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概论 第七章 环境生态
- 格式:ppt
- 大小:6.81 MB
- 文档页数:37
环境学概论选用教材卢昌义编著,现代环境科学概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参考教材(美)戴维斯(Davis,M.L),(美)康韦尔(Cornwell,D.A)著,王建龙译,环境工程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左玉辉主编,环境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林肇信,刘天齐,刘逸农主编,环境保护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二版推荐网站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全球环境基金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全球环境基金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认证中心中国全球环境基金中国环境报社全球环境基金中国网站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环境法网中国环保产业协会中国环境新闻网绿色学校中华环境保护基金臭氧在线全球机遇基金臭氧层巴塞尔控制危险废物的跨疆域越境转移及其处理的公约台湾酸雨咨询网中国水网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水体污染地球大气、气候与环境信息计划(英文)国家海洋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自思自考题要求请为每章出10~15道选择题,并回答。
为每章感兴趣的话题出0道以上探讨性、论述性题目。
(不必回答)好的题目将收录到本学科试题库!请大家独立完成!视试题对本章围绕的重点及适当兼顾全面的把握程度以及是否有论述性题目给分!本课程主要章节(32课时)第一章绪论(2)第二章生态学基本原理(2)第三章人口问题与环境(2)第四章当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及我国的环境问题(6)第五章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4)第六章环境污染(11)第七章环境管理(4)第八章可持续发展(1)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内容1 环境的基本概念及分类2环境问题的发展3 环境功能特性4 环境科学发展及研究对象、内容第一节环境及其组成一、环境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作为某一中心事物的对立面而存在,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与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事物的环境环境科学中的环境中心事物?是人环境科学中的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以及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人工改造过的自然因素的总体人类环境有别于其他生物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
环境科学概论第一章绪论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特别是从产业革命以来,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成就。
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处置适当,尤其是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现实威胁。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环境科学就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解决环境问题而诞生的一门新兴科学。
他是一个有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组成的新兴学科,也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边际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向深度、广度进军的标志,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并进一步升华的表现。
环境科学诞生的时间不久,并正在发展之中,因此对于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内容和分科给以确切完备的答复尚有一定困难。
但是,学科的发展异常迅速,特别是自70年代以来20年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其研究领域之广,出版书刊之多,资料积累之丰富,在科学发展史上都是罕见的。
在这种情况下,对它的研究对象`任新的学科发展更是有益的。
第五章固体废物与环境务`内容`分科和发展动向进行概括的总结和探讨是十分必要和可能的,对于促进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使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骤增,堆放和处置场地却日益减少,处置费用也越来越高],以及有害废弃物处置不当所造成的对大气、水士的严重污染,加恶化着环境,危害人体。
另一方面,全球范围的天然资源的渐减少,迫使大家重固体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增加会的物质财富。
因此,固体废物的处和利用已日成环境科学中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之一。
第一章绪论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特别是从产业革命以来,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成就。
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处置适当,尤其是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五章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现实威胁。
本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帮忙下载支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承载力:是衡量地球承载力以及人与环境和谐程度的重要指标,是指在一定时期、范围下,维持人类—环境系统稳定,人类活动不引起环境功能破坏发生质的改变的能力,其实质就是在维持人与环境和谐的前提下,人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阀值。
地理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
它一般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力或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各种现象。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使得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到环境中,通过扩散、迁移和转化的过程,是整个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出现了不利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环境背景值:也称自然本底值,是指在不受人为污染的情况下,组成环境的各要素,如大气、水体、岩石、土壤、植物、农作物、水生生物和人体组织中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其基本的化学成分。
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和速度超过了土壤的容纳能力和净化速度,从而引起土地的正常功能遭到破坏或土壤肥力降低,并对土壤、植物和动物造成损害的现象。
水环境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和生物特征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以及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
生态破坏:是指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显著下降和结构显著改变,从而引起的环境问题。
生态平衡:在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与其环境总是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流,但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状态就叫生态平衡。
环境科学(kēxué)概论环境科学(kēxué)概论一章(yī zhānɡ)绪论1环境要素(huán jìnɡ yào sù):又称环境(huánjìng)基质,构成人类环境整体各个独立、性质不同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guīlǜ)基本物质组分,(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
2环境要素(huán jìnɡ yào sù)特点①最差(小)限制律②等值性③整体性大于个体之和④先后出现,相互联系,相互联系。
3环境质量:在一个具体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群的具体要求而形成对环境评定一种概念。
4环境分类①聚落环境②地理环境③地质环境④宇宙环境。
5环境功能特性:整体性;有限性;不可逆性;隐显性;持续反应性;灾害放大性。
6环境本底值:环境在未受到人类干扰情况下,环境中化学元素及物质和能量分布正常值。
7环境自净作用:环境对于进入其内部的污染物或污染因子,具有一定迁移、扩散和同化、异化能力。
8环境容量: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下不致受害的前提下,环境可能(kěnéng)容纳污染物最大负荷量。
9环境自净(huán jìnɡ zì jìnɡ):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后,将引起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变化,而自身逐步被清除出去,从而使环境达到自然(zìrán)净化目的。
10环境科学所研究(yánjiū)和任务①人类(rénlèi)和环境关系②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迁移、转化、循环和积累过程和规律③环境污染调查、评价和环境和预测④环境状况控制和防治⑤环境污染危害⑥自然资料保护和合理作用⑦环境监测、分析技术和预报⑧环境区域规划和环境规划⑨环境管理。
11环境科学分科:环境学;基础环境学;应用环境学。
环境科学专业主要课程教学大纲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环境学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环境科学概论总学时数:54学分:3开课学期:第二学年第二学期任课教师:目的要求:环境科学概论是一门学习环境科学知识的入门课程。
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激发学生热爱环境保护事业的热情和学习环境科学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将来从事环境保护工作奠定基础。
该门课程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认识环境科学的性质、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和方法;了解全球环境状况及环境变化规律;了解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认识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一般规律;了解污染物控制、环境综合治理主要技术方法;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内容概要:环境科学概论以人类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为依据,系统论述了环境的发生和发展,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引起的主要环境要素(大气、水、土壤等)的污染问题和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转化规律,以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及其污染综合防治等方法和手段实现环境质量的控制。
分析了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人口急剧增加、资源能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全球环境问题。
简要介绍了环境管理、ISO1400标准体系、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主要章节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环境科学的性质;环境、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和环境科学等基本概念;环境科学的发生和发展。
第二章大气环境,主要介绍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及污染类型;污染物在大气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及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大气的稳定度与污染物的扩散模式;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与管理。
第三章水环境,主要内容有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污染途径;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模型—简单河段水质氧垂曲线;河流的自净作用—耗氧有机物在水体中的降解;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水污染控制及水环境管理。
第四章土壤环境,主要内容有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土壤的污染与净化;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和降解作用。
第一章测试1.在《环境科学大辞典》中对环境的定义是指“以()为主体的外部世界。
A:人类B:植物C:微生物D:动物答案:A2.环境要素分为()。
A:自然环境要素B:非生物环境要素C:生物环境要素D:社会环境要素答案:AD3.环境污染的有害因子包括()等,当其大环境中的数量和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物正常生长和生态平衡。
A:放射性物质B:废热C:病原体D:噪声E:化学物质答案:ABCDE4.环境污染的的特点可归纳为()几个方面。
A:空间分布性B:污染物含量的复杂性C:时间分布性D:污染因素作用的综合性答案:ABCD5.环境污染是各种污染因素本身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
同时,环境污染还受社会评价的影响而具有社会性。
A:错B:对答案:B6.自然环境是人类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它不但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空间,还提供了生命支持系统,更为重要的是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了食物、矿产、木材、能源等原材料和物质资源。
A:经济基础B:自然基础C:社会基础D:物质基础答案:D7.()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为生物组合成多种多样的无机环境。
A:土壤B:大气C:水体D:太阳答案:ABCD8.生物环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随着其在环境中的功能与作用的不同,可划分为()。
A:生产者B:消费者C:取食者D:分解者答案:ABD9.环境中的大气变化对水环境、土壤环境及生物环境都不会带来影响。
A:对B:错答案:B10.环境保护是(),只有人类携起手来,共同行动,人类的栖息地——地球,才能得到保护。
A:地方性问题B:全球性问题C:国家性问题D:城市性问题答案:B第二章测试1.在八大公害事件中,其中有()起是由大气污染造成的。
A:3B:6C:5D:4答案:C2.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或危害了()的现象。
A:健康B:环境C:福利D:舒适答案:ABCD3.伦敦烟雾时间是由于伦敦上空受气旋影响,大量工厂生产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废气难以扩散,积聚在城市上空。
环境定义:环境科学中所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工环境环境科学定义: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动与环境演化规律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的科学。
方法的的科学。
它提供了综合、它提供了综合、定量和跨学科的方法来研究环境系统。
由于大多数环境问题涉及人类活动,因此活动,因此经济经济、法律和社会科学知识往往也可用于环境科学研究。
环境容量(环境容量(Environment Environment capacity capacity)):指在人类生存与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
环境要素(环境要素(Environment Environment factor factor)):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而又服从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称环境要素,也称环境基质。
——包括水、大气、阳光、岩石、土壤——包括水、大气、阳光、岩石、土壤等非生物环境要素以等非生物环境要素以 及动物、植物、微生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环境要素。
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了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产生了影响。
了影响。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全球性的环境污染:气候变暖,气候变暖,臭氧层耗竭,大面积酸雨污染,淡水资源的耗竭及污染; 大面积的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壤退化及荒漠化,森林面积锐减;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故和化学品的污染及越境转移境转移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第一,强调公平性原则,强调公平性原则,包括本代人的公平、包括本代人的公平、代际间的公平以及公平分配有限资源; 第二,强调持续性原则,其核心是指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能力;第三,强调共同性原则,即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其所体现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而实现这一。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大纲考试大纲的性质环境科学概论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考试内容第一章环境与环境科学及环境学环境及其组成;近代环境科学及环境学。
第二章当代世界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当前世界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我国的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经。
第三章生态学基础生态学的含义及其发展;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功能;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态学的一般规律。
第四章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全面考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解决近代城市中的环境问题;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在环境保护其他方面的应用。
第五章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任务与方向;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方法。
第六章人口的增长与控制人类人口的增长;未来一百年的世界人口;环境保护与人口控制;我国人口的控制问题。
第七章粮食问题粮食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目前世界粮食的供应情况;农药污染的防治与发展方向;利用生态学原理提高粮食产量。
能源与环境当前世界能源的消耗情况;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未来的能源供应利用生态学原理解决能源供应问题;太阳能的利用;未来的核能;地热能。
我国的能源供应与环境保护问题我国能源的现状;如何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
第十一章水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关于水资源的一些基本概念;世界水资源的利用情况;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十二章海洋污染海洋与人类的关系;海洋污染的现状;海洋污染的特点;海洋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海洋污染的控制。
第十三章大气的污染大气的组成;大气污染的形成和污染源;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各论;空气污染和人体健康。
第十四章大气污染气象学地球大气圈的结构;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空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
第十五章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与其防治对策全球变暖与防治对策;臭氧层破坏与防治对策;酸沉降与防治对策。
环境科学概论第一章绪论概念:环境: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环境就是人类生存环境,指的是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它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或者为指围绕着人群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环境法中的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科学:以“人类—环境”系统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它是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以及改造和利用的科学。
其目的在于探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从而为改善环境和创造新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成。
环境问题:指自然过程突变或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变化,以及由此给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
其原因是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和环境的复杂多变性。
原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类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人为因素很少的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二类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环境问题。
第二章大气环境概念:干结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氮气(78.09%)和氧气(20。
94%)。
其次是氩气(0。
934%体积)和二氧化碳(0.033%体积)。
空气中水的体积百分含量在0。
1-0.5%之间,其余的大气成分为稀有气体。
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大气污染源:指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包括:天然源(指自然界自行向大气环境排入污染物的污染源。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环境及其组成一、环境是指与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客观事物的总和。
环境科学所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外部世界,即是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需的、相适应的环境。
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界或人类的活动,使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系统失调,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健康和生命产生有害影响的现象。
环境问题分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环境干扰(1)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8大公害中有几个对人体健康产生了有害影响?)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如水体污染导致农作物死亡)的现象。
(2)生态破坏是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引起的生态系统破坏,造成了生态系统功能失调,生物的多样性和生产量下降。
(3)环境干扰是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环境,达到一定的程度,产生对人类不良影响的现象。
环境本底值是指在不受污染的情况下,处于原有状态时,环境中的水、大气、土壤、生物等环境要素在自然界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其本身具有的基本化学组成和能量分布状况环境容量是指人群健康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危害的前提下,自然环境或其中的某一要素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环境自净能力是指已被污染的环境,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下,能消除污染物,达到自然净化的自我调节机制。
污染源污染源:凡是产生物理的(声、光、热、振动、辐射、噪声等)、化学的(有机物、无机物)、生物的(霉菌、病菌、病毒、寄生虫卵等)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的设备、装置、场所等,都称为污染源。
第二章全球环境问题全球环境问题:是指对全球产生直接影响或具有普遍性,并对全球造成危害的环境问题,也是引起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退化的问题1)是地球上不同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的2)虽然是某些国家和地区的环境问题,但其影响和危害具有跨国、跨地区的结果全球环境问题的共同特点:人为性隐蔽性危害性移动性加速性可变性全球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区域差异性、区域集中性、全球集中分布、国家内部集中分布、生态环境集中分布、工业污染问题的集中分布、多灾区与国家十大全球环境问题:1.全球变暖 6.森林资源锐减2.臭氧层破坏7.土地荒漠化3.酸雨8.物种加速灭绝4.淡水资源危机9.垃圾成灾5.能源短缺10.有毒化学品污染。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负责人:课程中文名称:环境科学概论课程英文名称:Environment Science Generality课程类别:必修课程学分数:2 课程学时数:36 授课对象:坏境科学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无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人类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现代环境理念、环境科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基本方法等方而的问题有一初步了解,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环境科学方而的专业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农内容学时绪论6学时|勺然环境3学时社会环境3学时环境污染与防治9学时环境价值与经济6学时环境管理3学时环境理念与伦理观3学时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3学时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环境的基木概念•、环境的定义二、环境的纽成与分类三、环境要素与环境质景四、环境的功能与特征第二节环境问题一、环境问题的基本概念二、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三、全球环境问题第三节环境科学一、环境科学的定义二、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任务三、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和特点四、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五、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六、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七、环境科学的未来本章重点讲授:请授课老师填写第二章白然环境第一节地球环境一、地球的形成二、地球的圈层结构第二节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纽成二、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性三、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四、生态系统的演化与平衡第三节自然资源一、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及分类二、水资源三、土地资源四、矿产资源五、生物资源六、能源本章重点讲授:请授课老师填写第三章社会环境第一节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一、史前文明二、农业文明三、工业文明四、生态文明第二节人口与环境一、人口与人口过程二、世界人口发展状况三、中国人口发展状况四、人口增长対环境的影响五、地球人口环境容量第三节城市环境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二、城市化及英进程三、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四、城市生态系统五、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措施六、生态城市及英建设第四节经济与环境一、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方程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三、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艸、工业发展模式第五节社会环境一、政治与环境二、国际关系与环境三、法律与环境四、军事行动与环境五、贸易与环境第六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一、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二、人与白然协调发展本章重点讲授:请授课老师填写第四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环境污染一、水体污染二、大气污染三、土壤污染四、固体废弃物污染五、有毒化学品污染六、环境噪声污染第二节环境污染治理与控制一、水污染治理与控制二、大气污染治理与控制三、土壤污染治理与控制四、固体废物污染治理与控制五、有毒化学殆污染治理与控制六、环境噪声污染的治理与控制第三节环境污染预防一、环境污染预防概述二、工业污染预防技术三、污染预防计划四、污染预防的法律法规与策略五、污染预防的教育与研究本章重点讲授:请授课教师填写第五章环境价值与经济第一节环境介质理论一、环境价值的构成二、环境价值评估的理论基础第二节环境价值的评估方法一、克接市场评价法二、揭示偏好评价法三、意愿调查评价法四、评价方法的选择第三节环境价值评估的应用一、费用效益分析二、环境经济核算三、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第四节环境经济手段一、环境经济手段的界定和分类二、排污收费三、排污权交易四、环境税五、生态补偿第五节循环经济一、循环经济的含义与特征二、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三、循环经济的层次四、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本章重点讲授:请授课教师填写第六章环境管理第一节环境管理概述一、环境管理的概念二、环境管理的特点三、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四、环境管理的主耍方法和于-段第二节环境规划管理一、环境规划的概念二、环境规划的类型及内容三、环境规划的作用第三节环境政策管理一、环境政策的概念二、环境管理政策工具三、中国环境政策体系第四节中国环境管理制度一、基本框架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三同吋”制度四、排污收费制度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与排污许可证制度六、限期治理制度七、污染集中控制制度八、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九、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第五节环境法制管理一、环境法及环境法制二、环境法在环境管理中的地位三、中国环境法律体系四、环境法律责任第六节生产过程的环境管理一、污染控制模式的转变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七节环境保护的国际行动一、国际环境会议二、国际环保机构和纽织三、国际环保活动四、环境日五、环境教育六、环境保护公约本章重点讲授:请授课教师填写第七章环境理念与伦理观第一节人类的环境观一、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及其发展二、传统环境观三、现代环境观第二节环境伦理观一、环境伦理观的概念二、环境伦理学第三节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耍道徳规范一、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二、环境道徳的主要规范三、环境道徳范畴四、环境道徳行为评价与教育第四节环境伦理观的实践一、决策和管理中的环境伦理二、经济活动中的环境伦理三、社会发展中的环境伦理以、法制中的环境伦理五、科学发展观中的环境伦理本章主要讲授:环境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内容、流派;环境伦理学的发生发展;环境伦理在社会经济等活动中应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