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听课记录
- 格式:docx
- 大小:1.95 MB
- 文档页数:6
六年级数学听课记录5篇第一节课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主题:数学四则运算内容概述:本节课主要研究了数学四则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老师首先讲解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然后通过一些例子和练题帮助我们巩固了这些知识。
接着,老师介绍了乘法和除法的原理和运算规则,并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我们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最后,老师还强调了四则运算的顺序和优先级的重要性。
第二节课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主题:小数的运算内容概述:本节课主要研究了小数的运算,包括小数的加减法、乘法和除法。
老师首先回顾了小数点的位置和读法,然后通过一些实例演示了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接着,老师讲解了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规则,并进行了一些练。
在课堂上还提到了小数的特殊情况,如小数乘以10、100或1000等。
最后,老师让我们做了一些小组练,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三节课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主题:分数的运算内容概述:本节课主要研究了分数的运算,包括分数的加减法、乘法和除法。
老师首先回顾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然后通过一些实例演示了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接着,老师讲解了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规则,并进行了一些练。
在课堂上还提到了分数的化简和通分的方法。
最后,老师进行了一次小测验,检验我们对分数运算的掌握程度。
第四节课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主题:比例和百分数内容概述:本节课主要研究了比例和百分数的概念和运算。
老师首先介绍了比例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并通过一些具体例子解释了比例的应用。
接着,老师讲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并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我们进行百分数的转化和运算。
在课堂上还进行了一些练,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最后,老师提出了一个综合应用题,要求我们利用比例和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节课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主题: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内容概述:本节课主要研究了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老师首先介绍了面积和体积的概念,并通过几何图形和实际物体的例子解释了它们的意义。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听课记录20篇小学数学听课记录(一):小学数学《能被3整除的数》听课记录一、提出猜想,引入新知师(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请同学们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会有什么特征呢?生:个位是3、6、9的数。
生:个位是0~9的数都有可能被3整除,如30、21、12……生:个位是0~9的数都不必须能被3整除,如11、13、14……(沉默片刻后,学生纷纷表示反对,并举出例子进行反驳)师:那么,能被3整除的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出现了片刻的冷场)你们想透过自我的操作来发现这个特征吗?生:想!(跃跃欲试)二、实验操作,初识新知各小组用自我组里的小棒摆数摆数,并完成教师发给你们的表格。
三、汇报交流,理解新知师:透过操作,你们发现了什么?生5:教师,我发现303、120、400、960等数能被3整除。
生6:教师,我发现用3根小棒怎样摆都能摆出3的倍数。
师:是吗,只能用3根小棒吗?(很多学生举手回答:6根、9根、12根……)生7:我发现小棒的根数只要是3的倍数,摆出的数就必须能被3整除。
师:你们的发现很有价值!再观察一下,你们必须会有新的发现。
(学生讨论一阵后开始举手)生:我发现小棒的根数就是它所摆数的各位上的数字之和。
生9:只要各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师:同学们真棒!自我发现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同桌间互相再说一说。
四、巩固练习,运用新知(略)五、回顾梳理,内化新知(略)本节课中,以学生的研究过程与研究情感体验为出发点,引导学生透过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方式亲身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
没有一味地套用教材,而是为学生创造了实验操作的活动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经历了“猜想──失败──疑问──求知──解决等一系列过程,逐步地感悟到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与所用小棒的根数有关。
当学生透过操作对新知有所感悟后,就必然产生说的愿望。
于是,安排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两个环节,让学生根据自我的感悟各抒己见,大胆争议甚至激烈辩论。
一年级下册数学听课记录20篇一、数的认识在一年级下册的数学课上,学生开始接触更加复杂的数学概念。
数的认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老师在课堂上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中认识数字,比如通过物品、数字卡片等教具,让学生感受数字的存在,并且理解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这样的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也帮助他们建立起对数字的直观认识,为将来更深入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加法与减法在一年级下册的数学课上,加法与减法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老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水果、玩具等,让学生感受加法和减法的实际意义。
老师还通过教学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敏感性,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加法和减法,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三、分类与排序在数学课上,分类与排序是一项重要的能力训练。
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让学生学会对物品进行分类和排序。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二十、总结与展望在一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中,学生们接触了许多新概念,通过老师耐心的引导和教学,他们在数学领域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通过这20篇数学听课记录,我深刻领悟到,在学习中,只有建立良好的基础,才能更好地掌握更复杂的知识。
老师的教学方法也让我受益匪浅,他们的耐心和细致的教学为我树立了一个优秀的榜样。
未来,我会继续努力学习数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为将来更深入的学习做好准备。
一、数的认识在一年级下册的数学课上,学生们开始接触更加复杂的数学概念。
数的认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老师在课堂上采用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中认识数字。
通过使用各种教具,比如物品、数字卡片等,让学生感受数字的存在,并且理解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帮助他们建立起对数字的直观认识,为未来更深入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15篇1. 圆的认识(120字)在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老师通过举例子、引入生活实际,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圆的定义、圆的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我们还进行了一些练习,巩固了圆的认识。
这节课让我对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分数的基本概念(150字)在这节课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分数的基本概念。
她通过用可视化的方式展示了各种分数,如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等,并教会了我们如何将分数转化为百分数和小数。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对分数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并且能够更灵活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 小数与分数的关系(180字)这堂数学课上,我们讨论了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老师通过举例子,教给我们如何将小数转化为分数,以及如何将分数转化为小数。
她还强调了小数与分数之间的等价性,并给我们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不仅加深了对小数和分数的理解,而且能够熟练地在两者之间进行转化。
4. 变量与代数式(160字)这节课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变量和代数式的概念。
她解释了什么是变量,以及变量在数学中的作用。
她还教会了我们如何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代数式,并用代数式解决问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对变量和代数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独立地应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5. 运算法则的应用(170字)在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加减乘除运算法则的应用。
老师通过举例子讲解了如何运用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并给出了一些练习题,巩固了我们的理解。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提高了我的运算能力,能够更熟练地运用运算法则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6. 二次根式(140字)在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
老师介绍了二次根式的定义,并教会了我们如何进行二次根式的运算。
她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实际问题,让我们应用二次根式解决问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对二次根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应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7. 坐标系和图形的认识(160字)在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坐标系和图形的认识。
小学五年级数学听课记录三篇导读:本文小学五年级数学听课记录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科目:数学年级:五年级授课者:张尊敬课题:方程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我们去菜市场买东西用什么称呢?学生:秤、电子秤老师:那你见过这样的秤吗?出示天平二、介绍天平它有两个托盘,中间有刻度,两天刻度相等,中间刻度为0.这就是天平。
三、探究新知,观看课件(一)等式1、在天平的两边放入砝码,左盘:20克和30克,右盘:50克,中间刻度指向0,那么说明天平平衡了。
提问:你能根据此列出一个式子吗?学生:20+30=502、观看课件,列式子。
30+x=80x+20=702x=1003、何为等式?学生一起说:表示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举例:60+x=8070+20=9050-20=304、总结:我们刚刚说的都是等式,先找等量关系,等式是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
5、举反例:5x>2930 学生:不是。
6、齐说两遍等式的概念。
(二)方程1、像30+x=80、x+20=70、2x=100这样的式子又叫什么呢?学生:方程老师:看来这位学生已经预习了本节内容,值得表扬。
2、对,就是方程,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反复读。
举方程的例子。
3、等式和方程的关系。
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所有的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三)板书20+30=50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30+x=50x+20=702x=100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四、练习1、判断哪些是方程,哪些是等式?为什么?2、看图列方程,并说一说表达的意思。
五、总结:何为等式?方程?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听课意见:1、从生活中事物导入,来吸引学生们的眼球。
2、在课堂安排上具有逻辑性:等量关系——→等式——→方程3、在板书上,注重用彩笔区分,清晰的描绘出了概念。
4、在课堂中照顾到了大部分学生,能做到一视同仁。
5、在强调重点时,采用多读、多念的方法,加深学生们的印象。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范文20篇)小学数学听课记录(范文20篇)小学数学听课记录(一):小学数学《能被3整除的数》听课记录一、提出猜想,引入新知师(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请同学们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会有什么特征呢?生:个位是3、6、9的数。
生:个位是0~9的数都有可能被3整除,如30、21、12……生:个位是0~9的数都不必须能被3整除,如11、13、14……(沉默片刻后,学生纷纷表示反对,并举出例子进行反驳)师:那么,能被3整除的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出现了片刻的冷场)你们想透过自我的操作来发现这个特征吗?生:想!(跃跃欲试)二、实验操作,初识新知各小组用自我组里的小棒摆数摆数,并完成教师发给你们的表格。
三、汇报交流,理解新知师:透过操作,你们发现了什么?生5:教师,我发现303、120、450、300、960等数能被3整除。
生6:教师,我发现用3根小棒怎样摆都能摆出3的倍数。
师:是吗,只能用3根小棒吗?(很多学生举手回答:6根、9根、12根……)生7:我发现小棒的根数只要是3的倍数,摆出的数就必须能被3整除。
师:你们的发现很有价值!再观察一下,你们必须会有新的发现。
(学生讨论一阵后开始举手)生8:我发现小棒的根数就是它所摆数的各位上的数字之和。
生9:只要各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师:同学们真棒!自我发现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同桌间互相再说一说。
四、巩固练习,运用新知(略)五、回顾梳理,内化新知(略)本节课中,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情感体验为出发点,引导学生透过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方式亲身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
没有一味地套用教材,而是为学生创造了实验操作的活动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经历了“猜想──失败──疑问──求知──解决等一系列过程,逐步地感悟到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与所用小棒的根数有关。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20篇下册篇一: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情境导入:1、师:小朋友,咱们先来听一个童话故事:在蚂蚁王国里有一座小桥。
有一天,一阵狂风把小一个扶手给刮断了。
这可怎么办呢?小蚂蚁们准备再用木头做一根扶手。
小朋友,你们知道扶手有多长吗?生:不知道师:扶手到底有多长呢?我这里有一根和扶手一样长的小棒。
哪位小朋友愿意用我盘子里的工具量一量扶手有多长?生1选用棋子,摆出来有5个棋子那么长。
生2选用回形针,摆出来有6个回形针那么长。
生3选用正方体,摆出来有4个正方体那么长。
2、质疑师:这可奇怪了,同样长的扶手,可量出来的结果怎么不一样呢?生:是因为选用的工具不一样)师: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量呢?生:尺子学生活动:(听故事,看大屏,用桌上的工具量长度。
)评:一开始就以童话故事的方式引入课堂,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抓住了。
然后教师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比如棋子、回形针、正方体等作为测量物体的工具,让学生感受到用不同的工具去测量,标准不一样,那么产生的结果也不一样。
从而引发认知冲突,产生学习新知的迫切需要。
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人们经过长期的探索才建立了统一的长度单位。
)二、认识厘米1、观察直尺师:下面咱们就来认识尺子。
请大家拿出直尺摸一摸,看一看,你们发现了什么?生:尺子上有很多数。
师:对,你们按顺序读一读。
尺子最左端的数是几?生:0。
师:猜一猜,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生:表示起点。
师:对,0对着的这根长刻度线就表示起点,咱们给它取个名字,叫0刻度。
(板书)你们还发现了什么?生:尺子上有很多线,有长有短。
还有“cm”。
师:“cm”就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今天咱们就一块儿来认识厘米。
(板书课题)(评:通过学生自主观察、探究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掌握直尺的基本构造。
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为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打下了基础。
)三、用厘米量1、估几厘米师:咱们估计一下,这座小桥大约几厘米长?(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2、量几厘米学生量,老师巡视。
小学五年级数学听课记录三篇篇一科目:数学年级:五年级授课者:张尊敬课题:方程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我们去菜市场买东西用什么称呢?学生:秤、电子秤老师:那你见过这样的秤吗?出示天平二、介绍天平它有两个托盘,中间有刻度,两天刻度相等,中间刻度为0.这就是天平。
三、探究新知,观看课件(一)等式1、在天平的两边放入砝码,左盘:20克和30克,右盘:50克,中间刻度指向0,那么说明天平平衡了。
提问:你能根据此列出一个式子吗?学生:20+30=502、观看课件,列式子。
30+x=80x+20=702x=1003、何为等式?学生一起说:表示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举例:60+x=8070+20=9050-20=304、总结:我们刚刚说的都是等式,先找等量关系,等式是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
5、举反例:5x>2930学生:不是。
6、齐说两遍等式的概念。
(二)方程1、像30+x=80、x+20=70、2x=100这样的式子又叫什么呢?学生:方程老师:看来这位学生已经预习了本节内容,值得表扬。
2、对,就是方程,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反复读。
举方程的例子。
3、等式和方程的关系。
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所有的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三)板书20+30=50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30+x=50x+20=702x=100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四、练习1、判断哪些是方程,哪些是等式?为什么?2、看图列方程,并说一说表达的意思。
五、总结:何为等式?方程?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听课意见:1、从生活中事物导入,来吸引学生们的眼球。
2、在课堂安排上具有逻辑性:等量关系——→等式——→方程3、在板书上,注重用彩笔区分,清晰的描绘出了概念。
4、在课堂中照顾到了大部分学生,能做到一视同仁。
5、在强调重点时,采用多读、多念的方法,加深学生们的印象。
篇二地点:五年级教室授课人:夏常松听课人:唐义红孔奎华夏维贵钟华林汪宜松课题:一个数除以小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3页例5、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5题,思考题。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7篇经过一天的团体听课观摩,让我见识到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师,以他们各自的团队特色,给我们上演一场教育教学的视觉盛宴。
在这7节观摩课中,既有全国知名教师团队的特征,又有区域教学的特点,对我们来说,他们的课堂教学代表着当前课改,有很大的学习意义。
其中,来自北京的薛铮教师教授了《积的变化规律》这一课。
薛教师代表的是吴正宪教师团队,这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薛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由具体的问题列出算式,从而发现问题:因数和积,谁变了是怎样变的然后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从而发现规律,总结规律。
这样的课堂,让学生由具体的问题发现规律,突出了教学的实效性。
浙江的学俞教师教授的《用字母表示数》一课,给我印象最深,这整整一堂课中并没有使用任何课件,而是在课堂中就地取材,在纸包里装粉笔,用在课堂上的学生和教师的岁数、会场的。
人数,甚至用自我秃顶的头发来引导学生对确定和不确定的认识,学生们在俞教师诙谐幽默的教学中不间断的发现、思考,时时会有在场教师的阵阵笑声和掌声,经典的反复问话“小朋友你今年几岁啊”、“一共有a人,小朋友有30人,那么大人有多少人啊”,课堂上欢声笑语不断,虽然没有使用多媒体,但精彩程度却不亚于年轻的教师有课件的课堂,让我受益匪浅。
经过这次小学数学教学年会所收获的教学经验,反思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我们欠缺的还很多,我们离那些名师的教学还有必须的距离。
我们的教学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本事还需进一步的加强。
同样的一节"商不变规律"课,使我有了不一样的反思、不一样的体验……第一次行动(教学)……1、创设情景师:同学们看过《西游记》吗?里面的资料精彩吗?这天教师给大家讲个孙悟空分桃子的故事。
孙悟空西天取经回来后,就迫不及待的来到花果山看它的孩儿们,它给孩儿们带来礼物桃子,分桃子时,它想和孩儿们玩一玩,孙悟空说:"把8个桃平均分给2只猴子吧!"下头的孩儿们连连摇头:"太少了!太少了!"孙悟空就说:"那好吧,把80个桃子平均分给20只猴子,怎样样?。
五年级数学听课记录五年级数学听课记录(7篇)五年级数学听课记录1今天在师傅的带领下,我有幸听了人民路小学汤瑛老师的课,教学内容是五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
自己刚好也教五年级,所以这节课对我的帮助非常大。
从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之后,还有两个单元,一个是统计,还有一个是数学广角。
这两个单元是比较难上的,网上的资料也不多,真的也不知道怎么来上。
听了汤老师的课(数字与编码),对这个内容有了新的认识。
数学广角这个内容是比较难上的,问题在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定位,到底要让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
这节课从学生要了解编码的几个方面入手,解决了编码的作用、方法、解读、原则和来历的问题,同时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编码。
课后,很多老师对这节课说了自己的想法,我觉得这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汤老师对于教学方法的强调。
其实学生学数学就是要有方法,汤老师在要学生编码的时候一直强调要先分级再编码。
教学生方法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有了方法,对于解决类似的问题就没有任何疑问了。
对于评课的汇总:1.信息量比较充分;2.调整练习(练习要与教学内容相对应);3.教学目标明确性;4.练习量还要加多,利于学生巩固;5.前呼后应;6.对学生的回答不要急于评价,呈现更多的学习材料;7.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先思考再动手);8.鼓励、激励学生,调动课堂氛围;9.对于数学广角整体内容的梳理;10.参与与反馈(关注全体学生)丁校用了五个词来形容:简单,明白,准确(材料等各方面),生动(生活化),深刻(数学味)。
五年级数学听课记录2一、引子:教研室组织新课程培训,我校施老师将执教研讨课《购物策略》。
教材创设了“商店促销商品”的生活情境,提供了三种常见的优惠策略;甲店是“买一送一”,乙店是“打九折”,丙店是“累积达到一定数目后,打八折”。
教材通过几个小问题的研究与讨论,让学生了解各个商店优惠策略,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了解各个商店店优惠策略的含义,然后通过对几个小问题的研究与讨论,选择适当的购物策略,使问题得以解决。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通用7篇〕小学数学听课记录〔通用7篇〕小学数学听课记录1 科目:数学年级:五年级授课者:课题:方程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我们去菜市场买东西用什么称呢?学生:秤、电子秤老师:那你见过这样的秤吗?出示天平二、介绍天平它有两个托盘,中间有刻度,两天刻度相等,中间刻度为0。
这就是天平。
三、探究新知,观看课件〔一〕等式1、在天平的两边放入砝码,左盘:20克和30克,右盘:50克,中间刻度指向0,那么说明天平平衡了。
提问:你能根据此列出一个式子吗?学生:20+30=502、观看课件,列式子。
30+X=80 X+20=70 2X=1003、何为等式?学生一起说:表示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举例:60+X=80 70+20=90 50—20=304、总结:我们刚刚说的都是等式,先找等量关系,等式是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
5、举反例:5X>29 30<70是等式吗?学生:不是。
6、齐说两遍等式的概念。
〔二〕方程1、像30+X=80、X+20=70、2X=100这样的式子又叫什么呢?学生:方程老师:看来这位学生已经预习了本节内容,值得表扬。
2、对,就是方程,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反复读。
举方程的例子。
3、等式和方程的关系。
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所有的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三〕板书20+30=50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30+X=50X+20=702X=100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四、练习1、判断哪些是方程,哪些是等式?为什么?五、总结:何为等式?方程?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听课意见:1、从生活中事物导入,来吸引学生们的眼球。
2、在课堂安排上具有逻辑性:等量关系——→等式——→方程3、在板书上,注重用彩笔区分,明晰的描绘出了概念。
4、在课堂中照顾到了大局部学生,能做到一视同仁。
5、在强调重点时,采用多读、多念的方法,加深学生们的印象。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2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老师放录像〔介绍第一小学的校园〕,然后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课本的图〕老师提问①:“在图中你能看到什么?”〔让同桌互相交流〕②:“你看到图形了吗?”学生1:我看到了正方形的蓝色地板砖学生2:我看到了长方形的蓝色地砖…。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第一篇:小学数学《能被3整除的数》听课记录一、提出猜想,引入新知师(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请同学们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会什么特征呢?生:个位是3、6、9的数。
生:个位是0~9的数都可能被3整除,如30、21、12……生:个位是0~9的数都不必须能被3整除,如11、13、14……(沉默片刻后,学生纷纷表示反对,并举出例子进行反驳)师:那么,能被3整除的数到底什么特征呢?(出现了片刻的冷场)你们想透过自我的操作来发现这个特征吗?生:想!(跃跃欲试)二、实验操作,初识新知各小组用自我组里的小棒摆数摆数,并完成教师发给你们的表格。
三、汇报交流,理解新知师:透过操作,你们发现了什么?生5:教师,我发现303、120、450、300、960等数能被3整除。
生6:教师,我发现用3根小棒怎样摆都能摆出3的倍数。
师:是吗,只能用3根小棒吗?(很多学生举手回答:6根、9根、12根……)生7:我发现小棒的根数只要是3的倍数,摆出的数就必须能被3整除。
师:你们的发现很价值!再观察一下,你们必须会新的发现。
(学生讨论一阵后开始举手)生8:我发现小棒的根数就是它所摆数的各位上的数字之和。
生9:只要各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师:同学们真棒!自我发现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同桌间互相再说一说。
四、巩固练习,运用新知(略)五、回顾梳理,内化新知(略)本节课中,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情感体验为出发点,引导学生透过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方式亲身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
没一味地套用教材,而是为学生创造了实验操作的活动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经历了“猜想──失败──疑问──求知──解决等一系列过程,逐步地感悟到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与所用小棒的根数关。
当学生透过操作对新知所感悟后,就必然产生说的愿望。
于是,安排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两个环节,让学生根据自我的感悟各抒己见,大胆争议甚至激烈辩论。
交流的问题并非为了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而是来自于学生自身的需求,是他们在感悟后急于表达而自然产生的想法。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范文20篇小学数学听课记录(范文20篇)小学数学听课记录(一):小学数学《能被3整除的数》听课记录一、提出猜想,引入新知师(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请同学们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会有什么特征呢?生:个位是3、6、9的数。
生:个位是0~9的数都有可能被3整除,如30、21、12……生:个位是0~9的数都不必须能被3整除,如11、13、14……(沉默片刻后,学生纷纷表示反对,并举出例子进行反驳) 师:那么,能被3整除的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出现了片刻的冷场)你们想透过自我的操作来发现这个特征吗?生:想!(跃跃欲试)二、实验操作,初识新知各小组用自我组里的小棒摆数摆数,并完成教师发给你们的表格。
三、汇报交流,理解新知师:透过操作,你们发现了什么?生5:教师,我发现303、120、450、300、960等数能被3整除。
生6:教师,我发现用3根小棒怎样摆都能摆出3的倍数。
师:是吗,只能用3根小棒吗?(很多学生举手回答:6根、9根、12根……)生7:我发现小棒的根数只要是3的倍数,摆出的数就必须能被3整除。
师:你们的发现很有价值!再观察一下,你们必须会有新的发现。
(学生讨论一阵后开始举手)生8:我发现小棒的根数就是它所摆数的各位上的数字之和。
生9:只要各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师:同学们真棒!自我发现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同桌间互相再说一说。
四、巩固练习,运用新知(略)五、回顾梳理,内化新知(略)本节课中,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情感体验为出发点,引导学生透过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方式亲身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
没有一味地套用教材,而是为学生创造了实验操作的活动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经历了“猜想──失败──疑问──求知──解决等一系列过程,逐步地感悟到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与所用小棒的根数有关。
当学生透过操作对新知有所感悟后,就必然产生说的愿望。
于是,安排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两个环节,让学生根据自我的感悟各抒己见,大胆争议甚至激烈辩论。
小学听课教案记录表日期:2022年3月1日年级:小学一年级科目:数学课题:《认识数字4》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字4的含义,能够正确书写数字4。
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数字4的写法和含义。
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认知和敏感性。
教学难点:1. 数字4的写法。
2. 对数字4的理解。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
2. 画有数字4的图片。
3. 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3,复习数字3的含义。
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已经有数字3了,今天我们要学习数字4,数字4是什么意思呢?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出示画有数字4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数字4的含义。
2. 教师讲解数字4的写法,让学生跟着书写数字4,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3. 教师通过数字卡片,让学生触摸、观察数字4,加深学生对数字4的认识。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发放练习本,让学生练习书写数字4。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运用数字4。
2. 学生展示活动成果,教师进行评价。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说出数字4的含义和写法。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数字卡片、图片、练习本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认识了数字4,掌握了数字4的写法和含义。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通过团队协作,运用数字4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整节课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良好。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数字4的知识。
小学数学课的听课记录学好数理化,走遍满天下。
从这句话就足以看出数学的重要性了。
下面请看小学数学课的听课记录的详细内容!小学数学课听课记录1(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复习: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2、从日常生活中引出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商店的冰箱里有两种香芋冰淇淋,圆柱形冰淇淋每支3元,圆锥形的冰淇淋每支0.8元,已知这两种冰淇淋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你认为买哪一种冰淇淋比较合算?。
3.导入:那么,到底谁的意见正确呢?通过今天这节课学习圆锥的体积计算之后,相信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解答了。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锥的体积。
(板书:圆锥的体积)(二)、动手测量,大胆猜想1.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和圆锥的各部分的名称,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测量一下你们手中的圆柱和圆锥,看看能发现什么?(按四人小组动手测量)教师巡视学生测量方法是否正确,不对的给予指导。
2.量后交流发现,得出结论:每个组的圆柱和圆锥都是等底等高的。
3.大胆猜想:估计一下,这个圆锥的体积与这个圆柱的体积有怎样的关系?可能是这个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给学生充分猜想的时间和机会)(三)、实验操作,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1.谈话:下面请大家利用你们手中的圆柱体和圆锥体来做实验,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想对不对。
(你们打算怎样做实验,先在小组内商量好办法)2.学生分组做实验,师巡回指导。
3.交流汇报。
(1)你们小组是怎样做实验的?(2)通过做实验,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圆锥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师相机板书: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4.提问:是不是所有的圆柱和圆锥都有这样的关系?教师出示不等底等高的圆锥、圆柱,让两学生上台操作实验。
提问:通过这个实验,你得出什么结论?(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才是圆柱体积的)5.启发引导推导出圆锥体积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提问:那么我们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板书: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先让学生试着写一写,然后师板书,学生进行对照)6.提问:要求圆锥体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公式中的底面积乘高,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乘。
经过一天的精彩展示,圆满结束。
纵观整个展示课,感觉教师们的课堂教学实践丰富,数学素养深厚,每节课各有所长。
反思整个展示课,认为成功与缺憾并存。
下头以宁晓英教师的《周长》一课为例,谈谈的一点看法。
认为这节课具有以下优点:1、注重实践,构成概念。
宁教师能将本节课的教学资料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生活经验巧妙地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知是本节课的亮点之一。
如:开课之初,从一个“周”开始,利用教具“树叶、正方形、长方形、半圆形、五角星等”,让学生动手描出周长,从而建立周长的概念,设计巧妙。
教师能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注意创设生活情境,组织教学,密切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2、注重参与,学生合作。
本节课能在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上下功夫,教师起到设计者、参与者、合作者的作用。
教师比较关注学生全程参与,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
鼓励学生用自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探索时光。
学生学的主动,学的活泼,敢于发表意见。
善于动脑思考,这些都是新课标所倡导的。
如:在测量周长一节中,让学生在纸上描画每个图形的周长,清晰建立“周长”的概念。
不足之处:1、教师讲解过多,不敢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寻找周长的测量方法“这一教学环节中,宁教师一个图一个图的带着学生尝试各种方法,讲解过多,包办过多,显得改环节显得单调冗长。
没有放手让学生自动手尝试,而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路。
和新课标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2、没有注意引用比较的方法,巩固学生的概念。
如:在教学“封闭”概念时,教师仅仅限于让学生认识封闭图形。
而没有设置比较图形“不封闭图形”,让学生经过比较,加深对“封闭图形”的理解。
这样教学,学生的认识就比较淡薄,对封闭的理解流于浅表,削弱了课堂教学效果。
八年级下册《织女星和牵牛星》1、教师导入新课2、学生作报告,报告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一、星空博览:展示有关天文学的图片二、作者介绍:叶至善的生平三、说明文简介:介绍说明文的有关知识点: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介绍织女星、牵牛星、光年、银河四、课程小练:学生自行出题,抢答题目,自行考核,主要考察对课文资料的理解。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数的⼤⼩⽐较》 《⼩数的⼤⼩⽐较》听课感受 4⽉24⽇下午,县教育局组织5名优秀教师来我校进⾏“送教下乡”活动。
在听了市级教学能⼿⾼艳梅⽼师的《⼩数的⼤⼩⽐较》⼀课后,感受颇深,受益匪浅,现浅谈如下: ⼀、导课新颖、激发兴趣 古⼈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培养学习兴趣是提⾼学习能⼒,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
⾼⽼师本节课就抓住了这⼀关键。
新颖的导课⽅式使学⽣从新课开始就产⽣强烈的求知*。
如在上课前在⿊板正中两排⽅格(),然后依次提问学⽣:(1)你看到了什么?(2)如果都在第⼆个格⼦上点上⼩数点的话,哪个数⼤?那个数⼩?(3)如果都在第⼆个格⼦上点上⼩数点的话,那个数⼤?学⽣在回答的过程中,我始终猜想⽼师到底要讲什么?不但激发了学⽣的学习积极性,也引起了我极⼤的兴趣。
⾼⽼师创设的这⼀新颖的求知情景,⼤⼤激发了学⽣乐学、爱学的内驱⼒,诱发了学⽣的学习兴趣。
⼆、练习设计独特 练习是⼩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个重要环节,通过⼀定数量的练习,可以使学⽣牢固掌握⼤纲教材所规定的基础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
通过练习可以促进学⽣思维、品格、⾝⼼等智⼒因素和⾮智⼒因素的发展。
通过练习还可以获得反馈信息,检验学⽣学习数学的能⼒,评价教与学的⽔平。
⾼⽼师在新课中通过⼤量有效的练习,师德本节课取得了较⼤的成功。
课堂中采⽤游戏的形式进⾏教学,⽼师指名上台转转盘,其余学⽣在练习本上的⽅格⾥填写数字,与⽼师、同学⽐输赢(也就是谁最后填写出来的⼩数⼤谁就赢,反之则输),利⽤学⽣好胜的特点,使每层练习富有挑战性和思考性,教学效果显著。
三、业务素质⾼ ⾼⽼师在教学中语⾔精炼、幽默、亲切,教学⽅法灵活,课堂驾驭能⼒较强,令我⼗分佩服。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
科目:数学
年级:五年级
授课者:张尊敬
课题:方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我们去菜市场买东西用什么称呢
学生:秤、电子秤
老师:那你见过这样的秤吗出示天平
二、介绍天平
它有两个托盘,中间有刻度,两天刻度相等,中间刻度为0.这就是天平。
三、探究新知,观看课件
(一)等式
1、在天平的两边放入砝码,左盘:20克和30克,右盘:50克,中间刻度指向0,那么说明天平平衡了。
提问:你能根据此列出一个式子吗
学生:20+30=50
2、观看课件,列式子。
30+X=80 X+20=70 2X=100
3、何为等式学生一起说:表示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举例:60+X=80 70+20=90 50-20=30
4、总结:我们刚刚说的都是等式,先找等量关系,等式是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
5、举反例:5X>29 30<70是等式吗
学生:不是。
6、齐说两遍等式的概念。
(二)方程
1、像30+X=80、X+20=70、2X=100这样的式子又叫什么呢
学生:方程
老师:看来这位学生已经预习了本节内容,值得表扬。
2、对,就是方程,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反复读。
举方程的例子。
3、等式和方程的关系。
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所有的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三)板书
20+30=50
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30+X=50
X+20=70
2X=100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四、练习
1、判断哪些是方程,哪些是等式为什么
2、看图列方程,并说一说表达的意思。
五、总结:何为等式方程
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听课意见:
1、从生活中事物导入,来吸引学生们的眼球。
2、在课堂安排上具有逻辑性:等量关系——→等式——→方程
3、在板书上,注重用彩笔区分,清晰的描绘出了概念。
4、在课堂中照顾到了大部分学生,能做到一视同仁。
5、在强调重点时,采用多读、多念的方法,加深学生们的印象。
《》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