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力源机械工序变更规定
- 格式:doc
- 大小:436.50 KB
- 文档页数:9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办法模版一、总则为了规范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品质,确保安全生产,制定本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企业内相关工艺和设备的变更管理,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工艺、设备参数、设备材料变更等。
三、变更管理程序1. 变更申请:(1) 变更申请人应填写变更申请表,包括变更内容、原因、影响分析等,并附上相关资料。
(2) 变更申请表应经申请人所在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提交给变更管理小组。
2. 变更评估:(1) 变更管理小组应根据变更申请表的内容进行评估,并制定变更实施方案。
(2) 变更实施方案应包括变更的可行性分析、影响评估、风险控制措施等。
3. 变更批准:(1) 变更实施方案应提交给相关部门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审批。
(2) 审批通过后,由项目负责人签署批准文件,并将批准文件发送给变更管理小组。
4. 变更实施:(1) 变更管理小组根据批准文件的要求,组织实施变更工作。
(2) 变更工作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实施,并记录相关数据和测试结果。
5. 变更验证:(1) 变更实施完成后,应进行验证工作。
(2) 验证结果应与变更实施方案进行对比,并评估变更效果。
6. 变更关闭:(1) 变更验证合格后,应发布变更关闭通知。
(2) 变更关闭通知应通知相关人员,并存档以备查阅。
四、变更管理责任1. 变更申请人应按照规定填写变更申请表,并确保申请内容准确、完整。
2. 变更管理小组应对变更申请进行评估,并制定变更实施方案。
3. 相关部门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应审批变更实施方案,并签署批准文件。
4. 专业技术人员应负责变更实施工作,并记录相关数据和测试结果。
5. 变更管理小组应进行变更验证工作,并评估变更效果。
五、风险控制措施1. 在变更评估阶段,应充分考虑变更可能引发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2. 变更实施过程中,应按照风险控制措施的要求进行操作,并定期进行风险评估。
3. 如发现风险超出控制范围,应立即停止变更工作,并报告相关部门负责人。
工序变更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范围为规范工序变更管理,提高工序变更的质量和效率,降低变更带来的风险,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生产工艺流程中存在需要变更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工序、操作程序、设备参数等范畴,适用于涉及对生产线、工艺流程和产品质量影响的工序变更。
二、主管部门工序变更管理由生产部门负责,质量部门全程监督,相关部门协助。
三、工序变更流程1. 变更提出(1)生产部门收到相关部门或员工的工序变更需求后,由相关部门填写《工序变更申请表》,并附上必要的变更理由、影响分析、变更方案等资料。
(2)负责填写《工序变更申请表》的部门或员工应严格按照变更流程填写信息,确保信息真实准确。
2. 变更评审(1)生产部门收到《工序变更申请表》后,应立即召开变更评审会议,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质量部门和生产部门主要负责人参与,评审通过后方可进行变更。
(2)评审会议要对变更的必要性、可行性、影响分析等进行全面评估,做出决策。
3. 变更实施(1)经评审通过的工序变更方案,由生产部门制定变更实施计划,明确变更的时间点、人员、设备等要求,通知相关部门准备。
(2)在实施变更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变更方案进行操作,确保变更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对变更后的工序进行试生产,并由质量部门进行检验,确保变更后工序的质量符合要求。
4. 变更验收(1)变更实施结束后,由质量部门组织对变更后的工序进行验证和评估,评估结果良好时,方可验证通过。
(2)验收合格后,对变更的实施进行总结并画出详细报告,保存备份。
5. 变更记录(1)所有经过变更的工序,必须有详细的变更记录,包括变更的理由、方案、实施过程、验收结果等。
(2)变更记录应当详细、真实、准确,方便日后追溯和总结。
四、变更管理的相关要求1. 变更方案严格把关变更方案必须经过严格评审和实施,不得随意擅自变更工序,确保变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2. 变更过程严格执行变更的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变更方案执行,注意安全和品质,确保变更的有效实施。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管理工艺和设备变更,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可靠,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工艺和设备变更是指对已经使用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修改、调整、更新或更换等操作。
工艺和设备变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一)工艺参数或工艺路线的调整;(二)设备的增加、移除或更换;(三)设备配件的更换或升级;(四)工艺流程的改变;(五)生产工艺或设备的维修、改造;(六)其他涉及工艺和设备的变更操作。
第三条工艺和设备变更是由生产部门或者相关部门提出,并经过技术评估和决策后实施的。
生产部门要根据实际需要和管理要求,制定相应的工艺和设备变更方案,并经相关人员审核同意后进行实施。
第四条工艺和设备变更的管理原则是“科学、规范、安全、可靠、经济”。
在变更过程中,要保证安全性、稳定性、可操作性、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第五条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的目标是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避免生产事故和质量问题的发生,促进生产管理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第二章工艺和设备变更的程序第六条工艺和设备变更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具体程序如下:(一)提出变更申请:由生产部门或者相关部门提出工艺和设备变更申请,申请中应包括变更目的、变更内容、变更影响、变更时间、变更人员等信息。
(二)技术评估:相关部门应根据变更申请,进行技术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变更的必要性、可行性、影响范围和风险等。
(三)决策审批:根据技术评估结果,相关部门进行决策审批,决策结果包括是否同意变更、变更时间、变更人员等。
(四)编制变更方案:生产部门根据决策结果,编制工艺和设备变更方案,方案中应包括变更的内容、步骤、责任人等。
(五)方案审批:工艺和设备变更方案应经过相关人员的审批,包括生产部门经理、质量部门经理等。
(六)方案实施:生产部门按照变更方案进行实施,期间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和文档管理。
(七)变更验证:变更完成后,对变更结果进行验证,确保变更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的重要管理工作,以确保生产工艺和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规范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企业通常会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1. 变更管理流程:规定变更管理的整个流程,包括变更的申请、评审、批准、实施和验证等各个环节,确保变更能够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2. 变更管理人员:明确变更管理的责任人员和相关部门,确保变更管理工作的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3. 变更申请要求:规定变更申请的要求,包括变更描述、变更原因、影响分析、实施计划等内容,以便对变更进行评审和决策。
4. 变更评审和批准:制定变更评审和批准的程序和要求,确保变更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获得相关人员的批准。
5. 变更实施控制:制定变更实施的控制措施,包括变更的计划和时间安排、实施过程的监控和记录、变更后的验证和验证结果的评估等,确保变更的顺利实施和效果的验证。
6. 变更记录和文档管理:规定变更管理的记录和文档的管理要求,包括变更的记录和文档的编制、保存和归档等,以便对变更进行查证和溯源。
7. 变更风险评估:制定变更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标准,对变更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确保变更能够安全可靠地实施。
8. 变更授权和通知:规定变更授权和通知的程序和要求,确保变更的授权和通知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达给相关人员。
9. 变更管理的监督和评估:建立变更管理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变更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具体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要求进行制定。
企业在制定和执行这些规定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灵活地进行调整和完善,以确保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的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维护企业的生产秩序和市场形象,根据《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的生产企业,包括工厂,矿山,化工企业等。
第三条工艺和设备变更是指企业对原有的工艺过程和设备设施进行改变或更新。
变更包括但不限于工艺流程的调整、设备的更换、新增、拆除等。
第二章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机构及责任群体第四条企业应设立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变更计划和实施方案,并进行监督和评估工作。
第五条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机构应由企业的安全生产部门负责,必要时可适度调配其他相关部门的人员参与。
第六条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机构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1. 制定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制度,明确工艺和设备变更的程序和要求;2. 负责制定各个工艺和设备变更计划及实施方案,并进行审核和批准;3. 监督和检查工艺和设备变更的进展情况,确保变更工作按照计划进行;4. 定期评估和总结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的效果,并提出改进意见;5. 管理和维护工艺和设备变更的相关文档和记录。
第七条企业应设立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责任群体,由企业高层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其责任包括但不限于:1. 制定企业的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策略和目标;2. 确保工艺和设备变更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3. 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确保变更工作的顺利进行;4. 解决变更过程中的问题和争议,确保工艺和设备变更的顺利实施。
第三章工艺和设备变更的程序和要求第八条工艺和设备变更应严格按照下列程序进行:1. 首先,企业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勘察和技术评估,确定变更的可行性和必要性;2. 其次,根据变更的情况,制定变更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变更的目标和要求;3. 然后,对变更计划和实施方案进行审核和批准,确保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4. 最后,按照变更计划和实施方案进行工艺和设备的调整和更新,确保变更的顺利进行。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1. 引言为了保证生产工艺和设备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确保产品质量,根据现有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本公司制定了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的所有生产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
2. 定义2.1 工艺变更指对产品加工制造过程中的材料、设备、工艺参数等方面进行调整或改变的行为。
2.2 设备变更指对生产设备进行意外维修、定期保养、改造等行为。
3. 工艺和设备变更的管理3.1 工艺和设备变更的申请和批准任何一次工艺变更和设备变更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申请和批准流程,在流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变更对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具体流程如下:3.1.1 申请环节:生产工艺或设备变更申请人编制变更申请单,详细说明变更事项、原因、影响、方案等。
3.1.2 审批环节:变更申请单上应签字确认变更内容的相关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质量管理部门的主管。
3.1.3 审核环节:由技术部门对变更方案进行审核,提出变更方案可行性及设计图纸的修改意见,对变更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进行审核。
3.1.4 批准环节:对于技术部门审核通过的方案,由主管领导进行审批决定并签字批准。
3.2 工艺和设备变更实施经过申请、审批和批准后,变更人员应按照批准方案对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调整或改变。
在变更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变更方案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工艺流程的稳定性和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3.3 工艺和设备变更的验证和确认完成变更后,变更人员应对生产场地和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测试,确保变更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达到了预期效果,满足设计要求和产品质量要求。
3.4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记录变更人员应将变更方案、验证和测试记录、验收报告等相关记录完整的保存在变更记录档案中,并按照规定进行备份。
4. 工艺和设备变更的风险控制在工艺和设备变更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潜在风险,必须严格控制风险,避免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4.1 变更前的评估和分析对于每一次工艺和设备变更,必须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和分析。
工序变更管理规定QG/LY 06-03-20111.目的为消除或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质量隐患,确保工序变更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特制定变更管理规定。
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济宁力源机械有限公司所有工序变更的管理。
3.定义和规定:变更管理是对工艺、技术、设施、人员等永久性或暂时的调整、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以避免或减轻对安全生产的影响,提高变更质量。
变更管理的失控,往往会使变更达不到预期目的和引发事故发生。
因而对变更要实施管理,履行评审、审批和验收等程序,从而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保证变更达到预期效果4.管理职能4.1各工序负责对工序变更提出申请。
3.2属于本厂范围的,有技术部负责对提出的工序变更申请进行评审,有主管领导验收。
和外协厂有重要关联的(产品的特殊特性,或特性为关键工序、特殊工序),由技术部对外协厂提出申请,由外协厂评审、验收。
5.变更的类型6.变更的程序及管理要求6.1 变更的申请6.1.1 变更申请对变更的原因要准确真实,在进行各类变更前,变更申请人要进行充分的实际情况调查,弄清变更前所存在的真正问题和缺陷。
变更申请人负责填写《工序变更申请表》进行变更申请,申请人可以是提案人,也可以是部门负责人或项目责任人,非提案人时必须在申请表中注明提案人。
6.1.2 变更的方案要是目前最合理的,最安全的,最经济的和可实施性最强的,这样才能保证存在的问题得到解决。
6.1.3 对同一个问题,如有多个方案,应优中先优,由变更的终审负责人负责.6.1.4 变更内容要详细说明,必要时可附图、附表或附数据,以便在评审过程中有针对性,实施要可操作性,避免出现意外差错和事故。
6.1.5 在变更申请中,申请人应对变更后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危害程度进行详细说明,并明确控制措施和控制后所接收的程度,不得隐瞒可能存在的风险。
6.2 变更的审批6.2.1 《工序变更申请表》填定完成后应逐级上报主管部门和主管领导审批,按审批流程进行评审。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
是为了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和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规范化管理要求。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规定内容:
1. 变更管理责任:明确变更管理的责任人和相关部门。
变更管理责任人负责协调、监督和执行所有工艺和设备变更活动。
2. 变更申请流程:明确变更申请的流程,包括变更提案的填写、审批、实施和评估。
变更提案应包括变更的原因、范围、影响分析及所需资源等信息。
3. 变更影响评估:对每个工艺和设备变更进行影响评估,包括对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安全性和环境影响的评估。
评估结果应与相关部门进行讨论和确认。
4. 变更控制和记录:建立变更记录,详细记录每个变更的过程和结果。
变更过程中的所有相关文件、图纸、规格和测试报告等应及时更新并进行记录。
5. 变更通知和培训:在变更实施前,向相关人员和部门通知变更内容,并进行培训,确保所有人员了解变更的目的、内容以及实施方法。
6. 变更回溯和纠正措施:对变更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回溯分析,及时进行纠正和措施,确保变更后的工艺和设备正常运行。
7. 变更评估和持续改进:定期对变更管理过程进行评估,并收集反馈意见,以便于持续改进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的效果。
以上是一些建议的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内容,具体的规定可以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引言工艺和设备变更是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但变更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各种风险,包括质量风险、生产效率风险、安全风险等。
因此,为了确保公司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
本文将会详细介绍公司的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
适用范围该规定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生产过程的工艺和设备变更,包括但不限于生产流程、生产设备、原辅材料和工艺流程等。
变更申请流程变更申请的流程如下:1.申请部门首先需要向相关部门提出变更申请,并附上变更的理由和必要的文件;2.相关部门确认变更申请,并进行评估,确定变更对于生产、质量、环境等方面的影响;3.相关部门将评估报告提交给公司管理层,并请示公司管理层批准变更;4.公司管理层审核评估报告,评估变更对于公司质量、生产、安全和环境带来的风险;5.如果变更被批准,公司管理层要求申请部门进行相应的变更,并进行必要的测试和验收;6.如果变更结果符合预期,相关部门提交变更报告,并附上变更前后的相关数据,评估变更对于生产过程、质量、安全和环境的影响。
变更的控制为了确保变更的质量和效果,我们还需要对变更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
具体控制措施如下:变更的分类根据变更的重要程度和对生产过程的影响,将变更分为三类:1.重要变更:对于生产环节、质量和环境影响明显的变更。
2.普通变更:对于生产环节、质量和环境影响较小的变更。
3.管理变更:对于管理流程和组织结构改变的变更。
变更委员会公司设立变更委员会,由公司管理层成员、相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
变更委员会负责评估变更申请,审批和批准变更,以及监督变更执行。
变更记录和审查变更申请、评估和执行的过程应该有详细的记录并建立归档。
在每一次变更完成后,变更记录需要进行审查并确认变更是否符合公司规范和流程标准。
变更授权和审批变更的授权和审批须建立完整的审批流程,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在变更执行之前,需要有相应的授权和审批程序,包括变更的实施计划、培训计划和测试/验收计划。
2023年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安全性,依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2023年起,涉及工艺和设备变更的企业。
第三条工艺和设备变更包括但不限于:工艺流程的修改、生产设备的更换、生产线的重新布局、产能的调整等。
第四条工艺和设备变更应遵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五条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变更流程。
第六条工艺和设备变更前应进行必要的评估和试验,确保变更后的工艺和设备能够满足生产要求。
第七条工艺和设备变更后,企业应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员工对新工艺和设备的操作和维护能力。
第八条企业应定期开展工艺和设备变更的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第九条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企业工艺和设备变更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其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第二章工艺变更管理第十条工艺变更前,企业应编制详细的工艺变更方案,包括变更的目的、内容、流程和时间计划等。
第十一条工艺变更应按照变更方案进行,不得擅自修改或调整。
第十二条工艺变更后,企业应进行全面评估和测试,验证变更后的工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第十三条工艺变更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培训。
第十四条工艺变更后,企业应建立变更跟踪和记录制度,定期检查变更效果。
第十五条工艺变更的审批权限应明确,审批过程应公开、公正、公平。
第十六条工艺变更涉及影响产品质量或安全的,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进行审批和检验。
第三章设备变更管理第十七条设备变更前,企业应进行设备检验和评估,评估结果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
第十八条设备变更应按照变更方案进行,保证变更过程安全可控。
第十九条设备变更后,企业应进行设备调试和验收,验证设备是否满足生产要求。
第二十条设备变更涉及工艺流程的修改的,应进行相应的配套设备调整和改造。
第二十一条设备变更前,企业应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操作和维护设备的能力。
作业中断再展开规定QG/LY 06-09-20111.目的加强生产制程控制,预防生产作业中断在生产时出现加工工序遗漏、标识不明、装箱数量不符等不良的发生,以保证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内部生产作业中断再展开的管理工作。
3. 职责3.1 生产部和技术部负责对生产作业中断原因的调查、改善。
3.2 生产部各工序负责人负责对本部门产品放置、标识、及加工产品的确认。
3.3 操作人员负责对设备、计量器具的现状进行确认。
4.内容4.1 普通工序的作业中断4.1.1 上下班或作业中断4小时以上时等下班时,各机台操作人员须对自己负责的机台上工件的加工完成情况进行确认并对工件进行标识,同时要悬挂“作业中断”标识。
上班时,操作人员发现机台上标识不明的工件时,要把工件隔离存放,并及时通知班长对工件进行确认。
开始生产前要对设备状态及模具、工艺参数进行确认。
4.1.2 模具维修或调整模具需要维修或调整时,设备上要挂“作业中断”标识牌。
发生异常前已加工的工件要放在周转箱里并标识,模具维修好后,要对机台的状态和模具是否符合要求进行确认,同时要对生产的首件进行检验,符合加工尺寸要求后,再继续进行其他工件的加工。
4.1.3. 生产换料生产換材料时,需暂停停新料生产,必須將傳送帶上的部品全部加工完成后,才可生产新材料.4.1.4 中途停电当生产过程中突然停电时,将工件按加工完成情况进行分类,放在周转箱里,并进行标识,悬挂“作业中断”标识牌。
来电后,要再次对设备状态、工艺参数进行确认,同时要进行首件检验,确保程序正常,符合加工尺寸要求。
4.1.5 设备故障设备出现故障时,需将工件按加工完成情况进行分类,放于周转箱内,并标识。
同时,在发生异常的设备上挂“作业中断”标识牌,并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修理。
4.2 特殊工序的作业中断特殊工序(热处理、铸造、造型)因模具维修、上下班、中途停电、设备故障而发生作业中断时,应先向班长说明作业中断原因,由班长向部门领导请示,部门领导批准后,员工在设备上悬挂“作业中断”标识牌,方可离开。
机械制造行业服务的变更变更的程序与要求机械制造行业服务的变更:变更的程序与要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机械制造行业服务的变更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
企业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或技术的进步,对服务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以保持竞争力和满足客户的需求。
在进行服务变更时,企业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要求,以确保变更的顺利进行,同时减少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影响。
一、变更的程序在机械制造行业服务的变更过程中,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需求分析和评估:企业首先需要对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和评估,了解客户的需求变化和行业趋势。
通过调研和市场分析,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服务的变更。
2.变更方案设计和制定:基于需求评估的结果,企业可以设计和制定服务变更方案。
方案应包括具体的目标、时间计划、资源安排以及所需的投资和预算。
3.内部审核和讨论:制定好变更方案后,企业需要进行内部审核和讨论。
相关部门和人员应对方案的可行性、资源需求、风险评估等进行评审,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4.变更通知和沟通:一旦内部审核通过,企业需要向相关的利益相关方发布变更通知。
通知应包括服务变更的内容、目的、影响范围以及变更过程中可能涉及的注意事项等。
5.实施变更计划:在变更通知发布后,企业可以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逐步实施服务变更。
期间,需要监控和评估变更过程,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或调整计划。
6.变更效果评估和总结:服务变更实施后,企业应对变更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通过客户反馈和内部评估,了解变更对业务、客户满意度和竞争力等方面的影响。
二、变更的要求在进行机械制造行业服务的变更时,企业需要考虑以下几点要求:1.合规性要求:企业在进行服务变更时,需要确保变更内容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遵循行业准则和标准等规定,确保变更符合合规性要求。
2.风险管理要求:变更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需要进行充分的评估和管理。
企业应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做好变更前后的风险预警和控制措施。
3.资源与能力要求:服务的变更可能涉及到人员、设备和技术等方面的资源和能力。
机械制造施工的变更流程一目了然在机械制造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变更,这些变更可能是由于设计要求的调整、技术改进的需要或者其他各种原因导致的。
然而,变更往往需要经过一定的流程来进行审批和执行,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保证。
本文将详细介绍机械制造施工中的变更流程,以便使读者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一、变更流程概述机械制造施工的变更流程一般包括变更申请、评审、批准和执行四个主要步骤。
下面将逐一进行介绍。
1. 变更申请变更申请是指项目相关人员(如设计师、工程师等)向主管部门或项目负责人提交的变更请求。
申请人需要详细描述变更的内容、原因和影响,并提供相关的技术资料和文件支持。
同时,申请人还需要提供变更的时间节点和预估的成本评估。
2. 评审变更申请提交后,需要进行评审。
评审由多个相关的部门或人员组成,包括设计部门、质量控制部门、施工管理部门等。
评审的目的是对变更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变更,以及变更的影响范围和可能的措施。
3. 批准在评审通过后,变更需要得到主管部门或项目负责人的批准。
批准的原则是根据变更的影响和成本评估以及项目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进行变更。
批准之后,变更将被纳入项目的计划和执行,并相应地更新相关的文件和记录。
4. 执行变更获得批准后,需要及时进行执行。
执行过程中需要确保变更的实施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并对变更后的工作进行有效监控和控制。
同时,还需要及时进行变更的记录和归档,以备后续的追溯和审计。
二、变更流程的关键步骤在机械制造施工的变更流程中,有几个关键步骤需要特别注意,以确保变更的有效性和质量的控制。
1. 变更申请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变更申请是变更流程中的第一步,申请人需要清楚地描述变更的内容和原因,并提供充分的技术支持。
在申请中,需要清晰地列出变更的时间节点和成本评估,以便评审人员和批准人员可以做出准确的决策。
2. 评审的全面性和及时性评审是确定变更是否需要进行的重要环节,评审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变更的影响和可能的措施。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模版一、前言本公司致力于持续改进和优化生产工艺和设备,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为确保工艺和设备变更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
二、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规定的目的是确保工艺和设备变更能够按照统一的流程和标准进行管理,以减少质量风险和生产中断。
适用范围包括所有生产工艺和设备的变更。
三、定义和缩写1. 工艺变更:指对生产工艺流程中的任何改变。
2. 设备变更:指对生产设备的任何改变。
3. 变更请求:指工艺或设备变更的申请。
4. 变更评审:指对变更请求进行审核和评估的过程。
5. 变更实施:指根据变更评审的结果,实施工艺或设备的变更。
四、变更请求1. 变更请求的提交变更请求由工艺或设备变更的责任人以书面形式提交至相关部门。
2. 变更请求的内容变更请求应包括工艺或设备变更的背景、目的、影响评估、实施计划等详细信息。
3. 变更请求的评估相关部门应根据变更请求的内容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变更评审。
五、变更评审1. 变更评审的组成变更评审应包括相关部门的代表、工艺或设备变更的责任人等。
2. 变更评审的程序(1) 变更评审的召集由变更评审负责人召集变更评审的会议,并通知相关人员参加。
(2) 变更评审的讨论变更评审的与会人员应对变更请求进行讨论,评估变更对生产工艺和设备的影响,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3) 变更评审的决策变更评审的与会人员根据讨论的结果,对变更请求作出决策,决定是否批准变更请求。
(4) 变更评审的记录变更评审的负责人应对会议讨论内容进行记录,包括与会人员、意见和建议、决策结果等。
六、变更实施1. 变更实施计划的制定变更实施责任人应根据变更评审的结果制定变更实施计划。
2. 变更实施计划的执行变更实施责任人应按照变更实施计划的要求进行变更工作,并确保变更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 变更实施的验证变更实施责任人应对变更的结果进行验证,确保工艺和设备的变更达到预期效果。
七、变更管理的监控和评估1. 变更管理的监控相关部门应对变更的实施进行监控和跟踪,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机械制造施工的变更与补充在机械制造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需要变更和补充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客户要求的变更、工程图纸的修改,或者是为了适应材料短缺或技术难题等原因。
本文将重点讨论机械制造施工中的变更和补充,以及如何管理和处理这些情况。
一、变更管理1. 变更的定义变更是指在机械制造施工过程中,原有的计划、合同、设计或工作范围等发生了调整或修改的情况。
变更可以涉及施工工序、设备规格、工程量、设计图纸等方面。
2. 变更的原因机械制造施工中的变更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客户需求的变更:客户在制造过程中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或修改原有的要求;- 技术调整:由于技术进步、工艺改进或者设计问题,需要对原有的计划或设计进行调整;- 材料不足或问题:由于原有材料不足、无法供应或者质量问题,需要更换新的材料;- 外部环境变化:如政策法规的修改、自然环境变化等因素导致施工工序发生变化;为了有效管理机械制造施工中的变更,以下是一个常用的变更管理流程:- 变更申请:当发生变更需求时,相关人员应填写变更申请表并详细描述变更内容;- 变更评估:施工管理团队将对变更申请进行评估,包括对变更的必要性、影响范围、时间和成本等进行评估;- 变更审批:经过评估后,变更申请需要提交给项目负责人或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审批;- 变更实施:一旦变更申请得到批准,施工队伍将按照新的要求进行工作;- 变更监控:变更过程中需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变更的实施符合要求;- 变更记录与总结:变更结束后,需要对整个变更过程进行记录和总结,以便今后的参考与借鉴。
二、补充管理1. 补充需求的产生补充需求通常是指在机械制造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满足实际施工需求或弥补原有设计缺陷等原因,需要对原有工作进行补充。
在机械制造施工中进行补充管理时,以下是一般的步骤:- 补充需求提出:根据实际施工需要,项目相关人员可以提出补充需求;- 补充方案制定:为了满足补充需求,相关人员应制定具体的补充方案,包括时间、成本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考虑;- 补充审批与确认:制定的补充方案需要提交给相关人员进行审批,并获得最终确认;- 补充实施:一旦补充方案得到批准,施工队伍将按照方案进行补充工作;- 补充监控:补充工作需要进行监控,确保补充工作符合要求;- 补充总结与记录:补充工作结束后,需要进行总结与记录,以便今后的参考与借鉴。
机械制造服务的执行与变更管理在机械制造服务的执行过程中,管理变更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通过有效的变更管理,可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并及时应对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机械制造服务的执行和变更管理的关键要点,旨在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有用的指导。
一、机械制造服务的执行1.项目计划在机械制造服务的执行过程中,项目计划是必不可少的。
项目计划应该清晰明确,包括项目的目标、范围、时间安排、资源需求等关键信息。
通过制定详细的计划,可以有效地组织和安排各项活动,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2.团队协作机械制造需要多个部门和人员之间的紧密协作。
团队成员应相互配合,确保项目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是实现团队协作的关键。
此外,团队成员还应具备专业技能和经验,以确保所提供的机械制造服务符合质量标准。
3.质量管理在机械制造服务的执行过程中,质量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制定和实施质量控制措施,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质量控制包括产品检验、测试和验证等环节,以确保产品符合客户的要求和期望。
4.风险管理机械制造服务的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风险和挑战。
因此,风险管理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通过及时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可以降低项目失败的概率。
风险管理应考虑到各种可能的因素,包括技术、财务、供应链等方面。
二、机械制造服务的变更管理1.变更识别在机械制造服务的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需要变更的情况。
变更可能包括产品设计、进度安排、资源调配等方面。
变更识别是变更管理的第一步,需要及时发现和识别需要变更的事项,并记录下来。
2.变更评估一旦变更被识别,就需要进行变更评估。
变更评估包括评估变更对项目目标、进度和成本的影响。
通过评估变更的风险和回报,可以确定是否接受变更,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3.变更实施在变更评估通过后,需要进行变更的实施。
变更实施包括制定变更计划、调整项目进度和资源安排等。
在实施变更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与相关方的沟通和协调,确保变更的顺利实施。
初制品管理的规定QG/LY 06-05-20111.目的确保本公司整个初制品工艺过程及产品品质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2.范围本规定适合本公司所有正常生产过程中一项或多项发生变更时及新品生产时的产品。
3.初品管理项目4.初品管理流程NO5.职责5.1技术部门负责组织公司初品申请的评审,并组织初品的实施、检验、试验、确认、工艺/技术文件的更改(包括和顾客之间的信息衔接)。
5.2销售部门负责顾客之间信息的衔接。
5.3质管部门负责初品的检验、试验,以及初品小批量试产时的过程监控。
5.4生产部门负责组织初品零部件、成品计划的下达、加工,以及初品生产过程中零部件、成品的标识、保管等。
6.工作流程6.1公司各职能部门、车间及供方的变更申请由各职能部门、车间及供方(采购部门)提出,提出时必须填写《初品变更申请书》,并传递到技术部门。
6.2技术部门接到《初品变更申请书》后,及时组织相关部门、车间有关人员对变更申请内容进行可行性评审,必要时请顾客进行评审,评审过程应填写《初品变更评审报告》,报告应予以保留。
6.3评审不可行则直接结束,评审可行时原则上变更过程由原提出部门、车间或供方具体实施,技术部门负责对过程进行监控。
6.4变更完成后(小批量生产前)由生产部门组织生产初期产品,并提供变更后的初制品,一并交质量部门。
6.5质量部门接到产品和零部件初品后立即组织检测(必要时测试),并提供书面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应予以保留。
6.6检测完毕后技术部门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车间有关人员进行初品更改后的确认,必要时由顾客参与确认,确认结果必须形成书面确认报告《初品确认报告》。
6.7确认满足要求后,由技术部门负责更改相关资料(包括工艺技术文件)传递到开发部门;质量部门负责更改相关资料(控制计划、检验指导书等),并按《文件管理规定》要求进行文件的更改、换发、回收、销毁等。
6.8当初品更改完成后由技术部门组织小批量生产,产品交顾客确认封样,交付顾客时在外盒或者外包装箱上注明“初品”字样。
济宁鲁鑫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有关人员、机构、工艺、技术、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变更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消除或减少由于工艺、设备和人员变更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相关部门。
第二条本制度规范了公司生产过程中工艺、设备和人员变更的管理流程、措施及要求。
第四条名词解释:(一)工艺设备变更涉及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工艺参数等超出现有设计范围的改变(如加工设备、加工方法、机加工装、铆焊工装、装配工装改变等)。
(二)微小变更影响较小,不造成任何工艺、设计参数等的改变,但又不是同类替换的变更,即“在现有设计范围内的改变”。
(三)同类替换符合原设计规格的更换。
(四)人员变更是指员工岗位发生变化,包括永久变动和临时承担有关工作。
表现形式有:调离、调入、转岗、替岗等。
(五)关键岗位指与风险控制直接相关的管理、操作、检维修作业等重要岗位。
此类岗位会因人员的变动而造成岗位经验缺失、岗位操作熟练程度降低,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不可逆的健康伤害、重大财产损失、严重环境影响等事故。
第二章职责第五条技术部负责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制度。
第六条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执行本制度,并提供培训、监督与考核。
第七条各相关部门负责工艺、设备和人员变更管理制度的执行,并对本制度提出改进建议。
第三章管理要求第一节工艺设备变更第八条工艺设备变更范围包括:(一)生产能力的改变。
(二)物料的改变(包括成分比例的变化)。
(三)设备、设施负荷的改变。
(四)工艺设备设计依据的改变。
(五)设备和工具的改变或改进。
(六)工艺参数的改变。
(七)安全装置及安全联锁的改变。
(八)非标准的(或临时性的)维修。
(九)操作规程的改变。
(十)试验及测试操作。
(十一)设备、原材料供货商的改变。
(十二)运输路线的改变。
(十三)装置布局的改变。
(十四)产品质量的改变。
(十五)设计和安装过程的改变。
(十六)其他。
第八条工艺设备变更的基本类型包括:工艺设备变更、微小变更和同类替换,所有的工艺设备变更应按其内容和影响范围正确分类。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办法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减少安全风险和环境污染,保障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的工艺和设备变更。
第三条工艺和设备变更是指对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和设备进行改进、更新、替换、修缮等操作。
第四条工艺和设备变更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遵循技术规范及工艺要求,确保生产过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第五条工艺和设备变更需经各级主管部门审批,并遵循逐级审批制度。
第二章变更申请和审批第六条工艺和设备变更需编制变更申请报告,包括变更目的、变更内容、变更原因和变更计划等内容,并由相关责任人签字确认。
第七条变更申请报告应提交相关主管部门和安全环保部门审批。
申请报告应包括申请单位、变更范围、变更时间、变更预算等信息,并附上相应的申请材料。
第八条主管部门和安全环保部门应在收到变更申请报告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审查和评估。
审查和评估的重点包括变更对生产过程的影响、变更对安全和环境的风险、变更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等。
第九条主管部门和安全环保部门应在规定时间内对变更申请报告进行审批,审批结果应书面通知申请单位。
第十条主管部门和安全环保部门有权要求申请单位提供进一步的信息和数据,并可以现场检查申请单位的设备和工艺;申请单位应积极配合并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
第三章变更实施和管理第十一条变更实施前,申请单位应制定详细的变更方案和操作规程,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确保变更操作的安全可靠。
第十二条变更实施过程中,申请单位应设立临时管理组织,负责协调各项工作,确保变更操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三条变更实施过程中,申请单位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变更记录和变更数据的采集和存档。
变更记录应包括变更前状态、变更后状态、变更过程中的操作数据等内容。
第十四条变更实施过程中,如发现安全风险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申请单位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置,并报告主管部门和安全环保部门。
第十五条变更实施完成后,申请单位应对变更后的工艺和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其符合要求,并将相关数据和记录报告主管部门和安全环保部门。
工序变更管理规定
QG/LY 06-03-2011
1.目的
为消除或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质量隐患,确保工序变更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特制定变更管理规定。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济宁力源机械有限公司所有工序变更的管理。
3.定义和规定:
变更管理是对工艺、技术、设施、人员等永久性或暂时的调整、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以避免或减轻对安全生产的影响,提高变更质量。
变更管理的失控,往往会使变更达不到预期目的和引发事故发生。
因而对变更要实施管理,履行评审、审批和验收等程序,从而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保证变更达到预期效果
4.管理职能
4.1各工序负责对工序变更提出申请。
3.2属于本厂范围的,有技术部负责对提出的工序变更申请进行评审,有主管领导验收。
和外协厂有重要关联的(产品的特殊特性,或特性为关键工序、特殊工序),由技术部对外协厂提出申请,由外协厂评审、验收。
5.变更的类型
6.变更的程序及管理要求
6.1 变更的申请
6.1.1 变更申请对变更的原因要准确真实,在进行各类变更前,变更申请人要进行充分
的实际情况调查,弄清变更前所存在的真正问题和缺陷。
变更申请人负责填写《工序变更申请表》进行变更申请,申请人可以是提案人,也可以是部门负责人或项目责任人,非提案人时必须在申请表中注明提案人。
6.1.2 变更的方案要是目前最合理的,最安全的,最经济的和可实施性最强的,这样才
能保证存在的问题得到解决。
6.1.3 对同一个问题,如有多个方案,应优中先优,由变更的终审负责人负责.
6.1.4 变更内容要详细说明,必要时可附图、附表或附数据,以便在评审过程中有针对
性,实施要可操作性,避免出现意外差错和事故。
6.1.5 在变更申请中,申请人应对变更后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危害程度进行详细说明,并
明确控制措施和控制后所接收的程度,不得隐瞒可能存在的风险。
6.2 变更的审批
6.2.1 《工序变更申请表》填定完成后应逐级上报主管部门和主管领导审批,按审批流
程进行评审。
6.2.2 对于各类变更申请,评审人员要认真对变更内容进行风险评价,补充分析其危害
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以及可实施性、经济性、科学性等。
6.2.3 变更是对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原有的人、机、料、法、环、测缺陷进行的改进,
原则上,必须由原上述各个环节初始申请人员参与评审,如原工艺设计人、制度的制定人、设备购置申请人等,以规避风险,保证变更的正确性。
6.2.4 变更的终审人员负责确定对相关部门评审意见的汇总,综合评价存在的风险,可行性及经济效益,最后给出审批意见
6.3 变更的流程
6.3.1内部变更申请流程
申请工序申请(填写变更申请表)→技术评审→主管领导验收
6.3.2需外协厂评审验收的变更申请流程
本厂技术部申请(填写变更申请表)→外协厂评审验收
6.4 变更的实施
6.4.1 变更批准后,由各相关职责的主管部门负责实施,任何临时性变更,未经审查和
批准,不得超过原批准的范围和期限。
6.4.2 变更的实施要认真落实各类风险控制措施,及时反馈各类异常。
6.4.3 变更申请得到批准后,技术部应下达明确的变更通知,并附具体的实施方案,明
确变更申请中提出的各种风险控制措施等。
6.4.4 在变更实施过程中,如出现非预计情况时要及时向技术部或审批领导汇报,由外
协厂审核批准的,由技术部向外协厂相关部门汇报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6.5 变更的验收
6.5.1 变更的验收由变更主管部门负责进行,评审人员即为验收组成员,对实施效果及
时评估,对存在的隐患和风险进行评价,提出整改意见,由责任部门及时进行整改。
6.5.2 通过验收的变更项目,列入所在部门正常的生产规范及管理职责中,由技术部负
责修订和完善因变更引起的其它标准、规范、制度等内容,保证变更的安全、有效实施。
6.5.3 验收后的完善的项目包括:
6.5.3.1修订作业标准、规程,防止老标准、规程误操作;
6.5.3.2完善各类表格;
7附表:
QJ/LY7.1-08-01 工序变更申请表
QJ/LY7.1-07-03 工序变更验收表
工序变更事前探讨申请
6、修改记录
编制(2011-12-16)
首次编制
发行年月日
编制:审核:批准:附表:
工序变更申请表编号:QJ/LY7.1-08-01
济宁市力源机械有限公司
工序管理确认报告编号:QJ/LY7.1-07-03
工序变更申请表(见excel文档)
工序变更验收表编号:QJ/LY7.1-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