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第二百零六卷(唐纪)(9)原文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5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六卷(唐纪)原文唐纪二十二则天顺圣皇后中之下神功元年(丁酉、697)唐纪二十二则天皇后神功元年(丁酉,公元697年)[1]正月,己亥朔,太后享通天宫。
[1]正月,己亥朔(初一),太后在通天宫祭祀。
[2]突厥默啜寇灵州,以许钦明自随。
钦明至城下大呼,求美酱、粱米及墨,意欲城中选良将、引精兵、夜袭虏营,而城中无谕其意者。
[2]突厥阿史那默啜侵扰灵州,带着俘获的唐将许钦明。
许钦明到州城下大喊,要求给好酱、梁米和墨,意思是让城中选良将、领精兵,夜袭敌人营垒,而城中竟没有人能领会他喊话所隐含的意思。
[3]箕州刺史刘思礼学相人于术士张憬藏,憬藏谓思礼当历箕州,位至太师。
思礼念太师人臣极贵,非佐命无以致之,乃与洛州录事参军綦连耀谋反,阴结朝士,托相术,许人富贵,俟其意悦,因说以綦连耀有天命,公必因之以得富贵。
凤阁舍人王兼天官侍郎事,用思礼为箕州刺史。
[3]箕州刺史刘思礼向术士张憬藏学相面,张憬藏说刘思礼将经历箕州刺史,做到太师的职位。
刘思礼心想太师在大臣中非常显贵,不是君主的辅佐大臣不能担任,便与洛州录事参军綦连耀图谋造反,秘密勾结朝廷官员,利用相面的办法,为别人预言富贵,等把人说得高兴的时候,然后便说:綦连耀将授命于天,您一定要依靠他才能获得富贵。
凤阁舍人王兼管天官侍郎事,便任用刘思礼为箕州刺史。
明堂尉吉顼闻其谋,以告合宫尉来俊臣,使上变告之。
太后使河内王武懿宗推之。
懿宗令思礼广引朝士,许免其死,凡小忤意皆引之。
于是思礼引凤阁侍郎同平章事李元素、夏官侍郎同平章事孙元亨、知天官侍郎事石抱忠、刘奇、给事中周翻及王兄泾州刺史、弟监察御史助等,凡三十六家,皆海内名士,穷楚毒以成其狱,壬戌,皆族诛之,亲党连坐流窜者千余人。
明堂县尉吉顼知道刘思礼的阴谋,报告了合宫县尉来俊臣,让来俊臣向朝廷密告他谋反。
太后派河内王武懿宗审问他,武懿宗命令刘思礼广泛牵连朝廷官员,答应可以赦免他的死罪,凡对武懿宗稍不顺从的人都牵连上。
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卷(唐纪)(9)原文[22]丙戌,上遣中使诣梓州和解两川,王建虽奉诏还成都,然犹连兵未解。
[22]丙戌(初六),唐昭宗派遣宦官到达梓州,劝说西川节度使王建和东川节度使顾彦晖和解,王建虽然奉诏令返回成都,可是仍然布署军队没有停止进攻势态。
[23]崔昭纬复求救于朱全忠。
戊子,遣中使赐昭纬死,行至荆南,追及,斩之,中外咸以为快。
[23]崔昭纬再次向朱全忠请求救援。
戊子(初八),朝廷派遣宦官将崔昭纬赐死,崔昭纬行到荆南,宦官追上,斩杀了崔昭纬,京城内外都感到大快人心。
[24]荆南节度使成与其将许存溯江略地,尽取滨江州县;武泰节度使王建肇弃黔州,收余众保丰都。
存又引兵西取渝、涪二州,以其将赵武为黔中留后,存为万州刺史。
[24]荆南节度使成与属下将领许存沿着长江逆而上侵占地盘,把长江沿岸的州县全都夺取。
武泰节度使王建肇放弃黔州,收集剩余人马固守忠州的丰都县。
许存又带领军队向西攻取渝州、涪州,成委任手下将领赵武为黔中留后,许存为万州刺史。
知存不得志,使人之,曰:存不治州事,日出蹴鞠。
曰:存将逃走,先匀足力也。
遣兵袭之,存弃城走;其众稍稍归之,屯于茅坝。
赵武数攻丰都,王建肇不能守,与存皆降于王建。
建忌存勇略,欲杀之,掌书记高烛曰:公方总揽英雄以图霸业,彼穷来归我,奈何杀之!建使戍蜀州,阴使知蜀州王宗绾察之。
宗绾密言存忠勇谦谨,有良将才,建乃舍之,更其姓名曰王宗播,而宗绾竟不使宗播知其免已也。
宗播元从孔目官柳修业,每劝宗播慎静以免祸。
其后宗播为建将,遇强敌诸将所惮者,以身先之,及有功,辄称病,不自伐,由是得以功名终。
成知道许存不得志,派人去刺探许存的举动,回来的人说;许存不料理州内的事宜,每天出去踢球取乐。
成说:许存是想要逃跑,现在先调整脚的力量。
便派军队袭击许存,许存放弃万州城逃跑;许存的人马渐渐投归,在茅坝驻扎下来。
赵武几次攻打丰都,王建肇不能据守,与许存一同向王建投降。
王建顾忌许存有勇有谋,想把许存杀掉,掌书记高烛说:你正在招揽天下的英雄豪杰以谋求称霸大业,许存在处境艰难时来投靠我们,怎么能杀害他呢!王建便令许存驻守蜀州,暗中让主持蜀州事务的王宗绾监视许存。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四卷(唐纪)(9)原文[19]壬申,敕两京诸州各置大云寺一区,藏《大云经》,使僧升高座讲解,其撰疏僧云宣等九人皆赐爵县公,仍赐紫袈裟、银龟袋。
[19]壬申(二十九日),太后命令两京和各州分别修建大云寺一座,收藏《大云经》,让和尚升座讲解,为《大云经》撰写注疏的和尚云宣等九人都赐爵县公,还赐给他们紫袈裟、银龟袋。
[20]制天下武氏咸蠲课役。
[20]太后下令,天下姓武氏的人都蠲免赋税徭役。
[21]西突厥十姓,自垂拱以来为东突厥所侵掠,散亡略尽。
池都护继往绝可汗斛瑟罗收其余众六七万人入居内地,拜右卫大将军,改号竭忠事主可汗。
[21]西突厥十姓,自垂拱年间以来被东突厥侵扰掠夺,几乎逃散净尽。
池都护继往绝可汗斛瑟罗收集西突厥余众六七万人入居内地,唐朝任命他为右卫大将军,改称号为竭忠事主可汗。
[22]道州刺史李行褒兄弟为酷吏所陷,当族,秋官郎中徐有功固争不能得。
秋官侍郎周兴奏有功出反囚,当斩,太后虽不许,亦免有功官;然太后雅重有功,久之,复起为侍御史。
有功伏地流涕固辞曰:臣闻鹿走山林而命悬庖厨,势使之然也。
陛下以臣为法官,臣不敢枉陛下法,必死是官矣。
太后固授之,远近闻者相贺。
[22]道州刺史李行褒兄弟被酷吏诬陷,罪当灭族,秋官郎中徐有功坚持争辩也不能平反。
秋官侍郎周兴控告徐有功故意为谋反囚犯开脱,应当斩首,太后虽然没有批准,但也免去他的官职;但太后很器重徐有功,以后又起用他为侍御史。
徐有功跪伏在地上流着泪坚决推辞说:我听说鹿奔跑在山林中而命掌握在厨师手里,这是地位造成的。
陛下任用我为执法的官员,我不敢歪曲陛下的法律,必定死在这法官任上了。
太后坚持要他任侍御史,远近听到这个消息的人都相互庆贺。
[23]是岁,以右卫大将军泉献诚为左卫大将军。
太后出金宝,命选南北牙善射者五人赌之,献诚第一,以让右玉钤卫大将军薛咄摩,咄摩复让献诚。
献诚乃奏言:陛下令选善射者,今多非汉官,窃恐四夷轻汉,请停此射。
太后善而从之。
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三卷(唐纪)(9)原文臣光曰:宦官用权,为国家患,其来久矣。
盖以出入宫禁。
人主自幼及长,与之亲狎,非如三公六卿,进见有时,可严惮也。
其间复有性识儇利,语言辩给,伺候颜色,承迎志趣,受命则无违忤之患,使令则有称惬之效。
自非上智之主,烛知物情,虑患深远,侍奉之外,不任以事,则近者日亲,远者日疏,甘言卑辞之请有时而从,浸润肤受之诉有时而从。
于是黜陟刑赏之政,潜移于近习而不自知,如饮醇酒,嗜其味而忘其醉也。
黜陟刑赏之柄移而国家不危乱者,未之有也。
臣司马光曰:宦官当权,成为国家祸患,由来已久了。
大概因为宦官经常出入皇宫,君主从小到大,与他们亲近狎昵,不像三公六卿,进见有一定的时间,有威严畏惧。
宦官中间又有的性情乖巧,言语敏捷,察颜观色,迎合君主的志向兴趣,这样,接受命令就没有违逆抵触的顾虑,使唤差遣就有称心满意的效果。
如果不是圣明的君主,洞察事物的情理,考虑祸患的深远,除了侍奉以外,不委任宦官掌管事务,那么,近在内宫的宦官就会一天天地亲近,远在外朝的百官就会一天天地疏远,君主就会时常应允甜言卑辞的请求,听从逐渐渗透的诉说。
于是,降革升迁、刑罚奖赏的国家政令,就无形中转由亲信宦官掌握而不能自知,如同饮美酒一样,喜好它的味道而忘记它能醉人了。
所以降革升迁、刑罚奖赏的权力已经转移而国家不发生危险祸乱,是从来没有过的。
东汉之衰,宦官最名骄横,然皆假人主之权,依凭城社,以浊乱天下,未有能劫胁天子如制婴儿,废置在手,东西出其意,使天子畏之若乘虎狼而挟蛇虺如唐世者也。
所以然者非他,汉不握兵,唐握兵故也。
东汉衰亡之时,宦官的骄傲专横最为闻名,然而人们都是借助君主的权力,如同城狐社鼠有所仗恃凭依,来扰乱天下,没有能够像唐代这样,劫持胁迫天子如同控制婴儿,废立在手,往东往西出己意,使天子惧怕他们如同骑着猛虎恶狼而腋下夹着毒蛇一样。
所以如此不是别的原因,是东汉宦官不掌握兵权,唐代宦官掌握兵权的原故。
太宗鉴前世之弊,深抑宦官无得过四品。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一卷(唐纪)(9)原文[10]冬季,十月,戊午(初七),唐朝任命乌荼国婆罗门卢迦逸多为怀化大将军。
卢迦逸多声称能配制长生不老药,唐高宗准备服用。
东台侍郎郝处俊进谏说:人的寿命长短,命中注定,不是药能延长的。
贞观末年,先帝服那罗迩娑婆寐配的药,终于没有效果;病危的时候,名医也束手无策,朝中议事的人,把罪责归于那罗迩娑婆寐,准备公开将他处死,因恐怕戎狄取笑而没有这样做。
前头的鉴戒不远,希望陛下深入省察。
唐高宗便决定不服这种药。
[11]李将至,上命先以高藏等献于昭陵,具军容,奏凯歌,入京师,献于太庙。
十二月,丁巳,上受俘于含元殿。
以高藏政非己出,赦以为司平太常伯、员外同正。
以泉男产为司宰少卿,僧信诚为银青光禄大夫,泉男生为右卫大将军。
李以下,封赏有差。
泉男建流黔中,扶余丰流岭南。
分高丽五部、百七十六城、六十九万余户,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百县,置安东都护府于平壤以统之,擢其酋帅有功者为都督、刺史、县令,与华人参理。
以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检校安东都护,总兵二万人以镇抚之。
[11]李世将回到长安,唐高宗命令他先将高藏等献到昭陵,然后整齐军队仪容,奏着凯歌,进入京师长安,到太庙献俘。
十二月,丁巳(初七),唐高宗在含元殿接受献俘。
因高藏并不掌握国家实权,唐高宗赦免了他的罪行,并任命他为司平太常伯员外同正。
任命泉男产为司宰少卿,僧信诚为银青光禄大夫,泉男生为右卫大将军。
唐将自李世以下,都各有不同第次的封赏。
泉男建流放黔中,扶余丰流放岭南。
将高丽五部、一百七十六城、六十九万余户分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在平壤设置安东都护府以统辖全境,选拔有功的高丽族首领担任都督、刺史、县令,与华人共同治理。
任命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检校安东都护,领兵二万人镇守安抚安东。
丁卯,上祀南郊,告平高丽,以李为亚献。
己巳,谒太庙。
丁卯(十七日),唐高宗在南郊祭天,报告已平定高丽,让李世当第二个进献祭品的人;己巳(十九日),拜谒太庙。
《资治通鉴·唐纪九》原文及翻译原文:交州都督遂安公寿以贪得罪,上以瀛州刺史卢祖尚才兼文武,廉平公直,征入朝,谕以“交趾久不得人,须卿镇抚。
”祖尚拜谢而出,既而悔之,辞以旧疾。
上遣杜如晦等谕旨曰:“匹夫犹敦然诺,奈何既许朕而复悔之!”祖尚固辞。
戊子,上复引见,谕之,祖尚固执不可。
上大怒曰:“我使人不行,何以为政!”命斩于朝堂,寻悔之。
它日,与侍臣论“齐文宣帝何如人?”魏徵对曰:“文宣狂暴,然人与之争,事理屈则从之。
有前青州长史魏恺使于梁还,除光州长史,不肯行,杨遵彦奏之。
文宣怒,召而责之。
恺曰:‘臣先任大州长史,使还,有劳无过,更得小州,此臣所以不行也。
’文宣顾谓遵彦曰:‘其言有理,卿赦之。
’此其所长也。
”上曰:“然。
向者卢祖尚虽失人臣之义,朕杀之亦为太暴,由此言之,不如文宣矣!”命复其官荫。
徵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甚,徵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尝谒告上冢,还,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
”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徵来,匿怀中;徵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
……初,上令群臣议封建,魏徵议以为:“若封建诸侯,则卿大夫咸资俸禄,必致厚敛。
又,京畿赋税不多,所资畿外,若尽以封国邑,经费顿阙。
又,燕、秦、赵、代俱带外夷,若有警急,追兵内地,难以奔赴。
”礼部侍郎李百药以为:“运祚修短,定命自天,尧、舜大圣,守之而不能固;汉、魏微贱,拒之而不能却。
今使勋戚子孙皆有民有社,易世之后,将骄淫自恣,攻战相残,害民尤深,不若守令之迭居也。
”中书侍郎颜师古以为:“不若分王宗子,勿令过大,间以州县,杂错而居,互相维持,使各守其境,协力同心,足扶京室;为置官寮,皆省司选用,法令之外,不得擅作威刑,朝贡礼仪,具为条式。
一定此制,万世无虞。
”十一月,丙辰,诏:“皇家宗室及勋贤之臣宜令作镇藩部贻厥子孙非有大故无或黜免所司明为条列定等级以闻。
唐纪九原文和译文以下是《资治通鉴・唐纪九》的部分原文及译文:原文:交州都督遂安公寿以贪得罪,上以瀛州刺史卢祖尚才兼文武,廉平公直,征入朝,谕以“交趾久不得人,须卿镇抚。
” 祖尚拜谢而出,既而悔之,辞以旧疾。
上遣杜如晦等谕旨曰:“匹夫犹敦然诺,奈何既许朕而复悔之!” 祖尚固辞。
戊子,上复引见,谕之,祖尚固执不可。
上大怒曰:“我使人不行,何以为政!” 命斩于朝堂,寻悔之。
它日,与侍臣论“齐文宣帝何如人?” 魏徵对曰:“文宣狂暴,然人与之争,事理屈则从之。
有前青州长史魏恺使于梁还,除光州长史,不肯行,杨遵彦奏之。
文宣怒,召而责之。
恺曰:‘臣先任大州长史,使还,有劳无过,更得小州,此臣所以不行也。
’文宣顾谓遵彦曰:‘其言有理,卿赦之。
’此其所长也。
” 上曰:“然。
向者卢祖尚虽失人臣之义,朕杀之亦为太暴,由此言之,不如文宣矣!” 命复其官荫。
徵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甚,徵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尝谒告上冢,还,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 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
” 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徵来,匿怀中;徵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
初,上令群臣议封建,魏徵议以为:“若封建诸侯,则卿大夫咸资俸禄,必致厚敛。
又,京畿赋税不多,所资畿外,若尽以封国邑,经费顿阙。
又,燕、秦、赵、代俱带外夷,若有警急,追兵内地,难以奔赴。
” 礼部侍郎李百药以为:“运祚修短,定命自天,尧、舜大圣,守之而不能固;汉、魏微贱,拒之而不能却。
今使勋戚子孙皆有民有社,易世之后,将骄淫自恣,攻战相残,害民尤深,不若守令之迭居也。
” 中书侍郎颜师古以为:“不若分王宗子,勿令过大,间以州县,杂错而居,互相维持,使各守其境,协力同心,足扶京室;为置官寮,皆省司选用,法令之外,不得擅作威刑,朝贡礼仪,具为条式。
一定此制,万世无虞。
” 十一月,丙辰,诏:“皇家宗室及勋贤之臣宜令作镇藩部贻厥子孙非有大故无或黜免所司明为条列定等级以闻。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二卷(唐纪)(9)原文[4]癸亥(二十七日),唐玄宗任命张说兼任中书令。
[5]己巳,罢天兵、大武等军,以大同军为太原以北节度使,领太原、辽、石、岚、汾、代、忻、朔、蔚、云十州。
[5]己巳(疑误),唐玄宗下令撤销天兵、大武等军,将大同军改为太原以北节度使,统辖太原、辽、石、岚、汾、代、忻、朔、蔚、云十州。
[6]三月,庚午,车驾至京师。
[6]三月,庚午(初五),唐玄宗抵达京师。
[7]夏,四月,甲子,以吏部尚书王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7]夏季,四月,甲子(三十日),唐玄宗任命吏部尚书王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8]五月,己丑,以王兼朔方军节度大使,巡河西、陇右、河东、河北诸军。
[8]五月,己丑(二十五日),唐玄宗指派王兼任朔方军节度大使,巡察河西、陇石、河东、河北诸军。
[9]上置丽正书院,聚文学之士秘书监徐坚、太常博士会稽贺知章、监察御使鼓城赵冬曦等,或修书,或侍讲;以张说为修书使以总之。
有司供给优厚。
中书舍人洛阳陆坚以为此属无益于国,徒为糜费,欲悉奏罢之。
张说曰:自古帝王于国家无事之时,莫不崇宫室,广声色,今天子独延礼文儒,发挥典籍,所益者大,所损者微。
陆子之言,何不达也!上闻之,重说而薄坚。
[9]唐玄宗设立丽正书院,招纳了秘书监徐坚、太常博士会稽人贺知章、监察御史彭城人赵冬曦等文学之士,这些人有的著书立说,有的给皇帝讲论文史;玄宗还任命张说为修书使主持其事,有关部门给予这些人的供应十分优厚。
中书舍人洛阳人陆坚认为这些人所干的事对国家没有什么益处,只是白白地耗费钱财,打算奏请皇帝将他们全部罢免。
张说道:自古以来的帝王在国家安定时期,无不大建宫室,增广耳目声色之好,唯独当今天子延纳和礼遇博学的儒者,阐发和弘杨先圣所遗留下来的文献典籍,这样做对国家大有好处,并且耗费的钱财也极为有限。
陆子所说的话,怎么如此不明事理!玄宗得知此事后,愈发推重张说而鄙视陆坚。
[10]秋,八月,癸卯,敕前令检括逃人,虑成烦扰,天下大同,宜各从所乐,令所在州县安集,遂其生业。
资治通鉴第二百四十卷(唐纪)(9)原文[20]五坊使杨朝汶妄捕系人,迫以考捶,责其息钱,遂转相诬引,所系近千人。
中丞萧劾奏其状,裴度、崔群亦以为言。
上曰:姑与卿论用兵事,此小事朕自处之。
度曰:用兵事小,所忧不过山东耳;五坊使暴横,恐乱辇毂。
上不悦,退,召朝汶责之曰:以汝故,令吾羞见宰相!冬,十月,赐朝汶死,尽释系者。
[20]五坊使杨朝汶胡乱捉拿囚禁百姓,刑讯拷打,索取利钱,使他们相互诬告牵连,被拘禁的将近一千人。
中丞萧上奏揭发这一状况,裴度与崔群也就此进言。
宪宗说:朕且与你们谈论用兵的大事,这点小事由朕自己处理。
裴度说:用兵的事情才是小事,让人担忧的不过是崤山以东而已。
而五坊使强暴蛮横,恐怕会扰乱京城。
宪宗不高兴。
退朝后,宪宗传召杨朝汶,斥责他说:由于你的原故,让我不好意思见宰相!冬季,十月,宪宗赐杨朝汶自裁而死,将他囚禁的人全部释放。
[21]上晚节好神仙,诏天下求方士。
宗正卿李道古先为鄂岳观察使,以贪暴闻,恐终获罪,思所以自媚于上,乃因皇甫荐山人柳泌,云能合长生药。
甲戌,诏泌居兴唐观炼药。
[21]宪宗晚年喜欢神仙不老之术,颁诏在全国寻求方术之士。
宗正卿李道古先前担任鄂岳观察使,以贪婪残暴闻名,担心终究要被治罪,寻求向皇上献媚的办法,于是通过皇甫,推荐山人柳泌,说他能够制作长生的药物。
甲戌(二十四月),宪宗颁诏让柳泌住在兴唐观中炼制药物。
[22]十一月,辛巳朔,盐州奏吐蕃寇河曲、夏州。
灵武奏破吐蕃长乐州,克其外城。
[22]十一月,辛巳朔(初一),盐州奏称吐蕃侵犯河曲与夏州,灵武奏称在长乐州打败吐蕃,攻克了长乐州的外城。
[23]柳泌言于上曰:天台山神仙所聚,多灵草,臣虽知之,力不能致,诚得为彼长吏,庶几可求。
上信之。
丁亥,以泌权知台州刺史,仍赐服金紫。
谏官急论奏,以为:人主喜方士,未有使之临民赋政者。
上曰:烦一州之力而能为人主致长生,臣子亦何爱焉!由是群臣莫敢言。
[23]柳泌向宪宗进言说:天台山是神仙聚集的地方,有许多灵草,虽然我能够识别,但是没有力量将它们弄到手。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三卷(唐纪)(9)原文[6]五月,壬戌(十五日),开始建立五岳真君祠。
[7]秋,九月,辛未,吐蕃遣其相论尚它入见,请于赤岭为互市;许之。
[7]秋季,九月,辛未(二十五日),吐蕃派丞相论尚它入朝拜见唐玄宗,请求在赤岭设立集市进行贸易往来,唐玄宗同意了他的要求。
[8]冬,十月,丙申,上幸东都。
[8]冬季,十月,丙申(二十一日),唐玄宗来到东都洛阳。
[9]或告隽州都督解人张审素赃污,制遣监察御史杨汪按之。
总管董元礼将兵七百围汪,杀告者,谓汪曰:善奏审素则生,不然则死。
会救兵至,击斩之。
汪奏审素谋反,十二月审素坐斩,籍没其家。
[9]有人控告州都督解县人张审素贪赃枉法。
唐玄宗下令派监察御史杨汪到州审查张审素。
张审素的总管董元礼带领七百人包围了杨汪,杀死了上告的人,并对杨汪说:如果在皇帝面前为张审素多多美言,你可以活命;不然的话,你就要死。
恰好救兵赶到,杀了这些人。
杨汪奏称张审素阴谋造反,十二月,张审素被斩首,全部家产被没收。
[10]浚苑中洛水,六旬而罢。
[10]疏通流经禁苑的洛水,六十天完工。
二十年(壬申、732)二十年(壬申,公元732年)[1]春,正月,乙卯,以朔方节度副大使信安王为河东、河北行军副大总管,将兵击奚、契丹;壬申,以户部侍郎裴耀卿为副总管。
[1]春季,正月,乙卯(十一日),唐玄宗任命朔方节度副大使、信安王李为河东、河北行军副大总管,率领军队攻击奚和契丹;壬申(二十八日),任命户部侍郎裴耀卿为副总管。
[2]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2]二月,癸酉朔(初一),出现日食。
[3]上思右骁卫将军安金藏忠烈,三月,赐爵代国公,仍于东、西岳立碑,以铭其功。
金藏竟以寿终。
[3]唐玄宗想起右骁卫将军安金藏的的忠烈事迹,三月,赐给他代国公爵位,还在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建碑,铭刻他的功勋。
安金藏最后因年老而安然去世。
[4]信安王帅裴耀卿及幽州节度使赵含章分道击契丹,含章与虏遇,虏望风遁去。
平卢先锋将乌承言于含章曰:二虏,剧贼也。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六卷(唐纪)(9)原文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六卷(唐纪)(9)原文上晚年自恃承平,以为天下无复可忧,遂深居禁中,专以声色自娱,悉委政事于林甫。
林甫媚事左右,迎合上意,以固其宠;杜绝言路,掩蔽聪明,以成其奸;妒贤疾能,排抑胜已,以保其位;屡起大狱,诛逐贵臣,以张其势。
自皇太子以下,畏之侧足。
凡在相位十九年,养成天下之乱,而上不之寤也。
玄宗晚年自认为天下太平,没有可以忧愁的事了,于是居于深宫之中,沉湎于声色犬马,寻求欢娱,把政事都委托给李林甫。
李林甫巴结讨好玄宗左右的人,故意迎合玄宗的心意,以巩固自己受宠信的地位;杜绝堵塞向玄宗进谏的门路,蒙蔽玄宗,以施展自己的奸滑的权术;嫉妒贤能之士,排斥压抑才能胜过自己的人,以保持自己的地位;多次制造冤假错案,杀戮驱逐朝中大臣,以护大自己的权势。
皇太子以下的人,都畏之如虎。
李林甫当宰相共十九年,造成了天下大乱的局势,而玄宗还不省悟。
[15]庚申,以杨国忠为右相,兼文部尚书,其判使并如故。
[15]庚申(疑误),玄宗任命杨国忠为右相,兼文部尚书,仍兼任以前的使职。
国忠为人强辩而轻躁,无威仪。
既为相,以天下为己任,裁决机务,果敢不疑;居朝廷,攘袂扼腕,公卿以下,颐指气使,莫不震慑。
自侍御史至为相,凡领四十余使。
台省官有才行时名,不为己用者,皆出之。
杨国忠为人争强好胜,但性情浮躁,没有威严的仪表。
既为宰相,自认为大权在握,以天下为己任,处理国家军政大事,刚愎自用,草率从事。
在朝廷上常常捋起袖子,对王公大臣颐指气使,以至人人惊恐。
杨国忠从兼侍御史到任宰相,总共兼领四十多个使职。
台省中有才能和名声的人,如果不听他的话,就都想方设法将其贬为地方官。
或劝陕郡进士张彖谒国忠,曰:见之,富贵立可图。
彖曰:君辈倚杨右相如泰山,吾以为冰山耳!若皎日既出,君辈得无失所恃乎!遂隐居嵩山。
有人劝陕郡进士张彖去晋见杨国忠,并说:如果去拜见他,马上就可以富贵。
张彖说:你们认为依靠杨右相就像泰山那样稳固,但我却认为是一座冰山!如果烈日高照,你们难道不怕冰山消融而失去依靠吗!于是就隐居于嵩山中。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六卷原文,全文赏析,翻译注释唐纪二十二则天顺圣皇后中之下神功元年(丁酉、697)唐纪二十二则天皇后神功元年(丁酉,公元697年)[1]正月,己亥朔,太后享通天宫。
[1]正月,己亥朔(初一),太后在通天宫祭祀。
[2]突厥默啜寇灵州,以许钦明自随。
钦明至城下大呼,求美酱、粱米及墨,意欲城中选良将、引精兵、夜袭虏营,而城中无谕其意者。
[2]突厥阿史那默啜侵扰灵州,带着俘获的唐将许钦明。
许钦明到州城下大喊,要求给好酱、梁米和墨,意思是让城中选良将、领精兵,夜袭敌人营垒,而城中竟没有人能领会他喊话所隐含的意思。
[3]箕州刺史刘思礼学相人于术士张憬藏,憬藏谓思礼当历箕州,位至太师。
思礼念太师人臣极贵,非佐命无以致之,乃与洛州录事参军綦连耀谋反,阴结朝士,托相术,许人富贵,俟其意悦,因说以“綦连耀有天命,公必因之以得富贵。
”凤阁舍人王兼天官侍郎事,用思礼为箕州刺史。
[3]箕州刺史刘思礼向术士张憬藏学相面,张憬藏说刘思礼将经历箕州刺史,做到太师的职位。
刘思礼心想太师在大臣中非常显贵,不是君主的辅佐大臣不能担任,便与洛州录事参军綦连耀图谋造反,秘密勾结朝廷官员,利用相面的办法,为别人预言富贵,等把人说得高兴的时候,然后便说:“綦连耀将授命于天,您一定要依靠他才能获得富贵。
”凤阁舍人王兼管天官侍郎事,便任用刘思礼为箕州刺史。
明堂尉吉顼闻其谋,以告合宫尉来俊臣,使上变告之。
太后使河内王武懿宗推之。
懿宗令思礼广引朝士,许免其死,凡小忤意皆引之。
于是思礼引凤阁侍郎同平章事李元素、夏官侍郎同平章事孙元亨、知天官侍郎事石抱忠、刘奇、给事中周翻及王兄泾州刺史、弟监察御史助等,凡三十六家,皆海内名士,穷楚毒以成其狱,壬戌,皆族诛之,亲党连坐流窜者千余人。
明堂县尉吉顼知道刘思礼的阴谋,报告了合宫县尉来俊臣,让来俊臣向朝廷密告他谋反。
太后派河内王武懿宗审问他,武懿宗命令刘思礼广泛牵连朝廷官员,答应可以赦免他的死罪,凡对武懿宗稍不顺从的人都牵连上。
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一卷(唐纪)(9)原文[7]三月,朱全忠派遣属下将领李思安、张存敬带领军队救援魏博节度使罗绍威,在内黄县驻扎,癸卯(初十),朱全忠派中军在滑州安营。
刘仁恭对他的儿子刘守文说:你的勇猛是李思安的十倍,你应当首先俘虏这些无能鼠辈,然后再擒获罗绍威!刘仁恭于是派遣刘守文和他的妹夫单可及带领精兵五万人在内黄攻打李思安。
丁未(十四日),李思安派遣手下将领袁象先在清河水的右侧埋伏下军队,李思安在繁阳迎战刘守文,假装不能取胜而后退;刘守文追击李思安,到内黄县的北部,李思安率领军队回头攻打,埋伏下的军队也发起进攻,两面夹击。
结果刘仁恭的幽州军队打了大败仗,单可及被斩杀,三万人被斩杀擒获,刘守文本人仅仅免于一死。
单可及是幽州的勇猛将领,号称单无敌,刘仁恭的军队失去单可及后大伤元气。
李思安是陈留人。
时葛从周自邢州将精骑八百已入魏州。
戊申,仁恭攻上水关、馆陶门,从周与宣义牙将贺德伦出战,顾门者曰:前有大敌,不可返顾。
命阖其扉。
从周等殊死战,仁恭复大败,擒其将薛突阙、王郐郎。
明日,汴、魏乘胜合兵击仁恭,破其八寨,仁恭父子烧营而遁。
汴、魏之人长驱追之,至临清,拥其众入永济渠,杀溺不可胜纪。
镇人亦出兵邀击于东境,自魏至沧五百里间,僵尸相枕。
仁恭自是不振,而全忠益横矣。
德伦,河西胡人也。
这时,葛从周从邢州带领精壮骑兵八百人已进入魏州。
戊申(十五日),刘仁恭攻打上水关、馆陶门,葛从周与宣义牙将贺德伦出城交战,回头对守护城门的士兵说:前方有强大的敌人,不能让出战的将士有返回念头。
命令把城门关死。
葛从周等率军拼死奋战,刘仁恭的人马又一次大败,他的手下将领薛突厥、王郐郎被擒获。
第二天,汴州军队和魏州军队联合起来乘胜追击刘仁恭,攻破八个营寨,刘仁恭、刘守文父子烧毁营帐逃跑。
汴州和魏州的军队长驱直追,到达临清,把刘仁恭的人马拥挤逼迫到永济渠里,被斩杀和溺死的数不胜数。
镇州的王也派出军队在东边的深州、冀州一带拦击刘仁恭。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六卷(唐纪)(3)原文
丁卯,昭德、俊臣同弃市,时人无不痛昭德而快俊臣。
仇家争啖俊臣之肉,斯须而尽,抉眼剥面,披腹出心,腾蹋成泥。
太后知天下恶之,乃下制数其罪恶,且曰:宜加赤族之诛,以苍生之愤,可准法籍没其家。
士民皆相贺于路曰:自今眠者背始帖席矣。
丁卯(初三日),李昭德、来俊臣一同在闹市被处死并暴尸,当时人无不痛惜李昭德,而为处死来俊臣拍手称快。
仇家争相吃来俊臣的肉,片该之间便吃光,挖眼睛,剥面皮,剖腹取心,展转践踏成泥。
太后知道天下人憎恨他,才下诏指责他的罪恶,而且说:应该诛灭他全家族,以伸雪百姓的愤恨,可依法查抄他的家产。
官吏和百姓在路上相见时都互相庆贺说:今后睡觉的人背部才可以贴着席子了。
俊臣以告綦连耀功,赏奴婢十人。
俊臣阅司农婢,无可者,以西突厥可汗斛瑟罗家有细婢,善歌舞,欲得以为赏口,乃使人诬告斛瑟罗反。
诸酋长诣阙割耳面讼冤者数十人。
会俊臣诛,乃得免。
来俊臣因告发綦连耀有功,太后赏给他奴婢十人。
来俊臣
1。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九卷(唐纪)(9)原文兵部侍郎崔日用平素一向依附韦后及武氏集团,与宗楚客交情也很好,他得知宗楚客的阴谋以后,担心自己会因此遇祸,便派宝昌寺僧人普润秘密地去向李隆基报告,并劝李隆基尽快发难。
李隆基于是与太平公主及其子卫尉卿薛崇、西京苑总监赣县人钟绍京、尚衣奉御王崇晔、前任朝邑尉刘幽求、利仁府折冲麻嗣宗等人策划先行举兵发难,铲除韦氏集团。
韦播、高嵩二人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严,多次鞭打万骑兵,从而引起万骑兵对他们的普遍怨恨。
果毅葛福顺和陈玄礼向李隆基诉说此事,李隆基暗示他们应当诛除韦后集团,两人听后都精神振奋地表示愿效死力。
万骑果毅李仙凫也参与了具体谋划。
有人建议李隆基应当把这件事告诉他的父亲相王李旦,李隆基回答说:我们这些人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才干这种事的,事成之后福分归于相王,万一事情失败了我们为宗庙牺牲也就是了,不必因此而连累相王。
如果告诉了他,他同意这样做,就等于让他也参预这种极为危险的事;若是他不同意这样做,那就只会坏了大事。
于是李隆基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其父相王李旦。
庚子,晡时,隆基微服与幽求等入苑中,会钟绍京廨舍;绍京悔,欲拒之,其妻许氏曰:忘身徇国,神必助之。
且同谋素定,今虽不行,庸得免乎!绍京乃趋出拜谒,隆基执其手与坐。
时羽林将士皆屯玄武门,逮夜,葛福顺、李仙凫皆至隆基所,请号而行。
向二鼓,天星散落如,刘幽求曰:天意如此,时不可失!福顺拔剑直入羽林营,斩韦璇、韦播、高嵩以徇,曰:韦后耽鸩杀先帝,谋危社稷,今夕当共诛诸韦,马鞭以上皆斩之;立相王以安天下。
敢有怀两端助逆党者,罪及三族。
羽林之士皆欣然听命。
乃送璇等首于隆基,隆基取火视之,遂与幽求等出苑南门,绍京帅丁匠二百余人,执斧锯以从,使福顺将左万骑攻玄德门,仙凫将右万骑攻白兽门,约会于凌烟阁前,即大噪,福顺等共杀守门将,斩关而入。
隆基勒兵玄武门外,三鼓,闻噪声,帅总监及羽林兵而入,诸卫兵在太极殿宿卫梓宫者,闻噪韦,皆被甲应之。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卷(唐纪)(9)原文[23]朱、姚令言屡次派人引诱泾原节度使冯河清,冯河清每次都将来使杀了。
大将田希鉴暗中与朱勾结,杀了冯河清,将军府依附于朱,朱任命田希鉴为泾原节度使。
[24]上问陆贽:近有卑官自山北来者,率非良士。
有邢建者,论说贼势,语最张皇,察其事情,颇似窥觇,今已于一所安置。
如此之类,更有数人,若不追寻,恐成奸计。
卿试思之,如何为便?贽上奏,以为今盗据宫阙,有冒涉险远来赴行在者,当量加恩赏,岂得复猜虑拘囚!其略曰:以一人之听览而欲穷宇宙之变态,以一人之防虑而求胜亿兆之奸欺,役智弥精,失道弥远。
项籍纳秦降卒二十万,虑其怀诈复叛,一举而尽坑之,其于防虞,亦已甚矣。
汉高豁达大度,天下之士至者,纳用不疑,其于备虑,可谓疏矣。
然而项氏以灭,刘氏以昌,蓄疑之与推诚,其效固不同也。
秦皇严肃雄猜,而荆轲奋其阴计;光武宽容博厚,而马援输其款诚。
岂不以虚怀待人,人亦思附;任数御物,物终不亲!情思附则感而悦之,虽寇仇化为心膂矣;意不亲则惧而阻之,虽骨肉结为仇慝矣。
又曰:陛下智出庶物,有轻待人臣之心;思周万机,有独驭区寓之意;谋吞众略,有过慎之防;明照群情,有先事之察;严束百辟,有任刑致理之规;威制四方,有以力胜残之志。
由是才能者怨于不任,忠荩者忧于见疑,著勋业者惧于不容,怀反侧者迫于及讨,驯致离叛,构成祸灾。
天子所作,天下式瞻,小犹慎之,矧又非小!愿陛下以覆车之辙为戒,实宗社无疆之休。
[24]德宗向陆贽问道:最近从南山北面来的低级官吏,一般都不是贤良之士。
有个叫邢建的人,论说贼军的形势,说的话最为张狂,察看此人的情形,很象是在窥探情报,现在已经在某一住所安置下来。
象这类人,还有好几个人,如果不予以追查,恐怕会成就他们邪恶的计划。
你试着想一想,怎么办才好?陆贽上奏认为,如今强盗占据了宫廷,如有冒着危险,长途跋涉,前来行在的人,应当酌情加以恩宠奖赏,哪里能够再加以猜疑拘禁呢!他的奏疏大略说:以一个人的见闻便想穷尽宇宙的变化形态,以一个人的戒心便希望战胜众人的邪恶欺诈,付出的心智愈精,在大道上迷失就愈远。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三卷(唐纪)(9)原文太后因夏州都督王方翼与程务挺共事,一贯互相友善,又是已废黜皇后的近亲,因此召还投入监狱,后来流放崖州而死。
垂拱元年(乙酉、685)垂拱元年(乙酉,公元685年)[1]春,正月,丁未朔,赦天下,改元。
[1]春季,正月,丁未朔(初一),唐朝大赦天下,更改年号。
[2]太后以徐思文为忠,特免缘坐,拜司仆少卿。
谓曰:敬业改卿姓武,朕今不复夺也。
[2]太后认为徐思文对朝廷忠诚,特免予因受徐敬业的牵连而治罪,授任司仆少卿,对他说:徐敬业改你的姓为武氏,现在朕不再取消它。
[3]庚戌,以骞味道守内史。
[3]庚戌(初四),唐朝任命骞味道守内史。
[4]戊辰,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乐城文献公刘仁轨薨。
[4]戊辰(二十二日),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乐城文献公刘仁轨去世。
[5]二月,癸未,制:朝堂所置登闻鼓及肺石,不须防守,有挝鼓立石者,令御史受状以闻。
[5]二月,癸未(初七),太后命令:朝堂设置的登闻鼓和肺石,不必派人防守,有人击鼓或站在石上,就让御史接受诉状而后上报。
[6]乙巳,以春官尚书武承嗣、秋官尚书裴居道、右肃政大夫韦思谦并同凤阁鸾台三品。
[6]乙巳(二十九日),春官尚书武承嗣、秋官尚书裴居道、右肃政大夫韦思谦都任同凤阁鸾台三品。
[7]突厥阿史那骨笃禄等数寇边,以左玉钤卫中郎将淳于处平为阳曲道行军总管,击之。
[7]突厥阿史那骨笃禄等多次侵扰边地,唐朝任命左玉钤卫中郎将淳于处平为阳曲道行军总管,给予还击。
[8]正谏大夫、同平章事沈君谅罢。
[8]正谏大夫、同平章事沈君谅罢职。
[9]三月,正谏大夫、同平章事崔罢。
[9]三月,正谏大夫、同平章事崔罢职。
[10]丙辰,迁庐陵王于房州。
[10]丙辰(十一日),唐朝迁移庐陵王到房州。
[11]辛酉,武承嗣罢。
[11]辛酉(十六日),武承嗣罢职。
[12]辛未,颁《垂拱格》。
[12]辛未(二十六日),唐朝颂布《垂拱格》。
[13]朝士有左迁诣宰相自诉者,内史骞味道曰:此太后处分。
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卷(唐纪)原文唐纪七十六昭宗圣穆文孝皇帝上之下乾宁二年(乙卯、895)唐纪七十六唐昭宗乾宁二年(乙卯,公元895年)[1]春,正月,辛酉,幽州军民数万以麾盖歌鼓迎李克用入府舍;克用命李存审、刘仁恭将兵略定巡属。
[1]春季,正月,辛酉(初三),幽州的军队百姓几万人张起伞盖、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欢迎李克用进入卢龙节度使官署;李克用命令李存审、刘仁恭带领军队巡视安定卢龙节度使所属的各个州县。
[2]癸未,朱全忠遣其将朱友恭围兖州,朱自郓以兵粮救之,友恭设伏,败之于高梧,尽夺其饷,擒河东将安福顺、安福庆。
[2]癸亥(初五),朱全忠派遣属下将领朱友恭围攻朱瑾据守的兖州,朱从郓州带着军器粮食前往救援朱瑾,朱友恭设下埋伏,在高梧打败朱的人马,把朱携带的军响全部夺去,并擒获河东将领安福顺、安福庆。
[3]已巳,以给事中陆希声为户部侍郎、同平章事。
希声,元方五世孙也。
[3]已巳(十一日),朝廷任命给事中陆希声为户部侍郎、同平章事。
陆希声是陆元方的第五代孙子。
[4]壬申,护国节度使王重盈薨,军中请以重荣子行军司马珂知留后事。
珂,重盈兄重简之子也,重荣养以为子。
[4]壬申(十四日),护国节度使王重盈死去,军中将士向朝廷请求任命他的儿子行军司马王珂主持留后事宜。
王珂是王重盈的哥哥王重简的儿子,被王重荣收养为义子。
[5]杨行密表朱全忠罪恶,请会易定、兖、郓、河东兵讨之。
[5]杨行密向朝廷进呈表章历数朱全忠的罪恶,请求会同易定、兖州、郓州、河东的军队一同讨伐朱全忠。
[6]董昌将称帝,集将佐议之。
节度副使黄碣曰:今唐室虽微,天人未厌。
齐桓、晋文皆翼戴周室以成霸业。
大王兴于畎亩,受朝廷厚恩,位至将相,富贵极矣,奈何一旦忽为族灭之计乎!碣宁死为忠臣,不生为叛逆!昌怒,以为惑众,斩之,投其首于厕中,骂之曰:奴贼负我!好圣明时三公不能待,而先求死也!并杀其家八十口,同坎瘗之。
又问会稽令吴镣,对曰:大王不为真诸侯以传子孙,乃欲假天子以取灭亡邪!昌亦族诛之。
资治通鉴第二百五十二卷(唐纪)(9)原文夏季,四月,成都突将起事作乱,大喊大叫攻入节度使府廷;高骈逃走藏于厕所里,突将搜索未获。
天平都将张杰率领所部兵几百人披甲入节度使府向突将进攻,突将将节度使府衙前的兵仗仪卫撤下来进行抵抗,无兵器者就挥舞木棍,有的挥拳战斗,他们乘着满腹怒气奋斗拼杀,天平军抵挡不住,败走归营。
突将追至天平军营,由于营门紧闭而不得进入。
宦官监军派人出来招谕突将,许以恢复军职和禀给,许久,突将才肯还归本营。
天平军见突将退走,开营门出击,作出追逐突将的架势;追至城北,正值有役夫数百人在修筑球场,天平军竟将这些役夫全部杀死,砍下首级,还至节度使府,宣称已将作乱者诛尽。
高骈出来接见,给天平军丰厚的金、帛作为奖赏。
第二天,揭榜告示突将,将所扣突将的职名与衣粮全部归还。
自后,高骈日夜令随从自己入蜀的诸道将士在节度使府轮流值班,严兵以作自卫,以防备突将再行叛乱。
[9]加成德节度使王景崇兼侍中。
[9]朝廷加成德节度使王景崇官,使其兼任侍中。
[10]浙西狼山镇遏使王郢等六十九人有战功,节度使赵隐赏以职名而不给衣粮,郢等论诉不获,遂劫库兵作乱,行收党众近万人,攻陷苏、常,乘舟往来,泛江入海,转掠二浙,南及福建,大为人患。
[10]浙西狼山镇遏使王郢等六十九人因作战而立有战功,浙西节度使赵隐仅赏给他们空头职名,却不赏给衣服粮食,王郢等人不服,上诉论理而未得结果,于是抢劫府库兵器进行叛乱,招收到党徒近万人,攻陷苏州、常州,乱军乘船往来于大海之中,转而剽掠浙东和淅西,最南及于福建,成为这一带的大患。
[11]五月,以太傅、分司令狐同平章事,充凤翔节度使。
[11]五月,唐僖宗任命太傅、分司东都为闲官的令狐以同平章事衔,充任凤翔节度使。
[12]司空、同平章事萧薨。
[12]司空、同平章事萧去世。
[13]六月,以御史大夫李蔚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13]六月,唐僖宗任命御史大夫李蔚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14]辛未,高骈阴籍突将之名,使人夜掩捕之,围其家,挑墙坏户而入,老幼孕病,悉驱去杀之,婴儿或扑于阶,或击于柱,流血成渠,号哭震天,死者数千人,夜,以车载尸投之于江。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卷(唐纪)(9)原文[21]太子少师房既失职,颇怏怏,多称疾不朝,而宾客朝夕盈门,其党为之扬言于朝云:有文武才,宜大用。
上闻而恶之,下制数罪,贬豳州刺史。
前祭酒刘秩贬阆州刺史,京兆尹严武贬巴州刺史,皆党也。
[21]太子少师房被罢相后,心怀不满,常常假装有病不去朝见皇上,而往的宾客却熙熙攘攘,不绝于门,他的一些亲党为他在朝中扬言说:房是武全才,应该重用。
肃宗听到这些话后,十分反感,于是就下制书历数房的罪责,贬他为州豳刺史。
又贬前祭酒刘秩为阆州刺史,京兆尹严武为巴州刺史,二人都是房的党羽。
[22]初,史思明以列将事平卢军使乌知义,知义善待之。
知义子承恩为信都太守,以郡降思明,思明思旧恩而全之。
及安庆绪败,承恩劝思明降唐。
李光弼以思明终当叛乱,而承恩为思明所亲信,阴使图之;又劝上以承恩为范阳节度副使,赐阿史那承庆铁券,令共图思明,上从之。
[22]起初,史思明以将领的身份侍奉平卢军使乌知义,乌知义也对史思明很友好。
乌知义的儿子乌承恩为信都太守,举郡投降了史思明,史思明念及旧恩而保全了他。
及至安庆绪兵败逃回河北,乌承恩即劝史思明归顺了朝廷。
李光弼认为史思明终究还会反叛,而乌承恩是史思明的亲信,所以就让他暗中谋算史思明。
李光弼又劝肃宗任命乌承恩为范阳节度副使,赏赐阿史那承庆铁券,让他们共同消灭史思明,肃宗同意。
承恩多以私财募部曲,又数衣妇人服诣诸将营说诱之,诸将以白思明,思明疑未察。
会承恩入京师,上使内侍李思敬与之俱至范阳宣慰。
承恩既宣旨,思明留承恩馆于府中,帷其床,伏二人于床下。
承恩少子在范阳,思明使省其父。
夜中,承恩密谓其子曰:吾受命除此逆胡,当以吾为节度使。
二人于床下大呼而出。
思明乃执承恩,索其装囊,得铁券及光弼牒,牒云:承庆事成则付铁券;不然,不可付也。
又得簿书数百纸,皆先从思明反者将士名。
思明责之曰:我何负于汝而为此!承恩谢曰:死罪,此皆李光弼之谋也。
思明乃集将佐吏民,西向大哭曰:臣以十三万众降朝廷,何负陛下,而欲杀臣!遂榜杀承恩父子,连坐死者二百余人。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六卷(唐纪)(9)原文
[19]纳言、陇右诸军大使娄师德去世。
师德在河陇,前后四十余年,恭勤不怠,民夷安之。
性沉厚宽恕,狄仁杰之入相也,师德实荐之;而仁杰不知,意颇轻师德,数挤之于外。
太后觉之,尝问仁杰曰:师德贤乎?对曰:为将能谨守边陲,贤则臣不知。
又曰:师德知人乎?对曰:臣尝同僚,未闻其知人也。
太后曰:朕之知卿,乃师德所荐也,亦可谓知人矣。
仁杰既出,叹曰:娄公盛德,我为其所包容久矣,吾不得窥其际也。
是时罗织纷纭,师德久为将相,独能以功名终,人以是重之。
娄师德在河陇,前后四十多年,谦恭勤奋,毫不懈怠,百姓和夷族都安定。
他秉性朴实稳重,宽洪大量,狄仁杰入朝任宰相,实际上是他推荐的;而狄仁杰不知道,心里很轻视娄师德,一再排挤他到外地。
太后发觉后,曾问狄仁杰:娄师德有道德才能吗?回答说:作为将领能谨慎守卫边疆,是否有道德才能我不知道。
太后又说:娄师德善于识别人才吗?回答说:我曾经与他同事,没有听说他善于识别人才。
太后说:朕所以知道你,便是由于娄师德的推荐,他也可以称得上是善于识别人才了。
狄仁杰退出后,感叹说:娄公有盛德,我受到他的包涵宽容已经很久了,我看不到他盛德的边际。
当时罗织罪名的风气很盛,娄师德长期担任将领和宰相,却能以功成名就告终,人们因此敬重他。
[20]戊申,以武三思为内史。
[20]戊申(二十七日),朝廷任命武三思为内史。
[21]九月,乙亥,太后幸福昌;戊寅,还神都。
[21]九月,乙亥(二十四日),太后到福昌县;戊寅(二十七日),回到神都。
[22]庚子,邢贞公王及善薨。
[22]庚子(疑误),邢贞公王及善去世。
[23]河溢,漂济源百姓庐舍千余家。
[23]黄河水泛滥,冲走济源百姓房屋千余家。
[24]冬,十月,丁亥,论赞婆至都,太后宠待赏赐甚厚,以为右卫大将军,使将其众守洪源谷。
[24]冬季,十月,丁亥(初六),吐蕃论赞婆来到神都,太后给予的荣宠礼遇和赏赐都很优厚,任命他为右卫大将军,派他率领他的部众驻守洪源谷。
[25]太子、相王诸子复出阁。
[25]太子、相王的几个儿子结束幽禁出宫为王。
[26]太后自称制以来,多以武氏诸王及驸马都尉为成均祭酒,博士、助教亦多非儒士。
又因郊丘,明堂,拜洛,封嵩,取弘文国子生为斋郎,因得选补。
由是学生不复习业,二十年间,殆废。
而时酷吏所诬陷者,其亲友流离,未获原宥。
凤阁舍人韦嗣立上疏,以为:时俗浸轻儒学,先王之道,弛废不讲。
宜令王公以下子弟,皆入国学,不听以他岐仕进。
又,自扬、豫以来,制狱渐繁,酷吏乘间,专欲杀
人以求进。
赖陛下圣明,周、丘、王、来相继诛殛,朝野庆泰,若再睹阳和。
至如仁杰、元忠,往遭按鞠,亦皆自诬,非陛下明察,则以为醢矣;今陛下升而用之,皆为良辅。
何乃前非而后是哉?诚由枉陷与甄明耳。
臣恐之负冤得罪者甚众,亦皆如是。
伏望陛下弘天地之仁,广之施,自垂拱以来,罪无轻重,一皆昭洗,死者追复官爵,生者听还乡里。
如此,则天下知昔之枉滥,非陛下之意,皆狱吏之辜,幽明欢欣,感通和气。
太后不能从。
[26]太后自称帝以来,多用武氏诸王及驸马都尉为成均祭酒,博士、助教,也多不是通儒学的人。
又因为在南郊圜丘祭天,在明堂祭祀,拜洛河神,封嵩山,都用弘文馆和国子学学生作斋郎,他们因此得以选任为官员。
由此学生不再研习学业,二十年间,学校几乎荒废。
而不久前被酷吏所诬陷的人,他们的亲友离散,还未获得宽赦。
凤阁舍人韦嗣立上疏认为:现在社会风气日益轻视儒学,古代帝王的圣道都废弃不复讲求。
应当命令王公以下的子弟都入国学,不让他们通过其他途径获取官职。
还有,自从徐敬业起兵扬州、越王李贞起兵豫州以来,奉诏令特设的监狱中的案件日渐繁多,酷吏钻空子,专想以杀人谋求升官。
幸亏陛下圣明,周兴、丘神、王弘义、来俊臣相继被处死,朝廷和民间都庆祝平安,好比再次看到的阳光。
至于像狄仁杰、魏元忠,以往遭到审讯,也都无罪而自认有罪,如果不是陛下看得清楚,则早已经成为肉酱了;现在陛下提升任用他们,都成为很好的助手。
为什么以前非难贬斥他们而后来却褒扬他们呢?确实是由于从前被冤枉诬陷而现在则甄别清楚罢了。
我恐怕从前蒙冤获罪的人
很多,情况也都和他们二人一样。
诚恳希望陛下弘扬天地间的仁义,广施恩泽,自垂拱年间以来,获罪的人不管轻重,一律昭雪,死了的追认恢复原来的官爵,还的听任他们返回家乡。
这样,则天下人知道过去的滥杀无辜,不是陛下的本意,都是监狱官吏的罪恶,人鬼都高兴,就会与阴阳谐和之气感应。
太后不能接受他的意见。
嗣立,承庆之异母弟也。
母王氏,遇承庆甚酷,每杖承庆,嗣立必解衣请代;母不许,辄私自杖,母乃为之渐宽。
承庆为凤阁舍人,以疾去职。
嗣立时为莱芜令,太后召谓曰:卿父尝言,臣有两儿,堪事陛下。
卿兄弟在官,诚如父言。
朕今以卿代兄,更不用他人。
即日拜凤阁舍人。
韦嗣立是韦承庆的同父异母弟弟。
他母亲王氏,对待韦承庆很苛刻,每次杖责韦承庆,韦嗣立必定解开衣服请求代替韦承庆受杖责;母亲不允许,他即私下自己杖责自己,母亲因此而逐渐宽容。
韦承庆任凤阁舍人,因病离职。
韦嗣立当时任莱芜县令,太后将他召回,说:你父亲曾经说,我有两个儿子,可以事奉陛下。
你们兄弟在任上,确实像你们父亲所说的那样称职。
朕现在用你接替你哥哥的职务,再不用别人。
当天即任韦嗣立为凤阁舍人。
[27]是岁,突厥默啜立其弟咄悉匐为左厢察,骨笃禄子默矩为右厢察;,各主兵二万余人;其子匐俱为小可汗,位在两察上,主处木昆等十姓,兵四万余人,又号为拓西可汗。
[27]本年,突厥阿史那默啜立他的弟弟阿史那咄悉匐为左厢察,阿史那骨笃禄的儿子阿史那默矩为右厢察,各领兵二万余人;他的儿
子阿史那匐俱为小可汗,地位在左、右厢察之上,主管处木昆等十姓,兵四万余人,又号称拓西可汗。
久视元年(庚子、700)
久视元年(庚子,公元700年)
[1]正月,戊寅,内史武三思罢为特进、太子少保。
天官侍郎、同平章事吉顼贬安固尉。
[1]正月,戊寅(二十八日),内史武三思被罢免为特进、太子少保。
天官侍郎、同平章事吉顼降职为安固县尉。
太后以顼有干略,故委以腹心。
顼与武懿宗争赵州之功于太后前。
顼魁岸辩口,懿宗短小伛偻,顼视懿宗,声气陵厉。
太后由是不悦,曰:顼在污前,犹卑我诸武,况异时讵可倚邪!他日,顼奏事,方援古引今,太后怒曰:卿所言,朕饫闻之,无多言!太宗有马名师子骢,肥逸无能调驭者。
朕为宫女侍侧,言于太宗曰:妾能制之,然须三物,一铁鞭,二铁,三匕首。
铁鞭击之不服,则以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
太宗壮朕之志。
今日卿岂足污朕匕首邪!顼惶惧流汗,拜伏求生,乃止。
诸武怨其附太子,共发其弟冒官事,由是坐贬。