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经济形势与产业发展思路
- 格式:ppt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48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2010年,中国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极为严峻的各类自然灾害等挑战,虽然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基本稳定,但汇率不断升级、通胀压力不期而至、外部需求持续变化、资本流动大幅波动,宏观经济形势未可乐观,就如温总理曾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如果说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那么2010年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不过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使得2010年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
201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9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2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1.9%,二季度增长10.3%,三季度增长9.6%,四季度增长9.8%。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
1.国内生产总值(GDP)GDP是最受关注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
GDP增速越快表明经济发展越快,增速越慢表明经济发展越慢,GDP负增长表明经济陷入衰退。
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10年前GDP为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3%,比上年同期增幅加快1.2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国内消费支出情况,对判断国民经济现状和前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提升,表明消费支出增加,经济情况较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表明经济景气趋缓或不佳。
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4554亿元,同比增长18.4%。
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3689亿元,同比增长18.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865亿元,增长16.1%。
2010年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来源:综合处编辑:杨虹审核:黄飞发布:张庆华索引号: 作者:综合处发布日期:2011-03-18 浏览次数:2025(二〇一一年三月十八日)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跨越式发展十大工程这一重要抓手,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努力克服不利因素影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完成生产总值4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3.0%;人均生产总值4.9万元。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4.6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2269.9亿元,增长15.1%;第三产业增加值1605.5亿元,增长10.5%。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1∶54.0∶42.9调整为3.1:56.7:40.2。
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2408.0亿元,增长13.4%,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0.2%,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6.4%。
2010年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
食品价格上涨7.5%,其中肉禽及其制品类上涨3.6%,蛋类上涨7.4%,菜类上涨17.1%。
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1.0%,衣着价格上涨0.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3%,居住价格上涨2.8%,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上涨2.4%,交通和通讯价格与上年持平,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下降0.4%。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469.3万人,比上年增长5.4%,其中城镇从业人员198.1万人,增长7.2%;乡村从业人员271.2万人,增长4.1%。
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01.0万人,下降3.5%;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58.8万人,增长2.9%;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09.5万人,增长12.5%;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为21.5:33.8:44.7。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3.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11.2万人。
2010年形势与政策复习题(含答案)第一讲如何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1.对于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的深刻变化,你都有哪些体会?世情、国情、党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三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特点更加突出。
科学判断这些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对于我们坚持用时代发展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1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进程中不断提高统筹两个大局的能力2在把握变与不变的国情中不断提高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本领3在研究解决党的建设新情况新问题的实践中不断提高管党治党水平2.大学生应当怎样看待腐败问题?如何理解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正确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是科学判断、全面把握反腐倡廉工作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制定一系列正确的反腐败斗争的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领导反腐败工作不断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基于对形势的科学分析和判断,全面把握并适时提出每个阶段反腐倡廉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动,为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
实践证明,正确分析和认识反腐败斗争形势,是做好工作、实现目标、完成任务的重要前提,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
要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以更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以更科学的态度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考,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和决策重大问题的能力,在反腐败斗争的艰巨任务、诸多困难和复杂情况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信心,凝聚力量,从容面对,妥善处理,牢牢把握反腐倡廉工作的主动权。
当前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土壤和条件尚未根本消除,反腐倡廉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
从这些年的实践看,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消极腐败现象得到进一步遏制,总的发展态势是好的和健康的。
2010年我国经济有望全面复苏,在新一轮周期中城市化率的提高和相应的房地产业特别是住宅业的发展推动下,以及在政府扩大投资的强力拉动与全球景气回升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快速摆脱了下滑局面,进入巩固复苏的阶段。
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经济继续震荡调整,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由政府转向市场,经济增长的持续性、稳定性提高的格局下,2010年我国经济出现相对温和的增长。
虽然我国经济慢慢复苏,逐渐回升,但我们不可疏忽大意,更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当前的经济现状存在的问题,我认为主要是以下两方面。
首先,主要是房地产市场的问题。
房地产行业急剧升温,房价增长过快、过高的。
房地产是社会公众和市场主体基本生活与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和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持续高速发展,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公众和市场主体的生存与发展需求,同时又因政府管理不完善、政策欠缺、开发商过度逐利、消费者消费理念失当和投资者的投机行为等存在着诸多隐患,如果政府不采取科学有效的调节措施,必将对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国内房价快速飙升,房地产市场利益越来越不平衡,国内房地产市场所聚积的风险不断上升。
房地产发展20年,产业早就渗透与中国经济主体中,开发商资金多来与银行贷款,购房者多通过银行贷款消费,房地产直接或间接的与银行捆绑在一起,如果房价降价出现不保值的预期,很多贷款消费者会出现恐慌和抗议而引发社会危机;情况继续恶化就会发生还贷者不还贷引发的新的次贷危机;而房屋开发商最后会拿房屋抵贷,让银行成为房屋的所有者,迫使银行破产,另外,各级政府财政尽一半以上来至于出让土地收入,房地产经营的不好,政府财政也要面临挑战。
近期,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投机炒房的政策,但远没有涉及房地产销售的核心内容,不足以也不可能短时间内降低房地产价格,反而能在短期内形成涨价的市场激励。
其次,是国内通货膨胀,物价过高。
近段时间以来,不得不承认物价上涨过快、过高,而且物价问题也成为了民生问题的一个热点。
2010年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济南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济南调查队2010年,面对国际国内极其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思路,抢抓机遇,积极作为,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在克服困难中全力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工作,发展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结构转型取得积极进展,城市建设跨越提升,民生状况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注1)一、综合经济发展持续平稳向好。
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3910.80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5.17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637.45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2058.18亿元,增长14.9%。
全市地域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1145.1亿元和266.1亿元,分别增长39.3%、26.6%(注2)。
全部税收527.7亿元,增长21.2%;税收占生产总值比重13.5%,提高0.5个百分点。
企业景气指数平均136.8点,提高14.7个点。
转方式调结构成效显著。
服务业主导作用不断增强。
金融、信息服务、物流、会展、文化旅游等行业收入增长均超过20%,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44.6%。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5.60:42.91:51.49调整为5.50:41.87:52.63。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42.6%,提高0.2个百分点。
工业结构优化提升。
年末高新技术产业企业511家,其中年工业总产值过亿元企业207家,增加9家。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064.0亿元,增长30.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1.54%,提高2.03个百分点。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
创新驱动作用增强。
随着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中国软件名城试点、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等重大创新活动的开展,创新活力加速释放。
2010年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济南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济南调查队2010年, 面对国际国内极其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思路,抢抓机遇,积极作为,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在克服困难中全力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工作,发展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结构转型取得积极进展,城市建设跨越提升,民生状况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注1)一、综合经济发展持续平稳向好。
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3910.80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5.17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637.45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2058.18亿元,增长14.9%。
全市地域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1145.1亿元和266.1亿元,分别增长39.3%、26.6%(注2)。
全部税收527.7亿元,增长21.2%;税收占生产总值比重13.5%,提高0.5个百分点。
企业景气指数平均136.8点,提高14.7个点。
转方式调结构成效显著。
服务业主导作用不断增强。
金融、信息服务、物流、会展、文化旅游等行业收入增长均超过20%,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44.6%。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5.60:42.91:51.49调整为5.50:41.87:52.63。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42.6%,提高0.2个百分点。
工业结构优化提升。
年末高新技术产业企业511家,其中年工业总产值过亿元企业207家,增加9家。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064.0亿元,增长30.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1.54%,提高2.03个百分点。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
创新驱动作用增强。
随着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中国软件名城试点、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等重大创新活动的开展,创新活力加速释放。
2010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与全年展望当前,经济运行的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内、外需求持续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以及资产价格泡沫正在集聚和输入型通胀因素加重。
为此,宏观经济政策需要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防泡沫、抑通胀之间取得平衡。
在财政支出增速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应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扩大内需,努力稳定出口增长。
根据经济增速回调状况和通胀压力,适时调整政策力度,增强灵活性,并加快推进关键领域改革、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继续保持了2009年二季度以来的持续回升态势,但投资增速下降、贸易顺差收缩和“招工难”蔓延等新情况、新问题值得关注。
受投资增速回调和出口波动的影响,进入二季度以后经济增长面临的下行压力明显增强。
同时,资产价格泡沫正在集聚,输入型通胀因素加重。
宏观经济政策需要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防泡沫、抑通胀之间取得平衡,根据经济增速回调状况和通胀压力适时调整,增强灵活性,并加快推进关键领域改革、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中长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招工难”影响深远投资增长大幅度回落,财政、货币政策扩张力度明显收缩,对投资的刺激作用逐步消释;贸易顺差进一步收缩,目前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存在不稳定性;“招工难”再度显现,农业劳动力转移面临新困难,对依靠低成本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型企业将构成巨大生存压力。
由于外部环境改善,出口增长达到较高水平,国内消费需求平稳增长,再加上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将达到近期新高。
但是,投资增长大幅度回落,贸易顺差进一步收缩,经济增长面临的下行压力明显增强。
同时,“招工难”反映了我国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趋势性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投资增长大幅度回落今年1—2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6%,比2009年全年增速(30.5%)下降3.9个百分点。
扣除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因素之后,1—2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仅为19.33%,比2009年全年实际增速(40.45%)下降21.12个百分点。
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正文:---------------------------------------------------------------------------------------------------------------------------------------------------- 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2010〕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同意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二○一○年五月二十七日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展改革委)今年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
国际国内经济深度调整和深刻变化,迫切要求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破除制约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推动科学发展。
结合当前改革发展形势,现就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改革,着力增强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面胜利和“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体制基础。
(二)总体要求。
把保持经济增长与调整经济结构结合起来,着力完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把完善政府调控与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结合起来,着力激发经济发展内在动力与活力;把推进社会建设与创新公共服务体制结合起来,着力健全改善民生的保障机制;把提高经济效益与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着力形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体制机制;把加快国内发展与提升开放水平结合起来,着力形成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
2010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摘要:08年以来,伴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演化,其波及范围已经从美国扩散到了全球,逐步演变成为了金融危机,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世界经济增长进入低迷期。
2009年,我国政府实施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
在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下,中国经济从恢复性增长进入稳态增长。
2010年,中国经济稳步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保持较高的增长,国内外经济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各项经济指标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
国内生产总值2010年,我国经济稳步回升,预计全年的GDP增长率为9.9%。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728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1%,比上年同期加快3.7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367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85830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73643亿元,增长9.6%。
今年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6%,增速比上季低0.7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持平;前三季度GDP累计增长10.6%,增速比去年同期高2.5个百分点。
季节调整后,三季度GDP环比折年率略高于上季。
10%左右的GDP增长率,可能促使我国的经济总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
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之后,可以带来之喜,显而易见。
但更应看到由其带来之忧。
总量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不等于人均的第二大经济体,也绝非第二经济强国,现在中国经济发展到了转折关头,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
CPI关于通胀预期,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国家的物价水平出现了比较大幅度的波动,从治理通胀到警惕通缩再到通胀预期的加剧,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短期内出现了很频繁的变动,我们从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数字上来看,在今年呈现一个逐季上升的态势,第一季度是2.2%,第二季度是2.9%,第三季度上升到了3.5%,今年CPI预计上涨3.2%。
这个数字的变化引起了非常广泛的关注,今年物价上涨主要原因是由于食品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引起的,受农业基础地位薄弱以及灾害性天气诸多因素的影响,像粮、肉、蛋、菜等农产品的生产供应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经济增长对能源、铁矿石、棉花这样大宗商品的需求增加了,价格大幅度上升,国内资源性价格产品的改革还有环境成本的上升、职工工资提高都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成为推高工业品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
2010年许昌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分析许昌市统计局2010年,全市围绕市委、市政府“一争四推三提升”工作思路,按照“执行力提升年”的要求,坚持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突出城乡统筹、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努力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农村全面发展。
据测算,全市2010年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49.96亿元,按照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1%;农民人均纯收入过7000元大关,达到7196.9元,增长10.6%。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基本特征(一)粮食生产连续七年创新高。
按照“稳定面积,优化品质,主攻单产,增加总产”的思路,以粮食高产创建为抓手,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建立小麦、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示范区38个,千亩示范方42个,百亩示范田75个。
2010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644.22万亩,比上年增加3.22万亩,增长0.5%;总产量达到275万吨,比上年增加2.1万吨,增长0.8%,实现连续7年创历史最好水平。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的主要原因:一是惠农政策落实较好。
2010年,全市较好落实了种粮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农民直接得到实惠,在生产成本不断提升的情况下,种粮成本有所减少。
2010年,我市争取到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资金7609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财政资金6025.4万元;全市良种补贴金额达到6558.61万元,比2009年增长3.4%。
其中,小麦、玉米按照10元/亩的标准进行补贴,水稻、棉花按照15元/亩的标准进行补贴;继续执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白小麦每市斤0.90元,红小麦和混合小麦每市斤0.86元,分别比上年提高3分钱;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660万元,范围覆盖所有县(市、区),机具全部发放到户,受益农户2200多户。
二是粮食价格不断攀升,使得种粮效益逐步提高。
三是粮食播种面积不断扩大,2010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644.22万亩,比上年增加3.22万亩,增长0.5%,其中:小麦播种面积为321.22万亩,增加1.22万亩,增长0.4%;玉米播种面积238.05万亩,增加4.5万亩,增长1.9%。
山西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山西统计信息网 2011-3-7 10:16:46山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2011年2月24日2010年,是山西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的一年。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面对经济结构深层次矛盾的困扰,面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繁重任务和安全生产的巨大压力,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创新发展思路,加大工作力度,着力推动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全年全省国民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9088.1亿元,比上年增长13.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3.5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5161.2亿元,增长18.6%;第三产业增加值3363.4亿元,增长9.1%。
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加值448.3亿元,增长6.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54.1亿元,增长7.1%;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675.5亿元,增长18.4%;房地产业增加值192.0亿元,增长5.5%。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6385元,按2010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3900美元。
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2%、56.8%和37.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0%、70.3%和26.7%。
价格: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8.5%。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3%。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7%。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9.5%,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9.7%,生活资料价格上涨4.9%。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0%。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0%。
房屋销售价格上涨3.0%,其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2.3%,二手住宅价格上涨4.8%,房屋租赁价格上涨2.4%。
表1 “十一五”时期主要价格指数就业:全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9.6万人,完成全年计划40万人的124%;创业就业11.9万人,完成全年计划10万人的119%;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3万人,完成全年计划15万人的122%;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2万人。
2010年全市经济形势分析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收官和“十二五”规划编制之年,也是十堰发展机遇最多、任务最重、压力最大的一年。
年初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两个突破”、“三大目标”和“四项任务”,积极抢抓宏观经济企稳向好、省委省政府实施“两圈一带”等重大机遇,乘势而上,奋力拼搏,加快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全市经济运行呈现出高开快走、高位运行、高速增长和质量提升的良好态势。
全年完成生产总值736.8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9.5%,增速比上年加快5.4个百分点,完成年度计划的117.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7.8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402.1亿元,增长30.8%;第三产业增加值256.9亿元,增长10.6%。
增幅位居全省前茅,圆满的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发展计划。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一)农业生产稳定增长。
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达到130.36亿元,同比增长6.89%。
其中,农业产值80.08亿元,同比增长8.84%;林业产值4.94亿元,同比增长0.96%;牧业产值37.52亿元,同比增长4.86%;渔业产值6.79亿元,同比增长1.9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2元,同比增长9.22%。
夏收粮食产量33.34万吨,比上年增加0.49万吨,增长1.5%。
秋收粮食产量85.52万吨,比上年增加3.16万吨,增幅3.8%。
棉花产量91吨,同比增长12.3%。
油料产量11.27万吨,同比增长13.2%。
烟叶产量1.06万吨,同比下降41.8%。
糖料产量0.62万吨,同比下降6.2%。
药材产量11.6万吨,同比增长27.6%。
蔬菜产量128.44万吨,同比增长4.6%。
茶叶产量10411吨,比上年的8702吨增加1709吨,增幅19.6%。
猪牛羊禽肉产量16.91万吨,同比增长8.5%。
禽蛋产量4.13万吨,同比增长19.7%。
2010年晋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新闻发布稿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同志们,首先对大家一年来对统计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现在我代表晋中市统计局发布2010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和挑战,市委、市政府领导全市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中央、省各项决策部署,大力实施经济转型、赶超发展两大战略,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取得经济社会发展的可喜成果。
一、经济稳健回升,经济实力持续增强。
初步测算,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63.8亿元,比上年增长14.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0亿元,增长9.0%;第二产业增加值419.6亿元,增长18.0%;第三产业增加值279.2亿元,增长9.7%。
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一些同步指标均保持较快增长。
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达147.1亿元,比上年增长17.2%。
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69.6亿元,比年初新增107.2亿元。
二、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一是农业生产平稳发展。
全市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建设,加大农业科技含量,全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
2010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433.0万亩,机械总动力321.1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6.0%,粮食产量达到16.2亿公斤,较历史最高年2007年14.3亿公斤增加1.9亿公斤。
二是工业生产快速增长。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69.3亿元,同比增长23.0%。
其中,12月单月达到45.9亿元,已连续4个月刷新单月历史新高。
八大主导行业中,煤炭、机械、化学、电力、非金属五大行业增速在30%以上,保持了快速增长,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95.5%;冶金、电力两行业增速在5-10%之间,保持平稳增长。
从产品产量看,原煤产量8032.2万吨,同比增长26.2%;洗煤3627.4万吨,增长19.7%;焦炭869.5万吨,下降1.2%;发电量113.7亿千瓦时,增长48.3%;日用玻璃制品12.1万吨,增长19.9%;烧碱25.6万吨,增长46.5%。
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与举措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促进经济发展也需要采取新的思路和举措。
当前,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经济格局正发生巨大变化。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各国纷纷探索出新的途径,以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就这一话题,探讨几个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与举措。
一、创新驱动发展创新被视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创新思维成为新时代的核心需求。
政府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
只有不断推动技术、管理、产品等方面的创新,才能培育新的增长点,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二、发展绿色经济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重大挑战。
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之一就是发展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强调可持续发展,注重资源利用的高效和环境的保护。
政府应加大环保产业的支持和投资,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推动绿色消费,实施低碳发展。
同时,发展绿色金融,引导资金投向环保领域,推动经济从传统的高污染、高能耗模式向低碳、清洁的发展方向转变。
三、加强国际合作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国际合作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政府应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多边合作机制,加强各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拓展市场开放和国际合作空间,加强贸易便利化和互利共赢。
同时,加强金融合作,推动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发展。
只有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应对全球经济挑战。
四、推动人才发展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
新形势下,培养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成为发展的重中之重。
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同时,加强产学研结合,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实现科技人才与产业需求的紧密对接。
此外,鼓励人才流动和跨界创业,打破行业壁垒,促进优秀人才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