛表面出现极细的点状混浊,如针尖大小,色灰白或微黄,半透明,稍隆起的混浊. 少则数颗,多则数十颗.若病情继续发展,则呈现灰白色边缘不齐且表面凹凸的地图状,荧光素染色呈阳性.外治法: 应充分散瞳, 防止变生瞳神干缺.证型:风热客目:疏风散热-银翘散;肝火炽盛:清肝泻火-龙胆泻肝汤;湿热犯目-清热除湿-三仁汤;阴虚邪留:滋阴散邪-加减地黄丸。

凝脂翳: 是指黑睛生翳,状如凝脂,多伴有黄液上冲的急重眼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真菌性角膜炎,主要指匐行性角膜溃疡和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病机:1.黑睛外伤,风热邪毒乘虚袭人,触染黑睛所致。素有漏睛者,因邪毒已伏,更易乘伤侵入而发病2.风热外邪入里化热,或嗜食辛热炙搏,致脏腑热盛,肝胆火炽,上炎于目,灼伤黑睛3.久病之后,或为气虚,或为阴伤,正气不足,外邪滞留,致黑睛溃陷,久不愈复。自觉症状:发病急,常在黑睛外伤后24-48小时发病。表现为患眼涩痛或刺痛,畏光流泪,异物感,视力骤降.偶见头痛,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外治法—滴眼药水:1.选用清热解毒之中药类眼药水滴眼;2.选用敏感的抗生素眼药水滴眼;3. 1%阿托品眼液或眼膏散瞳,每日3次,以防止黄仁后粘连而引起的瞳神干缺。涂眼药膏:睡前涂抗生素类眼药膏,如0.5%红霉素眼膏等。手术治疗:有角膜穿破的危险时,可以采取板层角膜移植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如角膜已穿孔,眼球内容物脱出,则需行眼内容物剜出术。证型:风热壅盛:祛风清热-新制柴连汤;里热炽盛:泻火解毒-四顺清凉饮子;正虚邪留:益气养血,清泻余毒-托里消毒散

湿翳: 是指黑睛生翳,色白粗糙,表面微微隆起,状如豆腐渣的眼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真菌性角膜炎.致病菌以镰刀菌属和曲霉菌属为主.病机: 黑睛表层受伤,加之气候温热潮湿,致湿热之邪乘伤袭入.自觉症状: 起病较缓,早期仅有异物感,然后逐渐出现碜涩不适,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病程较长.眼部检查: 白睛混赤,黑睛生翳,翳色灰白,表面微隆起且不光泽,状如豆腐渣或牙膏,外观粗糙易刮除,渐向四周发展.黑睛后壁出现斑块沉着物,且伴有量多,粘稠的黄液上冲.甚者黑睛破损而成蟹睛.证型:湿重于热:祛湿清热-三仁汤;热重于湿:清热化湿-甘露消毒丹

瞳神紧小: 瞳神紧小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瞳神失去正常展缩功能,持续缩小,甚至小如针孔的眼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前部葡萄膜炎,主要包括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前部睫状体炎.病机:肝经风热,风湿郁而化热,久病伤阴。自觉症状: 眼珠坠胀疼痛拒按,甚则通联额颞及眉棱骨,畏光流泪,视物不清;部分病人伴有眼前黑影漂浮,或关节疼痛等症状。眼部检查: 视力减退,抱轮红赤或白睛混赤,黑睛后壁见点状,尘埃状,羊脂状附着物,神水混浊(丁道尔现象阳性),严重者伴有黄液上冲; 黄仁肿胀,纹理不清,色泽晦暗,瞳神缩小,展缩失灵,可见瞳神边缘与晶珠粘连,甚至有膜样物覆盖瞳神与晶珠表面,失治或误治可导致瞳神干缺.外治:滴眼药水:散瞳为先,重症者可滴用1%-2%阿托品眼药水(或膏),每日2-3次,以防止和拉开瞳孔与晶状体粘连。若不能拉开粘连,即采用散瞳合剂(1%阿托品注射液0.3ml,1%可卡因注射液0.3ml,0.1%肾上腺素注射液0.3ml的混合液)做结膜下注射。症轻或阿托品过敏者可用2%后马托品眼液(或膏),恢复期一般用0.5%-1%的托品酰胺眼药水散瞳,每日1-2次。2应用糖皮质激素眼药水。如0.5%醋酸泼尼松龙眼药水或0.1%地塞米松磷酸盐眼药水,每日4-8次,病情重者,每30分钟一次,继后每1小时1次。3选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证型:肝经风热:祛风清热-新制柴连汤;肝胆火炽:清泻肝胆-龙胆泻肝汤;风湿夹热:祛风清热除湿-抑阳酒连散;阴虚火旺:滋阴降火-知柏地黄丸。

五风内障: 类似于西医学的青光眼及其并发症.为青光眼的不同阶段.。绿风内障:是以头目剧痛,视力急降,眼珠变硬,瞳神散大,瞳色淡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眼病.类似于西医学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女性。病机:1.邪热犯内,肝胆火热亢盛,热极生风,风火上攻头目,目中玄府闭塞,神水排出受阻,积于眼内所致2.情志过激,气郁生火,气火上逆,壅塞目中玄府,神水排出不畅,蓄积于目中3.脾湿生痰,痰郁化热,痰火郁结,上攻于目,阻塞玄府,神水滞留目内遂致。自觉症状: 头目剧烈胀痛,畏光流泪,视物不清或视力骤降,虹视,常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易被误诊为胃肠疾病。眼部检查: 视力锐降,严重时仅存光感;胞睑肿胀,白睛混赤,甚者白睛赤肿;黑睛后壁可有棕色色素附着;前房浅,可有神水混浊;黄仁晦暗,纹理模糊;瞳神中等度散大,展缩失灵,房角关闭或粘连;目珠胀硬,眼压上高,多在50mmHg以上。青光眼三联征:1、角膜色素性KP;2、虹膜节段性萎缩;3、晶状体前囊斑点状混浊(青光眼急性发作后的标志)。西医急救处理: 1.缩瞳剂:1%毛果芸香碱每半小时滴眼1次,2-3次后一般即可缩小瞳孔,降低眼压. 2.房水抑制剂:乙酰脞胺可抑制房水生成,降低眼压. 3.脱水剂:可使血液渗出压增高,使眼内液体被引出眼珠外而迅速降低眼压.预防与调

护:1.预防情志过激及情志抑郁,心胸开阔,减少诱发因素。2.若服药无效,迅速配合手术治疗。3.术后坚持复查治疗,根据辨证论治,服用中药保护视功能。证型:肝胆火炽:清热泻火,平肝息风-绿风羚羊饮;肝阳上亢:平肝潜阳,化痰息风-将军定痛丸;肝胃虚寒:疏肝降逆,温中散寒-吴茱萸汤。青风内障:青风内障是指以间歇性眼胀视蒙,视力日渐减退,视界日渐缩窄,瞳色淡青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眼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病机:先天禀赋不足,肝郁气滞,肝肾亏虚。自觉症状: 早期不明显或无症状.常于用眼过度或失眠后出现头痛眼胀,视物模糊.病情发展后眼胀头痛逐渐加重,瞳神稍大,气色稍混,如青山笼淡烟状.晚期均有视野缩小,视力衰退,失明.眼部检查:1.视力早期正常;2.白睛正常,或轻度抱轮红赤;3.眼压早期波动较大, 激发试验阳性;4.事业早期缺损以主要有旁中心暗点等;5眼底主要为视盘改变.生理凹陷加深增大.视盘色苍白。证型:肝气郁结:疏肝解郁,活血通络-逍遥散;肝火上炎:清肝泻火,平肝潜阳-龙胆泻肝汤;痰火升扰:清热化痰,息风通络-温胆汤;肝肾阴虚:滋补肝肾,活血明目-加减驻景丸。

圆翳内障: 是指随年龄增长晶珠逐渐混浊,视力缓慢下降,渐至盲不见物的眼病.最终瞳神中出现圆形银白色或棕褐色的翳障. 相当于西医学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络阻暴盲:络阻暴盲是指因眼内络脉闭阻导致患眼猝然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的严重内障眼病. 类似于西医学的视网膜动脉阻塞。病机:忿怒暴勃,痰热内生,肝肾不足,心气亏虚。自觉症状:骤然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部分视野缺损。眼部检查: 外眼正常,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间接对光反射存在.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呈乳白色半透明混浊,水肿,以后极部为甚,黄斑区可透见脉络膜红色背景,呈樱桃红色,又称樱桃红斑.视盘色淡,水肿,边界模糊,动脉高度变细,甚至呈乳白色线条样,静脉亦狭窄. FFA有助于诊断。西医治疗: 1.血管扩张剂2.纤溶制剂3.降低眼压。气滞血瘀:理气活血-通窍通窍活血汤;痰热上壅:涤痰通络,活血开窍-涤痰汤;肝阳上亢:滋明潜阳,活血通络-镇肝熄风汤;气虚血瘀:补气养血,化瘀通络-补阳还五汤

络损暴盲:络损暴盲是指因视衣脉络受损导致以眼底出血,视力突然下降为主要特征的内障眼病.类似于西医学的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等眼病.病机:肝气郁结,肝肾阴虚,痰湿内生,心血不足。自觉症状: 视力突然减退,或有眼前黑影飘动,严重者视力可骤降至眼前手动.眼部检查:1.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盘及视网膜轻度水肿,静脉迁曲,扩张,斑状或点状出血.)2.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阻塞点远端网膜水肿.静脉迁曲扩张,沿血管走形有火焰状出血)3.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小静脉迁曲,不规则扩张,可扭曲成螺旋状,病情发展可大静脉,黄斑可产生水肿.可引起大量玻璃体积血)实验室检查: 1.视网膜静脉阻塞出血区遮蔽荧光,后

期可见荧光素渗漏,静脉管壁染色 2.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可显示病变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受累静脉管壁有荧光素渗漏和毛细组织染色,黄斑出现点状渗漏或花瓣状渗漏.证型:气滞血瘀:行气解郁,化瘀止血-血府逐瘀汤;痰瘀互结:清热化痰,活血通络-桃红四物汤合温胆汤;阴虚阳亢:补肝益肾,滋阴潜阳-天麻钩藤饮;心脾两虚:养心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

目系暴盲: 目系暴盲是指因六淫之邪外侵或情志内伤导致视力猝然下降,甚则盲而不见的眼病.类似于西医学的急性视神经炎和缺血性视神经炎.病机:六淫外感或五志过极,阴精亏耗,气血亏虚。自觉症状: 一眼或双眼视力急剧下降,可在2-5天内降至无光感,前额部或眼球深部疼痛,转动时加重.眼部检查: 患眼直接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间接对光反射尚存在,相对性瞳孔传入障碍;双眼黑蒙者瞳孔散大,直接和间接反射均消失,有获得性色觉异常. 1.视盘炎(早期视盘充血,水肿,边缘不清,视盘周围有出血斑及少量渗出物,静脉扩张,晚期继发视神经萎缩.) 2.视神经视网膜炎(视盘周围及后极部视网膜有水肿邹褶,并见片状出血和黄白色类脂质深处,黄斑部可见扇形星芒状渗出,后部玻璃体可有尘埃状混浊) 3.球后视神经炎(晚期可见下行性视神经萎缩,视盘苍白)。鉴别诊断: 1.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多见于中来年人,常伴有高血压等心血管系统异常.视力损害在初期多为象限性,视盘某侧水肿,视网膜可见条索状,小片状出血.) 2.视盘水肿(多因颅内压增高,眼压降低等导致.早期眼底可见视盘边界模糊甚则隆起,视网膜静脉迁曲扩张,视野损害多表现为生理盲点扩大)。症型:肝经实热:清肝泻热,凉血散瘀-龙胆泻肝汤;肝郁气滞:疏肝解郁,活血通络-逍遥散;气血两虚:补益气血,开窍明目-人参养荣汤;肝肾阴虚:滋补肝肾,活络明目-明目地黄丸。

视瞻昏渺: 是指眼外观无异常,视物昏朦的眼病. 可见于西医学的中心性讲也行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脉络并病变,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眼科学考试重点总结-填空

眼底镜检查的“四右四左”原则 站在被检查者左(右)侧,用左(右)手持眼底镜,用左(右)眼观察被检查者的左(右)眼。 角膜的解剖分层:①上皮层:鳞状上皮,②前弹力层,③基质层:胶原纤维,④后弹力层:内皮细胞的基底膜,⑤内皮层。 眼外伤的急救原则:复合伤—救命保眼,化学伤—清水冲洗,开放伤—预防加重。 眼外伤的初期处理原则:①慎重去除组织,②分期处理破裂,③尽量不做眼摘,④及时合理用药。 结膜病 1.结膜炎症体征有结膜充血、水肿、渗出物、乳头增生、滤泡、伪膜和真膜、肉芽肿、假性上睑下垂,耳前淋巴结肿大等 2.结膜充血与睫状充血区别: 起源眼睑动脉弓睫状前动脉 颜色鲜红深红 部位近穹隆愈明显近角膜缘明显 移动性+ — 肾上腺素反应+ — 疾病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炎 3.结膜炎急性者切忌包扎、禁止结膜下注射 4.急性或亚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又称“急性卡他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 特征——异物感、烧灼感、3-4d达高峰、结膜充血、大量粘液脓性 治疗——局部冲洗结膜囊(大量)、滴眼液点眼,涂眼膏 全身口服头孢类抗生素 预防隔离、消毒 5.眼表疾病的治疗原则:眼表重建 6.结膜炎治疗原则:针对病因治疗 局部为主滴眼液点眼、冲洗结膜囊 必要时辅以全身用药 7.结膜炎预防:提倡勤洗手、洗脸、不用手和衣袖擦眼 传染性结膜炎患者应隔离,患者用过的盥洗用具必须采取隔离并消毒处理。医务人员检查后要洗手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对人员集中场所进行卫生宣传、定期检查、加强管理 8.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是由奈瑟菌属细菌(淋球菌或脑膜炎球菌)引起。其特征为:潜伏期短,病情进展迅速,结膜充血水肿伴有大量脓性分泌物。约有15%~40%患者可迅速引起角膜混浊,浸润,周边或中央角膜溃疡,治疗不及时,几天后可发生角膜穿孔,严重威胁视力。 9.新生儿淋球菌性结膜炎潜伏期2~5天者多为产道感染,出生后7天发病者为产后感染。双眼常同时受累。有畏光、流泪,结膜高度水肿,重者突出于睑裂之外,可有假膜形成。分泌物由病初的浆液性很快转变为脓性,脓液量多,不断从睑裂流出,故又有“脓漏眼”之称。常有耳前淋巴结肿大和压痛。严重病例可并发角膜溃疡甚至眼内炎。 10.急性\亚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俗称“红眼病”,常由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引起,春秋多见,散发或流行,潜伏期1-3天,传染性极强,两眼同时或先后发病,异物感、烧灼感,3-4d达高峰,结膜充血,大量粘液脓性。 治疗原则:1. 局部:冲洗结膜囊(大量)、滴眼液点眼,涂眼膏 2. 全身:口服头孢类抗生素 3. 预防:将患者隔离、消毒其接触物 11.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是导致盲的主要疾病之一。特征:乳头增生、上下穹窿部结膜满布滤泡、沙眼性角膜血管翳、Herbet小凹、Arlt线后遗症和并发症:睑内翻和倒睫、上睑下垂、睑球粘连、实质性角结膜干燥症、慢性泪囊炎、角膜混浊 12.流行性角结膜炎特征:腺病毒、水样分泌物、充血水肿、滤泡和结膜下出血、伪膜、角膜上皮下浸润、耳前淋巴结肿大和压痛 13.春季角结膜炎:持续性瘙痒、乳头呈铺路石样排列、愈合后不留瘢痕 1.维生素C为(酸)性物质,用于(碱)性烧伤。 4. 常见眼烧伤的强碱有(氢氧化钠),(生石灰),(氨水)。 5. 睫状体挫伤后,由于(睫状体)损伤和(睫状体)脱离,可引起低眼压。 6.前房出血的常见并发症(继发性青光眼),(角膜血染)。 7.挫伤性虹膜根部离断是虹膜根部和(睫状体)的离断。临床上可见到(“D”字)型瞳孔,如离断较大或在睑裂处,可有(单眼复视)出现,需手术治疗。 1.角膜水平径小于(10)mm为小角膜。 2.角膜的感觉神经由(睫状长神经)支配。 3.泪道由(上下泪点、上下泪小管、泪总管、泪囊、鼻泪管)组成。 4.视网膜神经上皮细胞分两种,锥细胞,集中在黄斑区,司(明视觉和色觉);另一种为杆细胞,分布于周边区,司(暗视觉和无色视觉),如功能发生障碍,则(夜盲)。5.眼感觉神经是(三叉神经),支配上睑提肌的是(动眼神经)。 6.眶上裂居于视神经孔外侧,通过此处的颅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三叉神经第一支)。 7.眼球的屈光间质(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1.眼内肌有睫状肌_,_瞳孔括约肌_,__瞳孔开大肌_.

中西医结合眼科学重点总结

1眼为视觉器官,右眼球、视路、和附属器组成。 2眼球壁:外层:角膜、巩膜(纤维膜)中层:红魔、睫状体、脉络膜;内层(视网膜)视锥、视杆细胞 3黄斑:在视网膜后极部,离视乳头颞部约3毫米处,有一浅漏斗状小凹区,含有丰富叶黄素 3屈光间质:防水、晶状体、玻璃体、角膜 4眼的附属器:1眼眶2眼睑3结膜4泪器,眼外肌 5五轮学说:血轮(两眦)属心;气轮(白睛)属肺;肉轮(胞睑)属脾;水轮(瞳神)属肾;风轮(黑睛)属肝 6视力:也称为是敏感度,指测量最小可分辨空间的大小,是眼睛对周围环境的敏感性的总和当眼球平行向前注视一固定点是,其所察觉到的全部空间范围,主要检查周边视网膜的功能 7生理盲点:是视盘在视野屏上的投影 8视功能的检查:1视力检查2视野3色觉4对比敏感度5立体感觉 9外障:指发生在胞睑两眦白睛黑睛的眼病,相当于西医的外眼病;内障:指发生在瞳神晶珠视衣目系的眼内组织(狭义内障指晶珠混浊,下归档与西医的白内障;广义的包括发生在瞳神及其后一切眼内组织的病变---内眼病)10白睛红赤:指位于白睛浅层起于周边,颜色鲜红呈树枝状推之可动,点用0.1%肾上腺素喉红赤小时—结膜充血 11抱轮红赤:位于白睛深层环绕黑睛周围发红,颜色紫暗呈毛刷状推之不动,经上处理红赤不消失—睫状充血 12白睛红赤:白睛红赤与抱轮红赤同时存在相当于西医学之混合充血 13翳:狭义的翳专指黑晶浑浊,广义的翳则指黑晶和晶珠混浊 14新翳:黑睛混浊表面粗糙境界模糊,有发展趋势,伴目赤疼痛流泪,相当于西医之角膜炎症性病变 15宿翳:黑睛混浊,表面光滑境界清楚无发展趋势,无目赤疼痛无流泪症状---角膜瘢痕 16退翳明目法:用具有退翳作用的方药,以消除角膜混浊的眼科独特方法,仅适用于黑睛生翳者 17滴眼剂使用方法:给药时座位卧位均可,令患者双目上视,拉开下睑将药水滴入穹窿,放松下睑,闭眼1-3分钟 18热疗法:温热能促使部分血管扩张,改善血循环,增加血流量,增强抗体和免疫力,促进炎性渗出和水肿的吸收,温热还可在细胞水平上提高组织的代谢能力特别是代谢的活力,有利于炎症的康复 19冷疗法:冷敷具有散热凉血,止血定痛之功,适用于眼睑外伤,24H内的皮下出血肿胀。可用于眼部红肿热痛 20睑腺炎:是细菌侵入眼睑腺体而导致的急性化脓性炎症(麦粒肿);症状:初期眼睑微痒不适,继则眼睑焮热疼痛,脓成溃破后诸症减轻消退,病情严重者可伴有全身发热恶寒;治疗原则:本病未化脓者内外合治已化脓者-排脓21睑板腺囊肿:是睑板腺的慢性肉芽肿性炎症。对比睑腺炎:囊肿:病危在眼睑皮下可触及圆形肿核,与皮肤不粘连不红不痛一般不化脓,病势缓;睑腺炎:病位多在近睑缘或睑内,有触痛之硬结红肿焮痛明显化脓溃破病势急22睑腺炎分类:鳞屑性睑腺炎、溃疡型睑腺炎、眦部睑腺炎 23上睑下垂:提上睑肌及Muller平滑肌功能不全导致上睑不能提起而呈下垂状态的眼病。病因:1先天禀赋不足,眼眦发育不全胞睑乏力所致2后天脾虚气弱青阳之气不生无力抬举胞睑3脾失健运聚湿生痰风痰阻络24慢性泪囊炎:是以常溢脓泪及冲洗泪道有粘液性分泌物反流为临床特征 25急性泪囊炎:是以泪囊及周围组织突发红肿热痛,多发生在慢性泪囊炎的基础上,与侵入细菌病毒力强机体抵抗力低有关。 26结膜炎临床表现:主要自觉症状是眼表的异物感,灼热或痒涩,如炎症累计角膜可有畏光流泪及疼痛,结膜充血 27睫状充血:血管起源与角膜深层血管网,呈深红色,越靠近角膜越明显,充血的血管不随结膜的移动而移动。讲0.1%的肾上腺素滴入结膜囊时,充血消失。治疗原则:首先要去除病因,以局部用药为主,必要时辅以全身治疗,局部治疗包括:点滴眼液、涂眼药膏、芥末囊冲洗 28沙眼:是一种有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因睑表面粗糙不平形似沙粒,故称沙眼。 29临床表现:多发于儿童和少年时期,长双眼急性或亚急性发病,平均潜伏期5-14天;并发症和后遗症:睑内翻及倒睫、上睑下垂、实质性结膜干燥症、慢性泪囊炎、睑球粘连、角膜混浊溃疡 30体征:结膜乳头增生和滤泡形成,逐渐形成线状,网状瘢痕及角膜血管翳为特征 31角膜炎发展规律:致病因子侵袭角膜—局限性角膜侵润—角膜溃疡—角膜瘢痕—角膜穿孔—眼球萎缩则失明 32白内障:晶状体混浊称白内障。临床表现:视力障碍单眼复视或多视、近视、飞蚊症、虹视、夜盲昼盲色觉异常 33青光眼:是指与眼压升高有关的以视网膜视神经纤维萎缩,实盘凹陷和视野缺损为主要特征,为主要致盲眼病。 34眼内压:眼球内容物对眼球壁所施加的压力称为眼内压,正常压为10—21mmHg 35高眼压症:患者有持续高眼压,但实盘和视野检查均正常。 36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又称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是一种由眼压升高而致视神经损害视野缺损最后导致失明的眼病。特点:眼压虽然升高,但防角宽而开放青风内障,检查可见双眼压实盘视野改变及瞳神对光反射的不对称性37原发性闭脚型青光眼:是一种周边虹膜堵塞小梁网或与小梁网产生久粘连,房水外流受阻,以引起眼压升高是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的青光眼。急性闭角型似绿风内障;慢性闭角型似黑风内障 38急性闭角性青光眼;分期:1临床前期2前驱期3急性发作期4间歇期5慢性期6绝对期 39急性闭角性青光眼/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急性结膜炎之间的比较:1眼痛:剧烈胀痛难忍/眼痛可忍,夜间痛/无2视力:剧降/明显下降/正常3分泌物:无/无/粘液脓性4虹视:有/无/无(如有,冲洗后无)5充血:混合充血/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结膜充血6角膜:水肿呈雾状混浊/透明,角膜后又沉着物7前房:浅/正常,房水混浊/正常8瞳孔:散大/缩小/正常9眼压:明显升高/正常或轻度升高/正常10呕恶:可有/无/无40葡萄膜炎:前葡萄膜炎中以虹膜睫状体炎最为常见,治疗时需首先散瞳 41交感性眼炎:是指眼穿通伤或内眼手术后出现栓眼肉芽肿性的全葡萄膜炎,受伤眼称为诱发眼,另眼为支感眼 4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早期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中医称为“消渴目病”。并发症:玻璃体脱落,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虹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其中后者最常见,也是致盲主要原因

中医眼科复习总结

眼球大小: 成年时约为24mm。眼球壁:外层纤维膜,中层葡萄膜,内层视网膜。外层为纤维膜:角膜,巩膜,角巩膜缘。角膜的组织结构由前向后分为5层(1)上皮细胞层:再生能力强,损伤后可以修复,不遗留瘢痕(2)前弹力层:损伤后不能再生(3)基质层:无再生能力,为瘢痕组织代替(4)后弹力层:损伤后能再生(5)内皮细胞层:不能再生。角膜生理特点:1.透明,无血管2.有丰富的神经末梢。中层为葡萄膜: 葡萄膜又称血管膜,色素膜,富含色素和血管.由前向后为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具有丰富的血管及色素,故分别称之为血管膜和色素膜,由于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所以具有供给眼球营养,遮光和暗室的作用。睫状体扁平部,是针拨白内障及晶状体,玻璃体等手术的理想部位。虹膜: 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大小2.5-4mm。睫状体:睫状突分泌产生房水,睫状肌舒缩通过晶状体起调节作用。睫状上皮细胞分泌和睫状突超滤过,弥散形成房水。脉络膜: 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细胞。介于视网膜与巩膜之间,作用为供应视网膜外层的营养、眼部温度调节的作用, 对眼球起遮光和暗房的作用。内层为视网膜:从外向内分为10层。视细胞层有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组成。视锥细胞为感光系统。视网膜上的重要组织有黄斑,视网膜的血管及视盘等。在黄斑区集中.视杆细胞在黄斑周边部.黄斑中心凹是视锥细胞最集中的地方。视盘: 是视网膜神经纤维汇集组成视神经,向视觉中枢走行.视盘中央呈漏斗状凹陷,称生理凹陷或视杯。瞳孔:是虹膜内缘于中央形成圆孔,称瞳孔。瞳孔可缩小,开大,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瞳孔周围有呈环形排列的瞳孔括约肌,受副交感神经支配,兴奋时瞳孔缩小;还有呈放射状排列的瞳孔开大肌,受交感神经支配,兴奋时具有扩大瞳孔的作用。 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三者均为透明体。房水分前房,后房和房水。房水的主要功能:营养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维持,调节眼内压。循环途径:房水由睫状体产生后,由后房经过瞳孔进入前房,经前房角的小梁网进入巩膜静脉窦,再进入眼的静脉系统。眼附属器包括眼眶、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眼睑:于眼眶外面及眼球前面,分为上睑和下睑,组织学上眼睑从外到内分为5层:①眼睑皮肤②皮下组织③肌肉层(眼轮匝肌:面神经支配;提上睑肌:动眼神经支配,司眼睑开合④睑板⑤睑结膜。结膜:按解剖位置分为睑结膜、球结膜、穹窿结膜。泪器:包括分泌泪眼的泪腺和排泄泪液的泪道。泪道包括泪点、泪小管、泪总管、泪囊及鼻泪管。眼外肌:眼球的运动依赖6条眼外肌。每眼有四条直肌、两条斜肌。直肌是上、下、内、外直肌;斜肌是上、下斜肌。动眼神经支配:内、上、下直肌,下斜肌,提上睑肌;外展神经支配:外直肌;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 名称对照表: 眼珠-眼球; 白睛-球结膜,球筋膜,前部巩膜; 黑睛-角膜; 黄仁-虹膜; 神水-房水; 瞳神-瞳孔; 晶珠-晶状体; 神膏-玻璃体; 视衣-视网膜; 睑弦-睑缘; 胞睑-眼睑; 五轮学说一.肉轮: 胞睑(含睑结膜),内应于脾.二.血轮: 两眦(含泪器,眦部结膜血管),内应于心三.气轮:白睛(含前部巩膜与球结膜),内应于肺. 四.风轮:黑睛(角膜),内应于肝五水轮:瞳神(含瞳孔及眼内组织),内应于肾远视力检查:视力表与被检者相距5m近视力检查:标准视力表置受检眼前30cm。视野:是指眼向前方固视时所见的空间范围,相对于视力的中心视锐度而言,它反映了周边视网膜的视力。距注视点30°以内的范围称为中心视野,30°以外的范围为周边视野。正常视野:正常人动态视野的平均值为:上方56°,下方74°,鼻侧65°,颞侧91°色觉检查:视网膜锥体细胞辨别颜色的能力称色觉。眼球突出度检查:我国正常人眼球突出度约为12—14mm,两眼差不超过2mm,眶距约为98mm。正常眼压为10—21mmHg视力检查: 视力=被检查者与视力表距离(m)/5M X 0.1 五轮辨证:运用五轮理论,通过观察各轮所显现的症状,去推断啊相应脏腑内蕴病变的方法,是眼科独特的辨证方法。五轮:指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辨黑睛生翳:古人将黑睛和晶珠的病变统称为翳。此翳指黑睛之翳,有新翳、宿翳之别①新翳:病初起,黑睛混浊,表面粗糙,轻浮脆嫩,基底不净,边缘模糊,具有向周围和纵深发展的趋势,荧光素溶液染色检查阳性,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目赤、碜涩疼痛、畏光流泪等症②宿翳:指黑睛混浊,表面光滑,边缘清晰,无发展趋势,荧光素溶液染色检查阴性,不伴有赤痛流泪等症状,为黑睛疾患痊愈后遗留下的瘢痕。根据宿翳的厚薄浓淡程度,可将其分为四类:冰瑕翳、云翳、厚翳、斑脂翳。宿翳对视力的影响程度,主要决定于翳的部位,而大小、厚薄次之。退翳明目法:指用具有消障退翳作用的方药,用于黑睛生翳,以促进翳障的消散,减少瘢痕形成的治疗方法。 针眼: 针眼是指胞睑边缘生疖,形似麦粒,红肿痒痛,易成脓溃破的眼病。相等于西医学的睑腺炎,又称麦粒肿。自觉症状:早期以微痛微痒为主,中期肿痛明显,脓成溃破后诸症减轻,红肿渐消。眼部检查: 胞睑局部肿胀,微红,按压疼痛,扪及形似麦粒的硬结,随之溃破.见患侧白睛红赤.外治法:1)滴眼药水:患眼滴0.5%熊胆眼药水或抗生素滴眼液,每日4~6次。2)外敷中药:三黄散(黄芩、黄柏、大黄)纱布隔垫外敷3)手术:脓已成者,应行麦粒肿切开引流排脓术。外麦粒肿在眼睑皮肤面切开,切口与睑缘平行,放置引流条,每日换药至愈;内麦粒肿则在睑结膜面切开,切口与睑缘垂直。禁忌:“过早手术”、“挤压排脓”为治疗的二大禁忌。症型:风热外袭:祛风散热,消肿散结-银翘散;热毒壅盛: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仙方活命饮;脾虚夹实-健脾益气,扶正祛邪-四君子汤 上胞下垂: 上胞下垂是指上胞升举乏力,或不能提举,以致睑裂变窄,掩盖部分或全部瞳神而影响视物的眼病。相当于西医学的上睑下垂。病机: 1.先天禀赋不足,命门火衰,心脾阳虚,胞睑不能升举2.脾阳虚,中气不足,清阳不升3.脾虚聚湿生痰,风邪客睑。自觉症状: 属于先天性者,患者自幼即双眼上胞下垂.属后天性者,慢性者晨起或休息后减轻,午后或劳累后加重, 重者可伴有重影.急骤者,多伴有眼珠歪斜.眼部检查:上胞遮盖眼睛2mm,甚至掩盖部分或全部瞳神;患者常仰头视物.皮下或肌肉注射甲基硫酸、新斯的明0.5mg,15-30分钟后,症状减轻或消失者,多为重症肌无力眼睑型.症型:先天不足:温肾健脾-右归饮;脾虚气弱:益气升阳-补中益气汤;风痰阻络:祛风化痰,舒经通络-正容汤。 椒疮:椒疮是指胞睑内面颗粒累累,色红而坚,状若花椒的眼病。本病的发生与环境卫生,个人卫生,生活条件等有关。多双眼发病,病程较长,可迁延数年,具有传染性。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沙眼。病机:外感风热邪毒,内有脾胃积热,内外邪毒上壅胞睑,脉络阻滞,气血失和,与邪毒淤积而成。自觉症状:初期自觉眼部不适,或微有痒涩感,眵少而粘,或无明显异常感觉.病重者,睑内刺痒灼热,沙涩畏光,眵泪胶粘,视物模糊.眼部检查:(1)椒疮主症:初起可见上睑内面两眦处红赤,脉络模糊,有少量细小色红而坚的颗粒,或间有色黄而软如粟米样颗粒;重者上睑内红赤尤甚,颗粒满布,白睛红赤,赤脉下垂,黑睛星点翳膜,日久颗

完整版眼科学考试重点整理

一、选择题25 道填空题10 个(部分英文回答) 1、眼是视觉器官,包括:眼球、视路、眼附属器;眼球分为:眼球壁和眼内容物。眼球壁分为:外层为纤维膜(由角膜(cornea )和巩膜(sclera )构成);中层为葡萄膜(uvea),又称血管膜,由前到后为虹膜(iris )、睫状体(ciliary body )和脉络膜(choroid );内层为视网膜(retina )。 2、角膜5 层:上皮细胞层(可再生)、前弹力层、实质层、后弹力膜(可再生)、内皮细胞层。 3、眼球内容包括:眼内腔(前房、后房)、眼内容物(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4、眼附属器5 大部分:眼睑、泪器、结膜、眼外肌、眼眶。 5、视力检查:近视力30cm查,远视力5m查,3m查0.1=0.06 (0.1*3/5 )。 6、视觉电生理包括(英文):眼电图(electrooculogram , EOG、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 ,ERG、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 ,VEP。 7、左眼(OL、右眼(OD、双眼(OU ,英文填空。 8、眼压检查三个方法,最准确的是Goldma nn眼压计测量法。 9、干眼诊断依据(选择题: 1 症状;2 泪膜不稳定;3 眼表面上皮细胞的损害; 4 泪液的渗透压增加。 10、结膜炎中最痒的是:春季角结膜炎(选择题。 11 、角膜接触镜有什么好处:不仅能矫正各种屈光不正,还能用于治疗某些角膜疾病、美容及一些特殊用途(美观、方便。 12、开青和闭青的最大区别(选择:房角是否关闭 13、葡萄膜炎、虹膜睫状体炎,根据体征知道是这个病。(选择题中的病例题 虹膜睫状体炎: 症状:起病急,畏光,流泪,疼痛,视力减退; 体征: 1 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 2 房水混浊(Tyndall 现象,又称房水闪辉 3 角膜后沉着物(KP 4 虹膜改变:虹膜因充血水肿而色泽变暗,纹理不清 5 )瞳孔改变:瞳孔不规则缩小,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中医眼科学重点

第一章 1.萌芽时期(南北朝以前) 2.奠基时期(隋代~唐代) 3.独立发展时期(宋代~元代) 4.兴盛时期(明代~清朝鸦片战争之前) 5.衰落与复兴时期(清朝鸦片战争以后至今) 第二章 1.眼球壁的组成有哪些?角膜、视网膜的生理特点有哪些?黄斑及视乳头的解剖特点?2.眼屈光间质包括哪些?房水产生及循环?晶状体如何参加调节? 3.视路概念?包括哪些组成?典型的视交叉及视束损伤的表现是什么?为什么? 4.眼附属器由哪些组成?结膜几种充血为何?眼外肌支配的眼球运动情况? 5.视网膜内层及黄斑的血供为何?睫状神经节在手术中的作用? 第三章 1.眼与五脏的生理关系? 第四章 1.直接和间接与母系相连的经脉有哪些? 2.与目内、外眦发生联系的经脉有哪些? 第五章 1.六淫致病的特点及临床表现? 2.五脏病变对眼的影响? 第六章 1.什么是五轮学说,举例说明五轮学说的临床应用? 2.解释内障及外障眼病,说明他们的特点? 第七章 1.眼科的常用内治法有哪些及适应症? 2.眼科常用的外治法及特点? 3.掌握下列眼科常用方剂:加减四物汤、除湿汤、生蒲黄汤、石决明散、驻景丸加减方、新制柴连汤、驱风散热饮子、除风宜损汤。 第八章 1.简述针眼辨证分型、治法和代表方剂。 2.胞生痰核与针眼的鉴别要点是什么? 3.椒疮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是什么?并发症和后遗症有哪些? 4.简述睑弦赤烂辩证分型、治法和代表方剂。 5.试述上胞下垂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 第九章 1.漏睛的临床特征是什么?常用外治法有哪些?

2.漏睛对目珠有何危害性? 3.流泪症、漏睛及漏睛疮怎样鉴别? 第十章 1.暴风客热诊断要点是什么? 2.试述天行赤眼的临床表现和预防隔离。 3.天行赤眼的辨证论治应注意什么? 4.暴风客热、天行赤眼暴翳三者鉴别要点为何? 5.暴风客热、天行赤眼及天行赤眼暴翳的病名含义及西医病名。 第十一章 1.聚星障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及中医辩证论治。 2.花翳的定义及临床表现。 3.凝脂翳的临床表现、辨证论治及西医治疗。 第十二章 1.瞳神紧小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辩证论治(包括理法方药)。2.绿风内障的临床表现和中西医治疗。 3.圆翳内障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手术治疗。 4.络阻暴盲的临床表现和中西医抢救方法。 5.络损暴盲的临床表现和中医辩证论治(包括理法方药)。 6.消渴目病的临床表现及中西医治疗。 7.视瞻有色的中医辩证论治及西医治疗特点。 8.何谓瞳神? 9.瞳神紧小、绿风内障急发及天行赤眼/暴风客热鉴别诊断。 10.消渴目病、络损暴盲鉴别诊断。 第十三章 1.名词解释:通睛、风牵偏视、弱视。 第十四章 1.名词解释:眉棱骨痛、突起睛高、鹘眼凝睛、珠突出眶、眼眶假瘤。 第十五章 1.撞击伤目的临床表现及中医辨证论治和外治法。 2.真睛破损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具体治疗方法。 3.化学性眼损伤的病因病机、致病特点及急救方法。 第十六章 1.名词解释:近视、远视、视疲劳。 第十七章(自学)

眼科学考试重点总结-大题

解剖结构 一、视觉器官包括眼球、眼眶及眼的附属器、视路以及眼部的相关血管和神经结构。 二、眼的组织解剖 (1)3层球壁:①外层(纤维膜):由前部透明的角膜(透明,无血管,富含神经末梢,上皮再生能力强)和后部乳白色的巩膜(乳白色,由致密而相互交错的胶原纤维组成,有动脉、静脉和神经通过,巩膜表面被眼球筋膜包裹,前面又被球结膜覆盖)共同构成眼球完整封闭的外壁。 ②中层(葡萄膜):又称血管膜、色素膜,富含黑色素和血管。此层由相互衔接的三部分组成,由前到后为虹膜(为一圆盘状膜,将眼球前部腔隙隔成前房与后房。虹膜由前面的基质层和后面的色素上皮层构成。瞳孔括约肌司缩瞳作用。瞳孔开大肌司散瞳作用)、睫状体(为位于虹膜根部与脉络膜之间的环状组织。锯齿缘,扁平部与脉络膜连接处呈锯齿状,为睫状体后界)和脉络膜(为葡萄膜的后部,前起锯齿缘,后止于视乳头周围,介于视网膜与巩膜之间,有丰富的血管和黑色素细胞,组成小叶状结构)。 ③内层(视网膜):神经外胚叶形成的视杯发育而来,分为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和视网膜神经感觉层。 (2)3种内容物:①房水:眼内透明液体,充满前房与后房。②晶状体:晶状体由晶状体囊和晶状体纤维组成。可滤去部分紫外线,对视网膜有保护作用。③玻璃体:为透明的胶质体,充满于玻璃体腔内,占眼球内容积的4/5。 (3)3个明腔:①前房:指角膜后面与虹膜和瞳孔区晶状体前面之间的眼球内腔。②后房:为虹膜后面、睫状体内侧、晶状体悬韧带前面和晶状体前侧面的环形间隙。③玻璃体腔。(4)3个暗腔:①睫状体脉络膜上腔:在巩膜突、巩膜导水管出口和视神经三个部位与巩膜牢固附着,其余处均为潜在腔隙,称睫状体脉络膜上腔。②视网膜外一层与内九层之间的腔③玻璃体上腔。 三、角膜的解剖分层:①上皮层:鳞状上皮,②前弹力层,③基质层:胶原纤维,④后弹力层:内皮细胞的基底膜,⑤内皮层。 四、视网膜分层 (1)最外层为视细胞层它包括两种视细胞,即锥状细胞和杆状细胞,它们构成视觉通路的第一级神经元。 (2)中间层为双极细胞层双极细胞可分为3种,即侏儒型、杆状型和扁平型双极细胞。双极细胞的两极有突起,一极与视细胞相连接,而另一极与神经节细胞相连接。因此,双极细胞是视觉通路的第二级神经元。在这个中间层内,除双极细胞外,靠近视细胞层还有少数水平细胞,它们的轴突在水平方向上伸展很远;靠近神经节细胞层则有无足细胞。这两种细胞在视觉通路横向上进行连接,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 (3)最内层靠近玻璃体为神经节细胞层神经节细胞可分为两种,即侏儒型和弥散型神经节细胞,它们是视觉通路的第三级神经元。神经节细胞的轴突组成视神经,穿过眼球壁进入脑内视觉中枢。神经节细胞的反应,是视网膜的唯一输出。 眼外伤 一、酸碱化学伤的急救和治疗 1.急救原则:①应立即就地彻底充分清水冲洗30分钟以上:争分夺秒。②来院后继续冲洗。 ③3%碳酸氢钠和3%硼酸溶液。 2.初步治疗:清除异物。可行前房穿刺。 后继治疗如下:(1)早期治疗:①抗生素:局部和全身应用,控制感染。②散瞳:每日点用1%阿托品。③抑制炎症:糖皮质激素全身及局部应用,但2周后停用。④维生素:抑制胶原酶,促进角膜胶原合成。可全身及局部应用,结膜下注射。⑤0.5% EDTA:用于石灰烧伤。

中医眼科学重点笔记

中医眼科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 ●萌芽时期(南北朝以前):《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医书,最早论述眼解剖、生理与病机等。 ●奠基时期(隋朝一唐朝):《外台秘要》论述眼产生辨色视物之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黑白分明,肝管无滞”,即眼的组织结构须正常; 二是“外托三光”,即须有光线照明;三是“内因神识”,即须大脑的整合。 ●独立发展时期(宋朝一元朝) ●兴盛时期(明朝一清朝鸦片战争以前):元末明初,倪维德著《原机启微》。明末傅仁宇撰成《审视瑶函》。 清代,黄庭镜著《目经大成》。清代还有顾锡著《银海指南》。 第二章眼的解剖与生理功能 第一节眼球的解剖与生理 1、眼为视觉器官,包括眼球、视路、眼附属器。 2、成人眼球前后径约为24mm,垂直径23mm,横径(水平)约23.5mm。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两部分组成。 3、眼球壁分为3层:外层纤维膜,中层葡萄膜,内层视网膜。 4、外层纤维膜由纤维组织构成,前1/6为透明的角膜,后5/6为瓷白色的巩膜,二者相交区域为角巩膜缘,共同构成完整封闭的眼球外壁,具有保护眼内组织和维持眼球形状的作用。 5、成人角膜横径为11.5-12mm,垂直径为10.5-11mm。 6、角膜的组织结构从外到内分为5层: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 7、胸膜表面有一层泪膜,称角膜前泪膜。泪膜分为3层:表面为脂质层,中间为水液层,底部为黏蛋白层。 8、组织学上巩膜由表层巩膜、巩膜实质层及棕黑板层构成。 9、角巩膜缘前界起于前弹力层止端,后缘为角膜后弹力层止端。角膜、巩膜和结膜三者在此处汇合。 10、葡萄膜具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膜。角膜从前到后分为三部分: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11、虹膜内缘于中央形成圆孔,称瞳孔,其直径为2.5—4mm左右。 12、视网膜由外到内分为10层:①色素上皮层②视锥、视杆细胞层③外界膜④外核层 ⑤外丛状层⑥内核层⑦内丛状层⑧神经节细胞层⑨神经纤维层⑩内界膜。 13、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三者均为透明体。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与角膜一并构成眼的屈光介质,又称屈光系统是光线进入眼内并到达视网膜的通路。 14、房水:由睫状突的上皮细胞产生,并充满后房、前房,主要功能是营养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维持眼内压。 15、房水流出的途径: 经瞳孔经前房角小梁网 睫状突上皮细胞——→后房——→前房————→巩膜静脉窦——→血循环 产生的房水↙↘眼静脉 少量脉络膜上腔吸收少部分虹膜吸收↑受阻、眼压增高致青光眼16、晶状体:位于虹膜后面、玻璃体前面;晶状体的直径约为9mm,厚度4—5mm。

中医眼科重点总结

萌芽时期:①《史记》中有“项羽亦重瞳子”之说,是世界上对于瞳孔异常最早的描记。 (南北朝前)②《春秋》中有“目不识五色之章为昧”,是世界上有关色盲的最早概念。 ③公元前4世纪的扁鹊已成为最早的五官科医生。 奠基时期:①唐代武德年间设立了太医署,太医署设九科,眼病、耳病与口齿病一并从内外(隋唐)科分出,组成耳目口齿科。 ②《龙眼树论》目前公认为我国第一部眼科专著。 ③隋代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是有关夜盲的最早描述。 ④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中有用动物肝脏治疗夜盲症的方法。 ⑤唐代王焘编纂《外台秘要》中首载金针拔内障的方法,另有150余首眼病处方。 ⑥唐朝已能配制义眼 独立发展时期:①北宋年间眼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 (宋元)②宋代眼科领域出现五轮、八廓、内外障七十二症学说,反映了中医眼科独特理论的形成。 ③宋代已经开始使用眼镜。 兴盛时期:大量著作:明初倪维德所著《原机启微》,明末傅仁宇所著《审视瑶函》,明代王(明清)肯堂所著《证治准绳》,清代黄庭镜所著《目经大成》,清代顾锡所著《银海指南》。 眼球的解剖与生理 1、眼为视觉器官,包括眼球、视路、眼附属器。 2、成人眼球前后径约为24mm,垂直径23mm,横径(水平)约23.5mm。 3、眼球壁分为3层:外层纤维膜(前1/6为透明的角膜,后5/6为瓷白色的巩膜,二者相交区域为角 巩膜缘,共同构成完整封闭的眼球外壁,具有保护眼内组织和维持眼球形状的作用),中层葡萄膜,内层视网膜。 5、成人角膜横径为11.5-12mm,垂直径为10.5-11mm。 6、角膜的组织结构从外到内分为5层:①上皮细胞层(再生能力极强,炎症时多无分泌物)、②前弹力 层(抵抗力弱,极易损伤,不能再生,由结缔组织代替)、③基质层(最厚,占90%,不再生,由不透明瘢痕组织代替,分为角膜云翳、角膜斑翳、角膜白斑)、④后弹力层(可再生,富于弹性,抵抗力强)、⑤内皮细胞层(角膜-房水屏障功能,不再生)。角膜表面有一层泪膜,称角膜前泪膜。 7、角膜富含三叉神经末梢,感觉极其灵敏。角膜透明、无血管,营养代谢主要代谢主要来自房水、泪膜 和角膜缘血管网。重要的屈光介质之一,总屈光力为+43D. 8、巩膜呈乳白色,不透明,质地坚韧,有弹性,且坚固。表面组织富有血管、神经,发炎时疼痛较明显; 深层组织血管、神经少,代谢缓慢,病变时反应不剧烈,病程少较长。 9、角巩膜缘前界起于前弹力层止端,后缘为角膜后弹力层止端。角膜、巩膜和结膜三者在此处汇合。临 床部分眼内手术常用切口部位或重要标志。 10、葡萄膜分为: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11、虹膜内缘于中央形成瞳孔,其直径为2.5—4mm左右。虹膜具有丰富的血管和三叉神经纤维网,感觉特敏锐。炎症时,虹膜肿胀。纹理消失,伴剧烈的眼痛和大量渗出、甚至出血。 12、睫状体有丰富神经,富含血管,炎症时,眼痛和渗出明显。 13、脉络膜分为:脉络膜上腔、大血管层(血管网状条纹明显,豹纹眼底由来)、中血管层、毛细血管层、 玻璃膜。脉络膜血液主要来自睫状后短动脉,血管几多,血容量也大,有眼球血库之称,占眼球血总量65%,营养视网膜外层和玻璃体。毛落寞含丰富的色素,有遮光作用,使眼球成暗箱,确保成像清晰。不含感觉神经纤维、发炎时无疼痛感。 12、视网膜由外到内分为10层:①色素上皮层(血-视网膜外屏障)②视锥、视杆细胞层③外界膜④ 外核层⑤外丛状层⑥内核层⑦内丛状层⑧神经节细胞层⑨神经纤维层⑩内界膜。 视觉冲动由光感受器--→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三个神经元传递。 视网膜上有黄斑、视网膜的血管、视盘等。黄斑位于视盘颞侧约3mm处,呈横椭圆形凹陷区。正中为中心凹。视网膜的血管为视网膜中央动脉和中央静脉,分颞上、下支,鼻上、下支。

眼科学考试重点整理

一、选择题25道填空题10个(部分英文回答) 1、眼是视觉器官,包括:眼球、视路、眼附属器;眼球分为:眼球壁和眼内容物。眼球壁分为:外层为纤维膜(由角膜(cornea)和巩膜(sclera)构成);中层为葡萄膜(uvea),又称血管膜,由前到后为虹膜(iris)、睫状体(ciliary body)和脉络膜(choroid);内层为视网膜(retina)。 2、角膜5层:上皮细胞层(可再生)、前弹力层、实质层、后弹力膜(可再生)、内皮细胞层。 3、眼球内容包括:眼内腔(前房、后房)、眼内容物(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4、眼附属器5大部分:眼睑、泪器、结膜、眼外肌、眼眶。 5、视力检查:近视力30cm查,远视力5m查,3m查=(*3/5)。 6、视觉电生理包括(英文):眼电图(electrooculogram,EOG)、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 7、左眼(OL)、右眼(OD)、双眼(OU),英文填空。 8、眼压检查三个方法,最准确的是Goldmann眼压计测量法。 9、干眼诊断依据(选择题):1)症状;2)泪膜不稳定;3)眼表面上皮细胞的损害;4)泪液的渗透压增加。 10、结膜炎中最痒的是:春季角结膜炎(选择题)。 11、角膜接触镜有什么好处:不仅能矫正各种屈光不正,还能用于治疗某些角膜疾病、美容及一些特殊用途(美观、方便)。 12、开青和闭青的最大区别(选择):房角是否关闭 13、葡萄膜炎、虹膜睫状体炎,根据体征知道是这个病。(选择题中的病例题) 虹膜睫状体炎: 症状:起病急,畏光,流泪,疼痛,视力减退; 体征:1)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 2)房水混浊(Tyndall现象,又称房水闪辉) 3)角膜后沉着物(KP) 4)虹膜改变:虹膜因充血水肿而色泽变暗,纹理不清 5)瞳孔改变:瞳孔不规则缩小,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6)玻璃体混浊 7)炎症严重时,眼底可出现视网膜静脉充盈及黄斑水肿。 14、视网膜渗出软渗和硬渗区别(选择) 硬渗位于后极部,呈黄色颗粒状,在黄斑区与内丛状层走行一致,呈星芒状排列 软渗实质上并非渗出,是由于毛细血管闭塞致组织缺氧以及神经轴索断裂、肿胀而形成的似棉絮状白色斑。 1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表现,哪一种属于增殖和非增值期(选择题):有无新生血管 16、视网膜脱离包括哪三种:孔源性、牵拉性、渗出性 17、眼的屈光系统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18、屈光不正包括(英文填空):近视(myopia)、远视(hyperopia)、散光(astigmatism)、屈光参差(anisometropia)。 19 低视力:low vision 低于至光感,或视野半径小于10°,但能够或又可能应用其视力去做或去准备做某项工作(WHO 标准较好眼的矫正视力<但≥)。 盲:blind,较好眼的最好矫正视力< 20、不能用磁共振检查的眼部异物:金属异物 21、胬肉最好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 22、斜视角度判断:看角膜映光(瞳孔缘15度,角膜缘45度,中间是30-35度) 23、BUT干眼那一章节,正常值:一般认为BUT<10s为泪膜不稳定。 24、结膜最常见疾病:结膜炎(选择题) 25、眼部检查视力检查最有用的是:矫正视力。 名词解释5题(英文) 1、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CS):除视力外,用于检测形觉功能的另一重要指标,评价人眼对各种点线与空白间明暗程度差别的分辨能力,有助于对病变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中医眼科重点

眼球壁分为3层:外层纤维膜,中层葡萄膜,内层视网膜。外层是由致密的纤维组织构成,故称纤维膜。前1/6为透明的角膜,后5/6为白色的巩膜,二者移行处称角巩膜缘。视网膜分为色素上皮层,神经上皮层,视锥.视杆细胞层。。。内层为视网膜:从外向内分为10 层。1色素上皮层。2视锥,视杆细胞层【视锥细胞主要分布在黄斑及中心凹,感受明光,分辨颜色,具有明视觉和主管色觉的作用。】3外界膜4外核层5外丛状层6内核层7内丛状层8神经节细胞层9神经纤维层10内界膜。视觉的形成是视信息在视网膜内形成视觉神经冲动,由光感受器~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这三个神经元传递,沿视路将信息传递到视中枢而形成角膜的组织结构从外到内分为5层: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1)上皮细胞层:是球结膜上皮的延续,由5—6层细胞组成,易与前弹力层分离,上皮再生能力强,损伤后在无感染的条件下,一般24小时可以修复,不遗留瘢痕。由于上皮层与球结膜上皮层相互连续,故病变时可以相互影响。(2)前弹力层:是一层均匀一致无结构的透明薄膜,终止于角膜边缘,损伤后不能再生。(3)基质层:占整个角膜厚度的9/10。约由200层纤维薄板组成,薄板又由纤维柬组成,与角膜表面平行,排列极为规则,具有同等屈光指数,周围延伸至巩膜组织中,故炎症时可相互影响。本层无再生能力,一旦伤,则为瘢痕组织代替。(4)后弹力层:为一透明的均质膜,由胶原纤维所组成,在前房角处分成细条,移行于小梁组织中,损伤后能再生。本层富有弹性,较为坚韧,角膜溃疡穿孔前常可见后弹力层膨出,甚至可持续数天之久。(5)内皮细胞层:为整齐的单层内皮细胞组成。本层与虹膜表层相连,具有角膜-房水屏障功能,正常情况下,房水不能透过此层渗入角膜组织中。内皮细胞损伤后易引起基质水肿。本层在成年后损伤不能再生,缺损区主要由邻近的内皮细胞扩展和移行来覆盖。葡萄膜前到后分为三部分: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三者均为透明体。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与角膜一并构成眼的屈光介质,又称屈光系统是光线进入眼内并到达视网膜的通路。房水主要功能是营养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维持眼内压。房水:由睫状突的上皮细胞产生,并充满后房、前房。房水排出途径:房水由睫状突上皮细胞产生后,由后房经过瞳孔进入前房,再经前房角的小梁网进入输淋氏管,通过房水静脉,最后流入巩膜表面睫状前静脉回到血液循环。有少部分房水由巩膜表面吸收和从脉络膜上腔排出↑受阻、眼压增高致青光眼 视路是视觉传导的通路。从视神经开始,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至视皮质。。 。大脑枕叶的神经传导径路。。眼附属器:眼眶,眼睑,泪器,结膜,眼外肌。眼睑的组织结构由外向内分为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睑板、睑结膜五层。泪器包括分泌泪液的泪腺及排泄泪液的泪道两部分,泪道是排泄泪液的通道。由泪点、泪小管、泪总管,泪囊、鼻泪管组成。白睛包括结膜、球筋膜、巩膜组织黑睛~角膜神水~房水 五脏与眼关系五轮学说脾胃肉轮胞睑(眼睑);肺大肠气轮白睛(结膜和前部巩膜);心小肠血轮两眦(内外眦与泪器);肝胆风轮黑睛(角膜/虹膜);肾膀胱水轮瞳神(瞳孔及其眼内一切组织) 眼科常见的病因:外感六淫、疠气、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劳倦、眼外伤、先天与衰老及其他因素1)风邪的致病特点: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②风性善行数变③易与他邪结合常见的眼部临床表现目痒、目涩、羞明、多泪、胞轮振跳、目劄,黑睛起翳、上胞下垂、风牵偏视、口眼喎斜等2)火邪的致病特点:①火性炎上②火热生眵③易伤津液④灼伤脉络火或迫血妄行火邪致病常见的眼部临床表现眼干,肿痛难忍,红赤掀痛,灼热刺痒、碜涩羞明、眵多黄稠、热泪频流、胞睑生疮、血脉怒张甚至紫赤,出血,黄液上冲、血灌瞳神,大眦脓漏、胬肉攀睛、火疳隆起、黑睛翳溃、眼珠灌脓以及眼部各种出血症等。3)湿邪的致病特点:①湿邪,重浊粘滞②内外湿邪,相互影响③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 湿邪致病常见的眼部临床表现胞睑湿烂,眵泪胶粘、白睛黄浊,黑睛生翳,灰白混浊,眼部组织水肿,渗出等。。胞睑浮肿、湿痒起泡、睑弦湿烂垢腻、白睛污红、黑睛翳呈灰白雾状混浊或黑睛边缘灰白溃陷如蚕蚀状等。检眼内,或见玻璃体混浊与眼底水肿、渗出等。 4)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目失温养,可致目昏冷泪,也可出现眼部或全身畏寒、喜热一类症状。(2)寒性凝滞(3)寒主收引眼部临床表现头目疼痛,目昏冷泪、胞睑紫暗硬胀,紧涩不舒,血脉紫滞或淡红等。。目珠紧涩、头目疼痛、、白睛血脉紫暗、眼底脉络瘀滞或口眼喎斜、目偏视等。5)1.暑邪致病的特点暑为阳邪,暑多夹湿。临床表现目赤视昏,眵泪粘稠、肿胀等。6)燥邪致病的特点燥胜则干,伤津耗液。津液亏竭,则目失濡养,干涩不明。眼部临床表现皮肤干燥,白睛红赤失泽,干涩不适,眼眵干结等,视物不爽、频频眨目眼科四诊是指在诊察眼病时所运用的望闻问切四种方法。视功能检查视力,视野,色觉检查,对比敏感度。视力=被检者与视力表距离(米)分数线5米乘以0.1 裂隙灯检查能放大10-16倍观察眼前部各组织的细微病变,通过调整焦点和光源宽窄还能看见角膜、晶状体以及

眼科学试题汇总

附件2:试卷模版首页(以章节为单位命题) 蚌埠医学院2014/2015学年第2学期临床医学专业 《眼科学》试卷 试卷类别:A卷考试时间:100分钟 系别临床医学系年级 2012级 装学号姓名 说明:该试卷均为选择题,学生将学号、正确答案用2B铅笔填涂于答题卡上,否则以零分计,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于监考老师。 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少选、多选不给分。) 绪论 1、人通过感觉器官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约()是由眼来完成的。 A、70% B、90% C、80% D、60% E、98% 2、20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促进了眼科学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年代开始施行人 工晶状体手术 A、90 B、70 C、60 D。50 E、80 3、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药书《》中有70多种眼科用药的记载。 A、《诸病源候论》 B、《原机启微》 C、《神农本草经》 D、《龙树眼论》 E、《目 经大成》 订眼科学基础 1.临床上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哪两层的分离 A、内核层与外核层 B、外丛状层与内核层 C、色素上皮层与神经感觉层 D、神经纤维 层与内界膜 E、外界膜与视杆、视锥层。

2,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三种透明物质与()一并称为眼的屈光介质。 A、结膜 B、角膜 C、巩膜 D、视网膜 E、脉络膜。 3.房水是由()产生的。 A、角膜 B、虹膜 C、晶状体D。睫状体 E、瞳孔。 青光眼 1.我国青光眼常见类型是 A.新生儿血管性青光眼B.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C、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D.恶性青光眼E.先天性青光眼 2..目前最准确的眼压测量方式为 A.Schiotz眼压计B、Goldmann压平眼压计C.非接触眼压计D.前房角镜E.指测法 3..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的表现不正确的是 A.虹膜膨隆B.一眼急性发作后,另一眼未发作者C、在激发试验下眼压无升高D.前房浅E.房角狭窄 4.使用哪种眼药水时应压迫泪囊区3~5分钟 A.0.5%可的松眼药水B.2%洁霉素眼药水C、0.5%噻吗心安眼药水D.1O%SC眼药水E.0.5%氯霉素眼药水 5突然视力下降伴有眼痛见于 A.视网膜脱离B、急性闭角型青光眼C.玻璃体出血D.缺血性视神经病变E.视网膜静脉阻塞 葡萄膜疾病 1.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治疗关键是 A、散瞳B.皮质类固醇药物应用C.维生素应用D.热敷E.抗生素使用 2..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表现为 A.发病前常有头痛、耳鸣、听力下降和头皮过敏等改变B.可出现典型晚霞改变和Dalen-Fuehs结节C以上均对D.双眼视力下降,可出现视盘炎E.可并发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等

中医眼科总结

发展简史 《黄帝内经》最早 《诸病源候论》巢元方等著包括胞睑、两眦、白睛、黑睛、瞳神等部疾病。 《龙树眼论》是我国第一部有影响的眼科专书。 《目经大成》黄庭镜著 《外台秘要》王焘著有关金针拨内障的最早记载 《中医眼科六经法要》陈达夫著 眼球结构:眼球由眼球壁和眼内容物组成。眼的内容物有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他 们与角膜一并称屈光间质。 眼球壁3层:眼球壁分为外、中、内三层。 (一)外层 外层是由致密的纤维组织构成,故称纤维膜。前1/6为透明的角膜,后5/6为白色的巩膜,二者移行处称角巩膜缘。纤维膜坚韧而有弹性,具有保护眼内组织和维持眼球形状的作用。(二)中层 中层为色素膜,因富含色素而得名。因为含有丰富的血管,又称血管膜。去除外层后,其外观状似紫色葡萄,故又称葡萄膜。中层由前向后分为虹膜、睫状体、脉络膜三部分。(三)内层 内层即视网膜。位于脉络膜与玻璃体之间,前至锯齿缘,后至视乳头,分为色素层和感光层。除色素层为色素上皮外,感光层为透明的薄膜。具有感光和传导神经冲动的重要作用。 角膜分层及其特点能不能再生 角膜的组织结构由前向后分为5层。 (1)上皮细胞层:是球结膜上皮的延续,由5—6层细胞组成,易与前弹力层分离,上皮再生能力强,损伤后在无感染的条件下,一般24小时可以修复,不遗留瘢痕。由于上皮层与球结膜上皮层相互连续,故病变时可以相互影响。 (2)前弹力层:是一层均匀一致无结构的透明薄膜,终止于角膜边缘,损伤后不能再生。(3)实质层:占整个角膜厚度的9/10。约由200层纤维薄板组成,薄板又由纤维柬组成,与角膜表面平行,排列极为规则,具有同等屈光指数,周围延伸至巩膜组织中,故炎症时可相互影响。本层无再生能力,一旦伤,则为瘢痕组织代替。 (4)后弹力层:为一透明的均质膜,由胶原纤维所组成,在前房角处分成细条,移行于小梁组织中,损伤后能再生。本层富有弹性,较为坚韧,角膜溃疡穿孔前常可见后弹力层膨出,甚至可持续数天之久。 (5)内皮细胞层:为整齐的单层内皮细胞组成。本层与虹膜表层相连,具有角膜-房水屏障功能,正常情况下,房水不能透过此层渗入角膜组织中。内皮细胞损伤后易引起基质水肿。本层在成年后损伤不能再生,缺损区主要由邻近的内皮细胞扩展和移行来覆盖 视网膜组织分层 视网膜组织由外向内可分为10层。即①色素上皮层;②视细胞层(杆体、椎体细胞层);③外界膜;④外颗粒层;⑤外丛状层;⑥内颗粒层;⑦内丛状层;⑧神经节细胞层;⑨神经纤维层;⑩内界膜。 主要感光细胞及其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