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校本课程教材
- 格式:doc
- 大小:1013.00 KB
- 文档页数:10
小学校本课程教案介绍小学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小学生的年龄、认知能力和发展需求设计的一套教学计划和教材体系。
它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内容,并根据教育部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
本文档将针对小学校本课程的教学安排进行详细说明。
课程目标小学校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和全面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 - 培养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提高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 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 培养英语学习能力,提高听、说、读、写的语言运用能力。
- 培养科学探究兴趣和实验能力,提高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的能力。
- 培养社会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 培养音乐、美术和体育兴趣,提高艺术表现和身体素质的能力。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语文小学语文主要包括阅读、写作、识字、语法和修辞等方面内容。
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互动问答、阅读训练和写作指导等。
数学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数与代数、几何与观察、数据的整理与分析等。
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示范演示、问题导入、探究式学习和数学游戏等。
英语小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包括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和书写等。
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示范、小组合作、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等。
科学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包括自然与生活、科学与技术、科学探究等方面内容。
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实验能力。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实验演示、观察研究、问题探究和讨论交流等。
社会小学社会的教学内容包括人与社会、生活与环境等方面内容。
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方法包括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合作和社会实践活动等。
音乐、美术和体育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音乐语言、音乐表演和音乐欣赏等方面内容。
农村小学“口琴进课堂”校本教材开发与使用的实践研究在2005年底我校就把口琴引进课堂,2009年创建为口琴艺术特色学校,口琴学习按照“低年级段激发兴趣爱好,中年级段打好基础,高年级段重在提高”的要求,发动学生人人参与。
学校建有校口琴艺术团,每年段建有一个年级口琴队,口琴队成员有专职教师辅导,每周吹会一首新曲子,每天抽一段时间进行训练。
我校把口琴教学作为校本课程进行开发与研究,以此繁荣校园教育文化,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各种音乐能力和音乐课堂教学效果,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现在只要你一走进我们的校园,就随时可以听到那悠扬的口琴声!下面谈谈本次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策略。
一、着力开发与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教材同步的口琴应用校本教材。
从2006年起,我校为创建艺术特色学校,将口琴作为教学乐器引入课堂。
几年来,在不断反复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中我们发现:学生学习口琴,能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开拓音乐视野;能促进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能增强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力;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并从很大程度上丰富了音乐课堂教学。
然而,在口琴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在现行的小学音乐教材中,教材就乐器学习的内容跟不上我们学习的进度,缺少相应的口琴教材。
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着手开发乐器进课堂的校本化研究,重新去审视课堂器乐教学实践。
我们可以从课堂乐器的应用入手,提出科学的操作策略,促使乐器在“以审美为核心”的课堂上作用最大化,让乐器在音乐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我们所开展的乐器综合应用研究与实践是基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素质教育环境下的音乐教学中。
因此,为促使教学的规范、有效性,必须开发口琴教材。
二、加强校本课程的培训。
学校从校本课程实施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对教师进行各种模式的培训,从而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开发的主体,只有开展以校为本、有的放矢、优质高效的师资培训,才可能真正发挥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主体作用。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教材一、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课程的不断完善,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基础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已逐步在学校实施。
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课程专家认为它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根据自身教育实际自主实施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适合学校的具体特点和条件。
从本质上讲,它是一个开放、民主的校本课程开发决策过程。
其次,根据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与国家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
这是教育系统中权利和资源重新分配的过程。
第三,校本课程开发是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
在上述理论的指导下,我国逐步实施校本课程开发。
二、关于确定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内容的论证我们学校位于农村。
将来,一些学生将从事农业生产。
初步了解一些农业知识,体验农业劳动,树立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是非常必要的。
因此,我们把农业知识作为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
教师和学生对花椒的栽培、管理、加工和利用都有感性的认识。
从技术角度看,花椒的栽培、管理和加工技术易懂,群众和家长更了解。
花椒也随处可见,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因此,我们最终将花椒的栽培、管理、收获和利用作为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3、校本课程的学习目标1.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使学生初步具备热爱科学、学习科学、运用科学思想、通过科学致富的意识。
3.了解农村生产劳动过程中蕴含的科学知识,初步建立对于农村劳动的正确认识。
4.激发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农业劳动的思想感情。
5.初步学习一些关于花椒的栽培、管理及用途的理论知识。
6.初步具有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劳动的能力。
7.在实践中,逐步培养独立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意识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第一部分セ椒的传说很久以前,一个名叫华明娇的美丽孝顺的女孩上山找药治疗她重病的父亲(有人说是为了救几个兄弟,也有人说是她的未婚夫)。
她接受了白胡子老人的指导。
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困惑与对策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在开发校本课程项目上我校根据地域特色,开发出了《民族的脊梁》这一校本教材。
但是,要进行更多课程的开发并付之于实践,还是存在很多现实的问题,亟待解决。
下面就谈谈我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和想法。
一、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存在的问题:(一)、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读书学习是获得个人实际利益的敲门砖,学生到学校就是为了读书、学习、考大学,除了读国家课程的教科书、学书本知识,其它一切都认为是不务正业、浪费时间。
这种教育价值观以考试为中轴来组织教育活动,所有的学习内容以考试内容是否涉及为取舍标准,以能够高分通过考试为最高的教育追求。
因此分数也就成为衡量教师能力和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或唯一)指标。
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所带来的恰恰是与这种传统教育价值观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要求彻底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真正实现由“科举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跨越。
但就在这样一种状况下推行校本课程,其阻力之大、任务之艰巨,也是可想而知的。
(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教师提出了从未有过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
它对教师的要求不再是过去的熟悉和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积累教学经验、完善教学艺术、揣摩考试动向等,而是要求教师从教育观念到知识结构、从工作方式到教学行为、教师角色都发生根本的质的变化与飞跃。
但从当前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来看却不容乐观。
首先,农村小学教师大部分为民转公教师,且学历参差不齐,年龄偏高,缺乏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意识,他们基本上不关心他所教的学科知识在社会实践中的运用,不关心学校以外还有哪些教育教学资源,只是对教科书内容,尤其是对可能要考试的内容越来越熟悉,不用继续学习,有的甚至不用备课,都可以安然无事,缺乏继续教育的愿望和动力。
其次,缺乏校本课程开发的知识、理论与技能。
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都是执行指令,是课程的消费者或者说是使用者,因而缺乏相应的课程知识与课程能力。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与适应性。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为学校从实际出发,结合地域特点和学校自身校园文化和育人目标相结合,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更利于学生对家乡、对社会的了解,对文化的传承与更新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然而,对于农村学校来说,则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广大的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还停留在“计划有,实际无。
课表有,课堂无”这样的状况。
各个学校在课程编排上每个班级都安排了校本课程,而实际上很大部分学校都没有开好这一课。
有些学校虽然也投入了人力、物力印制了教材,编写了教案,但是还是没有真正的开设起来。
一、实施现状(一)社会对学校实施校本课程不了解。
当今社会,在党的号召扶持下,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推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农村学校配备了大量的硬件设施,尽最大可能缩短农村孩子和城镇孩子在学习环境上的差距。
社会中的好心人士,也为农村学校教育事业劳心出力。
但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社会力量分为两种现象:一种是特别想支持,但缺乏对校本课程的了解,不知道从何帮起,有劲儿使不出;一种是由于身处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加上人文风貌受限,一些学生外出访问、调查受到冷遇,甚至冷嘲热讽的事情,这种情况的发生,通常是一些成人认为学生去调查访问是影响了他们的工作。
例如我校新开发的“古韵新声”“巧手坊”“腰鼓”“衍纸”社团,孩子们非常喜欢,但在每次活动时,人们对此活动褒贬不一,或认为学生的举措是不务正业,或者对学生这种学习方式充满怀疑。
从课程开发来说,它非常需要社会的支持。
没有学校以外教育教学资源的参与,校本课程开发难以进行。
从这个意义上说,校本课程开发,已经将改革的触角从教育系统内部向外延伸到教育系统外部的领域,它要求把支持教育改革视为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再一次提出了教育的改革必须得到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问题。
(二)家长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意识淡薄。
浅谈农村小学校本课程教学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我校贯彻县教育局的文件精神,开展了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课程、校本管理等系列化建设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以校本研究为起点,以校本教研为平台,加强校本课程开发,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加快了学校特色化建设的进程。
一、结合实际,努力开发适合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有着很广阔的空间。
我们从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出发,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学生礼仪、安全及热爱家乡方面开发了具有本校特色,切合学生实际的课程。
二、搭建校本教研平台,研究开发学法课程。
近几年来,我校开展了“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题研究的校本教研活动。
学法研究中出现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发展和新课程实施的质量。
我们以学法研究为突破口来扎实落实新课程精神。
我们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为基本形式,搭建校本教研平台,引领教师们走进新课程,实现专业成长。
1、校长充分发挥校本教研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校长是校本教研制度的身体力行者,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专业带头人。
在实验研究的不同阶段,校长给老师们做理论上的辅导和实践中的指导。
校长深入到教研组内和老师一同进行备课研究;到课堂上做现场指导;组织教师进行课例研讨。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校长确定编写思路,拿出具体的课时内容,指导教师怎样定准学法,怎样将学法指导的过程阐述清楚。
校长定期召开课程编写组会议,听取老师的汇报,教给老师们课程开发的策略和方法,帮助教师们解除疑虑和困惑,鼓励老师们大胆开展工作。
在校本教研中,校长是制度的制定者,也是过程的指导者、参与者,充分发挥了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角色作用。
给老师们拓宽了发展的空间,给予了深切的人文关怀,这使得全体教师领会新课程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校本教研观,自觉地成为研究的主体。
2、管理者是学习的排头兵。
校长和中层管理人员率先学习研究。
从校本课程理论到实践操作等都进行深入学习,每个人都担当起培训主讲人的任务,全程参与学法的研究与指导。
小学校本课程教案小学校本课程教学设计(4篇)小学校本课程教学设计(较新4篇)由作者为您收集整理,希望可以在小学校本课程教案方面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篇一小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导读:小学2017校本课程教学计划(一)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学校特色的有效途径,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
为落实素质教育精神,顺应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根据我市课程改革会议精神,提出我班校本课程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导,体现时代的要求,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为前提,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为我班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二、总体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的人才。
三、具体措施(一)切实做好培训工作为了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我班将以讲座、自学、交流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学习,为课本课程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二)切实抓好实验进程我校校本课程以《塞外明珠---官厅湖》为教材,学生的参与面广、可开发空间大,课程研发组地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实验的管理与督导,不断推进此项工作的深入实施。
(三)切实组织好学生展示依据不同年级所学校本课程内容的不同,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展示评比活动,检测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效果,激励学生学习兴趣,使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校本课程的使用和管理,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以此促进我班新课程的改革,使我校的素质教育再迈上一个新台阶。
小学2017校本课程教学计划(二)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从我校办学特色和育人目标出发,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依靠本校教师、学生共同开发、实施的原则,实施校本课程教学。
小学培养教育校本教材(低年级用)介绍本文档旨在介绍小学低年级使用的培养教育校本教材。
该教材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涵盖了多个学科和方面的内容。
教材内容该教材包含以下主要内容:1. 语文:教材通过有趣的故事、诗歌和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数学:教材以趣味数学题目和实际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思考、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英语:教材通过英语游戏、歌曲和对话,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4. 自然科学:教材通过生动的实验、观察和探索活动,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基础知识。
5. 社会科学:教材介绍国内外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跨文化理解能力。
6. 艺术、音乐和体育:教材提供丰富多样的艺术、音乐和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欣赏能力和体育锻炼惯。
教材特点该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 清晰易懂:教材的语言简洁明了,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易于理解和消化。
2. 有趣生动:教材内容生动有趣,通过图画、故事和游戏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研究兴趣。
3. 综合性教材:教材涵盖了多个学科和领域的内容,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培养能力为主: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仅仅传授知识。
使用建议为了最大化教材的效果,建议教师们在使用过程中:1. 创造积极的研究环境,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和提问。
2. 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和表达,让他们有机会展示个人的想法和才华。
总结小学培养教育校本教材(低年级用)以全面发展学生为目标,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音乐和体育等多个学科和领域的内容。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清晰易懂、有趣生动和综合性的特点。
教师们可以结合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教材第一部分柳条,学名白杞柳,当地俗名簸箕柳、南柳。
把柳条剥去皮,通体呈白色,就叫白柳条。
我镇的农民擅于把柳条、白柳条编成上千种筐、篮等制品。
我镇的柳编师出有名,相传它始于鲁班的徒弟泰山。
泰山系今沭河岸边人,起初跟鲁班学木匠,但很不专心,总是偷着跑到河边柳条丛中练柳编。
鲁班看他不长进,很生气,于是就辞掉了他。
而泰山不久却成了一个出色的编匠,做出的柳编制品比木制品还精致,鲁班知道泰山的情况后,很内疚,并且说:“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受到师傅的鼓励,泰山越发努力,技艺不断提高,品种花样也日渐增多。
不久,皇帝要庆寿,当地的县官便请泰山用柳条编几样东西献给皇帝。
泰山命徒弟挑选出质量最好的柳条,褪皮熏白,自己亲自动手把篾编得薄薄的,刮得亮亮的,使出最好的技艺编织出一只精致的高脚盘,盘内几只大寿桃,只只青里透红,光彩夺目。
旁边还放着几串紫葡萄,晶莹透明,令人馋涎欲滴。
县官一看,连连叫绝,他看着看着,突然发现盘里还放着两枚钱币,觉得很奇怪,就伸手去拿。
结果连盘子也一起拿起来了。
原来那两枚钱币也是柳编的。
后来,皇帝见了这件珍宝也连声称赞。
从此,沭河柳编名声大震。
泰山死后,徒弟们继承他的手艺编织了篮子、簸箕、筐子和各种用品,畅销大江南北。
现在用柳条编织的工艺品远销国外,为国家赚取了大量外汇。
陶醉于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我们去寻访临沭县的柳编之乡——白旄镇。
走进柳编之乡,看到的是一方方、一片片嫩绿的柳条。
微风吹拂下,万亩柳田那绿色的波浪此伏彼起,景致煞是壮观。
更引人入胜的还要数坐落在十多个村庄的柳编制品贸易货栈或加工厂。
一溜摆开的10多间宽敞明亮的大仓库,库房里盛满了上千个品种的柳编制品。
其中有供观赏用的各式花盆外套、花篮、吊花篮等;有日常生活用品如纸篓、洗衣筐、提篮、挎篮。
一件件玲珑剔透,各自错落有致,静动结合,栩栩如生。
走进农户,家家户户男女老少编着柳条。
不知是谁家传出悠扬的《柳条歌》:“涝洼湿地可发芽,青枝绿叶不奢华……”歌词唱出了这里的劳动人民对柳条的赞美。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农村中学校本课程教学方法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县加田中学/黄常周来源:摘自:《瑶族民间文化校本课程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农村中学的课程改革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是体现农村学校办学特色,满足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教育需求,促进农村同学个性发展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农村中学大多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有的学校“学校内部自发”、有的学校“回应外部指令”,许多学校都开展了具有校本课程属性的综合实践活动。
不过许多学校的校本课程密切结合了当地的资源,形成了鲜明的农村学校特色。
例如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的民族中学、加田初级中学等根据民族特点,开展了具有校本课程特色的“民间故事”、“民间风俗”、“民间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探究活动。
面对当地资源开发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应以地方的实际情况为本,以学校为本,以同学为本。
在教学上应该有别于国家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至少不应该以教材为教材,教教材。
一个主题的确定,只是确定了教学的一个大致的方向,而教学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研究的过程,是一个补充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接受过程。
所以说校本课程的教学与研究性课程的教学有着更多相似的地方,也就是不要一成不变的将讲授法放到首位,要采取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什么是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既定的教学任务,师生一起活动的方式、手段、方法的总称。
教学方法是一种认识方法,从教师发明性地指导同学通过探索,发现“新知”的意义上说,教学方法也是一种科学方法。
或者说,它是教师施教和同学学习知识、技能使身心发展而工同活动的方法。
因此把教学方法只看作是教学施教活动的方法是片面的。
教学方法应是施教、受教双方活动的方法。
校本课程更体现施教、受教双方活动,即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方式。
以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学根据民族特点所进行的“连山瑶族民俗风情”这一校本课程的教学探究为例。
把保守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变为以同学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浅谈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者:董建军来源:《新课程·上旬》 2019年第20期摘要: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国家对课程改革所赋予各科课程新的性质、基本理念、核心目标与重要内容。
开展校本课程的研究,将会对课程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有利于进行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推进素质教育。
通过研究,探索校本课程的新体系,更有益于总结经验教学,及时发现问题,为学校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有价值的改进建议,不断促进校本课程的完善和改进。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利用我校地处会宁县甘沟驿镇,这里是古驿道重镇,民风淳朴,良田肥沃。
得益于西部大开发的有利优势,黄河水在20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就浇灌到田园村庄,使得沿路两旁人民的生活大大改善,教育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和发展。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学校教育教学全方位、多角度改革,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有许多新举措,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面对实际,因地制宜作为一所农村乡镇中心小学,由于经费和条件的限制,学校很难满足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需求,如在劳动技术与能力的培养方面,小学生认识自然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较低,仅限于科学课本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现象,很难理解和掌握这项技能。
又如体育课活动器材不能满足所有学生要求,活动用具传统,学生不太喜欢等。
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我们教育者认真思考,群策群力,从现有实际出发,合理设置能激发学生兴趣点和兴奋点的校本课程来补充原来陈旧和简单的一些学生活动,并把它作为一项理论加以总结,在实际运用中尝试施行。
二、开展综合实践,开发校本课程根据学校实际,我们在探讨校本课的开发利用之前,制订了许多方案、措施,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体现对知识实际运用。
为此,我校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指导纲要》,其中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范围、该当和措施等做了较为规范的指导,让大家感到有章可循,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1.从实际出发,凸显三个“有利于”这里的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学校实际、学生实际、教师实际和家庭实际出发,这也是最大的实际。
《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龙固镇李集小学常胜钦一、课题的提出:校本课程亦称“学校本位课程”或“学校自编课程”。
简单地说,校本课程就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具体地说,校本课程就是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长期以来,我国推行的是由教育教学行政部门编制、实施和评价的国家课程。
虽然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学校教育教学中已全面展开,但是应试教育的阴影依然存在。
这导致了学校教育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育教学脱离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空间。
学生学得枯燥无味,缺乏自发性、灵活性和多样性,实践证明,国家课程常常无法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更难以达到国家课程的预期效果。
在推行国家课程的过程中,国家课程普遍暴露出诸多脱节现象,主要表现在:国家课程与地方教育需求之间的脱节;国家课程与学校办学条件之间的脱节;国家课程与学校教师之间的脱节;国家课程与学科发展之间的脱节等。
著名课程论专家斯基尔贝克早就指出:“设计课程的最佳场所在学生和教师相处的地方。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指出,教师是课程的直接实施者,应该直接参与到课程的编制工作中去。
校本课程更具地方特色,更加符合独特的地方环境和教育需求,每一所学校都是一个独特的实体,校本课程因校而异,更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它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性,充分肯定了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形式及时间设置上都有了明确的要求,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根据情况的变化经常修订校本课程。
我校地处乡镇,虽然经济及文化发展不平衡,但是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非常丰富,开发具有乡镇特色校本课程的前景广阔。
在校本课程的编制、实施和评价过程中,学校现有的人力、财力、物力、信息和时间都能得到充分利用,进一步促进了学校工作的自发性、灵活性和多样性。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教材第一部分柳条,学名白杞柳,当地俗名簸箕柳、南柳。
把柳条剥去皮,通体呈白色,就叫白柳条。
我镇的农民擅于把柳条、白柳条编成上千种筐、篮等制品。
我镇的柳编师出有名,相传它始于鲁班的徒弟泰山。
泰山系今沭河岸边人,起初跟鲁班学木匠,但很不专心,总是偷着跑到河边柳条丛中练柳编。
鲁班看他不长进,很生气,于是就辞掉了他。
而泰山不久却成了一个出色的编匠,做出的柳编制品比木制品还精致,鲁班知道泰山的情况后,很内疚,并且说:“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受到师傅的鼓励,泰山越发努力,技艺不断提高,品种花样也日渐增多。
不久,皇帝要庆寿,当地的县官便请泰山用柳条编几样东西献给皇帝。
泰山命徒弟挑选出质量最好的柳条,褪皮熏白,自己亲自动手把篾编得薄薄的,刮得亮亮的,使出最好的技艺编织出一只精致的高脚盘,盘内几只大寿桃,只只青里透红,光彩夺目。
旁边还放着几串紫葡萄,晶莹透明,令人馋涎欲滴。
县官一看,连连叫绝,他看着看着,突然发现盘里还放着两枚钱币,觉得很奇怪,就伸手去拿。
结果连盘子也一起拿起来了。
原来那两枚钱币也是柳编的。
后来,皇帝见了这件珍宝也连声称赞。
从此,沭河柳编名声大震。
泰山死后,徒弟们继承他的手艺编织了篮子、簸箕、筐子和各种用品,畅销大江南北。
现在用柳条编织的工艺品远销国外,为国家赚取了大量外汇。
陶醉于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我们去寻访临沭县的柳编之乡——白旄镇。
走进柳编之乡,看到的是一方方、一片片嫩绿的柳条。
微风吹拂下,万亩柳田那绿色的波浪此伏彼起,景致煞是壮观。
更引人入胜的还要数坐落在十多个村庄的柳编制品贸易货栈或加工厂。
一溜摆开的10多间宽敞明亮的大仓库,库房里盛满了上千个品种的柳编制品。
其中有供观赏用的各式花盆外套、花篮、吊花篮等;有日常生活用品如纸篓、洗衣筐、提篮、挎篮。
一件件玲珑剔透,各自错落有致,静动结合,栩栩如生。
走进农户,家家户户男女老少编着柳条。
不知是谁家传出悠扬的《柳条歌》:“涝洼湿地可发芽,青枝绿叶不奢华……”歌词唱出了这里的劳动人民对柳条的赞美。
其实,这里的农民也正如柳条一样勤劳、质朴、率真。
一、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设置的不断完善,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为主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在学校中逐渐得到落实。
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课程专家们认为有以下特点:首先,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实际自主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实质上是一个开放民主的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决策过程。
其次,校本课程的开发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而采取的一种与国家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是教育制度内权利与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
第三,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
在以上理论的指导下,我们逐步实施我镇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
二、关于确定我镇校本课程开发内容的论证我镇是地处农村,将来也会有部分学生将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初步了解一些农业知识,切身体会一下农业劳动,树立爱农村、爱农业、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是非常必要的。
因此,我们把农业知识作为校本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镇所处地区有几十年的杞柳种植历史,被称为“白柳之乡”,这儿不但家家种植杞柳,而且户户把柳条编织成工艺品,走出国门,远销世界各国,成为农民创收的主要来源。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杞柳的栽培、管理及利用白柳条编织工艺品技术都有一个感性的了解。
从技术角度分析,杞柳的栽培、管理及利用白柳条编织工艺品技术通俗易懂,群众、家长也都比较了解,杞柳也是随处可见,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方便。
因此,我们最终把杞柳的栽培、管理、收割以及利用白柳条编织工艺品作为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三、校本课程的学习目标1、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使学生初步具有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和科学致富的意识。
3、了解农村生产劳动过程中蕴含的科学知识,初步建立对于农村劳动的正确认识。
4、激发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农业劳动的思想感情。
5、初步学习一些关于杞柳的栽培、管理及利用白柳条编织工艺品的理论知识。
6、初步具有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劳动的能力。
7、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意识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第一部分杞柳的美丽传说柳条,学名白杞柳,当地俗名簸箕柳、南柳。
把柳条剥去皮,通体呈白色,就叫白柳条。
我镇的农民擅于把柳条、白柳条编成上千种筐、篮等制品。
我镇的柳编师出有名,相传它始于鲁班的徒弟泰山。
泰山系今沭河岸边人,起初跟鲁班学木匠,但很不专心,总是偷着跑到河边柳条丛中练柳编。
鲁班看他不长进,很生气,于是就辞掉了他。
而泰山不久却成了一个出色的编匠,做出的柳编制品比木制品还精致,鲁班知道泰山的情况后,很内疚,并且说:“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受到师傅的鼓励,泰山越发努力,技艺不断提高,品种花样也日渐增多。
不久,皇帝要庆寿,当地的县官便请泰山用柳条编几样东西献给皇帝。
泰山命徒弟挑选出质量最好的柳条,褪皮熏白,自己亲自动手把篾编得薄薄的,刮得亮亮的,使出最好的技艺编织出一只精致的高脚盘,盘内几只大寿桃,只只青里透红,光彩夺目。
旁边还放着几串紫葡萄,晶莹透明,令人馋涎欲滴。
县官一看,连连叫绝,他看着看着,突然发现盘里还放着两枚钱币,觉得很奇怪,就伸手去拿。
结果连盘子也一起拿起来了。
原来那两枚钱币也是柳编的。
后来,皇帝见了这件珍宝也连声称赞。
从此,沭河柳编名声大震。
泰山死后,徒弟们继承他的手艺编织了篮子、簸箕、筐子和各种用品,畅销大江南北。
现在用柳条编织的工艺品远销国外,为国家赚取了大量外汇。
陶醉于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我们去寻访临沭县的柳编之乡——白旄镇。
走进柳编之乡,看到的是一方方、一片片嫩绿的柳条。
微风吹拂下,万亩柳田那绿色的波浪此伏彼起,景致煞是壮观。
更引人入胜的还要数坐落在十多个村庄的柳编制品贸易货栈或加工厂。
一溜摆开的10多间宽敞明亮的大仓库,库房里盛满了上千个品种的柳编制品。
其中有供观赏用的各式花盆外套、花篮、吊花篮等;有日常生活用品如纸篓、洗衣筐、提篮、挎篮。
一件件玲珑剔透,各自错落有致,静动结合,栩栩如生。
走进农户,家家户户男女老少编着柳条。
不知是谁家传出悠扬的《柳条歌》:“涝洼湿地可发芽,青枝绿叶不奢华……”歌词唱出了这里的劳动人民对柳条的赞美。
其实,这里的农民也正如柳条一样勤劳、质朴、率真。
第二部分杞柳的生长习性及特征杞柳,别名柳条、绵柳、簸箕柳、笆斗柳、红皮柳,各地方有不同的名称。
为杨柳科中的柳属,落叶丛生多年生灌木。
高达3米。
树皮灰绿色;小枝淡黄色或淡红色;芽无毛。
叶对生或近对生,椭圆状长圆形,长2~5厘米,宽1~2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有锯齿,幼叶红色,成叶上面暗绿色,下面苍白色,叶脉褐色,两面无毛;叶柄短或近无柄而抱茎。
杞柳的主要品种有大白皮,红皮柳和青皮柳等:大白皮:皮白色。
生长快,枝条长,粗细匀称,节间长,成熟后枝条皮呈栗色,剥皮后洁白美观,绵软柔韧,品质最好。
红皮柳:枝条鲜紫红色,节间短,叶柄红色,髓心小,质量次于大白皮。
青皮柳:枝条青绿色,叶片长而大,生长快,产量高。
枝条髓心小。
质脆、品质较差。
杞柳喜光照,属阳性树种。
光照不足,生长不好。
喜肥水,抗雨涝,以在上层深厚的砂壤土和沟渠边坡地生长最好,肥水条件好,枝条生长旺盛,可以正常生长20~30年。
在干旱瘠薄土地条件下,枝条生长细弱矮小,寿命缩短。
在浅积水2~3个月的不利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
主根少而深,发达的主根可深达1.2米,侧根比较发达,多集中在0.3米以上土层中。
对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河岸、沟坡、路坡具有一定作用,是固堤护岸的好树种。
耐盐碱性能较差,土壤含盐量如超过0.3%,则枝条生长减弱。
杞柳种子很小,且易随柳絮被风吹走,不易采集,主要采用无性繁殖。
第三部分杞柳的栽植杞柳喜在上层深厚的沙壤上中生长,所以应选择沙壤土、河滩地以及近水的沟渠边坡等肥沃的地方种植。
杞柳主要是插条种植。
此方法简便易行,成活率高。
见效快。
插条种植按季节又分为春季和雨季两种。
春季种植,指冬季将条子窖藏起来,春季解冻后扦插种植,雨季插条种植即雨季用鲜条插条种植。
主要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宜在大雨过后连阴天,选择木质化程度好的条子扦插种植,本地多采用这种方法。
由于雨季土壤和空气湿度大,易成活,如管理得好,成活率可达90%以上。
杞柳的栽植方式主要是边坡栽植,主要是在靠近水源的河道、沟渠、堤岸、道路旁边坡上进行栽植,这些地方土层深厚肥沃,适宜杞柳生长,一般条子可长达2.5~3米以上,一墩产条5~10千克。
杞柳春季或雨季栽植,均选用一年生,茎粗1厘米左右的条子为宜,芽子要饱满,条子要健壮、无病虫害。
扦插前,将条子剪成20~25厘米长的枝段,剪口不能劈裂,上口剪成平口,下边剪成马耳形,剪口下第一个芽子距剪口不要太近,以利扦插和提高成活率。
雨季栽植,选用木质化好的条子,将枝条上的叶片橹去,注意不要伤害芽,然后按要求将枝条剪成段,随剪随进行扦插。
扦插时要使第一个芽微露出地面,插后要随即踏实保墒。
气适宜,插后一般3~5天即能发芽。
如遇大雨要及时排涝,以防烂条,影响成活。
第四部分杞柳的管理杞柳系多年生灌木,一次种植多年割条收益。
因此要想获得连年高产,必须加强抚育管理。
除加强肥水管理、松土锄草和排涝外,最重要的是平茬、养茬、拿杈、防治病虫害。
平茬、养茬:杞柳栽植当年能生长5~10根枝条,一般在立冬前后将杞柳条齐地面割掉,割后留茬不宜太高,此后,每年进行割条1~2次。
杞柳条经过几年连续割条,根茬逐年提高,致使条子萌条少,长势弱。
拿杈:当年生长的把柳条,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易萌发生、长成二次枝即杈子,生杈后既不利于条子长高,又影响条子光滑度。
为此,要及时进行拿杈。
拿杈需在杈子木质化前进行。
防治病虫害是杞柳栽培管理中重要环节之一。
危害杞柳的病虫害主要有一病、二虫。
即:1、锈病:主要危害叶子,严重时叶片脱落。
多发生在秋分前后。
发病前可喷洒波尔多液,发病期可喷洒敌锈钠,每10天一次。
2、金龟子:食害杞柳叶子,主要发生在谷雨和立夏前后、可喷洒敌百虫液进行防治。
3、小象鼻虫:主要危害杞柳条嫩尖,咬断嫩枝,严重的影响杞柳条质量。
在成虫发生时,可喷洒西维西液。
第五部分白条制作杞柳条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或冬季下雪前进行收割。
要掌握随割条随剥皮。
剥皮前要准备用木棍做成的夹子,先把枝条下头剥开一点皮,放在夹子里,然后由粗头向细头抽拉,得白条,或使用剥皮机,既快又省力。
剥后及时晒干,晒干后的枝条按粗细分级成捆,贮藏。
贮藏期间严防烟熏、受潮,以免枝条发霉变色。
第六部分杞柳的用途做成白柳后的杞柳其用途主要是编织工艺品出口创汇。
柳编制品,原料以棉柳(又称南柳、白柳)、山红柳、煮柳和带皮柳为主,以藤、竹、草、铁、皮等原料为辅,采用手工、半手工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