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18世纪的德国文学
- 格式:ppt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22
第三节德国、意大利、东欧和北欧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一、德国(含其他德语地区)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十九世纪中期的德国还是一个政治分裂、经济落后的封建专制国家。
德国批判现实主义是在法国和英国文学的影响下产生的,它虽没有法、英两国那样的辉煌成就,却也不乏自身特点。
德国批判现实主义出现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前,它的批判对象是以封建专制制度和庸俗的社会生活为主,具有强烈的战斗性。
重要文学派别有“青年德意志派”文学,革命民主主义文学、无产阶级文学、“真正社会主义”诗人、“诗意现实主义”。
(一)“青年德意志派”“青年德意志派”是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后,在德国涌现出来的一批资产阶级进步作家的总称。
他们既无明确的纲领,也不是一个文学社团。
只因鲁尔多夫·文巴尔格的论文集《美学的出征》献词中有“献给你,青年德意志”而得名。
其主要代表有路德维希·伯尔纳(1786~1837)、亨利希·劳伯(1806~1884)、卡尔·古茨柯(1811~1878)。
这些作家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主义,陈腐的道德观念和狭隘的宗教教义,提倡自由思想;在文学上反对脱离现实的浪漫主义,主张描写现实生活。
但由于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和革命的不彻底性的制约,后来多半脱离革命。
他们的诗歌、小说、戏剧和政论,只是一种激烈的词句,鼓吹自由平等,缺乏真正的革命内容,也没有真正反映出广大人民的利益。
(二)革命民主主义文学在革命民主主义文学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有海涅和毕希纳。
格奥尔格·毕希纳(1813—1837)的主要剧本有《丹东之死》和《沃伊采克》。
前者以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罗伯斯庇尔和丹东两派之间的冲突为背景,谴责丹东一派放弃革命,表达了作家要求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的强烈愿望;后者取材于莱比锡的一次大案件。
主人公沃伊采克为生计所迫给一个医生当试验品,过着动物般的生活。
因为他所爱的女子被上层社会的人引诱和勾引,他就把她杀死了。
第五章18世纪文学(启蒙主义文学) 主要成就:启蒙主义包括:法国启蒙运动、英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和德国民族文学。
简述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 18古典主义仍占重要地位,但启蒙主义成就最高。
2有鲜明的倾性,要求文学为现实服务。
属于资产阶级性质文学思潮,反对国王,宣传启蒙思想。
3把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和平民作为主人公来正面歌颂。
4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文体:正剧、哲理小说等。
正剧(严肃的喜剧): 1 18世纪由狄德罗、博马舍和德国的莱辛创立。
2 戏剧介于悲剧和喜剧之间,其特点是强调戏剧的教育作用。
以第三等级的普通人作为戏剧的主人公,语言通俗易懂。
主要作品有狄德罗《私生子》、博马舍《费加罗的婚姻》。
哲理小说:1 18世纪由法国启蒙作家创立的一种新型小说。
2它不注意环境与人物的细致描写。
以人物活动为主线,表现作家关于政治、法律、道德、文学方面的启蒙观点,富于哲理性。
如孟德斯鸠《波斯人的信札》、伏尔泰《老实人》、卢梭《爱弥尔》。
18世纪文学状况:一英国文学(现实主义小说):笛福(英国实现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英国小说之父、现代新闻报道之父):主要作品:《鲁滨逊漂流记》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诞生。
鲁滨逊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的正面形象(第一人称自述方式)。
斯威夫特(激进的民主派,开创了英国文学中的讽刺传统):主要作品:《格列佛游记》(儿童幻想剧小说)通过幻想的环境,虚构的情节,夸张的手法对英国政治、法律、议会、党争和哲学进行讽刺和抨击)。
理查生(长于使用书信体叙述故事的作家):《克拉丽莎》书信体小说菲尔丁:(18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汤姆·琼斯》(欧洲文学中的一流小说):代表了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最高成就,被誉为“18世纪英国社会的散文史诗”。
感伤主义:1 60年代至80年代末,在英国出现了感伤主义文学。
它不仅是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先驱,而且也是现代派文学的源头。
2 感伤主义开辟了一种以心理感觉为载体掺和外部现实世界的投影的叙述方式。
名词解释第一部分西方文学第一章古代文学1、阿那克瑞翁体阿那克瑞翁的诗主要歌颂生活的乐趣和欢乐的爱情,赞美贵族社会的游宴生活。
风格清新,语言优美,形式完整,被称为“阿那克瑞翁体”。
2、《伊索寓言》《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的奴隶伊索所作,故称《伊索寓言》。
现在流传的是后人整理的,所收篇目三百余篇。
其中绝大部分是古希腊的民间口头创作,有些故事还可能来自非洲、亚洲等地。
《伊索寓言》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
3、新喜剧新喜剧是一种不同于古典时期旧喜剧的新型喜剧。
它不谈政治,以描写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为主要内容。
又称世态喜剧。
剧中的主要角色是一些新的人物类型,如农夫、鞋匠、医师、家奴等。
新喜剧情节曲折、风格雅致、讽刺生动,注重劝善说教。
最著名的作家是雅典的米南德。
他写过100多部喜剧,流传下来的只有《恨世者》和《萨摩斯女子》两部。
其喜剧结构紧凑、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
他的创作对罗马的戏剧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并通过罗马喜剧家普劳图斯和泰伦斯的改编,对后世欧洲的喜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新约》《新约》是《新约全书》的简称,它代表早期基督教文学的最高成就,是基督教的正典。
《新约全书》用希腊文写成,共27卷,有“福音书”、“史传”、“书信”、“启示录”四种文体。
5、奥林波斯神系希腊诸神按父权制氏族的方式在奥林波斯山上建立起以宙斯为首的庞大家族,称为“奥林波斯神系”。
其中有十二位主神,宙斯是众神之主,他的兄弟姐妹中,赫拉是天后,波塞冬是海神,哈台斯是冥王,得墨忒耳是农神。
他的子女分管天上、人间,阿波罗是太阳神,阿瑞斯是战神,雅典娜是智慧女神,阿尔忒弥斯是月亮神和狩猎女神,阿佛洛狄忒是美神和爱神,赫淮斯托斯是铁匠神,赫尔墨斯是神使。
其他重要的神还有酒神狄俄尼索斯,命运女神“三个摩伊拉”,文艺女神“九个缪斯”等。
6、荷马史诗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相传由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
18世纪德国文学与歌德一概述1.背景:政治经济与文学艺术发展的不平衡(一)启蒙运动初期(20-70年代):2.莱辛(1729-1781)《拉奥孔,论诗和画的界限》(1766)《汉堡剧评》(1767-1769)《萨拉·萨姆逊小姐》(1755.欧洲文学中第一部市民悲剧)《艾米莉亚·迦绿蒂》(1772.市民悲剧)(二)启蒙运动后期(70-80年代,狂飙突进运动)18世纪70-80年代发生于德国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运动,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也是第一次全德性质的文学运动。
参加该运动者多属市民阶级的青年作家,运动的名称来源于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与突进》。
主要特点有:1.强调文学的民族性,要求发扬文学的民族风格。
2、反对封建束缚,崇拜天才,强烈要求个性解放;这里的“天才”指的是那些具有极强的资产阶级觉醒意识的先进人物。
3、受卢梭“返回自然”的思想影响,歌颂理想化的大自然和淳朴的人民。
赫尔德是这一运动的理论家和领导者,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是这一运动的重要作品。
3.赫尔德——狂飙突进运动纲领的制订者4.席勒(1759-1805)代表作:《阴谋与爱情》类型:市民悲剧。
特点:强烈的反封建性。
地位:“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恩格斯语)特点:善于在矛盾发展中塑造人物的丰满个性。
悲剧围绕主要矛盾,紧紧抓住真挚爱情与宫廷阴谋之间的冲突,剧情曲折紧张,扣人心弦。
(三)古典文学时期(1796-1804)古典文学、古典哲学、古典音乐——形成了德国古典文化的一个灿烂时代,使德国跃居到世界文化发展的前列。
歌德游历意大利及其与席勒的合作。
二歌德与《浮士德》一、生平与创作1、概述:。
德(1749—1832)不仅是迄今为止德国最杰出的作家和思想家,而且也是世界最伟大的作家和思想家之一。
同时,他还是画家、自然科学家、物理学家、美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并且他长年担任过魏玛宫廷剧院的经理。
deguo wenxue 德国文学古日耳曼文学和僧侣文学德国文学的历史可追溯到古日耳曼时期。
根据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所著《日耳曼志》(98)和13世纪冰岛的歌集“埃达”和冰岛、挪威的“萨迦”的记载,古日耳曼人曾创造了自己的文学,主要是赞美神和英雄的叙事歌曲以及战歌,它们反映了日耳曼民族在民族大迁移时期动荡的生活和战争。
但这些文学系口头相传,大部已经消失。
只有《梅尔塞堡咒语》和《希尔德布兰特之歌》被后人用古高地德语记载下来,流传至今,成为德国文学中最早的文献。
德语正式有文字是在8世纪中叶。
那时基督教传入日耳曼人居住的地区,教会僧侣垄断了全部文化。
他们为了传教,开始用口头德语翻译宗教文献,这就产生了德语最早的文字。
僧侣们也用这种文字写作文学作品,如770至790年间写成的《魏索布隆创世歌》和9世纪初写成的《世界的末日》。
830年左右还有用萨克森语写的《救世主》。
这些作品在形式上采用了古日耳曼人惯用的头韵,内容主要是宣传基督教思想,但保留了明显的“异教”精神。
因此,这个时期是“异教文学”向宗教僧侣文学的过渡时期。
到了9世纪下半叶,奥特弗里德用脚韵写成了《基督》(870),从此脚韵诗取代了头韵诗。
尤为重要的是,在这部作品中再也看不到任何“异教”精神。
到了10世纪初,奥托一世即位,基督教完全成了封建统治的工具。
这时僧侣们不再用德语写作,全部改用拉丁文,古日耳曼人的“异教文学”传统从此完全中断。
骑士文学德国文学经过100多年的间断之后,到11世纪中叶又开始了新的发展。
随着法国克吕尼宗教改革运动的传入,产生了以否定生活、诅咒人世、崇尚苦行和追求死后升天为内容的宗教文学。
另一方面,由于封建阶级内部结构的变化,骑士阶级逐渐兴起。
到了12世纪,骑士阶级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并代表世俗封建主的利益与宗教对抗。
他们反对宗教的苦行主义,要求享受现世生活的欢乐。
根据这种观点,骑士们创立了与宗教文学相对抗的骑士文学。
除此之外,还有口头流传的民间文学,这主要是处于社会下层的艺人所传诵的古代英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