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行为的可诉性
- 格式:docx
- 大小:11.44 KB
- 文档页数:1
对宏观调控权的可诉性研究
作者:廖双甲
来源:《中国经贸》2009年第24期
摘要:宏观调控权是随市场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权利,其本身具有独特性,本文着重从其是否具有可诉性来进行讨论。
一、宏观调控权的界定
1宏观调控的定义及性质
由于宏观调控本身具有的复杂性,例如目标的多元性,享有主体,手段的多种性等等,使其定义也比较困难。通说是“宏观调控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特定的公权力机关对社会经济整体进行决策,指导、组织,规划等活动的权力的总称。”
2宏观调控权的分类
对宏观调控权进行分类,对于宏观调控权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样可以明确宏观调控权的内涵。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但是最重要的一组分类就是根据内容不同可以将宏观调控权分为宏观决策权和宏观决策执行权。所谓宏观决策权就是指图家宏观经济调控机关及其负责人员对于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措施,步骤等作出选择和决定的权力。而宏观决策执行权则是指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主体基于职权或者法律赋予的权利执行宏观经济决策的权利。但是这种分类只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绝对意迎,脱离这个范围便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即只有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国家经济发展的方针,战略和经济发展计划是一种绝对的,最高的宏观决策之外,其余的宏观调控行为既能说是宏观决策,也能够说是宏观执行。例如,央行货币工具的运用,相对于稳定币值这个仓融目标而亩,是一种执行行为,但是它也一种决定,一种决策,如决定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说这些宏观调控行为都具有一体两面的特征。有学者认为宏观调控权只包括决策权,我认为这是不科学的,宏观调控本来就是一个在市场和政府的框架之内的由决策和执行构成两个阶段构成的政府调节经济的过程,人为的割裂两者之间的联系并不利于对宏观调控权的研究。同时,由前所述,大多数宏观调控行为具有一体两面的特征,只界定其为决策或执行,也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论宏观调控行为的法律性质
摘要:宏观调控行为应包括宏观调控立法行为、宏观调控决策行为和宏观调控执行行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宏观调控立法和宏观调控决策行为是国家行为,不能对其提起诉讼。国务院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宏观调控立法和宏观调控决策行为是抽象行政行为,也不能对其提起诉讼。国务院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及其组成部门、经授权的行业协会、行业团体等第三部门的宏观调控执法行为可能是具体行政行为,也可能是民事行为,可以对其提起行政或民事诉讼。我国应进一步实现宏观调控的法治化,并加强对宏观调控行为的监督。
关键词:宏观调控权;宏观调控行为;国家行为;可诉性
宏观调控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经济管理行为,是现代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形式,也是现代国家实施经济管理的最高形式。①宏观调控行为是宏观调控机关基于市场失灵,依法运用宏观调控权对宏观经济进行干预的单方要式行为。宏观调控行为和宏观调控权是密不可分的,宏观调控权是一个静态概念,宏观调控行为是一个动态概念,是宏观调控权的运行,两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宏观调控权是前提,而宏观调控行为是后果。②对宏观调控行为法律性质的正确认识直接关系到对宏观调控的范围、方式以及主体的正确认定,同时涉及宏观调控行为是否具有可诉性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因此,对宏观调控行为的法律性质进行探讨和研究有
着重要的意义。
一、宏观调控行为的范围
国内学者一般认为,宏观调控手段包括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其中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是最重要、最基本、在宏观调控中运用得最为普遍的手段。行政手段相对而言处于次要地位,但它是最为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行政手段在宏观调控中运用得不普遍,原因主要在于其是一种比较强有力的手段,若运用得不当,将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并对国民经济产生比较严重的消极影响和后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干预是必要的,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起到其他经济手段起不到的作用③,但应将之减小到最低限度。宏观调控必须法治化,这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应尽量将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纳入法律的范畴。④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只有依照法律程序实施,或者只有经过法律的认可,才有合法存在和运行的根据。行政干预尤其应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宏观调控立法是直接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其通过设定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并对其进行必要的规范,从而起到调控宏观经济的
经济法概论自学考试-7-1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1,分数:31.00)
1.对经济法的运行具有基础性影响的因素是______
∙ A.立法因素
∙ B.执法因素
∙ C.司法因素
∙ D.守法因素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经济法的立法是进一步的执法和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的基础,它对于经济法的运行具有基础性影响。答案为A。
2.经济法的实施主体主要是______
∙ A.法院
∙ B.政府
∙ C.企业
∙ D.自然人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经济法的实施主体,主要是政府,而不是法院;经济法的实施,更侧重于积极的执法,而不是消极的执法。由于政府是最主要的执法主体,因此,政府性的调制主体,在经济法的实施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从而使执法因素在经济法运行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答案为B。
3.法律运行中的核心内容是______
∙ A.立法
∙ B.执法
∙ C.司法
∙ D.守法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执法因素对经济法运行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也正因如此,执法被作为法律运行中的核心要素。答案为B。
4.下列不可以成为经济法的执法机关的是______
∙ A.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B.工商管理局
∙ C.技术监督局
∙ D.交通执法大队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经济法的实施主体,主要是政府,政府是最主要的执法主体。交通执法大队不是经济法的执法机关,属交管部门。答案为D。
宏观调控行为法律责任刍议
作者:梁峰
来源:《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06期
摘要宏观调控行为法律责任属于经济法责任的范畴,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由宏观调控行
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应当如何认定以及如何实现是宏观调控法责任理论中重要的问题。本文从宏观调控法律行为责任的形态、归责原则和实现三个方面对宏观调控法律责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宏观调控行为规则原则责任实现
中图分类号:D9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2-014-02
一、对宏观调控行为法律责任性质的认识
法律责任是由特定法律实施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赔偿、补偿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以及
由于违反第一性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义务。法律责任产生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行为违反法律的规定而产生的另一种是法律直接将某种负担加到行为人身上,以前一种为一般后一种为例
外。经济法责任具备法律责任的一般属性,都是主体-行为-责任模式。但是理论界对经济法责任一直无法达成统一的认识。这是由于经济法责任性质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
首先我们应当在承认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前提下来探讨这个问题,因为如果经济法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我们来讨论其责任理论犹如建造空中楼阁没有现实基础。经济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法律责任就应当具有独立的形态,有其自己的责任理论体系,例如经济法中就有一些自己独有的责任形态,如《消费者保护法》中就有惩罚性的责任。承认经济法责任的独
立性是我们研究经济法责任的一个前提。经济法责任在模式上虽然与一般的责任模式并无不同之处但是其性质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法律责任性质。普通意义上的责任形态例如刑法,其不但在分则中明确规定了各种行为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而且还有与之匹配的程序法来保障责任的实现,而在经济法的法规之中,目前这种类似于刑法分则的确定性条文并不多见,更没有经济诉讼法的出台。这就有决定了经济法责任在具有独立性的同时又具有从属性。
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与局限性
宏观调控是一种政府干预市场的手段,通过对经济运行的总量、结构、分配等
方面进行调整,以达到稳定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促进就业等目标。然而,宏观调控也存在一定的有效性与局限性。
一、有效性
1.稳定经济增长
宏观调控能够通过调整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控制周期性波动,减少经济波动对
社会和市场的影响,提高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例如,通过货币政策调控货币供给量,控制经济流动性,避免货币供应过度紧缩或松动,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税收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可以提高经济的稳定性。
2.抑制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企业利润和个人收入的稀释者,它会动摇社会和市场的稳定性。通
过宏观调控手段,政府可以控制货币供应量、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措施,抑制通货膨胀率,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如在近几年中国境内,外汇管制政策的逐步放松,带动了人民币汇率稳定,通货膨胀得到一定的抑制。
3.促进就业
宏观调控可以采用财政政策、税收优惠等对就业市场进行调控,通过适度的刺
激政策,推动就业市场平稳发展,保障就业人数。而当经济周期下行时,宏观调控可以适时地对愈发恶劣的就业形势达到稳定的作用。近期尤其是因疫情为引起的世界性经济下行,在许多国家及地区,政府採取强力举措帮助企业维持运营,减轻企业经济压力,以保持足夠的就业岗位,同时也保障市场的正常运转。
二、局限性
1.宏观调控的实施难度大
宏观调控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操作,与现实
情况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它的实施面临巨大的难度。宏观调控的政策需要細心斟酌引起市場全方位的注意,目前价格形势的发展、产业运行情况、东西部城乡差距等,都会影响政策的实施层面。
行政指导行为的可诉性
行政指导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对行政相对人行为的引导、劝告、提示、督促、建议等行政行为。相对于命令、禁止、批准等强制性行政行为,行政指导行为更具有灵活性和自由性,主要通过引导和建议的方式影响行政相对人的行为。
但是,行政指导行为是否可诉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法律规定和理论争议,下面将从以下几点进行阐述。
一、行政指导行为是否存在可诉性
行政指导行为是行政机关对行政相对人所作出的一种建议和引导,因此是否存在可诉性也存在争议。
一些学者认为,行政指导行为是以自愿为基础的建议性行为,不能对行政相对人产生任何强制效力,因此行政相对人无权要求行政机关回应,并不是一种行政行为。因此,行政指导行为不存在可诉性。
但是,另一些学者则认为,行政指导行为是行政机关对行为主体的权利、义务、责任等方面进行的规范,具有行政性质,因此存在可诉性。而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确
认和追究行政指导、建议行为存在违法行为的情形,应当依照本法规定进行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这也表明了行政指导行
为是可诉的。
因此,无论是理论上还是法律规定上,行政指导行为都存在可
诉性。
二、行政指导行为的可诉主体
既然行政指导行为存在可诉性,那么可诉主体是谁呢?
按照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指导行为的可诉主体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被行政机关进行行政指导的行政相对人。
(2)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指导行为的当事人。
(3)利害关系人。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行政相对人未接受行政机关的行政指导,但该指导行为实际上已经对其造成实质上的影响,并且存在违法行为的情形,也可以通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来确认和追究行政指导行为的违法性。
1914年,德国《钾盐经济法》、《煤炭经济法》;1890年美国《谢尔曼法》、1914的《联邦贸易委员会法》和《克莱顿法》
1755年摩莱里《自然法典》;1843年德萨米《公有法典》
经济法:是调整在现代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的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经济法基本性格的双重性:
经济法的产生反应其基本性格具有双重性(比较英美、德日经济法产生背景)。因国家(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对社会经济进行干预的目的和方式的差异性,导致经济法在西方不同国家以及同一国家不同时期表现出一对互相对立的基本性格:一方面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另一方面则是国家经济统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和西方国家对“政府失败”的深刻反省,经济法正在形成一对新的矛盾性格:既要规制“市场失灵”,又要匡正“政府失败”美国经济法性格特点:显示了限制垄断、保障市场主体绝对的实质性的契约自由和经营自由。(反垄断反托拉斯);
德国经济法的特点:限制民间经济的自由、扶持特定的国家的垄断。
经济法的渊源:
(一)经济法的主要渊源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
4.部门规章
5.地方性法规
(二)经济法的辅助渊源
1.地方政府规章等辅助渊源
2.与港澳台地区相关的辅助渊源
3.国际条约
4.法律解释
思考:位阶之间的关系,法律适用的关系?(原则上上位法优先下位法,新法优先于旧法,特别法优先于一般法)
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
经济法与民法商法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1)两者调整对象不同。民商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具有平等性、公共性、干预性和宏观性。经济法调整的是宏观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具有不平等性、公共性、干预性和宏观性。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宏观调控行为可诉性分析
颜运秋、李大伟
内容提要: 宏观调控行为的经济性强于政治性,它不是法律上的国家政治行为,而是一种政府经济行为,它不只是决策行为,也包括执行行为。法的可诉性是法所必备的基本属性,法理学上的可诉性理论对宏观调控领域中的纠纷寻求司法解决途径,产生了积极影响。宏观调控法在内的经济法具有现代法的基本特征,只有强调宏观调控行为具有可诉性,才能凸现经济法的可诉性。我们有必要强化宏观调控行为的可诉性。
虽然通过一定的非讼程序可以起到事先控制的作用,可以使自由裁量权的运用趋向于合理性,而通过司法审查权对自由裁量权进行法律控制,仅是一种事后补救;但是,许多国家还是将自由裁量权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之内,以期修正权力的不良运作。在宏观调控领域也不例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调控主体的自由裁量权不被滥用,使其符合宏观调控法的根本目的和基本精神。近年来,我国经济法学界已经意识到经济法可诉性问题,其中涉及到对宏观调控可诉性问题的探讨。[①]但是还不深入。例如,宏观调控行为是不是法律上的国家行为?它究竟是经济性强,还是政治性强?宏观调控行为是否只是决策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行为,而不包括执行行为?决策行为是否就一定不可诉?法理上的可诉性理论将对宏观调控领域中的纠纷解决产生什么影响?在国外,是否存在类似于解决我国宏观调控纠纷的司法解决方案?他们给我们什么启示?宏观调控的可诉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处理好宏观调控违宪
审查与传统监督机制的关系?这一系列问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思考。
宏观调控行为的可诉性
宏观调控是指国家通过政府干预和调整经济运行,以达到调整、控
制和引导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作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宏观调控不仅影响着经济增长、就业、物价等方面,还直接关系
到社会公平、社会稳定等社会问题的解决。然而,宏观调控行为的可
诉性问题却备受争议。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宏观调控行为的可诉性
以及相关的讨论。
第一节:宏观调控的基本原理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保持经济运行的平稳和相对稳定,通过合理
的政策手段来促进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控制通货膨胀等。为了
实现这些目标,政府可以采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一系
列措施。这些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涉及到政府的权力行使,因此也给了
市民一定的权益和责任。
第二节:宏观调控行为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宏观调控作为国家行为,其合法性和正当性是宏观调控行为是否可
诉的基础。宏观调控政策是经过立法程序确定的,具有强制性和合法性。政府在制定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时,应该依法行政,确保政策的
合理性和合法性。然而,在实践中,政府的宏观调控决策有时也会出
现问题,可能忽视了某些利益方的权益,或者是政策实施中出现过错。对于这种情况,市民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利益。
第三节:宏观调控行为的可诉性问题
宏观调控行为的可诉性指的是市民对政府的宏观调控决策进行司法
救济的权利和可能性。从法律上来看,市民可以通过行政诉讼和行政
赔偿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宏观调控行为的可诉性并不是
绝对的。首先,宏观调控政策往往涉及到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目标,政府有时会根据国家利益做出一些不受欢迎的决策。其次,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法基本原理文献综述
一、宏观调控概念和特征
(一)宏观调控法的概念
宏观调控也称宏观经济调控,本是一个经济学上的术语,移植到法律——经济法中,才有“宏观调控”一说。在我国,“宏观调控”是经济体制改革中新出现的一个概念,所谓宏观调控,是指国家为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增长,而运用经济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对经济运行所进行的调节与控制。实行宏观调控,是针对市场经济运行而提出来的,市场经济必须充分尊重价值规律,通过市场公平竞争,使国民经济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然而,市场也存在缺陷,也可能出现调节失灵现象,即所谓的“市场失灵”,因而需要“国家之手”发挥作用。但国家调节也有缺陷,也会出现失灵现象,即所谓的“政府失灵”。因此,为了避免政府行为的主观随意性,克服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规范政府行为,使之有序化、明确化,最大限度地消除其不确定性,这就需要把政府的宏观调控纳入法制化轨道,实施必要的制度和手段,设定必要的权限和程序,制定一系列有关宏观调控的法律规范即宏观调控法。
宏观调控法是经济法体系中最重要的、起主导作用的构成部分,是调整在宏观调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宏观调控法一方面是对宏观调控受控主体行为的规制,使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具有法律保障。另一方面,也是对宏观调控主体行为的规制。宏观调控主体主要是政府,如果宏观调控主体的宏观调控行为不受法律的制约,宏观调控就会变成行政专权,可能导致法律危机。对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进行法律上的控制是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论宏观调控行为的可诉性
作者:胡光志
来源:《现代法学》2008年第02期
摘要: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正当性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经济生活中的“市场失灵”;二是宏观调控能够法治化。宏观调控法治化的最终标志,是司法可以也能够对宏观调控行为进行审理与裁判。认为宏观调控行为具有不可诉性的观点在理论上因有悖于法治的基本理念而不合时宜,在实践中则可能因应人治的需要而十分有害。虽然要实现宏观调控的可诉性在目前还存在许多障碍,但这并不能成为否认宏观调控可诉性的理由。通过对现行司法制度的改革,以建立“公益诉讼”为突破口,辅之以“法院之友”等手段,宏观调控的可诉性是可以实现的。
关键词:宏观调控;法治化;可诉性
中图分类号:DF41
文献标识码:A
基于历史的演绎与观念的推导,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由于市场失灵作为市场的内生品格而不可避免,通过来自国家的干预以有效消除市场的负面效应,也便具有了正当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也就成了一种不可否认的客观存在。虽然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手段、重点和程度因各国历史背景和传统文化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样态,但作为国家干预经济重要手段的宏观调控,则以“国家经济管理行为的最高形式”[1],而几乎为当今所有市场经济国家所运用。然而,这种隐含了秩序建构主义逻辑的行为,又会因政府的理性不足、能力有限和自身利益偏好等“政府失灵”现象,而在实践中可能出现“干预异化”,从而对市场机制功能的正常发挥构成威胁或破坏。因此,构建可控制、可预见的宏观调控制度框架,实现宏观调控的法治化运行,不仅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更是法治社会的当然特征。
160
《华商》
【摘要】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是为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宏
观调控行为包括决策行为和实施行为,其经济性强于政治性,而非法律上的国家行为。既可对实施行为提起诉讼,还可对决策行为提起诉讼。对传统行政诉讼的条件进行扩展,扩大原告和被告的范围,放宽特定损害的条件,成立专门的宏观调控法院,充分保障受控主体的权利。
【关键词】宏观调控行为;可诉性依据;实现途径
一、宏观调控行为的性质
由于国民生产总值、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社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和供给、国家财政收入和分配等,在需求和供给方面,存在着不协调,有时甚至出现很大的偏差,导致市场失灵,而又不能靠价值规律的自发解决,这就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干预市场。宏观调控的目标就为了在经济增长率、通胀率、就业率和国际收支这四个变量中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从而保证国家经济的稳
定、持续的增长[1]
。
有学者认为,地方政府也存在宏观调控权,为了本地方的经济发展,同样会实施宏观调控行为。笔者不认同这种观点,宏观调控权只能集中于国务院、人大常委及全国人大,它们组成了宏观调控主体,宏观调控作用的相对人组成受控主体。当然宏观调控行为更多的被行政部门应用。它们能够从全局考虑,制定和实施宏观调控措施。地方政府制定本区域的调控措施,不应被理解为宏观调控,相对于中央一级的宏观调控,显得很微弱。地方政府只能配合和实施中央一级制定的措施,而且必须合乎有关宏观调控的精神,不能违背其目标和宗旨。
1、宏观调控行为分为:决策行为和实施行为笔者认为,宏观调控行为不仅包括决策行为,还包括实施行为,其决策权为核心。把宏观调控行为看作是唯一的决策行为,割裂了决策和实施的联系,很难想象做出一项措施,而没有得到实施,还能否达到制定政策的目的。例如,金融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货币政策的制定,即宏观调控的决策行为。货币政策制定出来了,还需要中国人民银行把具体的执行方案落实到各个银行中。上述货币政策的制定,显然是金融宏观调控权的具体运用,但是宏观调控权并不代表着宏观调控行为,政策的制定是宏观调控权的运用,同时也是宏观调控行为的表现方式,政策的具体实施有时候并不需要运用宏观调控权,就如金融政策的实施,只是一个简单的经济政策执行过程,但这是宏观调控行为的表现方式,即宏观调控行为的实施行为。宏观调控行为是为了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那么实施过程理所应被看作为宏观调控行为,为了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所以实施行为应该是宏观调控行为的一部分。
宏观调控行为可诉性
摘要: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正当性来源
于两个方面:一是经济生活中的“市场失灵”;二是宏观调控能够法治化。宏观调控法治化的最终标志,是司法可以也能够对宏观调控行为进行审理与裁判。认为宏观调控行为具有不可诉性的观点在理论上因有悖
于法治的基本理念而不合时宜,在实践中则可能因应人治的需要而十分有害。虽然要实现宏观调控的可诉性在目前还存在许多障碍,但这并不能成为否认宏观调控可诉性的理由。通过对现行司法制度的改革,以建立“公益诉讼”为突破口,辅之以“法院之友”等手段,宏观调控的可诉性是可以实现的。
关键词:宏观调控/法治化/可诉性
基于历史的演绎与观念的推导,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由于市场失灵作为市场的内生品格而不可避免,通过来自国家的干预以有效消除市场的负面效应,也便具有了正当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也就成了一种不
可否认的客观存在。虽然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手段、重点和程度因各国历史背景和传统文化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样态,但作为国家干预经济重要手段的宏观调控,则以“国家经济管理行为的最高形式”[1],而
几乎为当今所有市场经济国家所运用。然而,这种隐含了秩序建构主义逻辑的行为,又会因政府的理性不足、能力有限和自身利益偏好等“政府失灵”现象,而在实践中可能出现“干预异化”,从而对市场机制功能的正常发挥构成威胁或破坏。因此,构建可控制、可预见的宏观调控制度框架,实现宏观调控的法治化运行,不仅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更是法治社会的当然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近来法学界有少数学者却提出了宏观调控行为具有不可诉性的观点。:64-70;肖顺武.置疑宏观调控行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