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铁四标CPIII控制测量技术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2.28 MB
- 文档页数:30
高速铁路CPIII精测控制网的布设和测量发布日期:2012-03-09 来源:网络作者:未知浏览次数:871 高速铁路控制网精度控制标准为保证旅客列车高速运行时的安全性和舒适度,铁路轨道的平顺度是重要指标。
轨道平顺度包含线路方向和纵向方向两个分量,线路方向的不平顺是指钢轨头内侧与钢轨方向垂直的凸凹不平顺。
高速铁路平顺度要求在线路方向每10米弦实测正矢与理论正矢之差为2毫米。
线路平顺度的要求和控制测量的精度有一定的关系,对于线路形状来说,平顺度只是一种局部误差。
不能依线路平顺度的要求作为控制测量的精度标准。
因为,平顺度对线路位置误差的影响有积累性和扩大的趋势,当实际线路偏离设计位置很远时,线路仍旧可以满足平顺度要求。
1.1短波平顺度对线路位置的影响现以直线线路讨论,当在10米处产生2㎜不平顺度时,线路将出现转折角为(82.5″),直线B移至B′点。
每个不平顺度具有偶然性,因此,由各段不平顺度产生的点位移按偶然误差计算,设AB为150米,则 =127㎜。
短波不平顺累计误差示意图1.2 长波平顺度对线路位置的影响长波平顺度要求,150米处不大于10㎜,当在150米处产生10㎜不平顺度时,线路将出现转折角为(27.5″)。
设AB为900米,则 Mβ=147㎜。
虽然如此,如果仅仅控制轨道的平顺度,在达到要求的情况下,轨道的整体线形总是不能保证。
由上可知,在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的施工过程当中,仅仅控制轨道的平顺度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建立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控制网来实现轨道的总体线形的正确。
1.3 CPⅠ和CPⅡ误差计算通过无砟轨道施工中轨道对平顺度的相关要求,我们可以反推出CPⅠ和CPⅡ控制网的相关精度要求。
CPⅠ和CPⅡ最弱点的横向中误差计算按导线测量方法,计算最弱点的横向中误差公式为:《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中要求的各级平面控制网布网要求如下表所示:对于CPⅡ,取S=800m,则可计算得 M K=3.7㎜;对于CPⅠ,取S=4000m,则可计算得 M K=11.6㎜。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CPIII控制网测量技术陈士清摘要: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要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连续性和高平顺性,施工中需采用高精度三维控制测量技术。
本文结合哈大铁路客运专线运粮河特大桥CPIII建网的工程实践,介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CPIII建网的技术特点、技术要求以及测量方法。
关键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CPIII建网测量技术1 引言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是以钢筋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整体式道床取代散粒体道砟道床的轨道结构,与有砟轨道相比,无砟轨道主要具有以下特点:良好的轨道稳定性、连续性和平顺性;良好的结构耐久性和少维修性能;工务养护、维修设施减少;减少客运专线对特级道砟的需求;免除高速行车条件下有砟轨道的道砟飞溅;有利于适应地形选线,减少线路的工程投资;可减轻桥梁二期恒载,降低隧道净空;一旦基础变形下沉,修复困难,要求有坚实、稳定的基础。
自2O世纪6O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相继开展了各类无砟轨道的研究。
在日本,板式轨道已在新干线大量铺设,新建铁路的无砟轨道已超过全线的90%,铺设总长度达2700km。
德国铁路Rheda、Ztiblin等无砟轨道已在新建的高速线上全面推广,无砟轨道占线路总长的80%以上,铺设总长度达到800 km。
我国在吸取国外研究先进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铁建设的实际情况对无碴轨道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工程实践。
为了适应客运专线铁路高速行车对平顺性、舒适性的要求,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必须具有较高的平顺度标准,我国对时速大于200 km/h以上铁路轨道平顺度均制定了较高的精度标准。
对于无砟轨道,轨道施工完成后基本不再具备调整的可能性,由于施工误差、线路运营以及线下基础沉降等所引起的轨道变形只能依靠扣件进行微量的调整是。
客运专线扣件技术条件中规定扣件的轨距调整量为±10 mm,高低调整量一4、+26mm,因此,对施工测量精度有着较有碴轨道更严格的要求。
2 概述由于过去传统的铁路运行速度较低,对轨道平顺性的要求不高,在勘测、施工中没有要求建立一套适应于勘测、施工、运营维护的完整的控制测量系统。
高铁CPIII控制网测量摘要:本文针对铁路客运专线,对CPIII控制网的构成,布网要求,观测方法等进行简单的阐述,对测量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探究,对较大缓和曲线测量要领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了CPIII控制网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铁;CPIII控制网;布网要求;测量;0 概述CPIII控制网又名基桩控制网,是高速铁路测量最基本的控制网,在高速铁路的修建过程中,从线路的中线放样、底座混凝土钢模放样方案、轨道板调整到钢轨精调系统都会用到CPIII控制网,CPIII控制网在施工中显得极为重要。
CPIII 网具有测量精度高、点位分布密集、外业观测工作量大、使用周期长等特点。
目前,我国客运专线无砟轨道CPIII网控制测量方法采用从德国引进的方法,国内铁路施工技术人员有必要在消化、吸收国外CPIII测量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探讨,形成符合我国无砟轨道施工实际需求的作业方法与技术标准,以满足当前国内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施工测量的要求。
1 高速铁路控制网的构成精密测量是建设高质量高速铁路最重要、最基本的条件之一,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适时建立“四网合一”的控制测量网络。
高速铁路平面控制网一般由四级构成,分别为CP0框架基准网、CPI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Ⅱ线路控制网和CPIII控制网。
2 CPⅢ布网要求CPⅢ控制点距离布置一般为60m左右,且不应大于80m 离线路中线3-4m,且应成对布设。
CPⅢ控制点布设高度应比轨道面高度高30cm左右。
2. 1 桥梁段CPⅢ控制点的布设桥梁段CPⅢ控制点的布设可直接在梁固定端的防撞墙顶面,对于标准32米简支箱梁每两孔布置一对CPⅢ点,相邻两对CPⅢ点在里程上相距约64米;24米简支箱梁每两孔布置一对CPⅢ点,相邻两对CPⅢ点在里程上相距约49米,对于32+48+32的连续梁布置形式可与32米简支箱梁相同;对于40+64+40米连续梁,在每孔梁的固定端设置CPⅢ点对;对于64+100+64米的连续梁,在64米跨固定端防撞墙处布置CPⅢ点,100米跨的在跨中和固定端布置CPⅢ点;其他类型的梁按不大于80米间距布置CPⅢ点。
京沪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二○○六年十二月目录1.任务概况 (1)2.作业依据 (1)3.基本技术要求 (1)4.B级GPS点测量 (3)4.1点名及点号 (3)4.2标石 (3)4.2.1类型 (3)4.2.2规格 (3)4.2.3制作 (5)4.2.4中心标志 (5)4.3控制点布设要求 (5)4.3.1选点 (5)4.3.2埋石 (6)4.3.3施测概略经纬度 (6)4.3.4点之记 (6)4.3.5拍照 (7)4.4 GPS观测及内业数据处理 (7)4.4.1坐标基准 (7)4.4.2时间 (7)4.4.3 GPS B级网技术、精度指标 (7)4.4.4设站 (8)4.5大地点联测 (9)4.6内业数据处理 (9)4.7上交资料清单 (10)5.二等水准测量 (12)5.1水准线路布设 (12)5.2 水准点选点 (12)5.3 水准点编号 (13)5.4水准点标石及点之记 (13)5.5水准测量 (17)5.6 联测 (19)5.7计算 (19)5.8 上交成果 (20)6.项目质量管理 (20)附录1:B级GPS点之记的绘制 (21)附录2:B级GPS观测手簿 (23)京沪高速铁路精密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1.任务概况根据部工管中心《关于保证无碴轨道控制测量精度的通知》及院生产安排,对京沪高速铁路徐州至上海段(DK665+100~DK1309+150),正线长度646.207km。
的线路,施测基础平面控制网(B级GPS平面控制网)、线下施工控制测量(C级GPS平面控制网、既有四等GPS网联测)及二等水准高程控制网。
制定本技术设计书。
2.作业依据《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技术暂行规定》;GB/T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BT10054-97《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GB12879-9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CH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本《技术设计书》。
京沪高铁四标段CPⅢ控制网测量 技 术 方 案
中铁十二局集团京沪高铁四标段项目经理部 工程咨询证书甲级 测绘资质证书甲级 2009年11月 蚌埠 编 写: 审 核:
文件编写单位:中铁十二局集团京沪高铁四标段项目经理部
目 录 一、任务依据.........................................................................................1 二、任务范围及工作内容 ......................................................................1 (一)任务范围 ...............................................................................1 (二)工作内容 ...............................................................................1
三、工程概况.........................................................................................2 (一)线路概况 ...............................................................................2 (二)既有精测网概况 ....................................................................2
四、技术要求.........................................................................................3 (一)执行的标准及规范 ................................................................3 (二)平面坐标系与高程系统 .........................................................4
四、人员及设备 .....................................................................................4 五、CPⅢ控制网测量实施方案 ..............................................................5 (一)CPⅡ平面控制网加密.............................................................6 (二)CPⅢ控制网布设 .................................................................. 11 (三)CPⅢ控制网点的埋设...........................................................13 (四)CPⅢ平面控制网测量...........................................................16 (五)CPⅢ高程控制网测量...........................................................22
六、CPⅢ控制网的维护........................................................................26 七、上交和存档的资料........................................................................27 附件一、仪器鉴定证书........................................................................29 附件2、人员资质证书.........................................................................32 京 沪 高 铁 四 标 CPⅢ 控 制 网 测 量 技 术 方 案
1
京沪高铁四标段 CPⅢ控制网测量技术方案
一、任务依据 根据京沪高铁四标段计划安排,按照《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铁建设[2009]196号)和《关于进一步规范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管理工作的通知》(铁建设[2009]20号)文件,对京沪高铁四标CPⅢ控制网测量技术方案进行编制。
二、任务范围及工作内容 (一)任务范围 京沪高速铁路四标段位于徐州到蚌埠之间。 1、中央子午线:117°30′00″投影面大地高:40米 2、中央子午线:117°00′00″投影面大地高:30米 3、中央子午线:117°30′00″投影面大地高:30米
(二)工作内容 按照《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铁建设[2009]196号)和《关于进一步规范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管理工作的通知》(铁建设[2009]20号)文件的要求,根据分级布网、逐级控制的原则,在已建立的CP0、CPⅠ、CPⅡ平面控制网和二等水准高程控制网的基础上,建立京沪高铁四标CPⅢ控制网。具体内容如下: (1)CPⅡ控制网加密测量; (2)CPⅢ控制网布设; 京 沪 高 铁 四 标 CPⅢ 控 制 网 测 量 技 术 方 案
2
(3)CPⅢ平面控制网测量; (4)CPⅢ高程控制网测量。
三、工程概况 (一)线路概况 京沪高铁四标段项目经理部承建的京沪高速铁路徐州至蚌埠段,其间有桥梁及路基。
(二)既有精测网概况 1、既有平面控制网 京沪高铁四标既有平面控制网分三级布设,包括基础框架基准网(CP0)、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线路控制网(CPⅡ)。 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每4km布设一对点,按B级GPS网观测精度进行施测。 线路控制网CPⅡ在CPⅠ控制网的基础上每800~1000m布设一个点,按C级GPS网观测精度进行施测。 2、既有高程控制网 京沪高铁四标既有高程控制网含有深埋水准点、线路水准点两种类型的水准点。 线路水准点每2km布设一个,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进行施测。 3、既有控制网的评价和利用 京沪高铁四标既有平面和高程控制网是按照《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铁建设[2009]196号)的要求进行施测,其精度等级、分布密度、规格和埋深都能满足无砟轨道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施工测量控制的技术要求。 京 沪 高 铁 四 标 CPⅢ 控 制 网 测 量 技 术 方 案
3
为保证CPⅢ控制网测量的精度,在布设CPⅢ控制网之前应按规范要求已经对既有控制网进行全面复测并通过评审,此外CPⅢ平面网应附合于CPⅠ、CPⅡ控制点上,每600m左右(400~800m)应联测一个CPⅠ或CP Ⅱ控制点。本标段大部分为桥,平均每600m左右在桥上按同精度等级方式加密一个CPII控制点,以满足CPⅢ控制网测量的要求。
四、技术要求 (一)执行的标准及规范 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铁建设[2009]196号); 2、《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 3、《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94); 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5、《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 6、《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铁路工程基桩控制网(CPⅢ)测量管理办法》(铁建设„2008‟80号) 7、《关于进一步规范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管理工作的通知》(铁建设[2009]20号) 8、《关于进一步加强客运专线建设质量管理的指导意见》(铁建设[2008]246号) 9、铁道部其他相关规定 10、本技术设计书 京 沪 高 铁 四 标 CPⅢ 控 制 网 测 量 技 术 方 案
4
(二)平面坐标系与高程系统 1、平面坐标系 平面坐标系采用既有平面控制网的工程独立坐标系,即采用30分的带宽投影,使用WGS84椭球基本参数。具体分带情况如表4-1所示: 表4-1 京沪高铁四标坐标系分带情况表(m) 中央子午线 (°′″) 投影面大地高 投影名
117-30-00 40.0 WGS117-00-40 117-00-00 30.0 WGS117-00-30 117-30-00 30.0 WGS117-00-30
2、高程系统 高程系统采用既有高程控制网的系统,即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四、人员及设备 4.1人员情况 序号 姓 名 职 称 职务 项 目 分 工 1 赖鸿斌 工程师 精测队总工 技术负责 2 张新胜 工程师 精测队队长 主管 3 李毛毛 工程师 项目总负责 项目主管、GPS、水准、CPIII符合 4 郑子天 工程师 项目技术负责 GPS、水准、CPIII计算 5 李 涛 工程师 技术员 GPS作业 6 曹体涛 助工 技术员 CPIII作业 7 江 家 组长 CPIII作业 8 康 勇 高级工 组长 CPIII作业 9 刘 舸 组长 水准作业 10 古宜杰 高级工 组长 水准作业 11 杨 军 组长 水准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