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翻译理论流派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6
西方翻译流派:我不是作为解释员,而是作为演说家进行翻译西塞罗首次提出解释员式翻译,演说家式翻译=直译,意译自西塞罗以来,翻译开始看作文艺创作忠实原作的译者不适合逐字死译贺拉斯翻译不要墨守成规,必要时创作新词或引进外来语第一部标准拉丁文《圣经》哲罗姆区别对待文学翻译和宗教翻译,文学用意译,圣经用直译文艺学派翻译是一门艺术德莱顿翻译三类:逐字翻译,意译,拟作《论翻译的原则》西方翻译理论第一部专著泰特勒译作英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翻译三原作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翻译三分法:语内语际,符际布拉格学派雅各布森《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创始人)对等观念卡特福德:《翻译的语言学理论》语义翻译逐字翻译原文,原作者伦敦学派(作者)直译客观,准确,过译忠实翻译重内容轻效果,纽马克归化交际效果交际翻译意译主观,译入语,欠译(读者)地道翻译译入文化语言学派重效果轻内容翻译的科学翻译即交际动态对等----功能对等交际理论奈达翻译过程:分析--转换--重组--检验翻译是交际活动思想概括翻译主要是意译为了意译,须改变语言形式赖斯(创始人)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忠实性法则德国功能学派弗米尔目的论翻译行为诺德功能加忠诚理论创始人《研究翻译的名与实》早期霍姆斯描写翻译研究翻译研究理论翻译研究应用翻译研究翻译研究学派定义:将翻译理论概念置于更大的文学,社会和多元系统学派和文化框架之中考察,引进文学符号。
佐哈尔:创立术语多元体系描写学派图里:翻译规范(译语文化规范对翻译策略的影响)勒弗维尔:翻译-重写重写—操纵文化转向文化学派巴斯奈特:翻译等值女权主义翻译理论:谢莉西蒙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翻译是帝国的殖民工具翻译观阐释学派代表《通天塔:语言与翻译面面观.斯坦纳理解即翻译翻译步骤:信任-攻占-吸纳-补偿突出译者中心解构学派。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谭载喜在介绍西方翻译理论时,将西方翻译理论分为四大学派:1布拉格学派;2 伦敦派; 3 美国结构派;4 交际理论派。
而柯平在《西方翻译理论浅析》一文中介绍了六大学派:1.语言学派;2 交际学派;3 美国翻译研讨班学派;4文学-文化学派;5结构学派;6社会符号学派。
下面将一一介绍。
一、布拉格学派该学派的创始人为马希修斯(Vilem Mathesius)、特鲁贝斯科伊(Nikolay S. Trubetskoy)和雅可布森(Roman Jakobson)。
主要成员有雅可布森、列维、维内等重要的翻译理论家。
这一学派的主要论点为:(1)翻译必须考虑语言的各种功能,包括认识功能、表达功能和工具功能等;(2)翻译必须重视语言的比较,包括语义、语法、语音、语言风格以及文学体裁的比较。
布拉格学派最有影响的翻译理论家是罗曼•雅可布森。
他原籍俄国,后移居捷克;二战时迁至美国,加入美籍。
作为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对翻译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之中。
文章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翻译的重要性、语言和翻译的关系以及存在的问题给出精辟的论述。
自1959年发表后,此文一直被西方理论界奉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
雅可布森的论述主要有五点:(1)翻译分为三类: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和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所谓语内翻译,是指在同一语言内用一些语言符号去解释另一些语言符号,即通常的“改变说法”(rewording)。
所谓语际翻译,是指在两种语言之间即用一种语言的符号去解释另一种语言的符号,即严格意义上的翻译。
所谓符际翻译,是指用非语言符号系统解释语言符号,或用语言符号解释非语言符号,比如把旗语或手势变成言语表达。
西方翻译理论翻译的解构主义流派概述一、受逻各斯中心主义(logocentrism)影响的结构主义翻译观结构主义的翻译观认为,原文有固定确切的意义,原文作者是原文的主体,因而在翻译中译者必须仰视原文及其作者,将其作为翻译中的本原,把再现原文当做中心任务,以求得译文与原文之间的等值。
二、解构主义的翻译思想的代表人物:德里达本亚明韦努蒂三、解构主义思潮出现对传统翻译理论产生巨大的冲击。
1、对结构主义和解释—接受理论的批判。
2、将解构主义引入翻译理论,形成了解构主义的翻译流派:1)主张用辨证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哲学观来看待翻译;2)原文意义只是在上下文中暂时被确定下来;3)译者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寻找原文意义,发掘出使原文存活的因素;4)主张原文与译文,作者与译者应该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
3、解构主义的翻译思想,不是“求同”,而是要“存异”。
“异延”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与德里达一、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哲学1、从方法论上批评了结构主义的结构中心论。
1)解构哲学的目标,就是要拆除“结构主义”所认为的具有中心指涉结构的整体性同一性;2)解构的方式是用“意义链”(a chain ofsignification)去取代“结构”,从而避免结构的先验同一性。
3)在德里达看来,结构主义的“结构”中心性整体性是建立在“在场的形而上学”基础之上的。
他认为,这种关于“在场”的信念是限制人们理解世界的具体知识。
2、从本体论上批判了海德格尔寻求终极真理的形而上学观。
1)德里达认为,西方形而上学逻各斯中心主义从本质上认定某一认识真理的方法优于另外一些方法,这使得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思维方法建立在一正一反二元对立的基础之上。
2)德里达指出,西方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的二元项对立并非是平等并置,而且存在着等级秩序,这种等级秩序所证明的是二元对立的前一项优于或先于后一项,因而前项是首位的、本质的、中心的、本原的,而后项则是次要的、非本质的、边缘的、衍生的。
翻译理论研究之四——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翻译
科学派
中文翻译科学派是当代西方中文翻译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主要关注翻译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该流派强调翻译是一种科学的活动,需要通过系统的方法和理论来进行研究和实践。
中文翻译科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吴立言、邱立本、孙振威、韦沛然等。
他们在研究中文翻译理论方面,采取了基于现代语言学和翻译学的方法,强调翻译必须建立在对原文和译文语言本质的准确理解基础上。
中文翻译科学派的研究重点包括翻译的原则、策略、方法和技巧等方面。
他们认为翻译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忠实原文、准确传达信息、灵活运用语言等。
此外,他们还注重研究翻译的具体方法和技巧,如句法结构分析、语义转换、文化背景的考虑等。
中文翻译科学派的研究成果为当代中文翻译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对翻译教学和实践也具有指导作用。
同时,中文翻译科学派的研究还促进了中西方翻译理论交流和学科建设的发展。
总之,中文翻译科学派是当代西方中文翻译理论的一支重要流派,以科学性和规范性为特点。
他们的研究对中文翻译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次《翻译理论》课作业:Classifications of Schools of TranslationTheories参阅了美国翻译理论家根茨勒的《当代翻译理论》之后,了解到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可划分为5大流派,即:TheNorth AmericanTranslation Workshop, The“Sc ience”of Translation,Early TranslationStudies, Polysystem Transla tion, Deconstruction.(1)北美培训学派(TheNorthAmericanTranslation Workshop):侧重实践,强调译文的品味及文学价值,但译论局限于美学经验和指令性翻译规则,缺乏系统化理论。
代表人物有:策德内斯(创立培训班的前提)、理查兹(翻译的理论基础)、庞德(细节翻译理论)、威尔(翻译的矛盾)。
(2)翻译科学学派(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也可称额为翻译的语言学派,其特点就是有加强翻译的理论研究的意识,并想使之称为一门“学科”,但结果又并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成为了别的学科的附属,具体点就是成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所以才有人把这段的翻译研究称为“语言学派”或“科学”学派。
代表人物有:Jakobuson, Nida, J.C.Catford, Wolfram Wills, Newmark,Reiss,Vermeer(3)早期翻译研究派(EarlyTranslation Studies):该学派兴起于70年代的比利时、荷兰等国家,主要探讨译文产生与作用。
该学派主要采取译入文学文化研究手段,侧重直观法和文学翻译,到80年代,该学派学者Jose Lambert转向了译学客观描述个案研究,英国的SusanBassnett, 其著名代表作之一为Translation Stud ies 和比利时学者Andre Lefevere, 其著名代表作之一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则转向文化研究模式(4)多元体系学派(Polysystem Translation):其翻译理论反战与早期研究学派,是翻译研究学派合乎逻辑的延伸和发展。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代表人物翻译学必读1语文和诠释学派二十世纪之前的翻译理论被纽马克(1981)称为翻译研究的‘前语言学时期’,人们围绕‘word-for-word’和‘sense-for-sense’ 展开激烈的讨论,核心是‘忠实’,‘神似’和‘真理’。
典型的代表有John Dryden, Tytler等,而Barnard, Steiner等人则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2语言学派Jacobson(1959)提出意义对等的问题,随后的二十多当年,学界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
奈达(1969)采取了转换语法模式,运用“科学(奈达语)”的方法来分析他翻译《圣经》过程中的意义处理问题。
奈达提出的形式对等说、动态对等说和等效原则都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受众一方。
纽马克信奉的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即重视翻译中的语义和交际方面。
3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批评话语分析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功能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话语分析理论Discourse Analysis for Interpreters翻译专业演说分析Pragmatics &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积极话语分析rhetorical or discourse analysis语篇分析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Mediated discourse analysis中介话语分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作为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一个分支,话语分析经历了产生和发展壮大的过程,其理论背景来自(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
今天,话语分析的方法已经逐步运用到翻译研究中。
House(1997)提出的翻译质量模型就是基于韩礼德的理论,他吸收了其中的语域分析方法;Baker(1992) 则为培养译员提供了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的范本;Hatim 和Mason(1997)将语域研究拓展到语用和符号学角度~4目的学派目的学派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德国兴起,是从静态的语言学、语言类型学中剥离出来的。
most basic structures of Chomsky’s model,for Nida,kernels are the basic structural elements out of which language builds its elaborate(详尽复杂的) surface structures[用来构成语言复杂表层结构的基本结构成分].Kernels are the level at which the message is transferred into the receptor(受体)language before being transformed into the surface structure in three stages:Literal transfer字面转移--minimal最低度~--literary书面~2)Analysis:generative-transformational grammar(转换生成语法by Chomsky)’s four types of functional classEvent(verb)事件:行动、过程等发生的事Object(noun)实体:具体的人和物Abstract(quantities and qualities,adjective)抽象概念Relational(gender,qualities,prepositions and conjunctions)关系2,Basic factors in translation1)The nature of message:content V.S.form2)The purpose(s)of the author/translatorTypes of purposes identified by Nida:①for information②suggest a behavior③imperative(祈使,命令)purpose3)The audiences(4types):children;new literates;average literate adult;specialists3,Relatedness(相关)of language&culture4,Two basic orientations(方向)in translating1)Formal Equivalence(F-E):focuses on the message itself,in both form and content.•Principles governing F-E:①grammatical units语法单元②consistency in word usage词语用法前后一致,连贯性③meanings in terms of the source context源语语境意义2)D-E(dynamic equivalence):①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equivalent effect(•Principles governing it)②aiming at complete naturalness of expression;③un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source culture.•Economic~can be transferable with cultural~.实际上三种形式均可互相转化。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
西方的翻译活动#若从公元前(世纪%七十子希腊文本圣经&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问世算起#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自古罗马的西赛罗!)*+,-."’贺拉斯!/.-01*23"以来#翻译学学派林立#学说纷繁$不同时代’不同学派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翻译进行了各自的阐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部西方翻译学史就是一部学派的传承与更替’聚合与交锋的历史$国内对于西方翻译理论的译介与评价也有三十年的历史了#由于不同学者对西方翻译流派划分时所依据的标准不同#一度出现了流派名称混乱的情况$有人把文化学派归于(翻译研究)学派的框架之下456(5%(7#也有人用(文化学派)来统称(翻译研究)学派!张南峰’陈德鸿##$$$"$同是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有人把它归为(解构学派)或译者中心学派456(7%(8#也有人把它归为翻译研究学派4#6$本文通过对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的梳理与评价#一方面呼吁国内学者为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正名)#以方便学术界的理论交流*另一方面希望从西方翻译理论研究中获得启示#以促进国内翻译理论流派的形成$ 一对翻译理论流派的概括和梳理是翻译研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许多翻译理论家都进行过有益的探索$尤金+奈达!5&8!"根据各流派所关注的焦点将当代翻译理论分为四个基本流派,语文学派’语言学派’交际学派和社会符号学派!9*:0;5&’7"$埃德温+根茨勒!<:=0-:>,?1@A,-"在其专著%当代翻译理论& B5&&(C中#根据二战至九十年代初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状态#依据各流派所采用的研
究方法和依据的理论来源将当代译论划分为(美国翻译培训派)’(翻译科学派)’(早期翻译研究派)’(多元体系派)和(解构主义派)五大流派$香港学者张南峰’陈德鸿!#$$$"在%西方翻译理论精选&中将西方翻译理论流派分为语文学派’诠释学派’语言学派’目的学派’文派!并且在大流派下分出小流派的划分方法比较合理"首先!他划分的目的明确#$$为了强调翻译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其次!这种方法以时间为线!把各个流派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姻亲关系表述得非常清楚!脉络分明"他的缺陷是在当代翻译理论的划分方法上显得有点混乱!而张南峰的划分更易于被学术界所接受"当然!要想得出公正合理的划分还是得考察一下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的渊源" 二从古代的西赛罗到!"#"年!可以叫做传统的翻译学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基本上没有什么学科意识!理论均零碎而不成系统!作者大多是翻译实践家!理论大多是经验性的"&潘文国!$%%$’%从!"&"年雅可布逊&’()*+,*-(./(+’发表他的著名论文(翻译的语言观)开始到0"1$年!可以叫做现代的翻译学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有朦胧的学科意识!认为需要加强翻译学的理论研究!使之成为一门*科学+"人们把这一阶段的翻译研究称之为*语言学派+&陈德鸿,张南峰!$%%%’或*科学学派+&23+45637!0""8’%从0"1$年霍姆斯发表里程碑性的论文(翻译研究的名与实)开始至今!可以叫做当代的翻译学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学科意识%当代的翻译学阶段是翻译研究最为繁荣的阶段!也是最有争议的阶段%而最大的争端就是*翻译研究学派+之*名+与*实+的问题% 霍姆斯及赞同他主张的一批学者一度被称作*翻
译研究学派+%而后来*97*+/6*4:(+;4<=:3/+又成了整个*翻译学+的正式称呼%0"1>年勒弗维尔建议学术界将97*+/6*4:(+;4<=:3/作为翻译学科的正式名称!这就造成了一些混乱%特别是这一派的学者在理论研究深入的过程中观点逐渐分化!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再用一个名称去称呼也显得过于笼统%*翻译研究学派+的奠基人是霍姆斯!当时与他持有同一观点的还有捷克的学者列维?@3ABC,波波维奇?D+4(+ E(F(A:-G与米柯?H7*+4:/3IJ:I(G等!以后常一起交流的有以色列学者埃文!左哈尔和图里!以及比利时学者兰姆勃特?@*).374G,布罗依克?K7(3-IG和勒弗维尔?@3L3A373G%通过几次小型学术会议!这一学派的成员又扩大到英国的巴斯奈特和赫曼斯,比利时学者杜尔斯特?@:3A3+M-N<7/4G,韩国学者9N373/*OB<+等人.形成了这一学派的中坚!也是推动翻译学在全世界确立的功臣"这一学派又被称为*低地国家学派+,*洛文!特拉维夫轴心+,*操纵学派+,*多元系统学派+,*描写翻译学派+等!其实指的都是同一批人"最后!这一支队伍又扩大到观点接近的一批学者如德国的凡尔米埃PO*+/Q37)337G斯内尔!霍恩比!加拿大的贾尔&M*+:362:63’,皮姆&D+4(+BEB)’R和美国的韦努蒂等" 潘文国先生在考察了当代翻译理论流派之间的渊源关系以后将其划分为三个流派/翻译研究学派,*解构+学派或译者中心学派以及*后殖民主义+学派或政治学派"他把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后现代+翻译理论都归于解构学派或译者中心派"但是本文作者发现!在提及西方翻译流派时学者们引用得多的还是香港学者张南锋等人的划分方法!而更多的人趋向于宽泛地将八十年代以来以文化研
究的方法来研究翻译问题的这一派学者称为*文化学派+"得以流传的不能说是最好的!但是一定是最利于接受的" 三我们学习研究西方翻译理论当然要对我国的翻译理论研究有所启发和帮助"研究西方翻译理论流派除了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各学派的译论和他们的渊源关系以外!不可避免地还会意识到学术流派的重要性"学术研究中流派的形成是研究深化的一个表现!流派意识体现了清晰的理论意识!因此!某一学科的发展史往往体现为学科内不同学派或流派的此消彼长,相互继承!或互为补充,共同发展"钱冠连曾指出!我国语言学家不热衷于成体系的理论创造!学派,流派的意识淡薄!以至于长期维持有学术而无学派的现状S#T8"UVW"受他观点的启发!有学者开始探讨我国翻译学界学派意识淡薄的缘由"王宏印认为中国缺乏建立学派的条件有/0’学术规范没有建立起来!大量重复而缺乏创见的文章和书籍充斥于学界和课堂.W’可以借鉴的其他理论来源不像西方那样多!例如语言学和文艺学的理论流派贫乏.8’趋同思维!教条套用!缺乏理解力,判断力,创造力的情况普遍.V’喜欢大而全的理论体系和框架&忽视理论对现实问题的关注’!而不能长期效力于一个问题的研究而获益处!即没有独立的研究领域和持久的研究课题.&’学界互相封闭!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借鉴!或者只有形式主义的开会式的交流!而无实质性的交流!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的划分>& 万方数据即不能利用他人智慧进行创造性思维和独立的理论创造!"#! 那么"我们该如何创建自己的学派#国内学者已经有人给出了有见解的观点$ 首先"要增强创新意识"学会运用时代眼光来观察"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国际眼光和
综合眼光是学派创建必不可少的!其次"中国译论要说自己的话!重建中国译论"至少有几条道路可以探索!第一"以现代观念去整理中国的译论遗产"以探究中国译论的现代价值与意义!第二"以创造性思维对西方的译论流派进行变异"从而在西方的译论流派史上刻上中国的名字!第三"以中国文化的整体性"去整合西方片面精确的译论"使之在更高的文化层次上得以综合!再次"需要一个宽松的学术环境和翻译学研究者宁静致远%淡薄名利的学术品格!此外"学术界自身应当尽快进行制度革新"社会也应该建立宽松的学术人才流动机制"使得国内学术观点基本相同的人才可以跨区域自由流动"比较方便地聚集到相应地区"以形成学术聚合效应! !$#$%&’( 当代西方翻译研究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开放性"研究方法多样"不拘于一家之言!而我国近二十年来的翻译研究跟风现象严重"缺乏原创性和国际眼光!造成这一现状与我国没有翻译流派这一事实脱不了关系!另外"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学派"国际学术舞台就很难有我们的地位和声音!因此"我们期待着能够尽早形成自己的翻译流派"这样中国的译学研究就能够加入国际学术共同体"与西方翻译理论平等自由地&对话’!参考文献! !)#潘文国*当代西方的翻译学研究((( 兼谈&翻译学’的学科性问题!+#*中国翻译"",,""))** !"#李文革*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蒋骁华*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新发展!+#*外国语言文学"",,0)1**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2#杨晓荣*略谈我国翻译研究中为什么没有流派!+#*外语与外语教学"1,,.")1** !3#张柏然%辛红娟*中国需要创建自己的翻译
学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