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政策评估为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保驾护航
- 格式:pdf
- 大小:266.86 KB
- 文档页数:3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现状及政策应对??【摘要】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是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该制度的现状及政策应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文章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为读者提供了研究的必要性和目的。
接着,详细分析了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现状,探讨了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机制的完善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
提出了未来政策应对建议,包括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政策支持以及促进流域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
通过这些观点的阐述,旨在引发对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深入思考,促进政策的完善与推进。
【关键词】流域生态补偿、生态补偿政策、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可持续发展、政策支持、制度改革。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是指通过对生态系统提供金钱或其他补偿措施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政策工具。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我国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功能逐渐减弱,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流域生态补偿政策。
研究表明,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实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缺乏明确的标准和指导意见、生态补偿资金管理混乱、生态补偿对象难以界定等。
有必要对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如何制定和实施更有效的生态补偿政策,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解决生态补偿的不足之处,提出未来政策应对建议。
这对于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状况,促进流域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2 研究目的1. 分析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挑战;2. 研究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情况,分析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3. 探讨生态补偿机制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4. 提出未来政策应对的建议,为流域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2. 正文2.1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现状分析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制度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出现,并在不同时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广和实施。
五水共治保证措施引言:五水共治是指对江河湖泊、饮用水源地、城市水环境、地下水、海洋等五类水体实施综合治理的一项重大举措。
保护水资源,确保水体质量和水生态安全,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五水共治的保证措施展开详细阐述。
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在五水共治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是确保措施有效执行的基础。
应通过制定与五水共治相关的法规和政策,明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义务,规范污染源的排放和环境保护行为,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以法律手段推动五水共治的实施。
二、加强监管力度为了监督五水共治的实施,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管机制。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水环境治理监督力度,定期进行排污企业的检查和评估,确保企业按照规定进行废水治理和排放控制。
同时,加强对城市、农村及流域内的水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水质达标。
三、加强环保治理技术研发为了有效实施五水共治,需要加强环保治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应该加大对水污染治理技术的投入,培养和吸引一批高水平的环保治理专业人才,推动高效、低成本的治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效果。
四、鼓励社会参与五水共治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政府应加强与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合作,鼓励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导公众主动参与多种形式的环保行动,形成全社会关注和参与水环境保护的共识和合力。
五、加大投入力度五水共治需要大量的投入资金和资源支持。
政府应增加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提高环保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大对五水共治的经费保障力度。
同时,应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共同推动五水共治的实施。
结语:五水共治是推动我国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战略举措,保护水资源、维护水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共同责任。
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监管力度、推动环保技术研发、鼓励社会参与和加大投入力度,我们将建设起更加清洁、美丽的水环境,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让我们携手共同努力,为共同的家园保驾护航!。
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促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高质量发展作者:陈新年安淑新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1年第30期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战略地位及其巨大贡献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国家重大战略性工程,规划区涉及人口4.38亿人,分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
(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保障了京津冀豫四省市居民饮水安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供水目标是为京津冀豫4个省市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并兼顾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
中线工程起点在丹江口水库,2003年12月31日开工,2014年12月12日通水。
通水后,从根本上改善了沿线地区居民饮水质量,京津冀豫四省市近6700万人受益,远期将超过1.2亿以上北方居民受益。
有效解决了北方一些地区地下水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质问题,如高氟水、苦咸水和其他含有对人体不利的有害物质的水源问题,干旱年份一些城市也不再出现“水荒”现象,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水资源支撑。
据统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六年来,截至2020年11月1日,丹江口水库不间断累计安全调水340亿立方米,其中北京市受水55亿立方米,北京市超七成自来水来自丹江口水库。
(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为保障水质安全做出巨大贡献核心水源区包括湖北省十堰市三区一县一市和河南省南阳市三县一市。
十堰市所辖三区四县一市,均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其中,茅箭区、张湾区、郧阳区,郧西县和丹江口市(含武当山特区)为核心水源区。
丹江口水库在十堰境内的水域面积占水库水域总面积的60%,汇入丹江口水库的12条主要支流中,有10条在十堰境内,其中,汉江流经十堰5个县市区,占全库年均汇入总量的90%,丹江口水库在十堰境内的库岸线长度占水库库岸线的76.4%。
为确保水质安全,十堰市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在移民安置和水质保护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重。
为保障生态环境的稳定和长期可持续发展,我国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和法规,其中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就是其中之一。
近年来,我国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以适应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定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环境管理和监测等,对其存在的环境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保没有对环境造成过度破坏和污染。
该制度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评估项目的环境影响程度,还能够针对高风险建设项目进行有效的控制,防止环境问题的发生。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然而,如何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完善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长期以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只是一纸空文,缺乏明确的实施和监管,导致很多企业和个人为了谋取利益而选择违法和不合规。
同时,在实践中还存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不规范、环境风险评估不到位、信息公开不透明等问题,这使得环境保护工作难以上升为重点工作,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改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国开始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改革。
2003年,中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正式实行。
该法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要求、程序和实施监督等内容。
在此基础上,我国建设了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制度,设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机构,对项目拟建的环境风险评估进行监管和批复,以保证其环保合规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环境形势的不断变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也在持续改革完善。
2020年,环境保护部发布了新版《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办法》,对整个评价流程进行了进一步细化。
比如,新版办法规定了对相同类型设施进行的大批量项目环评可以采取集中评价方式,适当缩短了环评审批时间和环评成本,同时还要求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必须遵守固定的聘任期,以保障评价专家的独立性和环境评价的公正性。
未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总的来说,对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绝密★启用前重庆好教育联盟2024届高三金太阳9月开学联考政治考试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本题共16 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斯密的市场循环模型(如图)中,生产的商品必须要有对应的消费需求,也就是说资本家的利润及工人的工资都要拿来消费,投入再循环,其模型才能维持平衡状态。
但现实是资本家的钱越来越多,生产的商品也越来越多,工人到手的工资却相对越来越少,无法承担更多的消费……市场始终在积累不平衡。
在这一模型中,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不平衡形成的原因是①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②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③贫富差距太大限制了消费④技术进步提高了生产效率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1985年3月28日,邓小平会见日本客人时指出,“我们的方针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
我们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不会动摇的,一直要干下去,重要的是走一段就要总结经验。
因为改革涉及人民的切身利益问题,每一步都会影响成亿的人”。
这反映出①改革开放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②改革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③改革开放是人民追上时代步伐的法宝④党和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我国的北斗导航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一步步孵化出智能穿戴式设备、高精度时空服务等“北斗+”“+北斗”新业态(如右图)。
2022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007亿元,凸显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创新“溢出”和“杠杆”效应。
交通运输部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2393号建议的答复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21.06.25•【文号】•【施行日期】2021.06.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2393号建议的答复函张锐代表: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建立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建议收悉。
结合财政部和生态环境部意见,现答复如下:一、前期工作开展情况国家高度重视长江干线水上洗舱站建设工作。
2020年,经国务院同意,交通运输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实施了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问题整治,加快推进长江干线水上洗舱站建设,指导各地建立洗舱站项目建设工作协调机制,有力推动长江干线13座水上危化品洗舱站如期完成建设,实现了《长江干线水上洗舱站布局方案》确定的建设目标。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巩固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问题整治工作成效,2021年3月,交通运输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长效机制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强化危险化学品洗舱管理,加大对船舶偷排洗舱水、洗舱站和转运单位违规处置、处置单位超标排放洗舱水等行为查处力度。
二、关于具体建议的答复(一)关于尽快制定相关政策培育长江化学品洗舱市场。
针对船舶洗舱活动监管,交通运输部已于2018年修订实施了《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规定》,明确载运散装液体危险货物的内河船舶卸货完毕后,在具备洗舱条件的码头、专用锚地、洗舱站点等对货物处所进行清洗后,将洗舱水交付港口接收设施、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或者专业接收单位接收处理。
此外,《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GB 3552—2018)也明确禁止船舶向内河水体排放有毒液体物质及其残余物或者含有此类物质的压载水、洗舱水或者其他混合物。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部批项目水土保持监管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2024.02.21•【文号】办水保〔2024〕57号•【施行日期】2024.02.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土保持正文水利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部批项目水土保持监管工作的通知办水保〔2024〕57号各流域管理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各技术评审单位: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全面落实水土保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明确水利部负责审批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部批项目)水土保持监管职责,落实监管责任,加强全链条全过程监管,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格方案审查审批(一)突出审查审批重点。
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进一步加强对部批项目落实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黑土地保护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等法律关于水土保持相关规定的审查审批把关。
落实水土保持空间管控要求,加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以及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区域内项目选线选址不可避让论证把关。
严格东北黑土区、北方风沙区、青藏高原区等区域内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等级及目标审查,从严控制扰动范围,强化表土、沙壳、结皮、地衣及高寒草甸、草原等保护措施落实。
聚焦生态安全、防洪安全、水质安全等,严格把好弃渣场(含临时堆存场,下同)选址安全关,加强对弃渣场防护及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的审查。
加大弃渣减量和综合利用审查把关力度,强化水土流失源头防控。
严格水土保持方案变更审查,强化对变更必要性、合理性的分析论证,对弃渣场变更理由不充分、措施变更导致水土保持功能降低的,坚决不予通过。
(二)强化技术评审单位责任落实。
技术评审单位要及时跟进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相关法律规定,对照审查审批重点要求,从严从实从细开展技术评审工作。
水资源保护方案流域综合管理与保护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流域综合管理与保护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本文将探讨流域综合管理与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的水资源保护方案。
一、流域综合管理与保护的重要性流域是水资源形成和分布的基本单位,流域范围内的水文要素相互作用,水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在此内部得以平衡。
因此,流域综合管理与保护是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
1. 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流域综合管理与保护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通过对流域内的水资源进行综合管理,可以确保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的水资源需求得到合理满足。
同时,可以定期检查流域内水资源的分配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从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 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流域综合管理与保护还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
通过保护河流、湖泊、湿地等生态环境,可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平衡。
同时,流域综合管理与保护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水环境的污染程度,改善水质状况,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二、水资源保护方案1. 加强流域水资源的监测与评估建立一套完善的流域水资源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掌握水资源的变化情况。
通过监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等方面的指标,对水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评估,为制定合理的保护方案提供依据。
2. 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政策根据流域水资源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政策,明确水资源的使用权和管理责任。
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和扶持水资源利用效率较高的行业和企业,限制和淘汰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的行业和企业,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3. 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流域综合管理与保护应该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加强工业和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监管,建立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污水处理和废弃物处理工作,减少水环境的污染程度。
我国流域水生态监测与评价体系研究进展及发展对策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问题日益凸显,水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因此,水生态监测与评价体系成为了当前各地政府和科研机构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流域水生态监测与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和发展对策。
一、我国流域水生态监测与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1.监测方法的优化我国在流域水生态监测方面,通过建立水质生态监测网络、建设流域水环境监测站等方式,逐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水生态监测体系和技术路线,有效提高了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水平。
同时,各地政府和科研机构也不断探索新的监测方法,如无人机监测、遥感技术等,以提高监测效率和覆盖范围。
2.水生态评价标准的制定水生态评价标准是衡量水体水质和水生态状况的重要依据。
我国在推进水生态评价标准制定方面,采取了多种方法,如参考国际水质标准、借鉴外部经验、利用专家咨询等方式,制定了一套符合国情和地方特点的水生态评价标准。
同时,我国各地政府和科研机构还在不断加强标准的修订和完善。
3.数据处理与管理的提升随着监测数据的不断增加,数据处理和管理也成了流域水生态监测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国各地政府和科研机构采用了多种数据处理和管理的策略,如建立水生态数据库、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等方式,以优化监测数据的处理和管理,提高监测数据的质量和价值。
二、我国流域水生态监测与评价体系的发展对策1.强化标准的统一性和完善性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和水文条件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地特点的水生态评价标准。
但是,为了保证标准的可比性和监测数据的可信度,需要实现标准的统一性和完善性。
因此,我国应该加强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建立全国统一的水生态评价标准体系,并不断完善和优化标准。
2.加强监测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研发为了提高水生态监测的有效性和覆盖范围,需要探索新的监测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
我国政府和科研机构应该加强监测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研发,如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多媒体信息管理技术等,以提高监测效率和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精准性。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发展实践与政策建议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各地流域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
水资源过度开发、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着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启动了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工作,并逐步完善了相关政策法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我们也需要面对不少挑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本文将对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发展实践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 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工作自2013年开始,我国先后在淮河流域、京杭运河流域、长江上游地区等地展开了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工作。
这些试点地区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方面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和挑战,形成了不同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
在试点工作中,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生态补偿标准、资金来源和分配机制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 生态补偿政策法规的完善随着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开展,我国相关政策法规也在不断完善。
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流域生态补偿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流域生态补偿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框架。
各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为流域生态补偿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支持。
3. 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试点地区,一些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项目得到了有效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生态系统功能得到了修复和强化。
二、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建议在制定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时,应充分考虑流域生态系统的特点和生态环境的价值,合理确定生态补偿的标准和范围。
应建立健全的生态补偿评估机制,科学、公正地评估生态环境效益,确保补偿资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为了保障流域生态补偿资金的稳定来源,应逐步建立生态补偿基金制度,建立政府、企业和市场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
应优化税收政策和金融支持,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流域生态补偿,形成多方共同参与的生态补偿机制。
3. 强化流域生态监督和评估4. 推动流域生态补偿与生态保护融合流域生态补偿应与生态保护相互融合,形成良性互动。
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指南-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指南旨在提供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的技术指导,帮助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和掌握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以推动水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管理。
本指南将介绍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涵盖监测技术和评价方法,同时将结合实际应用案例,为读者提供具体的技术指导和操作方法。
通过本指南的学习和应用,可以帮助相关工作人员更好地开展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工作,为水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
在概述部分,将介绍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文章结构部分将简要说明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各部分的内容安排;目的部分将阐明本文的写作目的和预期效果。
正文部分将主要包括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技术、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和监测与评价技术应用案例三个方面。
在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技术部分,将详细介绍流域水生态环境监测的方法、技术和工具;在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部分,将重点介绍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标准;在监测与评价技术应用案例部分,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结论部分将包括总结、展望和建议三个方面。
在总结部分,将对本文所述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在展望部分,将对未来流域水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在建议部分,将提出相关建议和看法,以期对流域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提供参考。
1.3 目的本技术指南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的技术指导,帮助相关人员了解流域水生态环境的监测与评价方法,掌握相关技术手段和实施步骤。
通过本指南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有效地提高流域水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的水平,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工作的通知正文:----------------------------------------------------------------------------------------------------------------------------------------------------关于开展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办水体函〔2020〕53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有关规定,做好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我部组织编制了《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试行)》(以下简称《评价方法(试行)》,见附件)。
请根据《评价方法(试行)》,组织开展水环境承载力现状评价。
具体事项如下。
一、工作内容组织各地根据《评价方法(试行)》,开展市、县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
二、工作要求(一)2020年11月底前,根据2019年水质监测数据,完成市、县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编制《XX市2019年度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报告》。
(二)2021年3月底前,选用2020年水质监测数据,完成市、县域水环境承载力状况评价,编制报告。
相关报告由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生态环境部备案。
三、成果应用将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作为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的基础材料,根据不同承载状态提出差异化管控措施。
四、联系人及联系方式(一)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联系人:姜珊、信达电话:(010)65645453、65645457传真:(010)65645454邮箱:*******************.cn(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联系人:高红杰电话:(010)84918164邮箱:***************附件: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试行)生态环境部办公厅2020年10月17日——结束——。
水利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2164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2021.06.25•【文号】水河湖办字〔2021〕53号•【施行日期】2021.06.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2164号建议的答复水河湖办字〔2021〕53号一、关于提高自然岸线保有,加大崩岸治理与恢复力度一是科学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自然资源部会同生态环境部、国家林草局等部门,组织开展了生态红线划定工作。
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长江岸线的保护,将自然保护地,自然保护地外的生态功能极重要、生态极脆弱区域,以及具有潜在重要生态价值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筑牢生态安全格局。
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严格监管,实行划定审批实施监督全生命周期管理。
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指导长江经济带11省(直辖市)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2018年,11省(直辖市)发布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约52万平方公里,占长江经济带国土总面积的1/4。
二是加大长江中下游崩岸治理工作。
近年来,水利部以《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规划(2016年修订)》《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加快长江中下游崩岸重点治理实施方案》为指导,积极指导协调相关省(直辖市)加快推进长江中下游河道崩岸重点治理工作。
此外,定期组织对长江中下游相关省份崩岸险情进行排查,并及时发布崩岸预警简报,发现安全隐患时实施应急整治,有效应对了上游水沙情势变化对岸坡稳定的不利影响,保障了沿江地区防洪安全和河势稳定。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依据生态功能定位,对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红线和岸线生态资源实施监督、调查评估。
水利部将继续加强长江中下游河道崩岸治理。
二、关于建立协调联动机制,优化区域岸线空间格局一是建立长江岸线保护利用协调机制。
为促进长江流域岸线资源严格保护、合理利用,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牵头,商公安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派出机构以及长江流域部分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建立了长江流域岸线保护利用协调机制,强化跨部门、跨区域的紧密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长江流域岸线管理保护格局。
水资源保护政策解析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有效保护水资源,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相应的水资源保护政策。
本文将对水资源保护政策进行解析,探讨其主要内容和实施效果。
一、政策背景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维持的基础。
然而,由于过度开采和污染等因素,全球许多地区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压力。
鉴于这一现状,各国纷纷制定了水资源保护政策,以应对水危机的挑战。
二、政策主要内容1.水资源管理与规划:制定水资源管理和规划措施,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这包括建立监测和评估体系,制定地区性的水资源规划,采取措施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2.水环境保护:加强水环境监测和治理,防止水污染。
通过建立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监管机制,加强工业和农业排污治理,保护水体的水质和生态系统功能。
3.水资源节约与效益提升:推广水资源节约的技术和措施,降低水资源使用强度。
通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价调节机制,激励用户节约用水,促进水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利用。
4.生态保护:加强流域管理,保护水源地和湿地生态系统。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通过支付生态效益,鼓励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水资源的生态功能。
三、政策实施效果水资源保护政策的实施对于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维护水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在水资源管理和规划方面,政策的推动使各地建立了科学的水资源评估和规划体系,实现了各区域间的水资源合理分配和利用。
另一方面,水环境保护措施的强化,有效减少了水污染,保护了水质和生态系统。
此外,水资源节约和效益提升方面的举措,促使社会各界大力推广水资源节约技术和措施,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然而,水资源保护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政策的落地需要协调各利益方的利益冲突,同时需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其次,政策的执行需要强化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最后,政策的长期可持续性需要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培养良好的水资源保护意识。
“大熊猫‘丫丫回国’”现象分析+作文素材+适用话题+素材运用范例大熊猫“丫丫”启程回国:归来仍是“顶流”,欢迎回家!新闻素材当地时间4月26日上午,旅居美国的大熊猫“丫丫”启程离开田纳西州孟菲斯动物园,踏上回国旅程。
“丫丫”将乘坐国际货运公司专机,在当天中午左右起飞,飞往上海。
据专家介绍,“丫丫”目前食欲良好、体重稳定,已提前适应专门定制的运输笼,将顺利完成返回祖国的适应过渡阶段。
这无疑是它“熊生”中,一个值得纪念的时间点。
在过去的岁月里,“丫丫”虽经历了许多故事,但归来仍是熊猫界“顶流”。
不到3岁旅美,喜欢与人亲近2000年8月3日,雌性大熊猫“丫丫”在北京动物园出生了。
2003年4月,不到3岁的“丫丫”和另一只来自上海动物园的雄性大熊猫“乐乐”从北京出发,经过长途飞行,抵达美国田纳西州的孟菲斯动物园,开始了旅居生活。
作为“亲善使者”,活泼可爱的“丫丫”和“乐乐”受到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在美国掀起了“中国熊猫热潮”。
在工作人员眼中,“丫丫”很聪明,适应性也很强。
此外,它还是一只喜欢与人亲近的大熊猫,看到工作人员时,会过来打招呼,“你似乎真的能在它的脸上看到微笑”。
租借协议到期,网友急盼“丫丫”回国孟菲斯动物园于2022年12月宣布,由于同中方的租借协议即将到期,“乐乐”和“丫丫”计划在未来数月内返回中国。
未料,在2023年2月,25岁的“乐乐”不幸离世。
中方赴美大熊猫专家组与美方专家共同完成尸检后,中国动物园协会通报称,专家组观察到“乐乐”心脏病变,初步判定这是其死亡原因。
中国网友为“乐乐”哀悼的同时,发现“丫丫”的状态也不是很好。
和人们印象中胖乎乎、毛茸茸的大熊猫不同,在孟菲斯动物园的“丫丫”身材瘦弱、毛发脱落。
虽然专家评估认为,“丫丫”除皮肤病导致的毛发脱落外,食欲良好,粪便性状正常,体重稳定,但近段时间以来,急切希望“丫丫”能够早日回家的呼声不断增强。
有网友表示,每天在镜头前关注“丫丫”的情况,感觉“心都碎了”,“我们失去了乐乐,不能再失去丫丫”,希望“丫丫”能尽快回到中国接受治疗,并号召各方共同声援。
流域综合治理的政策与法规流域综合治理是现代社会对水资源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
它强调整个流域内各种活动的协调和统一,旨在解决流域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问题。
在推动流域综合治理的过程中,政策和法规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从工程专家和国家专业建造师的角度出发,对流域综合治理的政策和法规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政策是推动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
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为流域综合治理提供法律依据和操作指南。
政策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流域的特点和需求,确定治理目标和实施措施。
政策应当具备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以利于实际推动流域综合治理的顺利进行。
同时,政策还应当注重公众参与和民主决策,与各方利益相关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确保政策具有广泛的社会支持和合理性。
在制定流域综合治理政策时,我认为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科学规划。
流域综合治理需要制定详细的规划,明确治理的目标和路径。
规划应充分考虑流域的水资源状况、环境问题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第二,综合协调。
流域综合治理需要协调各方利益相关者和部门之间的关系,形成利益共享和协同发展的局面。
政府应扮演好统筹协调的角色,充分发挥各方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资源优化配置和流域整体效益的提升。
第三,公众参与。
流域综合治理应注重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政府应及时公开治理方案和进展情况,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公众的积极参与和共同治理。
第四,法律支持。
政府应制定一系列配套法律法规,确保流域综合治理的顺利进行。
这些法律法规应保护流域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安全,明确各方的权责和责任,为流域综合治理提供法律保障。
其次,法规在流域综合治理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法规为流域综合治理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和实施细则,是治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和保障。
在制定流域综合治理的法规时,需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明确责任。
法规应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确保每个环节的责任到人。
2023年流域水生态监测与评价体系
摘要:
一、流域水生态监测与评价的重要性
二、欧美发达国家的水生态监测与评价体系
三、我国流域水生态监测与评价体系的现状
四、我国流域水生态监测与评价体系的发展对策
正文:
一、流域水生态监测与评价的重要性
水生态监测与评价是水生态系统管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基础。
20 世纪80 年代开始,欧美发达国家水环境管理政策开始强调生态保护,重视流域水生态质量,先后开展了以水生生物为核心的河流水生态监测与评价研究计划。
这一举措旨在通过科学监测和评价,了解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为水资源管理和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二、欧美发达国家的水生态监测与评价体系
欧美发达国家的水生态监测与评价体系以水生生物为核心,通过定期对河流、湖泊等水体的生物、物理和化学指标进行监测,全面评估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评价体系不仅包括传统的水质理化指标,还涵盖了水生生物、生态流量等方面的监测,从而更全面地反映水生态系统的变化。
三、我国流域水生态监测与评价体系的现状
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流域水生态监测与评价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我国流域水环境监测与评价的指标主要以传统的理化监测指标为主,缺
乏指示水生态变化的水生生物指标。
单一的水质改善无法反映水生态环境好转这一长远目标,不能满足“十四五”水生态环境管理由以水污染防治为主向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转变的要求。
保证流域水质的环保措施有哪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日益紧缺,水污染也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要问题。
保护和改善水环境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任务。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流域水系的水质不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为了保证流域水质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环保措施。
以下是一些保证流域水质的环保措施,旨在减轻水污染对流域水质的影响、改善水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1.加强污水处理污水处理是减轻流域水质污染的关键技术之一。
通过建设、改建和提升城市、工业区和农村的污水处理厂,可以有效地净化流域的水,使之达到国家标准。
此外,随着污水回收技术的不断提高,污水资源化利用也逐步成为一种趋势,将污水转化为可重复利用的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2.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流域水资源保护,对于保证流域水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需要统筹规划流域水资源,建立水资源保护区,加强水资源调度和管理。
另一方面,还需通过推进水土保持和灌区节水技术的研发,来保护和提高流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流域水环境的破坏。
3.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是保证流域水质的关键之一。
需加强流域内废水排放的管理,针对不同的行业和企业,确定不同的排放标准。
此外,还需要逐步推进绿色供应链建设,通过加强企业的环境责任和监管,来减轻企业对水环境的影响。
4.建立水环境监测和预警平台建立水环境监测和预警平台,对于保证流域水质的监测和预警有着关键作用。
通过建设全流域的水环境监测系统,能够及时监测、分析和提供流域内水环境的数据,并通过水环境预警来预判和应对水环境变化情况,从而减少水环境污染的风险,保证水环境质量。
5.加强水生态修复加强水生态修复,对于保护流域水质、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针对流域内不同的生态系统,需要采取不同的修复方式。
如对于湿地生态系统,应建立湿地保护区,修复湿地生态系统,促进流域内湿地的水动态平衡;对于河流和水库,应及时清理和排除水体中的沉积物和生物元素,加强水生态环境的修复。
加强环境保护的措施金晔发布时间:2022-12-26T07:26:07.749Z 来源:《国家科学进展》2022年8期作者:金晔[导读]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近几十年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也日益突出。
例如近几年比较突出的雾霾问题,已经开始严重的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
国家虽然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环境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我们还应该清楚的意识到,环境问题仍然严峻,环保工作应继续加强,不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忽略了环境保护工作,要实现环境保护和人类共同发展。
身份证号:32070419811210xxxx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近几十年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也日益突出。
例如近几年比较突出的雾霾问题,已经开始严重的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
国家虽然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环境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我们还应该清楚的意识到,环境问题仍然严峻,环保工作应继续加强,不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忽略了环境保护工作,要实现环境保护和人类共同发展。
关键词: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谐发展引言随着近几年国家对环保治理力度的加强,环保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但是目前环保压力仍较为严重,对于我国的长远发展而言,提高环境保护的重视度仍然不能放松,国家仍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建立,加强执法监督,鼓励民众参与。
而对于民众而言,提高和强化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环境问题是关系到国民生计,关系到子孙后代,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我们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作一名合格的环保监督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长期发展。
1环境保护的意义1.1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如今实现现代化的标准并不是国家的经济发展达到何种程度,而是经济与生态环境共同发展。
环境污染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工作甚至是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而人类社会想要得到长久的可持续发展就一定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能只顾社会的发展、国力的增强而破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