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传统食品
- 格式:doc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15
中国古代的历史食品与饮食中国古代的历史食品与饮食丰富多样,融合了不同地区的传统与文化。
这些食品和饮食习惯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文化的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中国古代的历史食品与饮食。
一、中国古代的主食中国古代的主食多以谷物为主,如稻米、小麦和粟米等。
其中,稻米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食物之一。
中国古代的人们通过种植、收割、加工来获得稻米,并将其制成各种各样的主食,如米饭、米粥、糕点等。
此外,小麦也是主要的谷物之一,面食在古代中国人的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如面条、馒头等。
二、中国古代的肉类食品在古代中国的饮食中,肉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的肉类食品有猪肉、牛肉、羊肉和鸡肉等。
在古代社会中,肉类是非常珍贵的食物,多用于重要的节日或宴会上。
在农村地区,人们往往用杀猪来表示喜庆,与亲朋好友一同分享。
三、中国古代的蔬菜和水果除了主食和肉类,中国古代人们也注重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蔬菜种类丰富多样,如白菜、芹菜、豆芽、茄子等,这些蔬菜被广泛用于烹饪和炒菜。
水果方面,苹果、梨、桃子、杨梅等水果在古代也很受欢迎,成为人们饭后解渴的好选择。
四、中国古代的饮品除了吃的食物,饮品在古代中国的饮食文化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古代的饮品主要有茶和酒。
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受到人们的喜爱,被视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象征。
中国古代的酒也有很高的地位,人们常常用酒来表达友谊和庆祝重要的场合。
五、中国古代的食品制作技艺中国古代的食品制作技艺独具特色,积淀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
古代厨师们擅长使用各种烹饪方法,如炒、蒸、煮、炖等,以及调味方法,如糟、酱、盐等。
他们注重食材的新鲜和调味的均衡,追求将食物的鲜美和营养完美结合。
六、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除了食物本身,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也是独具特色的。
古代人们在饮食的过程中追求和谐和平衡,崇尚“五味调和”的理念,即咸、甜、酸、苦、辣五味的平衡。
此外,中国古代也形成了许多与饮食相关的礼仪和习俗,如宴会上的座次、饮酒的顺序等。
大班社会教案《中国的传统食品》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传统食品种类和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的品尝食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3.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了解中国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内容1.介绍中国的传统食品种类:包括饺子、汤圆、月饼、粽子等。
2.了解这些食品的制作方法,其中包括原材料的准备、加工手法、烹饪技巧等。
3.口感和风味的探究,提供示范性的口感品尝,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舌尖来感受不同的味道和韵味。
4.介绍中秋和春节期间中国人食品文化的传统,让学生认识传统节日食品文化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教师收集饺子、汤圆、月饼、粽子等不同的传统食品,为学生提供示范性的口感品尝。
2.教师准备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食品图片和视频资料。
3.教师准备教学辅助材料,例如标准化的制作流程图、视频教程等。
第一阶段:导入新课教师播放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食品图片和视频资料,介绍一些中秋和春节期间食品文化的传统,让学生领略中国美食世界的博大精深。
第二阶段:重点授课1.教师介绍并解释所选传统食品的名称、起源、历史背景和食品功效等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传统食品的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传统食品的各种材料以及不同的加工和烹饪方式。
3.教师通过示范的方式,展示饺子、汤圆、月饼、粽子的制作过程,并让学生参与到制作当中,体验传统食品制作的乐趣和各种操作技巧,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教师进行口感品尝教学,让学生品尝不同传统食品的味道,了解它们的香味组成和配料比例。
第三阶段:课程总结教师针对刚才的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让学生回顾和复习学习内容,同时期望学生能够了解和品尝中国的传统食品文化,传承中华文化精髓,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食文化。
教学反思1.教学课堂气氛轻松、愉悦,让学生在知识积累与实践参与中收获不一样的快乐。
2.通过口感品尝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不同食品之间的差异,让学生对美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验。
3.在教学中要注意传统文化的传承性和创新性,让学生明白传统和创新之间的平衡和关系。
2018年《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考前模拟训练第九章中国饮食文化一、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1、中国烹饪、法国烹饪、土耳其烹饪被认为是世界三大烹饪流派的代表。
()2、铜器的发明是人类真正进入烹饪时代。
()3、明清时期我国形成“四大菜系”鲁、苏、粤、川。
()4、北方代表菜“鲁菜”是我国北方历史悠久、影响最大的菜系。
()5、鲁菜的主要特点是讲究调味醇正、口味偏于咸鲜。
()6、川菜以味型多样、变化巧妙而著称。
()7、川菜具有“一菜一格”和“百菜百味”的特殊风味。
()8、鲁菜具有鲜、嫩、香、脆的特色为八大菜系之首。
()9、粤菜以选料广博奇杂、菜肴新颖奇异而闻名全国。
()10、历代宫廷肴馔的风味都具有共同的特点是华贵珍奇、配菜讲究典式规格。
()11、清代宫廷菜特点是选料严格、制作精细、形色美观。
()12、官府菜讲究用料广博益寿、制作奇巧精致、味道中庸平和、菜名典雅得趣。
()13、谭家菜的代表名菜有清汤燕窝、风尾鱼翅、草菇蒸鸡、扒大乌参。
()14、随园菜的代表名菜有素燕鱼翅、鳆鱼炖鸭、白玉虾圆、雪梨鸡片。
()15、寺院菜特点为就地取材,烹饪简单,品种不繁,质量求精。
()16、天津三绝食品是桂发祥大麻花、耳朵眼炸糕、狗不理包子。
()17、蟹黄汤包被誉为“天下一品”。
()18、牛羊肉泡馍是陕西名食的“总代表”。
()19、刀削面被称“天下一绝”为山西最有代表性的面条。
()20、天津狗不理包被誉为“天下第一包”。
()21、西安饺子、臊子面、牛羊肉泡馍被誉为“西安饮食三绝”。
()22、兰州拉面的特点概括为“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
()23、抓饭是新疆最有名的民族风味小吃。
()24、过桥米线为云南特有风味小吃。
()25、“桂林马肉米粉”洁白细嫩、软滑爽口,有“吃米粉找不到头”之说。
()26、湖南火宫殿臭豆腐具有“黑如墨、香如醇、嫩如酥、软如绒”的特点。
()27、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部茶叶科学专著。
中国传统饮食1、兰州拉面兰州牛肉面,又称兰州清汤牛肉面,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是甘肃省兰州地区的风味小吃。
它以“汤镜者清,肉烂者香,面细者精”的独特风味和“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椒油红)、四绿(香菜、蒜苗绿)、五黄(面条黄亮),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顾客的好评。
并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得到美誉“中华第一面”。
2、北京烤鸭烤鸭是具有世界声誉的北京著名菜式,起源于中国南北朝时期,《食珍录》中已记有炙鸭,在当时是宫廷食品。
用料为优质肉食鸭北京鸭,果木炭火烤制,色泽红润,肉质肥而不腻,外脆里嫩。
北京烤鸭分为两大流派,而北京最著名的烤鸭店也即是两派的代表。
它以色泽红艳,肉质细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的特色,被誉为“天下美味”。
3、上海糯米团糯米团是江南地区经典的地方小吃。
老上海人的传统早餐,在宁波和上海的一些地摊上,均可以见到这些特色的传统早餐。
糯米擀成薄薄的一张面饼,在上面放点榨菜,夹一根油条,卷成一个团子,就这样,纯正的上海糯米团就完成了。
4、重庆酸辣粉重庆酸辣粉是重庆城区广为流传的一种地方传统名小吃,历来就是重庆人的最爱之一。
手工制作的主粉由红薯,豌豆淀粉为主要原料,然后由农家用传统手工漏制。
重庆酸辣粉的粉丝劲道弹牙、口味麻辣酸爽、浓香开胃,深受全国人民喜爱的重庆地方小吃。
5、武汉热干面热干面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是湖北武汉最出名的小吃之一,有多种做法。
以油、盐、芝麻酱、色拉油、香油、细香葱、大蒜子、量卤水汁、生抽为辅助材料。
其色泽黄而油润,味道鲜美,由于热量高,也可以当作主食,营养早餐,补充机体所需的能量。
6、宁波汤圆汤圆是浙江宁波著名的特色小吃之一,也是中国的代表小吃之一,春节,元宵节节日食俗。
历史十分悠久。
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
当时明州(现浙江宁波市)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猪脂肪油、少许白砂糖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中国美食》主要内容和知识点中国美食是世界闻名的,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特色美食。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的美食文化吧!一、中国菜系分类中国菜系根据不同的行政区划、地理环境、民族风情以及历史文化等因素,可以分为八大菜系,分别是:川菜、鲁菜、粤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和徽菜。
每一种菜系都具备其独特风味,并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特产烹制出有特色的美食。
二、川菜川菜的特点是口味重、麻辣味浓。
著名的四川火锅、麻婆豆腐、水煮肉片等都是川菜的代表。
川菜还有一种用著名的川剧脸谱命名的菜,如麻婆豆腐就是用麻、辣两个脸谱的特点来形容菜肴特点的。
三、鲁菜鲁菜属于北方菜系,以炖、烤、卤煮、熬等方式烹制,以鲁菜为代表的美食有孔府烤鸭、孔乙己扒肉、烤羊腿等。
鲁菜在烹调时都采用原汁原味的原则,保留了菜肴原有的香味和鲜味。
四、粤菜粤菜是中国南方的代表性菜系,以烧、炒为主要烹调方式,以清淡、鲜美、嫩滑为特点,如著名的广东文昌鸡、佛跳墙、白切鸡、烧鹅等都是粤菜。
五、苏菜苏菜是江苏省的代表性菜系,深受江南水乡的风情影响,以纤细、柔美、精致、清淡、爽口而著称,苏菜的代表有狮子头、清蒸鱼、凉菜等。
六、浙菜浙菜是浙江省的代表性菜系,以烹调手法的灵活变化而形成,讲究用料新鲜,突出咸淡味之间的协调关系。
浙菜的代表有东坡肉、宋嫂鱼羹、西湖醋鱼等。
七、闽菜闽菜是福建省的代表性菜系,口味清淡,以海鲜为主要材料,爆炒技术熟练,菜品新颖美观,常见菜式有佛跳墙、椒盐大虾、酸菜鱼等。
八、湘菜湘菜是湖南省的代表性菜系,以香、辣、鲜、麻等的口感特点而著名,菜肴味道鲜美,以腊肉、辣椒、酸菜等为调料,代表菜肴有剁椒鱼头、口味菜根香、红烧肉等。
九、徽菜徽菜是安徽省的代表性菜系,以肉质鲜嫩、滋味地道、形色美观而闻名,徽菜均采用原料充分利用,注重口味重、鲜、嫩、酸甜等多味的刺激,代表菜肴有毛血旺、糖醋里脊、黄山熏肉等。
以上就是中国的八大菜系以及徽菜了。
每个菜系有着不同的特点,受到本地环境、风俗习惯、历史文化、人们的饮食需求等多方面的影响。
第九章果品
果品:是人工栽培的本木和草本木植物的果实及其加工制品等一类食品的总称。
指出:果品在烹调中应用很广,在大型筵席到日常小吃都有果品的使用。
如传统筵席上的“四干碟”、“四果脯”、“四蜜饯”、“四鲜果”、“四蜜碗”等,都是以各种果品为主料做成的,起到了调剂口味、丰富营养、增进食欲、醒酒止渴、增进健康的作用。
第一节果品的构造和种类
一果品的构造特点
外果皮:果实最外层的表皮,一般很薄、有角质层和皮孔;有的外面有蜡质
和果粉,如葡萄;有的表皮有绒毛,如桃、杏;
果皮中果皮:又称果肉,是果皮的最大部分,有的完全有薄壁组织构成,富含糖
分的汁液,如苹果、桃;有的纤维发达,汁液少,味苦涩而不能食
用,如核桃
内果皮:内果皮与种子接近,构造也有变化。
有的变化为种子的硬壳,如桃、
杏、椰子;有的则长成为肉质的囊状物,成为可食用的部分,如柑
桔、柚子等。
种皮:通常只有一层,有的则有二层,称为外种皮和内种皮。
外种皮坚厚,
内种皮薄
种子。
第九章各类食品卫生及其管理一、填空I.一般保存蔬菜、水果的适宜温度是()左右。
2•牲畜宰杀后,从新鲜至腐败变质要经僵直、()、自溶和腐败四个过程。
3.畜肉处于()和()阶段为新鲜肉。
4.经过兽医卫生检验,肉品质量分为良质肉、()和废弃肉。
5.禽肉的微生物污染源主要有病原微生物和()等两类。
6.禽蛋的主要卫生问题是致病菌和引起腐败变质的()。
7.食用油脂通常包括以油料作物制取的()及经过炼制的()。
&植物油的提取方法通常采用()、()或两者结合的方法。
9.粮豆含水分的高低与储藏时间的长短和加工密切相关,粮谷的安全水分为()。
10.压榨法通常用于植物油的制取,工艺上分为()和()两种。
II.油脂酸败的化学过程主要是()和()。
12 .肉制品加工时,除肉松可使用条件可食肉作原料肉外,其余品种需以()为原料。
13.刚挤出的乳汁中含有的()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
14.罐头杀菌首先要考虑杀灭食品中的()。
15.低酸性罐头的典型平酸菌为()。
16.冷冻饮品加工过程中的主要卫生问题是()污染。
二、单选题1.日晒盐是以()为原料,通过滩晒方法获得,占食盐总产量的15%A海湖水 B 湖水C 海水 D 地下卤水2.《酱油卫生标准》中规定其总酸度应小于等于()A 1.5g/100mlB 2.5g/100mlC 4.3g/100mlD 6g/100ml3.棉籽油的主要卫生问题是()。
A黄曲霉毒素 B游离棉酚C铅D芥酸4.乙醇是酒的主要成分,除了可提供()外,无其他营养价值。
A水分B热能C 脂肪 D 蛋白质5.酒中甲醇是一种剧烈的()作用。
A肝脏毒 B肾脏毒C神经毒 D 致癌物6.油脂的溶剂萃取法采用的溶剂为()A轻汽油 B 苯 C 多环芳烃类物质 D甲苯7.低温长时间巴氏消毒法是将奶加热到()A 135摄氏度,保持60分钟B 85 摄氏度,保持30分钟C 62摄氏度,保持30分钟D 煮沸,15分钟&我国规定猪肉、牛肉在规定的检验部位40cm2面积上,有()囊尾蚴,可以冷冻或盐腌处理后出厂。
《落花生》的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并欣赏落花生的外形特征和生长过程。
认识落花生对人类生活的贡献。
1.2 教学内容展示落花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外形特征。
介绍落花生的生长过程,包括种植、开花、结果等。
讨论落花生对人类生活的贡献,如食物来源、经济效益等。
1.3 教学活动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落花生的外形特征。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手中持有的落花生,感受其形状和质感。
教师讲解落花生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落花生对人类生活的贡献,进行小组讨论。
第二章:落花生的种植与生长2.1 教学目标了解落花生的种植条件和生长过程。
学习落花生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2.2 教学内容介绍落花生的种植条件,如土壤、气候等。
讲解落花生的生长过程,包括发芽、植株生长、开花、结果等。
介绍落花生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如播种、施肥、除草等。
教师讲解落花生的种植条件,引导学生了解其生长环境。
展示落花生的生长过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
教师讲解落花生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进行实地操作演示。
学生分组进行落花生的种植实验,亲身体验种植过程。
第三章:落花生的利用与价值3.1 教学目标了解落花生的利用方式及其营养价值。
学习落花生的食品加工方法和食用方式。
3.2 教学内容介绍落花生的利用方式,如食用、加工等。
讲解落花生的营养价值,包括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
介绍落花生的食品加工方法和食用方式,如炒花生、花生酱等。
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落花生的利用方式及其营养价值。
展示落花生的食品加工方法和食用方式的图片或实物。
教师演示落花生的食品加工方法,如炒花生、制作花生酱等。
学生分组进行落花生的食品加工实验,亲身体验加工过程。
第四章:落花生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4.1 教学目标了解落花生种植对环境的影响。
学习落花生种植的环保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方法。
讲解落花生种植对环境的影响,如土壤、水资源等。
介绍落花生种植的环保技术,如有机肥料、生物防治等。
第九章传统食品宁都客家的食品种类繁多,甚为丰富,现择其具传统特点者分述于下:第一节主食[米饭]南方广种水稻,宁都客家人煮稻米以为主食。
大米煮成饭迄今有三种制作方法:一是大甑饭;二是焖饭;三是钵子饭。
古代,客家人多以木制饭甑蒸饭为主,人口少的家庭,也用铁锅焖饭。
八十年代初以后,城镇居民大多采用电饭煲、高压锅焖饭,农村仍沿用大甑饭。
“大跃进”和粮食紧缺时期,农村食堂也采用过分食制的“钵子饭”。
[稀饭]稀饭只有少许米粒的宁都称之为淮汤、米汤,比较稠浓的称为点心。
自古以来,宁都人爱吃稀饭。
旧时,早餐以稀饭为多。
稀饭充饥兼解渴,在夏日更是饮食佳品。
[饭捎饭]也称席包子饭。
是用蒲条、席草编织而成的袋子,内装若干大米,用绳子把口扎紧,投入水中煮熟成饭团。
这种饭清香独特,口感如吃粽,且不易变质发馊。
是客家人山上作业时常携带的午饭。
[粉干]用粳米做原料,磨浆煮成板块,上榨压漏成米丝。
是面条的替代品。
客家人原习惯吃面条,因而用米制成的“米条”来替代。
宁都粉干有两种:一种是压榨出来入水煮的水粉,捞起后晒干叫“搭子粉”、“镜子粉”;一种是压榨出来后不下水的干粉丝。
粉干有炒粉、煮粉两种吃法。
第二节家常菜[豆干]即豆腐,宁都人多称豆干。
以黄豆磨浆再加石膏水钙化而成,洁白细嫩,食味醇正。
豆干的吃法有四:一是油煎后炒辣椒等佐料;二是油煎后与油煎鸡蛋、生姜、葱同煮;三是以豆腐在开水中氽焯后,拌人辣椒、葱等佐料;四是将豆干切成小方块放入油锅中炸成豆腐泡(叉称油豆腐),然后可炒,可煮汤。
[酶豆腐]以豆腐为原料,辣椒粉、盐、酒为佐料。
将豆腐晾干切成一寸见方块,待至发酵表皮呈红色菌丝时,拌盐与辣椒粉粘其周围,装罐密封。
有的密封前洒入少许白酒或酒娘再封盖,20天以后可开启食用,贮藏时间越长,味道越香。
常在立冬后制作,是宁都常见的开胃小菜。
[苦瓜肉]宁都夏日家常菜。
用苦瓜、瘦猪肉为主料,葱、姜、大蒜头为佐料。
将苦瓜切成一寸长的筒块,挖去瓜瓤,入沸水中旺火煮至断生时捞出滤干水份。
生姜入火中煨过后洗净待用。
瘦肉剁烂,加入葱花、盐、薯粉,拌和作馅。
把肉馅塞入空心的苦瓜筒块中,再人锅油煎,待筒块两面的肉馅略呈黄色时,掺入汤、姜、大蒜头一并煮熟,起锅前加盐、味精。
苦瓜清凉、猪肉鲜甜,两味相加别具风味,既富营养,又兼清热利湿通窍之药用价值。
[米粉肉]以猪肉为原料,尤以五花肉为上乘,切成2寸长、半厘米厚的片肉块。
把粳米炒黄碾碎为粉并掺入淮山粉或五香粉。
将肉块粘上粉后一层一层地排在大碗中(用芋头块或马铃薯块垫底)。
隔水蒸烂即可食用。
猪肉入口松软润香,油而不腻,芋(薯)块油润特香。
[擦菜猪肉]又称擦菜藏肉,置肉块于水中炖煮至八成烂时捞起,切成方块或片,放入碗中入盐。
干咸菜(又称擦菜干)泡发洗净后拌入适量盐,盖在猪肉面上,入蒸笼蒸至十分熟烂。
此菜不易变质,一餐有剩,可留作下餐复蒸后食用。
擦菜油润,肥肉不腻。
是宁都客家人,尤其是山区农家招待客人的常备菜。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宁都人将这一菜的传统制作方法融人红烧肉的部分制作工序。
将煮炖捞起的猪肉放人酱油中浸泡着色,后放入油锅中炸至猪皮起皱后捞起切成片状,猪皮着碗底排列整齐,然后放上擦菜干,上笼蒸至十分熟烂。
食用时,将碗反扣至盘中,赤色皮的肉块扣在擦菜的上面,故称其为扣肉,现已成为宁都宴席的一道必有菜。
[黄焖鱼]以鱼(尤以鱼头为佳)、豆腐为原料,葱白、生姜、米酒、酱油为佐料。
鱼肉切成块拌人盐待用,豆腐切成方块。
待锅烧红,以少许油将锅擦亮(以防烧粘鱼肉),鱼块入油锅中煎,至鱼块正反两面都转黄色时,加适量水并放人豆腐、葱、姜、少许米酒一并焖熟,起锅后可撒上少许胡椒粉。
此菜鱼肉鲜,豆腐嫩,鱼汤清甜味醇。
第三节名菜小吃一、名菜[肉撮]宁都独有的大众化名菜,大小宴会的“三大件”之一。
制法:取猪后臀瘦肉,置石臼中春成肉茸,每斤肉掺五两左右薯粉和适量的盐,调成糊状,撮成丸状肉球,大者如乒乓球,小者似跳棋子,人清水中煮熟,或用蒸笼蒸熟备用。
食用时配以高汤加热上桌,也可以切片配以不同间料作炒菜上桌。
宁都肉撮拟始于宋定型于明,因明代宁都薯粉加工已是盛期,先北部山区,石料、坚木取材容易,而后向南部丘陵区发展。
演变至今,城乡公私宴席“无(肉)撮不成席”。
山区客民发展到见肉成“撮”,牛肉、野猪、山羊、家禽、野禽都舂成肉撮。
每逢过年过节,肉撮成了城乡家庭的“当家食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肉撮已成为宁都县城街市巷尾的风味小吃。
[鱼丸]将鱼肉去掉骨和刺,去掉皮、剁成茸,拌入薯粉、盐,充分调和拍打成糊状时撮成丸状,先入冷水盆中,再倒入锅中煮熟,起锅后在汤中加入味精、香油及少许葱花、姜末。
其色白、味鲜。
是宁都传统筵席不可缺的~道菜。
[骰子块]也叫筹子块。
将腰条肉连肥带瘦煮至八成烂时捞起,切成约2寸见方的方块,再将方块肉回锅,加入盐、酱油及少许食用胭脂红,着成红色的方块肉(为红喜事筵席用,席上每人3块)。
骰子块、肉撮、鱼丸统称为宁都客家传统筵席的“三大件”。
[滑鱼]又称蝴蝶鱼、汆鱼。
以带骨的鱼肉为用料,将其切成长2寸、宽1寸左右的鱼块,入盐腌片刻后,将鱼块通体滚粘薯粉(干粉),逐块放入沸水中,待鱼块外层的薯粉熟成透明状时捞起,再入冷水中冷却片刻后捞起待用。
食之前,将鱼块入沸汤中煮沸,加入盐、味精、姜末、葱白后起锅淋少许麻油。
此菜鱼肉滑爽、鲜嫩,汤鲜味甜,是宁都城乡传统筵席的~道固定菜。
[鱼包肉]宁都贵宾宴席用菜之一,是从中原的春卷演变成型的一道菜。
以草鱼、瘦猪肉为原料,鸡蛋、香菇、姜、葱、酒、盐、味精等为佐料。
将洗净剖好的鱼开片取肉不去皮,切成蝴蝶片状,加盐、酒腌片刻后,打入蛋白拌匀;另将瘦肉剁成茸,加盐、葱花、薯粉拌匀作馅。
将鱼片摊平,取少许肉馅放在鱼片上,卷成筒状,即成鱼包肉,再入沸汤中煮熟,加几片青菜叶、盐、味精,起锅后在汤中撒上葱花、姜末或胡椒粉,淋人香油。
鱼包肉色白细嫩与碧绿的青菜交相辉映,食之味美鲜甜。
[石榴鱼丸]宁都宴席菜。
以草鱼、瘦猪肉为原料。
将鱼肉剁成茸,固村一带方法更为独特,鱼肉不用刀剁,而用竹片轻刮成茸。
另将瘦肉剁成茸,加盐、少许薯粉,拌好备作馅。
薯粉用适量冷水凋匀成薯粉汁后加入鱼茸中搅匀,再加盐、味精,j胃力搅打均匀,至鱼肉茸亮泽而有空隙(形成发酵状)时,将剁好的瘦肉馅逐个裹入鱼丸中。
先将撮成的鱼丸一个个入清水中,尔后一起倒人锅中煮熟。
和汤起锅人碗时,撒入葱花、姜末或胡椒粉,淋少许麻油。
鱼丸洁白细嫩、鲜嫩滑爽,汤汁清香诱人、昧鲜甜美。
[下釜鱼丸]以草鱼肉剁成茸,少许肥肉切成小丁块和人鱼茸中,以薯粉汁倒入鱼茸中,加盐,每斤鱼肉打人3至4只鸡蛋,搅打均匀成糊状时撮成丸子;将鱼丸人油锅中炸,待其外皮呈黄红色时捞起现吃,也可留作下餐佳肴。
下餐吃时,将其放入沸水中与少许青菜共煮,起锅后再撒上葱花、姜末或胡椒粉,浇上麻油。
下釜鱼丸色泽黄亮,油炸现吃既鲜又香,和汤吃昧美鲜甜。
[金钱鱼丸]将瘦猪肉剁成肉茸,加盐,打入3至4只鸡蛋,以薯粉汁倒入肉茸中搅拌均匀后,撮成丸状。
将肉丸入油锅中炸至黄红色,捞起现吃香喷喷,也可留作下餐,吃用时与青菜和汤,肉丸金黄色如铜钱,青菜绿叶映托金色肉丸,形美、昧更美。
[糯饭肉丸]用瘦猪肉、糯米为原料。
将糯米入水浸泡l至2小时后捞起备用。
把瘦肉剁成茸,加入少许薯粉和萝卜丝(或菜头丝、荸荠丝)拌匀后撮成丸,将肉丸在糯米中滚粘满身,放人蒸笼蒸熟,吃时可沾酱油、麻油等调料。
此菜外形如球,色泽洁白晶莹油亮,入口松软,鲜香。
[三杯鸡]宁都宴席用菜,风味独特,历史悠久。
据传很久以前,有一乞丐,母子相依为命,母病卧床奄奄一息,儿为母尽孝,设法讨来一只母鸡杀来敬母,用破缸钵盛煮,向富户讨来一杯米酒、一把盐、一匙油掺和一起,炖熟喂其母,不料鸡香四溢,引来隔壁一位官厨,尝之味道甚鲜。
后来,这位官厨不断改进制作方法,以一杯素油、一杯酱油、一杯米酒为调料,并取名“三杯鸡”。
此菜的用料为鸡一只,植物油、酱油、米酒各一杯,还有姜、葱等。
制作方法是:将宰剖洗净的鸡切块,放入陶钵中,加盐适量拌匀,再放入油、酱油、米酒和姜片3至4片,将葱白放在鸡肉上面。
陶钵置旺火上,待钵内的汤汁煮沸后即转文火收汁。
期间,将鸡肉翻动几次以防烧粘钵底。
鸡肉炖烂后,去掉姜、葱,淋上少许麻油即可上桌。
此菜以其色泽红润亮泽,质地滑软细嫩,原汁醇厚,香味浓郁而闻名,成为江西名菜之一,1983年《中国建设画册》曾刊载此菜谱,向海外推荐。
[蛋菇]宁都特有的传统名菜。
主料为猪小肠衣(也可用猪小肠)、鸡蛋,将鸡蛋破壳人碗中掺入冷水搅匀,一般8个鸡蛋加水125克,搅匀后灌入肠衣中。
也可把蛋黄、蛋白分开搅匀,分别灌入两根肠衣中;将肠衣两头扎紧,放温水中微火煮熟后人冷水中冷却,捞起切成筒状小段(2公分长)待用。
上桌前投入鲜汤中煮沸,因蛋液膨胀、肠衣收缩,即形成两朵连体半圆形菇蕾,故称之为蛋菇。
将菇蕾割成菊花形,称菊花蛋菇,割成金钱形称金钱蛋菇。
起锅后加盐、味精、葱花、姜末或胡椒粉,浇淋麻油。
此菜用料精到,制作精细,故色泽艳丽,外形美观,引人食欲,蛋嫩汤鲜。
[八宝粟]宁都宴席用菜。
以鸡蛋、瘦猪肉、香菇、冬笋、豆腐(或腐竹)、鱼肉、西红柿、葱为用料。
鸡蛋破壳入碗,加冷水、盐,搅打均匀后蒸熟成鸡蛋羹,冬笋入沸水中汆焯,捞起切丁,葱切成葱花,瘦肉、鱼肉切成碎丁,加盐和少许薯粉拌匀。
先将葱、冬笋、香菇丁在油锅中炒片刻,再掺入鲜汤煮沸后,将鱼、肉、豆腐、西红柿放入锅中,并将蒸熟的鸡蛋羹切成小方块倒入锅中,待汤煮沸后起锅加盐、味精,撒上少许胡椒粉,淋浇麻油。
此菜用料多样,色泽多彩,营养丰富,滋味鲜甜可口。
二、小吃[擂茶]宁都的擂茶历史悠久。
宁都客家人食擂茶的习俗始自唐,盛于宋,有一千多年历史。
今全县各地食擂茶的习惯仍很盛行。
一般用来招待女客。
青塘、赖村一带不论男女客人均以擂茶为上品予以招待,还把擂好的茶泥作为馈赠贵宾的礼品。
宁都的擂茶有水擂茶、米擂茶之分。
水擂茶。
又称为盐茶。
制作方法是:将碾碎的茶叶,少许油炸花生米、炒香的芝麻、适量的盐、陈皮、肉桂、桂皮、甘草、煨姜等与猪油或植物油混和,用擂钵、擂锤(油茶木制成)将以上原料擂成泥状,称为茶泥。
一般是现吃现擂,也可将擂好的茶泥用罐盛装密封留存,随吃随取。
另外将芝麻炒熟,花生米、豆子、麻糍干、黄糍干分别油炸,再将韭菜或芹菜等其它青菜切碎,或将油豆腐、瘦猪肉、红薯分别切丁炒熟备用称为香(佐)料。
吃时,将开水冲泡茶泥,搅匀,再上香(佐)料。
每次吃擂茶,至少备有三四种香(佐)料,食客可按各自的喜好,在擂茶中加入自己爱吃的佐料。
米擂茶。
将粳米浸透擂成米浆,或用于米粉以冷水调成米浆。
锅内以少许清水烧温后,倒入米浆,煮沸后以文火续煮,边煮边搅匀,以防粘锅烧糊,待米浆成糊状时即可食用。
吃时,加入炒好的韭菜、芹菜等青香料、猪肉丁、豆腐丝、油炸花生米、豆子、糍干和煮烂的赤小豆、豌豆或红薯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